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与教案

合集下载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在本次教学设计中,我们将介绍一种名为《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实物展示和探究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的立体图形,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性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体验几何世界的奇妙,并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实物展示,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的立体图形,如立方体、圆柱体、球体等。

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如表面积、体积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他们学会观察和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进行探究活动,解决与立体图形相关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体验几何世界的奇妙,进行立体图形的创作。

二、教学准备准备不同的立体图形实物,如立方体、圆柱体、球体等。

准备与立体图形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准备探究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尺子、计算器等。

三、教学过程实物展示展示不同的立体图形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特征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他们通过测量和计算,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如表面积、体积等。

问题解决提出与立体图形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创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立体图形的创作活动,让他们发挥创造力,制作自己的立体图形模型。

展示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立体图形模型,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

总结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的内容,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四、教学总结通过《认识立体图形》的教学活动,学生认识了不同的立体图形,了解了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他们也进行了探究活动和问题解决,培养了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他们体验了几何世界的奇妙,激发了创造力。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立体图形的定义及其特性:理解立体图形是由多个面围成的三维图形,掌握各种立体图形的特点,如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六个面是长方形等。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熟练运用公式计算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立体图形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够观察并识别生活中各种立体图形,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1.加强对空间观念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形成更清晰的空间认知。
2.优化重点难点的讲解,通过实例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立体图形的计算方法。
3.在小组讨论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能力。
4.针对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希望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能让我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帮助他们真正掌握立体图形的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立体图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解决实际问题时立体图形的识别与应用: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生活场景时,可能难以识别出立体图形,或不知如何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问题。
举例解释:在计算圆柱的体积时,学生需要理解圆柱体积公式(πr^2h)是由底面积(圆的面积)与高相乘得到的,而不仅仅是记住公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计算一个圆柱形水桶能装多少水,学生需要识别出圆柱的形状,并正确应用体积计算公式。

2023最新-认识立体图形教案【优秀7篇】

2023最新-认识立体图形教案【优秀7篇】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为大伙儿带来的7篇《认识立体图形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的好友哦。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7一138页,练习三十一的第1一9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所学立体图形的名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具准备:教师把教科书第137页上的图画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一、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

)让学生先想一想这些图形是什么形状的,然后出示准备好的小黑板。

指名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

各图形中的每个字母表示什么?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为什么?,(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一类,它们的每个面都是平面;圆柱、圆锥和球*是一类,它们都有一个面是曲面。

)教师:下面我们就分别进行复习。

1.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师:长方体是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长方体的6个面是什么形?(是长方形。

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有什么特点?(可以分成3组,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正方体是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什么形?(都是正方形。

)正方体的12条棱有什么特点?(长度全部相等。

)教师可以把上面的复习整理成下表。

教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圆柱和圆锥。

教师:圆柱是什么样的图形?它有几个面?每个面各是什么形状?(圆柱是一个立体图形,有三个面,上、下两个平面叫做底面,大小相等,另一个曲面叫做例面。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精选6篇)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精选6篇)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精选6篇)《认识立体图形》篇1教学内容:(第32页、第三33页做一做及练习五第2 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

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立体图形和物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生活中的物体、立体图形的模型等。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情老师:今天有一位好朋友来到了我们教室里,瞧!谁来了(出示蓝猫的图片)学生:是蓝猫老师:对,蓝猫想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它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篮子的礼物,都有些什么呀?赶快打开来看看!老师:你最喜欢哪个礼物,为什么喜欢?老师:蓝猫还想考考我们,你能把“形状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吗?六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二、操作感知。

a、分一分1、学生六人小组活动,对物品进行分类,教师巡视。

2、指名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分。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分得一样样吗?(如果有学生分错,将在后面的教学中通过学习使学生自己改正过来。

)3、揭示概念。

师:每类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引导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图形都住在立体王国里,所以它们都是立体图形(板书课题:认识立体图形)师:蓝猫先生说小朋友真聪明,下面我们要比比哪个小组的小朋友动作最快,把桌上的东西放回篮子里。

b、摸一摸1、拿出学具。

师:请你轻轻地拿出这些图形玩一玩。

可以看一看它和别的物体有什么不一样、摸一摸它们的表面有什么感觉、滚一滚看哪个物体滚得远。

(1)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桌,说说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2)指名学生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的特点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2、学生依次汇报:长方体:长长的,有6个面,有边,有角,不能滚动。

幼儿园《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幼儿园《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幼儿园《认识立体图形》教案幼儿园《认识立体图形》教案幼儿园《认识立体图形》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2.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的操作实践能力。

3.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 1. 各种形状的物体。

2. 图形卡片。

3. 课件教学过程:(上课前,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由4名学生组成。

教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上各种形状的物品。

这些物品分别是球、易拉罐、茶叶筒、积木块、魔方以及各种形状的包装盒等。

各个小组物品相同。

)1.创设情景师:今天,小兔子想跟来考考大家,他说把你认为形状相同或相似的物品放在一起吗?比一比,哪个小组分得最快,四人小组合作得最好!现在请四人小组一起来试试看!2. 教学互动活动设计活动一师:你们是怎样分的?生:我们把这些物品分成四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师:跟他一样分的同学举手。

师:那么摸摸看它的表面,你发现了什么呢?师:你最喜欢哪一种图形呢?生:乒乓球。

师:我们把像乒乓球这样形状的物品叫做球。

大家把球拿出来,摸摸看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生:球的形状是圆圆的。

师:放在桌面上轻轻推一推,它能滚动吗?生:能。

师:球画在纸上是怎么样的呢?大家看一看。

把球放回盒子里。

师:现在把球放回盒子里。

除了球你还喜欢哪一种图形呢?生:长方形。

师:这个图形是立体的,所以这个叫长方体。

请大家从盒子里拿出长方体。

摸摸看长方体的形状是怎么样的?生1:长长方方的。

生2:这里又是尖尖的。

师:大家摸摸看,它的表面是怎么样的?生:平平的。

师: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这里尖尖的,表面平平的。

长方体画在纸上是怎么样的呢?大家看一看。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9篇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9篇

《立体图形的认得》教学设计优秀9篇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数学讨论的紧要对象之一、下面是我辛苦为大家带来的《立体图形的认得》教学设计优秀9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忙到大家。

幼儿园教案认得立体图形篇一教学内容认得立体图形教学目标1、直观认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初步培育同学的察看本领和分析本领,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教会同学能够辨认和区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难点使同学从动手操作中,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PPT课件、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老师拿出准备好的物品,让同学认一认。

2、老师拿出正方体模型,让同学拿出本身带来的物品,找出和正方体形状一样的物品,引出本节要学习的内容。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小组之间合作,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了解各立体图形的特点。

(1)老师拿出正方体模型,同学之间以小组为单位,拿出本身从家里带来的物品,先找一找与正方体形状一样的物品,摆放在一起。

说一说正方体的特点。

(2)老师拿出长方体模型,先说一说长方体的特点,有6个平平的面,这些面有大有小,再让同学动手找一找长方体。

(3)老师分别拿出圆柱和球,让同学找一找,并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区分。

2、老师呈现不同的生活用品,让同学们再找一找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进一步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得。

师生一起总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

3、巩固应用,提升本领。

1、老师引导同学完成教材第37页第1题。

2、回家找一找家里的物品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长。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同学回顾总结。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

幼儿园教案认得立体图形篇二教学要求:1、通过察看、操作,使同学初步认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立体图形教案六篇

立体图形教案六篇

立体图形教案六篇第一篇: 立体图形教案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教学目标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能够辨认和区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难点使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PPT课件、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模型。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物品,让学生认一认。

2、教师拿出正方体模型,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物品,找出和正方体形状一样的`物品,引出本节要学习的内容。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小组之间合作,通过分一分,摆一摆,了解各立体图形的特点。

(1)教师拿出正方体模型,同学之间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物品,先找一找与正方体形状一样的物品,摆放在一起。

说一说正方体的特点。

(2)教师拿出长方体模型,先说一说长方体的特点,有6个平平的面,这些面有大有小,再让学生动手找一找长方体。

(3)教师分别拿出圆柱和球,让学生找一找,并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区别。

2、教师展示不同的生活用品,让学生们再找一找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进一步加深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师生一起总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

3、巩固应用,提升能力。

1、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7页第1题。

2、回家找一找家里的物品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

第二篇: 立体图形教案活动目标1、能在游戏中感知平面图形与立方体的不同。

2、能探索、发现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

3、能认真细致的进行制作活动。

教学准备学具:1、操作卡P1、22、正方形毛巾一张、大正方体积木一块。

活动过程一、活动观察:找不同1、出示一张张方形毛巾和一大块正方体积木,引导幼儿观察,冰大胆谈论这两件东西的外形有什么相似?(毛巾是平面的,积木式立体的.。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篇一教材简析: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教材的展开也注意了由创设情境、实物引入──操作感知──实际应用,三个层次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

学情分析:学生在入校前就已经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和玩具,因此他们对形状有感知方面的经验,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就要把这些感知进一步抽象化,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在实际生活中能根据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搭一搭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几何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从现实生活中引出数学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小就培养起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会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1、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关系。

教学策略与学习方法: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新课标》指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为此笔者便创设了分一分、摸一摸、说一说、搭一搭等情境,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认识事物并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

以学生主动观察、感受图形特征及小组、全班交流的教学方式,在活动中建构知识并应用到生活的实际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及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各种形状的物体。

学具准备:8篮子学生准备的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小学《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优秀4篇

小学《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优秀4篇

小学《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识别并命名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基本的立体图形。

2.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立体感。

3.激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基本特征。

难点:理解立体图形的空间结构和形状特点。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模型。

相关的图形卡片或PPT。

每个学生准备一套立体图形学具(可用积木、塑料球等代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展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实例,如书本、礼盒、水杯、足球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它们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二、新课呈现(10分钟)1.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长方体:有六个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相等,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正方体: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大小相等。

圆柱:有两个大小相等、互相平行的圆形底面,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

球:所有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形状为圆形。

2.使用图形卡片或PPT进一步展示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引导学生归纳它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三、动手操作(10分钟)1.分发学具,让学生根据教师指示,找出并分类立体图形。

将所有长方体放在一起。

将所有正方体放在一起。

将所有圆柱放在一起。

将所有球放在一起。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每个立体图形的特征,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小组活动:每个小组从学具中挑选一个立体图形,并轮流描述其特征。

其他小组成员需判断描述是否准确。

2.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图片,让学生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立体图形,并说明理由。

五、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今天学习的立体图形名称及其基本特征。

2.强调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以及空间想象力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让学生在家中寻找并记录下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实例,并尝试描述它们的特征。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属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激发学生对几何和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模型。

准备一些与立体图形相关的图片和实物。

准备一些与观察和实践活动相关的材料。

教学过程:
1. 观察立体图形:
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属性,例如面的个数、边的个数、顶点的个数等。

2. 实践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与观察和实践活动相关的任务,例如拼装立体图形模型、制作立体图形的剪纸等,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3. 应用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识别立体图形,激发学生对几何和数学的兴趣。

通过《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的设计,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属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通过观察立体图形、实践活动和应用拓展,学生将能够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属性,培养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为学生的几何学习和数学发展做出贡献。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定义和特征;2.能够辨认和命名常见的立体图形;3.能够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二、教学重点1.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征;2.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命名和特征;3.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1. 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征立体图形是有空间形状的图形,它由面、棱和顶点组成。

学生需要了解以下术语:•面:立体图形的一个平面部分,可以看作是二维的。

•棱:两个面的交线段,是立体图形的边。

•顶点:三个或更多棱的交点称为顶点。

2. 常见的立体图形的命名和特征常见的立体图形有:•三棱锥:有一个底面和三个侧面,四个顶点。

•四棱锥:有一个底面和四个侧面,五个顶点。

•正方体:有六个面,八个顶点,十二条棱,所有面都是正方形。

•立方体:有六个面,八个顶点,十二条棱,所有面都是正方形,且所有棱的长度相等。

•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侧面,一个顶点。

•圆柱:有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两个顶点。

每种立体图形都有不同的特征,例如棱长、底面形状等。

学生需要辨认并掌握这些特征。

3.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表面积:是指立体图形所有面的总面积。

计算方法取决于不同的形状,例如:–三棱锥的表面积 = 底面积 + 三个侧面的面积之和。

–正方体的表面积 = 6 × (边长 × 边长)。

–立方体的表面积 = 6 × (边长 × 边长)。

–圆锥的表面积 = 底面积 + 侧面的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 底面积 + 两个底面与侧面的面积之和。

•体积:是指立体图形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计算方法也取决于不同的形状,例如:–三棱锥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 3。

–正方体的体积 = 边长 × 边长 × 边长。

–立方体的体积 = 边长 × 边长 × 边长。

–圆筒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展示不同的立体图形照片,引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和思考。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案【篇一:《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二十二中学首届优秀教学设计评选《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篇二: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立体图形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

2、会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物体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喜洋洋,问:“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小朋友们喜欢喜洋洋吗?喜洋洋今天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礼物。

(课件展示各种物体)二、操作研究,认识物体1、分一分(1)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物体放在一起,看一看这些物体的形状。

(2)分组活动: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2、议一议小组汇报:你们组怎么分的?3、认一认给每一堆物体起个名字(展示出平面图,并配以名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4、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感知各形状物体的特征)分别拿出各种物体,和小组小朋友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感知各种物体的特征,指名学生汇报。

5、比一比辨认物体的不同特点。

(1)让学生拿出圆柱和长方体,推一推,玩一玩。

问:你发现什么?(区别长方体和圆柱的不同特点)(2)搭一个斜坡,从斜坡上把圆柱、长方体、球滚下来,看看哪个先着地。

(体验不同的立体图形有什么不同的特点?)6、游戏(1)教师请一个小组作示范,说明游戏规则:先让一个同学拿出一个立体图形给另外两个同学看,看清后把这两个同学的眼睛蒙上,然后让他们从桌子上摸出这种物体,其他同学进行判断。

(2)给蒙上眼睛的同学一个立体图形,让他摸一摸,说出拿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三、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说说分别有哪些立体图形。

四、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四个好朋友?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朋友,课后大家再去找找它们!【篇三: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学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转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并命名立体图形,如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2. 使学生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如球体的圆形表面,圆柱体的两个圆形底面和侧面,正方体的六个正方形面等。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描述立体图形。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立体图形的共同特征和不同之处。

二、教学内容1. 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征。

2. 常见立体图形的认识和命名,如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3. 立体图形的观察和描述,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描述其特征和变化。

4. 立体图形的分类和比较,根据特征将立体图形进行分类,比较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识别并命名立体图形,理解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2.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观察和描述,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并准确描述其特征和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如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的立体图形模型或图片,用于观察和比较。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征,通过展示和描述不同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初步认识和命名立体图形。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并描述其特征和变化。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立体图形的分类和比较,根据特征将立体图形进行分类,比较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

5. 总结归纳: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观察,总结归纳立体图形的特征和分类,强调重点和难点。

6. 应用拓展:通过一些练习题或实际应用,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其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认识立体图形》2. 内容: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征,常见立体图形的认识和命名,立体图形的观察和描述,立体图形的分类和比较。

小学《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精品3篇

小学《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精品3篇

小学《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5教学目的1.通过“看、摸、滚、推、搭”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每组一袋各形状的的实物、立体图形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一猜,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数学王国一游好吗?数学王国里有很多的物体,(出示课件:立体图形的漂亮盒子)快看,和平鸽还给你们带了一份礼物呢!想知道漂亮的盒子里都有什么吗?(想)我们赶快打开看看吧,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说。

(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2、汇报交流:哪个勇敢的同学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同学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结合小朋友说的学具出示课件:粉笔盒、饮料盒、皮鞋盒、足球、易拉罐、茶叶筒、积木块、乒乓球、魔方、接力棒等实物)【过程评析】由学生喜爱的参观活动引入,抓住了“童心”,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了情趣。

接着由说“礼物”,使学生自然的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学习素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学生感到亲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探索新知(一)、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

1、分一分。

这么多物体中,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指导小组合作)2、说一说。

请小朋友说一说你们组是怎么分的?(结合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课件)3、揭示概念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学生说教师在电脑分出的各类物中抽象出立体图形并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过程评析】让学生大胆的尝试将“形状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各类物体的外观形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合作的能力。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认识立体图形教案引言:立体图形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几何学和实际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认识立体图形,学生可以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认识立体图形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征;2. 掌握常见立体图形的名称和形状;3. 能够辨别和描述不同的立体图形;4.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立体图形的知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具(包括纸板、剪刀、胶水等)、幻灯片或投影仪;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立体图形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见过哪些立体图形?”“你们知道立体图形有什么特点?”等,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幻灯片或投影仪展示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征。

重点解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以及立体图形的三个要素:边、面和顶点。

同时,介绍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并给出它们的名称和形状。

3. 实践操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些纸板、剪刀和胶水等材料。

然后,教师给出一些立体图形的名称,要求学生根据名称制作相应的立体图形模型。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合作,通过剪切、折叠和粘贴等方式完成任务。

完成后,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4. 讨论与总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制作过程和体会。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你们觉得制作立体图形的过程有什么难点?”“你们在制作过程中发现了哪些规律?”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总结。

5. 拓展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如“某个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某个建筑物的形状是什么?”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和作品展示,以及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

《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7篇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P32--P33,1.4.1 认识立体图形|人教课标版。

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观察、滚、推、搭、转、摸”等过程,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并能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

2、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通过学习,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学数学的价值。

教具、学具准备1、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2、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一个盆子,每个盆子里都放了以上的物品。

)3、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你们喜欢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师出示多媒体,屏幕上有粉笔盒、牙膏盒、皮鞋盒、足球、易拉罐、茶叶筒、积木块、乒乓球、魔方、接力棒、排球、皮球、三棱镜等实物)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学生自由说)它们的形状一样吗?(学生抢着说)【过程说明】学习素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学生感到亲切,符合小学生爱玩玩具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探索新知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

1、分一分师:请小朋友们把桌子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块儿。

(师不停地转着,指导小组合作。

)【过程说明】渗透分类思想,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不同。

2、议一议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为什么把这几样物品放在一起?请小朋友们先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的结果,咱们比一比,哪一小组说得最好。

【过程说明】有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能力、交流能力和倾听能力。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篇二第一课时: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教学内容:教科书32页、33页做一做,练习五第2题。

教学目标: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通用19篇)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通用19篇)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通用1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立体图形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P98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能够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点,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每小组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的实物各一个。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各一个。

橡皮泥一盒。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师:老师在网上下载了几张图片,非常漂亮。

同学们想不想看?请欣赏!(点击出示课件。

)师:从画面上,你看到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是建筑物。

)师:如果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这些建筑物,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看到的一些建筑物都是由长方体、正方体、……构成的。

)师:对,这些建筑物都是由立体图形构成的,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立体图形,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

(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认识。

)二、新授。

(点击,出示例3的四幅图。

)师: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这些立体图形分两类,你打算怎样分?说说理由。

(学学生讨论后汇报,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一类,圆柱、圆锥为一类。

)师:能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吗?(学生回答:因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都是平面分为一类,而圆柱、圆锥都有曲面分为一类。

)探究一: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1、摸一摸,体验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归纳填表。

3.1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人教版(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

3.1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人教版(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

滑一个样;上下圆圆一样大,放倒一推就滚动;长长方方六张脸,相对两面一个样。

学生根据描述说出球、正方体、圆柱、长方体。

(7)归纳总结。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再来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品是这些形状的。

【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完成课本第69页上面“做一做”第1题。

2.完成课本第69页上面“做一做”第2题。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认识立体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教学反思
本课时要求学生认识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和特征,能正确区分和辨别,为接下来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学习做好铺垫。

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丰富触觉等多种感官来掌握图形的基本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学层次较清晰,主要通过观察、分类、命名等活动初步感知图形特点,培养学生的的观察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立体图形》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立体图形》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立体图形》(通用1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立体图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立体图形》 1课例类别:部分探究学习课目:数学学习年段:小学一年级学习时间: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的观察及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搓、切、搭等,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让学生这样自由捏橡皮泥并展示作品等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对数学知识日益浓厚的兴趣。

二、学习资源1、多媒体动画:故事内容为机器人(带音乐)叮当来到了小朋友们的中间,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跟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人都说说。

2、各种物品的演示。

3、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

4、生活中的物品形状、举实例。

(1)冰箱、洗衣机、彩电、柜子。

(2)鞋盒、肥皂盒、酸奶盒、易拉罐、笔筒、乒乓球、皮球。

三、学习实施方案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32、33页。

组织形式:小组合作讨论。

学习流程:创设情景—讨论探究—巩固拓展—实际应用。

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互评、小组讨论评议。

教学重点: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说它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从生活中找出各种形状的物品说名称。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遮盖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纸)。

(2)学生每人准备一盒橡皮泥、积木一盒。

中班数学课教案《认识立体图形》(二篇)

中班数学课教案《认识立体图形》(二篇)

中班数学课教案《认识立体图形》活动目标:1.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知道它们的名称。

2.能在很多的图形中辨认这几个立体图形。

活动准备:课件,不同形状的积木若干活动过程:一.通过观察,发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1.出示小朋友搭好的作品,鼓励幼儿说一说:用到了哪些图形?2.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形。

3.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说的平面图形与搭建作品中的立体图形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

二.简单认识立体图形1.认识圆柱体。

(1)教师出示圆柱体的积木,请幼儿找一找和图片中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叫什么?在桌上顺着一个方向滚动,对幼儿进行提问,发现了什么?(2)教师小结圆柱体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2.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分别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请幼儿找出和图片上的哪个图形是一样的?它们叫什么?找一找它们都有几个面?(6个平平的面)(2)请幼儿找出它们的不同点。

(长方体:长长方方的,大小不一;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大小一样)三.帮助幼儿巩固对图形的认识1.分别出示不同的立体和平面图形幼儿说说名字。

2.教师描述一种图形的特征,幼儿猜出相应图形的名字。

四.幼儿操作1.分发幼儿操作用书,请幼儿翻到第14-15页。

2.请幼儿看看14页画面上的积木有哪几种,并进行点数,将玩具卡上的数字取下,贴到方框里。

3.再请幼儿看第15页的画面,引导幼儿从数量和积木种类上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的积木造型。

中班数学课教案《认识立体图形》(二)教案主题:认识立体图形年龄范围:中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认识和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如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立体图形的观察和辨认能力。

3. 通过一些游戏和小组合作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准备:1. 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如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的模型。

2. 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32页,及相应的练习。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深件、图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设计
设疑激情
1.说学具。

a.师导: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b.生说:对!机器人叮当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

(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c.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提要求。

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进入新知的学习,设计新,处理话。

设计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由儿童喜闻乐见的机器人引入,抓住了“童心”,激发了兴趣。

由说“礼物”,使学生身不由己的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

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感到亲切易懂。

让学生大胆的尝试将“形状相同的礼物”放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对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体、球等各类物体的外观形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
操作感知
1.分──揭示概念。

a.活动:按教师的提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b.汇报。

,
老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祥你们是怎么分的
学生:我们把鞋盒、肥皂、药盒、酸奶盒……放在一起;把骰子、魔方、积木……放在一起;把易拉罐、笔筒、铅笔……放在一起;把足球、玻璃球、小皮球、乒乓球放在一起。

教师按学生所说用电脑出示各类实物。

老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它学生进行补充)。

c.揭示概念。

教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我知道酸奶盒、肥皂、鞋盒都叫长方体。

……
|
老师按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d.活动。

教师板书:球。

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学具篮)
[评析:对于篮子里的“礼物”,学生并不莫生,但像这样的分类生活中遇到的并不多。

如果让学生独立分类,还有些困难,教师这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先组内分,再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分的结果,这样既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又体验了合作成功的喜悦。

]
2.摸──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

①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你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②汇报。


教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学生:①长方体是长长的,我是看出来的。

②长方体有6个面,我是数出来的。

③我摸到长方体有“疙棱”。

④我摸到长方体这里“尖尖的”。

⑤我觉得长方体不能滚动。

……老师及时表扬并在表扬中规范名称“棱”、“顶点”。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形状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觉。


②汇报。

学生依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比较。

①电脑出示P33做一做1题第一幅图。

>
教师: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
学生:为什么圆柱能滚,而长方体却不能滚动呢
学生讨论解决后,教师:其实这里还有深奥的知识等你长大后继续探索。

②电脑出示圆柱和球的滚动图。

教师:叮当想问大家,圆柱和球都能滚动,但它们滚的一样吗
d.形成表象。

教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卦衣,你还认识它吗
(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教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老师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
e.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认识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f.联系实际。

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空间观念的建立,必须有学生的亲身体验做基础,这里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看、摸、比、想、滚等。

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由生活中具体的物体,到脱去“花外衣”的抽象的几何图形,自然过渡,水到渠成。

]活动
1.数一数(电脑出示)。

聪明的叮当是由更聪明的人制造的,数一数制造叮当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学生可独立数,也可自由组合。

2.搭学具。

a.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再分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讲解。

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聪明、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b.汇报。

城堡、火车、世贸大楼、五角大楼、航空母舰、大吊车……
[练习的设计颇具匠心,既加深了对各类物体特征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做,用脑想的能力,在活动中还学会了合作与创新,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
小结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