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爱情观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https://img.taocdn.com/s3/m/d876675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a.png)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是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看法。
本文将从爱情观和婚姻观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爱情观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塑造角色的形象和描写人物的言行来展示不同的爱情观。
首先是宝玉与黛玉之间的爱情观。
宝玉和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对情侣,他们的爱情观可谓是相互深挚而又悲凉。
宝玉对于黛玉的爱可以用"情深意重"来形容,他为了黛玉可以不惜一切。
他对黛玉的感情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爱,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亲近与理解。
而黛玉对于宝玉也是深爱有加,她在宝玉身上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归属感。
然而,他们的爱情却受到了封建礼教和命运的阻碍,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其次是贾宝玉与秦可卿之间的爱情观。
宝玉对秦可卿的爱可以说是一种依恋与欣赏,但并不及他对黛玉的深情。
秦可卿则是一个妖艳风情的女子,她对于爱情的态度是主动而果断的。
她用自己的美丽和聪明成为了红楼梦中的一抹亮色,但她也是一个不可靠的情人。
她最终以一个自私的方式离开了宝玉,展现了她对爱情的看法。
再次是凤姐与熙凤之间的爱情观。
凤姐和熙凤是红楼梦中的另一对情侣,他们的爱情观可以用"义重情深"来形容。
凤姐是一个聪明而嫉妒的女子,她对熙凤的感情深厚而执着。
她愿意为了熙凤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幸福与快乐。
熙凤则是一个感性而痴情的男子,他对凤姐的爱如醉如痴。
然而,他们的爱情也受到了家族利益和命运的束缚,最终以悲剧收场。
二、婚姻观红楼梦中的婚姻观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婚姻选择和婚姻关系之中。
首先是贾府的婚姻观。
在贾府内,婚姻往往是以家族利益和命运为重,而非个人感情。
例如贾母和王夫人的婚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的婚姻是为了巩固贾府的家族地位和利益。
另外,林黛玉的婚姻也是典型的例子。
她最终被迫嫁给了贾府的后代,这是为了维护贾府的纯贞血统。
其次是荣府的婚姻观。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念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b28a7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4.png)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念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群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情感的人物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宏大的家族兴衰故事。
在红楼梦中,爱情观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通过不同人物的感情经历和态度来展现了作者对于爱情的独特观点。
一、以花为喻的爱情观在红楼梦中,作者以花为喻来描述人物之间的爱情。
花是短暂而美丽的,寄托了人们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就是如此。
他们两人的情愫始于童年,一开始只是纯真的友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之间的感情逐渐变得复杂。
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深情款款,表现得如同对一朵花一般倾注了所有的心思和情感。
然而,正如花开花谢一样,他们的爱情最终没有得到圆满的结果。
二、家族利益与个人情感的冲突红楼梦中的人物往往身不由己,他们的爱情常常受到家族利益的制约。
薛宝钗和贾宝玉之间就存在着这样的情感冲突。
薛宝钗是一个聪明善良的女子,她与贾宝玉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然而,作为一个女子,她必须承担起维护家族荣誉和利益的责任,因此最终选择了嫁给了贾宝玉的堂兄贾敏。
爱情与现实的冲突,使得她不得不放弃了个人的幸福。
三、婚姻观念的反思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念还涉及到对婚姻观念的反思。
小说中描绘了许多不幸的婚姻,其中贾母和王夫人的婚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贾母原本与王夫人相爱,然而婚后,王夫人却因为贾母的家庭地位低下而没有得到认同。
受尽了王夫人的冷落和压抑,贾母的婚姻生活也变得不幸福。
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对于婚姻中存在的封建礼教和家族压力进行了思考和批判。
四、人性的复杂性与爱情的变幻莫测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念还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爱情的变幻莫测。
小说中的人物个性鲜明,有着各自不同的追求和欲望。
例如贾宝玉对仆人晴雯的情感,开始于同情和认同,但后来在晴雯临终之际,贾宝玉却表现出对她的淡漠和冷酷。
这种人性的复杂性展现了爱情的无常和无法捉摸的特点。
红楼梦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个家族兴衰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爱情观念的思考。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https://img.taocdn.com/s3/m/f18f73d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5.png)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曹雪芹通过描绘各种复杂的爱情关系,展现了丰富多样的爱情观。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可以分为宿命爱情、婚姻爱情和禁忌爱情三个方面。
宿命爱情是红楼梦中一种主要的爱情观。
宿命爱情强调人们的命运是由上天决定的,无法改变。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就是宿命爱情的典型代表。
贾宝玉与林黛玉从小一起长大,彼此有着深厚的感情。
然而,由于他们的命运注定不能在一起,他们的爱情最终以悲剧收场。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有些爱情是注定无法实现的,命运是无法逆转的。
婚姻爱情是红楼梦中另一种重要的爱情观。
在古代中国社会,婚姻是由家族和社会决定的,个人的感情往往无法左右婚姻的选择。
红楼梦中的婚姻爱情多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和传承而进行的。
例如,贾宝玉最终与王熙凤结婚,这是出于家族的考虑,而非个人的喜好。
婚姻爱情强调了家族和社会的力量对个人感情的束缚,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禁忌爱情是红楼梦中最为复杂的爱情观。
在红楼梦中,有许多禁忌的爱情关系,如贾宝玉与薛宝钗、贾宝玉与李纨等等。
这些爱情关系都受到了家族和社会的强烈反对,因为它们违背了封建礼教和道德规范。
然而,这些禁忌的爱情关系却充满了激情和戏剧性,给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曲折和刺激的情节。
禁忌爱情的存在,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传统道德规范的怀疑和挑战。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它不仅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对于爱情的复杂心理和追求,还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于个人感情的束缚和限制。
通过描绘各种不同类型的爱情关系,作者呈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对于我们理解和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总之,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包括宿命爱情、婚姻爱情和禁忌爱情三个方面。
这些爱情观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封建礼教对于个人感情的束缚和限制。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析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bea25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b.png)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析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作品以清代贵族世家荣府的衰落为背景,通过塑造各种不同形式的爱情关系展示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本文将通过分析《红楼梦》中的爱情观,探讨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和思想。
1. 家族联姻与命运之爱在《红楼梦》中,家族联姻是一种常见的婚姻方式。
这种爱情关系往往受到家族利益、传统习俗和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
宝玉和黛玉、贾琏和王熙凤之间就是典型例子。
他们的爱情与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既受到外界因素制约,也揭示了现实世界中人们面对命运所做出的选择。
2. 自由恋爱与个人感情相比于家族联姻,自由恋爱成为小说中另一个重要主题。
林黛玉与薛宝钗对宝玉的情感纠缠,以及贾宝玉、贾迎春与李纨之间的复杂感情关系,展现了自由恋爱中个人感情受到挑战和考验的现象。
这些爱情关系不仅涉及个人的喜怒哀乐,更反映了社会制度对个体的限制和摧残。
3. 价值观反思与传统婚姻观念《红楼梦》通过刻画丰富多样的爱情观念,对传统的婚姻观念进行了深刻反思。
其中,贾母、贾敏等人代表着传统封建社会中固守旧有规矩的观念;而贾宝玉、林黛玉则在不同程度上抵抗了这种限制,表达了自由、平等和个性发展的追求。
4. 爱情悲剧与社会阶级困境作为一部描写衰落世家命运的小说,《红楼梦》中不乏爱情悲剧的描绘。
大如宝黛之间因家族联姻而无法在一起,小如惜春因社会压力而嫁给了不爱的人。
这些悲剧展示了社会阶级困境导致个体幸福被摧毁的现实,并引发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深入思考。
结论《红楼梦》通过对爱情观的多维度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家族联姻与自由恋爱、传统婚姻观念与个人感情、价值观反思与社会阶级困境,这些都是构成作品独特魅力的要素。
通过分析《红楼梦》中的爱情观,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爱情和婚姻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启发。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https://img.taocdn.com/s3/m/6e3ad2d9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d.png)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以及整个贾府和宝玉所处的封建社会的复杂婚姻制度。
通过对爱情观和婚姻观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清代封建社会中婚姻制度的现实反映。
爱情观1. 抱有理想化的爱情观在《红楼梦》中,爱情被描绘成一种至高无上、超脱尘世的感情。
例如,宝玉对黛玉的爱情被形容为"一世'至爱'",他们之间的爱情被视作一种精神上的契合。
2. 引申出离经叛道的爱情观然而,小说中也存在一些爱情观的颠覆。
比如,贾母对待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持开放态度,她尝试让他们走入现实,并且希望他们的爱情能得到尊重。
婚姻观1. 社会地位与门第考量在清代封建社会,婚姻制度非常复杂。
《红楼梦》中,贵族家庭的婚姻往往是为了维系家族的封建血脉和门第地位。
宝钗、王熙凤等人的婚姻往往是基于家族利益的考虑。
2. 婚姻的政治目的作为一个贵族家庭,贾府也不例外。
婚姻往往是用来维系家族的政治利益。
例如,贾政与王夫人的婚姻就是为了巩固两家的势力。
3. 婚姻的商业考量除了政治目的,婚姻也涉及到商业上的考虑。
尤其是对于商人家庭来说,婚姻往往是连接两个家族的枢纽,有利于贸易和经济上的合作。
4. 婚姻的女性身份认同在封建社会中,妇女的人身依附和身份认同往往是通过婚姻来实现的。
《红楼梦》中,女性的地位和身份被规定在男性的世界里,并且她们必须通过婚姻来得到承认。
爱情观与婚姻观的矛盾1. 追求真正的爱情尽管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限制了真正的爱情的发展,但是小说中的人物们依然追求真正的爱情。
黛玉与宝玉的爱情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他们不顾家族的考虑,坚持追求真诚和纯洁的感情。
2. 爱情与婚姻的冲突然而,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黛玉与宝玉的爱情与封建婚姻观念发生冲突。
他们的婚姻计划被贾母和贾政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否认,最终导致了黛玉的身体衰弱和死亡。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https://img.taocdn.com/s3/m/6bbbc7b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5.png)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人物形象而著称于世。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曹雪芹通过对众多爱情关系的描写,展示了一种独特的爱情观。
这种爱情观与传统的婚姻观念有所区别,强调个人的情感和自由选择。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红楼梦中的爱情观。
首先,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体现了女性的主动性。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较低,婚姻往往是由长辈或其他外界力量决定的。
然而,在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贾母和王熙凤等一对对情侣关系中,女性往往是主动的一方。
她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追求自己的幸福。
比如,黛玉明知宝玉已经有了婚约,仍然毫不犹豫地表达了自己对宝玉的爱意。
这种女性主动追求爱情的观念,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新颖的。
其次,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强调情感的真实和纯粹。
在红楼梦的情感世界里,虚伪和假面具很难长久维持。
这一点体现在角色形象的刻画上。
比如,王熙凤被描绘为一个聪明机智的女子,但她的个性中却透露着一丝权谋和算计的气息。
相比之下,黛玉情感真挚而纯粹,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坚持使得她成为了红楼梦中最具吸引力的人物之一。
这种对情感真实性和纯洁性的追求,表达出了作者对于真正的爱情的向往。
再次,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也强调了个人选择的自由。
作品中的人物往往面临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但他们依然坚守着自己内心的爱情信念。
比如,宝玉虽然有许多婚约,但最终他选择了黛玉而不是被迫娶别的姑娘。
这种强调个人选择自由的爱情观念,对于当时的婚姻制度来说是一种挑战,也蕴含着个人追求幸福的渴望。
最后,红楼梦中的爱情观注重情感的交流和理解。
在作品中,人物之间的爱情往往建立在相互的了解和共鸣上。
比如,宝玉对黛玉的了解和包容,使得两人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另外,作品中也描绘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夫妻关系,如贾母和贾政对彼此的真挚关爱,赢得了读者的共鸣。
这种强调情感交流和理解的爱情观念,体现出作者对于爱情应该是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看法。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传统的婚姻观念有所不同,强调个人的情感和自由选择。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探析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8ffe7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8.png)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探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作品中展现了丰富多样的爱情观。
本文将通过对几位主要角色的爱情描写与塑造,探析红楼梦中的爱情观。
1. 宝黛之情宝黛是红楼梦中的主要爱情线之一,他们的爱情表现出浪漫与悲剧性。
宝玉对黛玉深情厚意,而黛玉也对宝玉忠诚不渝。
他们的爱情是红楼梦中最为纯洁和执着的,但却注定无法实现。
通过对两人相互深爱却无法在一起的描写,作者塑造了一种无奈与痛苦的爱情观。
2. 探索贾元春的爱情贾元春是红楼梦中的另一个女主角,她的爱情观与宝黛的截然不同。
她嫁给了贾琏,在生活中展现了妻子的责任与忍让。
她对贾琏的爱情并非那种激情四溢的,而是更加平淡而深沉的一种爱。
这种爱情观体现了作者对于妇女在封建社会中角色的思考,贾元春的爱情观也反映了她的性格和处世智慧。
3. 林黛玉与情感的纠结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为复杂与矛盾的角色之一,她对爱情的态度也体现了这一点。
黛玉的爱情观既有浓烈的情感,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她对宝玉的爱情是红楼梦中最为动情与激烈的,但她也深知这段感情注定无法实现。
她对爱情的矛盾态度与她的性格相呼应,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女性身份的思索。
4. 贾宝玉与草莺之恋红楼梦中还有一处浪漫的爱情描写,那就是贾宝玉与草莺的相知相爱。
这段爱情观表现了少年时的纯真与天真,在作品中起到了一种调剂的作用。
宝玉与草莺之间的爱情观描写了两个年少时代的人纯洁而美好的心灵。
通过以上几位主要角色的爱情描写,我们可以看出红楼梦中的爱情观是多样且复杂的。
从宝黛之情的悲剧性到贾元春的平淡与贾宝玉与草莺之间的浪漫,每一段爱情都塑造了不同的爱情观。
这些爱情观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下男女关系的特点,也展现了作者对人性与情感的思考。
总结起来,在红楼梦中,爱情观的复杂与多样性是与其人物形象的细腻描绘相辅相成的。
作者通过对这些爱情观的刻画,以及对人物思想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爱情的真实含义。
这使得红楼梦成为了一部触动人心的经典之作。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念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念](https://img.taocdn.com/s3/m/7fe0106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c.png)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念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中不仅描绘了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也深入展现了丰富复杂的爱情观念。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多个角色的情感描写,探讨了不同的爱情观念,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人性世界。
一、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纯真爱情贾宝玉与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代表性的爱侣之一。
他们从小相识相知,情感日渐深厚。
他们的爱情纯真而无私,不受世俗桎梏的束缚。
他们互相倾诉心声,共同分享喜怒哀乐,以纯粹的感情相互依偎。
然而,由于众多的阻碍与命运的安排,他们的爱情最终以悲剧收场,这也凸显了红楼梦中对于爱情的深入探讨。
二、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观念作为贾府的千金之一,薛宝钗是贾府众多女性中的佼佼者。
她与贾宝玉被定为亲事,是一个政治联姻的产物。
尽管他们是被迫结合的,却表现出了一定的成熟婚姻观念。
薛宝钗对于婚姻抱着责任与情感两方面的考量,她主动调和家庭关系,努力维护婚姻的稳定。
这种婚姻观念在红楼梦中代表了一种现实的态度,呈现出了人们在亲事中相互妥协与包容的一面。
三、贾宝玉与黛玉、宝钗的多角爱恋观红楼梦中,贾宝玉并非只对林黛玉一人有情感,而是同时爱上了林黛玉和薛宝钗。
他们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三角恋爱关系。
这种多角爱恋观念在古代中国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现象,通过这种设定,作者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情感的深度。
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深情厚意与对薛宝钗的尊敬欣赏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反映了爱情观念的多变与多元性。
四、探讨爱情与命运的关系在《红楼梦》中,爱情与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多是由家族、权贵、社会约束所主宰,个人的爱情是难以自主选择的。
这种对命运的无奈与爱情的无力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
人们在追求爱情时常常受到各种无法控制的因素限制,这也使得爱情在红楼梦中显得格外珍贵与脆弱。
五、展示了女性的爱情观念红楼梦中有众多丰满而独特的女性形象,她们对待爱情有着自己独特的观念。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https://img.taocdn.com/s3/m/7277a87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9.png)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红楼梦,又称《石头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这部长篇小说以贾府家族为背景,展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情感纠葛。
作为一部描写社会生活的小说,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凝聚了作者的思想和对传统婚姻观念的反思,以及对女性地位的思考。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呈现红楼梦独特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一、爱情观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富有浪漫色彩,强调个体的感受与情感的追求。
与传统的包办婚姻观相对立,主人公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等女子之间的爱情,展示了纯真、热烈的感情。
尤其是贾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情感,被形容为“悲欢离合、闹静皆无不到”的纯粹爱情。
他们的爱情被视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契合与情感交流的理想。
此外,在红楼梦中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爱情观。
例如,贾宝玉的妹妹贾元春与李纨之间的深情友谊,展现了女性之间的纯洁情感。
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三角恋,展示了浓郁的浪漫成分。
二、婚姻观红楼梦对婚姻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反映了封建婚姻制度的弊端和对女性地位的思考。
传统的婚姻观念强调门当户对、父母之命等约束,而红楼梦则对这种制度进行了批判。
首先,红楼梦中描写的婚姻普遍存在门第差异导致的不幸。
许多人因被迫婚姻而存在婚姻矛盾,如王熙凤与薛蝌之间的不和谐婚姻。
这表明红楼梦对门第观念的反思,并提出了对婚姻自主性和平等性的追求。
其次,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女性地位的复杂性和困境。
无论是林黛玉、薛宝钗还是其他女性角色,都是受到家族利益和社会限制的束缚。
婚姻在她们生活中扮演了一种重要的角色,但她们的婚姻并不一定是她们真正的选择。
这表明红楼梦关注并令人思考女性在传统婚姻观念下的困境,通过对女性内心感受的描写,希望唤起读者对婚姻问题的思考。
三、现实与理想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展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小说,红楼梦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如门第观念、官员宴会等。
与这些现实问题相对照的是主人公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理想追求。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https://img.taocdn.com/s3/m/07bba40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6.png)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
作为一部描写官场贵族家庭和社会风尚的小说,其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是该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以情深意长、情节曲折为特点,婚姻观则展现了古代中国婚姻的复杂性和现实性。
一、红楼梦中的爱情观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强调了情感的纯洁和执着。
主要人物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是红楼梦中最为经典的爱情之一。
他们之间的关系始于童年玩伴,逐渐发展为深厚的情意。
林黛玉被形容为智慧和敏感的灵魂,贾宝玉则是一个温柔、多情、善良的人。
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纯净无瑕的,表达了一种真挚和纯粹的爱。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倡导了情感的高尚和纯洁,感人心灵的深处。
另外,宝玉与薛宝钗之间的爱情也是红楼梦中重要的一段爱情。
薛宝钗美丽、聪明、善良,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
而宝玉对薛宝钗的倾慕和深情,展现了男女之间的爱情情愫。
这段爱情充满了诗意和喜悦,使读者感受到一种纯美和快乐。
总的来说,红楼梦中的爱情观是以情深意长为特点的,表达了一种追求真挚、纯粹和美好的爱情。
二、红楼梦中的婚姻观红楼梦中的婚姻观呈现了古代官员家庭的婚姻现实。
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对于红楼梦中的男女主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贾宝玉的父亲贾母为了家族利益安排了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姻,忽视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感情。
这体现了当时的婚姻制度以家族利益为重,并忽视个人感情和幸福。
此外,红楼梦中还展现了政治和利益在婚姻中的作用。
例如,贾政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选择了与王熙凤结婚。
这种政治婚姻使得欢喜堂中的女性成为了政治工具,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权利。
红楼梦中婚姻的复杂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例如,有些家庭为了家族荣耀,排斥了与低贱出身的女性结婚。
而一些女性则被迫嫁入豪门,被家族利益所束缚。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婚姻观展现了古代婚姻制度的现实性和复杂性。
婚姻不仅仅是爱情的结合,更包含了家族利益、政治和社会因素。
结论:红楼梦是一部展现古代中国官场和社会风尚的伟大小说,其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https://img.taocdn.com/s3/m/03cc2cb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3.png)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在《红楼梦》中,爱情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之一。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以其细腻入微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心理分析而闻名于世。
通过对一系列爱情故事的表达,小说展现了多种不同角度的爱情观,包括婚姻的现实与理想、情感的喜怒哀乐等方面。
本文将以《红楼梦》中几对代表性的情侣为例,探讨其所体现的爱情观。
1. 贾宝玉与林黛玉《红楼梦》中最为著名的一对情侣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
他们的爱情被描绘得既浓烈又忧郁。
贾宝玉深爱黛玉,黛玉也对宝玉有着深深的情感。
他们之间的关系充满了矛盾和纠葛,这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复杂的情感关系的深入观察。
尽管他们的爱情最终未能实现,却也成为小说中最为动人的故事之一。
2. 贾宝玉与薛宝钗贾宝玉与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则更多地体现了家族与利益之间的矛盾。
他们的婚姻被视为两个大家族之间的联姻,是经济与社会地位的交换产物。
这种以利益为基础的婚姻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婚姻观念的现实,而非真正的爱情。
3. 薛蟠与尤三姐薛蟠与尤三姐的爱情描写呈现了青春年少时的浪漫与单纯。
尽管他们的关系并不被家人认可,但他们的爱情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最终得到了真正的幸福。
这种爱情观念强调了个体情感的真挚与自由,是对封建礼教束缚的一种反抗。
4. 薛蝌与贾迎春薛蝌与贾迎春的爱情是《红楼梦》中的小情小爱之一。
他们的关系被描绘得轻松愉快,没有太多世俗的束缚。
尽管他们的爱情并没有太多传奇的色彩,但却是小说中一抹明亮的色彩,给整部作品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通过这些不同的爱情描写,可以看出《红楼梦》中对于爱情观的多元观察。
既有现实的婚姻与利益的考量,也有真挚的情感与自由的追求。
这些表达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情节,也使作品更具时代特色。
在人们对于爱情的认识中,爱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都得到了展示。
总结而言,《红楼梦》中的爱情观是多元而细腻的,以其对于爱情的深刻描写和对人性的独到洞察而令读者陶醉其中。
通过对不同情侣关系的刻画,小说展现了婚姻、亲情和友情之间的微妙关系,揭示了封建礼教与自由追求之间的冲突。
红楼梦所表达的爱情观
![红楼梦所表达的爱情观](https://img.taocdn.com/s3/m/79ec9cf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0.png)
红楼梦所表达的爱情观
1.坚决执行父母媒人的话。
对迎春孙绍祖一无所知,父亲一句话就能娶到女儿。
棋棋和我表妹交心,然后如果被抓到出轨,只能等死。
给宝玉一块旧手帕,黛玉可以哭到半夜。
2.没有父母的生活,你就待在月亮的西翼,私下委身生活也不是每个人的风格。
老太太在文章里有原文,批评唱戏情节太离谱。
3.夫妻缘分都由天定。
不仅仅体现在官配木石前盟和金玉良姻,很多cp在没有认识之前就埋下伏笔,草灰蛇线,一切宿命早已定。
4.我不可能比庶人更有礼貌。
大家闺秀谈婚论嫁,是要脸红回避的,少女平民在这方面不做过多要求。
5.排他性。
但是丫鬟不算人。
6.从宝黛的爱情来看,互相欣赏是需要知音和真心的。
7.我最想说的一个,最后一个,藕官的爱情观,这是后面影响宝玉选择的重要情节,藕官原先深爱的一个人死后,藕官也没有随他而去,而是给他烧纸,宝玉看到了有一番交谈收获颇多,而且还举一反一认为烧纸都不必,不用拘泥形式。
藕官后来又和别人好上了。
这个情节对宝玉的爱情观影响很大,恐怕也是想说的,固然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非常浪漫,但是那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成熟的人面对生命的巨大痛厄的时候,忍住痛苦继续坚强生活下去需要更大的勇气,看到这里,也对宝钗那一句“万缕千丝终不改,任它随聚随分”有更深的体悟。
所以别说什么黛玉一死宝玉怎么就能和宝钗在一起,是否太无情之类的话语,真正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是不会说这种话的。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知识点总结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b133d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d.png)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知识点总结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曹雪芹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勾勒出了众多丰富多样的爱情形态。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与爱情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总结红楼梦中的爱情观。
一、姻缘观红楼梦中,姻缘观是贯穿全书的重要主题之一。
作品中展示了封建社会下的婚姻制度和观念。
其中,贾母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她坚守传统观念,认为婚姻应该是由长辈作主,男女双方应从属于长辈的安排。
而贾宝玉则是另一种姻缘观的代表,他倾向于自由恋爱,主张由个人选择婚姻对象,追求真正的爱情。
二、宿命观红楼梦中,宿命观深刻地影响着人物们对爱情的态度。
作者通过宿命的安排使得贾宝玉和林黛玉、贾宝玉和薛宝钗之间遭受了悲惨的命运,他们的爱情注定是无法圆满的。
这种宿命观反映了封建社会人们对婚姻的看法,认为个人的选择权受到命运的限制。
三、才子佳人观红楼梦中有许多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如贾宝玉与林黛玉、贾宝玉与薛宝钗。
他们都是才情出众,才子佳人之间的爱情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观念彰显了文人士大夫阶层对于人才的崇拜和对于爱情的追求。
四、婚姻与道德观红楼梦中有许多婚姻与道德观念的冲突。
比如,贾母认为女子应该要维护家族的名誉,要忍辱负重,不应自行选择婚姻对象;而王熙凤则认为应该重视自身的幸福,主张倡导女性独立自主,追求真正的爱情。
这种婚姻与道德观的冲突体现了封建社会价值观与个人自由的矛盾。
五、爱情与权力观红楼梦中,爱情和权力往往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被权力羁绊,他们无法拥有彼此,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这种爱情与权力观的体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权威压制对爱情自由的束缚。
六、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红楼梦中有许多深入人心的女性角色,她们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类型的爱情观。
黛玉是一个充满悲情色彩的女性形象,她的爱情思想深受宿命论的影响;宝钗则展示了传统妇女的智慧和忍耐力,她能够妥善处理家庭和事业之间的矛盾;而巧姐则是一个理智和独立的女性,她对爱情持有自主选择的态度。
红楼梦的爱情观
![红楼梦的爱情观](https://img.taocdn.com/s3/m/437d4a3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5.png)
红楼梦的爱情观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巅峰之作。
它以围绕着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展开,深刻描绘了男女之间复杂而多变的情感纠葛。
红楼梦的爱情观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其中包括婚姻制度、宿命论、宫廷生活等方面。
一、婚姻制度与爱情观在红楼梦中,婚姻制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使得爱情成为了禁区,配偶的选择往往由家族和社会背景所决定。
然而,红楼梦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突破了这一限制。
尽管贾宝玉最终与别的女孩结婚,但他与林黛玉之间的深情厚谊超越了封建礼教对婚姻的制约,表达了爱情的独立自主。
二、宿命论与爱情观红楼梦中的爱情观还体现了人们对宿命的思考。
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多舛,几乎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即受到了宿命的限制。
他们面对着家族的利益、社会的压力和自身的命运,最终无法在一起。
这种宿命论的爱情观让人感到无奈与悲凉,也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个人命运的束缚。
三、宫廷生活与爱情观红楼梦的背景设定在封建社会的宫廷中,这为作品中的爱情观提供了特殊的背景。
宫廷生活的特点是权力和阴谋的斗争。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也深受宫廷权谋的影响。
贾宝玉受到了宫廷政治的左右,林黛玉也因此最终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红楼梦通过描绘宫廷生活的残酷和虚伪,对爱情的真实与美好进行了反思。
红楼梦是一部以爱情为主线的小说,通过对爱情的描写和反思,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元性。
它不仅仅是一部纯粹的爱情小说,更是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探索。
无论是婚姻制度的束缚、宿命论的刻画,还是宫廷生活的揭示,红楼梦中的爱情观都引发了读者对于人性与爱情的深思。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思考空间。
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于爱情的限制,并探讨了个人在复杂社会中寻找真爱的困境。
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脆弱与坚韧,以及对于爱情的追求和珍视。
红楼梦的爱情观即使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https://img.taocdn.com/s3/m/20ebfb2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a.png)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1. 爱情观《红楼梦》是一部描述晚清社会的长篇小说,其中对于爱情观有着深入而丰富的描写。
作者曹雪芹通过塑造各种人物形象,展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爱情观。
1.1 大观园中的深情爱大观园是《红楼梦》中主要场景之一,也是表现深情爱的重要舞台。
在大观园里,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之间产生了复杂而多变的感情纠葛。
他们通过细腻的言语和行为来表达彼此之间的深挚情感。
1.2 家族利益与婚姻观在晚清社会,婚姻是受家族利益和社会地位等多种因素制约的。
《红楼梦》中描绘了许多被迫婚配、无法自主选择伴侣的案例。
例如贾母安排贾宝玉与薛宝钗结婚,完全出于家族利益的考虑。
2. 人物形象与爱情观《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十分丰富,每个角色都有着独特的爱情观。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2.1 贾宝玉——浪漫幻想之爱贾宝玉是小说中的核心人物,他具有浪漫、幻想之爱的特点。
他对黛玉以及其他女性角色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并在大观园中表现出自由奔放、情感丰富的一面。
2.2 林黛玉——矛盾而坚定之爱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她对宝玉抱有深厚的爱意。
然而,她同时也意识到家族利益和社会地位在婚姻选择上的重要性。
尽管如此,她依然勇敢地追求自己真实的情感,在感情与现实间面临矛盾但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
2.3 薛宝钗——理智和传统价值观之爱薛宝钗是一位理智且遵守传统价值观的女性角色。
她对宝玉持有深情并尊重传统家族观念,愿意为家族利益而嫁给他。
她代表了《红楼梦》中一种包容、稳重的婚姻观。
3. 结论通过对《红楼梦》中爱情观与婚姻观的细致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曹雪芹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思考和表达。
小说中展示了丰富多样的爱情形式以及社会因素对于婚姻选择的影响。
每个人物在面对感情和面对现实时都有着独立、真实的选择与追求。
这使得小说更加具有人性化、真实感和思辨意义。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人生态度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人生态度](https://img.taocdn.com/s3/m/992503b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f.png)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人生态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作为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它展现了丰富多样的爱情观和人生态度。
本文将围绕《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和人生态度展开论述。
一、爱情观在《红楼梦》中,爱情是作为一种复杂而真实的情感存在的。
不同人物所表达的爱情观也各有特点。
首先,林黛玉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者,她对爱情的追求充满了激情和痴情。
她对宝玉的深情款款和对世俗伦理的无视使她成为小说中最令人动容的人物之一。
其次,贾宝玉和薛宝钗的爱情观则更趋向于传统的婚姻观念。
他们将婚姻视为一种社会关系和人生责任,注重家族和谐与传承。
最后,林妹妹则是一个典型的理性主义者,她对爱情持保守态度,将事业和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人生态度《红楼梦》展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生态度,其中主要包括对人生的热爱、悲观和哲学思考。
首先,贾宝玉和林妹妹都对生命充满了热爱之情。
他们积极参与家族中的事务,关心亲人的福祉,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
其次,贾凤儿的悲观主义态度表现得尤为明显。
她对爱情和亲情都抱有悲观的观念,往往将自己置于痛苦和绝望之中。
最后,曹雪芹通过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一种哲学意味的人生态度。
他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命运的起伏和生死的变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三、对比分析通过对爱情观和人生态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红楼梦》中,各个人物对待爱情和人生的态度多种多样,有浪漫主义者的痴情,有传统主义者对婚姻的坚守,也有理性主义者的思考。
这种多元化的态度使得小说呈现出更加真实和丰富的内容。
然而,这些不同的爱情观和人生态度之间并非完全独立,而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
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贾宝玉对传统婚姻观念的坚守以及对家族和谐的追求,与林黛玉浪漫痴情的本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两人的感情既受到了彼此之间的吸引与依赖,又受到了环境的限制和命运的摆布。
最终,他们的爱情剪不断,理还乱,成为小说中这段动人的爱情故事。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https://img.taocdn.com/s3/m/c96d7d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9.png)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深受读者喜爱。
作品中描绘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复杂的情感关系,展示了作者对于爱情观和婚姻观的独特见解。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进行探讨。
一、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在红楼梦中,作者描绘了多种不同的爱情观。
首先,作者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展现了对于纯真、自由、无拘无束的追求。
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灵魂伴侣,他们对爱情有着追求完美的执着,对外界的世俗压力和禁锢抱有反抗情绪。
他们之间的爱情并不依附于婚姻,更多的是一种灵魂的交融和情感的连接。
其次,作者通过贾宝玉和王熙凤之间的情感,揭示了现实社会中利益与情感的冲突。
王熙凤作为一个聪明、机智的女性,她对于爱情的态度更加务实和现实。
她迫于家族的利益,与贾宝玉结婚。
她的婚姻并不建立在纯粹的爱情基础上,而是更多的是一种利益和地位的追逐。
再次,作者通过贾宝玉与黛玉、湘云、晴雯等女子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示了男女情感的复杂性。
在贾宝玉身边围绕着一群美丽而矛盾的女子,他们之间的感情如同红楼梦一样错综复杂,充满了欲望、爱恨情仇。
作者通过这些情感纠葛,刻画了男女关系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综上所述,在红楼梦中,作者通过不同的人物和情节,呈现了多种多样的爱情观。
这些观点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交融,形成了红楼梦独特的情感世界。
二、红楼梦中的婚姻观红楼梦中的婚姻观同样丰富多彩。
作者通过描绘不同人物的婚姻关系,对传统婚姻观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首先,作者通过贾母和贾政的婚姻,展示了封建家庭中的婚姻制度和社会等级的作用。
贾母和贾政的婚姻是被家族和社会所安排的,她们的婚姻是出于利益和地位的考虑,而非真正的爱情。
这种婚姻观念在封建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个体的意愿和感情往往被忽视。
其次,作者通过贾宝玉和王熙凤的婚姻,展示了现实社会中的婚姻观。
王熙凤作为一个聪明而现实的女性,她对于婚姻的价值和意义有着清晰的认识。
她将婚姻视为一种社会地位和利益的追求,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个人的目标和家族的利益。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https://img.taocdn.com/s3/m/cc76b02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0.png)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描绘了一个富贵之家的兴衰沉浮,同时也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多面性。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曹雪芹以精湛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各种形式的爱情,展现了红楼梦的独特爱情观。
一、坚贞不移的爱情红楼梦中有许多典型的坚贞不移的爱情。
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莫过于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情感纠葛。
贾宝玉与林黛玉本是表兄妹,但他们之间的感情却超越了亲情。
贾宝玉对林黛玉深情款款,始终没有变心。
而林黛玉则对贾宝玉表现出深深的爱慕之情,在她最后病重时,甚至将自己的心掏给了她深爱的贾宝玉。
他们之间的爱情虽然没有得到最终的圆满,但却展现了坚贞不移的爱情观。
二、儿女情长的爱情在红楼梦中,还有许多儿女情长的爱情故事。
例如,贾母对宝玉的宠爱就体现了母子之间的深情。
尤其是在贾母临终前,她对宝玉的叮嘱和关怀让人感动。
另外,王熙凤对曹雪芹表现出了深深的儿女之情,她不仅承担起照顾贾瑞的责任,还对曹雪芹的遗书感到伤痛不已。
这些儿女情长的爱情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三、曲折离奇的爱情红楼梦中的许多爱情故事都曲折离奇,充满戏剧性。
例如,宝玉曾与黛玉发生过几次剧烈的争执,但最终他们仍未能在一起。
另外,在红楼梦中,还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爱情关系,如宝玉、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纠葛。
总之,红楼梦中的爱情常常经历种种曲曲折折,给读者带来了许多戏剧性的惊喜。
四、包容和宽容的爱情红楼梦中的爱情观还弥漫着包容和宽容的氛围。
贾宝玉对黛玉的种种冷淡、刻薄,得到了黛玉的宽容和原谅。
在林黛玉日渐凋零的过程中,宝玉的一举一动都让她感到心寒,但她依然包容着宝玉,愿意为他付出一切。
这种包容和宽容的爱情观体现了为爱而包容、为爱而宽容的价值观。
总结而言,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凝聚着曹雪芹深沉的思考和感悟。
在这个作品中,通过各种形式的爱情描绘,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性、情感的多变性和爱情的伟大。
红楼梦无疑是一部关于爱情的杰出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充满人性关怀和情感表达的精彩画卷。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解读及应用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解读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f1f2a9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0.png)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解读及应用概述《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该书以贾宝玉等人物为主线,展现了丰富而复杂的爱情关系。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深入探讨了爱情的本质、爱情的限制以及如何理解和应用爱情。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爱情观进行解读,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 红楼梦中的不同形式的爱情1.1 霸道之爱——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存在着复杂而霸道的三角关系。
贾宝玉对于两位女子表达了强烈异性吸引力和占有欲望,却无法选择其中一位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伴侣。
这种霸道之爱在现实生活中常见,也暗示了爱情中的矛盾和无法完美实现的现实。
1.2 理智之爱——贾宝玉与王熙凤与林黛玉、薛宝钗不同,贾宝玉对待妻子王熙凤的感情更加理智。
他通过音乐、诗歌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王熙凤的淡淡情意,更多地将她视为一个朋友和盟友。
这种理智之爱在现实生活中也常见,强调的是平稳和长久的伴侣关系。
2.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引发的思考2.1 爱情与责任通过《红楼梦》我们可以看到,爱情并非只有甜蜜和欢乐,还伴随着许多责任和义务。
贾府中众多角色间复杂而错综的关系揭示了人际关系、亲情、义务等因素对于爱情产生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爱情背后的责任,并努力经营和维护良好的关系。
2.2 爱情与社会限制《红楼梦》中的爱情经历了许多挫折和阻碍,其中一部分是来自于社会对于身份、地位等方面的限制。
这提示我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各种社会限制,而我们需要为了爱情去克服这些限制或寻找合适的方式应对。
3. 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红楼梦》中的爱情观3.1 坚守原则贾宝玉在选择伴侣时困惑不已,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这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感情抉择时,要保持清醒和忠诚于自己内心的声音,并坚持原则。
3.2 接纳现实《红楼梦》揭示了爱情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接受并理解爱情无法完美落地的事实,并学会平衡各种关系和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纪大二专业英语学号 16 姓名姜佩佩
摘要:《红楼梦》这本书包罗了很多方面的知识与看法,本篇文章主要描写了其中的爱情观。
以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尤三姐这几个人来描写其中几种典型的不同的爱情观。
关键词:爱情观,宝玉,黛玉,王熙凤,宝钗,尤三姐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大名著之一,其中包含了各类的学问研究,并且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反映出封建道德体系的腐朽与没落。
宝玉,黛玉,宝钗,晴雯等,所有的人物每个都折射出一种人性,洁高,平等,世故,清傲….。
其实对于红楼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有人说他成功,有人觉得普通。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红楼梦带来的婚姻观。
宝玉的爱情观
有人喜欢宝玉,说他有敢于反抗封建的精神,平等待人,有人讨厌宝玉,认为他是纨绔子弟的代表,整天就知道和女人在一起,没有远大的志向,最后还是负了林妹妹。
贾宝玉,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族公子,他一出生就注定了摆脱不了封建礼教的束缚。
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
他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大胆地提出了挑战,他热爱,尊重,爱护女性。
哪怕是他身边的丫鬟,也是可以对他放肆的。
他觉得“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为骨肉。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若说到他的爱情观,我觉得便是平等待人,忠于我心。
他热爱亲近他的林妹妹,他们同是封建礼
教的叛逆者,在那个时代惺惺相惜,最终互许终身。
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精神上的志同道合,更像我们现在的自由恋爱。
但在那个年代还是被打压的。
所以虽然宝玉一再的坚持,但他性格的不成熟,对事的不明智,最终还是娶了宝钗,害的黛玉流泪至死。
说到他性格的不成熟,对事的不明智,便是,他明明知道黛玉是个多愁善感的姑娘,也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吃醋,但他还是跟很多姑娘暧昧不清,和黛玉经常发生争吵。
而且宝玉虽说敢于叛逆,但他也不敢正面反对他的父亲所代表的封建礼教,他和黛玉的对封建礼教的一定的妥协,是造成他们爱情悲剧的最终原因。
他对事的不明智则表现在他的所托非人,他竟然将希望寄托在王熙凤身上,导致了最终错娶了宝钗。
黛玉的爱情观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第二句说的便是黛玉,无疑林黛玉是非常有才华的。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她有着寄人篱下、父母双亡的不幸遭遇。
造成了她遇事小心翼翼,不敢声张的性格。
有人喜欢黛玉,从不像薛宝钗那样以扼杀自己的个性为代价来讨好众人做一个所谓的封建淑女,也不像贾探春那样抛弃亲情以保证封建主子的威仪,她至纯至善、崇尚真情,对待丫鬟仆人也是比较平等的,跟宝玉一样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
相信看过宫廷剧的都知道,一般待人真诚的人最后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确,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人还是需要伪装自己的。
黛玉的爱情观,我觉得便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黛玉是喜欢宝玉的,在黛玉的平静的表面下是叛逆,是悲伤,是渴望被关心。
无疑这些宝玉都做到了,所以黛玉爱
上了他。
但是宝玉的博爱又让他十分难受,她又无人诉说,只能默默垂泪。
她遇事不爱争取,习惯默默忍受,导致了最后的死亡,这便是她性格的懦弱之处。
其实我无法想象若宝玉跟黛玉真的结婚了之后会什么样。
当黛玉接手了贾府的大权,她那样的性格该如何与人周旋,当身兼大任之后还能一味的反逆封建么还是会改变自己的性格当然这些都无从知晓。
若说黛玉跟宝玉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其实我认为是不妥当的。
正如我们现在所学的,一个人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来适应你,一味的坚持,只能导致灭亡。
虽说封建礼教的腐朽在那时候已经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了,但一个人要获得幸福,必需要自己以自己的聪明去争取,而不是一味孤芳自赏,抑郁而终。
对于黛玉,我其实是欣赏,但并不喜欢与赞同。
王熙凤的爱情观
在红楼里面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人便是王熙凤了。
说实话,一大篇的文章看下来对于年纪不大的我来说还是比较无聊的,但是当王熙凤出场时便热热闹闹,尽显人生百态。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是王熙凤的判词。
凤姐儿是个很有才华的人,这是不必说呃,若没点才华,如何能管住贾府那一大家子。
正如兴儿所说: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凤姐儿手段是挺歹毒的。
她恶整贾瑞,使贾瑞害了相思病而死。
她弄权铁槛寺①,令一对有情人郁郁而终。
说到凤姐儿的爱情观,我觉得是唯一体现出她的叛逆所在的,她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
的老公。
虽说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常有的事,身为封建礼教的守护者,凤姐儿应该是对贾瑞娶尤二姐没有异议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得知尤二姐怀孕之后,她并没有哭闹,而是她主动登门,又主动引见给贾母,以致二姐悦服、长辈欣慰。
王熙凤又调动一切手段,把尤二姐置于名教罪人的地位,咬定其悔婚再嫁,一女竟事二夫,用尽手段侮辱她,使其吞金而死,自己却担了美名。
害死人的行为虽是不可取的,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她会为自己争取,有手段,而不是像黛玉一样只会默默垂泪。
若黛玉能学得一两手,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当然黛玉也就不是黛玉了。
宝钗的爱情观
薛宝钗的头脑里浸透了封建主义思想,她是一个忠实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淑女,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守护者。
有的人喜欢她,认为她圆滑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又爱讨长辈欢心,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
但对待下人又很和蔼可亲。
比起黛玉的清高,和宝钗相处起来会比较轻松愉快。
有人讨厌她,认为她一味的拍马屁,明知宝黛相恋还是一味拆散了他们。
宝钗的恋爱观应该是以自己的利益为起点。
她热衷于“仕途经济” ,恪守封建妇德。
曾经老师给我们讲过,宝钗一开始的目标是进宫为妃的,所以一开始她并没有对宝玉表现出超过亲情的关心范畴,还有一度很撮合宝黛相恋。
但当她的进宫梦破碎之后,他便将目标转换到贾府嫡孙贾宝玉的身上,开始笼络讨好王夫人,开始对宝黛恋不置一词。
她对封建道德的忠实信奉和执行,因为这种道德
本身最符合封建社会的形态,她得到了贾府上下的欢心,并最后被选择为宝玉的妻子。
她本以为黛玉死后,宝玉也娶了她,当一切成为定局之后,宝玉总有一天会接受她。
但是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
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其实宝钗也是一个封建思想的牺牲品。
尤三姐爱情观
尤三姐是《红楼梦》里宁国府贾珍妻子尤氏继母带来的妹妹。
她容貌风流标致,性格刚烈自恃。
尤三姐出身寒门,因着一层尴尬的姻亲关系,来到了宁国府。
她与尤氏既不同父,也不同母,贾珍贾蓉等也从未把她当作亲戚来看。
比起二姐的软弱与一心想攀高枝,尤三姐却比尤二姐多了几分清醒,多了几分自持。
她的爱情观就如书中所写的那样:“终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
......这如今要办正事,不是我女孩儿家没羞耻,必得我拣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才跟他。
要凭你们拣择,虽是有钱有势的,我心里进不去,白过了这一世了。
”颇有点现代人的观念。
三姐的个性也颇为偏激,当她知道柳湘莲许婚又反悔,便不惜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注释:1“弄权铁槛寺”是指凤姐带着宝玉、秦钟到馒头庵(水月庵)歇息。
庵内老尼将张财主先把女儿许配守备之子,后又贪财再度许配给李家之事告诉凤姐,凤姐开价三千两,答应出面助张家摆平此事。
不料张家小姐得知父母退了前夫后自缢,守备之子闻讯亦投河自
尽。
张李两家人财两空,凤姐坐享三千两。
参考书目:《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