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第3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原理

第3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原理

第3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原理金属基复合材料是由金属基体和强化相组成的一种新型材料。

其制备
工艺原理涉及到材料选择、制备方法和工艺参数的确定等。

首先,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中,应选择适合的金属基体和强化相
材料。

金属基体应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可加工性,通常选用铝合金、钛合金
等作为基体材料。

强化相可以是颗粒、纤维或板材等形式,常用的强化相
材料有碳纤维、陶瓷颗粒、金属颗粒等。

其次,制备方法是影响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制备
方法有热压、热处理、力学合金化等。

热压是将金属粉末和强化相混合后
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压制制备的方法。

热处理是通过固溶处理、时效处理等
工艺来调控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性能。

力学合金化是在固态或液态条件下通
过机械力使金属基体与强化相达到均匀分散的方法。

最后,工艺参数的确定也是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重要环节。

工艺参
数包括温度、压力、时间和气氛等,对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
能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调控工艺参数可以实现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定向生长、晶体定向、相变控制等。

总体而言,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选择合适
的金属基体和强化相材料,通过适当的制备方法和工艺参数来调控材料的
微观结构和性能。

在制备过程中需注意材料的相容性、界面反应等问题,
以确保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也要密切关注环保和节能问题,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制备工艺,推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是指由金属基体和其他材料相互作用形成的界面。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在航天、航空、汽车制造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界面则是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响着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等。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特点主要包括界面强度、界面形态以及界面反应等。

首先,界面强度是指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的抗剪强度,决定了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界面形态则是指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结构形貌,包括界面的平整度、均匀度等。

最后,界面反应是指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处发生的化学反应,影响着材料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研究主要包括界面强度的测试方法以及界面的表征技术。

一般来说,界面强度可以通过剪切测试、拉伸测试等方法进行测量。

剪切测试是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置于剪切载荷下,通过测量界面之间的滑动距离和加载力来计算界面的剪切强度。

拉伸测试则是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置于拉伸载荷下,通过测量界面的断裂强度和断裂面积来计算界面的拉伸强度。

界面的表征技术主要包括电子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

电子显微镜观察可用于观察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的形貌和结构特征,如界面的平整度、均匀度以及异质相等。

X射线衍射分析则可以用于分析界面处的晶体结构和相变行为,从而揭示界面反应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的性能调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界面结构调控、界面化学调控以及界面力学调控。

界面结构调控主要是通过改变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工艺参数来调控界面的形貌和结构特征,从而改善界面的强度和稳定性。

界面化学调控则是通过引入中间相或质量扩散来调控界面的化学反应,从而提高界面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

界面力学调控主要是通过改变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来调控界面的剪切强度和散射行为,从而提高界面的强度和韧性。

总之,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是一种关键的材料界面,影响着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热学性能。

了解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特点和性能调控方法,对于开发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复合材质的因素

影响复合材质的因素

影响复合材质的因素
影响复合材料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纤维材料的类型和性质:复合材料中的纤维通常采用玻璃纤维、碳纤维、聚酯纤维等材料,不同的纤维材料具有不同的强度、刚度和耐腐蚀性能,会直接影响到复合材料的性能。

2. 纤维含量和纤维分布:纤维含量和纤维分布的不同会影响到复合材料的强度、刚度和断裂韧性等性能。

3. 基体材料的类型和性质: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可以是树脂、金属、陶瓷等,不同的基体材料具有不同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会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

4. 界面结构和粘结性能:界面结构和粘结性能是纤维和基体之间的粘结强度,影响到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强度和界面失效的方式。

5. 制备工艺和工艺参数:制备工艺和工艺参数如纤维层厚度、纤维取向、树脂固化温度等,会影响到复合材料的成型质量和性能。

6.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化学物质等,会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如热膨胀系数、耐腐蚀性等。

7. 使用条件:复合材料的使用条件如受力状态、载荷类型和工作温度等,会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寿命产生影响。

金属基复合材料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金属基复合材料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金属基复合材料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由金属基体和强化相组成的新型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金属基复合材料仍存在一些问题:
1. 成本较高。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需要较高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因此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2. 制备工艺复杂。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需要多步骤的加工和处理,且需要高精度的设备和技术,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

3. 与基体材料的匹配性差。

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强化相和金属基体之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容易导致材料的热膨胀性变化,影响其使用效果和寿命。

4. 强化相分散度差。

强化相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分散度对材料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但在制备过程中很难实现完美的分散度,导致材料的性能存在差异。

5. 环保性能待提高。

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常常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需要在制备过程中加强环保意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优化,以克服存在的问题,推进其在各领域的应用。

- 1 -。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Metal-Matrix
发展方向
1、大力研究发展颗粒增强的铝基、镁基复合材料。
• 国际ALCON公司已建成年产1.1万吨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 料型材、棒材、锻材、铸锭以及零件的专业工厂。生产的 SiCp/Al(Mg)锭块单重达596公斤。
2、高温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Metal-Matrix
缺点
1、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基体屈服以前的一个较小范围内,应力应变关系才 是线性的。除非采用很硬的基体,否则在拐点以上,金属基复合材料的 有效弹性模量就不再明显大于树脂基复合材料。 一般来说,树脂基复合材料在纤维方向具有很好的线性弹性,具有很高 的比强度和比刚度。这是金属基复合材料所不及的。 2、剪切强度和层间拉伸强度较低 与金属基体材料相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面内剪切强度、层间剪切强度、 横向拉仲强度和层间拉仲强度都比较低。与纤维方向金属基复合材料的 拉、压强度比就更低。但与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这些性能比,又强得多。 提高界面的结合强度,可提高这些性能,但冲击强度下降。 3、在抵抗某些环境腐蚀方面,金属基复合材料不如树脂基复合材料。 4、在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涉及到高温、增强材料的表面处理、 复合成型等复杂工艺。因此,金属基复合材料很难制造、成本很高。 5、金属基复合材料密度较大。 6、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起步较晚,再加上实际应用范围和制造成 本等因素的影响,目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技术水平落后于聚合物基复合 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
应用
3、电子材料工业 • 电子材料工业,特别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微电子工业,对材料有较高的使用
要求。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可通过调节SiC颗粒的含量使其热膨胀系 数于与基材匹配,并且具有导热性好、尺寸稳定性优良、低密度、适合钎焊 等性能。用它代替钢/钼基座,可以改善微电子器件的性能。 • 硼/铝复合材料用作多层半导体芯片的支座,是一种很好的散热冷却材料,由 于这种材料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与半导体芯片非常接近,故能大大减少接 头处的热疲劳。 • 石墨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模量比铜高,又保持了铜的优异的导电 和导热性能。通过调节复合材料中石墨纤维的含量及排布方向,可使其热膨 胀系数非常接近任何一种半导体材料,因此被用来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底 板和半导体装置的支持电板,防止了底板的翘曲和半导体基片上裂纹的产生, 提高器件稳定性。 • 在大型蓄电池中的铅电极自重大、刚性差,容易翘曲引起短路,影响电解过 程的正常进行。用碳纤维增强铅的复合材料,既保持原来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又使强度和模量提高,不易翘曲,同时减小蓄电池的体积。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往往希望材料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同时,又具备良好的综合性能。

传统的单一材料已经很难满足这种需要。

因此,人们将注意力转向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不同,性质不同,有时形状也不同的相容性材料以物理方式合理的进行复合而制成的一种材料。

其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种材料的特长,并赋予单一材料所不具备的优良性能,复合材料的性能还具有可设计性的重要特征。

作为复合材料重要分支的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或60年代初期。

现代材料方面不但要求强度高,还要求其重量要轻,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领域。

金属基复合材料正是为了满足上述要求而诞生的。

1.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金属基复合材料(Metal matrix Composite,简称MMCs)是以陶瓷(连续长纤维、短纤维、晶须及颗粒)为增强材料,金属(如铝、镁、钛、镍、铁、桐等)为基体材料而制备的。

金属基复合材料分为宏观组合型和微观强化型两大类。

前者指其组分能用肉眼识别和具备两组分性能的材料(如双金属、包履板等);后者需显微观察分辨组分以改善成分来提高强度为主要目标的材料。

根据用途分类:(1)结构复合材料: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尺才稳定性、耐热性等是其主要性能特点。

用于制造各种航天、航空、汽车、先进武器系统等高性能结构件。

(2)功能复合材料:高导热、导电性、低膨胀、高阻尼、高耐磨性等物理性能的优化组合是其主要特性,用于电子、仪器、汽车等工业。

强调具有电、热、磁等功能特性。

(3)智能复合材料:强调具有感觉、反应、自监测、自修复等特性。

根据复合材料基体可划分为铝基、镁基、钢基、钛基、高温合金基、金属间化合物基及耐热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按按增强体分类划分为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层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和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2.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与比刚度,而与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相比,它又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而耐热性,与陶瓷材料相比,它又具有较高的韧性和较高的抗冲击性能。

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近年来,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 CNTs)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引发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独特的结构,碳纳米管成为改善传统材料性能的理想增强剂。

本文旨在探讨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首先,碳纳米管作为增强剂,可以显著改善金属基材料的强度和硬度。

研究证实,当碳纳米管掺杂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时,由于其高强度和刚度,可以有效抵抗金属晶粒的滑移和扩散,从而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同时,碳纳米管还能增加复合材料的硬度,因为其针状结构可阻碍位错的运动,从而使材料更难发生塑性变形。

其次,碳纳米管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韧性和断裂韧度也有显著的影响。

相比于纯金属材料,碳纳米管可以增加复合材料的断裂韧度。

这是因为碳纳米管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的特点,能够吸收和分散外载荷,在复合材料中形成桥梁效应,提高其韧性。

此外,由于碳纳米管材料表面的高能位缺陷,能够吸附并扩散裂纹的尖端,进一步抑制裂纹的扩展速率,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断裂韧度。

不仅如此,碳纳米管还可以提高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和耐蚀性。

由于其高强度、高模量和良好的润湿性,碳纳米管可以抵抗金属表面的应力腐蚀和疲劳裂纹扩展,延长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

同时,碳纳米管还能够吸附和吸收金属表面的有害离子和分子,提高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碳纳米管的分散性是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

碳纳米管的高表面能使其易于团聚,在复合材料中形成团簇,导致性能不稳定。

因此,如何实现碳纳米管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均匀分散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此外,碳纳米管与金属基材料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也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界面的相容性和结合强度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寻找合适的界面改性方法和结构设计,以增加碳纳米管与金属基材料之间的结合力,实现优化的界面效果,是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课题。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研究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研究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研究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金属基复合材料由金属基体和增强相组成,通过界面结合强化材料和基体的相互作用,增强了材料的性能。

然而,界面结合性能对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首先,界面结合性能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重要性能之一。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和界面结合能力决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疲劳性能和耐蚀性能等。

好的界面结合性能可以增强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提高材料的负荷承受能力。

因此,研究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对于提高材料的性能至关重要。

其次,当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材料选择。

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研究中,选择合适的金属基体和增强相材料非常重要。

科学家通过研究不同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选择最佳的组合,以提高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

其次是界面处理。

通过表面处理、化学修饰等方式改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使得界面结合更加牢固。

最后是界面结合机理研究。

通过实验和模拟方法,科学家们深入研究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机理的基本原理,为材料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理论指导。

此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研究还有一些挑战和难点。

首先是实验方法的选择。

由于界面结合性能的研究需要对界面进行精确的测试和分析,科学家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设备以获得可靠的数据。

其次是界面结合性能与材料性能的相互影响。

界面结合性能的改变可能会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疲劳性能等,因此需要综合考虑界面结合性能和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最后是界面结合性能的模拟和预测。

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机理复杂,准确地预测和模拟界面结合性能仍然是一个挑战。

综上所述,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研究是一个重要而有挑战性的领域。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优化界面处理方法以及深入研究界面结合机理,可以提高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特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特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特性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由金属基体和非金属增强相组成的材料。

它具有独特的特性,使其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特性,包括高强度、高刚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导热性。

1. 高强度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这是由于增强相的加入使其具有更好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增强相可以是纤维、颗粒或片状材料,如碳纤维、陶瓷颗粒或硼片。

这些增强相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基体的强度,使其在承受高载荷时不易发生变形或破裂。

2. 高刚度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刚度也较高,这是由于增强相的加入使其具有更好的抗弯刚度和剪切刚度。

增强相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基体的刚度,使其在受力时不易发生变形或屈曲。

这使得金属基复合材料在需要高刚度的应用中具有优势,如航空航天、汽车和船舶制造等领域。

3. 耐磨性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这是由于增强相的加入使其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能。

增强相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基体的硬度和耐磨性,使其在摩擦和磨损环境中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这使得金属基复合材料在需要耐磨性的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机械零件、刀具和轴承等领域。

4. 耐腐蚀性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这是由于增强相的加入使其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

增强相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基体的抗腐蚀能力,使其在腐蚀介质中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这使得金属基复合材料在需要耐腐蚀性的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化工设备、海洋工程和石油钻探等领域。

5. 导热性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这是由于金属基体的导热性能较好。

金属基体可以有效地传导热量,使其在需要导热性的应用中具有优势,如散热器、电子器件和航空发动机等领域。

综上所述,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和导热性等特性。

这些特性使得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和化工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特性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应用拓展。

金属基复合材料强度的影响因素

金属基复合材料强度的影响因素

金属基复合材料强度的影响因素摘要:过去30 年里金属基复合材料虽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发展,但其性能一致性差的问题制约了其应用,因此复合材料的性能设计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强度是材料在工程应用上重要的衡量指标,对强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着重分析了复合材料中基体合金化、增强体、基体与增强体的相容性、界面、工艺等因素对强度的影响。

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 ;强度;影响因素;相容性;材料设计1 引言国际上的材料专家普遍认为当前人类已经从合成材料的时代进入复合材料时代,因为要想合成一种新的单一材料使之满足各种高要求的综合指标是非常困难的。

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 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低热膨胀系数等优异的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工业和军事、航空、航天领域,近年来部分产品已经开始工业化生产。

尽管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过去的30 年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但是还没有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一般只应用于军事领域,其原因主要在于它的成本高、性能低于期望值、相对较低的稳定性和大的性能波动、不可回收利用、环境污染等几个障碍。

而且目前用现成的无机非金属磨料与已成熟的铝合金相复合的一贯做法显然不符合百年前的合金设计原理,也不是性能的最佳搭配。

目前在国内发展复合材料,关键是要实现低成本、高性能、一致性好、稳定的制备技术和根据力学原理以及使用者的期望设计出令用户满意的性价比的材料。

这就涉及到复合材料的设计问题,而强度是复合材料在工程应用上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所以强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强度预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但是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不明确,至今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设计理论上还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

因此对复合材料强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一个使金属基复合材料走出低谷获得突破的重要课题。

2 影响复合材料强度的因素2.1.1 基体对金属基复合材料强度的影响不同的基体对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结合强度有较大的影响。

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

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

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很高熔点和高强度的材料,其疲劳性能对于材料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组成和制备方法。

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一般由金属基体和难熔金属纤维增强相组成。

金属基体通常选择铝合金、镍合金或钛合金等,而难熔金属纤维增强相可以是碳化钨、碳化钛等。

制备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熔射和纳米粉末冶金等。

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成分。

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金属基体和纤维增强相之间的界面结合情况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很大。

较弱的界面结合会导致界面剥离和断裂,降低材料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其次是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缺陷状况。

晶界和位错对材料的疲劳行为有重要影响,晶界弯曲、位错聚集等可以导致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

此外,温度和应力条件也是疲劳性能的重要因素,高温和高应力会加速材料的疲劳失效。

为了提高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优化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成分。

通过改进界面结合方式、增加界面结合强度、控制纤维增强相的分布等方式来提高材料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其次,改善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缺陷状态。

通过控制晶界和位错的分布、消除缺陷和夹杂物等方式来减少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

此外,选择合适的温度和应力条件,避免材料在高温和高应力环境下的疲劳失效。

研究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可以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

实验方法包括疲劳试验、金相观察、断口分析等,可以获得疲劳曲线、疲劳裂纹的形貌和分布等信息。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通过建立材料的有限元模型,模拟疲劳载荷下材料的应力和应变分布,预测疲劳寿命和疲劳裂纹的扩展情况。

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可以互相补充,共同揭示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疲劳机制和性能。

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对于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失效机理研究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失效机理研究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失效机理研究随着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备、能源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金属基复合材料也会面临一些失效问题,这对于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是巨大挑战。

因此,深入研究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失效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我们来探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本结构和特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由金属基体和增强相材料组成,其中金属基体可以是铝合金、镁合金等,而增强相材料可以是碳纤维、陶瓷颗粒等。

这种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和韧性,能够在极端条件下保持结构稳定性,同时还具备较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能。

然而,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失效机制主要包括胶接失效、疲劳失效和蠕变失效等。

首先是胶接失效,当金属基体与增强相材料之间的胶接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气孔、夹杂物等,会导致复合材料出现胶接失效。

这种失效通常表现为胶层剥离、裂纹扩展等现象,造成复合材料失去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性。

疲劳失效是金属基复合材料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失效模式之一。

复合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由于材料内部缺陷或者载荷集中等原因,将产生应力集中,随着应力循环次数的增加,会逐渐积累起微观缺陷,最终导致裂纹的扩展和材料的疲劳失效。

蠕变失效则是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在高温环境下受到长时间连续加载,造成材料的快速变形和失效。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探讨这些失效机制的具体原因和影响因素。

胶接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制备过程中的胶层不均匀或者存在缺陷,二是使用过程中的高温、潮湿等环境条件,导致胶层的老化和破坏。

因此,提高胶接面质量和优化胶接层的设计是预防胶接失效的关键。

对于疲劳失效而言,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缺陷将对其寿命和强度产生显著影响。

合理设计和控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缺陷的生成和扩展速率,是预防疲劳失效的重要手段。

而对于蠕变失效,金属基复合材料在高温下会出现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相应的力学性能下降。

因此,降低温度和应力对复合材料的影响,选择适合的材料和合金,以及优化材料的热处理工艺,都是预防蠕变失效的有效措施。

金属基复合材料简介及研究现状

金属基复合材料简介及研究现状

3D打印技术
02
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定制化、高效制造

多尺度复合技术
03
发展多尺度复合技术,实现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多层次结构设计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得到改进,包括粉末冶金法、喷射沉积法、机械合金 化法等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涉及到能源、环保、医疗、航空航天等领 域,且在各个领域中都有显著的应用成果。
0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与 特点
力学性能
01
02
03
强度与硬度
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 的强度和硬度,能够承受 较大的应力和压力。
韧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韧性比 金属单质更强,能够吸收 更多的能量,抵抗冲击和 振动。
疲劳性能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 能较好,能够在反复应力 作用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物理性能
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刚性和 轻质等优点,因此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 应用,如飞机结构件、卫星部件等。
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也有广泛应用 ,如汽车发动机部件、变速器齿轮等。
能源领域
生物医学领域
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能源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如太阳能电池板支架、核反应堆结构件等。
金属基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也有广泛应 用,如人工关节、牙科种植体等。
扩散法
将增强体和金属基体在高温下进行扩散处理,使两者相互 渗透、结合,形成复合材料。该方法适用于制备连续或非 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喷射沉积法
将增强体和金属熔体通过喷射、雾化等方法制备成复合材 料。该方法适用于制备连续或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测定与分析

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测定与分析

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测定与分析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

在工程实践中,热导率是评估材料热传导性能的重要参数,对于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和工艺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热导率的测定方法以及对测定结果的分析。

一、热导率测定方法1. 平板法:平板法是一种常用的热导率测定方法。

首先,根据样品的尺寸要求,制备出一系列准备好的样品,并对其表面进行必要的预处理。

然后,将样品放置在两个热平板之间,其中一个热平板加热,另一个热平板保持冷却。

通过测量热平板之间温度差以及施加的热功率,可以计算出样品的热导率。

2. 混凝土热导率测试仪法: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尺寸或复杂形状的样品。

具体操作时,将样品放置在混凝土热导率测试仪的测试台上,并在样品表面施加恒定的热功率。

测试仪会测量样品表面的温度变化,并根据相应的热传导理论计算出样品的热导率。

3. 巴东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在高温下进行热导率测量。

首先,将样品与两个内部温度控制器相连,其中一个是加热控制器,另一个是冷却控制器。

然后,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控制器的温度差,测量样品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并基于所施加的热功率计算出样品的热导率。

二、热导率分析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 基体材料的热导率:基体材料是指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主要金属成分。

一般来说,金属基体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因为金属之间的原子结构紧密,电子在金属中容易传递热能。

因此,金属基体的选择对复合材料的整体热导率有显著影响。

2. 强化相的尺寸和分布: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通常在金属基体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强化相,如陶瓷颗粒、纤维等。

强化相的存在可以阻碍热能在材料中的传递,从而降低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强化相的尺寸和分布对于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分析至关重要。

较小的强化相颗粒或更均匀的分布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3. 接触热阻: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基体材料与强化相之间存在接触热阻。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doc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doc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金属或合金为基体,并以纤维、晶须、颗粒等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

按所用的基体金属的不同,使用温度范围为350~1200℃。

其特点在力学方面为横向及剪切强度较高,韧性及疲劳等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同时还具有导热、导电、耐磨、热膨胀系数小、阻尼性好、不吸湿、不老化和无污染等优点。

例如碳纤维增强铝复合材料其比热度3~4×107mm,比模量为6~8×109mm,又如石墨纤维增强镁不仅比模量可达 1.5×1010mm,而且其热膨胀系数几乎接近零。

金属基复合材料按增强体的类别来分类,如纤维增强(包括连续和短切)、晶须增强和颗粒增强等,按金属或合金基体的不同,金属基复合材料可分为铝基、美基、铜基,钛基、高温合金基、金属间化合物基以及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由于这类复合材料加工温度高、工艺复杂、界面反映控制困难、成本相对高,应用的成熟程度远不如树脂及复合材料,应用范围较小。

近年来,金属基复合材料以其高的比强度、比模量、较好的耐热性能,良好的抗蠕变、抗疲劳、抗磨损性能,以及低的热膨涨系数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航空航天及汽车工业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被认为是制造汽车发动机连杆、活塞及刹车片等零件的优良材料;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已被用来制造航天飞机轨道器主骨架、制动器支撑架及火箭发动机壳体等[1,2]。

但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在高温制备的冷却过程中由于组分间热膨胀系数(C T E)的差异,会产生较大的热残余应力,通常基体相为拉应力,增强相为压应力。

当C T E差异较大时,即使温度变化很小,也会在基体中产生较大的微观热应力,在界面形成应力集中。

大量的研究表明,复合材料中的热残余应力对其力学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例如,存在较高残余应力的复合材料中,基体中亚晶粒的尺寸明显低于未增强基体合金中亚晶粒的尺寸,而位错密度却比未增强基体合金高10~20倍;另外,复合材料由于残余应力的存在,导致在远低于0.2的应力下,应力应变曲线便开始偏离线性关系,复合材料的比例极限接近或略低于基体合金;同时,复合材料中的残余拉应力会导致复合材料压缩屈服强度较拉伸屈服强度高.金属基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产生必须具备的条件有:(1)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界面结合良好;(2)温度变化;(3)增强体与基体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异。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金属基复合材料由金属基体和强化相组成,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中,复合界面的微观结构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是指金属基体与强化相之间的结构特征。

界面的微观结构决定了力学性能的优劣。

其中,界面的结晶度、化学成分均会影响力学性能。

以铝基复合材料为例,硅化物在金属基体中的分布方式、界面的结晶度以及界面的塑性变形等因素均对力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2. 界面结构与材料强度的关系界面结构对材料的强度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界面结晶度高、接触面积大的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

这是因为结晶度高的界面可以有效抑制裂纹扩展,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

另外,界面的接触面积大可以增加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增加材料的韧性。

3. 界面结构与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除了影响材料的强度外,界面结构还会对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产生影响。

界面能够阻止晶体滑移,从而抑制材料的塑性变形。

如果界面结晶度低,会导致界面的塑性变形更易发生,从而影响材料的韧性和延展性。

因此,界面的结晶度对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 界面结构与疲劳性能的关系疲劳性能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界面结构对材料的疲劳性能影响较大。

较为均匀的界面分布可以有效地抑制裂纹扩展,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

此外,良好的界面结晶度有助于维持材料的结构完整性,从而提高疲劳性能。

综上所述,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界面结构的优化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塑性变形能力和疲劳性能。

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点关注界面结构的调控与优化,以进一步提高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耐蚀性能研究现状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往往希望材料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同时,又具备良好的综合性能。

传统的单一材料已经很难满足这种需要。

因此,人们将注意力转向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不同,性质不同,有时形状也不同的相容性材料以物理方式合理的进行复合而制成的一种材料。

其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种材料的特长,并赋予单一材料所不具备的优良性能,复合材料的性能还具有可设计性的重要特征[1]。

作为复合材料重要分支的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或60年代初期。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由连续的金属或者合金基体和增强体构成,具有一系列与金属性能相似的优点。

当今,作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有铝基、镁基、铜基、铁基、钛基、镍基、高温合金基、金属间化合物及难熔金属基等,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基体主要集中在铝和镁两个合金系上。

增强体的选择要求与复合材料基体结合时的润湿性较好,并且增强体的物理、化学相容性好,载荷承受能力强,尽量避免增强体与基体合金之间产生界面反应等。

常用的增强体主要有C纤维、Ti纤维、B纤维、Al2O3短纤维、SiC晶须、BC颗粒、SiC颗粒、Si3N4颗粒、WC颗粒、Mo2C颗粒、ZrO2颗粒、ZrB2颗粒、A12O3颗粒、碳纳米管和石墨等。

增强相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选择一个合适的增强体需要从复合材料应用情况、制备方法以及增强体的成本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2]。

与合金和聚合物相比,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特点有:高比强度、高模量、高韧性、高导热导电性、膨胀系数小、耐磨性好、高温强度高、表面稳定性好等[3]。

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强大的综合性能,在外层空间结构以及一些工业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前景,因而继树脂基复合材料之后,掀起了对其研究开发的热潮[4]。

目前,金属基复合材料(MMC)作为材料的一个新兴领域已在航空航天系统,汽车系统及建筑等各个系统中得。

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因素

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因素

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因素
首先,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基体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
着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如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强度、韧性、耐热性等,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性、导电性等。

选择合适的基体材料对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至关重要。

其次,增强材料也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增强材料的种类、形状、分布状态等都会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

常见的增强材料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它们的不同特性会使复合材料表现出不同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另外,制备工艺也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制备工艺包括预处理
工艺、成型工艺、固化工艺等,不同的工艺会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合理的制备工艺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结合强度、表面质量、耐热性等性能。

此外,环境条件也会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

复合材料在不同的环境条件
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能,如在高温环境下的耐热性能、在潮湿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到复合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总的来说,影响复合材料性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基体材料、增强材料、
制备工艺、环境条件等。

只有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有所帮助。

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的分类

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的分类

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的分类
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等优点,具有广
泛的应用前景。

在这些复合材料中,增强体的选择和分类对其性能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常见的增强体进行分
类和详细介绍。

1、碳纤维增强体
碳纤维增强体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和耐腐蚀等优点,被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用品和国防等领域。

在制备金属基
复合材料时,碳纤维常常被选作增强体,可以显著提高金属基复合材
料的强度和刚度。

2、陶瓷颗粒增强体
陶瓷颗粒增强体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也被广泛应用。

这种增强体
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和高耐磨性等特点,可以显著增强金属基复合材
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陶瓷颗粒的种类很多,常见的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和碳化硅等。

3、金属颗粒增强体
金属颗粒增强体一般选用高强度的合金颗粒,常见的有碳化钨、
钛和铬等。

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金属颗粒增强体的作用是增加材料
刚度和强度,同时也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

4、纤维/颗粒混合增强体
纤维/颗粒混合增强体是将不同种类的增强体混合使用的一种复合材料。

这种增强体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优点是可以兼顾纤维和颗粒的优点,形成更完善的增强网络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性能。

总之,增强体是影响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选择增强体时,需要综合考虑其特点和应用环境。

通过选择合适的增强体,可以打造具有高强度、高刚度、高耐磨性和高导电性等优点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摘要: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低热膨胀系数等优点,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

但其性能一致性差的问题制约了其应用,因此复合材料的性能设计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本文综述了基体、增强体、基体与增强体相容性、工艺、界面等因素对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影响因素设计
1 引言
金属基复合材料被誉为21世纪的材料, 它兼有金属的塑性和韧性,以及其它材料如陶瓷的高强度和高刚度,而且比重小,因此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和更好的热稳定性、耐磨性以及尺寸稳定性等优点,从而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兵器、电子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1~3]。

尽管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过去的30年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但是还没有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原因主要在于它的成本高、性能低于期望值、相对较低的稳定性和大的性能波动、不可回收利用、环境污染等几个障碍[4~5]。

目前在国内发展复合材料,关键是要实现低成本、高性能、一致性好、稳定的制备技术和根据力学原理以及使用者的期望设计出令用户满意的性价比的材料。

这就涉及到复合材料的设计问题,而性能决定了复合材料在工程上的应用,所以性能的影响因素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但是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不明确,至今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设计理论上还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

因此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是一个使金属基复合材料走出低谷获得突破的重要课题。

2 影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因素
2.1 基体的影响
不同的基体对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结合强度有较大的影响。

但并不是基体强度越高,复合材料的强度越高,而是存在一个最佳匹配[6]。

姜龙涛等[7]对AlN颗粒在不同铝合金中的增强行为的研究表明,在低强度的L3纯铝上可以得到最大的增强率,而在高强度的LY12合金上没有得到高的增强率,相比之下具有良好塑性和较高强度的LD2合金作为基体时,具有较高的强度。

而康国政等[8]认为基体本身的强度较低时,复合材料中基体的强度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对基体本身强度较低的复合材料通过基体原位性能的大幅度提高使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提高十分明显。

这些研究都说明基体同增强体之间存在着优化选择、合理匹配的问题。

基体的合金化也对复合材料的强度有重要影响。

Tsudo等[9]探讨过铝合金成分对
Al2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他们的研究表明Cu和Ni加到铝合金中,高温时抗弯强度增加,增加Al的体积分数也能增加抗弯强度.
另外稀土元素的加入也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如稀土Ce的加入对基体起着强化作用[10]。

但是稀土元素对复合材料具体的强化原因目前尚未有一致的结论。

2.2 增强体的影响
增强体的加入可以通过对基体金属的显微组织,如亚结构、位错组态、晶粒尺寸及材料密度等的改变,改善和弥补基体金属性能上的不足。

增强体的性质对复合材料的强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入增强体后,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都有所提高。

增强体的主要贡献是通过基体合金的微观组织变化实现的,另外它是载荷的主要承受者,其次它对位错的产生,亚晶结构细化也起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SiCp/Al复合材料由于增强颗粒的加入,晶界面积增加,固溶处理时,基体内由于热错配产生的位错,异号位错相互抵消,同号位错则经攀移排列成垂直于滑移晶面的小角度晶界形成亚晶界,这样亚晶界面积也随之相应增加。

由Hall-Petch关系式可知,晶界、亚晶界的增加,基体合金晶粒、亚晶结构和共晶Si颗粒细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11]。

2.3 基体和增强体相容性的影响
基体合金与颗粒增强体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也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尤其当采用铝合金为基体时,界面上常出现氧化物元素富集等现象,有时界面上基体与增强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相,如Al4C3、MgO或MgAl2O4。

因此对于不同的颗粒增强体,为避免界面反应物产生的危害,在保证复合材料性能的前提下基体合金的成分应有所调整。

由于铝合金中的不同溶质元素所引起的时效析出行为具
有一定的差异,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对基体的显微组织十分敏感。

从这一角度出发,为充分发挥复合材料的性能优越性,也必须选择合适的基体合金[12]。

此外,颗粒增强体的加入,导致了基体合金的微观组织发生显著的变化。

主要体现为,由于基体和增强体热膨胀系数(CET)的差别引起的错配应力在基体中诱发了高密度位错、晶粒尺寸变化、残余应力(热错配应力)、时效析出组织等。

这些微观组织的改变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复合材料的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12]。

2.4 工艺的影响
不同的制备方法使得复合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差异。

热处理工艺,例如淬火就能对复合材料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

时效对复合材料也有明显的强化作用。

二次加工对复合材料的强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原位生成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由于原位增强相不仅尺寸非常细小(一般<1um),
而且与基体有着良好的界面相容性,从而使得这种复合材料较传统的外加增强相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

高能球磨法使增强体颗粒弥散均匀分布于基体中,而常规混合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中存在增强体颗粒的偏聚现象[13]。

颗粒越均匀越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

2.5 界面的影响
界面是复合材料中普遍存在且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复合材料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

金属基复合材料宏观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体和增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状况[14]。

而温度-时间引起的界面反应是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大多数承载体不能发挥最佳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获得更高的强度,应该形成稳定的界面结合。

界面结构与性能是基体和增强体性能能否充分发挥,形成最佳综合性能的关键。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非常复杂,有3种结合类型5种结合方式[4],而且界面区尺寸为纳米级,难以分析表征,很多问题在理论上难以解释。

为了兼顾有效传递载荷和阻止裂纹扩展两个方面,必须要有最佳的界面结合状态和强度。

目前有很多界面优化的方法,具体手段有:金属基体合金化、增强体表面涂层处理、改变粘结剂及制备工艺和参数的控制等。

3 结束语
金属基复合材料作为新兴的材料,具有特殊的优异性能,更由于其可设计性,被认为是具有很大实用价值的先进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提高其性能及加工方面仍处于研究阶段。

影响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除了以上这些内部因素外,还有很多外部因素,如温度、环境都会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强度产生影响。

如何有效地利用有利因素,去除不利因素,从而提高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是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国雄,廖恒成,潘冶.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和界面反应与控制[J].特
种铸造及有色合金,1998,(4):12.
[2]王军,贾成厂.逐步熔融凝固法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J].金属热处理,2000,(4):
25.
[3]华林.金属基复合材料成分、性能和应用[J].材料与工艺,1995,(4):37.
[4]李成功.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发展[J].宇航材料工艺,1995,25(4):1-5.
[5]黄泽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和商品化发展[J].材料导报,1996,增刊:
18-25.
[6]武高辉,赵永春,马森林.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其基体强度的
宏观相关性[J].先进制造与材料应用技术,1996,(6):9-13.
[7]姜龙涛,武高辉,孙东立.AlN颗粒在不同铝合金中的增强行为[J].材料科学与工
艺,2001,9(1):47-51.
[8]康国政,高庆,杨川,张吉喜,刘世楷.基体特性对δ-Al2O3/Al合金复合材料力
学行为的影响[J].复合材料学报,2000,17(2):25-29.
[9]Tsudo,Hiroyuki,Yoshida,Hideto,Shimojima,Hiromasa.Effect of Al alloy composition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2O3 particles reinforced aluminum composite[J].Journal of Japan Society of Powder and Powder Metallurgy,Japan,1998,45(11):1024-1027.[10]陈凯,俞蒙槐,胡上序.ZA22/Al2O3 (F)复合材料室温拉伸强度的模拟研究[J]金
属学报,1997,33(4):437-442.
[11]丁占来,樊云昌,齐海波,任德亮.SiCp/Al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室温拉伸性能[J].中
国有色金属学报,1999,9(Suppl.1):265-269.
[12]马森林.超细亚微米铝基复合材料的拉伸行为及断裂机制[D].哈尔滨:哈尔滨工
业大学,1999,3.
[13]张奎,樊建中,张永忠,吕晋宁,桑吉梅,张少明,石力开.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增
强体颗粒分布均匀性研究[J].稀有金属,1999,23(1):62-65.
[14]张大童,李元元,龙雁.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轻合金加工技术,2000,28(1):
5-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