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对比表格
世界近代史专题3 近代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
![世界近代史专题3 近代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33a891c9856a561252d36faa.png)
世界近代史专题3 近代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2014年考点:(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和莎士比亚等人的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及其历史影响。
(2)启蒙运动理性时代的到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
纵横对比表1: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阶段特征代表人主要观点社会根源历史影响产生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经济: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为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创立提供了借鉴复兴文艺复兴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提倡追求自由和幸福。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思想: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垄断和束缚。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信仰得救”“因信称义”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天主教会的腐朽和黑暗。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成熟启蒙运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等经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政治: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和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表2: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同背景都是发生在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时代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影响兴起后迅速扩大到整个西欧,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及近代文化繁荣,对资产阶级影响大。
异性质文艺复兴是思想运动宗教改革是一场社会运动形式文艺复兴是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宗教改革是新兴资产阶级批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斗争群众基础文艺复兴是贵族运动宗教改革是民众运动结果文艺复兴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人们的探索,促成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宗教改革引发农民战争,确立教随国定原则,是宗教自由逐渐盛行认识: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
欧洲的三大思想解放运动课件.ppt
![欧洲的三大思想解放运动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9bbb5dcfc789eb162dc817.png)
体现: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 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代表人物及主张:智者学派普罗塔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 底:认识人自己,知识即美德;亚里士多德:真理高于一切。
线索一、西方人文精神由产生、复兴到发展、 成熟的演变历程
产生时期
复兴时期
发展时期
成熟时期
产生时期: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各家各派的哲学思想无不闪 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 以“人文主义”为旗帜,通过文艺作品来宣扬反封建思想)
发展时期:宗教改革运动(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 的人文主义,使西欧人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脱出来)
2.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末清初启蒙思想的相同点 ①有唯物主义思想 ②有反封建思想 ③有完整的思想体系 ④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系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材料四 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欧洲思想解放的潮流催生了许多顶天立 地的科学巨匠。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和圈地运动使资本主义积累了 大量资本和廉价劳动力,奠定了工业革命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 展和新的社会需要又推动了科技创新。而科学技术领域的突破最终 引发了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至19世纪,人类社会已经告别中世纪 的宗教黑暗,相继跨入蒸汽时代和灯火辉煌的电气时代。
天赋人权的思想c把神从人的精神领域驱逐出去把神从天文学领域驱逐出去把神从无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把神从有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线索二西方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的影响文艺复兴太阳中心说经典力学生物进化论材料一当有人提出普遍性问题并试图给予超越传统神话传说的解释时哲学就会应运而生
欧洲两在思想解放运动对照表
![欧洲两在思想解放运动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28c51add240c844769eaeeaa.png)
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欧洲两在思想解放运动对照表
文艺复兴 时间 发源地 核心 代表人物 14-16C 意大利 人文主义 但丁《神曲》、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和《蒙娜丽莎》、莎士比亚与奥李哈麦 启蒙运动 17-18C 法国 理性主义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实质
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 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促使人们思 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 想解放的资产阶级运动。 来的思想解放运动。 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 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 放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 武器,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 荣,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 前提 文化基础。
欧洲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对比
![欧洲近代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ea6aef1610a6f524ccbf858a.png)
马丁路德;加尔文
罗马教皇
资本主义萌芽;德意志四分五裂;教皇出售赎罪券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发展
马丁路德:因信称义(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直接阅读圣经,同上帝沟通;王权高于教权;简化繁琐宗教仪式;教随国定
加尔文:先定论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英国—法国(高潮)—世界
英国霍布斯、洛克;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鸠等
孟德斯鸠:大资产阶级,反对专制,主张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卢梭:小资产阶级,抨击专制,民主共和制;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人类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
名称
时间
地点
人物
斗争矛头
原因
性质或实质
核心
主张
文艺复兴
14-17
意大利—西欧
薄皮丁桥,马拉大米
封建教会神学世界观
资本主义萌芽;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和义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以人为核心,肯定人性,反对神性,强调人的作用,打破教会神学束缚和禁欲观念
宗教改革
16世纪
封建专制等级制度
资本主义发展;自然科学发展,许多教会学说不攻自破,相信能改造自然也能改造社会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人文主义成熟为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
霍布斯:君权人授,反对君权神授;授权不悔;
洛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分权学说:行政权归国王,立法权归议会
伏尔泰:大资产阶级,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抨击专制,主张“开明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
欧洲近代三大思想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欧洲近代三大思想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7c1b437302768e9951e73813.png)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知识学习:
一.文艺复兴运动:
1.概念:是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后又扩展到西欧的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表面上看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④西欧各国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建立了民族教会,加强了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纷纷建立。
⑤推动了文化和科学的发展。
⑥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⑦但不把宗教改革理解为思想解放运动,因为还是受到宗教迷信的控制。
三.启蒙运动
1.概述;17世纪兴起于英国,18世纪在法国达到高潮的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王权、教权、特权),主张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反对迷信,提倡理性科学精神。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提供了理论武器,为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政权,设计了政治制度。
④启蒙运动的激进派卢梭:著有《社会契约论》等书,提出人民主权说,认为主权在民,人民有权革命,应当建立民主共和制。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而仅主张加以限制。对法国革命有直接的影响。
⑤百科全书派: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宣扬科学理性,反对迷信专制。
⑥德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康德,成就主要在哲学方面。主张人是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不能把别人当成自己的工具。他的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④免罪符是导火线。
(4)首先爆发于德意志的原因:
德意志政治分裂,没有强大的中央政府,受到教廷的压榨更重,所以首先爆发宗教改革。
(5)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盛行。
3.宗教改革的具体情况:
运用列表的方法复习近代西方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运用列表的方法复习近代西方三次思想解放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521094cbaa00b52acfc7caee.png)
启蒙运动
不点同
⑴背景
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17-18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
⑵地区
意大利→欧洲
英国法国→欧洲
⑶中心
意大利
法国
⑷方式
借助宗教的外衣,揭露批判教会、教士
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揭掉神学的外衣
⑸内容
①矛头:天主教会;
②未形成成熟理论和思想体系;
③提倡“人性”,摆脱神学束缚,追求现世幸福
彼特拉克
代表作是《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莎士比亚
英国人文主义杰出代表,英国历史上最伟大剧作家,作品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白》
艺术
达·芬奇
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的思想感情,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米开朗琪罗
作品创作专注人体,体现人物的思想、意志、精神气质并且以力量见长,被誉为“市民英雄的创造者”,代表作有《大卫》《摩西》
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
经济根源:雅典工商业的发展。社会根源:雅典民主制的繁荣
为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创立提供了借鉴经验
复兴阶段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天主教会神学世界观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马丁·路德
信仰即可得救;因信称义
实质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
精神内涵
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影响
兴起后迅速波及整个西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近代文化的繁荣,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不
同
背景
中世纪欧洲处在封建和基督教会统治之下,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的蒙昧之中。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表)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表)](https://img.taocdn.com/s3/m/67d0eed426fff705cc170af2.png)
①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领导人都是陈独秀、李大钊等人
③都是思想文化斗争
④都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2不同点:
①前期是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后期是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的性质。
②前期是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领导,后期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
③前期知道思想是民权、平等和进化论,后期是马克思主义
3客观上利于革命思想传播
梁启超
《变法通议》
谭嗣同
严复
《天演论》
走向共和
1民资初步发展
2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
3革命团体与政党纷纷建立
直接:推翻满清
根本: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
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派
孙中山
《民报》发刊词
暴力革命,行民主共和制
推翻
英美
1方案提出:兴中会誓词
1民资初步发展
2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
3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
19世纪90年代
民族
资产
阶级
维新派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
温和改良变法,行君主立宪
维护
日俄
1著书
2办报
3组社团
4与顽固派论战
5戊戌变法运动
1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爱国运动
2是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5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6运动中心:北京大学
7阵地:《新青年》
高扬科学民主大旗
8内容:A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专制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9矛头所向:封建儒家思想
近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近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72a02cb416fc700aba68fc54.png)
❖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
❖ (2014·上海单科·14)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 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这 里的 “抗议” 是指( )
❖ A.抗议《圣经》的权威
❖ B.抗议国王的权威
❖ C.抗议天主教会的权威
❖ D.抗议贵族的权威
❖ (2016·上海单科·12)“一般的法律是人类 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
薄伽丘 莎士比亚
兴
核心思想 强调人的价值
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宗 教 马丁.路德 改 革
核心思想 因信称义
启 孟德斯鸠 蒙 伏尔泰 运 卢梭 动 康德
核心思想 理性主义
人文精神 的起源
人文主义 的复兴
人文主义 的发展
人文主义 的成熟
❖ (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32)古希腊 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
❖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
❖ B.苏格拉底
❖ C.柏拉图
❖ D.亚里士多德
❖ (2015·天津文综·3)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 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 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 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 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 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
❖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 (2016·海南单科·11)英国天主教神甫威廉·廷 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
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 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
❖ A.维护教皇权威
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变时期的欧洲掀起过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变时期的欧洲掀起过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https://img.taocdn.com/s3/m/05de7e01bed5b9f3f90f1cc0.png)
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变时期的欧洲掀起过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一次:(文艺复兴):1.核心内容:主张以人为中心来考察一切,反对以神为中心。
2.特点:主张人文主义,是早期的资本主义思想的延伸。
第二次:(宗教改革)1.核心内容:反对教权,提倡王权。
2.特点:教权被严重削弱,确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政治体制。
第三次(启蒙运动):1.核心内容:从人文上升到理性的角度;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基本理论。
2.特点:规模扩大,从思想领域扩张到法律领域;形成鲜明的制度。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三次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近代资本主义因素逐渐形成,资产阶级兴起,封建制度(包括君主专制制度与封建的宗教制度)阻碍了社会进一步发展。
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权力,利益14到18世纪的西欧,兴起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它们是怎么样一步一步推动着人文精神欧洲一共出现过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但在14~18世纪,一共出现过两次,一是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另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其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就是反对封建神学、宗教束缚和基督教的禁欲主张,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强调人的价值。
这就形成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反宗教,并提出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体系。
具体来说,它否定了封建特权。
彼得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
”同时,它也否定了君权神授。
人文主义者把国家看作世俗幸福的工具,它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安全与和平。
他们反对专制,提出自由和平等的口号。
总之,在文艺复兴中,个性自由是资产阶级展开活动的首要条件,政治平等和政治自由是针对建设贵族和专制统治的。
启蒙运动是一场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17~18世纪,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人民主权、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从理论上证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提出了一整套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6302226c0b1c59eef8c7b43a.png)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十一: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一、概述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1、世界史:(1)14——18世纪欧洲的两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①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②18世纪的启蒙运动。
(2)19世纪无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
2、中国史:(1)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中国现代史上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二、知识整合:1、文艺复兴:(1)时间:14——16世纪;(2)开始国:意大利;(3)实质:资产阶级新思想文化的运动。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5)代表人物:①但丁:《神曲》被誉为“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②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③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6)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18世纪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前的思潮)(1)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2)核心思想: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理性主义);(3)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4)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
(5)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传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此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
(2)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3)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①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近代西方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对比表格
![近代西方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对比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c7de6e22c281e53a5802ffca.png)
近代西方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概念解释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宗教改革是发生在16世纪的一场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
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倡导自由、平等与科学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时间地点14—17c,意大利兴起,16c以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文学艺术→自然科学16—17c,从德意志开始,在宗教领域开展。
17—18c。
17c,英国18c中叶,在法国达到了高潮。
对教会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直接否定教皇权威反对宗教神学形式借“复兴”古典文化之名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
披着宗教外衣反封建资产阶级赤裸裸的、公开的反封建的斗争群众基础贵族运动民众运动资产阶级各阶层背景1、经济基础:14、15c,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工商业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因)2、阶级基础:新兴的资产阶级产生;3、文化环境: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4、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5、14c,欧洲黑死病蔓延。
1、客观: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主观: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教皇的奶牛”);3、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券。
开始标志:马丁·路德在当地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2、政治: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3、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科技:自然科学发展进一步打击了封建神学。
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斗争矛头基督教神学世界观天主教会和教皇的统治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都指向封建神权核心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实质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都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指导思想都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阶级都是新兴资产阶级范围都席卷了欧洲代表人物代表作及主张文学前三杰:但丁:(“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语)《神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近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近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75f98d06a76e58fafab0031c.png)
横向比较:15-18世纪的中外比较是 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这一时 期,中、西社会都处在一个转型期,中 国封建社会逐渐衰落,而西方则逐步摆 脱封建束缚,走上资本主义强国之路。 因此研究15-18世纪的中外思想,有助于 我们进一步了解中西差距逐渐拉大的原 因及从中得到启示。
二、15----18世纪中西方思想比较
性 质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前5世纪 希 腊 智者学派 先 苏格拉底 哲 核心思想 强调人的价值 人文精神 的起源 14-16世纪 文 艺 薄伽丘 复 莎士比亚 兴 核心思想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 的复兴 16世纪 宗 教 马丁.路德 改 革 核心思想 因信称义 人文主义 的发展 17、18世纪 启 蒙 运 动
(2016· 上海单科· 12)“一般的法律是人类 的理性,各国的法律是人类理性在特殊场合 的适用”。持以上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 ) A.伏尔泰 B.康德 C.卢梭 D.孟德斯鸠
(2011· 海单科· 15)18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 弗里德里希二世在大力加强专制统治的同时, 改进司法制度,放松新闻检查,禁止驱逐农民。 这反映他受到了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 A.伏尔泰 B.杰弗逊 C.圣西门 D.卢梭
思:文艺复兴解 思:文艺复兴宗教改 革解放了人的思想、 放了思想 自然科学取得大进展 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在思想上的反映 意大利 德国 法国
罗马天主教会 宗教外衣掩饰 因信称义 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 直接批判、公开挑战 理性主义
批判 形式 核心
教会神学体系 借助古希腊、古 罗马文化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影 响
西方思想: 中国思想: 人文精神 儒学思想发展到理 ——主题“追求人性的 学和心学(走向极 解放、政治民主、平等、 端); 自由”,适应并促进资 17世纪的反封建早 本主义发展。 期民主思想(具有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初步民主色彩) 宗教改革“因信称义” 启蒙运功“理性主义”
(完整版)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比较
![(完整版)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d80000caef8941ea66e057e.png)
2、资产阶级壮大;
3、欧洲封建君主改革强化
了专制主义
兴 起 发 展
从希腊到罗马
兴起于意大利,后扩展到西 欧
从英、法两国开始扩展到 德、荷,影响全世界
实 质
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 下人类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反映新兴(形成中)的资产 阶级政治、经济要求
反映发展中(不断壮大)的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要求
西方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比较表
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不 同 占 八、、
时 间
公兀前5世纪中叶
14---17世纪
17---18世纪
时 代
□匕
冃
景
1、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 地位提高、个人主义的成长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2、 雅典民主政治出现高峰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2、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3、封建宗教神学统治人民
核
心
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内 容
人是万物的尺度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 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 为中心,重视现世生活,追 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呼唤理性的阳光;批判专制 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 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 等和个人自由。为资本主义 社会确立一套政治构想
影 响
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 动,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方 式
借助于古希腊、罗马文化, 借用宗教的外衣
提出了无神论思想, 摆脱宗 教束缚,公开向宗教神学挑 战
主 要 领 域
放弃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 转而关心与人类自身更加 密切相公的社会问题
集中在文化领域
主要在思想政治领域
矛 头
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63854f07ed630b1c59eeb59c.png)
问题探究
1、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哪个国家?什么 原因促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 2、文艺复兴的实质、含义、代表人物和 作品; 3、宗教改革最早发生在哪个国家?发生 的原因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是什么原因促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
•基督教在欧洲建立了神权统治 •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城市兴起 •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
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神学世界观被冲破人和人性得以解放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义萌芽发生文艺复兴开始高潮表现形式代表作品代表人物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十日谈人性的高尚和尊严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文艺复兴的发展二人性的启蒙
专题五分析
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 思想 史上 的三 次大 的思 想解 放运 动
文艺复兴首先发生在哪里?根本原因何在? 恩格斯曾经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 性质: 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 岀来,其含义是指( )
A、它没有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起来 旗帜: 人文主义 B、它没有将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 、它没有准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基督教神学 矛头: D、它只是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 意大利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最早 根本原因: 表达形式: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 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义萌芽,发生文艺复兴 神学世界观被冲破,人和人性得以解放
文艺复兴的发展
开始
肯定人的欲望, 歌颂自然的人性
高潮
人性的高尚和 尊严 《哈姆雷特》
表现形式
代表作品
《十日谈》 但丁、彼特拉 克、薄伽丘
代表人物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与薄伽丘对人性的肯 定有哪些不同?
莎士比亚注重人的理性,而薄伽丘集中于 人的本能方面
欧洲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欧洲三次思想解放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9fef2f4eb307e87101f696df.png)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军宁的文章《文艺复兴再认识》中提到了陈鼓应主编的《道家文化研究:道家思想在当代》一书,并作了评论:“这样的问题被反复提起:中国有自由思想的传统吗?中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有个人自由思想吗?有值得复兴的人文主义资源吗?上个世纪的新文化运动和自由主义阵营都以否定传统著称,难道他们就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了吗?本书提供了一结不同寻常的答案。
那些现代思想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中体西用论者、最激进的反传统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从中国的传统中找到了长期被忽略的宝贵思想资源。
他们找到了以老子代表的道家思想。
……号称要只手打倒孔家店的吴虞视老庄为反专制的消极革命派。
胡适则特别推崇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发掘老子思想中被尘封的自由思想,认为这一思想与现代民主政治不谋而合。
”受此启发,我试着归纳出中国历史上三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思想解放就是先秦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大规模思想解放运动催生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家,他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治世理想,其中很多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这次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而终结,其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及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使春秋战国时期那种思想自由的政治环境消弥于无形,儒家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所篡改和利用,成为他们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
北宋时期程朱理学的诞生,进一步歪曲和篡改了儒家思想,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服务。
而清朝初期的“文字狱”更是将这种思想上的专制统治发展到了高潮,从而把封建专制统治推向了顶峰。
第二次思想解放则是始于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从而为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提供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而明末顾炎武等人的思想和清末章太炎等人的主张也为这次思想解放作了铺垫和启萌。
那一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对封建专制统治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并旗帜鲜明地喊出了追求民主与科学的呼声,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刘半农等一大批知识分子纷纷向西方学习民主思想和政治制度,并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救国主张和强国理想。
部编新教材---近代化探索,四次侵略战争,义和团与太平天国(表格比较)
![部编新教材---近代化探索,四次侵略战争,义和团与太平天国(表格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bc5523c5901020207409c21.png)
中国近代化探索进程中国近代前期四次侵华战争对比不同点:1. 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掠夺中国2. 失败原因相同:①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根本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长期闭关锁国,经济、科技、军事落后;②列强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经济、科技发达,军事实力占优。
3.结果相同:都以中国的失败告终,失败后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4影响相同:都是中国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启示相同:①开放角度: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要坚持改革开放;②科技角度:坚持科教兴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③发展角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发展才是硬道理;④国防角度:重视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建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比较表试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答:相同点:①所处时代:都发生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前期;②运动主体:都是以农民群众为主;③领导者:农民阶级;④斗争方式:斗争武装斗争为方式的农民革命运动;⑤组织形式:都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群众,都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⑥结果及原因:都是由于农民阶级的时代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下失败的。
⑦作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不同点:①时代背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变化,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其爆发的根因;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深重,民族矛盾是其根本原因。
②矛头所向:太平天国要推翻清政府,义和团运动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③持续时间和波及范围:义和团运动持续时间14年(1851—1864),波及范围大半个中国,转战18省;义和团运动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主要在山东、京津地区活动,时间和范围不如太平天国运动。
④组织的严密性:太平天国有严密的组织(拜上帝会和太平军军事编制),有公认的领袖,组成领导核心;义和团组织松散,没有公认领袖,缺少统一指挥。
⑤斗争水平:太平天国有明确的革命纲领,斗争水平高,其《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农民革命的思想结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3、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把反封建反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高度,比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更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的性质。)
美术后三杰: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米开朗琪罗:《大卫》、《摩西》
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作者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表现了高超的技艺。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主张:
?信仰得救,也叫“因信称义”即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
资产阶级赤裸裸的、公开的反封建的斗争
群众基础
贵族运动
民众运动
资产阶级各阶层
背景
1、经济基础:14、15c,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工商业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因)
2、阶级基础:新兴的资产阶级产生;
3、文化环境: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
4、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
5、14c,欧洲黑死病蔓延。
1、客观: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对欧洲:
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3.对世界:
激励了美国的独立战争,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都冲击了旧的封建统治秩序,给封建主义以不同程度的打击;
都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西欧各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资本主义有所发展。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斗争矛头
基督教神学世界观
天主教会和教皇的统治
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
都指向封建神权
核心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实质
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都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指导思想
都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
②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
?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
扩展:
扩展到欧洲许多地方,出现了新教,形成三大主流教派即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派。
内容?简化宗教仪式;
?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法国:
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①猛烈抨击天主教会;②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③提倡天赋人权;④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侧重于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人获得或满足基本的生理欲望,是对基督教禁欲主义的一种反叛)
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让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放出来。
(是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一种延续,较之文艺复兴,侧重于宗教领域的思想)
时间地点
14—17c,意大利兴起,16c以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文学艺术→自然科学
16—17c,从德意志开始,在宗教领域开展。
17—18c。17c,英国
18c中叶,在法国达到了高潮。
对教会
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
直接否定教皇权威
反对宗教神学
形式
借“复兴”古典文化国: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①强调人的理性判断;②提出“人非工具”(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相似之处);③主张主权在民;④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内。
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1、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
领导阶级
都是新兴资产阶级
范围
都席卷了欧洲
代表人物代表作及主张
文学前三杰:
但丁:(“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语)《神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薄伽丘:《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影响
积极:
①精神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将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②思想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④自然科学方面:人文主义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2、主观: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教皇的奶牛”);
3、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券。
开始标志:马丁·路德在当地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2、政治: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3、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科技:自然科学发展进一步打击了封建神学。
局限性: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①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1.对法国:
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实践:美《1787年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②认为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卢梭:《社会契约论》,①提出社会契约论:②主张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③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④暴力革命说;⑤主张民主共和制。
近代西方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对比表格
近代西方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概念
解释
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宗教改革是发生在16世纪的一场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
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倡导自由、平等与科学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