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本内容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本内容1. 概述说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这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高大上,但其实它的核心思想挺简单的。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派对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各自分享自己的拿手好菜。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研究就是在告诉我们,为什么有些国家擅长做某些“菜”,而另一些国家则对这些“菜”一窍不通。
换句话说,他们研究的是国际贸易的本质,尤其是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如何影响他们的出口和进口。
是不是感觉像是在吃一顿大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菜单”,而贸易就是大家交换美食的过程。
2. 主要内容2.1 生产要素首先,咱们得聊聊“生产要素”这个概念。
生产要素其实就是国家用来生产商品的各种资源,比如土地、劳动和资本。
就像做菜一样,你得有新鲜的食材(土地),会做饭的厨师(劳动),还有做菜的设备和工具(资本)。
每个国家在这些要素上的富裕程度不同,就导致了它们在某些商品上的竞争力强弱。
这就像你家里的厨房,可能你妈擅长做麻辣火锅,但你爸做的西餐却是一绝。
你就得根据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厨师”来做饭。
2.2 比较优势接着说到“比较优势”。
这个词听上去有点复杂,但其实是个简单的道理。
就是某个国家在某种商品上比其他国家更有优势,做起来更省力。
这就像有的人天生就会唱歌,而有的人则是半天都学不会。
假如A国特别擅长生产小米,而B国则在生产汽车上有绝对的优势,那么两个国家就可以各自发挥特长,互相交易,达到双赢。
这种合作就像是朋友之间的默契,一个唱高音,一个唱低音,合起来才能好听。
3. 影响因素3.1 市场规模说到这里,市场规模也是个重要的因素。
市场越大,交易越活跃,生产的规模效应就越明显。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一个小镇上开了一家餐馆,客源少得可怜,那你再怎么努力也难以盈利。
但是如果你在大城市开店,顾客络绎不绝,你就能轻松赚到钱。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也是强调了这个道理,国家间的贸易规模越大,资源配置就越有效率,大家都能从中获益。
3.2 贸易再者,贸易也会影响这个模型的应用。
第一节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假定和相关概念
第一节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假定和相关概念一、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假定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建立在以下严格的假定基础之上:1. 世界经济中只有两个国家(A和B),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生产两种产品(X 和Y),即两国两要素两商品模型(2×2×2模型)。
2. 生产要素在世界各国是同质的;并且,各国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初始水平是既定的,彼此各不相同。
生产要素在国内可在产业间自由流动,在国家之间不能流动。
3. 关于生产函数的假定,有三个方面:第一,生产函数是线性的,且为不变的规模收益(constant return to scale);生产要素边际生产率为正数但递减。
第二,各国相同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没有技术的差距。
第三,没有要素密集度逆转(factor-intensity reversal),即不同的产品以不同的要素组合生产,相同产品的要素组合总是相同的。
各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不随要素相对价格变化而变化。
4. 两国对两种产品的需求形态(demand pattern)相同,各种商品消费比例取决于价格而非收入,即收入水平和偏好不决定贸易类型(pattern of trade)。
5. 没有完全的专业化分工现象,即假定两国在自由贸易下均生产两种产品。
6. 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障碍,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
在各项假定中,与李嘉图模型假定不同且特别关键的假定是:各国要素禀赋不同;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不随要素相对价格变化而变化。
二、要素价格与要素比率当假定了两国生产函数相同且均是固定规模收益时,生产要素的物质边际产品(physical marginal products) ——即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每增加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所增加的产量——就决定于生产要素的比例。
要素市场竞争和使成本最小化的行为,将确保使生产要素比率与根据生产要素价格得出的生产要素边际替代率(the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between factors)相等,作为结果,要素价格与各产业的要素比例将存在一种稳定的(monotonic)关系:一种要素的相对价格上升会伴随着其他相关生产要素使用的增加。
4 要素禀赋理论
PW
P*
E’
E’* E* U2 O B‘ U’2 X
O
A’
X
图4-5 H、J两国贸易后均衡状态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
• 一、罗伯津斯基定理 • 二、斯托尔珀-萨缪尔逊定理 • 三、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一、罗伯津斯基定理
• 当某一要素禀赋增加时,会导致密集使用 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 产则下降。
•
第一种方法:如果B国的可用总资本和 可用总劳动的比率(TK/TL)大于A国的这 一比例,我们就说B国是资本丰裕的。注意 ,这种方法用的是总资本和总劳动的比率 ,而不是两者的绝对数量。如果B国的 TK/TL大于A国的TK/TL,即使B国的资本 拥有量少于A国,B国仍然是资本丰裕的。
K
K2
E2
K1
•
里昂惕夫的计算给他本人和其他人提供 了一个令人困惑的“谜”:1947年美国居 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 本密集型产品。其关键比率(KX/LX)/( KM/LM)仅为0.77,而根据H-O理论,该比 率应该远大于是。这一现实与理论大相径 庭的矛盾即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
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各种解释
Y’’
X’’
X’ X Y’
SJ
a P
c
DH O a) O
D
DJ O c)
Q
b)
Q
Q
图4-3 贸易利益的局部均衡分析 a)H国大米市场b)国际大米市场c)J国大米市场
• (二)一般均衡分析
Y P* B E* U2 A P E U1 O B‘ A’
X 图4-4 贸易前H、J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均衡状况
Y Y PW P A E U1 B U’1
国际经济学课件 2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生产要素的相对充裕度 (对于不同国家) 要素的相对密集度 (对于不同商品)
该模型也被称为要素比例理论。
一、两要素经济模型
假设
• 经济中生产两种产品,棉布和粮食。 • 生产产品需要投入两种要素:劳动 (L) 和
土地(T),并且要素供给有限。
• 粮食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棉布生产是劳
动密集型的。
给定棉布的相对价格以及土地和劳动要素的供给量, 就可以决定两种商品的生产中分别要使用多少土地 和劳动。
Figure 4-5: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creasing Labor used in food production Land used in cloth production LF OF Land used in food production
Table 4-2: Composition of Developing-Country Exports (Percent of Total)
三、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分析
检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Tests on U.S. Data
1951年,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 · 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利用美国1947年 的数据对H—O贸易模型进行了第一次经验检验。鉴于 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丰裕的国家,里昂惕夫期望能得 出美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 结论。
反之亦然。
Figure 4-3: Factor Prices and Goods Prices
Relative price of cloth, PC/PF
SS
国际贸易学(3)新古典贸易理论
里昂惕夫之谜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知道一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就
可以推断其国际贸易的模式。20世纪40年代,美国被认为 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因此,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而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1951年,里昂惕夫利用美国 1947年的进出口数据对要素禀赋模型进行了检验。计算结 果表明,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 / 劳动比率比出口产品高出 大约30%。这意味着,美国是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 资本密集型商品!这样,里昂惕夫的实证研究便得出了与 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悖的结论,在国际贸易理论界被称为 “里昂惕夫之谜”。
第4章新古典贸易理论
节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理论) 节标准贸易模型
第一节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理论)
伯蒂尔·俄林 (Bertil Ohlin)
埃利·赫克歇尔 (Eli Heckscher)
一、 H-O理论产生的背景与基本假设
1.H-O理论产生的背景
国际贸易
相对价格差
成本差
劳动生产率差异 (比较成本说)
(3)技术要素说
该学说认为,作为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技巧 和熟练程度的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劳动和 资本要素的生产率,而且可以提高三者作为一个 整体的全部要素生产率,从而改变土地、劳动和 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对比例关系,从这 个意义上说,技术也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
技术进步会对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率产生 影响,从而影响各国产品的相对优势,对贸易格 局的变动产生作用。
罗伯津斯基定理 (Rybczynski Theorem)
假设某一生产要素总量增加,比如说资本供给增加了ΔK。
kx
Kx Lx
KxKKy LxLy
ky
Ky Ly
Ky Ky Ly Ly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课件
实证分析结果
结果概述
实证分析的结果将揭示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在解释国际贸易中的 适用性和局限性,以及各国之间 要素禀赋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程度。
结果解读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 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背后的经
济逻辑和影响因素。
结果应用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为各国制定 国际贸易政策和战略提供参考和 建议,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课件
目录
•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概述 •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理论基础 •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公式与推导 •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分析 •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局限性与改
进方向 •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应用案例
0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概述
定义与背景
定义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eckscher-Ohlin Model)是一种解释国际贸易的经典 理论模型,主要探讨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对贸易格局的影响。
背景
该模型由瑞典经济学家埃里克·菲德纳尔(Erik F.G.Feder)和伯蒂尔·俄林( Bertil Ohlin)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基于资源禀赋差异和比较优势原则解释了 国际贸易的成因和模式。
模型的主要假设
假设一
各国生产要素的供给是 既定的,且生产要素在 不同国家间不可流动。
假设二
生产要素的市场是完全 竞争的,且生产要素的 报酬等于其边际产出。
总结词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为国际贸易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理解国际贸易 中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详细描述
政策制定者可以利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分析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从而制定出有利于本国产业的贸易政策,如关税、配额等措施。这些政策能够保 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威胁,同时促进本国出口的发展。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定理分析
2020/3/2
24
二、局部均衡分析
1.单个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形成
(A)中国大米市场
(B)国际大米市场
(C)美国大米市场
P(千元)
P(千元)
P(千元)
S
Sx
1.0
出口 S 1.5
1.0
0.5 0.5
D
1.5
1.0
D
DM
进口
Q
Q
Q
图 大米贸易及其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
2020/3/2
38
假设A国是劳动力丰裕 的国家,X产品是一个 劳动密集型的产品, X 具有比较优势
劳动力(工资率)的相对价 格较低
专门从事X商品的生产,减 少生产的Ÿ商品
假设B国是资本充足的国家,Y 是资本密集型商品,Y是具有 比较优势
资本的(利率)的相对价格 较低,劳动力的相对价格较 高
专业生产Ÿ商品,减少生产 的X商品
2020/3/2
37
一、要素均等化定理
(一)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含义
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只要商品 自由贸易得到充分发展(商品作为生产要素的载 体),那么各国同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将会趋 于相等,同时,绝对价格也会趋于相等;也即是 说,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工资相等,也会使各国利 率相等。由于这一命题是H-O模型的引申,因此 又被称为H-O-S模型。
2020/3/2
5
第二节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 禀赋贸易模型
2020/3/2
6
一、H-O模型的前提假设
1、两个国家(A和B)、两种产品(X和Y)、 两种生产要素(K和L)。
2、生产技术相同。即假定两国生产同一种产品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即要素禀赋论,是新古典贸易理论最重要的部分和核心内容,由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共同提出。
一、概念提出人:赫克歇尔,俄林俄林批判地继承了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他认为,在生产活动中,除了劳动起作用外,还有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各国产品成本的不同,必须同时考虑到各个生产要素。
他在1933年出版的《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贸易学说,标志着要素禀赋说的诞生。
俄林早期师承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而深受启发,故他的要素禀赋说也被称为赫--俄模式。
该模式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模式并列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两大基本模式。
二、简介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又称要素禀赋说,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首先提出,后又由他的学生俄林(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以发展。
这种学说认为,同类产品存在的价格绝对差是各国进行交易的直接基础,而引起各国同类物品价格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关键的是各国生产各种物品的成本比率不同,而成本比率是由使用要素的价格差别决定的,而要素价格是由要素相对存量决定的,要素存量则是由要素供给决定的,要素供给又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
这样得出的一般结论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生产并出口自己资源丰富的要素的产品,并进口自己资源缺乏的要素的产品。
这一学说还说明了国际贸易对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
这就是说,国际贸易使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逐步缩小,并趋于相等。
这是因为劳动资源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资源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的结果是,在前一种国家,劳动价格上升而资本价格下降;在后一种国家,资本价格上升而劳动价格下降,最后,这两个国家劳动的价格与资本的价格趋于相等。
这样也有利于使各国国内的收入分配更为平等。
这就是由要素禀赋说引申出的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
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
2013年3月
本章概述
• 模型假设和比较 • 生产可能性曲线 • 产品价格、要素价格和要素水平 • 价格、要素水平和产出水平 •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 贸易与收入不平等 •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研究
2
模型特色
• 李嘉图模型与赫克歇尔-俄林(赫克歇尔-俄林)模型都解释 了贸易模式,两者都从供给面考虑,需求面是相同的。
5
生产可能性曲线
• 赫克歇尔-俄林中PPF包括两个式子:
aKFQF + a L
• 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生产一单位的A商品所需要的劳动和资 本的比例大于生产一单位B商品所需要的劳动和资本的比例, 则我们说A商品是劳动密集型的,B商品是资本密集型的。
• 在这里我们假设,衣服密集使用劳动力,电脑密集使用资本。 – 个体表示为:aLC /aKC > aLF/aKF,或 aLC /aLF > aKC /aKF – 总量表示为: LC /KC > LF /KF
• 此时,外国出口电脑QF2 * -QF3 * ,进口衣服QC3 * -QC2 * 。即 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富资源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 稀缺资源的产品。
• 图中的三角形为“贸易三角”,表示了外国的出口和进口关 系。因本国出口即为外国进口,外国出口即为本国进口,故 两国贸易三角的面积必定相等。
L / K L* / K* K K*
这时我们说本国是劳力丰富型国家。两国的生产技术相同 且不变,即
alcC alf F L, akcC akf F K
alcC* alf F* L*, akcC* akf F* K*
我们得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11
简单H-O模型下的PPF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介绍
⑨两国的分工是不完全分工。即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两国也要继续生产两种产品;
⑩在两国,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且两国贸易平衡。
• (2)重要概念
①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
要素禀赋是指一个经济体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量 。
②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
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某种商品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例 。一般而言,产品可以分成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资 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③要素丰裕(Factor Abundance)与要素稀缺(Factor Scarce)
要素丰裕是指一个经济体某种生产要素相对于其他要素 而言,供应量较大。而要素稀缺则是相反。要素丰裕和要 素稀缺有两种表示方法:第一为实物单位定义法,仅考虑 了要素供给情况,没有考虑要素需求情况。第二种方法为 相对要素价格表示法,
3.2 特定要素贸易模型
• 3.2.1 基本框架
• 1.基本假设 • 假设一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即服装和食品。在生产这两种产品时需用
三种生产要素:劳动(L)、土地(T)和资本(K)。在服装的生产 中需要投入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而不需要投入土地;在食品的生产中 需要投入土地和劳动两种要素而不需要投入资本。资本和土地成为特 定生产要素,它们只能用于一种产品的生产。而劳动是一种流动要素 ,它在服装部门和食品部门的生产中都需要,且劳动可以在两部门间 自由流动。
(2)里昂惕夫之谜的进一步验证 • 2.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生产要素密集性度逆转 (2)关税结构说 (3)劳动者技能水平的差异 (4)自然资源
• 3.里昂惕夫之谜引发的启示
• 里昂惕夫之谜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它引发了人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新现象、 新问题的探索,使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更接近现实。 上述有关里昂惕夫之谜的种种解释弥补了要素禀赋理论的 不足,增强了要素禀赋理论的现实性和对战后国际贸易实 践的解释能力。
国际贸易第3章要素禀赋理论
投入两种生产要素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Y
X
O
T
U
E
由于要素边际替代率递减,使边际机会成本递增,故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
其斜率就是E点的斜率,即E点的边际机会成本。国内均衡时等于国内价格比率
国内均衡时最佳的产量组合与消费组合
X0
Y0
Y I2 B PB YB EB A EA YA I1 PA O XB B’ XA A’ X
图3-4 贸易前A、B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均衡状况
在封闭的条件下,两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将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差异,进而导致相对供给的差异。两国相对供给的差异将导致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异。
因此,A国在X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B国在Y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即劳动丰裕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而资本丰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相对优势。
两国相对供给的差异将导致两国的相对价格差异——国际贸易的前提条件。
A、B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封闭的条件下,两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将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差异。
X
A
A’
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比B国更偏向于X坐标轴,B国更偏向于Y坐标轴。即资本相对丰裕的B国生产的可能性边界更偏向资 本密集型产品,劳动丰裕的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更偏向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图3-5 A、B两国在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均衡状况
A国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B国正好相反。两国的均衡点分别下移(上移)到E’A、E’B。E’A与EA相比,X的产量增加,Y的产量减少,同理,B国Y的产量增加,X的产量减少。两国的消费组合CA、CB点,对应的无差异曲线为I’1、 I’2,两国福利提高。
U0
U
C
贸易后,该国消费者可以按国际市场价格T1消费产品,相当于预算约束发生了变化。无差异曲线外移至U1。消费组合移动到C。U1的位置高于U0,故消费者获得更大的效用满足,福利改善。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04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分析
实证研究方法
收集数据
收集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关 数据,包括出口和进口的商品
启示
该模型启示我们,各国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并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优 配置和经济的共同发展。此外,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措施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专业化分工,以提高国家的经济福利和 竞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实证结果表明,各国在资源禀赋方面存在显 著差异,这导致了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 贸易格局。
贸易流量与资源禀赋关系
研究发现,贸易流量与资源禀赋之间存在正相关关 系,即资源禀赋差异越大,贸易流量越大。
商品结构分析
通过对出口和进口的商品结构进行分析,发 现不同国家在不同商品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 势。
对实证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该定理是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 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解释了 为什么国际贸易能够提高所有 参与国的经济福利。
03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核心内容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是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核心内容之一。该理论认为,各国 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导致生产要素价格存在差异,进而引发生产要素的国 际流动。
1 2 3
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
实证结果表明,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 在一定的关系,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助于推动经济 发展。
贸易政策影响
研究还发现,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格局和贸易流 量具有显著影响,关税和贸易壁垒的设置会限制 贸易自由化。
国际经济学 第3章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丰富的国家 (7)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 际间不能流动 (8)X、Y的生产技术不同,其中X假设为资 本密集型产品,Y假设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9)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障碍
第三章目录
第三章>>第二节
二、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
在两国相同产品的生产技术相同的条件下, 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会影响到两国X 和Y两种商品的供给能力,引起两国两种产 品的相对供给能力的差异。 两国两种产品的相对供给的差别,可通过考 察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偏向性来直观地 加以判断。
第三章目录
第三章>>第一节
三、要素禀赋
所谓要素禀赋,这里系指一国所拥有的两 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率,这是一个相对的 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 关。 在要素禀赋存在差异的情况,如果一国的 _ _ 要素禀赋 K/ L 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 (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 反过来,他国则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 国家。
第三章目录
第三章>>第一节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 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大产 量。 首先对我们所考察的经济社会作一简化处理:假 设该经济社会只生产两种产品——X和Y;并且只 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
第三章目录
第三章>>第一节
第三章目录
第三章>>第二节
三、封闭经济均衡与比较优势
图3-6描述了满足 上述三个条件的 一般均衡状态。
第三章目录
第三章>>第二节
三、封闭经济均衡与比较优势
在E点,生产者实现了生产均衡,因为生产 可能性边界在该点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机会成 本并等于X商品的相对价格; 消费者也同样达到了消费均衡,因为社会无 差异曲线在该点的边际替代率也等于X商品 的相对价格。 另外,图中生产点与消费点重合,所以两种 商品的产量均等于消费量,即市场出清了。
第三章 H-O理论
w/r
w/r
两国技术水平相同——同种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相同
① MPK1=MPK2 ② MPL1=MPL2 要素价格=边际收益产品(MRP)=商品价格(P)X边际 生产力(MP) ③ r1=P×MPK1;r2=P×MPK2 ④ w1=P×MPL1;w2=P×MPL2 ①代入③,②代入④
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 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如果X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 比例kx=Kx/Lx,大于Y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 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y=Ky/Ly,即kx>ky,则称X 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一种商品生产的要素投入之比会随要素价格的变化
而变化。那么,比较两部门的要素密集度必须在共 同的要素价格下。如果在任何相同的要素价格下, kx>ky,则称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 品。
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 对比例。
2、国家的要素禀赋
实物定义——如果B国可用资本和可用总 劳动的比率(TK/TL)大于A国的这一比例, B是资本富裕型国家,A是劳动富裕型国家。 价格定义——如果B国劳动与资本的价格 之比w/r大于A国,B是资本富裕型国家,A 是劳动富裕型国家。
3、商品的要素密集度
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在资本富裕的国家某些资本所有者和劳动所有者 都反对自由贸易? 2、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生产完全专业化?
3、在两国家、两要素和两产品的世界中,假定生产1单位 奶酪需要20单位劳动和4单位土地,生产1单位葡萄酒需 要1单位劳动和4单位土地。如果国家1有120单位劳动和 200单位的土地,国家2有40单位的劳动和50单位的土地, 两国自由贸易后的贸易模式将是什么?如果奶酪的价格 为60元,葡萄酒的价格为4元,贸易后劳动和土地的报 酬是多少?(不考虑任何贸易壁垒) 4、作图分析并说明商品相对价格与要素相对价格之间的关 系?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 MODEL)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重定向自赫克谢尔-俄林要素禀赋学说)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eckscher–Ohlin model)又称资源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H-O模型。
李嘉图的相对优势模型表明当劳动力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时,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效率)的差异使各国在不同的商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当生产中投入劳动力和资本等多种生产要素时,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将使各国在不同的商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将考察这一命题。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Heckscher)和其学生俄林(Bertil Ohlin)所提出的资源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s Theory),又叫H-O理论、H-O模型,它建立在对现实经济简单化、抽象化的严格模型设定基础上。
H-O模型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
假定只有两种商品X、Y,且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要素密集是通过对两种商品生产中投入的资本-劳动比率进行比较而确定的,资本-劳动比率(K/L)高的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资本-劳动比率低的为劳动密集型商品。
还假定只有两个国家A、B,且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
要素充裕是通过对两国生产要素相对价格或生产要素总量相对比例进行比较而确定的,B国的资本价格与劳动力价格之比小于A国,则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或者B国的资本总量与劳动力总量之比大于A国,则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
两国具有相同的偏好,有同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
H-O定理表明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一个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下面对此进行说明。
图1表示两国国际贸易前的均衡,图中,横轴表示X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Y商品的数量,曲线Ⅰ、Ⅱ是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是能带来一国相同效用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连线。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1、定理
当商品价格在均衡时在国际上均等化了,
要素价格作为国际自由贸易的结果也均等
化。
2、证明
自由市场上,商品的价格等于生产商品的
成本
令W、r分别为工资率和租金
PC aLCW aTC r
(3.1)
PW aLWW aTW r
(3.2)
两国技术相同,展开贸易后,商品价格会 趋同。
商品价格趋同,则工资和租金都会趋同。
t T L
除非我们知道需求条件,并且展开贸易以 后要素价格并不均等化,否则我们只能知 道两端的分布,却不知道中间两个产品的 分布。
生产结构不能完全确定,从而贸易模式也 无法确定。
3.8.2 两国家、两商品、多要素
1、难以确定要素密集度。 2、考虑商品,假设三种要素劳动、土地、
资本,两种商品布和麦。
PC PW
aLCW aLW W
aTC r aTW r
,
PC* PW*
aL*CW aL*W W
* *
aT*C r* aT*W r*
PC PW
PC* PW*
,
aLC aTC
aL*C aT*C
,
aLW aTW
aL*W aT*W
W W*
r
r*
3、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交换实现了要素的交 换,使要素的价格在国家之间趋于一致。
3.9 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检验
一、里昂惕夫悖论
1、实证检验结果与理论相反
2、
资本 (1947年价格)
出口产品
$2550780
进口替代产品 $3091339
劳动 (人/年)
182.313
170.004
资本/劳动比例
$13991 $18184
4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2013-8-4
(二)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
要素丰裕会影响到生产可能性曲线的 形状。如下图所示:
Y
B
A O X
B
A
2013-8-4
21
如果A国劳动丰裕且X为劳动密集型产 品,B国资本丰裕且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那么,A国生产可能性曲线AA将相对偏 向X轴,B国生产可能性曲线BB将相对偏 向Y轴。
2013-8-4
9
第二节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贸 易模型
一、赫克歇尔—俄林简介 二、H-O模型的前提假设 三、要素密集度与要素丰裕度 四、H-O模型分析 五、对H-O模型理论意义的分析
201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
10
一、赫克歇尔—俄林简介
赫克歇尔和俄林是师生关系。 赫克歇尔1919年发表了《国际贸易对 收分配的影响》一文,提出了要素禀赋 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要素禀存在差异是 比较优势的根本原因。 俄林于1933年出版其代表作《域际贸 易和国际贸易》,更进一步地解释了赫 克歇尔的理论,最终形成了要素禀赋理 论。 2013-8-4 11
2013-8-4
38
一、要素均等化定理
(一)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含义 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 只要商品自由贸易得到充分发展,那么 各国同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将会趋于 相等,同时,绝对价格也会趋于相等; 也即是说,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工资相等, 也会使各国利率相等。由于这一命题是 H-O模型的引申,因此又被称为H-O-S模 型。 2013-8-4 39
2013-8-4
7
由于每一地区的出口商品中含有较大 比例相对丰裕而廉价的要素,从而这些 要素变得比以前稀缺了。而进口中包含 着很大比例的稀缺要素,从而这些要素 就变得不那么稀缺了。因此区域贸易的 后果是使商品价格均等化,生产要素的 价格也有趋向均等化的趋势。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 MODEL)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重定向自赫克谢尔-俄林要素禀赋学说)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eckscher–Ohlin model)又称资源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H-O模型。
李嘉图的相对优势模型表明当劳动力是唯一的生产要素时,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效率)的差异使各国在不同的商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当生产中投入劳动力和资本等多种生产要素时,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将使各国在不同的商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将考察这一命题。
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Heckscher)和其学生俄林(Bertil Ohlin)所提出的资源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s Theory),又叫H-O理论、H-O模型,它建立在对现实经济简单化、抽象化的严格模型设定基础上。
H-O模型假定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
假定只有两种商品X、Y,且X商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Y商品是资本密集型商品。
要素密集是通过对两种商品生产中投入的资本-劳动比率进行比较而确定的,资本-劳动比率(K/L)高的为资本密集型商品,资本-劳动比率低的为劳动密集型商品。
还假定只有两个国家A、B,且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
要素充裕是通过对两国生产要素相对价格或生产要素总量相对比例进行比较而确定的,B国的资本价格与劳动力价格之比小于A国,则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或者B国的资本总量与劳动力总量之比大于A国,则B国资本充裕,A国劳动力充裕。
两国具有相同的偏好,有同一组社会无差异曲线。
H-O定理表明资本充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在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一个国家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下面对此进行说明。
图1表示两国国际贸易前的均衡,图中,横轴表示X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Y商品的数量,曲线Ⅰ、Ⅱ是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是能带来一国相同效用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连线。
简答题 简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简答题简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模型,它为我们理解各国之间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本文将简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又称要素禀赋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该理论主要从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一、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本假设
1.两国、两商品模型: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
2.要素禀赋差异:假设两国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等)数量不同,且这些生产要素在国内不可流动,但在国际间可以自由流动。
3.技术相同:假设两国在生产同一商品时,使用相同的技术。
4.规模报酬不变:假设在生产过程中,产量与生产要素投入成正比。
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核心观点
1.贸易产生的原因: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认为,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使得各国在生产不同商品时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从而导致贸易的产生。
2.贸易模式: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一国将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生产要素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商品。
3.贸易收益:通过贸易,各国可以充分利用本国的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各国的福利水平。
三、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意义与局限
1.意义: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在贸易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为我们理解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丰富和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
2.局限: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过于简化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如忽略了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技术差异等因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国际经济学俄林赫克歇尔模型
10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
导言
•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所讨论的是两个新古典经济之
间的均衡贸易。而新古典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资本与 劳动的可连续替代。 • 基本思想:一国经济的比较利益根源于它的要素禀 赋。例如,一个劳动要素相对充裕的国家会发现, 它能够比较便宜的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商品;而资本 要素相对充裕的国家则将在资本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生产上拥有比较利益。因此,要素禀赋将成为国际 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
20
俄林—赫克歇尔定理与里昂惕夫之谜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
• 俄-赫定理的结论显然是自由贸易,然而斯托尔珀
与萨缪尔森却发现,在某种情形下一国采取保护贸 易的措施也能使其实际收入趋于增加,于是便有了 作为俄-赫定理之反论的“S-S”定理。 • S-S定理表述:关税将增加在受到保护的商品生产 中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收入。 • S-S定理最为重要的前提假设:资本和劳动者两种 要素都能自由流动。
第二章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
11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的理论假设(三组)
• 有关生产技术的假设
– 生产函数一次齐次(即线性齐次)的; – 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在生产中可互相替代; – 没有要素密集型转变的情况; – 调整是瞬时的,即经济总处于均衡状态。
• 有关贸易条件的假设
没有运输费;自由贸易;完全竞争
第二章 俄林—赫克歇尔模型
25
大国经济
莱布辛斯基定理与大国经济
• 莱布辛斯基定理不能推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大国经济模型,这是因
为,莱布辛斯基定理依赖要素价格不变与商品价格 不变这个非常严格的前提假定,而这种假定只有在 小国经济的条件下才能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生产可能性曲线
• 当投入要素的种类大于1时,生产可能性边界不再是一条 直线。 • 我们的模型扩展为: – aKC: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 – aLC :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劳动 – aKF :生产一单位电脑需要的资本 – aLF :生产一单位电脑需要的劳动 – K :可用于生产的总资本量 – L :可用于生产的总劳动量
L / K L* / K *
K K*
这时我们说本国是劳力丰富型国家。两国的生产技术相同 且不变,即
alcC alf F L, akcC akf F K
alcC* alf F * L* , akcC* akf F * K *
再加上两国的偏好相同,我们得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6
生产可能性曲线
• 生产可能性边界如图所示
• 红色的线同时满足两个约束条件,为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 生产衣服的机会成本不是恒定的
– 在衣服产量比较小、电脑产量比较大的情况下,生产衣服的机会成本 比较小;
– 在衣服产量比较大、电脑产量比较小的情况下,生产衣服的机会 成本比较大。
7
生产可能性曲线
第四章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余淼杰
2013年3月
本章概述
• • • • • • • 模型假设和比较 生产可能性曲线 产品价格、要素价格和要素水平 价格、要素水平和产出水平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贸易与收入不平等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研究
பைடு நூலகம்
2
模型特色
• 李嘉图模型与赫克歇尔-俄林(赫克歇尔-俄林)模型都解释 了贸易模式,两者都从供给面考虑,需求面是相同的。 • 区别在于,李嘉图模型说明了两国在贸易中都获利了,但 没有解决两国内部哪些人获利、哪些人受损的问题;赫克 歇尔-俄林模型则解释了贸易后两国内部获益和损失情况。
8
生产可能性曲线
• 当考虑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替代性时,PPF变成下面的样 子:
– 注意,这是在机会成本递增的假设下
9
生产可能性曲线
• 下图分别是在机会成本不变、递增、递减假设下生产可能 性曲线的形状。
10
简单H-O模型下的PPF
• 假设: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两种要素(劳动和资本)、 生产两种商品(衣服和电脑)。两国拥有一样的资本存量,但 本国有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即
17
开放环境下的H-O模型
电脑
衣服
18
开放环境下的H-O模型
• 要想使均衡成立,则必须调整相对价格使得对每一产品的超 额需求必须为0。 • z(p)表示超额需求,当价格为时Pa,本国对衣服的超额需求 为0,外国为正;当价格为Pa*时,外国对衣服超额需求为0 ,本国为负。 • 所以贸易后均衡价格应在两国原有价格之间。
5
生产可能性曲线
• 赫克歇尔-俄林中PPF包括两个式子:
aKFQF + aKCQC ≤ K aLFQF + aLCQC ≤ L
• 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生产一单位的A商品所需要的劳动和资 本的比例大于生产一单位B商品所需要的劳动和资本的比例, 则我们说A商品是劳动密集型的,B商品是资本密集型的。 • 在这里我们假设,衣服密集使用劳动力,电脑密集使用资本。 – 个体表示为:aLC /aKC > aLF/aKF,或 aLC /aLF > aKC /aKF – 总量表示为: LC /KC > LF /KF
15
封闭环境下的H-O模型
16
开放环境下的H-O模型
• 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本国相对价格和外国相对价格不一致 ,如下图,本国均衡在A点,即相对价格、本国PPF、无差 异曲线的切点。 • 现假设外国相对价格也是Pa,若两国偏好符合一次齐次,即 收入增加时,对两种产品的消费也会等比例上升,则收入的 扩展线为经过原点的直线。因为两国的偏好相同,若两国价 格相同,则外国的消费组合点应在收入扩展线上,则外国均 衡应在C’,但Pa与外国PPF的切点在B’而非C’ 。如此,生产 消费不平衡,均衡不成立。
11
简单H-O模型下的PPF
• 约束线L比约束线K更 水平,而纵轴为衣服 产量,说明衣服相对 来说是劳力密集型商 品。
• A点和S点分别为本国 与外国的所生产的产 品组合。
12
PPF与产品组合
• 生产可能性曲线只能决定一国可以生产什么,在知道产品价 格的情况下,才能确定会生产什么。不同的相对价格会得出 不同的生产产品组合。 • 一般说来,经济体会最大化产出价值:GDP = PCQC+ PFQF • 我们通过等产值线来分析这个问题。等产值线: • QC = GDP/PC–(PF /PC)QF,其中GDP表示最大化的总产出价 值。
– 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是否相等? – 如果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不相等,那么贸易怎么发生的?
• 如下图所示,贸易前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 线的交点的斜率恰为该国两产品的相对价格,本国相对 价格为(PF/PC)A ,外国为(P*F/P*C)A* 。 • 外国资本要素相对丰富,电脑为资本密集型产品,所以 在无贸易时,电脑的相对价格在外国比较低,衣服的相 对价格会在外国高,贸易开放后外国会更愿意用更多的 电脑交换衣服。而本国正好相反。
• 生产者会选择不同的要素量来生产衣服和电脑,他们的选择 依赖于要素价格。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等产值线的交点为经济 选择的产品组合,此时用衣服表示的生产电脑的机会成本等 于二者相对价格的比,即 – (PF /PC) 。
13
PPF与产品组合
14
封闭环境下的H-O模型
• 仍考虑两国、两种要素、两种产品的模型,我们的问题 是:
横轴:表示衣服的本国 的过度需求量与外国的 过度需求数量的和。 纵轴:表示衣服的相对 世界价格。
19
开放环境下的H-O模型
• 在开放环境下,外国面临国际相对价格,国际衣服的相对价 格应当低于外国衣服的相对价格,因此可以看到一个更加陡 峭的相对价格线。 • 相对价格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点B*为外国的生产点,外 国此时可以在此条相对价格线的任一点处消费,由消费者无 差异曲线的切点是使得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点,此点C*为外 国的消费点。 • 此时,外国出口电脑QF2 * -QF3 * ,进口衣服QC3 * -QC2 * 。即 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富资源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 稀缺资源的产品。 • 图中的三角形为“贸易三角”,表示了外国的出口和进口关 系。因本国出口即为外国进口,外国出口即为本国进口,故 两国贸易三角的面积必定相等。
•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指出各国资源禀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率 的不同,使得国与国间的贸易得以发生。
3
模型假设
• 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 • 两种要素:劳动力和资本 • 两种产品:衣服和电脑 • 两国劳动力和资本数量不同但固定。 •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企业零利润,收益等于成本。竞争 使得要素价格等于产品价格乘以要素边际生产率,要素可 以自由流动到要素价格高的产业。 • 同时假设两国技术一样、偏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