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个大、个小》

合集下载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和小》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和小》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和小》教学背景在小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开展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本教案以《大和小》为主题,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探索大小概念,从而形成一定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目标•掌握大小概念,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较作用,巩固大小认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及时发现生活中大小的差异,为学习大小概念打好基础;•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大小关系,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教学内容及时序教学内容1.认知“大”与“小”的概念,并用手比划出大和小的形状;2.用小人桥测试大小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深度,3.组合游戏,巩固大小概念;4.形象化教学案例,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大小的关系。

教学时序时间内容教学方法9:00 - 9:10 活动导入问答交流9:10 - 9:25 概念认知讲解示范9:25 - 9:40 桥游戏实际操作9:40 - 10:00 组合游戏巩固练习10:00 - 10:10 活动总结口头评价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在本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及如何相互比较;2.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大小概念,可以通过分组和对比来体现;3.教学案例应做到具体、观察明确。

教学难点在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会遇到以下几个教学难点:1.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存在很大差异,需要有另外的教学方式;2.如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记录数量和大小关系;3.如何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比较大小概念,从而达到掌握目标。

教学方法听、说、做、看本教学活动采用营造情境、具体化实物、做法模仿、难易递进的原则设计教学方法,即听、说、做、看的全面展现。

重点展示在以下两个环节:•在认知概念、讲解示范环节,通过听来明确概念,了解大小的本质;•在实际操作、巩固练习环节,学生充分使用语言练习,加强了对大小概念的掌握程度。

情境营造在本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生喜欢的情境、视觉化、手工制作、音乐欣赏等,来营造情境,使其更有针对性、具体化。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和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和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和小》教案主题本教案的主题为《大和小》,目的在于通过亲手比大小的方式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大小的概念,以及提高他们的计数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幼儿应该能够:•知晓大小的概念;•能够区分大小;•增强计数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自参与获得更深入的认知。

教学内容课前准备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以及计数牌。

1. 知道大和小首先,引导幼儿能够用自己的话形象地描述“大”的概念,比如说“大象很大”、“沙发很大”等等。

通过这个环节,让幼儿自己在脑海中建立起“大”的概念。

接下来,再通过类似的方式引导幼儿体会“小”的概念。

2. 区分大小在这个环节中,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更好地区分大小。

比如说,将不同大小的水果放在一起,让幼儿看看哪个大、哪个小,并且让幼儿亲自比较物品的大小。

3. 通过计数感知大小的不同此环节通过计数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大小的不同。

首先,让幼儿自己从准备物品中选出两个不同大小的物品,再从计数牌中选择相应的数量牌,然后让幼儿亲自动手比较选出的两个物品的大小,回答哪个更大、哪个更小。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认为本教案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1.知道大和小。

通过幼儿自己的话语来引导幼儿更好地理解“大”和“小”的概念。

2.游戏方式。

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让幼儿亲手比较物品的大小,更加生动形象,也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3.实践操作。

通过让幼儿自己亲自参与计数来让他们更好地感知大小的不同,从而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大小概念的认知。

然而,在这次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1.教学环节设计时,需要更具体地考虑课时的时间和资源限制。

2.需要更多的交流和互动,让幼儿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

总之,这次教学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通过反思和总结,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做得更好。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实录教案《大和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实录教案《大和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实录教案《大和小》含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大和小”的概念,把握大小的比较方法和理解大小的相对概念。

并培育幼儿察看事物的敏锐性和思维本领。

二、教学准备1. 相关课件、教具2. 贴有不同大小物品图片的海报三、教学步骤1. 热身导入(5分钟)老师先呈现一盆大小不同的鲜花,让幼儿察看、发觉并说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随后,老师问幼儿:“大花和小花哪一个更美丽?”引导幼儿学习大小的区分。

2. 讲解“大”“小”的概念(10分钟)通过幼儿园的故事或者小动画介绍“大”“小”的概念,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大”“小”之间的区分。

并在普及“大”“小”的同时,让幼儿认得到比较大小需要有“基准物”的概念。

3. 游戏——手形比较大小(15分钟)让幼儿分成两组,双手分别捉住一些球,让幼儿比较两组手中的球的大小,然后评比出哪一组中的球大,哪一组中的球小,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4. 游戏——大小排序(20分钟)老师将教室的一些物品放到台上,包括大小不同的玩具,食物、文具等。

让小伙伴自由地选择物品,然后将它们按大小排序。

老师引导幼儿从小到大地排列,并说出旁边物品的大小比较。

5. 黏贴演练——“大”“小”相对概念(20分钟)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圈,让幼儿将相应大小的贴纸贴到圆圈上,并让幼儿同学在大环和小环分别签名,标注本身认为的大小辨别。

6. 总结反思(10分钟)课堂结束后,老师对本堂课教学进行归纳,让孩子们思考、总结、回顾。

并提问孩子们有哪些新的收获,以及应当如何更好地实现大小比较。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达成度评估通过幼儿上课时的积极参加情况和提交的作业,可以看出,他们基本把握了大小比较的概念和方法,并能运用这些学问进行大小排列。

但是,还有很多孩子在比较过程中会犯错误,需要连续练习。

2.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我发觉,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幼儿易于建立本身的感性认得,同时也更简单接受学问并形成对“大”“小”的理解。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大和小》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大和小》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大和小》教学背景该教学场景为一所小班级学校,学生年龄在4岁至5岁之间。

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没有接触过更高级的数学概念,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确认识到大和小是相对的。

2.通过各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数学中的大小概念。

3.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步骤1:游戏环节首先,通过一个游戏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本次课程。

教师在教室里放置不同大小的玩具或者颜色不同的球。

让学生尝试将这些玩具或者球进行分类,其中可以产生出“大”和“小”的概念。

步骤2:讲解环节在学生们对“大”和“小”有一个大致认识之后,教师可以接着讲解进一步知识。

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大小的水果或者花朵,通过对比和分类,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大”和“小”的概念。

步骤3:活动环节让学生进行互动式的活动,这样可以更好地巩固他们的知识。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活动,然后让他们把不同大小的玩具或者球进行分类。

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不同大小的图形,并进行分类和比较。

步骤4:检查环节在学生完成活动后,教师可以再次检查他们对概念的掌握程度。

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测验,或者在课后布置一份作业来检查他们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此次教学引入了游戏这个环节,使学生在本次课程中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吸引人。

同时,个性化的活动环节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加深他们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重点强调理解的过程,而非仅仅记忆大小概念。

可以通过更多互动式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另外,在检查学生掌握情况的时候,要尽量贴近教学内容,例如让学生从生活中举例说明“大”和“小”的概念,或者让学生自己画图(尽管有些学生需要帮助)。

结束语本次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掌握了大小概念。

希望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让学生对这个概念有一个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

通过这一次的教学,教师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优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小班数学精品教案《大的和小的》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精品教案《大的和小的》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精品教案《大和小》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分类》第一节《大和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大”和“小”概念进行认识和区分,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比较大小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大”和“小”概念,能够正确区分大小不同物品。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恰当方式表达自己观察和比较结果。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大小概念,能够正确进行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小两个球,大、小两只鞋子,大、小两个苹果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大、小卡片,大、小两个纸杯,大、小两个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拿出大、小两个球,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哪个是大,哪个是小。

2. 例题讲解用大、小两只鞋子为例,讲解如何进行比较。

引导幼儿观察鞋子大小,然后说出比较大小过程。

3.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大小比较练习,如大、小卡片,大、小纸杯等。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错误。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比较结果,并说出比较方法。

鼓励幼儿用简洁明语言表达自己观点。

对幼儿表现给予积极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大小概念:用大、小两个字醒目地写在黑板上。

2. 比较方法:以图示形式展示大小比较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在家长帮助下,找出自家中大、小物品,并进行比较。

2. 答案:请家长记录幼儿比较结果,并在下次课堂上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表现,针对他们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增加对其他属性(如长短、高矮)认识和比较,丰富幼儿数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和重点主要集中在让幼儿能够理解和表达“大”和“小”概念,并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正确比较。

补充和说明:为突破这个难点,我会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生动教具和学具,如大、小两个球,大、小两只鞋子等,让幼儿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亲自体验和感知大小区别。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大和小》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大和小》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大和小的概念;•能够比较物体的大小;•能够初步掌握使用“大”和“小”进行描述的能力。

2. 教学准备•教具:物体大小比较卡片;•材料:小班数学教材。

3. 教学过程3.1 导入(5分钟)•利用一些图片或物体(如苹果、葡萄等)来引起学生对大和小的注意;•提问:你们都知道什么是大和小吗?请举例说明。

3.2 学习(20分钟)•出示物体大小比较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卡片上的物体大小;•引导学生说出物体的大小关系,如比较大的物体和比较小的物体;•让学生自己拿出物体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大和小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大小,如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说出它们是大还是小。

3.3 巩固(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物体,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大小;•学生进行物体大小比较,教师引导学生使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大小,如“这个是大的,那个是小的”;•随机选择几位学生进行物体大小比较,并评价其描述的准确性。

3.4 小结(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能举例说明大和小吗?4.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大和小的概念,能够比较物体的大小,并初步掌握使用“大”和“小”进行描述的能力。

整节课的设计主要围绕着观察和比较物体的大小展开,通过视觉和操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教具和实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引导问题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习效果。

同时,在学生进行物体大小比较的时候,我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然而,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增加一些游戏和互动的环节,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乐趣。

其次,在巩固环节中,我可以设计更多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更多的物体大小比较,以巩固所学内容。

最后,在教学反思环节,我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得体会,以促进他们对学习的思考和理解。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和小》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和小》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和小》教案活动名称:大和小教学目标:1. 通过大和小的对比,使学生了解数的比较大小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教学环节:1. 导入:教师拿出两个不同大小的水果(例如一个大苹果和一个小苹果),让学生比较大小,并引导学生讨论哪个更大、哪个更小。

2. 活动1:教师将准备好的一组大小不同的图形(例如大号圆、中号矩形、小号三角形),放在黑板上或教室的一侧,要求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派代表选取一张图形,然后回到小组,让小组讨论比较这些图形的大小,并将图形按大小排列。

3. 活动2:教师将准备好的一组大小不同的数字卡片(例如大号数字卡片1、中号数字卡片3、小号数字卡片5),发给每位学生,要求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派代表拿出一张数字卡片,然后回到小组,让小组讨论比较这些数字的大小,并将数字按大小排列。

4. 活动3:教师设置几个“大”“小”的比较问题(例如:3比5大还是小?8比6大还是小?),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并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强调比较大小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反思这次数学活动中我为学生准备了一组大小不同的图形和数字卡片,通过让学生讨论比较大小并排列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

整个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思维活跃。

他们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方式,逐渐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在第三个活动中,学生们还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概念,回答了“大”“小”的比较问题。

活动结束时,我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总结了这堂活动的重点和要点。

整体上,这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有一定的提升。

但同时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活动进行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理解困难,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另外,在设计活动时,可以增加更多生活化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

小班数学教案《大和小》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大和小》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大和小》反思1. 介绍在小班数学教学中,“大和小”的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基础的概念。

该教案通过图形化的方式,结合实际问题,让小学生理解大数加小数的概念,并通过练习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1.理解大和小的概念。

2.掌握加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3. 教学准备1.板书:大和小的概念及其符号。

2.图形软件:绘制大数和小数的示意图。

3.教学材料:小学生用的练习册。

4. 教学过程4.1 引入1.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大和小的概念。

2.介绍大和小的符号。

4.2 讲解1.通过图形化的方式讲解大数和小数的概念。

2.讲解加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4.3 练习1.在黑板上做大数和小数的加法计算题。

2.让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练习题。

4.4 总结1.回顾教学内容。

2.强调大和小的重要性。

5. 教学效果评价该教案在小学生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掌握加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通过练习,他们逐渐熟练地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6. 反思1.教案可以通过增加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或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课堂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可以通过分组活动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3.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更多的多媒体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

7. 总结通过该教案的实施,可以在小学生中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帮助他们掌握大数和小数的概念,以及加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在未来教学中,可以通过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小班数学教案与课后反思大和小

小班数学教案与课后反思大和小

小班数学教案与课后反思《大和小》教学活动目标:一、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分辨大小二、学习用"大"和"小"说一句话3、体验给狗狗喂骨头的乐趣活动预备一、大小汽车、大小球、大小手套等二、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大小狗、大小骨头、固体胶假设干。

活动进程:一、谈话导入“今天咱们班来了两位动物客人,他们是谁呢?”(师出示图片)幼儿回答“咱们一路同动物客人打个招呼吧!”“小朋友真有礼貌,这两只狗狗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它们哪只是大狗哪只是小狗呢?”幼儿回答(帮忙幼儿完整说句子)再请幼儿高声的说一遍。

二、熟悉大小一、“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教师还为两只狗狗预备许多好玩的玩具呢!”二、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大小汽车“这是什么?这两辆汽车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引导幼儿完整说“你感觉哪只狗应该开大汽车,那只狗应该开小汽车呢?”个别幼儿上台为狗狗送汽车,一边送一边还要说“大汽车给XX”咱们一路高声的说一遍3、“快来看看,教师还为两只狗狗客人预备了什么玩具?你感觉大狗应该玩哪个球呢?小狗玩哪个呢?”4、小结:大狗穿了绿颜色的衣服,他喜爱玩大球,小狗穿了蓝颜色的衣服,他喜爱玩小球。

活动提升:小朋友在咱们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大的那些东西是小的?赶快找一找吧。

(引导幼观看桌子上的东西)三、给狗喂骨头一、配班教师扮哭,“是谁在哭呀?什么缘故哭呢?哦,原先是咱们动物客人肚子饿哭了,小朋友你明白狗狗最喜爱吃什么吗?”师出示一大一小根骨头“这两根骨头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感觉大狗应该吃那根,小狗应该吃那根?”二、分发材料教师帮忙动手能力弱的幼儿在骨头的反面涂上固体胶。

要求幼儿一边喂一边说“我给大狗喂什么,给小狗喂什么”?3、狗狗吃饱了可高兴了,要和小朋友一路出去玩呢!教学活动目标:一、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分辨大小二、学习用"大"和"小"说一句话3、体验给狗狗喂骨头的乐趣活动预备一、大小汽车、大小球、大小手套等二、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大小狗、大小骨头、固体胶假设干。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的和小的》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的和小的》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大的和小的》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一比》,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大的和小的”。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区分出物品的大小。

2. 培养幼儿用语言描述物品大小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大小概念,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物品的大小。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区分出物品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苹果、小苹果、大球、小球、大象、小兔等大小不同的物品。

2. 学具:每组一份大和小物品,包括玩具、水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大苹果和小苹果,邀请幼儿观察、比较,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大小。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大球和小球,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说出哪个大,哪个小。

(2)教师出示大象和小兔,让幼儿观察、比较,学会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大小。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学具,让幼儿分组进行大小比较。

(2)每组选出一个代表,用语言描述自己组内物品的大小。

六、板书设计1. 大小概念图大苹果小苹果大球小球大象小兔2. 大小比较方法观察物品的外形,比较大小用语言描述物品的大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找出家里的5件大小不同的物品,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大小。

2. 答案: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物品的大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学会了观察、比较和用语言描述物品的大小。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可以继续引导幼儿学习其他比较概念,如长短、高矮等,帮助幼儿建立更全面的数学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

2. 例题讲解中幼儿的参与度和语言描述能力的培养。

3. 作业设计中的亲子互动和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幼儿熟悉且具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品,便于幼儿观察和比较。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哪个大、哪个小》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哪个大、哪个小》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哪个大、哪个小》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辨别哪个大、哪个小。

2、在辨别大、小的基础上,学会按大、小分类。

3、学说"大的'、小的',让幼儿情愿说话。

4、培养幼儿比较和推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主动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预备:1、分离贴有大、小字卡的大房子、小房子。

大、小红花若干。

2、老师演示用的玩具大白熊和小白熊、大棕熊和小棕熊、大娃娃和小娃娃、大超人和小超人、大汽车和小汽车。

活动过程:一、创设故事情境,辨别大小。

1、讲解并描述故事:秋天来了,天气很凉快!玩具王国里的玩具宝宝们都出来玩了!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玩具宝宝呢?2、分离出示大白熊和小白熊、大棕熊和小棕熊、大娃娃和小娃娃、大超人和小超人、大汽车和小汽车,引导幼儿辨别大、小,并说出大、小。

二、帮玩具宝宝找家,尝试将大、小分类。

1、继续讲解并描述故事:这么多玩具宝宝啊~!它们在一起歌唱、跳舞、做嬉戏,玩的可开心了!不知不觉天就黑了,该回家了!玩具宝宝们找不到自己的家,它们难过的哭了!小伴侣们来帮帮它们吧!2、请幼儿帮玩具宝宝找家,老师引导幼儿将大玩具放在写有大的大房子里,小玩具放在写有小的小房子里。

!..教案网!三、活动结束,让幼儿说出"大的'"小的'。

师:小伴侣们把玩具们都送回了家,它们要感谢你们,给每个小伴侣送一朵红花。

并要求孩子说出自己拿到的花是"大的'还是"小的'。

活动反思:在此活动中,每个环节的思路清楚,连接顺畅,幼儿在嬉戏中学会了区别大小,课堂气氛活跃,幼儿主动参加。

在嬉戏环节中,挑选的大小玩具应是相同类型的,便于让幼儿举行区别,同时在给大大小小穿衣服的环节中,应让幼儿先对衣物等举行区别,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时不一样的,再说哪个给大大哪个给小小,让幼儿的思维以渐进式的举行。

个大个小托班教案

个大个小托班教案

个大个小托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知“个大”和“个小”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这两个词语描述物体的尺寸。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探究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词语:“个大”、“个小”。

2. 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个大”、“个小”描述物体的大小。

3. 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探究“个大”、“个小”的用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词语“个大”、“个小”的用法,能够正确描述物体的大小。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个大”、“个小”进行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词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实物、图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带大小不同的物品。

3. 教学场地:教室。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词语:“个大”和“个小”。

2. 引导学生思考:平时生活中,我们是怎么描述物体的大小的?二、新课学习(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各种大小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认识“个大”和“个小”。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模仿发音,熟悉词语“个大”和“个小”。

3.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个大”和“个小”描述小组内的物品。

三、课堂实践(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自带的物品进行比较,找出“个大”和“个小”的物品。

2. 每组派代表分享成果,大家共同学习。

3.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积极表达。

四、巩固练习(5分钟)1. 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运用“个大”和“个小”进行描述。

2. 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描述得又快又准确。

3. 教师点评,给予奖励。

小班数学教案大和小的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大和小的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大和小的反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它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步骤和资源,帮助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

然而,小班数学教案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反思和改进。

首先,小班数学教案往往存在教学内容设置的过度宽泛的问题。

由于小班数学教学的特殊性,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将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和精简。

过于宽泛的教学内容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困惑,甚至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教案中是否设置了过多的知识点和扩展内容,是否有必要将教学内容进行再次精简和明确。

其次,小班数学教案还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对学生所进行教学活动所希望实现的预定结果,是教学活动设计的基础和方向。

在小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设定具体、可操作和具有明确评价标准的教学目标,以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学习期望达到的水平。

然而,现实中存在着教学目标模糊、抽象的情况,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准确指导学生,学生也难以衡量自己的学习进步。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并与学生学习水平相匹配,是否具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另外,小班数学教案在教学步骤设计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教学步骤是教案中具体安排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和环节,是帮助教师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小班数学教案中,教学步骤常常缺乏灵活性,过于刻板和固定。

这样一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调整,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教案中的教学步骤设计是否灵活多样,是否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此外,小班数学教案还需要加强对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教学资源是教师选择和利用的各种教材、教具、多媒体教学材料等,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小班数学教案中,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往往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教学过程的效果不佳。

个大个小托班教案

个大个小托班教案

个大个小托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个大”和“个小”的概念,能够运用这两个词语描述物体的大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词语:“个大”、“个小”2. 学习如何用“个大”、“个小”描述物体的大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习词语“个大”、“个小”,掌握其用法。

2.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个大”、“个小”描述物体的大小。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实物等。

2. 场地:教室。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如拍手、跺脚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引入新课(10分钟)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物体的大小。

例如:“这个苹果比那个苹果大,我们可以说这个苹果‘个大’,那个苹果‘个小’。

”3. 学习词语(10分钟)教师讲解并示范“个大”、“个小”的用法,引导学生跟读,并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会运用这两个词语。

4. 实践活动(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用“个大”、“个小”描述实物的大小。

例如:让学生拿出一张纸,比一比谁的手掌大,谁的手掌小。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并提问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词语?怎么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用“个大”、“个小”描述家里人或朋友的大小。

例如:爸爸的个头比妈妈高,我们可以说爸爸‘个大’,妈妈‘个小’。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活动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个大”、“个小”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表达能力,评估他们的团队协作和语言交流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正面反馈和建设性意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小班数学教案大个小

小班数学教案大个小

小班数学教案大个小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目:通过观察和数数,让学生认识并熟练掌握1-20的数字。

2. 数字顺序:帮助学生理解1-20数字的顺序,并能正确念出来。

3. 数字图形对应:通过数字和数量图形的对应,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字和数量的概念。

4. 数字比较: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比较,使其能够正确判断和比较数字的大小。

5. 数字组合:启发学生通过数字的组合形式来认识和理解不同数字的含义。

二、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准备1-20的数字卡片,每张卡片上有数字和相应的数量图形。

2. 积木或计数棒:用积木或计数棒作为辅助教具,帮助学生进行数数和量化。

3. 数字比较卡片:准备一些数字比较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数字,用于比较大小。

4. 数字拼图游戏:准备一些数字拼图,让学生进行数字的组合和拼图。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拿出数字卡片,给学生展示1-20的数字,并让学生跟着念出每个数字。

教师可以用指针指向每个数字,帮助学生更好地注意到数字的形状和大小。

2. 数字顺序:教师将数字卡片打乱,让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学生可以在桌子上移动数字卡片,然后念出每个数字。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和指导。

3. 数字图形对应:教师将数字卡片放在桌子上,同时准备一些相应数量的积木或计数棒。

教师给学生一个数字,让学生找出对应数量的积木或计数棒,并进行比较。

学生可以用积木或计数棒按照数字卡片上的数量图形进行摆放,加深对数字和数量的理解。

4. 数字比较:教师拿出数字比较卡片,让学生进行数字的比较。

教师可以给出两个数字,让学生判断哪个数字更大或更小,并用手指指向对应的数字。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数字的形状和数量图形来进行判断。

5. 数字组合:教师呈现一些数字拼图,让学生进行数字的组合和拼图。

学生可以按照数字拼图上的示例,将数字卡片进行组合,并且念出每个数字的名称。

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提示,帮助学生正确拼合数字。

6. 总结:教师与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顾学生学到的数字和相应的概念。

《个大个小》托班数学教案

《个大个小》托班数学教案

《个大个小》托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大和小,了解大和小可以用来比较物体。

2. 能主动参与比较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3. 能与同伴合作,发展语言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大和小,知道大和小可以用来比较物体。

2. 通过比较活动,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语言交流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大和小图片、实物等。

2. 学具:幼儿自带的大小不同的物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大和小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大和小。

2. 基本部分:(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比较活动,引导幼儿发现物体的不同之处。

(2)幼儿自由结伴,进行大小比较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幼儿分享比较心得,发展语言交流能力。

五、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里找找大小不同的物品,进行比较。

2. 家长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教师交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比较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是否能正确使用“大”和“小”来描述物体。

2. 评估幼儿在合作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分享、交流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比较大小的能力以及家长的参与程度。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找出不同”的游戏,让幼儿在图片或实物中找出大小不同的部分。

2. 进行主题相关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认为的大和小。

3. 组织户外活动,如在自然环境中比较树叶、石头等物体的大小。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情况,是否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2. 考虑教学活动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 思考如何更好地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

九、家长沟通:1. 通过家长会或家访,向家长介绍教学内容,并鼓励家长在家辅助幼儿练习比较大小的技能。

2. 提醒家长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大小不同的物体。

3.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数学活动,如家庭内的比较游戏等。

十、教学资源:1. 利用幼儿自带的物品进行教学,增加幼儿的参与感和兴趣。

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大和小教案反思

关于小班数学和小教学计划的思考小班数学大小教学案例反思主要包括活动目标,关键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学会对具有明显大小差异的对象进行可视化,通过比较了解对象的大小,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表达,通过故事让孩子了解两个物体的大小,初步发展孩子的多方位思维,适合幼儿园老师上小班的数学活动,快来看看大大小小的课程计划。

活动目标1.学习可视化具有明显大小差异的对象,并了解通过比较识别对象的大小,并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理解这两种物体,并初步发展孩子的多方位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和热情。

通过观察,可以比较物体的大小和大小。

5.寻找尺寸和大小不同的物品。

主要困难1.在研究中,得到“比较知识大小”的概念。

2.在掌握大小概念的过程中,让幼儿发展多方位,多方位的思维。

活动准备两只不同大小的猫,两只不同大小的帽子,两只不同大小的鱼,两只不同大小的球,以及两只不同大小的车。

一个玩具圈。

活动程序首先,老师启发了对话今天,一位好朋友来到我们的教室做客。

我们开心吗?第二,教授新课程1老师拿出一只大紫色的猫,让孩子知道颜色和大小。

老师然后拿出一只黄色小猫让孩子们知道颜色和大小。

教师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方法让幼儿比较他们的大小。

2老师讲话:猫妈妈来到我们的教室做客。

我很开心,给了他们两顶漂亮的帽子。

老师拿出两顶漂亮的帽子,让孩子们比较颜色和大小。

3老师讲话:猫喜欢吃鱼。

我做了两条美味鲜艳的鱼。

让我们仔细看看。

这两条鱼,给大鱼喂鱼,小鱼给它捕鱼。

让孩子观察并比较大小。

4老师讲话:猫喜欢打球。

我特意准备了两个不同大小的球。

我们仔细观察了哪只猫和哪只猫玩。

让孩子仔细观察并比较大小。

5老师讲话:两只猫厌倦了玩耍。

我特意准备了两辆不同尺寸的汽车并送回家。

让我们仔细看看。

哪辆猫是车,哪只猫是车?第三,每当老师讲述一个小故事时,他都会将图片放在黑板上,并使用这些图片来总结他在本课中学到的内容。

四是知识发展1老师取出玩具圈,让孩子比较每个圈子的大小。

小班数学公开课大和小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公开课大和小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公开课大和小教案反思这是小班数学公开课大和小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小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区分大和小。

2、学习用大和小说一句话。

3、体验给猫喂鱼的乐趣。

4、进展幼儿的观看力、空间想象力量。

5、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1、大小猫图片、大小鱼、大小雪花片。

2、大小篮子、大小盘子。

活动过程:1、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1)师:今日我们班还来了两位动物客人,他们是谁呢?(师出示图片)我们一起同动物客人打个招呼吧!(2)师:小好友真有礼貌,这两只猫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它们哪只是大猫哪只是小猫呢?(3)幼儿答复,老师帮忙幼儿完好说句子:红色的是大猫、绿色的是小猫。

(4)师:我们一起大声的说一遍吧!再请幼儿大声的说。

2、通过游戏,熟悉大和小。

(1)师:小好友们说得真好,老师这儿还为两只猫客人准备好玩的玩具呢!(2)师:这是什么?这两个雪花片有什么不一样的呢?老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大小雪花片。

引导幼儿完好说:大雪花片、小雪花片。

(3)师:大方形和小方形要来做游戏了,你们看他们是怎样玩游戏的?老师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说一句变变变,什么出来了?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幼儿说是什么外形出来了,游戏两次。

(4)老师给每个幼儿分发大小雪花片,在发的过程中老师说请你说一说、比一比,哪个是大雪花片,哪个是小雪花片。

(5)游戏方形变变变。

幼儿学老师的样子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当老师说变变变,小雪花片出来了,幼儿就把小雪花片举起来。

当老师说变变变,大雪花片出来了,幼儿就将大雪花片举起来。

游戏数遍后可以让幼儿将两个方形交换位置再玩几次。

(6)师:这个游戏好玩吗?大猫和小猫也想来玩呢?你觉得大猫应当玩哪一个雪花片呢?快拿出来给老师举给老师看看,小猫玩哪一个呢?(7)小结:大猫穿了红颜色的衣服,他喜爱玩大雪花片,小猫穿了绿颜色的衣服,他喜爱玩小雪花片。

3、给猫客人喂鱼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个大、个小》
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辨别哪个大、哪个小。

2、在辨别大、小的基础上,学会按大、小分类。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1、分别贴有大、小字卡的大房子、小房子。

大、小红花若干。

2、教师演示用的玩具大白熊和小白熊、大棕熊和小棕熊、大娃娃和小娃娃、大超人和小超人、大汽车和小汽车。

一、创设故事情境,辨别大小。

1、讲述故事:秋天来了,天气很凉爽!玩具王国里的玩具宝宝们都出来玩了!我们来看看有哪些玩具宝宝呢?
2、分别出示大白熊和小白熊、大棕熊和小棕熊、大娃娃和小娃娃、大超人和小超人、大汽车和小汽车,引导幼儿辨别大、小,并说出大、小。

二、帮玩具宝宝找家,尝试将大、小分类。

1、继续讲述故事:这么多玩具宝宝啊~!它们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玩的可开心了!不知不觉天就黑了,该回家了!玩具宝宝们找不到自己的家,它们伤心的哭了!小朋友们来帮帮它们吧!
2、请幼儿帮玩具宝宝找家,教师引导幼儿将大玩具放在写有大的大房子里,小玩具放在写有小的小房子里。

!..教案网!
三、活动结束,让幼儿说出“大的”“小的”。

师:小朋友们把玩具们都送回了家,它们要谢谢你们,给每个小朋友送一朵红花。

并要求孩子说出自己拿到的花是“大的”还是“小的”。

在此活动中,每个环节的思路清晰,衔接顺畅,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了区分大小,课堂气氛活跃,幼儿积极参与。

在游戏环节中,选择的大小玩具应是相同类型的,便于让幼儿进行区分,同时在给大大小小穿衣服的环节中,应让幼儿先对衣物等进行区分,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时不一样的,再说哪个给大大哪个给小小,让幼儿的思维以渐进式的进行。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