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教学设计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能说出大气污染的概念
2、掌握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分布特点及其防治措施。
3、掌握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源、危害、分布及其防治措施。
4、分析和归纳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和酸雨形成的成因、危害、分布特点及其防治措施。
2、通过案例分析,理解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普遍意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面对当前大气污染的严峻形势,使学生能够结合社会实际,思考解决的措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明确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树立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1、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在我国的分布及其防治措施。
2、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危害、在我国的分布及其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1、可吸入颗粒物的概念。2、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教学过程:
板书:第二章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二、大气污染防治
1、大气污染1、污染主要来源:能源生产和消费
2、大气污染物2、治理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可吸入颗粒物改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
(2)酸雨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
修改意见:
1、再进一步研究一下课程标准中相关的要求,以及本部分内容与必修模块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
2、本部分内容的教学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原因”和“危害”这两点上,并用之以带动其它;
3、需要改变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目标应该是学生要达到的状态;另外,所达到的状态该是外显的,如,“了解……”一般要变成“能说出…..”;
4、设计要注重前面个两种环境问题内容的迁移运用,病以针对性评价与引导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
5、“环节”一栏过于琐碎,并也不确切;
6、“设计意图”一栏把所要落实的教学目标注明;
7、写明“松原市油区实验中学孙丽娟”。
苏士成于办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