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姜研究进展
附子与干姜配伍研究进展
附子与干姜配伍研究进展分,也是主要的毒性成分[1-2]。
研究发现乌头碱对心脏有显著毒性,可致传导阻滞,心律不齐,甚至发生室性纤颤和停搏,去甲基乌头碱对离体和在体心脏,正常和衰竭心脏,均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3]。
另有研究表明,附子还具有抗炎、镇痛[4]、抗肿瘤[5]等作用。
研究发现,干姜的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和姜辣素。
干姜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α-蒎烯、β-水芹烯、α-姜烯、β-红没药烯等[6];姜辣素分为姜酚类、姜烯酚类、姜酮类、姜二酮类、姜二醇类等类型[7]。
干姜是温里药,现代药理研究其有①促消化[8],抗胃溃疡[9]②抗凝血、抗血栓形成和改善脑循环[10]③改善心衰兔的心肌舒缩性能,减轻心衰症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11]④保护心肌细胞[12,13,14]⑤镇痛、解热、抗炎[15]⑥抗肿瘤[16]等作用。
2 附子与干姜配伍作用研究2.1 配伍药理作用研究四逆汤是姜附配伍的代表方剂,目前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比较多,可强心、升压、抗休克等。
高岚等[17]研究发现,附子、干姜、甘草混煎炮制能改善由缺血引起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
杨辉等[18]研究发现,随着四逆汤剂量的加大,其保护心衰心肌的作用增强。
杨兰等[19]研究发现四逆汤水提取物表现出对心肌细胞直接的保护作用。
唐劲松等[20]研究附子干姜组分配伍发现具有显著治疗心力衰竭的功效。
展海霞等[21-22]研究表明,附子配伍干姜煎剂对大鼠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四逆汤还具有抗休克作用,对休克大鼠有强心升压作用,对大鼠心肌有保护作用,对血管也有调节作用,且能明显提高供心抗缺血能力,延长供心保存的时限[23-24]。
2.2 配伍毒性研究附子首载于《神农本草经》,毒性很大,列为下品。
中医药理论认为,附子通过合理配伍,既可降低其毒性,又可发挥其特长。
陈道群[25]等研究认为干姜中的姜辣素可能对乌头碱有制约和解作用。
裴妙荣[26]等实验研究表明,干姜与附子同煎,可降低3种毒性生物碱含量而有解毒作用。
生姜中姜辣素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生姜中姜辣素提取工艺研究进展1. 引言1.1 背景生姜中姜辣素是一种具有辛辣味道和药用价值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天然保健品需求的增加,生姜中姜辣素的提取工艺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关于生姜中姜辣素的提取工艺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方法、工艺优化、影响因素研究、效果评价和应用前景等方面。
深入研究生姜中姜辣素的提取工艺,有助于更好地挖掘和利用生姜的药用价值,为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本文旨在通过对生姜中姜辣素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为未来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1.2 目的生姜中姜辣素提取工艺研究旨在探索生姜中姜辣素的提取方法及工艺优化,深入研究影响因素并进行效果评价,以期为生姜姜辣素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具体目的包括:1. 寻找最适合生姜中姜辣素提取的高效、低成本方法,提高姜辣素的提取率和纯度;2. 优化提取工艺,探讨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途径;3. 研究影响姜辣素提取的关键因素,为提取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提供理论依据;4. 对提取效果进行全面评价,为生姜姜辣素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5. 展望生姜姜辣素的应用前景,促进其在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开发和推广。
通过以上目的的实现,将为生姜中姜辣素提取工艺的优化和应用奠定坚实基础,推动生姜姜辣素的产业化发展。
1.3 意义生姜中姜辣素是一种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姜辣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药物、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研究生姜中姜辣素的提取工艺对于挖掘姜辣素的药用价值和促进相关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姜辣素的提取方法姜辣素是生姜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生物学功能,在医药、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提取姜辣素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水提取、醇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
水提取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提取方法,通过浸泡、研磨、过滤等步骤,可以较为有效地提取出生姜中的姜辣素。
毕业论文 生姜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测定研究进展 精品
【标题】生姜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测定研究进展【作者】朱磊【关键词】生姜姜精油姜辣素姜油树脂提取分析测定【指导老师】贺薇【专业】化学【正文】1、引言姜又名地辛、百辣云,系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的根茎,它既是香料也是医药、食品、化妆、工业的天然原料。
中国是生姜的主要生产国之一,年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40%,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都广为栽培,在河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种植较多,我国生姜产量高,但由于生姜鲜美不耐贮藏等原因,常造成大量损失。
实践证明,如果将生姜加工成姜油,则经济效益可提高3~5倍。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应用现代工艺技术提取生姜制成的姜精油、姜辣素、姜油树脂等深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推崇,广泛运用于餐饮、美容、医药等行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对生姜成分的研究和提取具有重大意义。
姜的现代加工方法主要有水汽蒸馏法、溶剂浸提法、压榨法、超声波法、微波辐射萃取法、液体浸CO2提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等。
根据加工方法及所含组分的不同,得到姜精油和姜油树脂两种深加工产品。
姜的化学成分组分分析可分为挥发油组分分析和姜辣素组分分析两部分,目前分析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薄层层析法(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气质联用(GC—MS)、顶空固相微萃取等手段,为取得较好的成分分析效果,大都是几种方法配合使用。
因此本文针对生姜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测定进行文献综述,希望对研究生姜有效成分新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生姜有效成分简介生姜营养丰富,含精油、姜辣素和微量矿物元素等,生姜的化学成分复杂,已发现的有100多种,可分为挥发油、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3大类,另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功能性成分。
2.1姜精油姜的挥发油是一种与水不相溶的油状液体,可经水蒸汽蒸馏法获取,其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物质,其中倍半萜类碳水化合物占50%~60%,氧化倍半萜烯类占17%,其他主要是单萜烯类碳水化合物和氧化单萜烯类[1]。
干姜单味药及其配伍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干姜单味药及其配伍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摘要】干姜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可药食两用,长期以来被广泛使用。
干姜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之功效。
本文从干姜的单味药及其常见配伍的现代药理作用研究方面做以综述。
【关键词】干姜;配伍;现代药理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四川的犍为、沐川, 贵州的长顺、兴仁等地, 广东、广西、湖南等地也产。
尤以四川犍为产品最佳, 称为“犍干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五十二病方》的枯姜,据考即为本品。
《本草经集注》将生姜与干姜分别入药,以后诸家本草皆从之,并沿用至今[1]。
有效成分主要是挥发油,含姜烯,占33.99%,还有姜醇、姜烯酮等。
临床用来治疗呕吐、冠心病、晕船等[2]。
干姜既是食品,又是临床上应用很广泛的中药,近些年来对干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做了较多的研究,本文对近几年来关于干姜单味药及其常见配伍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做以综述。
1. 单味干姜的药理作用1.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1.1 抗心律失常沈云辉等[3]应用氯仿诱发小鼠心室纤颤、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哇巴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3种经典模型,以心室纤颤(VF)、室性早搏(VP)及心脏停搏(CA)为观察指标,考察干姜的醋酸乙酯提取物是否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结果表明干姜的醋酸乙酯提取物可显著抑制这3种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说明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可靠。
1.1.2 抗心衰周静等[4]采用气管夹闭窒息法制作大鼠心脏骤停(CA)-心肺复苏后造成心衰模型,用ASB240U生物信号采集分析系统记录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观察心脏骤停(CA)-心肺复苏后大鼠心肌收缩力和血压变化,评价干姜水煎液“回阳通脉,温通心阳”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干姜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提高心输血量等作用,发挥“回阳通脉”功效。
1.2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1.2.1 对肠道平滑肌运动的影响蒋苏贞等[5]通过小鼠小肠墨汁推进实验观察干姜醇提取物对正常、亢进及抑制状态下肠道运动的影响,并采用兔体外肠管实验从胆碱能通路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姜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亚硝酸盐含量.结果显示,姜黄素抑制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氨 Icso为6 mmol/1.,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和蛋白质含量降 低。提示姜黄素能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的产生,具有清除过氧 亚硝基阴离子的作用。Joe等”1发现,用台姜黄索的培养液培养 大鼠腹腔巨噬细胞,10 mmol/L就能完全抑制巨噬细胞产生超 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和亚硝酸}饲料中添加姜黄索喂养8周,继 续ig 2周后取腹腔巨臌细胞体外培养并测定超氧腭离子,过氧 化氢和亚硝酸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腹腔巨噬 细胞释放ROS减少。 1.3对氧化损伤DNA的保护作用:Shalini等研究证实姜 黄素水提液100 pg,L具有保护DNA免受过氧化损伤的作 用.抑制率达到80%。Shin等“。。研究发现NIH3T3细胞用乙 酸肉豆蔻沸波醇处理30 rain后黄嗓呤氧化酶活性升高1.8 倍f黄嘌呤氧化酶催化反应生成ROS,进而氧化脂质和核苷 酸,使脱氧鸟苷酸转变为8一羟基脱氧鸟苷酸t引起基因突变 产生致癌作用;与单独给予诱变剂组比较t同时给予2 mmol/L姜黄素和诱变荆的黄嘌呤氧化酶活性降低22.7“。 另报道.诱变剂乙酸肉豆蔻沸波醇体外处理鼠成纤维细胞 后,能使鼠成纤维细胞DNA中8一羟基脱氧鸟苷酸含量升 高.而姜黄素能抑制此过程,说明姜黄素具有抗氧化和抗诱 变的作用。Rajakumar等报道,75 mmol/L姜黄索能抑制黄 嘌呤氧化酶系统产生的超氧阴离子。 1.4抗自由基作用:姜黄素及其结构类似物通过抗过氧化 脂质达到保护生物膜的作用,而其抗过氧化脂质的主要机制 是清除自由基。有研究报道,酚羟基有很强的去除自由基的 能力,这种能力在甲氧基的存在下显得越发明显,而姜黄索 的分子结构正好符合这种特性,因此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 的能力。Bonte等[2”通过氧嘌岭/黄嘌呤氧化酶(HX/Xo)和 硝基四唑蓝(NBT)还原局部产生超氧化物引起人角质化细 胞发生应激反应研究姜黄素对角质化细胞的保护作用. MTT实验观察到HX/XO引起人角质化细胞严重损伤, 49%的细胞死亡,给予姜黄素0.325、1.25、5#g/ml,可使细 胞的存活率分别增加13%、1 8%、22%,且无细胞毒作用}还 发现姜黄紊类化合物可抑制NBT的还原,1.25、5 pg/mL下 抑制率高达87%,0.325 gg/mL抑制率为75%。提示姜黄紊 类化合物通过抑制NBT的还原,减少超氧化物的形成,降低 过氧化氢浓度而对人角化细胞起到保护作用。Manikandan 等o”研究报道姜黄索对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 的保护作用,造成心肌缺血前或后30
姜的炮制、质控和药理研究进展
姜的炮制、质控和药理研究进展韩燕全;洪燕;姜蕾;左冬;夏伦祝【摘要】从生姜及其炮制品的历史沿革、炮制工艺、炮制机理、质量控制和药理研究等方面对姜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文献资料.【期刊名称】《中国现代中药》【年(卷),期】2011(013)004【总页数】4页(P48-51)【关键词】姜;炮制;质量控制【作者】韩燕全;洪燕;姜蕾;左冬;夏伦祝【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医院中药药剂三级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合肥,230031;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合肥,230031;安徽中医学院,安徽,合肥,230031;安徽省中医院中药药剂三级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正文语种】中文姜是姜科植物姜 Zingiber officinalies Rose.的干燥根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大部分温暖地区均有栽培,根茎肥大,外形呈不规则的块状,灰黄色或土黄色。
姜既是常用调味品,又是临床常用中药,姜汁同时又是中药炮制的常用辅料之一。
姜的药理作用广泛,通过炮制可改变药性、药效,扩大其应用范围,中医根据临床应用需要,姜分别被炮制成干姜、炮姜、煨姜和姜炭等不同品种。
由于姜为药食同源品种,炮制工艺简单,近年的研究报道多集中于其单体成分的含量、质量、药理方面,本文对姜的炮制历史、现状和质控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简要综述,以期对姜的系统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文献支持。
姜在我国两千多年以前已有种植,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其历史久远。
早在春秋时期《论语·乡党》中记载孔子“不撤姜食,不多食”;在被誉为“医方之祖”的经典医学著作《伤寒论》中,全书载方用生姜者达37首之多;梁代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将生姜作为单独一味药物列入,并详细记载了它的功效主治:“归五脏,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去痰下气”;至此,生姜、干姜作为两种不同的药物已从药理上作了严格的区分。
干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最早在《灵枢经》中有以酒渍干姜的记载,以后历代都对姜的炮制和应用有一定的发展。
炮姜的药理药化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炮姜的药理药化及其临床研究进展WU Fu-lin;DONG Qing-hai;WANG Han;TAN Jing;LIN Hong-qiang;LI Ping-ya;ZHOU Bai-song【摘要】炮姜为临床常用中药材,具有多种活性成分和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炮姜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研究进行了综述,为炮姜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特产研究》【年(卷),期】2018(040)004【总页数】5页(P104-108)【关键词】炮姜;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研究【作者】WU Fu-lin;DONG Qing-hai;WANG Han;TAN Jing;LIN Hong-qiang;LI Ping-ya;ZHOU Bai-song【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0.5炮姜(Zingiberis Rhizoma Praeparatum)为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根茎干燥品的炮制加工品。
为了改变其药性及扩大临床适用范围,临床常用干姜、炮姜和姜炭等炮制品。
炮姜是干姜经砂烫法制得的炮制加工品,其味辛,性热,归脾、胃、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温中止痛之功,用于阳虚失血、吐衄崩漏、脾胃虚寒、腹痛吐泻等症[1]。
炮姜药理作用广泛,临床应用较多。
本文通过对炮姜药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药用炮姜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炮姜药材研究1.1 炮制工艺研究《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的炮姜制法:取干姜(Zingiberis Rhizoma),照烫法(通则0213)用砂烫至鼓起,表面棕褐色[1]。
目前,关于砂烫法的具体时间、温度以及炮制过程对炮姜中化学成分变化及有效成分含量影响的研究文献报道甚少。
韩燕全等[2]对砂烫法适宜的时间及温度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180℃、185℃、190℃、195℃、200℃等 5 个温度条件,每个温度下分别炒制6min、7min、8min,共得到15份样品,然后以6-姜酚、8-姜酚、10-姜酚3种成分含量为指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分析15份炮姜样品的特征指纹图谱,来研究炮姜的炮制工艺,最终确定炮姜砂烫炮制温度以195℃、炮制时间以7min为宜。
干姜的有效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
干姜的有效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作者:惠秋沙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8期【中图分类号】R 25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359-01【摘要】姜是一种很好的药食两用药材,应用范围广,市场需求大。
下文主要就干姜有效成分及药理应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干姜;有效成分;药理研究;应用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其味辛、热,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1]。
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挥发油,除此之外还有β-谷甾醇、胡萝卜苷、棕榈酸、环丁二酸酐等非挥发性成分。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干姜具有镇痛消炎、抗菌、止泻、抗肿瘤、抗缺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作用。
本文主要讨论干姜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总结如下。
1 干姜的有效成分研究1.1 一般挥发油类:干姜中主要含有多种挥发油成分,主要包括2 - 甲基-3 - 丁烯- 2 - 醇(2 - met hyl - 3 - buten - 2 - ol) 、3 - 丁基-丁醛(3 - met hyl - butanal) 、己醛(Hexanal) 、2 - 甲基- 戊醛(2 - met hl - pentanal) 、2 - 庚醇(2 - heptanol) 、三环烯( Tricyclene) 、α- 侧柏烯(α- t hujene) 、α- 蒎烯(α- pinene) 、莰烯(Camp hene) 、香桧烯(Sabinene) 、β- 蒎烯(β- pinene) 、月桂烯(Myrcene) 等等[2]。
热增才旦[3]等用气相色谱- 质谱(GC /MS)联用技术测定干姜中的挥发油成分,共测出57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8. 06% ,主要为烯及萜类化合物。
GC /MS也是目前测定干姜中挥发油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干姜的研究进展
干姜的研究进展摘要:干姜作为常用的中药,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的功效,在传统方剂中应用广泛。
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重点阐述干姜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关键词:干姜;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干姜(Zingiberis Rhizoma) 为姜科(Zingiberaceae) 姜属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的干燥根茎。
又名白姜、均姜,主产于四川、贵州,冬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后,即成干姜。
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等功效[1]。
主产区广泛分布于川、贵、鄂、粤、桂等地。
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
临床上多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一、干姜的历史沿革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干姜,味辛,温。
主胸满,欬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
生者尤良。
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生山谷。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480—498年)中首次记载了干姜的制作方法:“凡作干姜法,水淹三日毕,去皮置流水中六日,更去皮,然后晒干,置瓮缸中,谓之酿也。
”《本草图经》记载了干姜的加工方法:“秋采根,于长流水洗过,日晒为干姜。
汉州干姜法:以水淹姜三日,去皮,又置流水中六日,更刮去皮,然后暴之,令干,酿于瓮中,三日乃成也。
”二、干姜的药理作用临床多用于风寒感冒,心腹冷痛,阳虚晕吐等症。
干姜的化学成分复杂,已发现的有100多种,可归属为挥发油、姜辣素、二苯基庚烷三大类。
对于药理作用,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有止呕、抗溃疡、抗炎、止泻、促进胃肠消,化、强心、升压、镇痛、降血脂、保肝利胆、抗缺氧、镇静、催眠、抑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干姜中的姜酚类化合物有明显的镇痛消炎效果,民间也有用干姜水煎剂治疗患者炎症的例子。
实验证明干姜醇提取物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及明确的解热作用,以挥发油与姜辣素类为主要有效成分。
生姜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运用概况
快速 LK活性〔 。拘祀多糖增强免疫功能的机理 A ’ 5 〕
可能部分是通过调节中枢下丘脑与外周免疫器官脾 脏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单胺递质及肾上腺
黎雪如, 戴寿芝 , 王慕娣, 拘祀对免疫功能影响的探讨〔 等. J 〕中
皮质释放皮质激素等环节相互协调而实现的〔 。 ’ 6 ,
9 5 0 2. %
5 治疗肩手综合征、 跟骨增生
212 预防晕车呕吐 在旅行前半小时喝一杯姜 ..
茶或生姜汁, 也可在途 中含几片生姜可 以消除晕车 现象。福州军区某部对 3 名有 昏车史者有 5 9 分硬 币大小的新鲜生姜贴在内关穴( 男左女右) 固定 , 持 续行摩托车 1 小时 , 4 千米 , 2 约 0 结果 3 人没有晕 8
曹文广, 拘祀多糖和白细胞介素 2 1 月龄小鼠两种LK 等. 对2 A
细胞抗肿瘤活性的调节作用〔l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J
1 2 1( )3 .26 : , 9 ) ( 9
N 诱生的影响〔 . o J 山东中医杂志, x, ()3 . 〕 2 〕9 : 侧 16 6 2
ZagYn 一c n, i 一t ,huj hl O g i gXn i Zo i un .fc f Lc l a g a n n一hag E t e so y u i m b b m卯la h dsalt i o i i i 呵 nbc r m rr aa u y c a e n b rcI n o t s cr i 1 e n a nw hC e t u b t a e i
志, 叭, 1 : 9 ) ()3 . 1 4 9
曹文广, 黄蔑多糖、 等. 刺五加多糖和拘祀多糖在体内对 以K 细
王玲 , 王国燕 , 赵玉昆, 构祀多糖 2 等. 体外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
干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干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干姜,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等症状。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干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逐渐深入,为干姜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干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干姜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在化学成分方面,干姜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挥发油、姜辣素、黄酮类化合物等。
这些成分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对干姜的药理作用起着重要作用。
在药理作用方面,干姜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微生物感染等多种作用,其机制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和靶点。
这些研究成果为干姜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将从干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两个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对干姜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还将对干姜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干姜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干姜的化学成分干姜,作为中医药学中的一味重要药材,其化学成分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
这些化学成分赋予了干姜独特的药理作用,使其在中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干姜的化学成分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为干姜的药理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干姜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等。
其中,挥发油是干姜最具特色的成分之一,主要包括姜烯、姜醇、姜酚等。
这些挥发油成分赋予了干姜其特有的辛辣和芳香气味,同时也在干姜的药理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是干姜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分,如姜黄素、6-姜酚等,它们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酚酸类化合物如原儿茶酸、香草酸等也是干姜的重要成分,它们在抗炎、抗菌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药理作用。
除了上述成分外,干姜还含有一些其他的化学成分,如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等。
生姜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生姜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孙永金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7(016)004
【摘要】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其为药用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其性味辛温,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行水解毒,化痰止咳之功效。
目前对于生姜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化学成分分析,药理作用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将其主要药理作用综述如下。
【总页数】3页(P561-562,564)
【作者】孙永金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山东,临沂,276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生姜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 王姝;梁翠茵
2.生姜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运用概况 [J], 薛海娜
3.生姜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刘雪梅
4.生姜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武彩霞;丁华
5.生姜多类型化学物质与药理作用及药食同源研究进展 [J], 强姝婷;国慧;熊浩荣;
杨振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姜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起, 或缓 慢移动姜片 ) ; 对照组 口服雷公藤多苷片 。每组各 随机 分为 3 0天一 个疗 程和 6 0天一个疗程 , 均治疗 两个疗程 。最后
结果显示 , 隔姜灸 可明显降低患者关节疼痛 、 肿胀 、 压痛 的个数
与程度 , 明显缩短晨僵 时间 , 在临床症 状及症状 总评分等指标
上优于雷公藤多苷片( P<0 . 0 5 ) 。
张 云玲 等【 3 1 对生姜 醇提物进 行 了抑制 幽 门螺杆菌 ( H p ) 的
研究 。研究表明 , 6 一 姜酚对体外抗 H p的作用很强 , 最小抑菌 浓 度为 1 . 0 0 m g / mL , 标准品 6 一 姜酚的最小抑菌浓度为 0 . 0 2 mg / m L 。 机理可 能是 6 一 姜酚与 Hp生长所需 酶发 生了相互 作用 , 抑制 了
生姜含有挥发油等成分密切相关 。近几年对生姜 主要成分的研 究很 多 , 多数学者认为其主要成分包括萜类挥发油 、 姜辣素 、 二
苯基庚烷等[ 2 - 7 1 , 这些有效成分使得生姜具有多种不 同的药理 作
用 。本 文主要介 绍了近些 年生姜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现介 绍
如下 。 1 抗 氧 化 作 用 王娜 等 I S ] 经过 比较后 , 选用 X 一 5树 脂 对 生 姜 黄 酮 进 行 了 提
机分实验组 及阴性对 照组 ) 分别进行 负重游泳 、 转轮耐 力及爬 绳耐力实验 ( 每项 实验 2 4只) , 并于 3 O 分 钟后 测试 小 鼠运动疲
任玉锋等【 研究 比较 了生姜汁和大蒜汁对致灵武长枣病害 的主要 病原真菌( 链格孢 、 粉红聚端孢 、 青霉属 、 黑根霉 ) 的抑菌
王 姝, 梁 翠 茵
(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 , 北京 1 0 1 3 0 0 )
姜提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_王林
·96·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CM Nov.2006 Vol.13 No.11姜提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王林,阎东海,陈建玉(河南省中药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4)关键词:姜;提取技术;姜提取物;综述中图分类号:R283.5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5304(2006)11-0096-03生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淡根茎。
姜流浸膏、姜酊以不同提取物方式分别被现行版《中国药典》收载。
姜蒸馏姜油、姜乙醇提取物、姜超临界提取精姜油、姜油树脂、啤酒姜汁、高辣姜油、姜酚等也以姜不同提取物的方式作为药用原料或食品添加剂在国内外广泛应用。
2003-2005年,我们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专项课题——生姜提取物质量标准研究,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姜提取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标准操作规程(SOP)。
笔者结合文献及我们研究成果,综述了姜的提取技术及其研究概貌,以期反映姜提取技术的历史、现状和最新进展。
1 品种来源及资源分布1.1 品种来源及药用形式生姜的植物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新淡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入药即为生姜。
若晒干或低温干燥为干姜,趁淡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姜是利用根茎繁殖的,生长过程中母根没有腐烂,而是随子根一起生长,母根颜色深,质地结实,纤维多,水分少,辛辣味强,习称“老姜”或“母姜”,子根色黄,淡者尖部带紫色,质地脆软,纤维少,水分多,辛辣味弱,习称“子姜”。
根据姜的颜色有分为“紫姜”、“黄姜”;根据应用的主要去向有分为“药姜”、“菜姜”;根据干燥方法有分为“晒姜”、“烤姜”。
1.2 资源分布姜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在我国各地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主要分布在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1]。
本课题组通过资料及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山东莱芜、安徽临泉和铜陵、河南张良和正阳、四川宜宾、浙江临平、湖南新邵、贵州、江西省仍然是生姜的种植主要产区。
生姜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生姜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生姜,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和药用植物,其在亚洲的烹饪和医疗实践中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姜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在食品、药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潜力逐渐显现。
本文旨在综述生姜的主要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其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其潜在的药用价值和商业价值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首先介绍了生姜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姜辣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并详细阐述了这些成分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合成途径。
接着,本文重点讨论了生姜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微生物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和研究进展。
本文还总结了生姜在食品调味、传统医疗、现代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其在未来研究中的可能方向。
通过对生姜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传统食材和药用植物,还有助于发现新的药物来源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生姜的化学成分生姜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和调味品,其独特的辛辣和芳香味道主要来源于其丰富的化学成分。
生姜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酚类、黄酮类、萜类、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等。
挥发油是生姜中含量最高的一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姜酚、姜烯、姜酮、姜醇等。
这些化合物赋予了生姜独特的辛辣和芳香味道,并在生姜的抗炎、抗氧化、镇痛等生物活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酚类化合物是生姜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分,包括姜辣素、姜黄素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够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损伤。
黄酮类化合物也是生姜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如姜黄酮、山柰酚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生姜中还含有多种萜类化合物,如姜烯酮、姜烯醇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抗菌等作用,对改善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贡献。
除了上述成分外,生姜中还含有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也有益处。
生姜外用的临床研究进展
泡灸 ( 简 称 督 灸)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 有效率 0 0 0 例,
[3] 明显缓解率6 用隔姜灸治疗 9 6. 7% , 4. 3% 。 郝 锋 等 1 , 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 结果隔姜灸对活动期类风湿性
选取痔疮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 , 治疗
组采用神阙穴隔盐隔姜灸法 , 对照组采用传统诱导排尿 的护理方法 , 结果显示观察组排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萨仁 P<0. 0 1 或 P<0. 0 5) 刘慧林等
2 1] 陈企忠 [ 采用电针结合隔姜灸治疗单纯性肥胖
症, 结果显示 , 电针结 合 隔 姜 灸 组 总 有 效 率 显 著 高 于 单 纯电针组 , 在改善肥胖指标和血生化指标方面较单纯电 针疗法具有更大的优势 。 杨建华等
[ 2 2]
用姜醋水综合治
, , I NA S NATUR O P ATHY J u l . 2 0 骨关节炎 , 结 果 显 示, 隔姜灸可以有效地控制 提 高 患 者 的 生 活 质 量。 或缓解膝关节骨关节 炎 的 发 展 ,
1 6] 徐卢 勇 [ 采用隔姜灸发泡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
1 2] 逐风湿痹 、 发 诸 经 寒 气 。 崇 桂 琴[ 用隔生姜泥督脉发
总有效率为 1 9 0. 0% , 0 0% 。 钟 志 刚 等 用 隔 姜 灸 神 阙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 穴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
[ 4]
别为 9 0. 3 2% 与 7 0. 0 0% 。 治疗泌尿系统疾病 《 “ 本草求 真 》 记 载: 姜 皮 辛 凉, 和 脾 利 水, 消肿行 ” 陈慧君 水。
, , CH I NA S NATUR O P ATHY J u l . 2 0 1 2 V o l . 2 0N o . 7 强行业自律 , 同时争取有利于保健品营销及行业发展的 政策法规 。 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 , 将会对中药保健品行业实行规范 化管理 , 提高中药保健 品 及 药 膳 的 质 量 ; 从业人员必须 又 具 备 烹 饪 学、 饮食营养 既具有深厚的中医理 论 造 诣 , 学的专门知识 。 中药 保 健 品 必 须 走 非 处 方 药 的 管 理 模 式, 从而 使 中 药 养 生 保 健 事 业 能 够 持 续 稳 步 的 快 速 发展 。 随着人们生活水 平 的 提 高 、 人 口 的 老 龄 化、 疾病模 回归大自然 ” 思想的影响 , 中药养生 式的改变以及受到 “ 保健这种药食结合 、 养疗一体的传统医疗保健方法越来 消费 对 象 也 由 过 去 的 老 年、 儿童及 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 患病后康复为主 , 扩大到妇女 、 中年和少年 , 消费人群不 断扩大 , 由此而来的中 药 保 健 品 之 需 求 将 大 大 增 加 , 中 药保健品前景广阔 。
姜黄消炎抗菌护肝利胆
姜黄消炎抗菌护肝利胆姜黄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和食品行业。
它被人们称作“天然药库”中的宝藏,因为它具有强大的消炎、抗菌、护肝和利胆等功效。
本文将深入探讨姜黄的药用价值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1. 姜黄的消炎作用姜黄含有丰富的姜黄素,这是一种强效的天然抗炎物质。
姜黄素能有效抑制体内炎症过程中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炎症症状。
许多研究表明姜黄素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和皮肤炎症等。
2. 姜黄的抗菌作用姜黄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可以对抗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
研究发现,姜黄中的姜黄素和姜酮等活性物质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和蔓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耐药菌种具有抑制作用。
姜黄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机会。
3. 姜黄的护肝作用肝脏是身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之一,常常承受着来自环境和饮食的压力。
姜黄能够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帮助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
此外,姜黄中的姜黄素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对肝脏的损害,提高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多项研究表明姜黄可以预防和治疗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癌等肝脏疾病。
4. 姜黄的利胆作用胆汁是胆囊和肝脏合作产生的液体,对消化脂肪和吸收脂溶性维生素等起到重要作用。
姜黄能够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提高胆汁的流动性。
研究发现,姜黄中的姜黄素能够刺激胆囊收缩,促进胆囊的排空。
这种利胆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胆结石、胆囊炎和胆囊瘤等疾病。
总结:姜黄具有消炎、抗菌、护肝和利胆等多种功效,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草本植物。
它可以作为天然药物或食品添加剂,在预防和治疗炎症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肝脏疾病和胆囊疾病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虽然姜黄对人体有益,但在使用时也要适量,并遵循医嘱。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发掘姜黄的其他潜在药用价值。
姜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姜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摘要姜黄(Curcuma longa L.),又称黄姜、姜黄根、姜黄子等,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姜黄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抑制血栓形成等多种作用。
本文将重点综述姜黄中主要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为深入认识姜黄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姜黄中主要活性物质姜黄素姜黄素(Curcumin)是姜黄的重要成分之一,拥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功效,被认为是姜黄具有治疗作用的主要成分。
近年来,研究发现,姜黄素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改善神经系统、减缓老化等功能,并且在心血管、肝脏、肾脏等多个系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芳香化酶抑制剂除了姜黄素,姜黄中还含有多种芳香化酶抑制剂,包括姜黄素前体、姜黄二酚和姜黄内酯等。
这些芳香化酶抑制剂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其他活性物质姜黄中还含有很多其他活性物质,如姜黄甙、黄姜素、姜黄醇和姜黄酸等,它们也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姜黄药效物质的生物利用度姜黄中的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生物利用度限制,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吸收速度、代谢和清除速度等方面的原因。
此外,一些姜黄药效物质的生物利用度还受到姜黄中其他成分的影响,比如姜黄素前体可以与其他成分形成复合物,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因此,提高姜黄药效物质的生物利用度,是提高姜黄药效的研究热点之一。
姜黄药效物质的临床应用姜黄以其良好的药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中。
现代研究表明,姜黄中的活性物质不仅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还可以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发挥协同效应,因此在临床上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目前,姜黄在治疗肝胆疾病、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等方面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
除此之外,姜黄还在体外肿瘤细胞实验中表现出抑制肿瘤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候选物之一。
结论综上所述,姜黄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它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 :按 Frantz 和 O’Rahilly 二氏的先天性肢 体骨骼缺损分类方法是按骨骼缺损的部位和方向 首先将骨骼缺损分为末端横向缺损末端纵向缺损 、 间位横向缺损和间位纵向缺损四大类 ,然后每类又 详细分类为若干亚型 。此例患者的下肢畸形属于 间位纵向缺损的不完全性轴旁半肢畸形 :胫腓骨中 任何骨的部分缺如 ,但足发育完整 。此种方法在使 用时应注意 : ①轴旁半肢畸形应注明是尺或桡侧 : 胫或腓侧 ; ②无指 (趾) 畸形或部分无指 (趾) 畸形应 注意 1 - 5 指 (趾) 。
3. 讨论 生姜 、干姜 、炮姜和姜炭是临床常用中药 ,生 姜 、干姜所含挥发性成分和辛辣成分部分相同 ,药 理作用近似 ,而干姜镇痛抗炎 ,保护心肌细胞 ,降血 脂 ,抗血小板聚集及抗缺氧作用为中医温经止痛 , 回阳通脉提供实验依据 ,生姜的抗氧化 、抗过敏及 抗运动病作用确切 ,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炮制对 炮姜 、姜炭的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较少 ,值得进行 更广泛的深入研究 。
并剂量相关拮抗组胺 、乙酰胆碱所致豚鼠回肠收缩 反应[31 ] 。
(2) 干姜 ①镇痛抗炎
干姜醚提物及水提物可显著抑制醋酸引起小
鼠扭体反应 ,延长热刺激痛反应潜伏期 ,对二甲苯 引起小鼠耳壳肿胀 、角叉菜胶引起大鼠足跖肿胀有 抑制作用[32 ] 。
②抗缺氧
干姜醚提物 3ml/ kg 灌胃 ,能减慢小鼠耗氧速 度 ,延长常压缺氧和 KCN 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 ,并 能增加断头小鼠张口动作的持续时间[32 ] 。
2. 1. 1 生姜、干姜相同药理作用 (1) 抗血小板聚集 生姜的水提物能显著减少血小板标记的花生四 烯酸生成 TXB2 及 PG5 的合成 ,抑制环氧酶活性[12] 。 干姜水提物能强烈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并存在 剂量依赖关系 ,显著延长白陶土部分凝血酶时间 ,6 姜醇抑制效果优于消炎痛对照[2] 。人血浆在加入一 定浓度的干姜后可明显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对血小板 聚集作用 ,当干姜浓度为 2mg/ ml 时 ,可达到 100 %的 抑制率 ,其效果可同 APC 相比[13] 。 (2) 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姜(未分类别) 50 %甲醇提取物对胆固醇饮食家 兔血清胆固醇、LDL - 胆固醇分别比自然恢复组下降 55. 8 %和 52. 6 % ,使总胆固醇/ 磷脂比值下降 24. 7 % , 降低肝脏动脉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含量 ,使其 接近正常值 ,并使动脉壁的斑块面积从 39. 8 %下降至 13. 5 %[14] 。姜中 ZT 对三硝基甲苯诱导的实验性小鼠 高胆固醇呈剂量依赖性抑制 ,并降低大鼠肝、胆生物 合成[15] 。 (3) 保护胃粘膜抗溃疡 姜中 ZT 口服 50mg/ kg ,对大鼠应激性溃疡抑制 率 85 % ,对豚鼠回肠抗乙酰胆碱作用是阿托品 1/ 200[15] 。 10 %生姜煎液可明显减轻由无水乙醇及大剂 量消炎痛所致离体豚鼠胃粘膜损伤[16 ] 。生姜的丙 酮提取物 、6 - 姜辣烯酮或 6 - 、8 - 、10 - 姜辣醇灌
Vol. 25.
No. 1. 2002. 1
Journal
of
陕 西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Sha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61
药用姜研究进展
吴建华 陕西中医学院药学系 (712083) 张丽君 陕西省中药研究所 (712000)
提 要 对近十年以姜科植物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为来源的生姜、干姜、炮姜和姜炭的成分、药理、炮制及 临床方面的研究论文进行综述 ,揭示四味中药成分、药理作用的共同点 ,并对产生药理及临床作用 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为进一步开发各种姜的药用价值提供依据。
关键词 生姜 ;干姜 ;炮姜 ;姜炭 ;成分 ;药理 中图分类号 :R282 文献标识码 :B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62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 年第 25 卷第 1 期
胃 ,均能促进炭末在小鼠肠内的推进[17 ] 。 干姜醇提物 (姜酚和挥发油) ,既可激动 M 、H1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Vol. 25.
No. 1. 2002. 1
Journal
of
陕 西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Shaan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2. 药理作用 2. 1 生姜、干姜药理作用 近十年研究生姜 、干姜不同提取物均可抗血小板
聚集 、降血脂 、抗动脉硬化 、抗病源微生物 、保护胃粘 膜、抗溃疡等作用。其作用机制不同 ,干姜具有镇痛 抗炎 ,抗缺氧和保护心肌细胞等作用 ,生姜药理作用 广泛 ,其抗运动病、抗过敏、抗氧化作用应用前景广 阔。
受体 ,又可拮抗 Ach 和组胺对 M 、H1 受体的激动作 用[18 ] 。
(4) 抗病源微生物 生姜乙醇提取物可杀灭钉螺 20 % ,姜辣醇和 姜辣烯酮可使钉螺 100 %死亡[19 ] 。生姜提取物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 、白色葡萄球菌 、伤寒杆菌 、宋内氏 痢疾杆菌 、绿脓杆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20 ] 。生姜 提取物与 HBsAg 作用 1 - 3h 可使 HBsAg 的 P/ N 值显著下降 ,但超过 3h 后其 P/ N 值的下降不再增 加[20 ] 。 干姜醇提取及所含姜辣素和姜辣烯酮有显著 灭螺和抗血吸虫作用[21 ][22 ] 。 (5) 抗氧化作用 生姜石油醚轻组分对 4 种氧自由基有十分显 著抑制和清除作用[23 ] 。生姜醚提物对次黄嘌呤 、 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及紫外线照 射 H2O2 体 系 产 生 的 羟 自 由 基 均 有 显 著 清 除 作 用[24 ] 。鲜姜提取液提高肝脏 SOD 活性作用明显 , 并降低肝脏中 L PO 的含量[25 ] 。 干姜醚提液可抑制家兔脑组织的脂质过氧化 物 MDA 的生成 ,并能提高脑组织中 SOD 的活性和 Na - K+ - A TP 酶的活性 ,清除体内自由基所造成 的神经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损伤[26 ] 。 2. 1. 2 生姜 、干姜药理作用的差异 (1) 生姜 ①镇静 生姜乙醇提液静脉注射 ,可使家兔皮层脑电图 由低幅快波转为低幅慢波[27 ] 。 ②抗运动病 生姜抗运动病保护性机制推测为胃动力增强 和增大幽门和贲门括约肌张力 、对抗恶心及呕吐症 状[28 ] 。 ③解毒 生姜在体内可拮抗生半夏的毒性 ,加用生姜可 降低半夏对小鼠腹腔的刺激性 ,减少扭体发生率 , 可非常显著抑制生半夏所致动物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加及炎症组织 P GE2 的含量[29 ] 。 ④止呕 生姜粉可降低妊娠呕吐 、术后恶心呕吐[30 ] 。 ⑤抗过敏 生姜油对豚鼠过敏性支气管痉挛有抑制作用 ,
姜是药食兼用的常用中药 ,不但具有广泛的药理 作用 ,而且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特点。中医用 姜有生姜、干姜、炮姜和姜炭的不同 ,炮制主要目的在 于改变药性 ,扩大临床适用范围。对于其临床应用 , 《药品辨义》曰“: 干姜干久 ,体质收束 ,气则走泄 ,味则 含蓄 ,比生姜辛热过之 ,所以止而不行 ,专散里寒 ……”[1] 。《本草蒙荃》曰“: 干则味辛 ,炮则味苦 ……干 辛长窜而不收 ,堪治表散风寒湿痹 ……炮苦能止而不 移 ,可温中调理痼冷沉寒 ……炒黑止唾血 ,痢血良 , ……”[2] 。为进一步分析姜经不同方法炮制后其成分 及药理作用的变化 ,本文对近十年来药用姜研究文献 进行归纳总结 ,综述如下。
导致骨骼畸形的致畸因子很多 ,包括生物因 素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环境化学物和某些机械因 素 。骨骼的先天性畸形种类繁多 ,分类方法也各不 相同 ,其中以四肢畸形较多见 ,四肢中以手 、足及 指 、趾畸形最常见 ,但象本例患者的复杂下肢畸形 却比较少见 。
患者 :男 ,38 岁 ,以左下肢疼痛数日前来就诊 。 查体 ,五官端正 ,上肢胸廓无畸形 。左小腿明显短 小 ,左足发育正常和右足相同大小 ,可见左小腿内 侧一突起 ,触之硬如骨 。局部皮肤无红肿 ,疼痛明 显 。拍片检查 ,X 线片示 :左膝关节髌骨缺如 ,腓侧 见一粗短的块状骨 ,胫侧见一较细长的骨伸向内上 方超越膝关节 ,位于股骨内侧 ,侧位见长骨呈弓状 弯曲突向后方 ,其前后径较横径宽 ,左足部跟骨 ,距 骨正常 。诸跖 、趾骨质未发现异常 。追向病史 ,患 者自从小发现下肢畸形 ,一直未检查 ,无家族史 ,其 它弟妹发育正常 ,父母健康 。X 线诊断 :左下肢先 天性髌骨缺如合并胫 、腓骨发育不全 。
参考文献 1. 明·贾所学《. 药品辨义》,清康熙三十年标屋绣梓本 2. 明·陈嘉谟《. 本草蒙荃》,文茂堂藏版 3. Qirong H , et al. Chem Pharm Bull , 1991 ,39(2) :397 4. Kiuchi F , et al. Chem Pharm Bull , 1992 ,40(2) :387 5. 周宏雷 ,等. 中国中药杂志 ,1998 ,23(4) :234 6. Endok. et al. Phytochemistry , 1990 ,29(3) :797 7. 山原亻条二 ,等. 药学杂志 (日) ,1992 ,112 (9) :645 8. Kikuzak H , et al. Phytochemistry ,1992 ,31 (5) :1783 9. Yoshikawa M , et al. Chem Pharm Bull , 1992 ,40(8) : 2239 10. 冯敬群 ,等. 中成药 ,1992 ,14 (1) :21 1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本草. 第 1 版. 上海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8·622 12. 许青缓 ,等. 中国中药杂志 ,1991 ,16 (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