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及术

合集下载

《外科护理学》-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外科护理学》-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特点
个性化、专业性、全面性 、及时性。
目的
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 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 复。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
降低并发症风险
通过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 ,可以降低术后感染、出 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 高手术成功率。
提高患者满意度
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 增强患者的信任感,提高 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关 系的和谐发展。
疼痛治疗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遵医嘱给予适当的疼痛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等。
疼痛护理
关注患者的疼痛感受,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护理措施,减轻患者 的疼痛不适感。
营养支持
营养评估
01
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求。
营养支持计划
02
根据营养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计划,包括饮食调整
面临的挑战
当前,外科围手术期护理面临着一 些挑战,如人才短缺、工作压力大 等,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02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的核心概念
术前护理
评估患者情况
对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心理状态 等进行全面评估,为制定护理计划提 供依据。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 理支持和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 惧。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等变 化,及时发现并处理颅内压增 高、出血等并发症。
并发症预防
预防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 栓等常见并发症,采取相应护 理措施。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训练计划,促进神经
功能恢复。
心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实践
总结词
循环系统监测
心胸外科手术风险高、创伤大,围手术期 护理需特别关注患者循环系统、呼吸系统 状况及心理支持等方面。

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

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

• • • • • • • • • • • • •
术后护理
手术后病人护理措施 主要是维持各系统的生理功 能;减轻疼痛和不适;预防 术后并发症;实施出院计划。
(1)术后病人的卧位
术后护理
麻醉未清醒前取侧卧或仰卧位,头偏向一 侧。腰麻病人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硬膜 外麻醉病人平卧4―6小时。麻醉清醒,生 命体征平稳后,颅脑部手术可取 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如病人伴 有休克,应取仰卧中凹位,即下肢或床脚 抬高20度,头部和躯干同时抬高15°的体 位。腹部手术后,多取低半坐位卧式或斜 坡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脊柱或臀部手 术后可采用俯卧或仰卧位。
并发症处理
2.胃肠道并发症:多见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恶心、呕
吐、腹胀、便秘和急性胃扩张,多数为麻醉反应以及术中暴露,手术操 作刺激的神经反射性反应。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缺氧,精神心 理因数也可能是术后胃肠道并发症的原因。 腹腔手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正常恢复往往需要一定时间。一般情况 下肠管功能的恢复在术后12~24小时开始。此时肠鸣音可以闻及,术后 48~72小时整个肠道蠕动可恢复正常,肛门排气和排便。由于术后禁食 或进食过少,术后早期便秘属正常情况,不需处理。如果术后已进食多 天而不能排便,则需要采取通便措施。 胃肠道并发症的主要预防措施:①胃肠道手术术前灌肠,放置胃 管。②麻醉前给药。③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早纠正低血钾、 酸中毒等。④术后禁食,留置胃肠减压3~4天。⑤卧床病人取半卧位, 坐床上移动和翻身,腹部按摩。⑥协助病人早期进行术后活动、下床行 走。⑦严密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⑧给予心理支持,消除紧张情绪。

并发症处理 4.切口并发症: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在手术后3-4天内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等。

2、落实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

以达到患者能认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2)呼吸道准备: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锻炼,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吸烟者嘱其戒烟。

术前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3)胃肠道准备: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的饮食和术前肠道准备。

根据病情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4)手术区皮肤准备: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日晨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

(5)体位训练:根据手术要求,训练患者特殊体位,以适应术中和术后特殊体位的要求。

二、手术当日护理1、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好。

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

3、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

4、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三、术后护理1、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内容:包括麻醉恢复情况;身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伤口情况;各种引流管道通畅情况及引流量;疼痛及症状管理;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皮肤受压情况;安全管理等。

2、护理措施(1)向医师及麻醉师了解手术中病人的情况。

(2)术后病人的搬移: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污染。

(3)卧位:麻醉未清醒者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腰麻、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需平卧6小时,当病人麻醉恢复,血压平稳,腹部手术后一般可取半卧位,头颈部及胸部手术后取半卧位或坐位。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考。
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 的疼痛控制措施,如使用镇痛药
物、进行心理疏导等。
术中并发症预防
预防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减少手术部位和手术室 内的细菌数量,预防术后感染。
维持呼吸道通畅
在麻醉过程中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 道梗阻或窒息。
防止出血
通过控制性降压、止血药物使用等措施,减少手 术出血量,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03
预防措施
04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严格遵守 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手术时间, 避免伤口暴露时间过长。手术后 ,应定期检查伤口,及时发现并 处理感染。同时,应给予患者抗 生素治疗,增强免疫力。
处理方法
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采取措施 ,如伤口清创、引流、使用抗生 素等。对于严重的感染,可能需 要进行手术治疗。
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结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科手术 后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 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详细描述
深静脉血栓形成通常发生在 手术后,可能是由于长期卧 床、手术操作、遗传因素等 原因所致。深静脉血栓形成 可能导致肢体肿胀、疼痛、 功能障碍等,严重时可引起 肺栓塞等严重后果。
预防措施
在手术后,应鼓励患者早期 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同时 ,可采用弹力袜、气压治疗 等物理疗法预防深静脉血栓 形成。对于高危患者,可考 虑使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3
目录
• 术前护理 • 术中护理 • 术后护理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营养与饮食护理 • 出院指导与随访
01
术前护理
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过 敏史等,以便为手术做好充分准

外科手术围手术期与围手术期的护理

外科手术围手术期与围手术期的护理
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结合患者个人背景、手术类型等因素,制定针对性 的心理干预策略。
明确干预目标
设定短期和长期的心理干预目标,如减轻术前焦虑、提高术后康复 信心等。
心理辅导技巧应用
建立信任关系
运用倾听、同理心等技巧,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使其更 愿意开放自己,参与心理辅导。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调整 其对手术和康复的认知,提高应对能力。
营养支持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01
通过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体重变化、生化指标等,评估其营
养状况。
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
02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偏好,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
证其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
营养补充
03
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以
改善其营养状况。
呼吸道准备
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心理支持和跟踪观察,确保其 情绪稳定并逐步恢复正常的心理功能。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PART 05
围手术期感染防控
REPORTING
手术室无菌操作规范
手术室环境准备
确保手术室空气洁净,定期消毒,控制温度 和湿度。
手术人员准备
手术人员需进行外科洗手,穿戴无菌手术衣 、手套、口罩和帽子。
手术器械和敷料准备
使用经过严格清洗和灭菌处理的手术器械和 敷料。
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避免污染手术区域和手 术器械。
甲和去除体表异物。
备皮
根据手术部位和需要,进行术区 备皮。备皮时应动作轻柔,避免
损伤皮肤。
消毒

围手术期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术后护理
❖ (一)手术后期:是指病人手术后返回病室
直至出院这一阶段的护理。
❖ (二)护理重点:
①尽快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②减少生理和心理的痛苦与不适 ③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围手术期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评估】
(一)一般况
了解术中施行麻醉、手术方式、术中处理、 术中出血量、输液输血量、尿量及用药等情况, 安置何种引流管及安放部位、作用、皮肤情况 等。
要置胃管、洗胃或于术前晚灌肠。 ③结直肠手术(回肠代膀胱术):术前3天开始口服肠
道抗菌素、vitK、服缓泻剂。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措施】
3、皮肤准备 目的 :预防切口感染 方法:一般手术(剃毛、清洁、更衣) 特殊手术(头部、脸部、口腔 、骨科、 会阴部
) 时间:术前当天 ,骨科连续三天。
注意范事围项:以皮肤切准口备为时中间心近手15术~日2执0c行m,若皮肤准备时间已超过24小时 ,应重新准备。同时注意防剃破、防感冒。
围手术期护理
前言
外科主要是手术治疗,手术既能治愈疾病,同 时也能产生并发症和后遗症。作为一名外科护 士为了促进患者在围手术期康复,需履行以下 职责: 1、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使患者具备 耐受手术的良好身心条件。 2、术中确保患者安全和手术的顺利实施。 3、术后帮助患者尽快地恢复各种生理功能,防 止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重返家庭和社会。
体液不足 与长期呕吐、腹泻和出 以及液体摄取不足有关
0 4 睡眠型态紊乱 与焦虑、恐惧、身体不适、陌生
环境等有关
0 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有关知识,缺乏手术前、后配合 5 知识。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目标】
焦虑、恐惧 轻

外科手术中的围手术期管理与护理

外科手术中的围手术期管理与护理

外科手术中的围手术期管理与护理在外科手术中,围手术期的管理与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有效的围手术期管理与护理方案可以显著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文将介绍外科手术中围手术期的定义、目标和基本原则,并探讨围手术期管理与护理的重要性与方法。

一、围手术期的定义围手术期是指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整个时间段,涵盖了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各个阶段。

围手术期的管理与护理从手术准备开始,包括术前评估、手术室准备、手术操作、麻醉管理、手术室条件、手术器械消毒等内容,以及手术后的病情观察、康复护理和术后随访等。

二、围手术期的目标围手术期的管理与护理的主要目标是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成功进行。

具体而言,围手术期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准确评估患者的疾病状况和手术风险,制定个体化的围手术期管理计划。

2. 优化患者的状态,包括疾病的控制、饮食营养、心理状况等。

3. 提供优质的手术室环境,确保手术器械的消毒和准备工作。

4. 有效管理麻醉过程,确保患者的麻醉安全和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5. 观察术后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6. 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7. 进行术后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三、围手术期管理与护理的原则围手术期管理与护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围手术期管理计划。

2. 综合性原则:围手术期管理与护理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外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的合作。

3. 安全性原则:围绕患者的安全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护理措施。

4. 教育性原则:及时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手术知识,增强他们的配合度和理解力。

5. 循证医学原则:根据最新的医学研究结果,科学决策和实践。

四、围手术期管理与护理的方法1. 术前评估: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制定合理的围手术期管理计划。

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肺功能评估等。

围手术期的护理

围手术期的护理
式、强度、频率和时间等。
康复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包括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 练、步态训练等。
日常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 护伤口、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 力劳动。
定期复查
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评估康 复效果,调整康复计划。
04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手术环 境清洁无菌。
定期随访的重要性
及时发现并发症
通过定期随访,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出院后可能出现 的并发症或异常情况,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医护人员可以适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 效果的最佳化。
提高患者遵医行为
定期随访可以提醒和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提高患者的遵医 行为,促进康复。
03
术后护理
术后疼痛管理
01
02
03
04
疼痛评估
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了解疼痛的性质、部位和持续
时间。
药物治疗
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止 痛药物,如非处方药、弱阿片
类药物或强阿片类药物。
物理治疗
采用冷敷、热敷、按摩、针灸 等物理治疗方法缓解疼痛。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帮 助患者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等。
术后观察
03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
发现出血征象。
其他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血栓形成
在围手术期进行适当的下肢活动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 栓形成。
预防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感染
鼓励患者术后咳嗽、深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

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

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一、手术前的准备工作:1.安排患者入院: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手术安排,合理安排患者入院,并做好入院前的准备工作。

2.开展手术前的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如血液检查、心电图、X光等,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术后护理需求。

3.预防感染: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消毒操作等,减少手术风险。

4.术前准备:配合麻醉科对患者进行麻醉准备,包括备麻药、采集血液供给、放置导管等。

5.宣教: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前宣教,告知手术的内容、风险及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二、手术中的护理:1.保持术中无菌:协助医生和器械护士做好洗手消毒和无菌操作,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2.监测生命体征:定时测量患者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术中情况。

3.维持体温:保持手术室的温度适宜,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避免患者感到寒冷。

4.协助麻醉科:配合麻醉科对患者进行麻醉药物监测和维持,确保患者安全入睡和麻醉效果。

5.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患者适当的安慰和支持,并及时解决患者的顾虑和疑虑。

三、手术后的护理:1.恢复室的护理:将患者安全转移到恢复室,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术后情况,进行恢复室的相关护理工作。

2.术后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合理使用疼痛药物,注意疼痛评估和药物的剂量掌握。

3.伤口护理:对手术切口进行消毒和简单包扎,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情况,及时处理异常。

4.恢复训练: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和身体情况,给予患者相应的康复训练,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

5.管理并发症:定期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如感染、出血、深静脉血栓等,及时处理并给予相关护理措施。

四、术后出院和随访:1.出院宣教: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后出院宣教,包括伤口护理、药物使用、饮食调理、定期复诊等内容,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外科手术中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外科手术中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外科手术中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外科手术是治疗各种疾病和损伤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与患者康复同样至关重要。

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一系列护理措施,旨在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术后恢复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分别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方面介绍外科手术中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一、术前围手术期护理要点1. 了解患者病情和手术相关信息:术前护理的首要任务是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相关信息。

护士应仔细查阅患者的病历,了解病史、诊断、手术方式、手术部位等重要信息。

2. 确保患者准备充分:术前护理还包括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禁食禁水、洗净手术部位、脱除首饰和假牙等。

同时,护士还需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手术。

3. 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患者在手术前往往会感到紧张、焦虑,护士应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此外,护士还可以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手术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配合度。

二、术中围手术期护理要点1. 维持患者的安全:术中护理的核心是维持患者的安全。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要确保手术器械、药品等的准确无误,并严格遵守手术无菌操作规范,预防感染风险。

2. 协助手术进行:护士在手术过程中还要积极配合医生和其他卫生人员的操作,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并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3. 管理液体和药物:护士需按照医嘱和操作规范给予患者所需的液体和药物,并严格掌握液体和药物的用量、方法和给药途径。

三、术后围手术期护理要点1. 观察患者的复苏情况:术后护理的首要任务是观察患者的复苏情况。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疼痛程度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同时,护士要监测患者的尿量、排泄情况,并及时进行护理措施。

2. 疼痛管理:术后往往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疼痛,护士需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特点,合理选择疼痛管理方法,如输注镇痛药物、加强疼痛监测等。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心理准备:通过与病人和家属交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恰当的解
释,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2、提高病人手术耐受力护理:
(1)了解病情及全身各系统情况,协助病人行相关检查;
(2)改善病人营养状况;
(3)配合手术的知识宣教:①有吸烟嗜酒习惯的病人劝其戒掉烟酒;
②训练深呼吸运动;③短期内不能起床病人,应训练床上排尿、排便;
3、手术前常规准备:
(1)药物过敏试验;(2)皮肤护理(3)备血;(4)胃肠道准备:①一般手术前需禁食12小时,禁水4—6小时;②灌肠:一般手术前晚灌肠。

如为肠道手术,按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

(5)术晨:、①按医嘱执行术前各项准备;②女病人询问有无月经来潮;③排空小便,于术前半小时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二、术后护理:
1、病人返回病房时由手术室护士、麻醉师与病房护士交班,了解术中情况,妥
善安置病人,选择合适体位。

2、接各种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量、色及性质。

3、生命体征观察: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

4、营养与输液:重视术后营养与液体供给,以维持机体能量和水电解质平衡。

5、若无手术禁忌,鼓励病人早期活动。

6、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外科手术中的围手术期护理指南

外科手术中的围手术期护理指南

外科手术中的围手术期护理指南外科手术是治疗各种疾病和病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而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外科手术中的围手术期护理指南,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护理技巧。

一、患者准备手术前的患者准备工作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首先,护士需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过敏史以及手术部位等,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

其次,护士应当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遵循规定的禁食时间,避免手术期间发生呕吐等不良反应。

同时,护士还需为患者准备术前必要的检查,并记录并报告检查结果。

二、手术室准备手术室是外科手术的主要场所,其准备工作需要护士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首先,护士需要确保手术台的干净整洁,并在手术台上摆放好所需的手术器械和药品。

其次,护士需要检查手术室的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如监护仪、手术灯等,并做好相关记录。

此外,护士还需将手术室环境调节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手术室的通风和卫生。

三、围手术期的护理1. 麻醉护理麻醉是外科手术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护士需要在麻醉医生的指导下,为患者进行麻醉护理。

在手术前,护士需确认患者已经及时禁食禁饮,并记录相关时间。

麻醉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等,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给予。

麻醉结束后,护士还需协助患者恢复意识,并进行相关的监护和护理。

2. 感染预防护理外科手术后容易引发感染,因此护士需要严格执行感染预防措施。

在手术中,护士需要保持手术室的洁净,并随时监测手术室的空气质量。

术后,护士要确保患者伤口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并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

同时,护士还需给予患者抗生素等预防性治疗,并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3. 疼痛管理护理术后疼痛是患者围手术期常见的问题之一,护士需要合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

在术后护理中,护士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疼痛。

此外,护士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反应和副作用,并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护理诊断(1)焦虑与不适应住院环境、缺乏手术及麻醉的相关知识、担忧疾病预后、术后并发症及经济负担等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术前准备方面的知识。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不佳、慢性疾病的持续消耗有关。

(4)睡眠型态紊乱与不适应住院环境、担忧疾病预后有关。

2、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掌握病情,了解病人的情绪等心理状态,对病人、家属进行相关健康宣教。

指导病友间的良性沟通,取得病人合作。

(2)营养支持根据病情及饮食习惯,与病人、家属共同商讨制定足够能量、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计划。

经常变换食谱,提供色香味俱全及温度适宜的饮食。

普通手术前禁水4h,禁食12h;肠道手术遵医嘱术前3天进流食,术前1天禁食。

幽门梗阻者遵医嘱术前3天禁食。

(3)术前宣教根据手术需要指导术中体位锻炼及术后基本活动方法。

学会有效咳嗽、排痰、卧位大小便。

(4)活动与休息消除导致睡眠不佳的诱因,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提供放松技术,如缓慢深呼吸、听音乐等自我调节方法,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5)术前1天①测体温每天4次。

②做青霉素、先锋霉素过敏试验并记录。

③遵医嘱备血。

④手术野皮肤准备,做好卫生。

⑤停止术前医嘱。

⑥观察病情:如有感冒、咳嗽、发热、皮肤感染、女病人月经来潮及时通知医生。

(6)术日晨①测量生命征,关注病人主诉。

如有异常及时和医师联系。

②更衣,取下活动假牙、项链、戒指、耳环、手表、发卡及贵重物品交家属或护士长保存。

③嘱病人排尽尿液。

遵医嘱置胃管、尿管,执行术前用药,观察用药后反应。

④备术中用药、X光片、病历,一并交手术室接送人员。

⑤长发者编成2条小辫。

勿施任何化妆,以免影响对病情的观察。

⑥病人离开后,根据麻醉方式、手术需要铺好麻醉床,备监护仪、氧气装置、负压器、抢救用物于床边。

二、术后护理1、护理诊断(1)知识缺乏缺乏术后康复知识。

(2)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计划

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计划

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计划手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患者的康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我们要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项护理工作,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下面将分别介绍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计划的相关内容。

一、术前护理1.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同时要做好手术室的准备工作,包括消毒、器械的准备等。

2. 术前指导术前,护士还需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手术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包括手术的相关风险、术后护理以及康复注意事项等。

患者及家属要有清楚的心理准备,以减轻手术的紧张和恐惧。

3. 术前心理护理手术前的心理状态对手术的成功和康复至关重要。

护士要通过言语和行动给患者以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二、术中护理1. 术中协助术中,护士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

护士要熟练掌握各种器械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协助医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 术中监护术中,护士还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持续监测,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

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患者的安全。

三、术后护理1. 术后监护术后,护士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掌握患者术后的情况变化。

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保证患者的安全。

2. 术后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患者比较常见的不适症状,护士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制定疼痛管理计划,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以及心理疏导等。

3. 术后康复护理术后康复是患者的一项长期工程,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康复护理。

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计划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士要做好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各项护理工作,全方位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确保手术患者安全、舒适和顺利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普外科常见手术备皮范围
• 乳房手术:上至锁骨上部,下至脐水平,两侧至腋
后线,包括同侧上臂1/3和腋毛。
• 腹部手术:上起乳头联线,两侧至腋中线,下至耻
骨联合,并剃除阴毛。
• 腹股沟区手术:上起剑突下,两侧至腋中线,下至
大腿上1/3,并剃除阴毛。
• 会阴及肛周手术: 剃除阴毛。 • 四肢手术: 以切口为中心、上下20cm以上,一般多
(六)排尿、排便练习
• 多数病人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术后患者 数日不能下床进行大小便,容易造成尿潴 留和便秘。因此,术前3-4天内进行练习床 上排尿、排便就尤为重要。
(七)充分休息,保证良好睡眠
• 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做好陪客管理。
• 提供放松技术,如缓慢深呼吸、全身肌肉 放松、听音乐等自我调节方法。
(二)抗胆碱能药--------东莨菪碱
• 主要作用为抑制唾液腺、呼吸道腺体分泌。
(九)术晨护理
• 手术晨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现病人有体温、 血压升高或女性病人月经来潮时,及时通知医师,必要时 延期手术。 • 胃肠道及上腹部手术者,术前置胃管。 • 术前30分钟医嘱注射术前用药。 • 病人入手术室前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首饰等。 • 排尽尿液,估计手术时间长或拟行盆腔手术者,应留置导 尿,使膀胱处于空虚状态,以免术中误伤。 • 准备接手术病人用物(输液牌、氧气、心电监护、输液泵、 别针、橡皮筋、绳等)。 • 麻醉床。
(四)肺不张
• 常发生在胸、腹部大手术后,多见于老年 人、长期吸烟和患有急、慢性呼吸道感染 者。 • 表现为术后早期发热、呼吸和心率加快, 继发感染时,体温升高明显,血白细胞和 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 • 胸部x线检查见典型肺不张征象。
(五)尿路感染
•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 并侵犯泌尿道黏膜或组织而引起的炎症, 是细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感染 。
(六)深静脉血栓形成
• 常发生于术后长期卧床、活动减少的老年 人或肥胖者,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多 见。因此术前要做好患者早离床宣教。
术后各种引流管护理
学习目标
1.了解引流管的发展史。 2.熟悉常见导管的分类及引流的目的。 3.掌握各类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在我们每天的护理工作中倒要都要对病 人携带的各种管道进行管理,它们分别具有 不同功能。常作为治疗、观察病情的手段和 判断预后的依据,它们被称为“生命的管 道”。 因此,作为一名护士,必须要管理好这 些管道,使其各置其位,各司其职,从真正 意义上来提高护理服务内涵。
(一)完善辅助检查,提高手术耐 受性
1.常规抽血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出 凝血功能 、乙肝两对半、肝功能、HIV 等。 2.肺功能 3.心电图 4.影像学 :胸片、B超、CT。
(二)心理护理
1. 解释疾病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介绍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注意点。 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缓解和消除病人及 家属焦虑、恐惧的最佳方法。 4. 充分估计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对手术 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期望值,及时发现引起 情绪或心化的诱因,对症实施心理疏导。
• 创造安静、舒适的病区环境,保证病人有 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以利于早日康复。
(二)生命体征的观察
• 1.血压
高血压、低血压
• 2.体温 • 3.脉搏
失血、失液
• 4.呼吸
检查胸、腹带的松紧度
(三)体位
• 全身麻醉尚未清醒者,取平卧位,头转向 一侧。 • 全身麻醉清醒后及连硬麻醉者,血压平稳 改半卧位。 • 臀部手术后,可采用俯卧或仰卧位。
(二)切口感染
• 常发生于术后3~4天。 • 病人主诉切口疼痛加重或减轻后又加重,伴 体温升高、脉搏有力。 • 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 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波动感等典型体 征。
(三)切口裂

• 常发生于术后1周左右、在突然增加腹压, 如起床、用力大、小便,咳嗽、呕吐时, 病人自觉切口剧疼和松开感。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 各类引流管的护理
内容
术前护理 术后即刻护理 术后护理 术后常见并发症护理
术前护理
(一)完善辅助检查,提高手术耐受性。 (二)心理护理。 (三)手术区皮肤准备。 (四)胃肠道准备。 (五)呼吸道准备。 (六)排尿、排便练习。 (七)充分休息,保证良好睡眠。 (八)根据医嘱准备手术用物。 (九)术晨护理。
(四)切口护理
• 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脱落 及局部红、肿、热、痛等象。 • 缝线拆除时间:
头、面、颈部手 后3—5天拆线。 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为7~9天。 下腹部、会阴部为5~7天。 四肢为10~12天(近关节处可适当延长)。 减张缝线为14天,必要时可间隔拆线。
(五)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一、主要内容
• 1.管道分类 • 2.常见管道 • 3.护理要点 • 4.注意事项
(一)管道的分类
1.供给行管道 2.排出性管道 3.监测性管道 4.综合性管道
(1)供给性管道:特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
水分或药液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内。在危重抢救时, 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如:氧管、鼻饲管、 输液管、输血管等。 (2)排出性管道: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 体、气体等、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 (3)监测性管道:指放置在体内的监护站,监 测病情变化的管道。如:中心静脉测压、上腔静 脉导管等。 (4)综合性管道: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 的功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如: 胃管、尿管等。
排出性管道的护理
•胃肠减压管的护理
原理与目的: 胃肠减压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胃肠 道积聚的气体和液体吸出,以减低胃肠道内 压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 局限,促进伤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 治疗方法。胃肠减压在腹部外科中用途广泛, 如肠梗阻、胃肠穿孔、食管、胃肠道手术后 病人。
胃肠减压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繁殖打折,避 免脱出。
固定胃管应用白色胶布贴于鼻尖部, 胶布应每天更换。 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 约45-55cm,若怀疑胃管脱出,应及 时处理。此时鼻饲一定确定胃管在 胃中方可进行鼻饲。 保持胃管的通畅,防止打折。搬动 病人时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
2.保持胃管通畅:维持有效负压,每隔2~3小 时挤压胃管一次,以保持管腔通畅。 3.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 记录。
附常见麻醉方式分类
(一)全身麻醉
①静脉麻醉 ②吸入麻醉 ‐喉罩 ③复合麻醉(气静麻醉)
(二)硬脊膜外阻滞麻醉
连硬麻
(三)局部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
术后即刻护理
1、病人搬运。 2、翻身检查皮肤。 3、测P、R、BP,与麻醉师交接。 4、必要时给氧,心电监护(全麻大手术)。 5、调节补液。 6、从上到下固定各种导管,打开腹带检查切口敷料 7、安置好病人体位,整理床单位,盖被保暖,放置 床挡,写输液卡。 8、正确执行医嘱。 9、给病人及家属进行宣教。 10、完成护理书写。
尿潴留
• 若病人术后6~8小时尚未排尿,耻骨上区叩诊 有浊音区,基本可确诊为尿潴留。 • 如骶前神经损伤、前列腺肥大者等需留置导尿。
术后常见并发症护理
• • • • • • 术后出血 切口感染 切口裂开 尿路感染 肺不张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一)术后出血
• 若术后早期病人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各 种表现或有大量呕血、黑便 • 引流管中不断有大量血性液体流出,中心 静脉压CVP<5cmH20,尿量<25ml/h • 特别在输给足够液体和血液后,休克征象 或实验室指标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或曾 一转后又恶化,都提示有出血。
疼痛
• 术后24小时内疼痛最为剧烈,2~3天后逐 渐缓解。若疼痛呈持续性或减轻后又加剧, 需警惕切口感染的可能。
术后镇痛的并发症
• • • • (一)恶心、呕吐。 (二)呼吸抑制。 (三)皮肤瘙痒严重者可以用纳洛酮对抗。 (四) 尿潴留。
发热
• 但若术后3—6天仍持续发热,则提示存在 感染或其他不良反应,手术切口和肺部感 染是常见原因。
(三)手术区皮肤准备
1. 术前一日洗头、理发、剪指(趾)甲(去除指甲 油)、沐浴(舒肤佳)及更换清洁衣裤。 2. 术前备皮: 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 重点是充分清洁手术野皮肤和剃除毛发。 若切口不涉及头、面部、腋毛、阴毛,且切 口周围毛发比较短少时,可不必剃除毛发。 3. 取下贵重物品及假牙、首饰、发夹、眼镜、手 表等交家人保管。
4.插有鼻饲管、胃管或禁食的病人口腔清洁 尤为重要。鼓励病人刷牙漱口,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 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 5.胃管留置时间较长的患者,一般2周更换一 次,这样既可减少粘膜的损伤,也可避免 并发症的发生。
6.胃管通常在术后48-72小时,肠鸣音恢复, 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拔胃管时,先将 吸引装置与胃管分离,夹闭胃管末端,嘱 病人吸气后屏气,迅速拔出,以减少刺激, 防止病人误吸。擦干净鼻孔及面部胶布痕 迹,妥善处理胃肠减压装置。
恶心、呕吐
• 麻醉作用消失后自然消失。 • 其次为颅内压升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尿毒症、低钾、低钠等所致。 • 腹部手术后病人出现频繁呕吐,应警惕急 性胃扩张或肠梗阻。
腹胀
• 胃肠道功能受抑制,肠腔内积气过多、低钾。
呃逆
• 可能为神经中枢或膈肌直接受刺激所致。 • 如果上腹部手术后出现顽固性呃逆,应警惕吻 合口或十二指肠残端瘘导致的膈下感染。
术后护理
(一)一般护理 (二)生命体征的观察 (三)体位 (四)切口护理 (五)引流管护理 (六)饮食 (七)活动 (八)静脉补液 (九)常见不适的护理
(一)一般护理
• 护士应根据病人术中、术后的具体情况及 出现不适的原因做好新人及家属的解释工 作,并给予对症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