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_学看地形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学看地形图
教学目标:1、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地势的高低和坡度的陡缓。
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五种地形部位。
3、能通过地形图识别五种陆地地形。
4、通过多媒体、地形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
性。
教学重点、难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在地形图上区别山脊、山谷。
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形模型
教法与学法指导:利用多媒体、模型教学,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形象、直观,把各种地形的实际形状与地形图紧密相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激发
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看《红河谷》谈感受,突出地形图的重要性,引出课题。
【新课讲授】学看地形图
过渡:如何把立体的地形转绘在平面图上呢?这就用到等高线(理解概念、强调海拔高度)。
[电脑演示]“等高线的绘制”。通过电脑演示和学生观察,得出等高线的概念。一、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结成线。
举一反三:解释等深线
过渡:有了等高线我们就可以绘制等高线地形图了。
二、等高线地形图
[电脑演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通过电脑演示和教师解说,使学生明白地形图是如何绘制而成的,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熟悉等高线地形图。
[解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度差,叫做等高距。说出图中等高距。
合作探究:等高线的特点:
①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
②同一地图上的等高距相等;
③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④等高线愈稀,则坡度愈缓;等高线愈密,则坡度愈陡。
过渡: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那密到重合,会是什么地形呢?
引导:等高线重合后形成近乎垂直的陡坡,即陡崖。坡度起伏最大的地形是山地,陡崖是山体的一个部位,在山体模型上认识一下其它部位的名称和特征。让学生利用山体模型或自己的手,认识山体各个部位。
等高线地形图上是怎样显示山体各部位的?通过景观图、实物图、地形图、模型的比较认识陡崖的特征。其它部位: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山顶的学习,学法同陡崖。
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一步熟悉各部位特征。
总结各部分特征:(1)山顶: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一般用“”表示
(2)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3)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4)鞍部:两个相邻的山顶之间相对较低处
(5)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重点区分山顶和盆地,山脊和山谷。
出题加以练习巩固。
过渡:同学们已经能够熟练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地势的高低起伏,现在能不能在复杂的地形图上判断世界的五种陆地地形呢?出示一幅含有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五种地形的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说出图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可能有的学生遇到困难,利用这一点进行过渡:同学们遇到了困难,是因为这幅图等高线太多太乱,颜色单调不好认,那人们又采取了什么办法?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图上不同的颜色,这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一般着色规律是: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线以上的部分。我们课本上的世界地形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让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上根据图例找到世界最高的高原。
【小结】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等高线,海拔出,
山峰之处有标注;
陡坡密,缓坡疏,
山顶之间是鞍部;
低弯脊,高弯谷,
陡崖就在相交处。
【学以致用】
1、暑假期间学校组织地理兴趣小组到图示地区进行野外考察,为了安全,
老师出示了一张等高线图,请读图回答问题:
(1)老师强调图中有一个悬崖,很危险,希望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
请你判断是地。
(2)从图上可以看出甲村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_ 。山顶A的海拔
高度是()米。
(3)若遇暴雨,学生正处在丙河段,正确的逃生路线应是______ 。
机动题2、读敌我军事部署简图,完成下列要求:
若只考虑地形因素,我军应选择条进攻路线。为什么?
学情分析
一地理学习情况
对现阶段的初一学生来说,经历了基本的小学《科学》的学习后,对于地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生经过两个月来地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具备了这
些知识与能力,再来学习地理就简单多了。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图片、录像、“读一读”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多媒体课件、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二学生情况
学生大部分属于小学中的双差生,他们不能很好的跟随教师的知识引导进行研讨、交流,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大多数学生比较懒惰,不情愿的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习缺少自觉性,只要老师不督促检查,他们就不会主动学习,甚至有些学生存在着严重的科别歧视,认为地理是副科,学也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但七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还保持着高昂激情,上课认真听讲,课下按时完成作业,当然考试下来,成绩也没有辜负他们的努力,好多人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值得表扬。而另外一些同学,我个人认为他们的地理基础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因为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以至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且出现走低的趋势,以至于影响了班级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如果把些学生也抓住,那么一个班的地理水平还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我私下认为:他们或许对地理学科不是很重视,出现偏科的苗头,这样或许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不是件好的事情,有待于扭正过来。同时也有一些学习问题:一些同学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后作业不能及时上交,甚至还出现不交的现象,有些同学对地理的学习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甚至弱化,学习没有尽头。
当然学生地理成绩的好坏,与学生学习习惯有着一定的关系,也与任课老师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平时上课时要对学生要求严格一些,掌握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情况,不能对一些学生放任自流,了解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同时还要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加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效果分析
1、本堂课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切实做好组织者、
引导者的工作,将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2、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生态,师生互动多
元,有效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3、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实施得当,对于当堂知识可当堂掌握。
4、教学深入浅出,点拨得当,反馈及时。教学评价富有激励性和针
对性。能根据课堂生成灵活调整教学流程与方法,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