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情感障碍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向情感障碍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与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由于脑部受到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发 wk.baidu.com病理生理变化和功能损害,出现 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异常。
精神症状: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表情、动作和书 写等表达或表现出来的症状。 精神症状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
精神分裂症与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负担及危害:
经济负担:患者、家庭、社会
直接损失:住院费、监护费和药费 间接损失:残疾和工作能力下降引起的损失
社会偏见:患者及家庭沉重的心理负担,高自杀率 社会问题:物质滥用、犯罪和暴力
精神分裂症疾病分期
发病前(期):社会心理功能有明显缺陷 前驱期:症状缓慢、隐匿出现,同时伴有社
会心理功能减退 进展期:症状明显、突出,如幻觉、妄想、
• 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如何选药?) • 恢复社会功能,尽早回归社会 • 提高患者及家属应对社会或躯体应激的(社会适
应)能力
抗精神病药物的维持治疗
• 精神症状消失三个月(慢性复发患者消失6个月)以上,自 知力恢复完整,可以考虑减低药物剂量
• 减药宜缓慢,维持剂量通常为最小有效治疗剂量,继续治 疗3~5年(多次复发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甚至终生用 药)
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 DSM-IV(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
国内通用的临床诊断标准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目前认为最适宜的长期治疗应该是联合治疗,包括药 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康复治疗
• 药物疗法:典型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 电休克治疗 • 其它辅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康复治疗等)
行为紊乱)为优势症状群 •紧张型分裂症:以紧张综合症为优势症状群,常见紧张性木僵 •单纯型分裂症:1. 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等阴性症状为主
2. 社会功能受损严重,趋向快速精神衰退 3. 常在青少年期起病,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至少
2年 •其他:未定型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国际常用的临床诊断标准
• 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辅导,宣传疾病治疗和预防疾病复发 的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社会适应能力
• 对于依从性不好的患者可选用长效制剂
维持治疗的理由
• 维持治疗期自行停药
– 1年内,54%的患者病情复发 – 2年内,75%的患者病情复发
• 而坚持维持治疗的患者仅有17%病情复发
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因素
注意 记忆 执行功能 (如, 抽象思维)
社交/职业功能障碍
工作 人际关系 自我照顾
共病
物质依赖 躯体疾病
阴性症状
情感淡漠 言语贫乏 意志缺乏 快感缺失 社会退缩
心境症状
抑郁 焦虑 强迫 自杀 躁狂
精神分裂症临床分型
根据临床症状群的不同:
•偏执型分裂症:以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为优势症状群 •青春型(瓦解型)分裂症:以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思维、情感、
急性期治疗目标
• 有效地控制精神症状
– 快速控制激越,消除阳性症状 – 部分改善情感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症状
• 减少危害(个人、家庭、社会) • 缩短住院时间(药物选择、药物用法、其它治疗) • 减少残余症状,为巩固与维持治疗打下基础
维持期治疗目标
• 预防疾病复发或预防原已稳定的病情再度恶化 进一步改善症状(阴性、情感、认知损害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概述
• 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 (情感)障碍
• 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 现,也可混合存在;每次发作往往持续相当时间(躁 狂≧1周,抑郁≧2周)
• 躁狂主要表现:情感高涨或易激惹、言语和活动增多 抑郁主要表现:情感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 不足致疲劳感增加和活动减少
后第一年内尤其容易发生自杀 • 本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较一般人群增加20% • 约40%的患者合并有物质依赖
l 疾病及治疗的相关因素
– 疾病的自然病程:病情波动,自身恶化 – 可能与多巴胺D2受体亲和力的变化有关 – 自知力恢复不完整,治疗依从性差(不愿就诊、自停药或不规则服
药等)
l 心理社会因素
– 缺乏社会支持 – 应激环境
Gerald Maguire, M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2 APA
概 念: 以精神活动的分裂为特征,表现出思维、情感、意 志行为等多方面异常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终身患病率: 全球3.8~8.4‰,美国13‰(WHO) 治疗现状:2/3患者需住院,仅一半患者能获得治疗 病 因: 未明。 (与遗传因素、神经病理和神经发育、内分泌及神经免
疫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均有关)
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方法
• 口服
逐渐递增剂量法(常规剂量滴定法) 快速加量法(仅适用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 肌肉和静脉注射 • 其他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指标:STEPS
1 安全(Safety & Tolerability) 2 疗效(Efficacy) 3 经济(Payment) 4 简便(Simplicity)
精神分裂症的完整治疗
完全控制症状 、 全面恢复功能
控制行为 解除阳性症状 改善阴性症状 预防复发
如:激惹 攻击
(1—6 天)
幻觉、妄想、 敌意
(7—30 天)
改善认知功能、 情绪和抑郁症状
(2—6 月)
辅助心理治疗 及社会支持
6 月—
消除症状
恢复健康
回归社会
此表来自:Gerald Maguire, M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2 APA
自知力丧失等 稳定期:阳性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但阴性
、情感、认知损害症状仍存在、社 会心理功能受损严重,且极易出现 病情波动、加重。
因此不用“痊愈”一词更确切
精神分裂症病程变化
良好
社会心理功能
发病前期 前驱期 进展期
稳定期/复发期
差 时间
精神分裂症症状及特点
阳性症状
妄想 幻觉 言语混乱 紧张症
认知缺陷
• 损害和降低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 表现更复杂,治疗更困难,预后更差,自杀危险更大
双相(情感)障碍概述(续)
• 终生患病率:5.5~7.8%(Angst,1999) • 发病年龄高峰:15~19岁 • 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
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 25~50%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首次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