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形势下农村薄弱地区学校的法制教育实践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形势下农村薄弱地区学校的法制教育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互联网络越来越普及,未成年人获取各类信息的渠道更加宽泛;各类娱乐场所、各种网络游戏引诱未成年人沉迷其中------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强。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中小学法制教育要以有机的渗透在学校各部门、各学科、各环节、各个方面为主”,因此,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渗透,必将提高师生法律、道德、责任方面的素养,有利于提高校园和谐程度,减少校园冲突事件的发生,维护校园安全。

(二)学校背景

我校近年来,家长进城务工的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也随之增多,单亲家庭也较以前大幅增加,这些学生占学生总数近 60%,有的班级比例甚至更高。这些学生的监护人大多是年迈的老人,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教育观念非常落后,对孩子的教育完全依赖学校,为此学校在抓好教学的同时,更要抓好对这些孩子的普法养成教育。加强和提高青少年法制意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条件

1.内部条件:近几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学校投入越来越大,我校先后通过了“双高普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验收。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有明显提高,互联网也已覆盖全校。普法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强大起来。

2.外部条件:随着国家法制力度的加大,以及对学校法制教育的提出更多要求,学校通过法制进校、警力进校、防范进校,拓展了学校法制教育的渠道,增强了法制教育的力度,丰富了法制教育的内涵,创新了法制教育的机制。也有力地带动校园法制建设,推动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进程。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一)研究目的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与传统法制教育相比,互联网的运用最突出的优势就在于它的交互式与个别化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更好地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海量的资源。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潜移默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制宣传教育,内化法律意识、培育法治精神。但是,如何收集有效资源?如何处理网络资源?学生应该面对的是什么样的资源?这是每一位教师亟待考虑的问题。网络资源纷至沓来,

在海量的资源中搜寻相应的教学资源需要教师“慧眼识真金”。最终找出互联网与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方式方法,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中,弥补传统法制教育的不足。

(二)研究内容

一是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与研究,主要是通过网络知识的内容的查找与培训,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同时,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二是研究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与学生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研究。学校重点从社会活动、法制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学生法制意识和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教师或是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互联网资源的积累在学生法制教育的作用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问题,针对学生问题,利用网络找出解决问题的案例等相关内容,包括班级中违纪违法行为的个案研究,这些资料的积累研究会对今后法制教育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四是“互联网+”形势下青少年法制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网络在法制教育中的应用,很容易达到数量上的指标,有时质量上很难保证。在学生使用网络过程中,如何监管学生的浏览内容,真正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如何发挥互联网在法制教育的力量,更好地辅助和延伸学校教育等。

四、研究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研究发现传统法制教育中

的不足,以便更好的融合互联网与法制教育关系。

2.个案分析法。针对班级中学生的典型案例,除通过家访、心理辅导、分析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与学生的心理状况外,充分利用网络,查找相似案例,并论证可行性,设计一定的教育对策和手段,并对教育结果,做出分析、总结,发现互联网的优势和局限性。

3.讨论法。关于互联网应用在各学科之间渗透关系定期组织讨论、交流,共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发扬合作精神,适时调整法制教育方法,找出互联网在法制教育中应用的切合点。

4.文献资料研究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将搜集和查阅有关法律知识的文献资料,选取合适的内容、积累有关案例,形成共享资源,在全校范围内或更大范围内应用,以便为下一步实践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有价值的素材。

(二)研究过程

首先,营造优良的法制宣传环境和法制教育氛围

通过对学生及教师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和教师对法制知识掌握、兴趣等情况。学生法制知识比较欠缺,对很常见的法律知识都不清楚,法制观念淡薄,但学生对网络宣传教育的方式有较大的兴趣。但事实上学生在利用网络主要还是停留在生活娱乐方面,并不是利用网络学习知识,60%的学生对学习法律知识兴趣不是很高。教师对法制校园的建设有一定的认识,但缺少法制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学生对传统的说教更是抵触,如何让法制教育更好地融合到学科中,让学生更易于接受法制教育,也是教师教学的一个课

题。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是这样做的:

与本班学生和学生家长建立了班级的微信群。利用微信可以在课后进行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在探索和体验过程中反思总结,形成了一些经验或理论,相当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学习方式,还有交流方式、思维方式……

1.用微信实现师生间互动式学习

学生在法律方面、心理方面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很难快速准确地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困难点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课后应用微信提供的免费聊天环境和实时留言、消息推送等功能,可以实现师与生的交流沟通。老师根据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在互联网上查阅资料,询求解决方案,实现了师生间一对一互相交流,达到有针对性的互动。

2.用微信促进家校互动沟通

很多家长参与微信群的交流,随时发表意见,介绍自己孩子行为习惯培养的成功经验或提出疑惑问题。在交流过程中相互成为朋友,班集体更像一个拥有共同目标、共同理想的大家庭。

3.用微信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

学生的学习心得可以直接在微信中分享,对分享内容,大家可发表意见与看法,教师对有些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这样做不仅是对学生的认可与鼓励,对其他同学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与标杆。同学之间对好的内容相互用“鲜花、笑脸、赞美”等表情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