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

合集下载

鲁迅的文学作品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鲁迅的文学作品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鲁迅的文学作品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鲁迅的文学作品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之一,他生于中国清朝末年,身世颇为复杂,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自幼便接触到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这对于他后来的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鲁迅的文学作品既有批判现实的思想倾向,又体现了对中华民族文化价值的发掘与肯定,这些都是他对中华民族文化独特性做出积极贡献的体现。

首先,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扬和弘扬。

例如,在《阿Q正传》中,他描写了阿Q自尊自重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中国民间智慧、独立精神和反抗意识,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文化中执念、自尊等特点。

在《狂人日记》中,他描写主人公的疯狂与不羁,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的文人异见思想、怪才精神的一面。

在《呐喊》中,他叙述了一系列在中国现代都市化过程中发生的灾难和人间悲剧,这些悲剧中透露出的是这个时代人性的扭曲和自我价值的短缺。

这些作品表达了鲁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赞扬和希望,同时也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对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其次,鲁迅的文学作品中深刻探究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

在《阿Q正传》中,鲁迅对人物内心进行推理分析,阿Q愈加封闭防卫在这个斗争的世界里,在那里他的自尊心正好得到了满足,尤其是在斗争的场合中。

在《孔乙己》中,鲁迅通过孔乙己的形象,描绘了中国民间文化中的朴实、豁达、自由自在和奋斗向上的精神内涵。

在《故乡》中,他通过生动刻画一个父子的别离场景,抒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感的牵挂与怀念。

这些文学作品深刻探究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和内涵,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独特性的积极探索和肯定。

最后,鲁迅的文学作品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

在《阿Q正传》中,他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批判和对新的知识分子的支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接。

在《狂人日记》中,他揭示了传统文化中“压抑异端”的弊端,发掘并呼吁新生代文人接受和实现“改造精神”的重要性。

新时期文学思潮

新时期文学思潮


3.
文学:
容 。 文 》 》、 《
(二)文学论争
• 对文学中人性、 人情、 1 、 对文学中人性 、 人情 、 人道 主义的讨论: 主义的讨论: • 基于对文革文学的反思,文学 开始呼唤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人 的权利。关注文学中关于人的“异 化”问题。 • 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2、关于现代派的讨论: • 论争由徐迟1982年发表的《现 代化与现代派》一文引起:①需不 需要现代派;②现代派好不好;③ 现代派与伪现代派。
周 克 芹
从维熙

2.反思文学: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
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是伤痕文学 发展的深化和必然结果。反思文学把个 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 起来,深刻揭示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 经验和教训。 重要作品:高晓声《李顺大造屋》、 谌容《人到中年》、张贤亮《灵与肉》 《 化树》 。 文学的思 、 现 和 的 的 《 》是 学 作。 重要作品: 《 《 》、张 《 重的 李国文《 》、 》、 《 · 》
王 晓 明
汪 晖
90年代作家的“存在 年代作家的“ 年代作家的 方式”的复杂情形: 方①“自由撰稿人” ②作家下海 ③重返文坛 兼职诗人” “兼职诗人” 亚文学” “亚文学”写作 作家与市场营销身份“ 作家与市场营销身份“合二 为一” 为一” 作家进入高校成为教授
(二)文学论争
文学主体性的讨论: 1、 文学主体性的讨论 :
1984年到1987年,刘再复发表了 一系列围绕“人的主体性”来研 究文学的论著,引起讨论。有关 文学主体性的争论焦点是人的主 体性的认识和人的主体性与社会 的关系 。
刘 再 复
2、文
学论争 的 识, 了 。 。
的讨论: 的讨论 : 文

新生代小说名词解释

新生代小说名词解释

新生代小说名词解释
新生代小说是指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中国当代小说。

它与上一代小说相比,主题更加多元化,文体更加多样化,并且独具一格的表现手法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生代小说的特点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新生代小说在主题上更加多元化。

上一代小说大多关注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斗争,而新生代小说则更加关注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个人遭遇、情感困惑和生活意义等更加抽象和细致的问题。

在这些小说中,作者通常通过描写人物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来探讨现代人在竞争、压力和追求个性化的社会中所面临的问题。

第二,新生代小说在文体上更加多样化。

上一代小说多以现实主义为主流,而新生代小说则更加注重形式实验。

例如,一些新生代作家运用了回忆、幻想、意识流等非线性叙事手法,模糊了时空界限,突出了叙述的主观性;另外一些作家则注重跨文本、跨语言的对话,将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使作品更具多重性和表现力。

第三,新生代小说在表现手法上独具一格。

这一代作家追求个性化的表达,注重描写细节,通过对身体感觉的描写、个体独白、意象和隐喻的运用,使作品更加鲜活、有力,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情感和矛盾。

此外,新生代小说还注重对话的表现,运用口语化和方言化的语言,使对话更加贴近生活和真实。

综上所述,新生代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中国当代小说,它以多元化的主题、多样化的文体和独特的表现手法为特点。

这些小说以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创作核心,通过形式实验和鲜活的描写手法,以及对话的表现,使作品更具现实感和表现力。

新生代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感受的空间。

当代文学的定义

当代文学的定义

当代文学的定义当代文学的定义传统定义:1949年以来的大陆文学(新中国成立后,迄今为止还在发展着的文学)时间局限:以1949年为时间点来划分现、当代文学,新中国成立,政治意味并不能反映文学的发展状况。

空间局限:以大陆文学为研究对象,把台港澳文学排除在外。

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及发展概况三分法a:1949—1966:十七年文学b:1966—1976:文革文学c:1978—至今:新时期文学二分法(四分法)1949—1976:以工农兵文学思潮为主a:1949—1966:十七年文学b:1966—1976:文革文学1978—至今:新时期文学a:1978—1985:“解冻”时期文学b:1985—至今:文学的“无名化”阶段当代文学的发展概况从新中国文学的封闭和一体化,到新时期文学的开放和多元化。

一:新中国文学如何会从五四新文学开放、多元的格局,逐步走向封闭和一体;二:新时期文学如何打破封闭、一体,逐步走向开放。

第一次文代会(1949.7)领导人周恩来、毛泽东、朱德讲话重要报告: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周扬《新的人民文艺》“主要的目的”是“共同确定今后全国文艺工作的方针与任务,成立一个新的全国性的组织”,这是将“五四”以来分散的作家个人自由写作纳入国家体制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新中国文学有别于“现代文学”的重要区分。

第一次文代会的意义?实现了解放区与国统区两支队伍的大会师;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者的成绩与经验;确立了以延安文艺模式作为当代文学的理想模式,确立了政治对文学的权力;确立了文学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成立了文联、作协等文学组织建国后三次文艺批判运动1.武训传批判内容及性质1951投降主义;个人主义;改良主义。

污蔑农民革命;掩盖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美化封建统治。

武训是一个以…兴义学?为手段,被当时反动政府赋予特权而为整个地主阶级和反动政府服务的大流氓、大债主和大地主《武训传》批判与新中国文学斗争模式的建立2.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批判19543.胡风文艺思想批判1953~1955 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双百”方针:1956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期中国的一场反传统的文化运动。

这场运动在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及其所表达的观念等方面,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其中,这场运动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尤其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一、打破旧有的文学传统新文化运动之前的文学作品一般都是受封建文化的影响,内容严谨古板,形式单调呆板。

一些诗人文豪为了追求严谨,又以避免说漏洞、言辞华丽为准则,造成了文学上的不少局限。

而新文化运动,开始推崇的则是民主自由、反传统的思想。

这种思想的传播,直接对旧有文艺进行颠覆和改造。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性作家们提出了才女、爱情、婚姻、出路等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通过讽刺、讥讽、批判等方式,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向现实生活倾斜,同时也鼓励作家在形式、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

这些都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框架,使得中国文学的创意和想象力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二、借助西方文化理论及经验新文化运动除了对旧有传统文学进行独立思考外,还吸纳了大量的西方文化理论,并对此作出回应。

例如,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白话文艺”的概念,这种新的文学形式以自然、通俗、贴近生活为特点,掀起了文学语言的改革浪潮。

同时,在思想内容方面,新文化运动也推崇“自由民主”的理念,在这一方面也大量学习了西方文化的经验,并逐步创造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学的、独立的、全新的中国文学形态。

三、培养一批新生代的作家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学产生的另一个重要的影响是,在当时牵动着各路文化人的情感,同时吸引到了一批具备文学创作才能的年轻人。

在“新旧文化”的论争中,在广大群众和文化人的互动交流中,文学逐渐看作权利,而非市井闲言,从而使得博野风流的年轻一代接受文学的种种挑战。

这一班作家主要来自学生、报刊社会、教育工作者等地,并设立“新青年学会”、“文艺研究社”、“文学周报”等一批文化团体,这样一批新生代作家的精神面貌及原创文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彰显。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及民族化特点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及民族化特点

浅谈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及民族化特点[摘要]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新时期的现代文学思潮向正统文学提出了挑战,开拓了题材,深化了主题,在人物的形象塑造上有所进步,加快了文学观念的更新,促进了文学审美形式的变革,极大地扩展了文学思维。

西方的文学特点传入中国,任何一种外来的文学艺术要进入本民族的文学领域,都要经历民族化的过程,与本民族的文学艺术进行碰撞与融合,两种文学相互借鉴、吸收、转化和创造,最终成为了中国化文学。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按创作体裁大致分为诗歌思潮和小说思潮。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西方诗歌小说中图分类号:i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0-264-01中国现代文学在中国的社会内部条件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被广泛接受的外国文学与新文学所影响,形成了新的文学,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技术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创新,建立了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杂文、散文诗、报告文学等新的文学体裁,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及结构组成上,都有新的创作,具有现代化特征,从而与世界文学潮流相一致,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

现代文学分为发展期、收获期和过渡期三个阶段,我们要将文学作为艺术进行研究,用美学的眼光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分析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作家创作和作品生成过程。

中国现代文学是文学和文化思想的历史,是中国社会接受和使用现代文学的历史,现代文学为中国的近现代社会创造了民族共同的想象空间,并对中国近现代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凝聚具有重要作用。

新时期的现代文学思潮向正统文学提出了挑战,开拓了题材,深化了主题,在人物的形象塑造上有所进步,促进了文学观念的更新和文学审美形式的变革,极大地扩展了文学思维。

一、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内涵现代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学最基本的区别在于表现对象的转移,传统文学比较注重人物的形象、性格、环境之间的联系,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反映,重视外部世界,强调理性精神,追求生动曲折的情节、准确生动的语言、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和表现力。

五四文学革命内容

五四文学革命内容

五四文学革命内容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但改变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走向,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

五四文学革命发动于五四运动,它旨在改变中国文学的状态,把它推向新的高度。

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是批判经文学的传统文学以及启发新生代文学的新思想。

在传统文学方面,五四文学革命反对晚清以来“四大家”的经典文学,并倡导新文学艺术取向。

同时,五四文学革命主张建立新生代文学,以崇尚现实主义,强调文学的力量和社会责任,注重文学改革与现实的相结合,追求新的文艺观念和审美追求。

五四文学革命的发动和进行,有力地改变了中国文学的外壳,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五四文学者把文学置于社会实践的背景之下,以实际行动实现文学变革,在诗歌方面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提出新的观点,反对“民族自卑”文学,强调文学应从实践中获得灵感,用新的创作方法表达真实的社会习惯、生活经历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问题。

此外,五四文学革命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关注社会现实,宣扬民主主义想法,提倡新的文艺观念和审美追求。

伴随着新思想的提出,新的文学形式逐渐成形,新的文学理论也被不断改进和拓展,因此,五四文学革命不仅改变了中国文学的历史走向,而且也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学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等方面。

五四文学革命的发动和发展,改变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使中国文学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从精神到社会实际的跨越,它也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它改变了中国文学的历史走向,而且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历史已经证明,五四文学革命的新思想、新的文艺审美和新的文学形式,对中国文学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中国文学取得了新的突破,也为社会新革命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之,五四文学革命的发动和发展,改变了中国文学的历史走向,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提供了基础。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名词解释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名词解释

我国新文学的源流一、概述我国新文学是指近代以来,我国文学在接受西方文学影响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它的形成离不开我国文学自身的传统积淀和西方文学的外来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国新文学的源流,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其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

二、新文学概念解析1. 新文学的定义新文学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期。

它指的是在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种与传统文学形式有所不同的文学风格和创作理念。

新文学强调现实主义、人性关怀和表现当代社会问题,同时融入了西方文学的启发和影响。

与传统文学相比,新文学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抒发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呈现出更加多元和个性化的特点。

2. 源流与融合我国新文学的源流,不仅源于我国传统文学的精髓和血脉,还受到了来自西方文学的启发和激励。

在我国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西方文学思潮的精华和理念,进而融入了我国文化的传统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而丰富的文学表达形式。

三、我国新文学的发展历程我国新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启蒙阶段、发展成熟阶段和当代多元阶段。

1. 初期启蒙阶段我国新文学的初期启蒙阶段,具有探索和革新的特点。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期,一大批新文学家积极探索和倡导新文学的理念和形式,包括鲁迅、郭沫若、茅盾等。

他们塑造了一系列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文学形象,揭露社会黑暗和人类疾苦,开启了我国新文学的先河。

2. 发展成熟阶段我国新文学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进入了发展成熟阶段。

在这一阶段,新文学家们更加深入地探讨了社会问题、人性冲突和道德伦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创新。

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等作品,代表了我国新文学在这一时期的成熟和蓬勃发展。

3. 当代多元阶段进入当代,我国新文学进入了一个更加多元和开放的阶段。

除了传统主流文学,新生代作家和文学创作者纷纷涌现,形成了多元的文学风貌和创作形式。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为我国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评台。

新生代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

新生代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
藤 、深井 、 秋雨的描写又浮现出具有 古典意味的奇特诗意。在他 的另一部 小说 《 红粉》 中,对于妓女 复杂心 绪
说 ,例 如 《 国演 义》 《 浒 传》 三 水 《 西游记》 《 红楼梦》 等等。这些小
诸 文
演 讲

新生代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
纛 樊 星
大家好 !我今天为大家讲的题 目 “ 是 新生代 文学与 中国传统 ” 。为什么讲
这个题 目?一方 面 , 是希望对于大家 了解 中国的新 生代文学有所帮助 ;另一
方面 ,当我们谈 到新生代 文学时 ,常常会想到 “ 反传统”这个词 。其实 ,年 轻人既有 “ 反传 统”的一面 ,也有 与传统存在着 紧密联系 的一 面。问题是 , 年轻人与传统的联系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新 的启示?我想通过今天的讲座 回答
的思潮其实也源远流长 。汉代思想家王充就 在他的 《 沦衡》 一书中发现 了孔
夫子和孟子 思想 中 自 相矛盾之处 ,他 的 《 问孔》 《 刺孟》 两篇文章因此非常
有 名。魏晋时期 , “ 狂狷”的风度在文化人中也非常流行 ( 所谓 “ ,指 的 狂” 是蔑 视世俗 、目中无人 ;所谓 “ ,指 的是超 凡脱俗 、有所 不为) 狷” ,他们隐 居起来 ,酗酒 , 写诗 ,以逃避现 实,对后来的许 多文人影 响很大 。还有禅宗 ,
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美国小说 《 田里 麦 的守 望者》 和 《 了不 起 的盖 茨 比 。 》
但 是 。他特别善 于写旧时代 的氛围 、 讲述旧家庭 的悲剧 ,特别是那些女性
还有一个方面 , 是中国文化传 就
统中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 ,那就是虽
篇小说 《 流年》 ( 又名 《 一个人的微 湖 闸 )是一部怀 汨之作。她以淡淡 》 的诗意生动描绘了 “ 文革”中一处远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1、自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2、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反思文学”。

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为代表。

4、新时期,“反思文学”以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蝴蝶》、方之的《内奸》、古华的《芙蓉镇》以及张贤亮的《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系列小说等为代表。

5、新时期,巴金的《随想录》以其巨大的震憾力和无情的自剖精神震动了文坛。

6、新时期,高晓声的以《陈奂生出国》、《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7、新时期,徐迟的《哥德巳赫猜想》、黄宗英的《大雁情》等报告文学和谌容的《人到中年》等小说对于知识分子的讴歌和关注,使知识分子题材成为这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

8、80年代初,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蝴蝶》等作品以意识流手法为特征,突出表现人的意识活动,发展了中国小说的创作,形成了一种文学时尚。

9、21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韩冬为代表的新生代诗歌的出现,宣告了“朦胧诗”不再先锋。

10、80年代中期以后,以马原洪峰、余华、格非、孙甘露等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叙述革命。

11、80年代中期以后,以方方、刘震天等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摒弃了传统的功利性和典型化、英雄化,专注于普通人生和现实生活的原生状态。

12、80年代中期以后,以苏童莫言、叶兆言为代表的新历史小说将眼光从现实转向历史,摆脱了传统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方法,致力于民间社会原始形态的还原和历史文化的雕刻。

13、80年代以后,散文创作借助于现代传媒的发达和活跃,制造出了“文化散文、生活散文、智者散文热”、“报人散文、女性散文热”、“学者散文热”等一个个热点,率先进入了市场。

当代中国文学的变革与发展

当代中国文学的变革与发展

当代中国文学的变革与发展一、当代中国文学的定义与特点文学是人类文明的记录和表达,是一种以语言为基础的艺术形式。

当代中国文学,是指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的中国文学,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种文学体裁。

在当代中国文学中,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例如全球化的背景下从外来文化中吸收成分而保持着地域性特点、探讨个人性的同时呈现群体面貌、更加注重现实生活和历史因素等等。

二、当代中国文学的主要发展历程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文革时期的文学探索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文学经历了极端革命化和政治化的现象。

文学家们必须遵守政治标准,同时不得不探索更加不同寻常的审美和文化形式。

据此,摆脱“四人帮”的束缚,四十位作家们引领了80年代文学的奠基。

这些作家们不但描写现实,而且在文学中探索以情感经验为中心,如余华的《活着》上演的生死命运之战、莫言的“小说大业”。

2. “经典书评”和《独立之魂》的影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经历了文化自由的大幅度开放,这也鼓舞了大量文学作品的创作。

此时期以多样化和基层化的“经典书评”为主,其中《独立之魂》尤为重要。

这份杂志代表了中国小说的一种独立自主的创作态度,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黄金时期,深受社会大众和学术界的认可。

3. 文学新生代的诞生21世纪之后,中国的社会和经济情况发生了深刻变化。

以新生代为代表的一大批作家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中最重要的力量。

在这个新生代中,著名作家如韩少功、鲁迅等意识形态标志性的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使中国的文学进入了一个更为自由和多元的发展阶段。

三、当代中国文学的变革与发展趋势当代中国文学的变革与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探讨:1. 文学以现实为基础当代中国文学强调描写现实生活,为了表现时代的精髓,作家会用小说等手段反映一些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

例如,李洱的《故事新编》描写的是新时代的中国私营企业的疯狂和残酷。

2. 文学风格多元化当代中国文学的风格的多元化也是其发展趋势之一。

中国文学发展概况

中国文学发展概况

中国文学发展概况
中国文学发展概况
一、文学史
1.文学史:从殷商相传的四书五经,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启蒙,再到唐宋明清时期的繁荣,至近代文学的多元发展,中国文学历来处于世界文学的领先地位,构建了丰富的文学传统;
2.文学流派:自古以来,中国文学涌现出了以现代文学为代表的文学诗学、诗歌、散文、小说、戏曲、曲艺、民间文学等众多流派;
3.知名作家:中国文学的知名作家如毛泽东、鲁迅、茅盾、老舍、贾平凹、田汉等,塑造了中国文学海洋。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
1.发展概况:从20世纪文学新思潮到现当代文学多元发展,中国文学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又不断依据新的现实标准开拓创新:
2、现当代文学流派:现当代文学有象征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抒情主义文学、新浪潮文学等;
3、最佳代表作家:有郭沫若、林语堂、苏童、余华、张爱玲、韩寒、老舍等,当代文学的最佳代表。

三、影响
1.对内影响:中国文学赋予青年一切投身社会之动力,坚守正道,激发新生代文学思想;
2.对外影响:中国文学带给人们丰富的文化见解,吸引着世界文学的关注,使世界文学受到了中国文学的极大影响。

四、文学评论
1.文学批评:伴随着文学的发展,文学批评也以多元的方式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视野,以及文学专业人士的深入研究和洽谈;
2.评论家:邓小平、徐志摩、李白、辛弃疾等著名的文学家都是中国文学评论的著名家;
3.学术实践:中国文学通过学术实践和文学创作在世界级文学活动中对文学文化多元性进行发生发扬,影响着中国文学发展史。

总结:中国文学素有“故里文化”和“世外文化”之称,历史悠久,发展至今,流派不断,影响广泛,拥有著名知名作家和评论家,为世界文学贡献了卓越的文化传承和交流,塑造了丰富的文学传统。

新生代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

新生代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

新生代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是一门丰富多样的学科,涵盖了从20世纪初到现在的文学作品。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从封建社会走向了现代化,这种变革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而在这个时期,新生代作家的出现更是为中国现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生代作家是指在21世纪初以后开始活跃并产生重要作品的作家群体。

他们的作品通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与传统文学相比,新生代作家的作品更加关注个体的体验和情感表达,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风格。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新生代作家的作品具有独特的特点。

首先,他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和个体的感受。

他们通过对当代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揭示出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惑。

例如,作家韩寒的小说《三重门》就以一个青年的成长故事为主线,展现了现代都市中年轻人的迷茫和挣扎。

其次,新生代作家的作品更加关注个体的情感体验。

他们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描绘,表达出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例如,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就以一个普通农民的生活经历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的内心痛苦和坚强的描写,展现了人生的苦难和尊严。

此外,新生代作家的作品也更加注重形式的创新和实验。

他们通过运用不同的叙事手法和语言风格,打破传统文学的限制,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例如,作家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就以多重叙事的方式,将历史与个人的经历相结合,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

新生代作家的出现为中国现代文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

他们通过对当代社会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社会问题和人类困境。

他们通过对个体的情感体验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追求。

他们通过形式的创新和实验,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束缚,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然而,新生代作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惑。

首先,他们需要在大量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吸引读者的关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读者的选择面越来越广泛,作家需要通过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入的思考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中国文学史大纲

中国文学史大纲

中国文学史大纲
中国文学史大纲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 上古文学(先秦时期):介绍上古时期的文学形式、主要作品和作者,如《诗经》、《楚辞》等。

2. 古代文学(汉唐宋元明清时期):介绍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主要作品和作者,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3. 宋元明清四大名著:分别介绍《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这四部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4. 诗散文:介绍唐宋时期的诗和散文发展,包括杜甫、李白、苏轼等重要诗人和文人的代表作品。

5. 明清小说:介绍明清时期的小说形式和发展,如《金瓶梅》、《聊斋志异》等重要作品。

6. 现代文学:介绍从20世纪初至今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包
括鲁迅、茅盾、老舍等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

7. 文学流派与思潮:介绍不同时期中国文学的流派和思潮,如自由主义文学、社会现实主义文学等。

8. 文学批评和学术研究:介绍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和重要学术研究成果,如新文学运动、现代文学理论等。

9. 文学与社会变革:介绍中国文学与社会变革的关系,如文化大革命对文学的影响,中国文学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等。

10. 当代中国文学:介绍目前中国文学的发展状况,包括新生代作家、网络文学等新兴形式和作品。

以上是一般中国文学史大纲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大纲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

..新时代诗歌名词解释

..新时代诗歌名词解释

..新时代诗歌名词解释1.名词解释新生代诗歌新生代诗潮是中国新诗继“朦胧诗”运动之后极为重大的变动。

新生代诗人继承了新诗潮主体觉醒的基本思想,无论从文化的角度或是生命的视角都向主体意识的探求与审视迈进了一步,向个人意识的深层面展开。

他们在个人经验的转变中以一种独特的姿态深刻体验现代人共有的内心世界,从人的生存状态考虑人的心理世界,内在本能意识,从而无限扩展真正属于自己的领地。

这种主体意识在他们诗歌中具体表现为以反英雄平民的角色审视日常生活及其在语言延化为口语化,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完成生命的体验。

也可以说“新生代”诗的一个中心母题是:生命。

2.新生代诗歌的含义新生代”诗潮是中国新诗继“朦胧诗”运动之后极为重大的变动。

新生代诗人继承了新诗潮主体觉醒的基本思想,无论从文化的角度或是生命的视角都向主体意识的探求与审视迈进了一步,向个人意识的深层面展开。

他们在个人经验的转变中以一种独特的姿态深刻体验现代人共有的内心世界,从人的生存状态考虑人的心理世界,内在本能意识,从而无限扩展真正属于自己的领地。

这种主体意识在他们诗歌中具体表现为以反英雄平民的角色审视日常生活及其在语言延化为口语化,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完成生命的体验。

也可以说“新生代”诗的一个中心母题是:生命。

3.《新生代文学》的名词解释1、新生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答:主要有如下:何顿:《生活无罪》、《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们像葵花》、《物欲动物》;张欣:《爱又如何》、《仅有情爱是不能结婚的》;荒水:《血红玛丽》;唐颖:《丽人公寓》;朱文:《我爱美元》;邱华栋:《环境戏剧人》、《手上的星光》、《眼睛的盛宴》;其他:毕飞宇、鲁羊、韩东、刘继明等。

2、新生代作家的整体创作特点答:新生代作家的整体创作特点:1、题材上迫近当下商业社会的生活。

2、主题上呈现金钱叙事或欲望叙事。

(1)金钱或欲望的合目的性;(2)金钱至上、欲望至上--为了金钱可以不择手段、可以出卖肉体与尊严。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分析论文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分析论文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分析论文摘要:刘勰曾在《文心雕龙。

时序》中提到“歌谣文理,与世推移”,这一点,可以从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得到验证。

比如在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先秦时期,出现的是口头文学,而在造纸术和印刷术产生以后,书面文学又取代了口头文学,占据了主要地位。

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发源土壤的网络文学应运而生,传统书面文学开始受到冲击。

网络文学,虽是依托互联网络技术为载体,却仍旧是用汉语抒情写意,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它同样肩负着延续文学发展的使命,与传统文学既有不同之处,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本文将就此试做分析比较。

中国大陆网络文学是如何兴起的呢?据资料显示,这与海外留学生所创办的电子刊物和国内理工科出身的文艺青年的自由创作有关。

互联网登陆大陆以前,网络创作主要在海外流行。

1994年之后,网络文学才在大陆迎来了春天,各种电子刊物和网络小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星战英雄》和《告别薇安》等小说的推出,使网络文学高潮迭起,而近年来,由《步步惊心》、《甄缳传》和《琅琊榜》等热门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也是赚足了收视率和口碑,这更让我们无法忽视网络文学耀眼的存在。

然而,伴随着网络文学崛起的是传统文学自身的衰退。

尤其,自90年代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逐渐发展以来,人们的物欲日渐膨胀,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传统文学的作家们同样不例外,因而写出的作品本身也就不复昔日的纯粹。

加之快餐文化和数字传媒的盛行,传统文学的生存空间和活力机制在不断地被压缩。

尽管如此,新生代的网络文学,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缺陷,在当下仍是无法撼动传统文学的稳固地位。

相反地,网络文学要想长足发展,还必须从传统文学的经验中汲取教训,而传统文学亦需借鉴网络文学的优势来为自身的发展灌注新的活力因素。

因此,研究二者的异同之处,还是颇有意义的。

一、传播媒介和载体比较二、创作主体及读者的比较三、创作过程的比较四、作品文本层次的比较传统作家以其丰富的材料储备和优美凝练、富于逻辑性的语言,反映客观世界,抒写人生感悟,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作品也往往具有一定的历史内容和哲学意蕴。

第一章:中国当代文学概述.ppt.Convertor

第一章:中国当代文学概述.ppt.Convertor

第一章:中国当代文学概述一、中国当代文学:大陆、台湾、港澳三度空间的本土化文学(一)中国现代文学:实现了对传统文学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变革与超越。

(二)中国当代文学:形成了大陆与台港澳地区分流甚至对峙的局面。

1、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差异:面貌不同;2、传统文化内涵的共性与特征:最终走向交流、整合。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一)最直接、最主要的源流我国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特别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的解放区新文学。

五四新文学的主要任务是彻底反帝反封建。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自觉与工农兵相结合。

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当代文学延续和发展了此方针;是1942年以来新文学的继续和深化。

(二)间接联系1、中国当代文学与源远流长的古典文学有着密切联系。

继承和发展了古典文学中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追求自由平等、敢于斗争等思想内容,并借鉴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卓越成就。

2、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也有着密切联系。

尤其是新时期文学,对世界现当代文学的广泛借鉴和转益多师。

三、中国当代文学的性质、任务(一)性质中国当代文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

(二)任务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宗旨。

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后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提出“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影响了当代文学宗旨的实现。

1980年,党中央决定停止使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提法;明确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使当代文学的任务更为确切。

四、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的分期和发展概况(一)十七年文学(1949—1966)1、文艺路线基本正确,文艺工作成绩显著。

2、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如《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红岩》、《红日》、《保卫延安》、《百合花》等,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比较成熟;3、塑造了一批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

如朱老忠、许云峰、林道静、梁三老汉等。

4、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国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文化涵盖了很多方面,如诗词、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哲学、文学,等等。

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不仅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精神,更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逐渐下降。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国的传统文化呢?传承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延续,是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

之所以有如此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是因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拥有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传承。

传统文化元素虽由于种种原因不断地面临着流失和消失的危险,但是好在现在的人们对于文化的保护也变得越来越重视了。

文化保护应得到政府与民间个人的齐心协力。

政府应逐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于文物和文化产业的保护;民间的爱好者也应该积极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推广中来。

更多的活动、更丰富的内容,能够引起不同层次和年龄的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实现了文化传承。

创新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虽然传统文化元素丰富多彩,但是它的受众却不断地在减少。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更加丰富多彩的娱乐和文化体验。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推陈出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在一起,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提高传统文化的吸引力。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京剧新生代”现象的兴起。

他们在表演京剧的同时,加入了流行元素,使得传统京剧更加具有时代性和吸引力。

这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同时也是对于时代的回应和表现。

文化创新需要人们保持对于文化的创新意识,通过了解、学习和掌握更加多样化的文化技能,不断地丰富和提高文化艺术的内涵。

这股文化创新的热潮,将会极大地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结语传承和创新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关键。

保护传统文化甚至超越文化,是对于国家文化的一种支持和表现。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概述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概述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概述20世纪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中国在这个时期经历了很多政治和社会的变革,这些变革也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概述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和演变。

一、现代文学的兴起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西方文化影响,中国文学开始向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在这个时期,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成为了推动这一进程的两大重要力量。

新文化运动旨在推翻旧的文化体制,倡导自由思想、科学知识和人道主义,而五四运动则更着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提倡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心。

在这个时期,诗歌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形式。

代表作品有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这些作品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并且尖锐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各种不良现象。

二、抗战文学的出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文学开始了新的转变。

文学的主要任务是鼓舞民族精神,呼吁坚定抗战信念,传达抗战的真相和艰苦。

在这个时期,文学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小说和诗歌之外,还出现了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和杂文等新文体。

代表作品有叶圣陶的《小毛驴》、巴金的《家》、茅盾的《子夜》等。

三、新时期文学的崛起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文学进入了新时期。

文学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到社会生活中,传达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人民的内心体验,反映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在这个时期,文学更加贴近生活,呈现出真实、深刻的理性风格。

代表作品有老舍的《茶馆》、巴金的《檀香刑》、钱钟书的《围城》等。

四、改革开放后的文学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和文学开始发生新的变革。

市场经济、民主思潮、文化多元化的出现,给文学提供了新的创作和发展空间。

现代派文学开始向市场倾斜,代表作品有王朔的《黄金时代》、李敬泽的《人到中年》等。

同时,大量的新生代作家也开始涌现,他们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文学创作和新思想的传达,代表作品有余华的《活着》、六六的《悲伤逆流成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代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作者:樊星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年第05期大家好!我今天为大家讲的题目是“新生代文学与中国传统”。

为什么讲这个题目?一方面,是希望对于大家了解中国的新生代文学有所帮助;另一方面,当我们谈到新生代文学时,常常会想到“反传统”这个词。

其实,年轻人既有“反传统”的一面,也有与传统存在着紧密联系的一面。

问题是,年轻人与传统的联系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的启示?我想通过今天的讲座回答这个问题。

说到新生代,在当代中国,一般指的是“文化大革命”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他们出生在1960年代到1980年代。

他们成长的年代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

所以比起他们的前辈来,他们对于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的“现代派”文化)更加熟悉。

他们受到尼采、佛洛伊德、萨特的影响,常常以“反传统”作为自己的旗帜,想通过写出不同于传统文学的作品显示他们的存在价值。

事实上,他们也做到了这一点。

他们已经写出了与他们的前辈很不一样的作品。

但是,就像德国思想家雅斯贝斯(K·Jaspers)曾经指出的那样:“不同的道路全被试探过。

”①后来的人们绞尽脑汁的种种创新之论,其实常常只不过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产生的回声。

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反传统”的思潮其实也源远流长。

汉代思想家王充就在他的《论衡》一书中发现了孔夫子和孟子思想中自相矛盾之处,他的《问孔》《刺孟》两篇文章因此非常有名。

魏晋时期,“狂狷”的风度在文化人中也非常流行(所谓“狂”,指的是蔑视世俗、目中无人;所谓“狷”,指的是超凡脱俗、有所不为),他们隐居起来,酗酒,写诗,以逃避现实,对后来的许多文人影响很大。

还有禅宗,一种中国化了的佛教信仰,一种非常神秘的思维方式,认为“我心即佛”,就是以自我为核心嘛!还有,宋代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也是政治家,叫王安石,为了推动改革,也说出了“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名言(所谓“祖宗不足法”,说的是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如果不适应当前的需要,就必须修改甚至废除,而不能盲目继承、效法;所谓“人言不足恤”,意思是改革就不能顾及流言蜚语,而应该勇往直前)。

还有明代学者李贽,一直反对虚伪的礼教,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他痛斥“儒者之学全无头脑”,思想相当开放。

到了清代,思想家戴震也直斥过“后儒以理杀人”,也就是指后来的儒家以“理学”禁锢人性,等于杀人。

另一位思想家、革命家章太炎也非常欣赏佛教,因为“佛教最恨君权”、“佛教最重平等”,体现了他对于君权的反对、对于平等的追求。

到了“五四”,鲁迅那一代人“反传统”的主张更是影响深远。

连毛泽东也深受他的影响。

所以,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一直就有“反传统”的声音。

从这个角度看,当代青年“反传统”的呼声其实也是历史上那些“异端”思想的延续。

有了这样的“异端”,文化才显得有活力。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中国文化传统中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那就是虽然为了科举,青年学子必须熟悉那些“经书”(所谓“四书五经”),可是大家真正喜欢的,还是那些有趣的小说,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等。

这些小说或者写乱世中的打打杀杀,或者写男女爱情,常常和“经书”中提倡的正统观念不一样。

但是,大家知道,它们却是中国小说的“经典”。

这是非常有趣的现象:这些与“经书”很不一样的小说“经典”在中国也家喻户晓,而且受到的欢迎远远超过了那些“经书”。

这说明了什么?至少可以说明中国人其实对于人生是有特别的认识的,说明人们对于与正统不一致的“异端”是非常感兴趣的。

中国文化其实非常具有人情味、非常具有叛逆色彩的一面。

所以,许多青年作家是非常喜欢那些“异端”的“经典”的。

例如出生于1963年的苏童。

大家看过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吧。

他一方面非常喜欢美国作家塞林格(J·D·Salinger)、海明威(E·Hemingway)、菲茨杰拉德(F·S· Fitzgerald)、福克纳(W. Faulkner)的小说,也谈到过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以及“三言二拍”(明朝写世俗生活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简称“三言”;“二拍”指的是《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也是两部描写明代社会生活的小说集)对他的启发。

他说:“它们虽然有些模式化,但人物描写上那种语言的简洁细致,当你把它拿过来作一些转换的时候,你会体会到一种乐趣,你知道了如何用最少最简洁的语言挑出人物性格中深藏的东西。

”②在当代,苏童是“新生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枫杨树故乡”系列小说中弥漫着怀旧的情绪,使人联想到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系列小说。

他的“香椿树街”系列小说对少年时代的凭吊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美国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和《了不起的盖茨比》。

但是,他特别善于写旧时代的氛围、讲述旧家庭的悲剧,特别是那些女性的悲剧,这就显示了他与《红楼梦》的精神联系。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根据他的小说《妻妾成群》改编的。

小说写几个妻妾之间的生死斗争,写得很阴森可怕。

但是小说中关于紫藤、深井、秋雨的描写又浮现出具有古典意味的奇特诗意。

在他的另一部小说《红粉》中,对于妓女复杂心绪的刻画也和《妻妾成群》中对女性心理的刻画一样,都使人能够感受到《红楼梦》中某些女子的影子。

苏童因此成为当代最擅长刻画女性心理的作家之一。

在新生代作家中,喜欢《红楼梦》的,当然不止苏童一人。

出生于1964年的女作家迟子建很善于讲述乡土故事。

她擅长表现东北大兴安岭山区浪漫的童心、神奇的感觉,还有迷离的梦境。

她的小说《北极村童话》《原始风景》《逆行精灵》都因此富有如梦如烟的文学魅力。

她也说过:“我喜欢《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喜欢《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临终时口中衔米致使七星不坠、敌方不敢贸然出兵的描写,喜欢《西游记》中那个能够上天入地的孙悟空。

”③由此可见,她喜欢的是古典小说中具有浪漫气息和神秘意境的场景。

在这一点上,她和苏童有些不一样。

苏童注重的,是《红楼梦》的语言特色和女性形象。

迟子建喜欢的,则是《红楼梦》中的神秘感。

她的这一审美旨趣与她的东北文化背景显然有密切的关联。

东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

那里的林海雪原为文学的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那里的作家的神奇感觉、浪漫想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还有出生于1970年的女作家魏微。

在她的记忆中,《红楼梦》《水浒传》是与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以及萧红(1930年代的一位很有才华的女作家。

她的小说《呼兰河传》写得非常富有诗情画意和童趣),还有张爱玲的小说一样能使她“翻来覆去地读”的“文学的教科书”。

④魏微的长篇小说《流年》(又名《一个人的微湖闸》)是一部怀旧之作。

她以淡淡的诗意生动描绘了“文革”中一处远离了喧嚣的“世外桃源”,展现了那里的平凡日常生活,同时也就显示了她从《红楼梦》那里学来的功夫——在日常琐事的描写中显示出人性的复杂与世事的沧桑。

而且,小说对于童年生活的感伤回忆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萧红的《呼兰河传》。

《红楼梦》,是一部给予了许多中国作家以灵感与智慧的文学经典。

一代又一代作家从《红楼梦》中吸取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这样,我们就看到了新生代作家与传统的又一种联系。

显然,他们对传统的“经书”没什么兴趣,而对传统的小说经典非常喜欢。

而且,他们读那些小说经典,也显示了他们对于那些小说的新认识:他们显然不太在意那些小说的“思想意义”、“教育意义”,而更注重那些小说的语言、氛围。

他们的阅读因此显得很有个性。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新生代作家对于历史故事的改写。

大家知道,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中国的许多小说、诗歌、戏剧,还有典故,还有当代的许多电影、电视剧,都与历史故事密切相关。

《三国演义》《水浒传》就都是根据真实的历史写成的文学名著。

《西游记》中的唐僧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

中国人喜欢历史,也善于从历史故事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这一传统,在新生代作家这儿,也得到了延续。

有趣的是,有的青年作家在写历史故事时,有意在其中融进了“反传统”的主题。

出生于1968年的李冯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代表。

他是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和《十面埋伏》的编剧。

《英雄》和《十面埋伏》那样的武侠电影大家都很熟悉了吧!在中国,许多青少年都非常喜欢武侠小说和武侠电视剧。

这就可以说明当代青年与传统的联系吧!因为中国的武侠小说源远流长,其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侠义”思想。

李冯还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孔子》。

大家知道,孔夫子是中国的圣人。

他提倡“仁爱”,和西方的“博爱”思想差不多。

他其实是很有人情味的一个思想家、教育家。

中国历史上许多帝王也非常尊敬他,因为他提倡对于帝王要忠诚。

所以,他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

在李冯看来,“孔子当然是伟大的,可他当时确实只是想当一名一流政客,他自感怀才不遇,但又因不能怨天尤人不好发作起来,哪里想到那些笔记虫后来给他弄出了一本《论语》。

他改变我们的文化有点歪打正着。

……他的某些真正的气质被后来的人们忽略或者抹杀了”。

当年,孔子曾经周游列国,向那些帝王们推销自己的政治思想。

这说明他有治理天下的抱负。

只是当时的帝王们对他的政治学说不感兴趣,所以,他到处推销,却到处碰壁。

李冯因此想写出孔子周游列国中“非常荒唐,又非常执着”的一面,并努力将这种精神状态写出某种哲理的意味来:“每一种对梦想的追逐,给人的感觉未尝不是这样?”⑤这样就体现出新生代作家不再相信圣人的神话、努力解构神话的叛逆激情,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历史的复杂、人生的难以预料。

小说写孔子的“疯”劲儿,“他声称他不想做官,可一年内却连升了三级”;“每到富有诱惑力的时刻,他常常就免不了昏了头”。

还写孔子在四处碰壁后的困惑:“命里注定了我的理想将一无所成。

”更深刻的是,写了孔子的弟子对老师及其学说的怀疑:“难道,仁爱之中就必须剔除掉任何私人的欲望吗?”“我们都需要爱,但不是老师所谈的博大的仁爱,而是个人的、目的明确的狭小的爱。

”“越走,我越感到不理解我的老师。

以他的才能,他本应该成为一位诗人、音乐大师或纯粹的学者,但他奔走多年的目的却不过是想从政。

”“我们想介入世俗,反而抛离了世俗,沦为了旅行家或流浪汉。

”“我们的老师……虽然具备了多种人生的美德,却仍然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失败之神。

……在他身上蕴藏着的巨大的反差与不幸使我的同伴们感到害怕,他们都情不自禁地想要逃离。

”这样,李冯就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内心活动写出了孔子为人的世俗性与矛盾性。

这样的刻画既有历史事实为依据,又体现了新生代重新审视传统的批判意识和从真实的历史中发现荒唐悖论的现代感。

这样的重新审视使我们很容易想到王充的“问孔”冲动。

历史是值得怀疑的。

历史是可以改写的。

重要的是,怎样从怀疑与改写中体现出新的人生发现?在这方面,李冯的《孔子》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