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对比的应用剂
常用影像学对比剂种类
![常用影像学对比剂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2b4dac9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2.png)
常用影像学对比剂种类常用影像学对比剂种类1. 简介影像学对比剂(Contrast agent)是指在放射性核素、超声波、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过程中,添加到体内以提高图像对比度的物质。
常用影像学对比剂种类众多,本文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影像学对比剂。
2. 磁共振影像学对比剂2.1 钆钆是最常用的磁共振影像学对比剂之一。
它是一种含有稀土金属的有机化合物。
钆对磁共振成像具有较高的信号增强效果,可增加图像对比度,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2.2 硫酸盐硫酸盐是另一种常用的磁共振影像学对比剂。
它可以增加图像的T2信号,改善图像的对比度,对于观察血管病变等有一定的作用。
3. 放射性核素对比剂3.1 伊蒙封伊蒙封是一种放射性核素对比剂,常用于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它通过静脉注射,被骨组织吸收,可用于检查骨骼病变和骨肿瘤等。
3.2 氟代脱氧葡萄糖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是一种常用的放射性核素对比剂,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中广泛应用。
它可用于检查肿瘤组织的代谢活动,辅助癌症的诊断和治疗。
4. 超声波影像学对比剂4.1 微泡剂微泡剂是一种常用的超声波影像学对比剂。
它由气体微泡和载体组成,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
微泡剂在超声波的作用下能够产生较强的回声信号,帮助医生观察心脏血流动力学、肝脏血管等。
4.2 染色剂染色剂也是一种常用的超声波影像学对比剂。
它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可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产生回声信号。
染色剂在超声波检查中常用于研究血流速度、心脏疾病等。
5. CT影像学对比剂5.1 碘剂碘剂是最常用的CT影像学对比剂之一。
它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进入体内,可提高CT图像的对比度,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观察器官和血管的情况。
5.2 铋剂铋剂是另一种常用的CT影像学对比剂。
它对高能量X射线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可用于显示胃、肠道等消化道器官的轮廓和病变。
6. 结论常用影像学对比剂种类繁多,包括磁共振影像学对比剂、放射性核素对比剂、超声波影像学对比剂和CT影像学对比剂。
磁共振对比剂钆双胺的临床应用评价
![磁共振对比剂钆双胺的临床应用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79d9de0856a561252d36fc6.png)
【 要】 目 的 摘
探 讨磁 共 振 对 比 剂 钆 双胺 的 安 全性 及 有效 性 。方 法 观 察 1 2 使 用钆 双 胺 患 者 不 良反 应 的发 7 3例
生情 况及 对磁 共振 的 增 强 效 果 。 结 果 1 2 例 作 磁 共 振 增 强 病 例 中无 不 良反 应 者 1 1 例 ( 9 6 ) 出现 不 良反 应 6 73 77 9.6 ,
例 (. 4 ) 均 为 非 过 敏 反 应 。其 中头 昏 3例 、 O 3 , 头痛 2例 、 注射 部 位 不 适 1 , 过 敏 反 应 出现 。纳 入 图像 评 价 17 例 无 6 7例 , 占 9. 3 , 中增 强 效 果 满 意 1 6 7 3 其 3 8例 , 8 . 7 ; 强 效 果 一般 3 9例 , 1 . 3 、 效 果 差 病例 。 结论 在 合 理 使 占 15 % 增 0 占 8 4 无 用 下 钆 双 胺 应 是 安 全 、 效 的 MR 对 比 剂 。但 终 末 期 肾病 患者 应 慎 重 使 用 , 有 I 以减 少 肾源 性 系统 纤 维 化 ( F 的发 生 。 NS )
[ sr c] Ob e t e To e au t h aeya de{cie eso h Ab ta t j ci v v l aet es [t n fetv n s fteMRIc n rs g n - o ta ta e t GdDTP B A。 eh d M M tos
【 键 词 】 磁 共 振 ;增 强扫 描 ;钆 双 胺 关
【 A
d i1 . 9 9 ji m 1 7 — 5 1 2 1 . 0 0 9 o: 0 3 6 /. s 6 2 3 1 . 0 2 1 . 5 s
Clni a v l a i n o RI c nt a ta e ・ i c le a u to fM o r s g ntGd・ DTPA- - BM A
MRI对比剂5
![MRI对比剂5](https://img.taocdn.com/s3/m/c9a623a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2.png)
MRI对比剂是一 种在磁共振成像 (MRI)中用于 增强图像对比度 的物质
它可以改变组织 间的信号强度, 使图像更加清晰
MRI对比剂主要 有两类:顺磁性 对比剂和超顺磁 性对比剂
顺磁性对比剂可 以缩短T1弛豫时 间,超顺磁性对 比剂可以缩短T2 弛豫时间
MRI对比剂的分类
根据化学结构分类: 离子型、非离子型、 金属螯合物型
避免对比剂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 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添加标题来自添加标题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推荐剂量使用
对比剂使用后,应密切观察患者 的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处理
对比剂的安全性评价
对比剂的毒性:可能对人体造成 伤害
对比剂的副作用:可能影响肾脏、 肝脏等器官功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对比剂的过敏反应:可能引起皮 肤瘙痒、红斑等过敏症状
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提高对比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降低对比剂的使用成本,提高患 者接受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开发新型对比剂,提高成像质量 和诊断准确性
应对环保和监管要求,确保对比 剂生产和使用的可持续性
THNK YOU
汇报人:XX
根据用途分类:T1 对比剂、T2对比剂、 血池对比剂、肝胆 对比剂
根据给药方式分 类:静脉注射、 口服、直肠给药
根据安全性分类 :高安全性、中 安全性、低安全 性
MRI对比剂的作用
提高MRI图像的对比度
增强MRI图像的信噪比
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病变区 域
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进展
02
MRI对比剂的应用
用
新型对比剂 的研究与开 发
磁共振对比剂的研究概况
![磁共振对比剂的研究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9d84915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1.png)
磁共振对比剂的研究概况磁共振对比剂(Magnetic Resonance Contrast Agents, MRCA)是一种具有高磁滞特性,由含有稳定稀土金属离子或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的化合物组成的外源性相对短寿命的物质。
它们能够显著提高磁共振信号的对比度,将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离出来,从而更精确地定位和诊断疾病。
本文将围绕磁共振对比剂的研究概况展开探讨。
首次磁共振对比剂的应用是在20世纪80年代。
当时使用的对比剂是Gd-EDTA,它是一种含有钆三价离子的配合物。
钆元素具有较大的磁矩和易于磁化的特点,能够显著地增强磁共振图像的对比度。
Gd-EDTA和其他Gd配合物的主要作用是延长水分子的旋转弛豫时间,使局部组织的信号强度增加。
此外,Gd配合物在肝脏和肾脏中的代谢分布也是MRCA的一个应用方向。
Gd-EDTA目前已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对比剂,在肿瘤、心血管、神经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然而,传统磁共振对比剂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其主要缺点是对病灶的诊断准确性有限,无法明确病变组织的特征,而且由于药物代谢的缘故,对比剂被分解后还具有一定的毒性。
因此,近年来的磁共振对比剂研究主要致力于研发新型对比剂,以提高诊断精度和安全性。
一种新型MRCA是用于靶向纳米颗粒的磁共振对比剂。
这种对比剂可以将纳米颗粒导向到给定的部位,提高MRI图像的灵敏度。
靶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如激活将毒性蛋白与靶向分子结合的细菌,化学方法合成的药物靶向分子,通过改变纳米颗粒表面化学结构的方法等等。
靶向纳米颗粒对于肿瘤治疗的应用前景广阔。
除了靶向纳米颗粒,其他高灵敏度和选择性MRCA的研究也正在进行。
例如,一些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将锰离子导入磷脂双层和人红细胞中。
锰能够显著提高MRI图像的对比度,而且由于锰在体内的含量十分有限,因此其安全性大大增加。
虽然磁共振对比剂已经被有效地应用于医学诊断中,但是大多数对比剂都具有潜在的毒性,并且对病变定位的准确性依赖于对比剂的选择。
肝细胞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的扫描技术应用研究
![肝细胞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的扫描技术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88311c602020740bf1e9b6d.png)
肝细胞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的扫描技术应用研究摘要:磁共振增强扫描技术在整个临床中有重要的作用,应用到的是肝脏疾病的检查中,近些年来随着对比剂的不断研发和具体应用,肝细胞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广泛应用到临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该对比剂对于发现和鉴别肝脏局部病灶性疾病有突出的价值,结合药学动力学的报道得知,一次注药物后可以实施肝脏多期动态扫描以及肝细胞期的成像,可以对肝功能进行评价。
其中以钆塞酸二钠的扫描作为基础,在整个阶段,结合具体的应用中心,对比了药代动力学的对应知识,对用药方式和扫描序列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肝细胞;特异性磁共振;对比剂;钆塞酸二钠;扫描技术应用肝脏疾病是当前死亡几率比较高的一种因素,需要提升对肝脏疾病的早期症状的了解。
磁共振对比剂中钆制剂应用优势明显,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需要明确元素的类型,其中钆是常见的一种稀土元素,在应用的过程中,极大的缩短了T1和T2驰豫时间。
在整个阶段实施的是人工推注的方式,依据生物学的分布概况得知,钆类磁共振对比剂分为的是非特异性细胞外对比剂以及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
兼顾到水溶性的对应知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需要对药代动力学的知识和药效动力学指标和用药量以及给药方式等进行调整,合理应用。
1.钆塞酸二钠的药效动力学磁共振对比剂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以磁化效应作为基础的,如何改变组织的信号强度是关键,需要进行药效动力学的评估,在短期内应用,提升药效。
在整个应用过程中最明显的特点是缩短了部分指标的时间。
钆塞酸二钠的整体应用可行性高,主要是由于Gd-EOB-DTPA的顺序磁性成分,可以以共价连接作为基础,亲脂性因素是对胆汁排泄有一定的影响,结合蛋白自身结合情况,需要及时应用扫描技术,确保排泄合理。
此外和蛋白质可逆出现相互作用后,在肝细胞内可以50%提升驰豫度。
在各种对比剂的应用中,站在磁场环境中,几种不同的含钆对比剂的血浆T1驰豫率分别是不同的,需要结合药物的属性进行合理采用,如下:表一:不同的含钇造影剂在特定环境下的血浆T1驰豫率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是1.5TGE磁共振,16排GECT,西门子DR,以图像后重建处理为主。
磁共振钆对比剂在儿童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磁共振钆对比剂在儿童临床中的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de706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a.png)
中国乡村医药磁共振钆对比剂在儿童临床中的应用分析瞿承武程文君儿童及婴幼儿的机体处于生长发育的初级阶段,心理和生理功能都尚未健全,对X线电离辐射敏感程度高,如果接触过多的电离照射,会对儿童机体产生一定影响和损害。
医学伦理委员会将磁共振定义为风险最小的检测技术之一,并获准磁共振可运用于儿童方面研究。
在实际的临床中,磁共振也被医疗界认为可以安全的替代CT绝大部分检查。
儿童在钆对比剂使用标准方面,和成人基本一致。
但考虑到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使用对比剂的过程中需格外注意。
1 钆对比剂特点和种类根据对比剂在细胞中的特异性及作用机理,可将对比剂分为细胞外对比剂和细胞内对比剂。
目前,应用在临床方面以非特异性细胞外间隙对比剂为主,这类对比剂主要以稀土元素钆的螯合物为主要成分。
金属钆离子是一种顺磁性很强的金属离子,能显著缩短组织的弛豫时间,具有明显的高弛豫特征,能清楚显示病灶细节,临床上可取得满意的信号增强效果。
在我国,目前应用作者单位:318013 浙江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放射科通信作者:程文君,Email:***************在临床的钆对比剂主要有钆双胺注射液(欧乃影)、钆喷酸葡胺注射液(马根维显)、钆贝葡胺注射液(莫迪司)、钆塞酸二钠注射液(普美显)、钆特醇注射液(普海司)、钆特酸葡胺注射液(多它灵)、钆布醇注射液(加乐显)。
以上对比剂,在儿童检查应用方面,除了钆塞酸二钠外,其余均通过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证实,也获得了我国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总局认可。
2 儿童对比剂选择时注意事项2.1对比剂的适应性在临床中,虽然钆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低于X线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1],但由于儿童具有的生理功能特点,在实际使用中仍需格外注意。
上面所说的现应用在我国临床的钆对比剂中,各厂商也对其产品使用适应性给出了详细的注明,并非所有钆对比剂都适用于儿童检查。
加乐显适用于全身检查,成人及全年龄段儿童;多它灵适用于全身检查,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用于成人全身,其余部位检查为全年龄段;普海司适用于全身检查(不包括MRA),成人和2岁以上儿童脑、脊柱和周围组织病变检查,成人全身其余部位检查;欧乃影、马根维显均适用于全身检查,成人及全年龄段儿童;莫迪司适用于全身检查,成人和2岁以上儿童;及腹股沟区未见肿大淋巴结图像。
磁性纳米颗粒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
![磁性纳米颗粒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a526a7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2.png)
磁性纳米颗粒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磁性纳米颗粒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磁性纳米颗粒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和生物相容性,能够在医学领域中实现多种功能,如磁共振成像、生物标记、药物传递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磁性纳米颗粒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包括其基本原理、主要方法及现状。
一、磁性纳米颗粒的基本原理磁性纳米颗粒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小颗粒,具有特殊的磁性质。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磁性材料自身的磁性作用,与外加磁场进行相互作用,达到对组织或细胞的成像或治疗目的。
二、磁共振成像中的磁性纳米颗粒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中。
磁性纳米颗粒在MRI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MRI对比剂,二是作为MRI引导下的靶向治疗剂。
1. 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对比剂磁性纳米颗粒具有较强的磁性,可以对局部组织或器官产生明显的磁性信号。
将磁性纳米颗粒注射到人体内部,结合MRI技术,可以获得高对比度的图像,以便实时观察身体各个部位的情况。
特别是在肿瘤检测中,磁性纳米颗粒的应用使得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得以清晰显示,为医生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2. 磁性纳米颗粒作为靶向治疗剂磁性纳米颗粒具有较强的生物相容性,可以通过表面修饰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靶向识别和治疗。
将药物包裹在磁性纳米颗粒表面,通过外加磁场的作用,将药物准确地输送到肿瘤部位,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实现了精确的靶向治疗。
三、磁性纳米颗粒在生物标记中的应用生物标记是指将特定的磁性纳米颗粒与生物分子(如抗体、核酸等)结合,通过磁性纳米颗粒的磁性信号实现对生物体系的特定成分的检测。
在医学领域,磁性纳米颗粒常用于体内肿瘤细胞的检测和定位,通过与抗体的结合,能够准确检测和追踪肿瘤细胞的位置和数量,为肿瘤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四、磁性纳米颗粒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磁性纳米颗粒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通过将药物包裹在磁性纳米颗粒内部,以磁性纳米颗粒为载体,通过外加磁场的作用将药物传递到指定的治疗部位。
磁共振对比剂
![磁共振对比剂](https://img.taocdn.com/s3/m/2810d3a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d.png)
(二)超顺磁性和铁磁性类对比 剂的增强机制
机制与顺磁性类不同。这两类对比剂的不 成对电子的磁矩和磁敏性远大于人体组织, 可造成磁场不均匀,水分子扩散通过不均 匀磁场时改变了质子横向磁化的相位,加 速去相位过程,形成了有关质子的T2或T2* 弛豫时间缩短,造成信号减低,呈黑色或 暗色。也称为阴性对比剂。
MR组织对比高和多参数成像等优点,使MR 发现病变敏感性显著提高,但仍然存在特 异性差、小病变难以发现以及疑难病定性 困难等问题。MR对比剂的应用能改变组织 的弛豫时间,从而改变组织的信号强度, 提高组织的对比。
传统X射线和CT诊断造影所用造影剂的增强 原理,是造影剂本身对X射线的阻挡作用直 接造成的,而MRI造影剂本身不产生信号, 信号来自氢原子核。MRI造影剂接近有关质 子后,可缩短这些质子的弛豫时间,间接
这类对比剂通常与成像速度很快的MR技术 结合,用于心肌或脑组织的灌注功能成像、 血流量和血容量的研究,还可协助肿瘤的 定性诊断和恶性肿瘤的分期、分级。超顺 磁性氧化铁(SPIO)是代表,主要用于肝 脏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对比剂的应用-钆剂
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检查,当血脑屏障 破坏时,对比剂才能进入脑和脊髓,使肿 瘤、梗塞、感染等病变强化(缩短T1)。也有 助于小病灶的检出(转移瘤)。在腹部、 乳腺和肌骨系统中应用也很广泛。用量: 0.01mmol/kg。90%经肾小球滤过从尿中排 除体外,少量经胃肠道排除。
各造影剂基本物质类型及性质
组织特异性分类:肝特异性对比剂如SPIO 等;血池对比剂-主要用于MR血管造影等; 淋巴结对比剂-观察淋巴结;其他如胰腺 锰特异性对比剂等
化学结构分类:钆作为中心离子分为离子 型和非离子型;化学结构式分为线形和巨 环形鳌合物。
磁共振MRI对比剂
![磁共振MRI对比剂](https://img.taocdn.com/s3/m/4760afb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7.png)
概述
三、分类
不同的磁特性: 顺磁性、超顺磁性、铁磁性、逆磁性
目前大部分使用和开发研制的MRI对比剂为顺 磁性和超顺磁性物质。其中顺磁性对比剂Gd-DTPA 为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MRI对比剂
钆螯合物Gd-DTPA对比剂 非特异性细胞外间隙分布的MR对比剂以Gd-DTPA为代表,钆螯合 物(Gado-linium chelates)是最早研制出来的一种顺磁性MR对比剂,目前
概述
一、基本特性
MRI的软组织分辨力很高,不用对比剂时已经能显示不少CT不能显示 的病变。使用MRI对比剂的目的包括: ①增加对比度,提高图像的信噪比,有利于病灶的检出; ②通过病灶的不同增强方式和类型,帮助病灶定性。
尤其是正在发展中的组织和器官的特异性对比剂的应用,可明显提 高病灶检出和定性诊断能力。
钆螯合物Gd-DTPA对比剂
剂量、安全性及副作用 ➢ Gd-DTPA副作用的高危因素及其副作用的预防和处理:
①静脉注射对比剂可有促进颅内压增高的作用,所以对颅内高压患者检查时应适 当使用降颅压药物; ②静脉注射注射速度与不良反应无关; ③既往有过敏史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2.6%;有碘对比剂过敏史者,使用钆对比 剂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是无碘对比剂过敏史者的3.7倍。所以对有碘对比剂过敏 而改行磁共振对比剂的患者也应密切观察病情。
二、肝胆特异性对比剂
Mn-DPDP 提高肝内病灶、尤其非肝细胞性病变的检出率。在区别肝细胞性病变与非肝细 胞性病变上具有一定意义。Mn-DP-DP能使肝实质显著强化,肝内非肝细胞性病灶, 如肝血管瘤、肝转移性肿瘤、胆管细胞癌、淋巴瘤、肝囊肿等 提高病灶定性诊断能力。 根据肝细胞肝癌的强化程度能提示肝癌的分化程度和血供情况。 有利干肝硬化、肝炎等弥漫性疾病的诊断。
磁共振对比剂的研究概况
![磁共振对比剂的研究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427bd27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c.png)
磁共振对比剂的研究概况磁共振对比剂是用于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药物,通过在体内注射对比剂可以提高MRI图像的对比度,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以来,磁共振对比剂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文将对磁共振对比剂的研究概况进行详细介绍。
磁共振对比剂的种类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金属盐类对比剂和金属配合物对比剂。
金属盐类对比剂是早期应用较多的一类,如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铒。
这些对比剂具有光稳定、价格低廉等优势,但由于其对人体肾脏的毒性较大,目前已逐渐被取代。
而金属配合物对比剂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类型,主要包括钆配合物、锰配合物和铁配合物等。
这些配合物对人体较安全,并且可以提供更高的图像对比度。
磁共振对比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磁共振对比剂的合成与制备。
对比剂的合成是整个研究的基础,也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有机合成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型的对比剂被合成出来。
研究者们通过合成高稳定性和高放大效率的钆配合物,提高了对比剂的成像效果。
还有研究者通过改变配体的结构,改善对比剂的生物相容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
其次是磁共振对比剂的性能研究。
研究者们通过调控对比剂的结构和成分,提高其成像性能。
一些研究者通过调节对比剂的配体结构,使其对水分子的交换速度增加,从而提高MRI图像的对比度。
一些研究着还通过调整对比剂与目标分子的配位方式,实现了特异性识别和成像。
第三是磁共振对比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代动力学研究主要关注对比剂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
这些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对比剂的临床应用和剂量调节。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对比剂与人体的相互作用的深入认识,研究者们开始从多个角度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例如对比剂在不同人群中的药动学变化,对比剂对肾脏功能的影响等。
最后是磁共振对比剂的临床应用研究。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无创性的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
研究者们通过对不同疾病患者的磁共振成像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估对比剂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效果和价值。
磁共振对比剂
![磁共振对比剂](https://img.taocdn.com/s3/m/863cd9a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9.png)
对比剂可能对肝功能产生影响, 导致肝功能异常。
对比剂可能引起头痛、恶心、 呕吐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04
磁共振对比剂的未来发展
新兴的磁共振对比剂
纳米级对比剂
利用纳米技术开发的磁共振对比 剂,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能够更准确地检测病变。
动态对比剂
能够实时监测病变血流灌注情况的 对比剂,有助于评估病变的活性及 恶性程度。
其他应用
磁共振对比剂还可应用于肝脏 、肾脏、乳腺等多个领域的成
像诊断。
02
磁共振对比剂的原理与作用
磁共振成像原理
01
02
03
核自旋磁矩
原子核具有自旋磁矩,在 静磁场中按照一定的规律 进行旋转。
射频脉冲
通过施加射频脉冲,使自 旋磁矩发生偏转,并产生 共振。
信号检测与成像
在射频脉冲作用后,通过 检测和测量共振信号,经 过计算机处理后形成图像。
临床应用案例三:神经影像
在神经影像中,磁共振对比剂通常与MRI扫描结合使 用。在注射对比剂后,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大脑和神经 系统的信号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病变或功能障碍。
神经影像也是磁共振对比剂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通 过使用磁共振对比剂,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大脑和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常见的神经影像包括脑功能成像、脑代谢成像和神经 传导成像等。通过使用磁共振对比剂,医生可以更准 确地评估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为诊断和治疗 提供帮助。
多模态对比剂
结合多种影像技术的对比剂,如 MRI与PET、MRI与X线等,能够提 供更全面的医学影像信息。
对比剂的个性化使用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对比剂
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影像需求,选择最适合的磁共振对比剂,以提高诊 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介绍钆对比剂分类
![介绍钆对比剂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6b9e72b0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3.png)
介绍钆对比剂分类钆对比剂是一种用于医学影像学中的诊断工具,广泛应用于X射线、CT、MRI等影像检查中。
根据其成分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将钆对比剂分为以下几类:1. 碘类对比剂:碘类对比剂是最常见的一类对比剂,常用于血管造影和腹部CT等检查。
碘类对比剂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的方式给患者使用,以提高影像的对比度。
由于碘类对比剂具有较高的碘含量,可以有效地吸收X射线,从而在影像中显示出明亮的区域,使医生更容易观察和诊断病变。
2. 钆类对比剂:钆类对比剂是一种常用于MRI检查的对比剂。
与碘类对比剂不同,钆类对比剂不含碘,因此对过敏碘的患者比较安全。
钆类对比剂通过改变组织的磁性,提高MRI影像的对比度。
钆类对比剂可以在血管系统和组织中产生明亮的信号,从而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病变。
3. 超声造影剂:超声造影剂是一种应用于超声检查的对比剂。
超声造影剂通常由气体微泡或颗粒悬浮液组成,通过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产生回声信号,从而增强超声影像的对比度。
超声造影剂可以用于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检查,帮助医生更好地观察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4. 磁性荧光对比剂:磁性荧光对比剂是一种新型的对比剂,可以在磁共振成像(MRI)和荧光成像中同时应用。
磁性荧光对比剂具有磁性和荧光性质,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显示出组织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信息,同时通过荧光成像显示出组织的代谢和分子水平信息。
这种对比剂可以在临床诊断和生物医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5. 骨密度对比剂:骨密度对比剂是一种用于骨密度测量的对比剂,常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评估。
骨密度对比剂通常是一种含有钙和其他成分的溶液,通过测量X射线的吸收能力来评估骨骼的密度和强度。
骨密度对比剂可以帮助医生判断骨质疏松症的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结来说,钆对比剂是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一种诊断工具,可以根据其成分和用途的不同分为碘类对比剂、钆类对比剂、超声造影剂、磁性荧光对比剂和骨密度对比剂等几类。
这些对比剂在不同的影像检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常用影像学对比剂种类(2023版)
![常用影像学对比剂种类(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a29eb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c.png)
常用影像学对比剂种类常用影像学对比剂种类:⒈磁共振成像(MRI)对比剂:⑴磁共振造影剂:常用的造影剂包括Gd-DTPA(二乙三胺五乙酸钆)和Gd-DOTA(二甲酰二胺四乙酸钆)等。
它们通过增强剂的钆原子产生高信号强度,用于增加器官和病变的对比度。
⑵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剂:常用的弥散加权成像剂包括吡咯烷酮(Pyrrolidinone)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等。
它们通过改变水分子的扩散来提供对不同组织结构的信息。
⒉ X射线成像对比剂:⑴碘化合物:常用的碘化合物对比剂包括口服碘剂和静脉注射碘剂。
它们通过增强物体对X射线的吸收而提供对比度。
⑵气体对比剂:常用的气体对比剂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等。
它们通过改变器官或空腔内的气体分布来提供对比度。
⒊超声造影剂:⑴气泡对比剂:常用的气泡对比剂包括硫酸盐和黏土颗粒等。
它们通过在血液中引入气体泡沫来提供对比度。
⑵微泡对比剂:常用的微泡对比剂包括含氟化物的气体微泡和聚合物微泡等。
它们通过在血液中引入微小气泡来提供对比度。
⒋核医学对比剂:⑴放射性同位素: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对比剂包括Technetium-99m和Iodine-131等。
它们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来提供对比度。
⑵放射性示踪剂:常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包括Fluorine-18和Carbon-11等。
它们通过与特定分子结合来追踪器官或病变的代谢过程。
⒌其他影像学对比剂:⑴磁性纳米颗粒:常用的磁性纳米颗粒包括氧化铁纳米颗粒和金纳米颗粒等。
它们通过对磁场的响应来提供对比度。
⑵荧光染料:常用的荧光染料包括靛红和亚麻酸荧光染料等。
它们通过荧光的发射和吸收来提供对比度。
本文档涉及附件:●技术规范说明书,介绍各种常用影像学对比剂的性质、用途和剂量等详细信息。
●研究论文,包括最新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评估不同对比剂的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磁共振造影剂:指在磁共振成像中使用的对比剂,用于提高图像的对比度。
磁共振对比剂的研究概况
![磁共振对比剂的研究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8d82b72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2.png)
磁共振对比剂的研究概况磁共振对比剂(MRI contrast agents)是一种通过增加磁共振图像的对比度,从而改善图像分辨率和描绘病变的能力的物质。
它们在医学影像学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磁共振成像(MRI)中。
磁共振对比剂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的研究目标是利用对比剂改善MRI的成像效果。
最初使用的对比剂是铜盐和锰盐,但它们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它们的临床应用。
随后,研究人员开始开发更安全和有效的对比剂。
磁共振对比剂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含有金属离子的对比剂,常见的有钆(gadolinium)对比剂;另一种是超顺磁性对比剂,如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钆对比剂是目前最常用的磁共振对比剂之一。
钆对比剂通过释放自由金属离子来改变组织的磁化强度,从而产生对比效果。
这种对比剂在磁共振成像中表现出较长的悬架效应,可以提供较长时间的对比增强。
钆对比剂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些病人可能对钆离子过敏,出现过敏反应。
少数情况下,使用钆对比剂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如肾功能损害和病理性肌红蛋白尿。
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找更安全的对比剂。
超顺磁性对比剂则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磁共振对比剂。
它们由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组成,可以在外部磁场作用下产生强烈的磁化效应。
这些对比剂通常用于肝脏和淋巴节点的成像,特别是用于检测肿瘤和炎症。
近年来,研究人员还致力于开发新类型的磁共振对比剂,以提高对比效果和安全性。
一些研究着眼于使用纳米粒子作为对比剂,这些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磁化效应。
另一些研究则探索使用基因和蛋白质修饰的对比剂,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分子成像。
磁共振对比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
随着对比剂的不断改进和新型对比剂的开发,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磁共振检查应用对比剂扫描病人的心理护理
![磁共振检查应用对比剂扫描病人的心理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de033a233687e21ae45a990.png)
磁共振检查应用对比剂扫描病人的心理护理随着磁共振装备的普及和MR检查例次的增多,磁共振血管造影和增强扫描也随之增多,因此,MR对比剂的应用呈逐年递增现象。
据文献报道,30%~40%接受MR检查的患者同时需MRI增强扫描或血管造影检查。
MR检查中近70%的安全性问题是由注射对比剂引起的。
因此,检查前患者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紧张和恐惧感,为了更好地配合检查,必要时需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
标签:磁共振对比剂高压注射器心理疏导心理护理幽闭恐惧症目前,磁共振在我国大中城市医院中以得到普遍应用,并已成为诊断多种疾病的有效手段,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接受这一检查。
因此,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对比剂的应用也逐渐增多,主要是血管造影和增强扫描。
但是,由于血管造影和增强扫描使用对比剂的剂量大,需要高压注射,速度快.毒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病人易产生畏惧,紧张,恐惧心理,以至在检查过程中不能按要求与医务人员很红配合,以至不能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并导致检查被迫中断。
因此,从事磁共振工作的医护人员,如何对MR增强扫描和血管造影病人实施正确有效的心理疏导,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主动配合,笔者认为对降低副反应发生率以确保病人安全,提高扫描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1 临床资料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使用钆剂造影剂对28000例次对比剂注射中,年龄段为3~75岁,经统计,发生不良反应率为0.07%~2.4%。
绝大多数为轻度不良反应,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疼、发痒、以及注射部位冰凉,发热,疼痛或感觉异常等症状。
发生过敏反应的概率非常小,为0.04%~0.7%,以皮疹,风疹,荨麻疹最常见,发生血管外渗的概率为0.05%,支气管痉挛罕见。
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非常罕见,发生概率为0.001%~0.01%。
在对上述病人的观察了解,特别是对发生反应病人的处理,结果表明,应用高压注射对比剂进行磁共振扫描病人的心理反应是多方面的,而紧张,恐惧,焦虑,是普遍存在的,究其原因,磁共振产生的强大噪音是造成心理紧张的诱因,造影剂的高压快速注射中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意外,是造成紧张,恐惧的主要原因;担心扫描结果如何,对自己病情担忧是造成焦虑的主要原因。
MR对比剂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MR对比剂的原理及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4d4be5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c.png)
MR对比剂的原理及临床应用1. 引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
MR对比剂是在进行MRI扫描时向患者体内注射的一种物质,可以用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从而提高疾病的检测和诊断能力。
2. MR对比剂的原理MR对比剂通过改变组织中的磁场强度和T1和T2弛豫时间来提高图像对比度。
2.1 磁场强度MR对比剂中的成分可以通过产生大于组织周围磁场的磁场强度来增强图像对比度。
不同的对比剂具有不同的磁场强度,这取决于对比剂中的磁性物质的性质和浓度。
2.2 T1弛豫时间T1弛豫时间是指核磁共振过程中核自旋回复到自由状态的时间。
MR对比剂可以缩短T1弛豫时间,使得对比剂周围的组织在图像上呈现高信号强度。
2.3 T2弛豫时间T2弛豫时间是指核磁共振过程中核自旋之间相互影响而逐渐失去一半强度的时间。
MR对比剂可以延长T2弛豫时间,使得对比剂周围的组织在图像上呈现低信号强度。
3. MR对比剂的临床应用MR对比剂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它们可以用来改善图像对比度,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各种疾病。
3.1 肿瘤检测与诊断MR对比剂可以在肿瘤扫描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MR对比剂包括增强剂、血管造影剂和特殊对比剂等。
这些对比剂可以通过改变肿瘤周围的磁场强度和T1/T2弛豫时间,使肿瘤在图像上更为明显,有助于医生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恶性程度。
3.2 血管成像MR对比剂可以用于血管成像,特别是在血管病变的检测和诊断中起到关键作用。
MR对比剂可以通过改变血液中的磁场强度和T1/T2弛豫时间,使血管在图像上更为清晰可见,帮助医生确定血管的位置、直径和异常情况。
3.3 炎症和感染检测MR对比剂还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炎症和感染性疾病。
对于这些疾病,MR对比剂可以通过改变炎症或感染区域的磁场强度和T1/T2弛豫时间,使这些区域在图像上更为明显,有助于医生确定疾病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对比剂的知识点总结
![对比剂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d34da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8.png)
对比剂的知识点总结一、对比剂的类型根据对比剂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碘剂、钡剂、铁剂、气体剂和超声造影剂等几种类型。
1. 碘剂:碘剂是最常用的一种对比剂,通常用于增强X射线、CT扫描和血管造影的成像效果。
碘剂可分为阴性对比剂和阳性对比剂。
阴性对比剂是由碘酸、碘酸盐或有机碘化合物制成的,其主要作用是在X射线或CT扫描中吸收射线,使其周围的组织或器官产生影子。
而阳性对比剂则是由含碘的有机化合物制成的,能够吸收X射线,并在线影中显现出亮白的影子,从而提高器官结构的对比度。
2. 钡剂:钡剂主要用于肠道造影检查,可以直接饮用或灌肠,通过X射线的成像技术来显示出肠道的轮廓、形态和功能。
它是一种无毒、无吸收的对比剂,被广泛用于胃肠道的X 射线摄影和CT扫描检查。
3. 铁剂:铁剂是一种用于造影磁共振成像(MRI)的对比剂,主要用于显示出软组织和血管的清晰影像。
铁剂通过对比磁场的改变来增强组织和血管的对比度,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观察和诊断病变。
4. 气体剂:气体剂主要用于胸部和腔腹腔造影检查,在X射线或CT扫描中使器官和腔隙更清晰可见。
5. 超声造影剂:超声造影剂是一种用于超声波成像技术的对比剂,可以通过改变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率来增强组织和器官的对比度,使医生更准确地检查和诊断病变。
二、对比剂的作用机制对比剂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成分和性质有关,不同类型的对比剂在影像学中的作用机制也不同。
1. 碘剂:碘剂能够吸收X射线,形成明显的影子,并通过这些影子来显示出器官和组织的轮廓和结构,从而提高图像的对比度。
在CT扫描中,通过碘剂的增强效应,可以更清楚地显示出血管和肿块等病变,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2. 钡剂:钡剂能够将X射线投射到其周围的组织和器官上,形成清晰的轮廓和结构,从而直接显示出肠道的形态和功能,有助于医生对胃肠道疾病进行检查和诊断。
3. 铁剂:铁剂通过改变磁场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率,能够增强MRI图像中组织和血管的对比度,清晰地显示出软组织和血管的结构,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和损伤。
常用影像学对比剂种类
![常用影像学对比剂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5373fa1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3.png)
常用影像学对比剂种类影像学对比剂是用于医学影像学检查中的一种药物,它通过注射或口服进入体内,以提高或增强影像学检查的质量和清晰度。
常用影像学对比剂包括有机碘对比剂、钆配合物对比剂、超声造影剂和核素对比剂。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些常用影像学对比剂的特点和应用。
1.有机碘对比剂:有机碘对比剂是目前最常用的对比剂。
因为碘元素具有较高的原子核数和高吸收X射线的能力,所以有机碘对比剂能够在X线、CT、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中显影血管和器官的细节。
有机碘对比剂既可通过静脉注射,也可通过口服或直接在器官腔内注入。
注射时剂量和注射速度需要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和患者的年龄、肾功能等因素来确定。
有机碘对比剂常用于CT血管成像、CT腹部扫描、尿路造影等临床检查中。
2.钆配合物对比剂:钆配合物对比剂是MRI检查中常用的对比剂。
它们是由稳定的钆金属离子和配体组成的,通过改变MRI扫描时局部磁场的强度和信号,来增强磁共振影像的对比度。
钆配合物对比剂可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用于提高MRI扫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更好地显示器官和组织的病理改变。
钆配合物对比剂适用于MRI脑、脊柱、关节和肌肉等部位的检查。
3.超声造影剂:超声造影剂是在超声检查中使用的对比剂。
超声造影剂通常是微小的气泡或颗粒,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
它们具有较高的声纳反射能力,能够使超声波在器官和组织之间更好地传播,增强超声图像的对比度。
超声造影剂广泛应用于心脏、肝脏、肾脏、脾脏等器官的超声检查中,以帮助诊断疾病和指导治疗。
4.核素对比剂:核素对比剂是放射性同位素,通过静脉、口服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体内,用于核医学检查。
不同的核素对比剂具有特定的组织分布和排泄途径,通过跟踪和测量这些核素的放射性衰变,可以获得有关器官和组织功能的信息。
核素对比剂常用于骨骼扫描、心脏扫描和甲状腺扫描等核医学检查中,用于诊断各种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
总结起来,常用影像学对比剂包括有机碘对比剂、钆配合物对比剂、超声造影剂和核素对比剂。
磁共振 钆对比剂 作用机制
![磁共振 钆对比剂 作用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8a802bb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d.png)
磁共振钆对比剂作用机制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一种常用于医学诊断的非侵入性影像学技术。
在进行MRI检查时,病人需要躺在装有强磁场的设备中,通过给予病人一种钆对比剂,可以显著提高MRI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钆对比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有增强磁共振信号、改善成像质量、突出异常病灶、评估血流及组织灌注动力学等等。
钆对比剂是一种含有钆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如Gadopentetate Dimeglumine(Gd-DTPA)、Gadobutrol、Gadoterate Meglumine等。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磁共振信号的改变来突出病灶并改善MRI图像质量。
首先,钆对比剂可增强磁共振信号。
钆离子具有从周围水分子获取能量并重新释放出来的特性。
在强磁场的作用下,钆对比剂中的钆离子会发生共振。
当RF脉冲作用于体内的钆离子时,钆离子会吸收能量并在短时间内重新释放出去,从而产生信号。
这些信号可以被磁共振仪器接收到,并转化为图像。
其次,钆对比剂可以改善成像质量。
由于钆对比剂含有钆离子,钆离子与周围水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增加了局部磁场的异质性。
这些异质性会导致信号强度的变化,从而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使用钆对比剂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出病变的细节,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区别。
钆对比剂还可以突出异常病灶。
在某些情况下,病变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对比度较低,难以准确诊断。
使用钆对比剂可以通过增加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来使病灶更加显著。
钆对比剂在病灶组织中的富集可以使这些部位的信号增强,从而更容易发现异常情况。
此外,钆对比剂还可以评估血流及组织灌注动力学。
利用MRI技术,结合钆对比剂的使用,可以观察到钆离子对血管的影响。
当钆对比剂进入血流后,可以通过磁共振技术测量到信号的强度和变化,从而评估血流和组织的灌注情况。
这对于评估肿瘤的血供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巴结对比剂 :
用于观察淋巴结的改变。
其它特异性对比剂 如胰腺、肾上腺对比剂等 。
A
B
GD-DTP 动脉期
GD-DTPA 平衡期
C
超顺磁性氧化铁
吸入法造影剂
通过极化技术(用微波激发氮 、氦3、碳13等同 位素药物极化) 产生雾化气体,经过吸入法形 成组织对比。
Proton and Helium-3 Images of the Lungs
Proton
Images courtes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1787年,Johan Gadolin 在瑞典的 Ytterby 附近 发现一种非常小的黑色石块, 被命名为 Cerite (铈硅石),被分成两部分,即samaria(氧化 钐)和 gadolinia(氧化钆) 1880年, Jean-Charles Galissard de Marignac 从 gadolinia(氧化钆)部分中分离出钆元素和 被称为“yttria”( 氧化钇)的物质
超顺磁性对比剂: 超顺磁性对比剂是指由磁化强度介于顺磁性和铁 磁性之间的各种磁性微粒或晶体组成的对比剂。 其磁化速度比顺磁性物质快,在外加磁场不存在 时,其磁性消失,如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 铁磁性对比剂: 铁磁性对比剂为铁磁性物质组成的一组紧密排列 的原子或晶体(如铁-钴合金)。这种物质在一次 磁化后,无外加磁场下也会显示磁性。
Gd-DTPA 钆喷酸葡胺 磁显葡胺
用法用量 常规用量:0.1-0.2 mol/Kg 最大剂量:0.5 mol/Kg 注射后24小时内几乎全部由肾脏排出 序列:T1加权序列或FSPGR+脂肪抑制 轴位﹑冠状位﹑矢状位顺序扫描,可重复扫 描,注射后45分钟内完成
未打对比剂,A组织与B 组织形成对比不明显。
(2)超顺磁性和铁磁性对比剂的增强机制
此类对比剂会造成磁场的不均匀性,质子通过 这种不均匀磁场时,改变了横向磁化相位,加 速失相位过程,使T2,T2* 弛豫时间缩短,使 信号降低显示黑色低信号。
低位胆道梗阻、结石
高位胆道梗阻、结石
3. 主要磁共振对比剂简述
(1)传统磁共振对比剂
Gd-DTPA (Magnevist) Gd-DOPA (Doarem) Gd-DTPA-BMA (Omniscan) 血管内对比剂 Gd HP-DO3A (ProHance) Gd DO3A -trol ( Gadobutrol)
注射剂量的9698%自肾脏排泄
肝
注射剂量的2-4% 自胆汁排泄
莫迪司的肝脏双重成像功能
肝脏双重成像磁造影剂,它 不但能获得细胞外的动态增 强扫描图象...
...而且更能获得肝特异的 延迟增强扫描图象
莫迪司的肝脏双重成像功能
血管内皮瘤
增强前T1
动脉期
门脉期
延迟期
莫迪司的肝脏双重成像功能
肝转移瘤
增强前T2加权
Feridex Iv 菲立磁 使用方法
常规用量0.05ml/kg, 在 100ml5% 葡萄 糖液中稀释, 放置 30分钟后, 通过5um过滤器以 2-4ml/秒速度静 点, 药品应在稀释 后8小时内应用 给药后1-3.5 小时内 扫描采用T2WI, SE 序列或梯度序列
主要影响T2弛豫,使T2明显缩短,局部组织信号 降低—阴性对比剂 正常肝脏、脾脏含枯否细胞 ——信号降低 病变组织内不含或含少量枯否细胞—呈高信号
AMI-25,Feridex Iv (Endorem) SHU-555A (Resovist) AMI-227 (Combidex)
胃肠道磁共振对比剂
(1)AMI-121(Gastromark) (2)OMP (abdoscan) (3)WIN39996 (4)枸橼酸铁胺
Gd-DTPA 钆喷酸葡胺
小剂量慢速团注 剂量小使用安全。
其它非离子型:
Gadoteridol,Gd-HPDO;A, Gadopertetate dimeglumine 等
颈动脉-CEMRA(加乐显)
左肘静脉注入Biblioteka 右肘静脉注入双对比型
钆——(Gd-BOPTA) (Gadobenate dimgelumine ;Bracco Imaging SpA) 商品名称:MultiHance 莫迪司(钆贝葡胺) 使用剂量:0.5mmol / Kg 具有双重造影剂特征 (血池造影剂) 细胞外(动态增强)
其它特异性对比剂 如胰腺、肾上腺对比剂等
根据对比剂的化学结构,以Gd作为中心离子的 MRI对比剂可分为; 离子型(Gd-DTPA) 非离子型(Gd-DTPA-BMA)对比剂。
2. 磁共振对比剂的增强机制
MR对比剂本身不产生信号, 信号来源于质子,通过 影响质子驰豫时间, 间接改变组织的信号强度改变 质子周围的磁场,明显缩短T1、T2和T2*的驰豫时间 CT是X线成像,对比剂是碘的化合物,本身是高密 度的,通过静脉可以提高组织密度,直接增强。
经大量药理和临床应用研究证明 Gd-DTPA 是 一种安全、方便、增强效果良好的磁共振对比 剂,可用于全身所有器官和组织的检查
钆剂化学结构
钆喷酸葡胺(马根维显)
钆特征
驰豫性强 钆鳌合物毒性小,安全系数大 细胞外分布 不通过正常的血脑屏障 注射24小时迅速由肾排出 在人体内结构稳定 具有高溶解度
国内应用的钆对比剂
钆(Gadolinium)
银白色,具有强磁性(被磁体强烈吸住) 在干燥的空气中相对稳定,但在湿度较大的空气
中,它会失去光泽,表面形成一种疏松的粘附氧
化物的结构,破碎后会暴露更多的表面产生氧化 作用 可与水缓慢作用,并可溶解于稀释的酸溶液 中钆具有最多的热中子可俘获任何已知元素的横 断面
1982年制成钆喷酸葡胺 1983年应用临床 1984年Garr首次采用 Gd-DTPA进行人体脑肿 瘤的增强显像研究 1987年Gd-DTPA 作为MRI 对比剂正式被美国 FDA批准
(1)顺磁性对比剂的增强机制
因某些金属(如钆、锰等)离子具有顺磁性,弛豫 时间长,有较大的磁矩。这些物质有利于在所激励 的质子之间或质子向周围环境传递能量时,使质子 弛豫时间缩短。利用其T1效应使信号亮起来。
乳腺癌 脑转移
T2
T1+C
T1
T1+C
影响顺磁性对比剂缩短T1或T2弛豫时间的因素: 1)顺磁性物质的浓度:浓度越高,顺磁性越强 2)顺磁性物质的磁矩:不成对电子数越多,磁 矩就越大,顺磁作用就越强 3)顺磁性物质结合水的分子数:顺磁性物质结 合水的分子数越多,顺磁作用就越强; 4)磁场强度、环境温度等也对弛豫时间有影响
磁共振对比剂的应用
使用磁共振对比剂的目的
提高图像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有利于病灶检出 通过病灶的不同增强方式和类型,区分肿瘤及水肿, 显示血脑屏障破坏程度,帮助病灶定性 提高MR血管成像的质量 利用组织或细胞特异性对比剂获得特异性信息,提高 病变检出率和定性诊断准确率
1. 磁共振对比剂的分类 分为三类:
欧乃影 钆双胺 (Gd-DTPA-BMA) 287mg/ml (OMNISCAN) 莫迪司 钆贝葡胺(Gd-BOPTA) (Multihance ) 529mg/ml
意大利 博莱科
离子型
钆—— 二乙烯三胺五醋酸(Gd—DTPA) (Gadolinium-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 商品名称:Magnevist(德国Schering公司生产) 马根维显或钆喷葡胺(进口) 维影钆胺、磁显葡胺、钆喷酸等(国产) 使用剂量:0.1—0.2mmol / Kg Mn-DPDP (Dotarem)法国Guerbet公司生产 商品名称:Teslascan 泰乃影
(1)细胞内、外对比剂
细胞外对比剂:应用最广泛的钆类制剂。它在体内 非特异性分布,在血管内或细胞外间隙自由通过。
细胞内对比剂:以体内某一组织或器官的一些细胞 作为目标靶来分布。如网织内皮系统对比剂和肝细 胞对比剂。当对比剂注入静脉后,与血中相关组织 结合。使摄取的组织与摄取对比剂的组织之间产生 对比。
3He
Control
– ADC in humans
(2)磁敏感性对比剂
根据物质磁敏感性的不同,MRI对比剂可分为 顺磁性、超顺磁性和铁磁性三类: 顺磁性对比剂: 钆、锰、铁等均为顺磁性金属元素,其化合物溶 于水时,呈顺磁性。顺磁性金属原子的核外电子 不成对,故磁化率较高,在磁场中具有磁性,而 在磁场外则磁性消失。
顺磁性对比剂
保持不成对电子自旋 有较大磁矩, 具有磁性 常用元素如:钆,锰,镝 形成螯合物:DTPA-BMA,DPDP 分子小(<0.3nm),水溶性 对比剂到达病灶后,影响周围的水分子,缩短T1 时间,在T1-WI像上显著提高信号强度
欧乃影 OMNISCAN® 钆双胺注射液 GADODIAMIDE Gd-DTPA-BMA (C16H28GdN5O9 xH2O) 钆- 二 乙 烯 五 胺 乙 酸- 二 甲 基 酰 胺 铋- 二 甲 基 胺
非离子型
商品名称:加乐显
使用剂量:0.05mmol / Kg 每秒速率1.0ml/s
特点:非离子
商品名 化学名 浓度 渗透压 产地
马根维显 钆喷酸葡胺 (Gd-DTPA) (Magnevist )
469mg/ml
1940mmol/kg 德国 先灵
钆喷酸葡胺 钆喷酸葡胺 (Gd-DTPA ) 371.4 mg/ml 1940mmol/kg 广州 康臣 Consun) 磁显葡胺 (Bellona ) 钆喷酸葡胺 ( Gd-DTPA) 469mg/ml 1940mmol/kg 北京 北陆 780 mmol/kg 美国 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