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二级公路设计论文(精品)

合集下载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本毕业设计旨在研究二级公路,并探讨其相关问题和挑战。

在这个部分,我将介绍本毕业设计的主题和目的,以及选择二级公路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同时,我还会提供一些与二级公路相关的背景信息和问题。

二级公路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交通网络。

它们在国家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基础设施和资源有限,二级公路常常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和维护,二级公路可能存在路面破损、交通拥堵等问题。

此外,二级公路还可能受到地理环境、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对二级公路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对于改善交通状况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毕业设计将从多个角度对二级公路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优化其设计、建设和管理,以实现更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的交通运输。

让我们深入研究二级公路,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措施。

在这一段中,我们将回顾和总结已有的关于二级公路的文献和研究成果。

我们将介绍二级公路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我们还将提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最新的研究动态。

二级公路是指连接县级城市或农村地区的道路网络,承担着较为重要的地方交通职能。

根据地域和交通量的不同,二级公路可以分为多个子类,如山区公路、平原公路和海岛公路等。

这些不同种类的二级公路在规划和建设上有着一些特点,例如山区公路需要考虑地形和环境因素,而平原公路则注重流量和速度。

然而,二级公路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基础设施和维护方面的局限性,二级公路在安全性和通行效率方面面临一些挑战。

其次,二级公路的交通流量和车辆类型多样,对道路的设计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不同地区的二级公路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当地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为解决这些问题,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并且有许多最新的研究在进行。

政府部门在制定交通规划和管理政策时,对二级公路的规划和发展给予了重视。

此外,学术界也在探索二级公路建设、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最新研究,以期为二级公路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

交通工程毕业论文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江西吉安地区某二级公路的设计学生姓名:袁隆寒考籍号:班级:海南自考专业:交通土建指导老师:2014年6月(江西吉安地区某二级公路的设计)学生姓名:袁隆寒考籍号:站点: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摘要本设计主要完成了江西吉安地区某二级公路的设计。

根据给定的材料,以及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经济情况,进行了纸上选线等设计。

该设计主要以路线为主,并兼顾了其他方面。

路线部分首先根据设计交通量确定了公路的等级,公路等级确定主要技术标准并进行路线平面设计,对路线进行了局部比选;考虑填挖平衡及最小填土高度进行了纵断面设计;对局部进行了横断面设计,绘出路基横断面图,对路基进行加宽和超高计算,编制路基设计表,进行土石方计算及调配;为保证路基处于干燥的稳定状态,对路基路面进行了排水设施设计;对涵洞尺寸标高进行了初步拟定,并对路基工程进行了局部土石方分项预算。

关键词:路线路面路基防护分项预算AbstractThe main Summary of this design had completed a two highway design in a certain area of Ji'an in Jiangxi. The main task of the design is primarily of routes, an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other aspects. The line design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Highway grading standards to have the main technical and graphic design for the road on the route having comparing with the local. Considering filling dug balance and minimum height of filling, the profile design is drawn. Make a design for the cross-sectional, then draw cross-sectional map. After have calculation of roadbed for widening and elevation, drafting the questionnaire design, earthwork calculations and deployment; To ensure road embankment in the stability of dry, it make road drainage facilities design; Elevation culvert size of the initial formulation, and have embankment works at the project budget.Keywords: Route;Pavement;Subgrade;Protection;Budget breakdown目录121 概述任务根据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要求,对江西省吉安市永新至永丰公路的一部分进行新建设计。

二级公路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二级公路毕业设计第一章绪论1.1 绪言1.1.1 选题的意义交通运输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家而言,促进了文化交流,促进了国家、社会的团结与统一,对国防和军事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社会而言,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旅游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命脉。

公路交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公共基础设施。

公路建设的发展速度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本次设计的公路是江苏常州市至江苏无锡市二级公路。

该公路地处平原,土壤肥沃,雨水充足,有较多鱼塘。

该地区长期处于交通不良状态,随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原有公路线路已经严重限制了该地区与外界经济的联系,影响了地区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

本公路的建设将大大加强地区与地区之间,地区与外界之间的联系,解决道路通行能力低的问题,促进该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常州到无锡这条二级公路是连接两地的主要交通运输通道,加强了两地在经济合作和资源互补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改善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使丰富的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把蕴藏的土地、渔业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两地的经济发展用极其重要的意义。

1.1.2 现状与发展规划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建造技术都一直在进行研究和总结,使得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技术上日勤完善。

经济上显出一定的优势,并得到较大范围的应用。

特别是在高等级中交通的道路上,水泥混凝土路面有了较快的发展。

例如,美国在全国公路网的建设和完善中,对于交通繁忙、汽车载重量较大或增大的道路,更多的选自建造水泥混凝土路面。

国际上各国在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密切集合本国实际和资源约束条件,起直接影响因素是本国水泥和沥青资源供给和价格情况,美国是典型的黑白两种路面几乎均等”“黑白并举”的国家。

其原因除了能源的考虑外,其经济对比分析是建立在建设、维修,养护全部建设和运营的总费用最省的价值工程基础上,强调在路面使用年限内,每平方每年的价格最节省、投资效益最高。

论文:二级公路设计

论文:二级公路设计

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姓名:专业: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起始桩号:K0+000~K2+274.5绪论为了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并在各方面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我们选择了重庆某地区新建二级公路设计作为毕业设计,这是在毕业之前对自身学习状况的最后一次检查。

我所选择的设计路段是从K0+000至K2+274.5段,全长2274.5米,设计车速60km/h,路基宽度为10m。

此次毕业设计主要包括的内容如下:1、路线设计:在已知平面图的情况下,进行纵断面的设计,要求线路顺畅、填挖平衡、经济合理。

2、路基设计:包括各个桩号的填挖计算、填挖较大地段的稳定分析、整个线路的土石调运借配等。

3、路面设计:路基在不同干湿状态下,所设计的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方案的比选,要求经济合理,便于施工并满足各设计规范要求。

4、路基、路面排水工程;高填挖地段的防护工程以及路基加固工程:这一部分相当重要,对于路基排水,采用了边沟、截水沟、急流槽等排水设施;对于路面排水,除了对路面进行了路拱设计,还进行中央分隔带的排水设计;对于特殊路段的防护和加固主要采用了骨架内植草和挡土墙。

5、桥涵设计:包括桥梁和涵洞的形式、尺寸的设计。

目录1路线设计 (1)1.1线形设计一般原则 (1)1.2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 (1)1.3平面设计方法 (2)1.4平曲线设计 (2)1.5纵断面设计 (4)1.6横断面设计 (5)2路基路面设计 (7)2.1一般路基设计 (7)2.2软基处理 (8)2.3路基防护 (9)2.4支挡结构设计 (9)2.5路面结构设计 (10)2.6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11)3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14)3.1路基排水设计 (14)3.2路面排水设计 (14)4涵洞基本构造 (14)4.1圆管涵 (14)4.2盖板涵 (15)5设计计算表···················································6参考文献······················································7结束语························································1 路线设计1.1 线形设计一般原则(1) 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微丘区,路线以方向为主导,平面线形三要素中以直线为主;在地势起伏很大的山岭重丘区,路线以高程为主导,为适应地形,曲线所占比例较大。

本科某二级公路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某二级公路毕业设计论文

II
, ,
III
目录
摘 要............................................................................................................I ABSTRACT..................................................................................................II 第 1 章 道路选线 .........................................................................................1
整个设计计算了路线的平、纵、横要素以及工程概算,设计了路基、路面、平面交 叉、桥涵及沿线附属设施等内容,由此圆满完成了湖北恩施 K0+0.000-K3+232.000 段二 级公路的初步设计。
关键词:路线,路基,路面,涵洞,平面交叉,概算
I
ABSTRAC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1 横断面设计的原则、组成及类型 .................................15 3.1.1 横断面设计的原则 .......................................15 3.1.2 横断面的组成 ...........................................15
1.2 道路选线 ......................................................3 1.2.1 选线的原则 ..............................................3 1.2.2 选线的步骤 ..............................................4

山区二级公路路线设计和交通工程安全设施配合论文

山区二级公路路线设计和交通工程安全设施配合论文

浅议山区二级公路路线设计和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配合摘要:本文从山区公路的设计入手,以“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为根本,对路线的平面、纵面、横断面、平曲线半径、直线长度、视距、平纵配合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交通工程安全设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已经从平原区进入了山区,作为为地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建设必然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建设,促进人民的富裕。

然而公路的建设是否体现了“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同时,是否能最大程度的为当地的群众的生活提供最大便利和安全的保障,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的造价,保障行车的安全性,将人、车、路、环境达到和谐统一,都需要将主体工程与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统一的进行规划,总体设计。

一、项目概况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中越边境,处于喀斯特地貌地区,山岭重丘地带。

当地的水利设施丰富,水系众多,村庄延走廊带狭长分布,基本农田间歇出现,电力通讯管线交错,这些诸多的因素都大大的制约了道路设计时定线的自由度,同时项目经过地区拥有丰富的水电、锰矿自然资源和高品质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因而此道路在旅游、国防、经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道路的设计速度依据地形地貌分别定于80km/h和60km/h,路基宽度分别采用12m和10m。

二、在设计过程及后期检查中对成果进行符合规范性检查符合规范性检查主要从道路几何设计的平面、纵面及横断面着手进行。

1、平面看公路平面设计是否满足规范主要结合项目的特点和实际的自然情况审查以下几个方面:1 )长直线过长的直线会使驾驶员行车单调乏味、分散注意力、增加疲劳感,难以准确目测车距,对行车安全不利;2)短直线路段同向曲线之间插入长度不够直线,成为断背曲线,此类曲线容易产生把直线和两段曲线看成反向弯曲的错觉,整个线形缺乏连续性,容易导致驾驶失误,反向曲线之间的直线过短,对于有超高、加宽的反向曲线,将不能实现反向变化的平稳过渡,行车也是不安全的;3)同向连续多个平曲线的过渡:a)不设缓和曲线时,小圆半径大于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或小圆半径满足复曲线中小圆临界圆曲线半径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①小圆按最小回旋线长度设置回旋线时,大圆与小圆的内移值之差小于0.10m时,②设计速度大于或者等于80km/h,大圆半径小圆半径之比小于1.5,③设计速度小于80km/h,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比小于2时,b)设缓和曲线时,相邻圆曲线半径之比宜在0.2~0.8之间,4)反向连续多个平曲线的过渡相邻曲线半径之比应在1~2为宜,连续路段的多个平曲线,其半径值呈由大到小逐减或由小到大逐增的布置,半径比应小于1.5,方能达到曲率的均衡变化。

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设计--二级公路设计

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设计--二级公路设计

道路桥梁专业毕业设计--二级公路设计本篇设计以某县道二级公路设计为例,重点分析公路线型、几何标准、工程量计算、道路照明等方面的设计,并论述公路设计的重要性。

一、公路线型设计本设计所在道路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60km/h,设计标准车辆为货车,路基宽度为7m。

根据设计标准,其路缘坡为1:2,路面坡度不得大于6‰,超高不得小于7.5米,污水排放要求符合当地环保要求。

同时,考虑到设计路段沿线存在民房和农田,需要对路缘进行明显标识,减少危险因素。

本设计在考虑以上要素的基础上,采用了典型的加宽措施,对公路进行略微加宽,将路基宽度调整至8m,极力保障安全性,考虑到公路的通行顺畅,路面的设计要光顾到快速运输及舒适性因素,因此在光滑度、坡度等方面做了仔细的考量,最终确定了公路线型设计方案。

二、几何标准设计公路的几何标准直接关系到公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各项参数并进行充分论证。

1. 横断面设计在横断面设计中,本设计采用的公路基础宽度为8m,其结构层材料采用碎石路面,复合硬化结构的路基,路面厚度为25cm,地基处理方案为将其采用加剂法处理。

在整个横断面的设计中,将公路沿线的各种用地做了充分的考虑,采用颜色、材质、高度等多种手段进行区分,以达到更直观的效果,同时保障民众安全。

公路横断面设计图如下所示。

2. 纵断面设计根据路线设计,本公路平均纵坡为4‰,最大纵坡为6‰。

在纵断面设计中,本设计对公路纵向的坡度、坡高等做了详细的论证,保障公路在设计使用阶段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纵断面设计图如下所示。

三、工程量计算在公路设计中,工程量计算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在工程建设的预算、工程控制、以及工程进度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设计通过计算公路长度、宽度、横断面剖面积、纵断面剖面积以及相关的面积计算来达到对工程量的计算,并按照当地市场价格制定了合理的价格计算模式。

在工程量的计算中,本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各种因素,并根据经验和实践做出了合理的预估和评估。

二级公路初步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二级公路初步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二级公路初步设计摘要本设计为广水至曾都二级公路K0+000~K1+273.868段的初步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设计、挡土墙设计、公路排水及防护工程、路面结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结合已知资料和文献,并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设计。

线形设计阶段,遵循选线原则对路线方案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做到少占农田,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纵断面设计根据道路等级,综合考虑了路线填挖平衡;在横断面设计中考虑公路等级、行车要求、自然地质条件,保证路基的稳定和排水。

在挡土墙设计部分采用了重力式挡土墙,在公路排水及防护工程部分充分考虑到当地地质状况,环境景观以及驾驶员的舒适性等因素。

在路面结构设计部分,对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了详尽的比较,最终采用沥青路面。

关键词:二级公路;平纵横设计;路基设计;挡土墙设计;路面设计ABSTRACTThis design studies the grade II highway from Guangshui to Zengdu which covers K0 + 000~K1+273.868.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graphic design,alignment design,cross-sectional design,roadbed design,retaining wall design,road drainage as well as protective engineering and pavement strcture design.The design is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code standard and consults related references. At the stages of alignment design,the author followed the model in choosing the line and tries to take up little land, and in harmony with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longitudinal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road grade, considering the balance of excavation; in the part of cross-sectional design, the design considers highway grade, driving requirements, and natural geological condition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roadbed and drainage.In the part of retaining wall design, the designer uses a gravity retaining wall; in the design of highway drainage and protective engineering, in view of the factors of local geology condition, environmental landscape, and the comfort of drivers. In the part of pavement structure design, after the comprehensive selection,the cement bituminous pavement was adopted in the design.KeyWords:The grade II highway; Flat freely design; Roadbed design; Retaining wall design;Pavement design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设计标准 (1)1.1公路沿线工程地质概况 (1)1.1.1路线走向 (1)1.1.2沿线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特征 (1)1.1.3沿线施工条件 (1)1.2设计标准 (1)1.2.1设计依据 (1)1.2.2主要技术指标 (1)第二章平曲线设计 (3)2.1选线 (3)2.1.1选线的一般原则 (3)2.1.2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3)2.1.3选线方案的确定 (3)2.2平曲线设计 (5)2.2.1设计参数的确定 (5)2.2.2交点间距、坐标方位角及转角值的计算 (5)2.3逐桩坐标计算 (6)2.3.1直线上中桩坐标计算 (7)2.3.2设缓和曲线单曲线中桩坐标计算 (7)第三章纵断面设计 (9)3.1概述 (9)3.2纵坡及坡长设计 (9)3.2.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9)3.2.2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的一般原则 (9)3.2.3平、纵线性设计中应注意避免的组合 (10)3.2.4相关控制参数 (10)3.2.5纵坡设计步骤 (10)3.3竖曲线设计 (11)3.3.1设计技术规范 (11)3.3.2竖曲线要素计算 (12)第四章路基设计 (15)4.1概述 (15)4.1.1路基的类型和构造 (15)4.1.2一般路基设计内容 (15)4.1.3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 (15)4.2横断面设计 (16)4.2.1设计依据 (16)4.2.2横断面组成 (16)4.2.3路基宽度的确定 (17)4.2.4路堤和路堑边坡坡度的确定 (17)4.2.5路拱 (17)4.2.6超高及加宽 (18)4.2.7视距的保证 (18)4.3路基填料与压实标准 (18)4.3.1填料选择 (18)4.3.2压实标准和压实度 (18)4.4特殊路基设计要求 (19)4.5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 (19)4.5.1土石方计算 (19)4.5.2土石方调配 (20)第五章边坡稳定分析 (22)5.1概述 (22)5.1.1K0+760处路堤稳定性分析 (22)5.1.2K0+300处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 (23)第六章挡土墙设计与边坡防护 (25)6.1概述 (25)6.1.1挡土墙的用途 (25)6.1.2本路段挡土墙设置 (25)6.2挡土墙计算 (25)6.2.1挡土墙设计资料 (25)6.2.2土压力计算 (26)6.3挡土墙的排水设施和沉降缝、伸缩缝的设置 (32)6.3.1排水设施 (32)6.3.2沉降缝与伸缩缝 (32)6.4边坡防护 (32)6.4.1植被防护 (33)6.4.2工程护坡 (33)第七章公路排水设计 (34)7.1概述 (34)7.1.1公路排水设计的内容 (34)7.1.2设计依据 (34)7.2路基排水 (34)7.2.1路基排水设计的任务 (34)7.2.2地表排水 (35)7.3涵洞设计 (37)7.3.1涵洞分类 (37)7.3.2各种涵洞的适用性及优缺点 (37)7.3.3涵洞选用原则 (37)7.3.4桥涵的拟定 (37)第八章公路路面设计 (40)8.1概述 (40)8.1.1路面结构组成 (40)8.1.2路面类型 (40)8.2沥青路面设计 (40)8.2.1设计资料 (40)8.2.2设计过程 (41)8.3水泥路面设计 (46)8.3.1设计资料 (46)8.3.2设计过程 (46)8.3路面比选 (50)参考文献 (51)致谢 (52)第一章工程概况及设计标准1.1公路沿线工程地质概况1.1.1 路线走向本设计为广水至曾都二级公路K0+000~K1+273.868段的初步设计,设计标准为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设计车速60km/h,路基宽10m,施工长度1273.868m,线路走向为南北走向。

二级公路设计范文

二级公路设计范文

二级公路设计范文在二级公路设计的初期阶段,需进行前期的路线选择和技术可行性研究。

这需要对地理环境、土地利用情况、交通流量、周边建筑物等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环保因素,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在路线选择确定后,接下来就是道路的纵横断面设计。

二级公路的横断面设计要满足交通量的需求,以确保车辆安全通行。

初始设计中,应根据设计速度、车道宽度、车辆相互超车的需求等进行设置。

此外,还需考虑到道路两侧的草坪、人行道和排水系统等。

在横断面设计中,排水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应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道路,防止积水和水损坏道路结构。

这包括设置坡度、排水沟、雨水收集设施等。

同时,需安排好交叉口和道路连接,以便车辆顺畅通行。

接下来是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主要考虑道路的坡度和沿途的地形。

合理的纵断面设计能使车辆行驶更加舒适,并减少对车辆的磨损。

在二级公路设计中,一般采用长坡段、短坡段、长平段和短平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

对于长坡段,需要尽量减小坡度,使车辆能顺利爬坡。

对于短坡段,可以适当增加坡度,以提供一定的行驶推力。

对于长平段和短平段,需要保证道路平整,确保车辆行驶的平稳性。

除了坡度以外,还需考虑到道路的水平曲线和垂直曲线。

这些曲线的设置旨在提高道路的通行安全性。

水平曲线设计主要考虑道路弯道部分的半径和超高度。

而垂直曲线设计则是用于过渡坡度,避免急剧变化的坡度对车辆行驶造成冲击。

最后,二级公路设计需满足交通标志、标线和护栏等设施的要求。

这些设施旨在提供明确的行车指示,保证道路上的交通秩序。

同时,还需进行合理的出入口设置,以方便车辆进入和离开道路。

综上所述,二级公路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交通量、道路环境、生态环境和交通安全等因素。

合理的横纵断面设计、排水系统设置和交通设施布置能够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这对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毕业设计--二级公路设计

毕业设计--二级公路设计

贵阳至都匀公路设计(2)摘要本设计为贵阳至都匀二级公路设计。

此地区地形属于山岭重丘区,路线全长3020.000m,设计速度为60km/h。

设计内容包括:选线与定线是根据交通量确定道路等级,在地形图上确定两条备选路线,通过两个方案主要指标进行比选,确定最优方案;平面设计按照书中要求选定路线的各种技术指标,计算平曲线参数,确定线形;纵断面设计主要考虑纵坡在满足书中和规范上各规定的情况下,尽量使填挖趋于平衡,利于排水和行车舒适,计算竖曲线要素;横断面设计中考虑排水和行车安全稳定等因素确定道路的横断面形式;路基设计主要进行确定压实标准、路基高度、边坡形状、坡度、路基排水等设计;路面结构设计主要进行路面结构设计和验算;排水设计要根据实际地形条件进行排水设施的设计。

关键词: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路基;路面;挡土墙;排水AbstractThe design for the Guiyang and Duyun Secondary roads. The terrain is Mountains and hilly terrain, route length 3020.00m, the design speed of 60km/h. Design include: route selection and alignment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oad traffic levels, the topographic map to determine the three alternative routes, through three main indicators of the program than the election, determine the best option; graphic design require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elected book line of technical indicators, Jisuan flat curve parameters, determine the linear; Profile Design major consideration longitudinal and specification to meet the provisions of the book where, as far as possible so that tends to balance cut and fill, drainage and road comfort conducive to calculate vertical curve elements; cross-sectional design of the drainage and road security and stability into account such factors determine the form of road cross-section; Foundation primarily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compaction standards, embankment height, slope shape, slope, embankment and drainage design; pavement design major for pavement structural design and checking.key word:plane;Longitudinal; Cross-sectional; Subgrade; Pavement; Retaining wall;drainage目录1概述 (1)1.1设计依据 (2)1.2 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2)1.4 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2)1.5 路线及工程概况 (2)1.6 沿线自然地理条件 (3)1.6.1 地形地貌特征 (3)1.6.2 不良地质情况 (3)1.7气象与水文 (5)1.8其他事项 (5)2 道路类型、等级的确定和技术标准论证 (6)2.1 道路类型及等级论证 (6)2.1.1 已知资料 (6)2.1.2 查《标准》 (6)2.1.3 交通量计算 (6)2.1.4 确定公路等级 (6)2.2 道路技术标准论证 (7)2.2.1 计算行车速度论证 (7)2.2.2 平面线形标准论证 (7)2.2.3竖曲线要素标准论证 (9)3路线方案布置及方案比选 (11)3.1方案一 (11)3.1.1路线说明 (11)3.2方案二 (11)3.2.1路线说明 (11)3.3方案比选 (12)4 路线平面 (12)4.1选线设计 (12)4.1.1选线的基本原则 (12)4.1.2选线的步骤和方法 (13)4.2平曲线要素值的确定 (13)4.2.1平面设计原则 (13)4.2.2平曲线要素值的确定 (14)4.3路线曲线要素计算 (16)4.3.1路线简介 (16)4.3.2曲线要素 (16)5路线纵断面设计 (17)5.1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17)5.2纵坡设计的要求 (18)5.3纵坡设计的步骤 (18)5.4竖曲线设计 (19)6横断面设计 (20)6.1横断面设计的原则 (20)6.2横断面设计综述 (20)6.2.1路基宽度 (20)6.2.2路拱坡度、露肩坡度和路基坡度 (21)6.2.3路基弯道超高 (21)6.2.4平曲线的加宽 (22)6.2.5加宽过渡 (23)7路基工程设计 (24)7.1一般路基设计 (24)7.1.1路基的类型和构造 (24)7.1.2路基填土与压实 (24)7.1.3软基处理 (25)7.2路基支挡(加固)及防护工程设计 (26)7.2.1挡土墙设计 (26)8路面结构设计 (28)8.1路面结构组成 (28)8.2路面设计资料 (28)8.3路面比选 (28)9排水设计 (29)9.1 公路排水设计的内容 (29)9.2 路基排水设计 (30)9.2.1 地表排水设备的类型 (30)9.2.2 边沟设计 (30)9.2.3 排水沟设计 (30)9.3路面排水设计 (31)9.3.1 路面表面排水 (31)10涵洞设计 (31)10.1涵洞分类及各种构造型式涵洞的适用性和优缺点 (31)10.2涵洞选用原则 (31)致谢 (33)绪论1.1目的及意义通过该课题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系统地巩固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提高计算、绘图、查阅文献、使用规范手册和编写技术文件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等基本技能,使我们了解生产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掌握道路设计原则、设计方法、步骤;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及严谨负责、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作风,具体解决不同地质的道路设计,为道路建设事业服务。

地方公路二级网化改建工程设计与施工论文

地方公路二级网化改建工程设计与施工论文

浅谈地方公路二级网化改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摘要:本文讲述了地方公路二级网化改建工程的紧迫性,对改建施工中提出了一些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公路;改建;施工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local highway level 2 presents renovation project of the urg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econstruc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idea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 highway; re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u4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量急剧增长,过去十年我国的修建了大量的高等级公路,公路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目前,我国公路网络中的国道省道改造已基本完成,与之配套县乡级公路二级网络化改建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地方公路二级网络化建设成为了整个路网中的短板,要提高整个路网的效率,提高公路的社会综合效益,必须加快地方公路二级网络化建设,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就拿我们西安市来说,“十一五”期间我市完成二级公路网化工程总里程达693.25公里(截止2010年底)。

目前在建的二级公路网化工程总里程达644.65公里,总投资达57.45亿元。

而我们的县乡公路还有1300多公路需要二级网化改造。

如何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更好的实施地方公路二级网化改建工程是摆在我们每个公路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以西安为例,县乡公路二级网化改建工程多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改建升级----即旧路改建。

旧路改建工程具有造价低、占地少、保护环境、缩短工期等优点,但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

以下是我主要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谈一下在二级公路网化工程实践中的一些体会,算是抛一块砖头吧。

1 旧路存在的主要缺陷地方公路县乡道旧路多是在历年的改建中形成的,技术指标低,平纵线型差,山(塬)区道路中坡陡、弯急、小半径曲线较多;缓和曲线短,相邻同向、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段长度不够,缓坡段设置不足,视距不良,普遍达不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相应等级公路的要求;路基填筑材料差,压实标准低,压实机具落后;路面标准低,结构层薄,强度低;排水、防护设施不完善;桥梁涵洞及其他结构物的承载能力达不到相应公路等级的通行要求。

二级公路路线设计(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路线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本设计为某山岭地区二级公路路线设计,设计车速为60Km/h,采用双向两车道形式,无中央分隔带。

本次设计充分考虑地形、地质、地物、水文等自然条件,并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及公路的相关规范的规定,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设计。

本设计的内容有: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

平面线形设计包括资料整理与平面定线,平曲线要素确定,加宽与主要点的桩号及坐标计算;纵断面设计包括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填挖深度和竖曲线要素,填挖高与路基边线高程计算;横断面设计包括确定标准横断面,绘出每桩横断面图;整个设计过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进行。

该说明书主要内容为:平面定线、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平纵面线形的组合设计、路基横断面设计、结语,谢辞和主要参考文献等。

关键词:道路等级;选线;平面线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ABSTRACTThis design is about a road of second grad in the mountain area, Designing speed is 60km/h. It is a two-lane two-way road, no central separate belt. The design fully consider the terrain, geology, terrain, hydrology and other natural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specifications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task of highway, completed the desig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The design includes: plane, longitudinal section and cross section design. The plane linear design includes the data plane alignment, certain elements of horizontal curve calculation and the main points, widening pile number and coordinate; longitudinal section design including elevation, design elevation, the depth of cut to fill and vertical curve elements, fill and excavation height and roadbed side elevation calculation; cross-sectional design includ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standard section, draw each pile sections; the entire design process,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standards of the state. This manual mainly contents: horizontal alignment, horizontal alignment design, profile alignment desig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lignment design, the cross-sectional design, the conclusion, thanks and main references.Keywords: road grade, route selection, vertical design, horizontal design, cross-sectional design.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1)1.绪论 (1)1.1选题背景11.1.1道路运输概述 (1)1.1.2我国道路发展情况 (1)1.2本设计基本情况 (2)2.路线平面设计 (2)2.1 二级公路选线原则 (2)2.2选线 (3)2.3定线 (4)2.3.1路线简介 (4)2.3.2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计算 (4)2.3.3曲线上整20米桩号的坐标计算 (6)3.路线纵断面设计 (7)3.1概述 (7)3.2纵断面设计的原则: (8)3.3纵坡设计 (8)3.3.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8)3.3.2纵坡坡度 (8)3.3.3平纵组合设计 (9)3.4竖曲线设计 (10)3.4.1竖曲线设计的一般要求 (11)3.4.2竖曲线半径 (11)3.4.3竖曲线计算 (11)4.路线横断面设计 (14)4.1概述 (14)4.1.1横断面布置 (14)4.1.2横断面设计原则: (14)4.1.3路基横断面的主要形式: (15)4.2各项技术指标 (15)4.2.1路基宽度 (15)4.2.2路拱及路肩坡度 (15)4.2.3边坡坡度 (16)4.2.4边沟设计 (16)4.3超高与加宽 (17)4.3.1概述 (17)4.3.2超高横坡的确定 (18)4.3.3超高缓和段 (19)4.4超高值计算公式 (20)4.5曲线段超高与加宽的过渡 (22)4.6路基边线高程计算 (23)4.6.1选择交点3的平曲线为例,此平曲线内整20m桩有: (23)4.6.2超高后内侧车行道内侧边缘的设计高程为: (23)4.6.3超高后内侧硬路肩内侧的设计高程: (24)4.6.4超高后内侧土路肩内侧的设计高程: (24)4.6.5超高后外侧车行道外侧边缘的设计高程为: (25)4.6.6超高后外侧侧硬路肩外侧的设计高程: (25)4.6.7超高后外侧土路肩外侧的设计高程: (26)4.6.8超高后交点3的平曲线内整20m桩: (27)结语 (28)谢辞 (29)主要参考资料 (30)1.绪论1.1选题背景1.1.1道路运输概述道路运输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

某二级普通公路建设设计毕业论文

某二级普通公路建设设计毕业论文

某二级普通公路建设设计毕业论文一.选题的性质:自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与国其他工业相比,仍相对滞后,远不能满足新形式下对公路运输的要求.归纳起来,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1.公路数量少,通达深度不够;2.公路网等级低,高等级公路少,公路质量差,标准低;3.发展不平衡,通行能力差,服务水平低。

由于我国公路总量仍然偏少,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必须坚持提高公路质量,等级与加大公路密度并重的原则.积极新建公路,沟通断头桥,加速国道主干线高速公路网建设与旧公路的技术改造.运输工具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运输服务向高效优质发展,管理信息化发展。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工程方向)的培养目标要求及毕业生的主要服务去向,通过毕业设计,使每个学生把所学过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使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工程设计能力,能独立进行一般公路设计。

通过此次道路工程设计,使学生在应用现行规、标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达到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巩固、综合掌握和灵活运用的目的。

本项毕业设计为将来从事道路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维护等工作的毕业生确定的选题是某公路的综合设计,并有针对性地在公路几何线形设计、路基工程设计、路面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满足毕业生就业岗位的需要。

二、研究的容以及拟解决的问题:(哪些是研究容哪些是拟解决的问题)本选题是道路工程设计。

学生在对有关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设计任务,具体应完成的设计容有:(1)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选;(2)道路的线型没计(包括平、纵、横); (3)电子计算机在公路设计中的应用(要求用维地试用版)(一),研究的容:1、道路等级的确定根据技术经济调查的资料,所获得的道路交通密度及其组成按所在地区的地形、道路的性质、使用任务及交通量,经过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必要时进行方案比较)最后确定道路的技术等级为设计一条2~3 公里普通二级公路,设计时速60km/h.2、公路技术标准的计算与验算结合道路的具体情况分别计算下列指标(或其中部分指标)的极限数值。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论文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论文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二级公路设计与规划
摘要:
本论文以二级公路的设计与规划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代交通发展趋势和目前二级公路运营状况,并结合实地调研,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二级公路设计与规划方案。

通过对现有交通情况和既有二级公路设施的评估,指出了改善当前道路状况的必要性,并采取合适的设计和规划策略,提出了二级公路设计与规划的几项重要原则和步骤。

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二级公路的设计与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交通规划;二级公路;设计原则;规划步骤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级公路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促进地区交通流通的重要干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二级公路发展不平衡,存在一系列问题亟需解决。

本论文旨在研究现代交通发展趋势,分析二级公路的运营状况,提出一套完整的二级公路设计与规划方案,以期改善现有道路状况,提高交通效率。

2.现代交通发展趋势与二级公路运营状况
2.1现代交通发展趋势
2.2二级公路运营状况的问题
3.二级公路设计与规划的原则和步骤
3.1设计原则
3.2设计步骤
4.二级公路设计与规划实例分析4.1实例背景
4.2设计与规划方案分析
4.3结果与讨论
5.结论与展望。

二级公路设计【文献综述】

二级公路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土木工程二级公路设计一、前言1、课题研究的目的本课题是某地区的一条二级公路设计,通过纸上选线、定线,考虑经济、安全、实用的因素,最终得出一个方案。

本次毕业设计也是对自居大学四年各种专业知识的综合检验,各科知识融会贯通和实践相结合。

通过它,充分理解和掌握公路设计的设计方法,步骤;熟悉各种设计规范,提高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正确的横纵断面图的形式与画法,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动手、作图的能力,同时也为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2、发展前景简介:公路运输是19世纪末随着现代汽车的诞生而产生的。

初期主要承担短途运输业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后,基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公路里程的增加,公路运输走向发展的阶段,不仅是短途运输的主力,并进入长途运输的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公路运输发展迅速。

欧洲许多国家和美国、日本等国已建成比较发达的公路网,汽车工业又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促使公路运输在运输业中跃至主导地位。

发达国家公路运输完成的客货周转量占各种运输方式总周转量的90%左右。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人们的活动半径越来越大,对公路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道路运输有着灵活机动,运送速度快,运输的技术简单,投资回收快的特点,公路运输也最受到欢迎。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道路运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经济发达国家,其交通运输特别是道路运输必定很发达。

因此,道路运输发展水平作为衡量和反映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

我国近年来由于对公路,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视,高速公路的修建已经达到世界的前列。

3、设计中有关问题:⑴沿线设施各项工程的位置的合理安排;⑵环境保护的内容、措施及方案的确定;⑶确定占用土地、拆迁建筑物及电力、电讯等设施的数量;⑷考虑到当地地形、气候、环境等因素给工程带来的困难及做出的解决办法,如微丘地区填方过大可采取高架桥的方式过渡;二、主题部分1、国内道路发展及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某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某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某二级公路毕业设计第一部分.总说明书1.1概况该公路位于山岭重丘区,为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其行车速度为40km/h,路基宽度12米,路面结构拟选水泥混凝土,桥涵设计荷载为汽车一超20级,挂车-120。

本合同段贯穿兴发寨,连接岩脚寨,里程桩号从K3+500至K4+900,全长1.4km。

1.2 自然地理条件1.2.1地形地貌:本合同段在大的地貌单元上属云贵高原,区内次一级的地貌单元主要为丘峰沟地地貌,峰丛洼地、残丘坡地地貌,其地势起伏较大,地面标高在+1020~+1070m,相对高差多小于50m。

1.2.2气象:该段公路,处于亚热带季风,潮湿型气候区,其特点是温湿多雨,干旱季节分明,区内气温一月最冷,七月最热,多年平均气温13.7℃~19.1℃,最高39℃,最低-7℃,每年冬春(12月至翌年4月)气候干暖,降水量少,夏秋(5月至8月)湿热,降雨量集中,年降水量1000~1400mm。

1.3.工程地质条件1.3.1 地层路线经过地段,基岩普遍出露,植被较稀少,主要出露三叠系关岭组和杨柳井组地层。

现从老到新简述如下:⑴三叠系中统关岭组(T2g):该组主要分布兴发寨和落拉河一带局部地段。

第二段(T2y2):岩性为灰色中薄层灰岩夹中厚层灰质白云岩。

第三段(T2g3):,岩性为浅灰色薄层白云岩夹灰岩。

⑵三叠系中统杨柳井组地层(T2yl1):该层贯穿本合同段。

第一段(T2yl1):岩性为灰色,薄至厚层的白云岩夹角砾灰岩。

第二段(T2yl1):岩性为灰白色块状至巨厚层状白云岩。

第三段(T2yl2):岩性为灰白色薄至厚层白云岩。

1.3.2. 地质构造:勘区位于扬子准地台的上扬子褶皱带中部,区内地层总的呈单斜构造,主要断层为上木札断层。

单斜构造:勘区岩层走向总的呈北西、南东方向延伸,倾向北东,岩层产状:45°~70°19°~52°,局部地段受断层影响略有变化。

上木札断层:该断层长26公里以上,逆断层兼有顺扭平移,地层断距800m,在本合同段延伸方向为340°左右。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级公路毕业设计皖东平原微丘区某公路1标段设计摘要:本设计是对皖东平原微丘区某公路(K0+000~K1+803.994)进⾏的道路⼯程设计。

路基设计宽度为10m,双向⼆车道⼆级公路。

本设计先整理了各种设计资料和依据,对沿线⾃然条件、设计技术标准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了研究。

然后进⾏了路线设计,包括了平⾯设计、纵断⾯设计、横断⾯设计、平纵组合设计和⼟⽯⽅计算与调配。

接着对路基进⾏了设计:布置路基横断⾯,并对路基的排⽔、防护和特殊路基进⾏了设计。

接着⼜对路⾯进⾏了设计:对道路⾏车进⾏了轴载换算后设计了路⾯结构,并进⾏了应⼒验算。

设计最后对挡⼟墙、桥梁涵洞等进⾏了简单设计。

关键词:⼆级公路,选线设计,路基设计,路⾯设计Abstract: The design is the design of road works in Wandong in Plain Area Highway (K0 +000 ~ K1 +803.994). Roadbed design width of 10m, two-way two-lane secondary roads. The design before finishing a variety of design information and the basis for research along the natural conditions, the design of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economic and technical indicators. And then proceed to the road design, including graphic design, longitudinal design, cross-sectional desig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mbination of design and earthwork calculation and deployment. Then carry out the design on the roadbed: layout subgrade cross section has been designed, and roadbed drainage, protection and special subgrade. Followed the design of the road: road traffic axle load conversion designed pavement structure, and stress check. Finally, the design retaining walls, bridges, culverts and other simple design.Keywords:secondary roads, route design, embankment design, pavement design.⽬录1 绪论 (1)1.1 引⾔ (1)1.2 设计资料 (1)1.3 设计依据 (3)2 公路等级选⽤ (3)2.1 车道的选择 (3)2.2 车速的选择 (5)3 公路选线 (6)3.1 选线的基本原则 (6)3.2 选线的步骤和⽅法 (6)3.3 ⽅案⽐选 (7)4 平⾯设计 (8)4.1 平⾯设计原则 (8)4.2 平曲线要素值的确定 (8)4.3 平曲线主要技术指标 (9)4.4 平⾯交点数据的确定 (9)4.5 画线标桩 (11)5 纵断⾯设计 (12)5.1 纵断⾯设计的作⽤ (12)5.2 纵断⾯设计的原则 (12)5.3 纵坡设计的要求 (12)5.4 纵坡设计 (13)5.5 纵坡设计的⽅法和步骤 (13)5.6 纵坡设计的注意事项 (14)5.7 竖曲线设计要求 (15)5.8 纵断⾯设计的技术标准 (15)5.9 变坡点位置确定 (16)5.10 竖曲线要素计算 (16)6 横断⾯设计 (17)6.1 对设计技术指标的要求 (17)6.2 横断⾯设计步骤 (18)6.3 横断⾯上超⾼值的计算 (19)7 路基设计及排⽔设计 (20)7.1 路基设计 (20)7.1.1 路基压实标准及路基填料 (20)7.1.2 路基施⼯时的注意事项 (21)7.2 路基防护⼯程设计 (22)7.2.1 填⽅路基 (22)7.2.2 挖⽅边坡 (22)7.2.3 施⼯注意事项 (22)7.3 路⾯排⽔设计 (22)8 路基⼟⽯⽅数量计算及调配 (23)8.1 横断⾯⾯积计算 (23)8.2 ⼟⽯⽅数量计算 (24)8.3 路基⼟⽯⽅调配 (24)9 沥青路⾯结构设计计算 (27)9.1 轴载分析 (27)9.1.1 轴载换算 (27)9.1.2 计算累计当量轴次 (28)9.2 确定路⾯等级和⾯层类型 (28)9.2.1 路⾯等级 (28)9.2.2 ⾯层类型 (28)9.3 结构组合与材料的选取 (29)9.4 确定各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 (29)9.4.1 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 (29) 9.4.2 ⼟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30)9.5 设计指标的确定 (30)9.5.1 设计弯沉值 (30)9.5.2 各层材料的容许底层拉应⼒ (30)9.6 设计资料总结 (31)9.7 确定⽯灰⼟层的厚度 (32)9.8 计算路⾯结构体系的轮隙弯沉值 (33)9.9 验算各层层底拉应⼒ (34)9.9.1 上层底⾯弯拉应⼒的验算 (34)9.9.2 计算中层底⾯弯拉应⼒ (37)10 刚性路⾯的设计 (38)10.1 设计原则 (38)10.2 轴载分析 (38)10.3 初拟路⾯结构 (39)10.4 材料参数的确定 (39)10.5 路⾯⽅案⽐选 (41)11 挡⼟墙设计 (42)12 环境保护 (43)12.1 设计与环境相协调 (43)12.2 境保护设施结构设计及布置 (43)12.3 施⼯注意事项 (44)致谢 (45)参考⽂献 (46)1 绪论1.1 引⾔新中国成⽴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发展。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二级公路毕业设计

摘要本毕业设计课题为邵新路A5合同段(K31+600-K35+100段)施工图设计。

本路段经过地区总体地势起伏较大,为典型的山岭微丘区地形二级公路,但由于选线合理,沿着山谷走向,因此路段经过的地区较为平坦。

公路全长2.5km,由于地形的限制,设计时速为40km/h。

路面宽7m,路基宽8.5m,路面两侧为0.75m的土路肩。

本次设计分别对此公路段进行了几何设计和结构设计。

在公路几何设计中,分别进行了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

本段路线平曲线共有交点5个,平均每公里约1.43个,曲线半径最小为100m,最小缓和曲线采用40m,没有采用极限平曲线半径。

公路没有设置S型曲线,都是简单曲线。

路线最大纵坡为0.809%,在公路结构设计中,分别进行了路基路面设计、涵洞设计、防护工程设计。

经过交通分析,路面形式采用混凝土路面。

垫层为15cm厚的天然沙砾,基层为15cm厚水泥稳定碎石,面层为24cm厚水泥混凝土;本段公路设计了4个涵洞。

防护工程按工程需要,只包括护坡设计。

除了几何设计和结构设计外,还进行了工程量的计算,并进行了施工图预算。

关键词:二级公路;几何设计;结构设计;工程量的计算;施工图预算AbstractThe graduation project for the ShaoXin road of the Contract Section-- A5 (K31 +600- K35 +100 section) construction design.The road through the region more generally, is a typical mountain terrain-Hill District secondary road.But the alignment is reasonable, go along the valley and river, therefore road through the area more smooth.Road length 3.5 km, the design speed of 40 km / h. Road-7 m, roadbed width 8.5 m, on both sides of the road for 0.75 m of soil shoulder.The design of this secondary road construction were a geometric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and design. In the geometric design of roads, respectively, were flat, vertical section, cross-sectional design. The curve of the road-a total of 5 intersection, with an average of about 1.43per km, the minimum radius of 100m, the smallest ease of use of 40 m, without a limit-radius curves. Highway S-curve has set up two, does not set a simple curve. Line of the largest Zongpo 0.809%。

二级公路建设设计毕业论文

二级公路建设设计毕业论文

二级公路建设设计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沿线工程地质概况 (1)1.2主要设计内容 (1)1.3设计指标及技术标准 (1)第二章路线设计 (3)2.1概述 (3)2.2一般原则与设计原理 (3)2.3选线步骤 (4)2.4平面线性设计 (4)2.5平曲线计算 (7)第三章纵断面设计 (9)3.1概述 (9)3.2原则及方法 (9)3.3纵断面设计计算 (11)3.4纵断面设计成果 (13)第四章横断面设计 (15)4.1概述 (15)4.2设计原则 (15)4.3设计步骤 (15)4.4设计综述 (16)4.5土石方的计算及处理 (18)第五章路基设计与防护 (23)5.1概述 (23)5.2路基设计 (23)5.3路基排水设计 (28)第六章路面设计 (30)6.1概述 (30)6.2路面结构设计原则 (30)6.3结构层组合设计原则 (30)6.4路面设计步骤 (30)6.5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31)6.6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44)6.7路面比选 (52)第七章桥涵设计 (53)7.1概述 (53)7.2涵洞设计的原则 (53)7.3洞口加固与防护 (54)7.4洞口形式 (54)7.5涵洞设计 (54)第八章施工组织设计 (57)8.1概述 (57)8.2编制说明 (57)8.3工程概况 (57)8.4施工组织 (58)8.5施工技术准备 (58)8.6施工总进度 (59)8.7各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60)第九章施工图预算 (61)9.1概述 (61)9.2预算的编制依据 (61)9.3预算项目 (61)9.4预算文件编制步骤 (62)9.5路基工程 (62)9.6路面工程 (63)9.7其它工程 (63)附录 (65)致谢 (66)参考文献 (67)第一章绪论1.1沿线工程地质概况1.1.1工程概况工程设计地点为成都,工程名称为成都市屛陈至蒿联,路线全长5344.073m。

工学交通土建二级公路 毕业设计论文 江西理工大学

工学交通土建二级公路 毕业设计论文 江西理工大学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沿线工程地质概况 (1)1.2主要设计内容 (1)1.3设计指标及技术标准 (1)第二章路线设计 (3)2.1概述 (3)2.2一般原则与设计原理 (3)2.3选线步骤 (4)2.4平面线性设计 (4)2.5平曲线计算 (7)第三章纵断面设计 (9)3.1概述 (9)3.2原则及方法 (9)3.3纵断面设计计算 (12)3.4纵断面设计成果 (14)第四章横断面设计 (15)4.1概述 (15)4.2设计原则 (15)4.3设计步骤 (15)4.4设计综述 (16)4.5土石方的计算及处理 (20)第五章路基设计与防护 (24)5.1概述 (24)5.2路基设计 (24)5.3路基排水设计 (32)第六章挡土墙设计 (34)6.1挡土墙设计原则 (34)6.2挡土墙的横向布置 (34)6.3排水设施 (35)6.4沉降逢与伸缩缝 (36)6.5挡土墙施工方法 (36)6.6挡土墙设计验算 (36)第七章路面设计 (40)7.1概述 (40)7.2路面结构设计原则 (40)7.3结构层组合设计原则 (40)7.4路面设计步骤 (40)7.5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41)7.6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55)7.7路面比择 (63)第八章桥涵设计 (65)8.1概述 (65)8.2涵洞设计的原则 (65)8.3洞口加固与防护 (65)8.4洞口形式 (66)8.5涵洞设计 (66)第九章施工组织 (69)9.1概述 (69)9.2编制说明 (69)9.3工程概况 (69)9.4施工组织 (70)9.5施工技术准备 (70)9.6施工总进度 (71)9.7各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72)第十章概预算 (73)10.1概述 (73)10.2概预算的编制依据 (73)10.3概预算项目 (73)10.4概预算文件编制步骤 (74)10.5路基工程 (74)10.6路面工程 (75)10.7其它工程 (75)参考文献: (78)致谢 1第一章绪论1.1沿线工程地质概况1.1.1工程概况工程设计地点为南京,工程名称为南京市阳平山至王屯工程,路线全长5075.729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设计为宣老二级公路第二标段的初步设计,该路线全长2210m,设计车速60km/h,双向双车道,路基宽为40m。

全线共设置四个转角(曲线半径分别为274.1683m、224.6816m、250m、564.0325m)。

五个变坡点(纵坡坡度分别为-1.0043%、-3.420%、-4.32408%、-2.9628182%、-1.8738.511%)。

在本次设计中,主要设计的项目包括:公路等级的确定、路线方案拟定和比选、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路面综合排水设计、沥青路面结构层设计、桥梁小专题设计、工程概预算以及与各部分内容相关的表格和图纸。

本设计是结合地形图及周边的环境,根据设计规范、设计原则,对道路进行综合设计。

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设计中不妥之处进行修改完善。

关键词:二级公路;平曲线;纵断面;横断面;桥梁;排水;沥青路面。

第一章概述1.1绪言1.1.1选题的意义中卫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黄河前套之首,“东阻大河、西接沙山”,是宁、蒙、甘3省区的交界点,也是黄河自流灌溉第一地。

中卫市东临宁夏吴忠市,南接固原市,西与甘肃省接壤,北连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辖原中卫县、中宁县、海原县,全市国土面积1.7万平方公里,人口101.2万人,其中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1.7 %。

地形复杂多变,南部地貌多属黄土丘陵沟壑,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北部为低山与沙漠(西北部为腾格里大沙漠)。

中部黄河冲积平原——卫宁平原得黄河灌溉之利,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

近几年来两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宁枸杞以及中卫旅游景点的开发,对交通需求量显增,所以在此区域内需规划建设一条二级公路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1.1.2 现状与发展规划目前我国公路网已覆盖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其中总数为2166个县的全部、98%的乡镇以及80%的行政村都已通了公路,对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一大批汽车专用公路的建成通车,北京至天津、沈阳至大连、济南至青岛、上海至南京、广州至深圳、海南环岛等一大批大中城市已有高速公路往返,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尽管成就斐然,但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汽车运输能力的上升,使公路交通面临着新的压力,仍然存在数量少、能力低、设备落后、运力缺口大等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公路国道主干线中50%以上的路程交通量超过设计能力,目前尚有1500多个乡镇、19万个行政村不通公路。

目前,西部公路的发展较慢,与东部地区形成较大的差距,所以,要为西部开发公路通道;尽快形成西部地区与中部和东部地区、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通江达海、连接周边国家的公路运输大通道,起步建设西部公路八条省际公路通道,同时加强西部地区国道的改造力度;国家重点干线公路建设;重点发展省会到地市或到主要县城的公路及国道主干线连接线等干线公路,加快区域干线公路和大中城市过境公路及出入口公路建设,尽快形成全国公路主骨架与区域干线公路相互连接、功能分明的干线公路网络;县乡公路网络建设:加大乡村公路通达工程的建设,使有条件通公路的乡、行政村特别是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有条件通公路的乡、行政村尽快实现通公路。

结合小城镇的发展规划,加强城镇间公路建设;公路运输服务网络建设;加快以公路主枢纽为重点的场站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以高等级干线公路为依托的省际间、重要城市间快速直达公路运输系统和重要港口、铁路枢纽集散运输服务网络。

1.1.3 研究的内容本毕业设计的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宁夏中宁至中卫二级公路的设计工作,具体内容有:(1)资料整理与分析设计资料是设计的客观依据,必须认真客观地分析。

首先要对设计任务书提供的各种资料加以理解和必要的记忆,明确对设计的影响,在头脑中对工程要求、自然条件、材料供应情况和施工条件等,构成一幅明晰的画面;其次要对资料进行分析、概括和系统地整理,从中抽取、确定有关设计数据。

(2)公路技术等级的确定。

(3)方案拟定和比选。

(4)路线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

(5)路面设计(6)路基综合排水设计(7)设计文件,即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交代设计内容、计算方法和过程。

(8)设计图纸,要求绘制路线平面图、纵断面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横断面设计图、路面结构层设计图等主要图纸,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等表格,其中一部分图纸需要计算机绘图。

1.2 项目设计背景本次设计中的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土方调配等内容主要采用手绘和手算,以及利用纬地软件协助的方法来完成本次设计。

该软件是一套具有领先技术的工程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主要应用于道路设计。

纬地软件将道路设计所需的各种平面线形,纵断面坡度及坡长限制,横断面形式,超高方式等设计要素归纳为符合设计者设计习惯和思维的“设计目标”概念,进行目标化设计,而不是单纯的绘制线,点等几何图素。

辅助设计者设计出合理的平,纵,横断面组合。

设计完成后,纬地能够根据需要绘出任意比例的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

利用纬地可以方便的做出本设计。

1.3 沿线自然条件1.3.1 地理条件本设计的路段所在地区处于宁夏中部地区,途经当地农业区。

该地区总体地势平坦,属于平原区。

根据公路自然区划的三级区划标准和水热平衡,此处地理位置属于Ⅵ区—西部干旱区。

1.3.2 地质条件该地区以砂性土为主,土的稠度为1.0-1.2。

砂性土无塑性,透水性强,但是它的粘结性较小,易于松散,压实困难。

土颗粒较细,平均粒径不大于0.10mm,属细粒土。

细粒土质的砂性土,粒径组成接近最佳级配,遇水不粘着,不膨胀,雨天不泥泞,晴天不扬尘,级配适宜,强度、稳定性较好,是理想的筑路材料。

1.3.3 水文条件本地区地下临界水位一般为1.8m。

河流为季节性河流。

根据近十年来水文资料统计,年平均降雨天数为54.3天,年平均降雨量为500-800mm。

冬季有降雪记录。

1.3.4 气候条件该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冬天气温较低,平均气温在-10℃左右。

夏季气温较高,平均气温在25℃以上。

1.3.5 植被及作物该地区是全国主要的农作物产地,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麦等。

地域内树木主要以温带落叶树木为主,杨树、柳树、榆树等。

第二章公路等级的确定2.1 公路功能本条公路的主要功能是为行车服务的,可以满足各种中小型车辆的行驶。

同时,各种畜力车,自行车也可以在其人行道上行驶。

公路建成后发挥集散道的作用,与现有的道路构成规划完美路网。

设计路段长度为2961.4m。

设计年限为15年。

该二级公路主要是作为城乡结合部混合交通量大的集散公路,部分路段也受地形条件的限制,所以选用设计速度为60km/h。

2.2 公路分级交通部2004年1月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即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汽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汽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辆。

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汽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

(2)一级公路: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

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

(3)二级公路: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4)三级公路: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辆。

(5)四级公路: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辆以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

2.3 交通量统计(1)现有交通量统计根据资料统计,现有交通量见下表2.1。

表2.1 现有交通组成与交通量车型解放CA340黄河JN150解放CA390解放CA50尼桑CK10G东风EQ140黄河QD351载重(kN)36.6 82.6 60.15 50 66.65 50 70 换算后载质量(t) 3.66 8.26 6.015 5 6.665 5 7 交通量350 100 150 160 180 200 150 (2)交通量换算《标准》规定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

确定公路等级的各汽车代表车型和车辆折算系数规定如表2.2。

表2.2 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换算系数汽车代表车型 车辆折算系数说 明小客车 1.0 ≤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 的货车 中型车 1.5 >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 ~≤7t 的货车大型车 2.0 载质量>7t ~≤14t 的货车 拖挂车3.0载质量>14t 的货车(3) 初始交通量计算 初始年平均日交通量为:0N =350×1.5+2.0×100+1.5×150+1.5×160+1.5×180+1.5×200+1.5×150=1985(辆/日) (4)设计交通量计算目前一般按年平均增长率累计计算确定。

10(1)n d N N γ-=+ (2-1) 式中 d N —预测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辆/d; 0N —初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辆/d ; γ—年平均增长率,%; n —设计年限。

通过上式计算设计交通量:1511985(17%)5118d N -=⨯+=(辆/d ) 所以,根据以上指标跟公路等级确定为二级。

2.4 公路技术标准根据二级公路的技术标准是有各项技术指标来体现的,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2.3。

表2.3 主要技术指标表设计速度V 60km/h行车道宽度(m) 3. 5×2=7行车道数 2路基宽度(m) 10直线的最大长度(m) 20V=1200直线的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m) 6V=360直线的最小长度(反向曲线间)(m) 2V=120最大纵坡6%最小纵坡0.3%最大合成纵坡10%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长度(m) 2000/50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长度(m) 1500/50会车视距(m)150第三章路线方案拟定和比选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与主要技术指标的应用,进行路线方案的论证与比选,经过技术与经济两个方面的比较后,确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设计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