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物质的密度.docx
苏科初中物理8下--《6.3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 (16)
6.3 物体的密度课题 6.3 物体的密度教学模式教学目标(认知技能情感)知识与技能了解密度的单位,会查密度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体验科学探究所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2.教学难点:(1)用比值法反映物质的性质。
(2)密度概念的建立和认识。
教具板书设计第三节物质的密度(2)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密度公式:Vm=ρ(3)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1g/cm3=1000kg/m3=103kg/m3(4)密度物理意义:ρ水=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因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
教学环节学生自学共研的内容方法(按环节设计自学、讨论、训练、探索、创新等内容)教师组织引导激励等内容(启发、精讲、联系评价等)一激趣导入二合作探究三课堂练习四反馈评价五课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
你能识别桌子上的几种物质吗?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
你能识别桌子上的几种物质吗?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
但有时单凭颜学生仔细观察,提出各自的见解。
如:颜色、质量、体积、气味等。
学生讨论得出不能仅根据体积或质量的大小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学生猜想: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就能鉴别它们的种类了!学生设计出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和实验表格:1、用天平测出金属的质量;2、用刻度尺测出金属块的边长,并计算出它们的体积;3、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寻找规律。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6.3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 (8)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学生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测量,教师巡视辅导。
【设计表格】
测量对象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体积)/g·cm-3
学情分析
学生有什么
学生对生活中的密度现象有一些感性认识,诸如“铁比木头重 ”、 “木头比棉花重”之类的认识。
学生缺什 么
物理学中的密度概念。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表述
重点: 1、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2、密度单位 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难点:1、用比值法反映物质的性质。
2、密度概念的建立。
助学方案
运用控制变量法,在设计测物质密度的实验时,分别选取大、中、小三个铁块和三个塑料块,而大、中、小铁块和塑料块的体积对应相等,这样有利于直观感知物质密度的不同。运用对比法,利用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来做实验,得出“质量/体积”的值不同,从而得出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教学过程
教学
阶段
师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1)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反馈
练习
课堂
小结
板书设计
课后
作业
巩固练习
预习设计
反思与重建
物质的密度
课题
物质的密度(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6.3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 (3)
三、物质的密度一、学习目标(1)掌握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二、重难点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三、自学指导及练习【要点1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活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猜想: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体积越,质量越,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的。
方案:选取三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分别用测出它们的质量,用,测量出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再算出木块和铁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进行比较。
填入下表交流:(1)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相同或相近?(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大小是否相同?总结:练习:课本P11 WWW第3题1.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1)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的;(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的。
2.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作为区分的重要依据。
【要点2】密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定义: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表示。
公式:类比速度的定义式试写出密度的公式。
单位:(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它们的换算关系:。
思考(1)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
(2)对同种类物质,密度ρ与质量m和V的关系。
(3)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答:。
练习:1.一铁块质量是1.97t,体积是0.25m3,铁块密度多大?2.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C.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D.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0×10-3kg/m3=________g/m3 7.9g/m3=________kg/m3四、达标检测1.密度公式是ρ=m/V,对这个公式的正确理解是( )A.ρ与m成正比B.ρ与V成反比C.ρ与m成正比又与V成反比D.对某种物质来说,ρ是常数,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和体积成正比2.物体a的体积是物体b的体积的1/2,将物体a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物体b放在天平的右盘,天平恰好平衡,则物体a的密度ρa与物体b的密度ρb的比值( )A.2:1B.1:2C.4:1D.1:4五、课后巩固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用来降妖除魔的如意金箍棒本来是东海中的一根“定海神针”,.书中写道:“该棒长两丈多,斗来粗细,有13500斤.”其体积用国际单位表示大约是0.86 m3。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3 物质的密度.doc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6.3 物质的密度重、难点解析:1. 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是表示物质特性的物理量。
它表示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大小。
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大小、体积大小无关。
如:1 g 水和1 kg 水密度是相同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
如:铁与铝的密度,油与水的密度都不相同。
由于水的密度比油大,因此一滴水的密度仍要比一桶油的密度大。
密度是个复合的物理量。
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得出密度计算公式:V m ρ=,绝不能认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由于同一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成正比,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倍,它们的比值不变,所以,密度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
密度公式的意义包含有:(1)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相等时,密度较大的物体其体积较小,如: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铜块体积小于铁块体积。
即当质量相等时,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2)不同物质的物体,体积相等时,密度较大的物体其质量较大。
如:同一个瓶装满水和装满油相比较,装满水的质量大。
即当体积相同时,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2. 密度的单位及换算在国际单位中,质量单位是kg ,长度单位是m ,体积单位就是m 3。
根据密度计算公式可知密度单位是kg /m 3。
水的密度是1.0×103kg /m 3,其读法是:1.0×103千克每立方米。
意义是:1m 3的水,质量是1.0×103kg 。
在常用单位中、质量单位经常取g ,体积单位经常取cm 3(即mL ),因此常用密度单位是g /cm 3。
它与国际单位的换算关系是:以水的密度为例,可写成1g /cm 3,其意义是1cm 3的水质量是1g 。
密度的常用单位除g /cm 3外还可用kg /dm 3和t /m 3,有时使用这些单位能使计算简化。
3. 应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1)量筒(或量杯)的使用量筒(或量杯)是用来测定液体体积的仪器。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3物质的密度(2021年整理)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3物质的密度(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3物质的密度(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6.3物质的密度(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6。
3 物质的密度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现象中,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一块冰渐渐熔化成水 B.将一团橡皮泥捏成一个玩具C.一杯水不断地蒸发 D.一段金属丝被烧红2.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它的( )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C.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D.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3.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若指针向右偏,他应该()A.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 B.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C.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 D.减少砝码,并移动游码4.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请估算一下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于下列哪个值( ) A.50 m3 B.50 dm3 C.50 cm3 D.50 mm35.两种液体的体积之比为3:5,质量之比为1:3,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A.5:9 B.4:5 C.5:4 D.9:56.外形大小相同的铜球、铁球、铝球,已知ρ铜〉ρ铁〉ρ铝,称得它们的质量也恰好相等,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铜球一定是空心的,铁球和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B.三只球肯定都是实心的C.钢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的 D.三只球肯定都是空心的7.几种液体的密度见表1,实验室里现有的甲、乙、丙、丁四种量筒的规格见表2.若要求一次尽可能精确地测量出100 g的煤油,则应选用( )A.甲 B.乙 C.丙 D.丁8.用盐水选种时,需要配制密度为1.063×103kg/m3的盐水.现已有500 mL的盐水,其质量为0.52 kg,要达到上述要求,采取的方法是( )A.加水 B.加盐 C.既不加盐,也不加水 D.无法判断9.两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不同液体,以如图所的示方式放置时液面齐平,那么,甲、乙两试管中液体密度的大小情况是( )A.甲的密度大 B.乙的密度大C.一样大 D.无法比较1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如果这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A.1:8 B.8:1 C.2:1 D.1:2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在物理学中,质量是指________.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乘“神舟七号"遨游太空时,他们的质量与在地球上相比是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的.12.给一个铜块加热后,它的温度升高了,体积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下同),质量___ __,密度___ __.13.铝的密度是2.7×103kg/m3,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将质量为1kg的铝块截去1/3后,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______ kg/m3;空气的密度1.29 kg/m3=________g/cm3.14.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3物质的密度(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3物质的密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密度》。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密度的定义、密度公式及其应用,以及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 通过对密度公式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的定义,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密度公式的推导,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演示实验器材。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不同密度的液体分层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密度是什么,以及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介绍密度的定义: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2)讲解密度公式: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分析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质量越大,密度越大;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3. 例题讲解:利用例题讲解密度公式的应用,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密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密度实验,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增强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密度的定义、密度公式及其应用,以及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密度公式计算一个体积为100cm³的铁块的质量,并解释计算过程。
答案:质量 = 密度× 体积= 7.9g/cm³ × 100cm³ = 790g。
2. 请分析下列现象,并解释原因:将100g的水和100g的酒精混合后,混合物的质量为200g,体积小于200cm³。
答案:由于水和酒精的密度不同,混合后体积减小,但质量不变。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6.3物质的密度》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6.3 物质的密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6.3 物质的密度》。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密度的定义、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2. 密度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ρ = m/V)3. 密度公式的应用:(1)已知质量和体积,求密度;(2)已知密度和体积,求质量;(3)已知密度和质量,求体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定义,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 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密度公式的理解和应用,特别是密度单位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密度的定义,密度公式的记忆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包括不同密度的液体、量筒、烧杯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不同密度的液体,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有的液体浮在水面,有的液体沉到水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密度。
2. 讲解密度定义:解释密度的定义,强调单位体积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密度的含义。
3. 讲解密度公式:讲解密度公式及其含义,让学生记住密度公式并理解其应用。
4. 应用密度公式: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动手计算,巩固密度公式的应用。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解决问题,检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程度。
6.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写出密度的定义、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7. 作业设计:设计一些作业题,让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点?还存在哪些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查找资料,拓展密度相关知识。
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6、3物质的密度教案苏科版word版
师:由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师: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能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把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1、密度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密度。
2、公式及其变形
密度=质量/体积ρ=m/v
学生提出“同种类的物质,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相等的”的假设,是比较困难的。应加强这个问题的引导,不要轻易把结论告诉他们。这对培养学生学会深入思考和抓住本质很有帮助。
提问方式开放,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自己有所发现,有所体验
注重概念建立的过程,逐步渗透,分步到位,概念的建立全面、深刻。
培养自学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师生共同完成单位换算的过程:
1g/cm3=10-3kg/10-6m3=103kg/m3
学生阅读[信息快递]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使用它们测量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弄清量筒刻度的单位,一般它们用的是容积的单位毫升(ml),1升=103毫升,1升=1分米3,1毫升=1厘米3。②知道量筒量程和它的最小刻度(每个小格表示多少毫升)。③测量时要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应当跟液面相平。④由于量筒是由玻璃制成的,玻璃分子对液面分子的作用,盛在玻璃器中的液面,有时呈“凹”形(如水面、酒精、煤油等),有时呈“凸”形的(如水银),这样读数时,凹液面要以凹形液面的底部为准,“凸形”液面应按顶部(最高点)读数为准。
m=ρv v=m/ρ
3、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
kg/m3、g/cm3
*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
活动二:用量筒和天平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师:不规则石块的体积如何测?阅读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6.3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5)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6.3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5)第3节《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密度知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密度知识的探究与测量培养学生谨慎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乐于探究日常现象中物理道理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设计思想 1.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密度公式.通过探究实验,归纳出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体会描述物质性质的方法.在生活中,学生对密度已有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如同样大小的(体积)的铁棒和木棒比较,铁棒比木棒要重,油比水轻……教材中提出了两个问题: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体积也不同.由此激发学生的疑问,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至此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推测、猜想和假设,至于推测和猜想是否有意义才由教师引导下进行,但不受限制.课前教师准备课前学生准备教学进程天平,砝码,泡沫塑料,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铝块(或其他的物体),投影仪及投影片.学生复习巩固天平的使用方法,预习物质的密度教师活动一、交流讨论提出问题:一块铁块和一块泡沫塑料的长、宽、厚度一样,即体积一样,但用手掂一掂,铁块的质量要比泡沫的质量大的多,同样的两个烧杯分别装有体积不同的水和煤油,放在天平上它们却能学生活动动手参与、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泡沫,铁块的质量要比泡沫的质量大的多;体积不同的水和煤油,它们的质量却又是相同的。
修改意见启发学生对上述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进行大胆猜想:平衡,说明它们的质量却又是相同的。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8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一、学习目标(1)复习巩固密度的概念及密度的物理意义(2)把握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运算(3)明白密度单位,了解密度表(4)明白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5)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二、重难点(1)密度的概念及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运算(2)灵活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三、自学指导及练习【知识点1】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1.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1)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的;(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样是的。
2.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能够作为区分物质的重要依据。
【知识点2】密度的概念、公式1.定义: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其国际单位是,常用是,它们的换算关系:。
【知识点3】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1.原理:2.用称出物体的质量,关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可利用和测出它的体积,关于液体,可用量筒直截了当测它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即可算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纳排液法测量,那个地点采纳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1)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事实上验步骤是:①m。
②先在量筒中倒入体积为V1的水,再将用细拴牢的固体浸没水中,读出V2,那么固体的体积V =③用公式运算出物质密度。
(2)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如木块,蜡块等),能够用方法。
(3)测液体的密度误差较小的实验步骤如下① 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 m2 ;④液体的密度ρ=【知识点4】密度的应用(1)依照密度鉴别物质(ρ=m/v ) (2)依照密度要求选择材料(3)运算不便直截了当测量的物体的质量(m=ρV ) (4)运算不便直截了当测量的物体的体积(v=m/ρ)四、典型例题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ρ=Vm 看出,一个物体的质量m 越大,它的密度ρ就越大 B .煤油的密度是0.8g/cm 3,若测出某种液体的密度是0.8g/cm 3,则说明这种液体确信是煤油C .一滴水和一杯水的质量不同,因此它们的密度也不同D .使一个铜块温度升高时,铜块的密度将变小例2. 一个能装1kg 水的瓶子,它一定能装1kg 的 ( )A .硫酸B .汽油C .煤油D .酒精例3. 一个质量为158g 的空心铁球,体积是30cm 3,已知铁的密度是7.9×103kg/m 3,则该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 )A .20㎝3B .14㎝3C .17㎝3D .10cm 3例4. 一个容器盛满水总质量为65g ,若将30g 砂粒投入容器中,溢出水后再称,其总质量为83g 。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6.3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 (16)
名师优秀教案执教者:xx时间:20xx年6.3 物体的密度一激趣导入二合作探究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
你能识别桌子上的几种物质吗?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
你能识别桌子上的几种物质吗?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
但有时单凭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并不是都可行。
教师手拿两个大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问:能单凭体积来鉴别它们的种类吗?教师再拿出一个小铁块和一个较大铝块,问:你能单凭质量来鉴别它们的种类吗?那么我们能通过比较什么来鉴别金属块的种类呢?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方案来鉴别金属的种类,教师进行引导。
实验结束,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尝试计算“质量/体积”并将数据填到表格中---提问:从表格中能得到什么结论?分析数据A.铁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B.铝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学生仔细观察,提出各自的见解。
如:颜色、质量、体积、气味等。
学生讨论得出不能仅根据体积或质量的大小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学生猜想: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就能鉴别它们的种类了!学生设计出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和实验表格:1、用天平测出金属的质量;2、用刻度尺测出金属块的边长,并计算出它们的体积;3、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寻找规律。
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g/cm3铁块1铁块2铁块3铝块1铝块2铝块3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C . 铁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铝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如何建立密度的概念?联系对速度的定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1、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2、密度公式:ρ=m/V ;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1、 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 3);克/厘米3(g /cm 3)你能推导出它们的关系吗?例题:一铁块质量是1.97吨,体积是0.25米3,铁块密度多大?4.密度物理意义:水的密度是1.0×103kg/m 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3 物质的密度.doc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6.3 物质的密度引例:有两个外表涂有防护漆的立方体,已知其中一个是铁块,另一个是木块,你能在不损坏防护漆的前提下鉴别出它们吗?智 能 提 要问:怎样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答: 特性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而能相互区分辨认的一种性质。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力学性质,它表示相同的体积情况下,不同的物质质量不同;或者说相同质量情况下,不同的物质的体积不同的性质。
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
物质的密度和它的体积大小、质量的多少无关,所以说,密度不跟它的质量成正比,也不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在学习密度公式时,要明确它的物理意义,这一点十分重要。
问:如何理解密度公式Vm=ρ的物理意义? 答:对于公式Vm=ρ,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和体积的比是一个定值(即密度不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即当一定时,2121V V m m =. (2)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V 一定时,2121ρρ=m m . (3)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物 质的 密 度密度的应用计算质量 计算体积 鉴别物质 概念、公式、单位 测量原理、仪器、方法、步骤 公式、单位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 一定时,2121ρρ=V V . 问:怎样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答:根据密度公式Vm=ρ来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因此,只要测出固体或液体的质量m 和体积V ,代入公式便可求得它们的密度。
对于规则的几何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长、宽、高等有关数据,根据体积公式算出体积。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固体,可利用量筒(量杯)采用排液法测出体积。
但对于不规则且不沉于水的固体可用沉锤法,如测石蜡的体积,方法有二:(1)在量筒(杯)中放适量水V 1,用大头针压着石蜡使其全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V 2,则V 2-V 1就是蜡体积;(2)在盛水的量筒(杯)中放入一铁块,读出体积V 1,然后取出铁块并用细线与石蜡拴在一起,沉入量筒(杯)中,读出体积V 2,则V 2-V 1就是石蜡的体积,值得注意的是用此法测固体的体积,该固体必须是不溶于水的。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6.3物质的密度》教案
教案:苏科初中物理八下《6.3物质的密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密度》。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具体内容如下:1. 密度概念的引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密度概念,让学生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 密度公式的讲解:讲解密度公式ρ= m/V,让学生理解密度、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3. 密度公式的应用:介绍如何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并进行实际例题讲解。
4. 密度的测量:讲解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5.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其应用。
2. 能够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并进行实际测量。
3. 认识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应用。
难点: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如量筒、天平、砝码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实际情景,如冰块浮在水面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冰块浮在水面上?这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密度有什么关系?2. 讲解密度概念:讲解密度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 讲解密度公式:详细讲解密度公式ρ= m/V,让学生理解密度、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4. 例题讲解:利用密度公式进行实际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
5. 密度测量:讲解如何利用密度公式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密度,并进行实验演示。
6.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7.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密度概念2. 密度公式:ρ= m/V3. 密度公式的应用4. 密度测量5.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一块铁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200g和10cm³。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3物质的密度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6.3物质的密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密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密度的概念: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2. 密度的计算公式: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 密度的特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4. 密度的测量: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密度。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密度计算。
3. 了解密度的特性,理解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密度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密度的特性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密度的概念的理解,密度的计算公式的记忆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粉笔。
2. 学具:学生每人一本物理课本,一本笔记本,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漂浮的冰块,引导学生思考冰块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关系。
2. 讲解:讲解密度的概念,通过示例解释密度的计算公式,讲解密度的特性。
3. 练习:让学生通过课本上的例题,自己计算密度,巩固密度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测量物体的密度,分享各自的方法和经验。
5. 练习:让学生通过课本上的练习题,自己计算密度,加深对密度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2. 密度的计算公式:ρ = m/V。
3. 密度的特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课本上的一道密度计算题。
2. 答案:根据题目中给出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密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是否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密度计算。
物理八年级下:6.3物质的密度(苏科版)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 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实
验素养。
02 物质的密度概念
密度的定义
总结词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表示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详细描述
密度是指物质的质量与其所占体积的比值,用符号ρ表示。在物理学中,密度被 定义为质量除以体积,即ρ=m/V。
密度的物理意义
总结词
结果分析
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和理论值,我们发现了一些规律和差异。对于同一种物质,密 度是一个定值,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对于不同种物质,密度可能不同 ,反映了物质的基本性质。
实验结论
•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 得出了物质的密度是一个定值的结论。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 些误差来源,如测量误差、仪器误差等。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金属铸造
在铸造业中,根据金属的密度选 择合适的模具,控制金属的凝固
和收缩,提高产品质量。
石油开采
在石油工业中,利用不同物质的 密度差异进行油水分离、原油提
炼等操作。
航空航天
航空航天器需要高强度、轻质量 的材料,通过测量材料的密度可
以评估其性能和安全性。
在科学探索中的应用
天体研究
4.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物质 的密度。
6.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 论。
数据记录与处理
记录实验数据
包括待测物质的质量、体积和计 算出的密度。
处理数据
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 分析误差来源,得出结论。
05 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数据处理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计算了它们的密度。通过 对比实验数据和理论值,我们发现了一些规律和差异。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三、物质的密度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三、物质的密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物质的密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2. 密度公式:ρ= 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 密度公式的应用: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4. 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在数值上,密度是质量除以体积;质量、体积的变化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
5. 密度的测量:利用密度公式,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公式及应用。
2. 能够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3. 了解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4. 学会利用密度公式进行密度的测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密度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情景:将一块冰块放入一杯水中,冰块慢慢融化。
提问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冰块的质量和体积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2. 概念讲解:教师介绍密度的概念,解释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3. 公式讲解:教师讲解密度公式ρ= m/V,解释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4. 公式应用:教师举例讲解如何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5. 关系讲解:教师讲解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强调在数值上,密度是质量除以体积;质量、体积的变化不会引起密度的变化。
6. 测量方法讲解:教师讲解如何利用密度公式进行密度的测量,强调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计算物体的密度。
7.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利用密度公式计算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六、板书设计1. 密度的概念2. 密度公式:ρ= m/V3. 密度与质量、体积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利用密度公式计算下列物质的质量或体积。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6.3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 (15)
密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本节知识结构的总结、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对本节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2)进一步的理解密度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知识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并自行得出评价标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加工、应用的能力。
(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3)在理解密度概念的基础上,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密度知识的了解,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其中的奥妙。
(2)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评价标准2.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应3.建立密度的概念(二)引入新课b、设计实验:分别选取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铁块和塑料块(铁块和塑料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加以比较。
C、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测出3个体积不同的铁块的质量与体积;1、测出3个体积不同的塑料的质量与体积;2、分别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得到的数据填入书中P9的表格中.教师巡迴检查、指导.把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后,填写在下表中:d、实验结论: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不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相同/不相同)的。
3、建立概念:质量有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
所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
[板书1]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4、[板书2]密度的公式:ρ=m/v 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5、[板书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为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物质的密度
一、选择题:
1.对密度定义式ρ=m/v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B.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C.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2.一枝粉笔用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与原来的相比()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3.把一个金属块放入盛满酒精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酒精10克,若将该金属块放入盛满
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0.8克/厘)()A.15克B.10克
C.12.5克D.8克
4.物体甲的体积是物体乙的体积的3倍,把它们两个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里,天平
恰好平衡,物体甲的密度为,物体乙的密度为,则有()
A.B.C.D.
5.小星发现铜制的钥匙比铝制的重,于是他认为“铜比铝重”。
小星所说的“铜比铝重”
其实是指()
A.铜的体积比铝大B.铜的密度比铝大
C.铜的硬度比铝大D.以上理解都正确
6.三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部分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依次放入甲、乙、丙三个杯中,水面恰好相平,则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ρ铜>ρ铁>ρ铝)()
A.甲杯B.乙杯C.丙杯D.原来装水一样多
7.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ρA>ρB>ρC,且ρC>ρ水
B.ρA>ρB>ρC,且ρA>ρ水
C.ρA<ρB<ρC,且ρC>ρ水
D.ρA<ρB<ρC,且ρA>ρ水
二、填空题:
8.在三个同样的容器中,分别装着体积相等的水、煤油和汽油三种液体,其中_______ 的质量最小.
9.质量是1千克的酒精,用容积为500cm3的瓶子__________只,可以装下。
()
10.1kg水需用容积至少为________mL的瓶子才能盛下.
11.莹莹在实验室测量金属块A的密度。
莹莹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A的质量。
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A的质量为g。
然后,莹莹将金属块A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A的体积为cm3。
由此可计算出金属块A的密度为kg/m3。
12.质量为450g的水结冰后,其体积变化了______cm3。
13.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把托盘天平放在水
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O”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
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把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
端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将石块放人天平左盘,右盘中放了
一个50g、一个20g砝码,并调节游码位置如图4所示,则该
物体的质量为g;若小石块的体积为30cm3,则该石块的密
度为g/cm3。
三、解答题:
14.如图所示是我国设计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的玉石,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一次“中西合璧”。
奖牌分为金牌、银牌和铜牌。
其中金牌由纯银、玉石、纯金组成,金牌的总体积
约为23 cm3,镶嵌玉石的体积约为5.4cm3,纯金的
质量约为6g。
(已知:ρ玉=3.0g/cm3,ρ金=19.3g/cm3,
ρ银=10.5 g/cm3)。
请问:
(1)一枚金牌约需要玉石多少克?
(2)一枚金牌除了玉石和纯金外,还需纯银约多
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5.体积是20厘米3的铅球,质量是27克,这个铝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ρ铝=2.7克/厘米3)
16.一个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是1千克,这个瓶子最多能装下多少千克酒精?(ρ=0.8×103千克/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