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完美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范文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的认识是通过感观和思维活动来获取对事物的了解。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思考、分析等方法来深化对事物的认知。
3.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感觉与知觉:让学生了解感觉是认识事物的起点,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加工。
2. 思考与思维: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来分析问题。
3. 知识与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 新课导入:讲解感觉、知觉、思考、思维、知识与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认识过程的复杂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5. 总结讲解:总结学生观点,强调认识过程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感觉、知觉、思考、思维、知识与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认识过程的复杂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或教辅资料。
2. 案例或事例: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或事例。
3. 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以便展示案例和进行讲解。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可以利用互联网查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如文章、视频等。
2. 实物模型:准备一些实物模型或展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教学内容。
3. 小组讨论工具:准备一些讨论工具,如白板、记号笔等,以便小组讨论时使用。
八、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介绍本课程的目标和意义,帮助学生理解人的认识的重要性。
引发学生对人的认识来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2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的认识的形成过程。
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的认识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问题来探索人的认识来源。
结合讲授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2.1 教学内容解释感觉和知觉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人的认识是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开始的。
介绍不同类型的感觉和知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2.2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感觉和知觉的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体验。
第三章:思维与认知3.1 教学内容介绍思维和认知的概念,解释它们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探讨思维的类型,如分析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3.2 教学活动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思维和认知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四章:记忆与学习4.1 教学内容解释记忆和学习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记忆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介绍不同的记忆类型,如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遗忘现象。
4.2 教学活动通过记忆训练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记忆的原理和提高记忆的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五章:语言与交流5.1 教学内容介绍语言和交流的概念,解释它们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探讨语言的类型和交流的方式,如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非语言交流。
5.2 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语言和交流方式。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训练,提高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第六章:认知发展6.1 教学内容介绍认知发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人是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认知能力的。
探讨认知发展的阶段,如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M《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设计一、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记:实践的含义;人类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②理解: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并能用具体实例给予阐释。
③运用:列举生活中与实践相关的例子或名言。
2.能力目标:①分析理解能力: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学会对实践概念含义进行分层理解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②通过研究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结合案例培养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难点:实践的特点三、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教师:展示观点一:不会游泳,怎能下水。
观点二:不下水,怎能学会游泳。
提出疑问:你赞同那个观点?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从而导入新课。
㈡讲授新课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它的两层基本含义:A.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教师:展示材料,让学生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①蜜蜂筑巢。
②构想美好生活③建设小康社会④成功举办奥运会2.实践的特点⑴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原因:A、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B、实践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08奥运奖牌制作的难度说明。
⑵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播放神七中航天员出舱的模拟动画说明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⑶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①实践具有社会性提出疑问: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中成功出舱,是单靠他个人力量可以完成的吗?学生回答教师: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②实践具有历史性展示从神五到神七的三次突破说明: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不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基本观点和理论2.探索人类认知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3.培养学生对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不同观点2.人类认知的发展过程和阶段3.环境与遗传对人认识的影响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和理由。
步骤二: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投影或笔记板展示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包括经验论、理性论和社会交往论等。
讲解每种观点的主要思想和代表性人物,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观点的优缺点。
步骤三:认知发展过程(30分钟)讲解人类认知的发展过程和不同阶段。
从婴儿期开始,介绍感知、思维和语言等认知能力的逐渐发展。
通过案例和故事让学生理解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
步骤四:环境与遗传的影响(30分钟)讲解环境与遗传对人认识的影响。
介绍环境对人认知能力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要性,以及遗传对认知能力的限制和影响。
通过实际案例和科学研究,让学生认识到环境和遗传在人的认识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步骤五:思考与讨论(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出问题:个体之间的认识能力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互动讨论,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和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认知发展和环境遗传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1.学生讨论的质量和深度2.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表现3.学生参与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六、教学延伸1.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和论文,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前沿。
2.引导学生进行个人研究课题,让他们进一步探索和思考人的认识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注意:本文档采用Markdown文本格式,其中不包含图片和网址。
政治关于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范文(精选3篇)
政治关于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范文(精选3篇)政治关于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范文篇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懂得既要认真读书,更要努力实践的道理。
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分析“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实践是认识来源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通过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的学习,培养好的学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教学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仰望夜空,星光点点,惟月为大。
缺缺圆圆,变幻摇曳。
从旧石器时代刻在甲骨上的简单符号,到如今咏叹唱和的诗歌文章;从东方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到如今的九天揽月,人类从来没有停息对茫茫苍穹中那轮皎皎玉盘的追求。
新课讲授:人类对月球的探索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1959年,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球的背面,对它进行了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宇宙飞船,成功的登上了月球,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带回了岩石和土的样本,使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20xx年,中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月,使人们获取了全月球影像图、月球部分化学元素分布、月表土壤厚度等一系列认识。
20xx年,美国宇航局利用一枚“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两个月球探测仪发射升空。
科学家对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获得的撞月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确认,月球存在水。
20xx年,中国“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国际上第一次获取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
探究一:人类的这些对月球的认识是从哪儿来的?一、实践及其特点(1)含义两层基本含义: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了解人类认识活动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认识方式。
2. 教学内容1.认识的概念和特点。
2.人的认识活动发展的历史。
3.形成合理的认识方式。
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人的认识的概念和特点,人的认识活动发展的历史。
•难点:如何形成合理的认识方式。
4.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活动准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活动准备。
3.学生学习材料:学习笔记和课堂练习。
5. 教学过程时间内容教学方法5分钟概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
教师讲解10分钟介绍认识的概念和特点。
教师讲解15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展,列举出不同时期人们的认识方式。
小组讨论,展示10分钟学生学习笔记:要求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记下所学到的关键点。
学生记录15分钟学生讲解: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笔记和所学到的重点。
学生展示15分钟教师引导讨论:结合学生的学习笔记和展示,教师引导讨论如何形成合理的认识方式。
教师引导10分钟课堂练习: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运用课上学到的知识,分析并给出自己的合理认识方式。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合理的认识方式的重要性。
教师总结6. 教学评估1.分组讨论和展示: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学生对人的认识活动发展的掌握情况。
2.学生学习笔记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认识概念和特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合理认识方式的理解程度。
7. 教学延伸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延伸到以下方面:1.给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认识论的不同观点。
2.探讨科学方法和科学认识的发展,引导学生思考科学与其他认识方式的关系。
3.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科技对人的认识方式的影响,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8. 参考资料1.刘宾雁. 认识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陈来宁. 认识论导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的认识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掌握人类认识能力的主要特点;3.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4.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人的认识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人类认识能力的特点;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1.了解人的认识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掌握人类认识能力的主要特点。
四、教学难点1.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一些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 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 - 为什么人类具有认识能力? - 人类的认识能力与其他动物有何区别?第二步:讲授人的认识的起源和发展过程(15分钟)1.人的认识的起源:从感性认识开始,逐渐发展为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通过感官对外界事物的直接感受和感知,形成初步的认识。
–理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推理和判断等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形成更为深入和准确的认识。
2.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过程:–从原始社会的实用认识,到现代社会的科学认识;–从对自然事物的认识,到对社会人类的认识;–从朴素认识到科学认识,再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
第三步:探究人类认识能力的特点(20分钟)1.主体性: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主动关系,人通过认识活动主动地改变和认识客体。
2.社会性:人类的认识活动受到社会环境、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的影响,人类的认识能力在社会中得到发展和传承。
3.目的性: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目标。
4.有限性:人类的认识能力受到认识主体自身条件的限制,存在着局限性和相对性。
第四步:讨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分别是什么? - 它们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有何不同?第五步: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并展开一些相关的拓展讨论,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探索。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共3篇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共3篇《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1一、课程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了解认识产生的过程及基本规律。
2、通过导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3、通过案例讲解,解析认识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
4、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认识新知识。
二、教学重点: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认识产生的过程及基本规律。
三、教学难点:1、理解认识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2、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导入启发法、情境体验法;2、教师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3、课堂互动、学习归纳。
五、教学内容:一、导入启发(1)PPT呈现一幅画像:一双手拿着两个圆珠笔,看似本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地方。
(2)问:假如将珠子放进布袋中,让人不分左右手选取一个珠子,这时要如何判断这个珠子是放在左手还是右手?(3)学生可以自由讨论,探讨不同的解决方法。
(4)通过本例子,导入到认识是什么,认识产生的过程及基本规律的讨论。
二、教师讲解(1)认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定和理解,是心理活动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2)认识的过程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
(3)认识产生的规律主要包括个别与一般、先后与同时、轻重缓急、因果关系等。
(4)认识的条件包括感觉器官、感性资料、神经及心理活动机制等。
三、案例分析(1)通过学生举出具体例子的方式,进一步解析认识发展的演变规律。
(2)以“张三的身高”为例,让学生了解感性认识、概念认识、判断和推理等不同阶段的表现。
(3)以“天气变化”为例,让学生了解对事件进行先后顺序的认识以及因果关系的认识。
四、小组讨论(1)分小组讨论认识到自己喜欢的食物、为什么喜欢这种食物、在哪里吃到这种食物等。
(2)要求学生从感性认识、概念认识、判断和推理等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
五、课堂互动(1)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促进恰当的沟通和了解。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1.1 人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解和把握,是人类智慧和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
1.2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探讨的重要问题,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提高思维能力的基础。
1.3 通过学习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类认识的来源、过程和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
二、知识点讲解2.1 感知和认知:人的认识来源于感知,通过感官接收外部信息,经过大脑的处理和理解,形成对事物的认知。
2.2 经验和知识: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人们通过经验获得知识,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认识。
2.3 思维和理性:人的思维和理性能力是认识的重要工具。
人们通过思维和理性分析,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形成更加准确和深刻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3.1 人的认识来源:介绍人的认识来源于感知、经验和知识,以及它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和关系。
3.2 认识的过程:讲解认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阶段,以及它们在认识过程中的顺序和关系。
3.3 认识的规律:介绍认识的规律,包括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的发展阶段、认识的本质和任务等,以及它们在认识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人的认识来源、过程和规律,掌握认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4.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认识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认识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重点:人的认识来源、过程和规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5.2 难点:认识过程和规律的具体表现和实践应用。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PPT、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6.2 学具:笔记本、教科书、参考资料6.3 准备:提前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PT,准备好相关的教科书和参考资料,确保教具和学具齐全并可以正常使用。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精品教案_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引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勇于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理性精神: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不是其他个人的认识
3、法治意识:注重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4、公共参与: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合作探究与协作意识,提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难点: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三、教学构思
(一)教材分析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第六课的第一框题,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本框题共分两目。
第一目从实践的含义入手,引出实践的特征;第二目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四个方面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把握哲学智慧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学好本框题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各课的联系,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二)教法学法
(1)教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探索法等
(2)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名师教学设计《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示范教学教案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总结出--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总结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设计意图:利用“苹果”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品尝体验和探究学习体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分享合作中拓展思维空间,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便于自动生成。他们的兴趣和热情很容易被激发,于是在这种愉悦的讨论学习中,枯燥的政治理论也就变得有趣起来。
学生写并踊跃回答自己的同学特点。
通过贴近学生的情景活动,容易他们激发兴趣,自然导入本课哲学理论学习。
2、实践的特点
探究活动一:观看“愚公移山”的动画视频,思考:
(1)是谁在从事移山活动?(2)移山活动是在认识世界还是在改造世界?(3)移山活动是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教师活动:适当讲解,点出概念理解上的易错点。
当堂检测巩固提高
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我精选了5道选择题对学生进行限时训练,处理先由学生回答,然后小组互评纠正,最后教师点拨。
学生进行限时训练
处理先由学生回答,然后小组互评纠正
设计意图:这样自学互评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解题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请你利用今天所学知识以“我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难点: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文科班的学生。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综合分析的能力,但他们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很有限,对实践活动、实践主体等认识不多,这对于他们理解本课的基本观点会带来一定的困难。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通用3篇)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通用3篇)《人的熟悉从何而来》教案篇1人的熟悉从何而来一、【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识记:(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构成要素(3)实践的特点◇理解: (1)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2)实践是熟悉的基础 (3)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运用:(1)依据所学学问,结合相关原理,分析说明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的活动。
(2)依据相关原理,说明实践出检验熟悉的唯一标准。
2、力量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熟悉的关系原理,使同学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熟悉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熟悉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熟悉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坚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一切学问来源于实践,一切熟悉要服务于实践。
二、【重点、难点】:1、实践的基本特点2、实践是熟悉的来源三、【教学方法】:争论探究、讲授法四、【课时支配】: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人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通过意识熟悉世界,那么人对世界的正确熟悉从哪里来?一、人的熟悉论从何而来(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
◇课堂探究:(1)谈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2)简要分析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与上述观点的不同。
◇探究提示:(1)同学们可以谈出自己对“实践”概念的感性熟悉,不必苛求精确,照实践就是人们做事情,譬如农夫种田、工人做工、老师教学、演员表演、科学家做试验等。
但这里提前告知同学们,实践是指人们熟悉活动以外的活动。
(2)①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具有本质区分。
②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利己主义”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具有社会性,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
③上述观点认为实践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学问点时,应留意以下几点。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实践的含义;理解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培养尊重实践、积极投身于实践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难点:实践的特点★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哲理故事)唐代名画家戴嵩善于画牛。
他有一幅斗牛图,画得十分生动,被人们视为珍品。
有一次收藏家把这幅画那出来晒,一个牧童看到了,不禁大笑。
藏主问他何故,他说:“牛在角斗时,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绝不会翘起来。
这幅画的牛尾巴翘得象根竖起来的棍,叫人不由得发笑。
”后来戴嵩听说后重新画了一幅斗牛图。
那为什么戴嵩和牧童的认识不同?他们的认识都是从哪里来的?带这些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新课: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预习思考】:1、归纳本框主要内容,明确学习目标2、思考导学案中的探究问题【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实践的含义 (板书)【探究一】判断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实践活动?属于实践的哪种基本形式? 为什么?(学生讨论)1、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2、同学们在教室里认真学习3、农民种庄稼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5、科学家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结论: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课件展示)二、实践的特点(板书)【探究二】《鲁滨逊漂流记》中水手鲁滨逊在船只蒙难后流落到孤岛上,他孤身一人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
没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没有食物,他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他还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1)、鲁滨逊采集果实、猎取食物、制造工具、建造房屋是不是实践活动?是,符合实践的含义(2)、鲁滨逊的活动与我们在教室学习和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相比有什么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课件展示) (3)、鲁滨逊流落到孤岛上,却能生存下来。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范文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的认识是通过感觉、思考、实践等途径逐渐形成的。
2. 引导学生掌握认识的发展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认识。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感觉、思考、实践在认识形成中的作用。
2.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认识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 认识的形成过程及其规律。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认识发展规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认识的形成过程及其规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认识发展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 课件:人的认识发展过程的图片、案例等。
3. 教学道具:感觉、思考、实践等相关卡片。
六、教学内容1. 感觉认识:让学生了解感觉是认识的起点,通过感觉我们获取外界信息。
2. 思考认识:引导学生掌握思考是认识发展的关键,通过思考我们对感觉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3. 实践认识:让学生明白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通过实践我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认识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感觉、思考、实践在认识形成中的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感觉、思考、实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认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八、课堂练习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感觉、思考、实践在认识形成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在认识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并提出解决方法。
九、课后作业2. 引导学生进行认识发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分析问题等。
十、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他们对认识发展的理解程度。
3. 实践活动:考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认识发展应用能力。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完美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徐州市中小学教研室郭林[教学目标](一)知识1.理解实践的含义及三个基本特点。
2.知道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
3.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能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能力1.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和历史上其他哲学派别实践观的比较,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2.通过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的学习,正确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提高概括总结的能力。
3.全面把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提高自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深化发展认识、用正确的认识指导自身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的观点,认清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区别。
2.树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全面理解党的思想路线。
3.确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指导实践,努力取得改造世界的有益成果。
[教学重点]本框的教学重点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讲好这个问题,要从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检验认识的标准四个方面讲述。
但是,在这四点中,更为重要的、根本的、起基础作用的,则是前两点,即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因为实践决定认识,主要在于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检验认识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是在前两点基础上的引申和发展,没有前两点,就没有后两点。
所以,本框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来源和动力上。
[教学难点]第一个难点是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学习时,学生容易产生这二者是自相矛盾的,或者是用一个特征否定另一个特征的看法。
如何把二者统一起来,是理解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第二个难点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问题。
该难点难在实际生活中有的认识暂时不能被实践所证明,甚至长时间不能被实践所检验,能否说这个认识不科学。
另外,学习实践标准也不仅限于懂得认识如何被检验证明的问题,而是要使学生树立解放思想的观念,破除思想束缚,不断打破陈腐的、过时的框框、条条,更新认识,树立新的思想,做到这一点是比较难的。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激发学生对人的认识来源的好奇心和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的认识的概念和重要性。
概述本课程的十个章节和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1.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学生理解度评估: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让学生了解不同感官对认识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介绍感觉和知觉的定义和区别。
探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对人的认识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使用实验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和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学生理解度评估: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评估学生对感觉和知觉概念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思维与认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思维和认知的概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让学生了解不同思维方式对认识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介绍思维和认知的定义和区别。
探讨直观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人的认识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使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过程的逻辑性。
学生理解度评估: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评估学生对思维和认知概念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语言与沟通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语言和沟通的概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让学生了解不同语言和沟通方式对认识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介绍语言和沟通的定义和区别。
探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非语言沟通和跨文化沟通对人的认识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使用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和沟通效果。
学生理解度评估: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评估学生对语言和沟通概念的理解程度。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人的相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通过命题判定、概念再判定等方式,能够理解实践概念、特征以及实践与相识的关系;能够全面深刻地把握实践对相识的确定作用,初步利用实践观来分析现实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命题的是非判定,思索实践与相识的辩证关系;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再判定,深化对实践本身的相识和理解;通过知行关系的探讨来升华对实践的相识。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了对实践的理解,感受到实践的价值,在生活中能注意实践,努力形成知行合一的生活看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全面驾驭实践和相识的关系2.教学难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和特征三、教学策略高二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实践已具有必须的相识和了解,但还没有上升到哲学层面,同时本课的标题为《人的相识从何而来》,所以老师可以干脆引入实践,来学习人的相识从实践中来,最终回来实践概念本身,让学生在已有哲学根底上来理解实践概念。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引入:同学们好,今日我们的课题是人的相识从何而来。
每组有两张任务卡,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
首先,第一个任务就是我们仿照江苏卫视综艺节目《特别了得》,即选手给出信息,由嘉宾来判定是真是假。
我们的六组同学就是今日的嘉宾,请翻开手中的任务卡1,要求是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一起来判定下面五个命题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最终由小组代表来答复,同时还要告知大家你的判定是怎么得到的。
老师展示五个命题:1.苹果的肩部(花梗凹陷部)最甜2.在月球上让羽毛与铁球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羽毛和铁球同时落到月球外表3.酱油吃多了皮肤会变黑4.北京地铁价格上调之后,坐地铁的人会削减5.食品中运用食品添加剂不利于身体安康(副板书:判定从哪儿获得)学生活动:小组探讨,并汇总答案老师讲解:苹果究竟哪里最甜,羽毛与铁球是否同时落地,酱油吃多了会不会变黑,地铁价格会不会影响人们乘坐,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安康,对于这些相识的判定是从哪儿来的,究竟怎么回事,我们来深化分析一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的起源和发展;2.理解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过程;3.掌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特点和区别。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2.掌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特点和区别。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话题,引发学生对人的认识的思考,例如:“你曾经思考过人的认识是从何而来的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2. 感性认识的起源和发展(15分钟)•讲解感性认识的起源和发展:人类认识世界最早是通过感官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感觉而形成的。
•分析感性认识的特点:直观、具体、个别、主观。
3. 理性认识的产生和发展(15分钟)•介绍理性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人类通过思考、抽象和概括,逐渐形成了理性认识。
•分析理性认识的特点:抽象、概括、普遍、客观。
4.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20分钟)•对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特点,让学生彻底理解两者的区别。
•引导学生思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认识方法、对象、特点上的区别。
5. 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
•鼓励学生思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与作业1.设定小组讨论题目:“你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哪种更重要?为什么?”2.布置作业:阅读相关材料,写一篇300字的作文,论述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过程和意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介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通过思辨和讨论,学生对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和互动,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主动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布置的小组讨论和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整体而言,教学效果较好。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介绍人的认知过程的重要性探讨认知发展的阶段和影响因素1.2 教学目标了解认知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认知发展的基本阶段认识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认知的定义和重要性,认知发展的基本阶段,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认知发展经验第二章:认知的定义和重要性2.1 认知的定义介绍认知的定义和特点强调认知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基础2.2 认知的重要性探讨认知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举例说明认知能力对日常生活和学术成就的影响2.3 认知与感知的关系解释认知和感知的区别与联系强调认知对感知的解释和理解作用第三章:认知发展的基本阶段3.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介绍感知运动阶段的特征和重要发展任务举例说明感知运动阶段对认知发展的影响3.2 前运算阶段(2-7岁)介绍前运算阶段的特征和重要发展任务举例说明前运算阶段对认知发展的影响3.3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介绍具体运算阶段的特征和重要发展任务举例说明具体运算阶段对认知发展的影响介绍形式运算阶段的特征和重要发展任务举例说明形式运算阶段对认知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4.1 遗传因素介绍遗传因素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强调遗传因素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4.2 环境因素介绍环境因素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强调适宜环境的重要性,如教育、社交互动等4.3 教育因素介绍教育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强调教育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五章:认知发展评估与促进5.1 认知发展评估介绍常用的认知发展评估工具和方法强调评估的目的和重要性5.2 认知发展促进策略介绍认知发展促进的策略和方法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5.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展示认知发展评估和促进的实际应用第六章:认知理论的应用6.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介绍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分析皮亚杰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6.2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介绍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的基本概念分析维果茨基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6.3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介绍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的基本概念分析科尔伯格理论在道德教育领域的应用第七章:认知障碍与特殊需求7.1 认知障碍概述介绍认知障碍的定义和类型强调认知障碍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7.2 常见的认知障碍介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等常见认知障碍的特点和表现分析认知障碍的成因和影响因素7.3 特殊教育与支持介绍针对认知障碍的特殊教育方法和策略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对认知障碍者的支持和帮助的重要性第八章:认知技术的应用8.1 认知技术的概述介绍认知技术的定义和分类强调认知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8.2 认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介绍认知、智能教育平台等认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分析认知技术对教育、医疗、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影响和改变8.3 认知技术的挑战与未来讨论认知技术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如隐私保护、伦理道德等展望认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第九章:认知与行为的关系9.1 认知与行为的关系概述介绍认知与行为的关系及其重要性强调认知对行为的影响和指导作用9.2 认知行为疗法介绍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治疗和康复领域的应用9.3 改变认知,改变行为介绍改变认知的方法和技巧,如自我观察、自我调节等强调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行为的重要性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课程回顾回顾整个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课程对认知发展的理解和认识的重要性10.2 认知发展的前景展望认知发展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强调认知发展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和价值10.3 课程启示与建议引导学生从课程中获得启示,如关注认知发展、提高自身认知能力等给出针对不同领域和群体的建议,如教育工作者、家长、政策制定者等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一主题展开,涵盖了认知的定义和重要性、认知发展的基本阶段、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认知理论的应用、认知障碍与特殊需求、认知技术的应用、认知与行为的关系以及课程总结与展望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徐州市中小学教研室郭林[教学目标](一)知识1.理解实践的含义及三个基本特点。
2.知道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
3.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能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能力1.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和历史上其他哲学派别实践观的比较,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2.通过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的学习,正确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提高概括总结的能力。
3.全面把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提高自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深化发展认识、用正确的认识指导自身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的观点,认清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区别。
2.树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全面理解党的思想路线。
3.确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指导实践,努力取得改造世界的有益成果。
[教学重点]本框的教学重点是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讲好这个问题,要从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检验认识的标准四个方面讲述。
但是,在这四点中,更为重要的、根本的、起基础作用的,则是前两点,即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因为实践决定认识,主要在于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检验认识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是在前两点基础上的引申和发展,没有前两点,就没有后两点。
所以,本框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来源和动力上。
[教学难点]第一个难点是实践的客观物质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学习时,学生容易产生这二者是自相矛盾的,或者是用一个特征否定另一个特征的看法。
如何把二者统一起来,是理解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第二个难点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问题。
该难点难在实际生活中有的认识暂时不能被实践所证明,甚至长时间不能被实践所检验,能否说这个认识不科学。
另外,学习实践标准也不仅限于懂得认识如何被检验证明的问题,而是要使学生树立解放思想的观念,破除思想束缚,不断打破陈腐的、过时的框框、条条,更新认识,树立新的思想,做到这一点是比较难的。
[教学提纲]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基本含义(2)实践的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教法学法指导](一)教法教学过程中注意贯彻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突出重点内容的讲解,通过事例分析、材料阅读、课堂讨论、典型观点辨析等方法,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学法按照导读提纲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思考现实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过程中,要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注意知识的迁移,准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
加强对所学概念、原理的识记和理解,能及时提出疑难问题,并通过合作学习得到及时解决。
做好课堂笔记,认真完成课堂反馈练习,发现并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说明实践特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相关材料,充分了解学生对实践问题的已有认识,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
将文字、图片材料事先做成课件或投影,设计预习导读提纲和课堂反馈练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的特点,可事先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课,预习导读教师:(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也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
人的正确认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应该怎样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第六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首先请大家预习第一框题的内容。
(出示导读提纲)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的实践是什么?2.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实践具有哪些特点?它与历史上其他哲学派别所讲的实践有什么不同?3.如何理解实践既有客观物质性,又有主观能动性?4.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5.为什么实践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学生根据导读提纲预习教材。
如果教师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可直接进入教学过程步骤二。
)教学过程步骤二:释疑解惑,设疑探究教师:说到实践,大家并不陌生。
我们经常说,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等,这是青年成才的必由之路。
(出示投影材料或有关视频材料)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他曾让我们泪流满面。
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
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思考:为什么徐本禹能够“感动中国”?(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回答)(归纳总结)徐本禹能够“感动中国”,重要的一点是他用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服务实践,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
教师:说到实践,实际上人们每天都在从事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实践的内容和形式确实是多种多样的。
历史上一些哲学家对于什么是实践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出示投影)杜威认为,实践就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
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只有高下程度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区别。
费尔巴哈认为,理论的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实践则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己主义”活动。
黑格尔认为,实践就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观世界。
但他所说的“规定”和“改造”只是人的精神、观念的活动,而不是物质性活动。
问题:上述三位哲学家对实践的认识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并回答)1.杜威认为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是一样的。
2.费尔巴哈认为实践只是一种人们为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进行的利己的活动。
3.黑格尔虽然承认实践是人的活动,但认为实践只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的活动。
教师总结:历史上许多哲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实践的有价值的思想,有的还提出了实践或与实践相近的概念,如行、行动、行为、力行、活动、生活、践行等,但他们始终都没有对实践作出科学的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对实践作出了科学的说明。
(板书)1.实践及其特点合作学习:如何理解实践的含义及其三个特点?(将全班分为四个学习小组,分别学习实践的含义及三个特点,然后由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第一小组:实践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理解实践的含义,要注意两点:一是指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它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二是指实践是人们在意识指导下变革客观事物的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这就与上述一些哲学家关于实践的论述有了本质的区别。
第二小组: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
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对象是自然界和社会关系,实践的手段是工具和其他设备,它们都是物质的东西,所以说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不仅如此,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第三小组: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指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动物,人在行动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四小组: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的。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质疑探究:(学生提出或由教师设疑,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解决问题)1. 实践既有客观物质性,也有主观能动性,这是否矛盾?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与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二者是统一的,不应该用这一特征去否定另一特征。
意识根源于物质,只有人的意识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要求,人们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2.实践的三个特点是一种什么关系?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准确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概念,必须把实践的三个特点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去把握。
只有这样才能对实践作出科学的说明,并与其他哲学派别的实践观区别开来。
(过渡)实践在人们认识世界、求索真理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呢?(板书)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合作探究:(教师出示有关材料,学生前后排组成小组讨论、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出示投影1)大约四百多年前的明朝,在浙江余姚的一座安静的“阳明书院”里,有一小片茂密的竹林,青枝翠叶,摇曳多姿。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名叫王阳明,坐在竹林前静静地看着竹子。
他双目发呆,脸色苍白,已经在这里坐了好几天,家里人多次劝他回屋休息,都被他拒绝了。
到了第七天,终于病倒了。
他在欣赏竹林风光吗?是发神经病吗?都不是,他是在苦思哲学道理。
书上说:“格物致知”。
“格”是研究的意思,“致”是取得,“格物致知”就是从研究客观事物取得知识。
竹子是客观事物,王阳明静坐看竹子,就是想知道竹子的道理,看“格物”能否“致知”,一直到病倒,也始终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来。
于是,他得出结论:格物致知是错误的,知识不能从研究客观事物得来。
他断言“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
问题:王阳明静坐看竹子,为什么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万事万物的道理是从心里想出来的吗?(学生讨论、探究并回答)1.王阳明静坐看竹子,只能获得对竹子的“感觉”,而不能知道竹子的“道理”,因为他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践,也就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2.王阳明确实强调了“思维”的重要性,但单纯靠“想”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万事万物的道理不能从心里想出来。
(出示投影2)西红柿曾被视为有毒之果,并被取名为“狼桃”。
直到18世纪末,法国的一名画家在冒险品尝“狼桃”之后,才揭开了西红柿的食用之谜。
我国春秋战国时代,没有人吃螃蟹,结果螃蟹泛滥成灾,把越国的稻子都吃光了,弄得越王勾践一筹莫展,没有办法讨伐吴国。
到魏晋时才有人懂得螃蟹好吃。
人怎么知道螃蟹好吃的?必定有人不管它难看不难看,硬是抓住吃过它。
鲁迅先生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
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问题:上述事例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探究并回答)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