魏晋南北朝美术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魏晋南北朝美术PPT课件

魏晋南北朝美术PPT课件
12
“迁想妙得”
东晋顾恺之的绘画理论主张。“迁 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活动, 把主观情,“迁入”客观对象之中,取得 艺术感受。“妙得”为其结果。 即通过 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审美观照,使客观之神 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这 是对绘画审美活动和艺术构思特点的最早 的概括,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的美学 原则。
而产生的雕塑艺术。 秣菟罗艺术是印度本土艺术 “犍陀罗”+秣菟罗艺术——东渐
42
第四节 中国早期的佛教艺术
二、佛教艺术的东渐与兴盛 东渐路线:
39
“畅神说”:刘宋时宗炳 《画山水序》中提出的山水画艺 术“畅神”的功能观,即认为自 然山水形象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和 美的享受。“畅神说”丰富了中 国绘画的理论体系。
40
山水画在此期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① 审美意识的发展,绘画题材的扩大, 使山水成为画家们表现的对象;
② 江南秀丽的山川,激发了艺术家山水 画创作的热情;
3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魏220-256
(蜀221-263、吴222-280)
晋:西晋265-317 东晋317-420
南北朝420-589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
4
第一节 概 述
一、动乱年代 二、思想解放的时代
佛教发展 “玄学”兴起
5
三、艺术成就
1.文学、文学批评、文艺理论
13
女史箴图 东晋 顾恺之
14
列女图 东晋 顾恺之
15
列女图 东晋 顾恺之
16
洛神赋 东晋 顾恺之
17
洛神赋 东晋 顾恺之
18
洛神赋 东晋 顾恺之
19

中国美术史讲义4(魏晋南北朝部分)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讲义4(魏晋南北朝部分)ppt课件
佛教自西汉就开始传入中国,东汉“永平 求法”正式开始传播。
作为外来文化因素与艺术表现形式,佛教 与佛教美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国本土 文化发生融合、影响,最终完成中国化的 改造,取得了继续、快速发展的空间。
7
魏晋南北朝时期时代概论
美术创作题材范围扩大,人物画进一步发展, 尤其是表现士族生活面貌的现实题材作品增加, 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创作活跃,山水、花鸟画 有脱离人物画而成为独立画种的趋势
风格艺术典型代表为云冈最早开凿的昙曜 五窟造像。
54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艺术风格特点和影响:
云冈石窟主要保存了5世纪下半叶和6世纪初的 北魏佛教雕刻艺术。
地处北魏都城于一世”。
代表着北魏石窟艺术早期成就的昙曜五窟,在
移植外来佛教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同时,继承
46
魏晋时期绘画理论的建设
谢赫与“六法论”:
谢赫,南朝齐梁之间人,著有《画品》(《古 画品录》),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 专著。
《画品》对魏晋以来的27位画家进行评价,其 中对于品评绘画的标准对后世影响深远。
“六法”所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 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传模移写。
42
山西 大同 北魏 司马 金龙 墓漆 画屏

43
44
魏晋时期绘画理论的建设
宗炳、王微的山水画理论:
宗炳:刘宋时期画家、绘画理论家,字少文, 南阳人。
著有《画山水序》,提出“含道映物”、 “澄怀味像”、“畅神”等观点。
提出人与山水审美的关系:“圣人含道映物,
贤者澄怀味像”;山水与山水画的关系:
27
28
29
30
南朝绘画
张僧繇:萧梁时期,吴(今苏州)人。擅 画人物、山水、走兽,尤擅画道释人物画。

魏晋南北朝美术(下) 共49页PPT资料

魏晋南北朝美术(下) 共49页PPT资料

克孜尔石窟
•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南疆的拜城,是 从陆路距印度次大陆最近的石窟寺。 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一直到8世纪 伊斯兰教传入前。
克孜尔石窟
• 在认识和表现人体方面,壁画上的裸 体形象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采用 外来的粉本画样,类似阿旃(zhan) 陀石窟的壁画风格;二是描绘本地的
民俗民风,和南疆的一些寺院遗址出
作阶段状。)
云冈石窟第19窟
• 皇室石窟寺佛像的服饰出现“冕服” 式样,成了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征象之 一。
云冈石窟第7、8双窟
云冈石窟第5、6双窟
云冈石窟第11-13窟
• 在刻画礼佛的内心活动方面,第18窟 东壁上层北侧弟子摩诃迦叶像最具有 代表性。在云冈石窟乃至所有现存北 朝的造像中,这尊造像是不朽的艺术 范例之一。
小结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是中外的文化冲突。
• 在多元文化冲突中,从印度传入的佛教文 化独占鳌头。南朝众多画家借鉴和发展了 印度佛教艺术的程式,是汉代以来的人物 画法得到充实;山水画也受佛、道诸宗教 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理论。
• 在早期的石窟艺术形式中,外来的建筑、 雕塑、绘画等一系列因素都在中土生根发 芽,开花结果,一方面丰富了汉代留下来 的视觉艺术,另一方面,为隋唐的重新统 一作了重要的思想和文化铺垫。
• 开凿石窟,首先服从信仰的需要(由 鬼神转向外来宗教);还要满足社会 各个阶层礼佛敬神的需求。
• 把外来宗教变为中土的民众信仰,并 整个社会参与,这确立了当时文化发 展的总方向。
• 石窟建筑是外来的艺术形式,是寺庙 建筑形式之一,兼礼佛和修行的功能。
• 洞窟类型主要包括支提窟和毗诃罗窟 两类。支提窟安排为礼佛的场所,毗 诃罗窟则为禅堂僧房。
土的壁画上出现的吉祥天女人体形象, 特点相像。

(整理)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ppt

(整理)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ppt

时代简介
中国美术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时Hale Waihona Puke 代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美术发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和过渡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 美术自身的各个方面都有划时代意义的进步。
魏晋南北朝玄学兴起并成为显学,实质上是自战国、秦汉以来各种哲学思想对世界本 质探求的继续和深入。经过战国秦汉以来的哲学思辩,中国的思维模式已实际上成为一种 无本体终极的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兴盛,除了动乱时代人之心灵慰济的需要,另外也是 玄学思维模式作用的必然结果。玄学的“有”“无”之间的思维模式从原理上消除了不同 思想、不同哲学之间身份认同上的障碍——“万物皆自有无之间”。
4
中国美术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1 第一节 绘画艺术
曹不兴
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画家。传说他画屏风是 落墨为蝇,使孙权误以为真,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 能力。 曹不兴是文献记载中知名最早的佛像画家。佛教在东汉时 候传入中国,但主要在中原地区,到三国时,由僧人支谦 和康僧会先后传入江南。相传康僧会远游至吴,孙权为之 建造建初寺,并令之设像行道。曹不兴看到西方佛像,便 据以绘之,由此,佛像便盛传天下。这是中国佛像绘画最 早的作品,曹不兴也成为我国最早的佛像画家。三国时期 的绘画,因政治动荡、社会混乱而没有取得更大的成就。 绘画内容在此时亦是由礼教宣传过渡到宗教宣传的时期。 画家也由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转移到长江流域。曹不兴之 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画家渐渐多了起来。其画人物衣服 布纹疏朗,有“曹衣出水”之称。
7
顾恺之-女史箴图
中国美术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1 第一节 绘画艺术
8
9
顾恺之-女史箴图
中国美术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中外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PPT课件

中外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PPT课件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3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4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5
中外美术史
2、顾恺之 顾恺之原名长康,字虎头,出生于晋陵(江苏无锡)
官僚家庭。为东晋大画家和文学家,他以“画绝、才绝、 痴绝”而驰名于世。顾恺之主张画人物要有传神(对人物 性格、内在气质、才情的表现)之妙。 四体疵研,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意思是四肢外形画得好不好看,与表现人物性格无 关,传神的关键就在眼睛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概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在经济、文化、 社会领域发生重要变动的时代。 军阀割据一方,战乱不已,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 常尖锐。这一时代又是民族和文化重新打散、整合的时 代。汉末三国鼎立的局面短期统一于西晋政权,随后的 “八王之乱”导致西晋王室的南迁和北方、西北少数民 族进入中原建立国家,形成南北割据的格局。
28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29
中外美术史
History of Fine Art of Chinese and Foreign
小结: 秦汉歌功颂德,尊崇孝道;南北朝重视个人修养,脱离功利。 秦俑与汉佣的特点,马踏飞燕与马踏匈奴 早期书法的演变 顾恺之绘画特点与意义:中国古代绘画第一人 谢赫六法:绘画评价标准 春蚕吐丝,秀骨清像,曹衣出水
9
10
11
12
13

中外美术史―第四章南北交融 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PPT课件

中外美术史―第四章南北交融 东西并汇――魏晋南北朝美术PPT课件
18
❖ 尸毗王本生图 莫高窟254窟壁画 北魏
19
❖ 萨埵那太子本生图 莫高窟254窟壁画 北魏
20
❖ 鹿王本生图 莫高窟第257窟 北魏
21
三、石窟造像
22
三、石窟造像
❖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造像中最重要、最 能体现佛教艺术兴盛景象的,无疑是石窟造 像。
23
❖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石窟造像,就其风格发展演变而言,大致 可分为4个阶段。十六国时期为第1阶段;北魏孝文帝迁都以 前为第2阶段;北魏迁都至正光末年(524)为第3阶段;东 西魏至隋统一中国之前为第4阶段。
1
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第四章
南北交融、 东西并汇
——魏晋南北朝美术
3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佛教美术 第三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 第四节 山水画的兴起 第五节 南朝陵墓雕塑 第六节 工艺美术 第七节 书法艺术
魏年间,沿山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东西绵延约1公里 左右。现存主要洞窟53个,小龛110余个,大小造像51000余 尊。整个石窟群规模宏大,雕刻精细,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石 窟群之一。 云冈石窟以其气势雄伟、内容丰富的石刻造像 著称于世。窟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米,最小的佛像高仅几厘 米,各种造像生动活泼,栩栩如生。云冈石窟的雕刻艺术继 承了秦汉时代的艺术成就,同时吸收了外来艺术的精华,形 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对后来的隋唐时代雕刻艺术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意 义: 云冈石窟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石窟的发展历史 和造像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中国美术简史之魏晋南北朝PPT课件

中国美术简史之魏晋南北朝PPT课件

-
36
《女史箴图》勿拒小善毋为小恶
-
37
《女史箴图》不可争宠
-
38
《女史箴图》慎独和女史执笔而书
图据西晋张华教育宫中妇女遵守道德规范的文章《女史箴》而画,现存九段,
但画家通过对当时贵族妇女生活的描写,展露出其风采。注重用线造型来创
造绘画形象是其主要的特征,线条循环婉转,均匀优美,以连绵不断、悠缓
-
21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教学要求
学习目标:
1.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及文化状态的了解,深刻 认识此期绘画艺术。
2.重点了解此时期新兴绘画流派及其代表画家、作品的 ,包括对绘画内容、艺术风格和以顾恺之艺术思想为代表的 新绘画理论的认识。
学习建议:
应先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历史发展、学术文化思想 、政权更迭过程的民族文化融合及佛教等外来文化在中国的 传播,从而全面深刻认识此期绘画艺术。
-
27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 著名画家
4、顾恺之是东晋最伟大的画家,擅绘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 等。其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尤重眼神的描绘,说:“四体妍 媸(chī)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在绘制表现“ 竹林七贤”的诗句中,他体会到“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他擅 于绘画艺术语言着意刻画对象心理特征与精神风貌,所画同时代人物 肖像,均悉心体验,以微小细节衬托出人物个性风貌。绘制有目疾的 殷仲堪像时,高妙地用笔画露白(飞白)手法处理对象眼睛,既传神 又不失其美。画裴楷像时,在面颊上加三毫,顿觉神采殊胜。将谢鲲 画在山岩的环境中,用以衬托人物性格。顾恺之绘画意存笔先,画尽 意在,笔迹周密(和师法他的南朝宋画家陆探微并称,号为“密体” );他把高古游丝描发挥到完美的极致,所画人物衣纹,线条紧劲连 绵,节奏感和力度控制适当,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自 然流畅,傅以浓色,微加点缀而神采飘然,饶有浪漫色彩。

魏晋南北朝美术PPT课件

魏晋南北朝美术PPT课件

束。
公元 316 年西晋灭亡,其余残余退到江南。
公元 317 年司马睿在江南建立政权,定都建康 ( 今南京 ) ,史称东晋。
从公元 304 年刘渊起兵反晋,到 439 年北魏统一北中国的 130 余年里,北方
先后由汉、匈奴、鲜卑等族建立十几个大小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南方,东晋之后,先后有宋、齐、梁、陈 4 个封建王朝相互更替,史称“南
.
3
克孜尔石窟壁画: 克孜尔石窟最早开凿于 3 世纪末 4 世纪初,最晚的开凿于 7 、 8 世纪 以后。克孜尔石窟中 3 至 4 世纪的壁画题材主要为佛传故事画、游化说法、因缘故事、涅 槃故事等。壁画的表现技法,其衣纹起伏较大,线条奔放,细劲均匀流畅如“屈铁盘丝”。 人物造型圆脸、小眼、五官集中于面部中央。色彩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性的棱形画格,具 有鲜明的西域民族和地区特点,展示出独特的龟兹风范。
表。
.
13
云冈石窟外景
.
14
大同云冈石窟
大同云冈13窟东壁第4层北侧佛龛
.
15
二、陵墓仪卫雕刻 陵墓雕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明器雕塑,即用雕塑手法制作的人俑、家畜
和鸟兽以及建筑和车马等陪葬的模型。一类是陵墓表饰雕塑,即陵墓周围设立的石 兽、石人等仪卫性雕塑,具有一定纪念夸示功能。
明器雕塑 :明器雕塑在北方和南方都有大量的发现。洛阳北魏元邵墓、北魏司马 金龙墓、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南京象山 7 号东晋墓、湖南长沙西晋墓葬等处都有 数量众多的陶俑、石俑和瓷塑出土。这些明器雕塑常见的题材有文史俑、武士俑、 男女侍从、镇墓兽、马、牛、猪等形象,还有出行仪仗俑和部曲俑等。从造型风格 看,北方的塑像古拙浑朴,南方的塑像清秀端庄,南北风范各有特色,互相辉映。

第四讲-魏晋南北朝美术PPT课件

第四讲-魏晋南北朝美术PPT课件

• 莫高窟壁画中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主要
题材包括具有情节性构图的佛传故事、佛本生故
事、因缘故事,还有大量的菩萨、飞天、伎乐天、
夜叉等形象。
2020年9月28日
20
敦煌壁画题材
• 佛传故事和佛本生故事 代表作品:《尸毗王割肉贸鸽》、
《王子舍身喂虎图》、《鹿王本生图》 等
• 经变故事:就是用绘画手段把佛经中文 字描述的佛国乐土景象和各种故事,演 变为可视的艺术形象,简称“经变”。
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20年9月28日
18
敦 煌 莫 高 窟
2020年9月28日
19
敦煌莫高窟壁画
•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开凿于今敦煌市区东南25公 里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佛教 艺术宝库。
• 莫高窟至今保存有492个窟,塑像2000余尊,壁 画四万五千余平方米。其中特别灿烂辉煌的是北 朝和隋唐时期的作品。这些丰富多彩的壁画,显 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和伟大创造力。
2020年9月28日
7
2020年9月28日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8
2020年9月28日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9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2020年9月28日
10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 处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 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 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 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 石窟中是罕见的。
4
1、佛教石窟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帝王的提倡,佛教传 播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大量寺院的兴建和石 窟造像的流行,使佛教壁画逐渐成为绘画艺术 的主流。

优选魏晋南北朝美术ppt(共29张PPT)

优选魏晋南北朝美术ppt(共29张PPT)
一、美术题材的演变及发展
审美意识。 专业美术家的出现
曹仲达,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以画梵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后世评论为“曹衣出水” 专业美术家的出现
• 宗炳将山水画创作归于“神思”,即强调 曹不兴,三国吴国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画家,他被列为吴国“八绝”之一。
它主要画人物,也是记载中最早的佛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成就。
• 2.简述顾恺之绘画的成就和理论贡献。 • 3.简析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的艺术特色。 • 4.简析谢赫的“六法论”。
• 5.名词解释:“传神论”、“六法论”、《古画品录》。
• 6.简析《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的艺术特色。
• 7.简述嘉峪关砖墓壁画的艺术特色
• 3.画中洛神含情脉脉,若往若还,表达出一 种可望不可即的惆怅之意。
洛神赋图
• 其背景标志着山水画已经开始走向独立
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
列女传·仁智图
顾恺之的绘画理论
• 《画云台山记》《论画》 • 在论画中顾恺之明确的提出了对绘画表现
对象的要求:“凡画,人最难,次山水, 次狗马,台榭一定器尔,难成而易好,不 待迁想妙得也。 • 在临摹中,顾恺之认为要对原作进行深刻 的理解,才能自然而准确的再现。 • 主张传神论:以形写神,神形兼备,迁想 妙得
社会思潮的转变对美术发展的影 响
•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战乱的时代,阶级和名族矛盾尖锐,政权分 裂,战争频繁不断。南北各名族经济、文化出现了大融合的趋势。文化中心南 移,造成了“江左风流’的文艺时代。
• 在哲学思想方面,产生了玄学 • 两汉时期以来,受到儒学的极大冲击,“老庄哲学”受到没落文人的重
• 宗炳《画山水序》
社会思潮•的转他变对美在术发《展的影画响 山水序》中认为:山水是以其外 形体现“道”的。但是,他提出的“应会 求法僧人的西行和佛教的东渐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尤其大量寺院的兴建和造像的盛行,极大的丰富了建筑艺术和绘画、雕塑的创作。

魏晋南北朝美术PPT课件

魏晋南北朝美术PPT课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
• 壁画: 佛教壁画 墓室壁画
• 卷轴画: 著名画家--曹不兴、卫协、顾
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仲达
绘画理论--《论画》、《古画品
录》 、《画山水序》、《叙画》 等
• 雕塑:陵墓雕塑 佛教雕塑
第1页/共86页
• 中国绘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 展阶段。这一时期佛教造像和佛教绘画迅速发展, 出现了一大批佛教艺术石窟和一些画佛像的名家, 对我国民族传统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 曹仲达:是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他以 画梵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曹之笔, 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即所谓“曹衣出水”。
第41页/共86页
顾恺之
• 顾恺之(约346~407)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 位有画迹(摹本)传世的伟大人物画家和理 论家。有“三绝(画绝、才绝、痴绝)”之称。
• 在理论上,他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传神”的 重要性。认为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神” 是人物画的根本要求,而“形”的描绘则是 表现“神”的手段”这就是“以形写神”。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第9页/共86页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处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 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第10页/共86页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 莫高窟壁画中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主 要题材包括具有情节性构图的佛传故事、佛本 生故事、因缘故事,还有大量的菩萨、飞天、
第19页/共86页
敦煌壁画题材
• 佛传故事和佛本生故事 代表作品:《尸毗王割肉贸鸽》、《王子舍身喂虎图》、《鹿王本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环节 揣摩意象,领略意境
—理解作品
• 克服了文字障碍,理顺了句子关系,明白了 诗句的大意,再读起作品,注意力就不会受到 疑难字句的羁绊,想象力也不会因句意不通而 阻隔,思维便可以摆脱字面而进入画面了,就 有能力形成整体印象,或分解出一个个意象, 进而再联系起来,统合起来,对作品作出一个 客观的完整的认识。这就是解释作品。其基本 原则是忠于原作,追求本意。如叶老所说: “就是明白作者的意思情感,不误会,不缺漏, 作者表达些什么,就完全领会他那些什么。”
• 巴山楚水凄凉地 , 第一个意象:忆昔,凄凉经历 • 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 第二个意象:抚今,悲痛感受 • 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 第三个意象:想事,沉重比喻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 第四个意象:听歌,精神一振 • 暂凭杯酒长精神。
• 诗词中的“象”一般有四指:人、事、 物、景;“意”则有四涵:情、志、理、 趣。于是便可以组合成16种基本意象, 就全篇而言,即为16种基本意境。 如 下表
佛教美术
佛教美术按其类别,一般可以分为佛教 壁画、佛教雕塑和佛教建筑三大类。在 佛教初萌的魏晋南北朝,这三种美术形 式集中体现于佛教石窟艺术之中。
一、新疆石窟壁画
新疆石窟颇多,著名的有东疆的柏孜克 里克千佛洞、胜金口千佛洞,南疆著名 的有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喇千佛洞等。 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早的当属克孜尔千 佛洞。其绘画风格被成为“龟兹风格”。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南郊。北魏时期的石 窟主要有古阳洞、宾阳洞以及莲花洞等。
北魏时期龙门石窟最宏伟的石窟是宾阳洞。 宾阳洞的雕凿有着完美、周密的设计计划, 所以布局特别严谨、整体。正壁有五尊雕像, 正中为本尊说法雕像,相貌丰满,微露笑意, 给人以一种亲切之感,阶梯似的厚重衣纹余 留着云冈石窟造像的风格。菩萨和弟子们分 列两侧,。地面刻出走道和莲花图案装饰, 洞外两侧以高浮雕的手法表现金刚力士,力 士身躯肌腱骨坚,眉目挺怒,气势威武,所 谓“怒目金刚”是也。这是教早运用夸张的 手法雕塑的力士形象。
顾恺之
顾恺之,字长康,出身贵族。他是东晋最伟 大的一位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顾 恺之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尤其重 视眼神的刻画。同时他也擅长以绘画艺术的 语言来着意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风貌。 有三件流传下来的绘画作品被认为是顾恺之 原作的模本,即《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和《列女传*仁智图》。线条以连绵不断的、 悠缓自然的形式体现出节奏感,线条的力度 略有控制,正如“春蚕吐丝”一样。顾恺之 将战国以来形成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了 完美无缺的境地。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咏物寓理: 及物成趣: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鹅,鹅,鹅 , 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
触景生情: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叙事抒情: 叙事表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纵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意象
人 写人传情 写人明志 写人达理 写人寄趣
事 叙事抒情 叙事表志 叙事含理 叙事谐趣
物 托物寄情 托物言志 咏物寓理 及物成趣
景 情景相生 绘景寄志 观景得理 描景得趣
写人传情: 写人明志: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第一个意象,把酒问天:一问明月几时 才有,二问天宫今是何年。面对青天明 月,心中无限怅惘。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第二个意象:欲归又恐。想追求又害怕, 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第三个意象:起舞自娱。作出选择: 还是在人间好。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第四个意象:月照无眠。月光 流转照离人 ,离人辗转思亲人。
第一环节 朗读全诗,力求读准 —感知作品
•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准语调。
• 求读准,实质是求读懂。读准与读 懂互为因果。读准了有利于读懂, 读懂了,有助于读准。所以,听范 读很重要。但范读不能代替自读; 唯有自读,才能获得读诗体验。
第二环节 弄懂字词,理顺语句
—疏通作品
• 初读之时,眼在字面上跑,嘴从字面上说, 字面的意思未必连贯得起来,诗面的形象未必 形成得起来。这是由古典诗词的高度凝练、精 辟,加之语言组织的特殊性造成的。这就需要 停顿下来,尝试着把每个词语的意思弄清楚, 把词与词的意思联系起来,以求把大致意思搞 清楚。就像叶老所说:先自行思考求解,不得 其解再看注解;看了注解仍不懂再与同学商量; 同学间商量不出再问老师。
叙事含理: 叙事谐趣: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托物寄情 : 托物言志: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陆游《咏梅》
千凿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莫高窟雕塑是作为僧徒信众礼拜偶像的 彩塑。塑像有释迦牟尼像、弥勒菩萨像 以及释迦、多宝并坐像。彩塑的组合形 式一般是一尊佛像、两身胁侍菩萨。弥 勒像最多,姿态多是交脚而坐,或沉思 或禅定。弥勒信仰的兴盛,反映了当时 人们渴望结束现实的痛苦,幻想未来的 幸福生活。
术语
以形写神 顾恺之特别注重的是人物画 的“传神”。“以形写神”在阐明传达 人物神情气质的同时,又强调绘画技巧 的重要性。他认为临摹时要对原作进行 深刻理解,才能自然而然而准确地再现。 提出:“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 神气与之具变矣。”
陆探微,南朝刘宋时杰出画家,擅长人物画。 他运用草书的体势,形成气脉连绵不断的 “一笔画”的笔法,而画人则能作到“精利 润媚”、“笔力劲力如锥刀焉”。创造的 “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清秀隽永,是对 崇尚玄学,重清谈的六朝士人形象的生动概 括。他所创造的这种人物画式样在当时蔚然 成风,并影响到雕塑的造型。
通过对这一个个意象的把握及联缀,我们就可以 把这首词的整体意境描述为:上阙写作者酒后望月 驰思,对天上人间的无限感慨;下阙写辗转不寐思 念亲人,又感悟到万事万物自古难全的道理,由此 得以自慰和宽解,并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一般说来,诗词多以一个完整的韵句为一个 意象,表达一个完整的形象及意思。如:
张僧繇,萧梁时期的画家,艺术创作以绘饰 佛寺壁画为主。不同于顾恺之、陆探微的 “笔迹周密”的“密体”风格,张僧繇则使 “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
曹仲达,是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 他以画梵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 “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即所 谓“曹衣出水”。“曹家样”概括了佛 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 融的艺术风格。
• 意象,是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 可感的艺术形象,也可以说是作者 的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 艺术形象。意象是诗词的实体,是 意境的单元;而一首诗词的整体意 境就是由一个或若干个意象组合而 成的,因此可以说是个意象系统。
• 下面来举例谈谈意象和意境。如 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一、宗炳《画山水序》
宗炳的思想始终与般若派名僧释慧远相一致, 而般若学则与玄学互为连类而相比附,因此 宗炳的主张受玄学影响很深。
他在《画山水序》中接触到了绘画创作的规 律和方法问题,以及对形象再现和创造的认 识,对具体的表现方法和初步领会到的透视 原理也十分透彻精辟地作了概括。
宗炳将山水画创作归于“神思”,即强调艺 术家的想象活动。这种对情致和意境创造的 领略,无疑和后世追求的:“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有着一脉相承的关联
曹衣出水 曹仲达以画“梵像”著称, 被誉为“曹家样”。后世评述他的风格 说:“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 即所谓“曹衣出水”。这一风格实际上 是吸取了印度芨多朝造像的特点,而使 人耳目一新。在遗存的艺术作品中,尤 其是雕塑品中时时可以见到“曹衣出水” 的生动形象。概括了佛教最初传入的几 个世纪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 《南园》
写人达理: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写人寄趣: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村居》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 术
绘画艺术
著名画家 曹不兴,三国吴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
画家。传说他画屏风是落墨为蝇,使孙权误 以为真,说明他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能力。 卫协,西晋画家,他的创作多是人物、故事 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谢赫评价称:“古画 皆略,至协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 形似,而秒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 卫协对六朝重气韵画风的形成最有影响。
初三语文组
基本目标
• 感受诗词经典,追溯文化渊源; • 提高审美品位,积蓄典雅语言。
要点与方法:
• 节律是特征,朗读以凸显之。 • 意象是风景,想像以再现之。 • 情感是灵魂,体验以沟通之。 • 语言是珍品,玩味以珍藏之。
五个环节
• 一、朗读全诗,力求读准——感知作品 • 二、弄懂字词,理顺语句——疏通作品 • 三、揣摩意象,领略意境——领会作品 • 四、自我感受,独特体验——感悟作品 • 五、赏析技巧,品味语言——鉴赏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