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版第一章

合集下载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复习答案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复习答案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网>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多层次的存储器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指令系统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中央处理器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总线系统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外存与I/O设备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输入输出系统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并行组织与结构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课程教学实验设计
第11章课程综合设计。

白中英 第五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1章PPT课件

白中英 第五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1章PPT课件
(2) 指令的形式
操作码 地址码
指出指令所进行的 操作,如加、减、 乘、除、取数、存 数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
表示参加运算的数据 从存储器的哪个单元 取;运算的结果应存 到哪个单元
3. 控制器
操作的编码
操作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取数 存数 停机
编码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000
器 计算机的运算器长度:
• 8位、16位、32位或64位
计算机组成原理
2. 存储器
功能:保存或“记忆”数据和运算过程
存储的是0或1表示的二进制代码
存储单元: 在存储器中保存一个n位二进制数的
n个触发器,组成一个存储单元
存储器地址:存储器是由许多存储单元组成,每
个存储单元的编号,称为地址
存储容量:存储器所有存储单元的总数。通常用
1985 386DX 27.5万
1999
P--III
1989 486DX 120万
1999.10 P-III-COP
管数 310万 550万 450万 750万 750万 950万 2800万
27.11.202பைடு நூலகம் 2:35
计算机组成原理
1.2.4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吞吐量:表征一台计算机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能 够处理的信息量,单位是字节/秒(B/S)。
•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采用二进制;
•数据和程序都放在内存中。

• 冯.诺伊曼结构

冯·诺依曼计算机硬件框图
存放数据 将信息和转程换序成机 器能识别的形式
存储器
算将术结运果算转换成 逻人辑们运熟算悉的形式
输入设备
运算器
输出设备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1章ppt课件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1章ppt课件
和电路实现。
浮点数的表示与运算
浮点数的概念
浮点数是指小数点位置可以浮 动的数,用于表示更大范围、
更高精度的数值。
浮点数的表示方法
通常采用IEEE 754标准表示, 包括符号位、指数位和尾数位 。
浮点数的加减运算
需要进行对阶、尾数加减、规 格化等步骤,同时处理溢出和 舍入等问题。
浮点数的乘除运算
需要设计高效的算法和电路实 现,包括浮点乘法、浮点除法
地址译码器
将地址寄存器中的地址转换为对 应存储单元的选择信号。
存储体
由大量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 单元可存放一个字节或多个字节 的数据。
读写控制电路
根据CPU的命令控制存储器的读 写操作。
主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与优化
存储容量
主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通常以字节(Byte)为单位进 行衡量。
存取时间
逻辑门电路
基本逻辑门电路
介绍与门、或门、非门等 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 理和实现方法。
复合逻辑门电路
讲解与非门、或非门、异 或门等复合逻辑门电路的 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
逻辑门电路的应用
介绍逻辑门电路在数字电 路中的应用,如组合逻辑 电路的设计和实现等。
03
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
数值数据的表示
定点数表示法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经历了从机械式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 机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五个发展阶段。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硬件系统
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 输出设备等,是计算机的物理基
础。
软件系统
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是计算 机的逻辑基础。
数据
是计算机处理的对象,包括数值数 据、非数值数据和多媒体数据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 中英主编第五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 中英主编第五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中英主编第五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1. 数据是计算机系统处理的基本对象,其形式包括数字、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种类型。

2. 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有用结果,例如计算、存储、传输等操作。

3. 计算机系统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

4.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包括硬件层、指令系统层、操作系统层和应用层等,每一层都在上层的基础上提供更高级的功能,为上层提供服务。

第二章:数字系统1. 数制是一种用来表示数字的符号体系,常见的数制包括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

2. 在二进制系统中,每一位上的数值称为位权,位权的值是2的幂次方。

3. 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可以使用位置权重法,将二进制数每一位与对应的位权相乘,然后求和即可。

4. 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可以使用短除法,不断将十进制数除以2取余数,直到商为0为止,将余数按倒序排列即为二进制数。

第三章:汇编语言1. 汇编语言是一种与机器语言直接对应的低级语言,使用助记符来表示机器指令。

2. 汇编语言的指令包括数据传输指令、运算指令、逻辑指令、控制转移指令等,用于完成各种计算机操作。

3. 汇编程序是由一系列汇编语句组成的程序,需要经过汇编器的处理转换为机器语言程序,再由计算机执行。

4. 汇编语言相对于机器语言具有可读性强、编写方便的优点,但是移植性较差,需要根据不同的硬件平台进行适配。

第四章:总线1. 总线是计算机各部件之间传输数据和信号的通道,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

2. 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地址总线用于指定操作的存储单元或者IO设备,控制总线用于传递控制信息。

3. 总线的性能指标包括宽度(数据位宽)、带宽(传输速率)和周期(传输时间)等。

第五章:存储器1.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的设备,包括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部分。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考研教材及真题视频讲解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考研教材及真题视频讲解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考研教材及真题视频讲解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目录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网授精讲班【共41课时】电子书(题库)•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0小时高清视频】•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试看部分内容教材精讲[视频讲解]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视频讲解]学习与考查目标1.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2.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

3.能够综合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并能对一些基本部件进行简单设计。

考纲要求1.计算机发展历程2.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2)计算机软件的分类;(3)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3.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 PU执行时间;MIPS、MFLOPS1.1 计算机系统的分类一、计算机系统的分类如图1-1所示。

图1-1 计算机系统分类图二、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1-2所示。

图1-2 计算机系统组成图三、概述计算机的分类:机械计算机电子模拟计算机:数值由连续的量来表示。

电子数字计算机:计算机中的数值由不连续的数字来表示。

专用机:经济,有效,快速,适应性差通用机:适应性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单片机低简易性高高体积,功耗,性能,价格低如图1-3所示。

图1-3数字计算机与模拟计算机的主要区别如表1-1所示。

表1-1 数字计算机与模拟计算机的主要区别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基本思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课后题答案解析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课后题答案解析

1.l 解释下列名词摩尔定律:对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性能和价格等发展趋势的预测,其主要内容是:成集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翻一番,性能将提高一倍,而其价格将降低一半。

主存: 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

控制器: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它使计算机各部件自动协调地工作。

时钟周期:时钟周期是时钟频率的倒数,也称为节拍周期或T周期,是处理操作最基本的时间单位。

多核处理器:多核处理器是指在一枚处理器中集成两个或多个完整的计算引擎(内核)。

字长:运算器一次运算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存储容量: 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信息的总量。

CPI:指执行每条指令所需要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MIPS:用每秒钟执行完成的指令数量作为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指标,该指标以每秒钟完成的百万指令数作为单位。

CPU时间:计算某个任务时CPU实际消耗的时间,也即CPU真正花费在某程序上的时间。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由多级构成,一般分成5级,由低到高分别是:微程序设计级,机器语言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

基准测试程序:把应用程序中使用频度最高的那那些核心程序作为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标准程序。

软/硬件功能的等价性:从逻辑功能的角度来看,硬件和软件在完成某项功能上是相同的,称为软/硬件功能是等价的,如浮点运算既可以由软件实现,也可以由专门的硬件实现。

固件:是一种软件的固化,其目的是为了加快软件的执行速度。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产品可靠性定义的要素是三个“规定”:“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和“规定功能”。

MTTF:平均无故障时间,指系统自使用以来到第一次出故障的时间间隔的期望值。

MTTR:系统的平均修复时间。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可用性:指系统在任意时刻可使用的概率,可根据MTTF、MTTR和MTBF等指标计算处系统的可用性。

纪禄平 -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 - 1.3 概论-计算机系统的组织

纪禄平 -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 - 1.3 概论-计算机系统的组织
1.3 计算机系统的组织
硬件——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实体和装
置之类的有形设备,是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 质基础。
软件——是指由硬件所表达的各种内在信
息,包括数据与控制程序。因为它们是无形 的东西,所以称为软件或软设备。
1/20
1.3.1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
1、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模型
系统总线
CPU
M 接口
能为多个部件分时共享的一组信息传送通路。
根据传送的信息不同,可分三类:
① 传送各种数据信息的数据总线(Data Bus); ② 传送各种地址信息的地址总线(Address Bus); ③ 传送各种控制信号的控制总线(Control Bus);
9/20
5. 接口
外设的种类、数量了变,为了将总线与各类外设 连接,须在两者之间设置一些部件,具有缓冲、 转换、连接等功能,这些部件就是接口。
13机柜 (576路由器)
计算节点
计算节点
计算
计算节点 计算节点
集群
(天河-2号,国防科技大学)
13/20
※天河-2号的计算节点剖析
单块主板2节点:
Phi 31S1P (61核)
GDDR5, 8GB
PCI-E
APU(5协处理器)
DDR3, 32GB DDR3, 32GB
E5-2692 (1E25核-2)692
DDR3 PCI-E
QPI
E5-2620
E5-2620
DDR3 PCI-E
DMI
上行SAS磁盘PCI-E
USB总线 SATA
SM总线 Super I/O
安全控制芯片 …
芯片组 (C600)
WIFI LAN PCI-E 传统音频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关注薇公号-精研学习网-查找资料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1复习笔记
一、计算机的分类
1电子模拟计算机
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是数值由连续量来表示,运算过程也是连续的。

2电子数字计算机
(1)概述
电子数字计算机是用数字来表示数量的大小,其特点是按位运算,并且不连续地跳动计算。

(2)分类
①专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是针对某一任务设计的计算机。

②通用计算机
通用计算机分类及区别如图1-1所示。

图1-1多核机、单片机、PC机、服务器、大型机、超级计算机之间的区别
3电子模拟计算机与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区别
电子模拟计算机与电子数字计算机的主要区别如表1-1所示。

表1-1电子数字计算机与电子模拟计算机的主要区别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计算机的五代变化
①电子管计算机
②晶体管计算机
③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⑤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2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描述计算机性能的指标如表1-2所示
表1-2计算机性能指标
三、计算机的硬件
1硬件组成要素
数字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表示为如图1-2所示。

图1-2数字计算机的主要组成结构
2运算器
运算器示意图如图1-3所示。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也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因此通常称为ALU(算术逻辑运算部件),其运算方式为二进制。

图1-3运算器结构示意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版第五版课后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版第五版课后答案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4.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 么?它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 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 冯诺依曼计算机主要包括 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五部分组成
2015年3月25日星期三
2
5. 什么是存储容量?什么是单元地址? 什么是数据字?什么是指令字?
2015年3月25日星期三
8
2. 设[X]补=a7.a6 a5··· a0 ,其中ai 取0或1, 若要X>-0.5,求a0 a1 a2 ··· a7 的取值。
若a7 =0,则X为正数,显然a0··· a6取任何值均可。 若a7 =1,则X为负数,[X]移=0. a6 a5 ··· a0
∵ -0.5D = -0.100000B,则[-0.5D ]移=0.100000 ∴ 若要X>-0.5,即等价于[X]移> [-0.5D ]移 即0. a6 a5··· a0>0.100000,因此必须是a5··· a0不全为0。
2015年3月25日星期三
负数范围-2127 ~- (2-1+2-23) * 2-128
11
4、将下列十进制数表示成IEEE754标准的 32位浮点规格化数。
27/64
27/64 = 0.011011B = 1.1011 * 2-2 e=-2,则E=e+127=125 ∴ 规格化数
-27/64
符号位 0 阶码(8) 尾数(23)
② x=-11111 y=-11011
机器内部补码数据: [x]补= 1 00001 算前求补器输出: |x|= 11111 乘法阵列: |x| ×|y| = 1 1 0 1 0 0 0 1 0 1 算后求补输出: [x×y]补= 0 1101000101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第5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第5版

1.2.4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3/3)
CPU的运算速度
CPU执行时间:CPU执行一般程序所占用的CPU时间; CPI: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MIPS:每秒百万指令数,即单位时间内执行的指令数;
针对标量机(执行一条指令,只得到一个运算结果)
MFLOPS:每秒百万次浮点操作数,衡量机器浮点操作的性能。
问题2:如何对以上设备分类?
输入输出设备 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
中央处理设备 CPU(集处理和控制于一身)
存储设备
硬盘、内存
接口转换卡
显卡、声卡
部件连接线
总线
问题3:有了以上设备,计算机是否能发挥其功效?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
2021年7月12日星期一
4
2021年7月12日星期一
(A)+(M)-->A (A)-(M)-->A (A)*(M)-->A (A)/(M)-->A (M)-->A (A)-->M (A)-->显示器 PC-->PC
如课本P9 图1.5 表1.5
40
1.3.4 控制器(续)
控制器工作的周期
取指周期:取指令的一段时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执行周期:执行指令的一段时间
20世纪80年代的处理器 80286 386TM DX 386TM SX 486TM DX
20世纪90年代的处理器 486TM SX Pentium Pentium Pro Pentium II Pentium Ⅲ
最近10年的处理器 Pentium 4 Itanium Itanium 2 I系列
运算器主要由ALU和各类通用寄存器构成。

计算机组成原理前3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计算机组成原理前3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白中英第五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4、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它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答: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其中存储程序是指将程序和数据事先存放到存储器中,而程序控制是指控制器依据存储的程序来控制全机协调地完成计算任务。

总体来讲,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这就是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

5、什么是存储容量?什么是单元地址?什么是数据字?什么是指令字?答:见教材P8和P10。

7、指令和数据均存放在内存中,计算机如何区分它们是指令还是数据?答:见教材P10。

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1、写出下列各整数的原码、反码、补码表示(用8位二进制数)。

3、有一个字长为32位的浮点数,符号位1位,阶码8位,用移码表示,尾数23位,用补码表示,基数为2,请写出:(1)最大数的二进制表示阶码用移码表示,题中并未说明具体偏移量,故此处按照移码的定义,即采用偏移量为27=128,则此时阶码E的表示范围为0000 0000~1111 1111,即0~255,则在上述条件下,浮点数为最大数的条件如下:所以最大数的二进制表示为:0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对应十进制真值为:+(1-2-23)×2127(2)最小数的二进制表示浮点数为最小数的条件如下:所以最小数的二进制表示为:1 1111 111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对应十进制真值为:-1×2127(3)规格化数所表示数的范围规格化要求尾数若为补码表示,则符号位和最高有效位符号必须不同。

(A)浮点数为最大正数的条件如下:所以最大正数的二进制表示为:0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 对应十进制真值为:+(1-2-23)×2127(B)浮点数为最小正数的条件如下:所以最小正数的二进制表示为:0 0000 0000 1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 对应十进制真值为:+2-1×2-128=+2-129(C)浮点数为最大负数的条件如下:所以最大负数的二进制表示为:0 0000 0000 0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 对应十进制真值为:-(2-1+2-23)×2-128(D)浮点数为最小负数的条件如下:所以最小负数的二进制表示为: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 对应十进制真值为:-1×2127所以,规格化数所表示数的范围如下:正数 +2-129~+(1-2-23)×2127负数 -2127 ~-(2-1+2-23)×2-1284、将下列十进制数表示成IEEE754标准的32位浮点规格化数。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第一章概述1.3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第一章概述1.3
• 编译程序:把高级语言书写的程序编译成等价的、可执行的机器语言 代码。
– 应用软件:各类用户为满足各自的需要所开发的各类应用程序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1.3.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 不论系统软件程序还是应用软件程序,都是采用程序设计 语言编写的。程序设计语言是编写各种计算机软件的手段 或规范,又称为编程环境。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称 为源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称为可执行程序。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模型图
图1-4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模型图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1.3.2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 第0层是硬件内核。
– 该层包括计算机各部件的逻辑线路硬件,又称为裸机。硬件内控制信号引导数 据的流动,实现用户设计的功能。这一层次是计算机硬件设计人员所熟悉的。
• 第1层是机器语言
– 一般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片半导体芯 片上,叫做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在微型计算 机中称为微处理器
– 存储器产品包括内存储器(如内存条)和外存储器(如硬盘、光盘等)。 – 中央处理器加上主存储器称为主机。 –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等。将输入输出设备、外存储器称为
• 冯•诺依曼设计思想的特征是存储程序并自动运行。
– 在运行程序之前,程序指令和数据一起存放在存储器中,然后逐 条取出指令执行。按照这个思想,要想解决一个问题,只要编制 有效的程序,该问题就可以在计算机中求解。
1.3.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 冯•诺依曼结构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结构。但是,在现代 计算机产品中,这5部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26页PPT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26页PPT

运算电路单元
寄存器B
累加器A
02.10.2019
14
1.3计算机的硬件
五、存储器
存储数据和程序(指令)
容量(存储单元、存储单元地址、容量单位)
分类内存(ROM、RAM)、外存 存储器单位:
210 byte=1K 210 K=1M 210 M=1G 210 G=1T
02.10.2019
释程序
系统软件的发展
操作系统 分布式系统软件
02.10.2019
20
1.5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一、多级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种电子设备,
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硬、软件结合而成的整体。 它通常由五个以上不同的级组成,每一级都能 进行程序设计,如图所示。
02.10.2019
21
1.5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10
1.3计算机的硬件
二、数字计算机基本组成 控制器:人的大脑的操作控制功能 运算器:人的大脑的计算功能 存储器:人的大脑记忆功能 输入设备:交互接口,笔 输出设备:交互接口,纸
02.10.2019
11
1.3计算机的硬件
三、冯·诺依曼型计算机
存储程序 按地址自动执行 五大部件:包括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
其中1K=210,1M=220,1G=230
02.10.2019
7
1.2计算机发展简史
三、微处理器的发展 1971年Intel公司开发出Intel 4004。这是第一个将CPU的所有元件
都放入同一块芯片内的产品,于是,微处理器诞生了。 微处理器演变中的另一个主要进步是1972年出现的Intel 8008,这
02.10.20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某些思维过程与机械过程没有差别, 机 因此可以用机械模拟人的思维。 1971年瑞典人沃斯发明PASCAL高级语言 向其表示敬意
9
10
• 3)1821年,英国剑桥大学的数学教授查尔斯.巴 贝奇(Charles Babbage)发明差分机。 • 2)1673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G.Leibriz) 发明了可以做乘除法的机械式计算机。 发明了可以做乘除法的机械式计算机
模拟计算机 电压 电压组合和测量值 盘上连线 低 小 无
21
23
1.2.2 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归纳成六个方面来叙述: ★ 科学计算 科学研究和工程计术计算领域,是计算机应用最早的领域, 也是应用得较广泛的领域。 ★ 自动控制和测量 自动控制涉及面极广的 门学科,应用于工业、农业、科学 自动控制涉及面极广的一门学科 应用于 业 农业 科学 技术、国防以至我们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测量和测试领域 中,计算机主要起两个作用:第一,对测量和测试设备本身进 行控制;第二 第 ,采集数据并进行处理。 采集 ★ 信息处理 初始是数值计算领域。后来应用范围逐渐发展到非数值计算 领域,可用来处理文字、表格、图象、声音等各类问题。包括 商务处理、 管理应用等。 ★ 教育和卫生 ★ 家用电器 ★ 人工智能
• 5)1904年,英国人弗莱明(Fleming, J.A)发明真 空电子二极管。
• 6)1906年,美国人德弗雷斯特(Lee De Forest)发 明电子三极管。
13
14
1 1 2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 1.1.2
第一台“巨人”有1500个电子管,5个
• 1) 1943年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研制成功第一台 计算机,用来破解德国Enigma密电。 密电 “Colossus”计算机
步进轮可利用多次加法完成乘法 可以运行完整四则运算。 莱布尼兹同时还提出了“可以用机械代替人进行繁琐重
专门用于航海和天文计算 用多项式计算有限差分 只能做加法和减法 后来升级为分析机:存储部分,计算部分,
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
巴贝奇雇佣了Ada Augusta编制软件。
18000 8 多个电子管 1500多个继电器,耗电 多个电子管, 多个继电器 耗电150千瓦,重 千瓦 重
30吨,占地150平方米,运算速度5000次/秒左右。
• 2)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肯在IBM的支持下,研 制成功机电式计算机MARK-I MARK I,美国海军用于计算 美国海军用于计算 弹道火力表。
29
30
控制器的基本任务 : 控制 的 本任务,就是按照计算程序所排的指令序 控制器的基本任务 算 序 排的 令序 列,先从存储器取出一条指令放到控制器中,对该指令的 操作码由译码器进行分析判别,然后根据指令性质,执行 这条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接着从存储器取出第二条指 令,在执行这第二条指令。依次类推。 取指周期 从存储器中取出 条指令的时间 取指周期:从存储器中取出一条指令的时间。 执行周期:执行指令的时间。 因此,控制器反复交替地处在取指周期与执行周期之中。 每取出一条指令,控制器中的指令计数器就加1,从而为取 下一条指令做好准备,这也就是指令为什么在存储器中顺 序存放的原因。 序存放的原因
的“曼哈顿计划”的 的 曼哈顿计划 的20亿美元 亿美元。
19
20
1.1.5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970-)
• 1970至今 基本上都属于第四代计算机 • 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前10名(截止2011年12月):
天河一号 荣获2010年11月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第一名: –处理器采用14 336Intel CPUs +7 168 nVIDIA GPUs +国产处理器飞腾: 2,048个 –内存和存储配置为262TB和2PB –Linpack 测试:2570TFLOPS
用一个算盘,一张纸,一支笔来计算y=ax+b-c这个题目, 解题步骤如下。 行数 解题步骤和数据 说 明 1 取数 (9)→算盘(9) 表示第9行的数a,下同 2 乘法 (12)→算盘 算盘 完成a a*x, x,结果在算盘上 3 加法 (10)→算盘 完成ax+b,结果在算盘上 4 减法 (11)→算盘 完成ax+b-c,结果在算盘上 5 存数 y→13 算盘 算盘上的 y值记到第 第13行 6 输出 把算盘上的y值写出给人看 7 停止 运算完毕,暂停 8 9 a 数据 10 b 数据 11 c 数据 12 x 数据 13 y 数据
处理器并行工作,每个处理器每秒 处理5000个字母。 二战期间共有10台“巨人”在英军服役, 平均每小时破译11份德军情报
• 3) 1946 6年, 年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世界上第 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 Computer) t ),由 由Eckert E k t和Mauckley M kl 在美国宾夕法尼 亚大学研制成功。
这两个设想对于现代计算机至关重要, 冯·诺伊曼成为 诺伊曼成为“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 现代电子计算机之父 , 冯·诺伊曼机体系延续至今。
17
18
1.1.3 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 )
• 晶体管(半导体三极管)造就第二代计算机
1947 9 年,贝尔实验室肖克莱、巴丁、布拉顿发明点触 年 贝尔实验室肖克莱 巴丁 布拉顿发明点触
27
28
• 控制器: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它控制计算机的各 个部件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具体的讲,控制器的任 务是从内存中取出解题步骤加以分析,然后执行某种 操作: • (1) 计算程序 运算器只能完成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及其他 一些辅助操作。对于比较复杂的算题 辅助操作 对于 较复杂的算题,计算机在 计算机在运算 算 前必须化成一步一步简单的加、减、乘、除等基本 操作来做。每一个基本操作就叫做一条指令 操作来做 每 个 本操作就叫做 条指令,而解算 某一问题的一串指令序列,叫做该问题的计算程序,简 称为程序。
1 1计算机发展历史 1.1
• 1.1.1机械式计算机(1645 1645-1945 1945) • 1)1642年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为法国税务部门设计的机械式计算机。
采用齿轮传动设备完成加法/减法运算。 pascal从加法机的成功中得出结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1 计算机发展历史 • 1.2 计算机分类、应用 • 1.3 计算机硬件系统 • 1.4 1 4 计算机软件系统 • 1.5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 1.6 1 6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章节重点内容-------------------------• 计算机发展历程; 计算机发展历程 •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及其相关的硬件基本组成、软 件分类和工作过程; 件分类和工作过程 • 计算机性能指标及有关的计算与术语解释
复的计算工作”的伟大思想
11
12
• 4)1888年赫尔曼·霍勒斯(Herman Hollerith)博士发
明穿孔卡片和制表机,它采用穿孔卡片进行数据处理 ,并用电气控制技术取代了纯机械装置。 1890年,美国人口普查全部采用了霍勒斯制表机。 1900年美国人口普查由于采用了制表机,人口统计 采 机 数据仅用了6周(传统人工统计方法需要5年)。 霍勒斯于1896 8 6年创立了制表机公司, 年创立了制表机公司 1911年该公司 并入CTR(计算制表记录)公司 1924年IBM成立
课程内容
• • • • • • •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 章 第6章 第8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运算方法和运算器(重难点指数***) 存储系统(重难点指数***) 指令系统(重难点指数*) 中央处理器(课设***) 中央处 器 课设 总线系统 输入输出系统
7
8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2) 指令的形式 每条指令应当明确告诉控制器,从存储器的那个单 元取数,并进行何种操作 并进行何种操作。 指令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即操作的性质和操作的地 址。前者称为操作码,后者称为地址码。 操作码:指出指令所进行的操作,如加、减、乘、 如加 减 乘 除、取数、存数等等; 地址码:表示参加运算的数据应从存储器的哪个 单元取,运算的结果应存到哪个单元。
3
4
教材及参考书目
• 主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 教材 计算机组成原 (4th 立体化教材, 体化教材 2007 7) • 计算机组成原理(3rd网络版),白中英, 科学出版社,2001次印刷, • 参考书:
1、唐朔飞,计算机组成原理,高教出版社2011 2、计算机组成 计算机组成-结构化方法 (5rd)Andrew S.Tanenbaum. 刘卫东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刘卫东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国家精品课程 武汉大学:多核架构与编程艺术
15
16
• ENIAC存在的问题:
十进制计算机,每一位数由一圈共10个真空管表示 通过开关和插拔电缆进行手动编程。
• 2)1949年,莫里斯.威尔克斯(Maurice Wilkes)在英国 剑桥大学研制完成EDSAC(Electronic Delay Storage Automatic i Calculator l l 第 台采用冯.诺依曼架构的存 第一台采用冯 储程序式电子计算机)。 • 3)1945 ) 年John J h Von V Neumann N 在普林斯顿大学提出研 制EDVAC的草案,EDVAC1950年问世。
1.3 计算机的硬件
24
26
数字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 运算器完成算术运算,逻辑运 算 • 控制器控制指令的执行序列, 根据指令的功能给出实现指令 功能所需的控制信号 • 主存储器存放程序及数据 • 输入设备 • 输出设备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