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源专业化管理方案
税源专业化管理下的纳税评估工作方案

税源专业化管理下的纳税评估工作方案引言:随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发展,纳税评估工作成为税务管理的重要一环。
纳税评估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履行税务义务的合规性和风险程度。
本文将围绕税源专业化管理下的纳税评估工作方案展开,包括评估目的、评估标准、评估方法、评估流程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评估目的税源专业化管理下的纳税评估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纳税人的履行税务义务的合规性和风险程度,为税务机关提供科学有效的纳税管理依据。
评估目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识别合规和风险:明确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是否存在遵守税法规定的风险,确保税收依法征收。
2.优化税收管理:通过评估结果,为税务机关优化税收管理提供依据,提高税务机关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3.预测纳税风险:通过评估分析,预测纳税人未来可能的风险情况,为税务机关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二、评估标准评估标准是纳税评估的基础,在税源专业化管理下的纳税评估工作中,评估标准应包括两个层面:1.法律法规层面:评估标准应基于国家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评估工作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2.管理需求层面:评估标准应根据税务机关的管理需求进行制定,满足纳税管理的实际需求。
三、评估方法评估方法是指在税源专业化管理下进行纳税评估的具体手段和方式。
根据评估目的和评估标准的要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估:1.风险评级法:对纳税人按照一定的评估指标进行评级,将纳税人分为不同风险等级,用于划分纳税人的合规性和风险程度。
2.数据分析法:通过对纳税人的纳税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纳税人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
3.行为评估法:通过对纳税人的行为进行评估,包括纳税申报是否真实准确、纳税申报透明度等方面,评估纳税人的合规程度和风险程度。
4.社会评估法:通过与纳税人所在行业、地区的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纳税人的信用状况和业务情况,判断纳税人的合规性和风险程度。
兴安盟地方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

兴安盟地方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兴安盟地方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为了适应经济税源日趋集约化、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顺应税收征管日益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努力提高税源管理质效,有效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整合征管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充分体现税收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要求,结合我盟现阶段税源管理模式实际情况,特制定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局、区局关于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决策部署,以提高税源管理质效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管税为基础,科学分类税源,进一步调整机构,整合管理资源,优化、简化业务流程,规范岗责体系,不断完善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尽快建立科学有效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
二、工作目标按照区局“信息管税”思路和税收风险管理理念要求,打破划区域“包户到人,各事统管”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按分行业和分级次管理为重点,合理分类税源,在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础上,全面构建上下互动、纵横联动,体现税源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要求的工作新格局,在降低税收执法风险的同时,实现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进一步提高。
根据形势发展和区局要求,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地税系统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促进税法遵从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纳税评估为重点,以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管税为依托,以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努力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新体系。
三、组织领导为组织协调好各项工作,兴安盟地税局成立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实施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李庆年副组长:于亚东、刘贵方、许林、庄立锋、夏振才、吴佰铃、姚季春、蔡金旦成员:孙明利、万宝龙、范丽君、包凤祥、黄金林、吴秀林、车立军、尹晓梅、陈长友、张继红、哈斯、白海林、艾中旗、陈昭文、耿桂娟、李俊才、王志晔、吴明、王艳红、宋玉林、姜晓松、支拥军四、工作内容(一)总体框架以旗县级地税机关及以下征管机构为基本单元,科学分类税源,突破属地管理,完善机构职责,创新税收管理员制度,建立以专业化税源管理机构为中枢,以重点税源集中管理和一般税源分类管理为基础,以一体化部门协作为保障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机制。
南宁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方案(修改稿3)

南宁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方案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税发…2010‟101号)和自治区国家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试点方案要求,为探索适合我市实际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途径,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试点方案。
一、改革试点的基本原则(一)坚持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原则要将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税收管理全过程,根据税收风险发生特征和类型对纳税人进行科学分类,将风险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等职能进行合理配臵,形成职责分工明确,资源优化配臵,运行衔接顺畅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格局。
(二)坚持以提高纳税遵从度为目标的原则要以是否有助于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是否有利于最具效率地促进纳税遵从来规划和展开,并以此作为衡量、检验这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
(三)坚持积极探索、稳步推进的原则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是破解人少户多、征管效率低下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探索、勇于实践。
同时,这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
因此,要在机构设臵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通过合理调整职能,优化资源配臵等途径稳步推进,保持队伍的稳定和各项税收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改革试点的主要目标适应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加、企业经营方式日益复杂等税源管理形势发展变化的需求,在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实行属地管理,不改变税款入库级次的前提下, 改变传统的由税收管理员属地管户、粗放的税源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建立以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实施信息管税为依托,以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核查申报纳税真实性、合法性为重点,以规范税收征管程序和完善运行机制为保障,以建立和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为支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三、改革试点的具体内容(一)市局试点重点税源分级管理提升重点税源企业和跨区域经营纳税人的管理层级。
选择共管模式作为我局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
扩大大企业和国际税务管理科的管辖范围。
税源专业化管理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国税局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精神,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促进税收征管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提高税源管理质效,我局决定结合实际,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税收工作主题,按照“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的税收管理要求,在保持现有征管机构状况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和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信息管税为依托”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工作目标是:实现资源配置更合理、税源监控更有效、税收执法更规范、纳税服务更优化,征管效能更优质。
二、组织领导加强对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成立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宏强任组长,党组成员赵丽华、赵向民、许创宇、伍振豪任副组长,征收管理股、办公室、政策法规股、收入核算股、各税源管理股、纳税服务股、人事教育股、信息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研究和组织领导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赵丽华副局长(兼),副主任:征管股、人教股、信息中心主要负责人,办公室设在征收管理股,负责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基本任务(一)实施税源的科学分类。
根据我区经济发展状况、管辖纳税户数、税源现状、行业分布特点和税源管理机构和人员的配置情况,我局采取按纳税人性质分为三大类税源:一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二是出口退(免)税企业;三是非增值税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含个体工商户和集贸市场,下同)。
对不同类别纳税人采取对应的管理措施,根据纳税人征管记录和管理情况,适时调整纳税人类别,实施动态管理。
(二)结合实际,选定模式。
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结合我区纳税人户数、行业特点、税源分布、人力资源、对纳税人的影响程度等实际情况,我局确定在辖区范围内以“集中管理+分片管理”相结合的模式,突出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出口退(免)税企业集中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
专业化管理

专业化管理一、《山西省国家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1、指导思想:以促进税法遵从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依托,以风险分析和纳税评估为重点,以完善运行机制和人才队伍为保障,努力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新体系。
2、四个原则:坚持机构稳定职能转换的原则;坚持基于信息化的原则;坚持分类分级管理的原则;坚持“一体化”工作制度原则。
3、工作目标(一)建立风险目标规划、征管信息管理、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等级排序、风险应对、过程监控和绩效考评等为主要环节和顺序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流程。
(二)构建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衔接有序、运转顺畅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岗责体系。
(三)建立全省统一的风险管理应用平台。
(四)逐步建立与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试点单位税收分析人员要占税收管理人员数量的10%以上,从事纳税评估的人员要占税收管理员数量的30%以上。
(五)纳税遵从度得到较大提高。
风险应对(纳税评估、稽查)收入占年税收任务的3%以上。
4、分类:(一)实施税源科学分类。
按照“规模+行业”及其风险发生规律进行分类。
首先,按规模大小分为重点税源、中小税源和个体工商户三类;其次,根据当地税源结构和行业分布状况,对同一管理层级的纳税人可再按行业进行分类。
5、流程:建立风险目标规划、征管信息管理、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等级排序、风险应对、过程监控和绩效考评等为主要环节和顺序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流程。
建立以申报受理、纳税评估、税收征收、税务稽查、争议解决为主要环节和逻辑顺序的征管流程。
6、税源管理职责分为税源专业化管理职责和税收基础管理职责两大类。
7、三个主要工作:注重信息采集、强化风险分析、突出纳税评估。
8、具体模式:市1、在税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一体化制度领导组领导下,由征管科技部门牵头、各业务部门参加,开展各类风险分析,大企业、稽查局、国际税务直接实施风险应对。
县2、在税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一体化制度领导组领导下,征管部门牵头,负责风险分析、汇总、排序、应对任务的整合下达和绩效考核;办税服务厅和税收管理员分别负责申报、财务信息及第三方信息的采集工作;一个或两个税源管理科(股)专门从事纳税评估工作,其他税源管理科(股)专门从事税收基础管理。
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纳税评估子方案

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纳税评估子方案一、背景及意义为推行“以税收服务经济发展”新理念,深入开展专业化管理,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和效率,国家税务总局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
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建立覆盖全国的纳税评估机构网络,对涉税企业进行全面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有效区分涉税企业的风险程度,在优先保障高质量的服务基础上,加强对优良纳税人的激励,依法加强对恶意逃税、偷税、抗税等企业的查处,提高税收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该子方案制定的目的是规范纳税评估的程序和方式,确保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纳税评估的意义纳税评估是对涉税企业进行综合评价,系统分析其纳税信用情况和风险程度;是国税局落实税收服务经济发展新理念的重要举措;是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核心环节。
纳税评估不仅涉及税收征管工作的精准性和效能性,也是税务部门重要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手段。
三、纳税评估机构的设置纳税评估机构的设置应立足于行政区域,覆盖全国;机构可新设或重点推荐已有水平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纳税评估机构应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遵循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纳税评估标准和规范评估方法,保证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同时,纳税评估机构应当具备一般纳税人的税收登记,以便开展正常的纳税活动。
四、纳税评估的程序纳税评估程序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信息收集。
纳税评估机构需向税务机关申请企业的纳税信息,并通过企业自行申报、第三方查询、现场核实等方式收集企业的纳税记录及其他相关信息。
2.分析评估。
根据收集的纳税记录及其他信息,机构通过专业化软件掌握企业纳税信用情况、风险类型、规避纳税的潜在风险等。
3.评估结果的生成。
多维度综合评估结果通过软件生成评估报告,评估结果可用于企业自评和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
4.结果通报。
评估机构应向税务机关反馈评估结果,并对企业自评结果进行比对核实。
合规企业可获得相应的评价,享受税费优惠待遇;不合规企业应依法接受税务机关的查处。
税源专业化管理方案

税源专业化管理方案一、引言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保障国家财政的稳定运行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税收管理效率和质量,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个可行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方案,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背景在传统的税源管理中,往往由多个部门、多个人员来共同负责。
由于各个部门之间信息不畅通、责任不清晰,往往会导致税源管理的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漏税、逃税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起一套专业化的税源管理体系,实现信息共享、责任明确、高效运作。
三、方案为实现税源的专业化管理,以下是具体方案的要点:1. 税源信息集中化建立统一的税源信息库,整合各类涉税信息,包括纳税人基本信息、纳税申报信息、税收征收信息等。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税源信息的快速采集、存储和共享,方便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管理和监控。
2. 税源风险评估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税源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漏税、逃税风险。
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税源损失。
同时,对高风险纳税人加强监管和审核,提高稽查的精确性和效率。
3. 税源分类管理根据纳税人的类型、行业、地域等因素,对税源进行分类管理。
建立各类税源的档案,对纳税人的税源资料进行归档和管理,以便于税务部门进行分类监控和服务。
4. 税源跨部门协同建立税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税源信息的跨部门协同。
通过建立联合会商机制和数据交换标准,实现税源信息共享,提高协同办税的效率和准确性。
5. 税源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税源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发现潜在的规律和问题。
通过数据分析,进一步完善税源管理的策略和措施,提高税收的征管能力和效果。
四、实施计划阶段一:准备阶段1.确定税源管理目标和要求;2.建立税源信息采集和存储系统;3.编制税源分类管理指南。
阶段二:试点推广阶段1.对部分地区或行业进行试点工作,总结经验;2.在试点城市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3.开展税源数据分析试点工作。
2024年税源专业化管理下的纳税评估工作方案

2024年税源专业化管理下的纳税评估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税收征管体制的改革,税源专业化管理已经成为税务系统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税收的科学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有必要建立起有效的纳税评估机制。
本方案旨在提出一套适应2024年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纳税评估工作方案,以实现纳税评估工作的高效、准确和公正。
二、工作原则1. 公正性原则:评估工作要依法依规、公平公正,遵循纳税人自愿申报的原则,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2. 事前预防原则:评估工作应加强事前预防,通过纳税信息的核对、监控和比对等手段,防止纳税人漏报、少报、虚报等情况的发生。
3. 风险导向原则:评估工作应以纳税风险为导向,重点关注高风险和重点行业,加强对风险企业的评估和监控,防范税收风险。
4. 数据驱动原则:评估工作应以数据为基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建立起科学、高效、精确的评估体系。
5. 客观公开原则:评估结果应客观公开,相关数据和评估过程要对纳税人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提高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三、工作内容1. 数据采集与管理- 建立全面、准确、及时的纳税信息库,对纳税人的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等税种的纳税数据进行采集和管理。
- 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交换,确保纳税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纳税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发现纳税风险。
2. 纳税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建设- 建立纳税评估模型,通过综合评估纳税人的财务状况、经营规模、行业特点等因素,量化评估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和风险。
-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申报的准确性、缴费的及时性、风险防控的有效性等方面的指标。
3. 纳税评估工作流程与方法- 纳税评估工作应遵循事前、事中、事后的原则,既进行事前风险评估,又加强事中监控和事后评估。
- 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建立起自动化、智能化的评估系统,提高评估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 积极开展外部评估,组织第三方机构对纳税评估工作进行评价,提高评估工作的公信力。
税源专业化管理下的纳税评估工作方案

税源专业化管理下的纳税评估工作方案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税收逐渐成为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税收的征收与管理是保证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纳税评估工作是税收征收与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税源专业化管理是当前税收管理的重要趋势,如何在这种趋势下做好纳税评估工作,提升征收效率与质量,是当前税收管理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概念与目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是一种有效的财政管理方式,其主要内容是将纳税人按照经济类型、行业、区域等方面进行分类管理,实现对税源的分级管理。
这种管理方式有效地提高了税收管理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管理成本,减少了管理错误和漏洞,保障了税收的稳定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目的是:一是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税收的最大化;二是提高纳税人的合规性,避免偷漏税行为的发生;三是为政府制定税收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调整税收结构和降低税负;四是保证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并支持国家经济发展。
二、纳税评估工作的概念与作用纳税评估工作是税务机关在税源专业化管理下,对纳税人税收贡献能力进行评估,以确定纳税人应缴纳的税款额度。
该工作是税收征收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和税务机关的征收水平。
纳税评估工作的主要作用有:一是保证纳税人按照规定缴纳税款,防止逃税和偷税行为;二是保障税收的稳定增长,为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三是为纳税人提供税收咨询和服务,有利于增强纳税人的合规性,提高其满意度。
三、税源专业化管理下纳税评估工作的方案1.构建纳税人信息库为了实现分级管理和分级评估,需构建纳税人信息库。
该库包含纳税人基本信息、纳税记录、经济活动等数据,可实现对纳税人的全面分析和评估,有利于实现准确的评估结果。
2.确定税源分类标准根据税收征收管理需要,制定税源分类标准,在经济类型、行业、区域等方面进行分类管理。
这样,就能将税源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统计评估,有利于提高纳税评估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市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文件

马鞍山市地方税务局文件马地税〔2011〕36号签发人: 刘鲁舟关于呈送马鞍山市地方税务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的报告省地方税务局:按照省局《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意见》(皖地税〔2011〕17号)的要求,现将《马鞍山市地方税务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随文呈送,请审阅。
二〇一一年三月三十一日信息公开选项:不予公开马鞍山市地方税务局办公室 2024年10月31日封发打印:彭莉校对:征管科技科刘安宁马鞍山市地方税务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为强化税收风险管理,完善税源管理体系,提高税收征管质效,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根据省局《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就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为主题,以推进管理转型升级为主线,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促进纳税遵从为目标,坚持依法治税,认真贯彻落实总局“信息管税”的总体要求,深化税源分类管理,完善税收岗责体系,规范税收征管程序,强化税收风险控制,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完善运行和保障机制,切实提高税收管理和服务效能。
二、基本原则(一)分类管理的原则。
按照行业、投资和纳税规模不同,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
组建行业专业化税源管理机构,针对不同类型税源管理特点,建立差别化应对机制。
(二)突出重点的原则。
以审核确定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为税源管理的核心任务和必经程序,调整部门职能设置,明晰岗责体系,优化税收征管业务流程。
(三)信息管税的原则。
加大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提高涉税电子信息的采集能力,严格数据质量管理,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强化数据信息的分析利用。
(四)优化服务的原则。
以“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为理念,整合办税服务功能,健全纳税服务体系,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提高纳税遵从度。
(五)积极稳妥的原则。
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是税收征管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既要全面推进,又要积极稳妥;采取先行试点,找准重点,突破难点,以典型引路的方式实现整个管理模式的转换。
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纳税评估子方案

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纳税评估子方案一、背景与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税收政策的优化,纳税人数量不断增加,税收管理成本不断上升,国税局需要建立一种更为有效的管理体系,提高纳税人的遵纪守法意识,推广税收政策的落实与执行。
因此,国税局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以实现税源管理和纳税人评估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提高税源调查的精准度和效果。
二、内容与方案1.人才培养为了使税源管理和评估工作得以有效落实,国税局将加强人员培养和引进工作。
其中包括:(1)结合税局现有人才资源,制定税源管理和评估人才培养计划。
税局将组织一批具备相关经验和技能的税收专业人员,培养成为税源管理和评估的骨干力量。
(2)引进相关学科专家和技术人员,满足税源管理和评估工作所需人才的需求。
(3)在税源管理和评估人员的职业生涯中,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持续性培训和学习,并设计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职业发展路径。
2.风险评估通过对纳税人数据的深度分析,可以识别出存在的合规风险。
国税局将整合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纳税人企业基本信息库,综合分析各类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形成纳税人分类管理体系。
3.税源管理为更有效保障国家税收的合法权益,国税局将建立分级分层的税源管理体系。
该体系将不断完善,旨在对纳税人进行日常管理、风险管理、事件管理等工作。
其中包括:(1)日常管理通过建立电子税局,纳税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科学及时的纳税管理,便利纳税人,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风险管理对各类纳税人在实际缴纳税款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
通过设定合适的纳税风险评估标准和预警指标,及时发现风险异常,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税收安全,预防逃漏税。
(3)事件管理针对纳税人存在的特定事件进行预防;及时识别、反馈和治理问题,推进移交或处理,以确保税收的安全与稳定。
4.评估体系建设评估是评价纳税专业服务、指导纳税改进的一种手段。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税务政策执行情况、纳税人诚信情况以及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了全面落实总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部署,加快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推进步伐,按照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以促进税法遵从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纳税评估为重点,以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管税为依托,以完善制度、机制为保障,努力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新体系。
二、试点原则立足征管实际、税源结构和信息化现状,体现工作的连续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坚持“因地制宜,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
三、试点范围及任务(一)省局负责制定全省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制定风险管理、纳税评估模型建设规划,建立信息数据口径和质量标准,做好本级监控的大企业税源管理工作,与各市局共同做好试点单位的工作督导。
(二)市局负责制订全市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确定税源规模行业分类的标准,制订风险管理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市级数据信息采集、应用、分析,识别纳税遵从风险,组织开展专业纳税评估并指导日常纳税评估工作,提高风险应对管理能力。
做好本级监控的重点税源管理,并全力支持试点单位的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
(三)试点县(区)局按照省局的指导意见及试点方案,认真做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各项工作。
结合自身税源特点,按照“规模+行业”科学分类税源,深入开展风险管理,将纳税遵从风险按行业、按地区、按税种进行排序,锁定到具体的纳税人,有针对性地采取纳税评估、税收约谈、宣传辅导等手段应对风险,提高遵从度。
做好本级重点税源的专业化管理,指导基层税务机关按照“抓大评中定小”的思路做好税源的分类分级管理,集中精力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确保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效果。
四、试点内容(一)优化征管资源配置各市局及试点单位要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在现有机构框架下,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要求,调整、优化机构职责和人员岗责。
一是突破原按行政区划设置征管机构转换为按税源规模、分布设置征管机构。
在试点过程中,各单位要继续强化直属税务分局管理重点税源职能,撤并管理零散税源、征收成本较高的偏远税务所。
税源专业化管理下的纳税评估工作方案

税源专业化管理下的纳税评估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税源专业化管理是指税务机关将纳税人按照其所属行业、经营规模等特征进行分类管理,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纳税人进行不同的管理和服务。
在确保税收征管效率的同时,税源专业化管理还可以提高税收征管的精准度和针对性,从而使税收征管更加科学、规范和有效。
在这一背景下,对纳税评估工作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纳税评估工作的意义纳税评估工作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监测、评估和分析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纳税评估,税务机关可以及时掌握纳税人的纳税情况,发现纳税人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加以规范和整改,确保税收的合理征收。
纳税评估工作还可以帮助税务机关更好地了解纳税人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为税收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税收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三、纳税评估工作的内容1. 数据收集和整理: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机制,及时、准确地获取纳税人的基本信息、财务数据和纳税情况等相关信息。
2. 风险评估和分析:税务机关应当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和风险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和整改。
3. 监测和预警:税务机关应当建立纳税人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纳税风险,确保税收的合理征收和稳定增长。
4. 指导和辅导:税务机关应当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辅导,帮助纳税人规范自身的纳税行为,提高自我合规能力。
5. 检查和核查:税务机关应当定期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检查和核查,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税收的公平和正常秩序。
四、纳税评估工作的流程1. 立项:确定纳税评估工作的目标和范围,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程序。
2. 数据采集:收集和整理纳税人的相关基本信息和财务数据,建立纳税档案。
3. 风险评估: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纳税风险和问题。
4. 预警监测:建立纳税人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纳税风险。
税源业化管理的工作实施方案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税、从严带队、科学管理、共建和谐”的基本要求,提高税收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顺应税收征管的发展趋势,根据省、市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制定了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请遵照执行。
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一)总体思路。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总体思路是:针对纳税人的特点和风险控制的要求,对纳税人进行科学分类,实施以分规模和分行业为主导的分类管理;在现有征管组织体系基本框架下,调整优化机构、岗位的税源管理职责,合理配置资源,依托信息化,实行按业务事项分岗管理。
整体形成以专业化税源管理机构为中枢,以分类分岗管理为基础,以一体化部门协作为保障的税源管理格局,有效提高纳税遵从,促进应收尽收。
(二)基本原则。
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分类分岗,联动互动。
基于对纳税人的科学分类,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管理,按事设岗,分岗管事;统筹各科室、各单位的税源管理职能,建立纵向联动、横向互动的协作机制。
——科学分工,优化配置。
基于精细分工、密切协作和相互制约的要求,调整优化岗责体系,合理设置工作岗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能,防范执法风险。
——流程管理,技术支撑。
以流程为导向,依托信息技术,实现流程化、网络化的任务分配、工作推送、流水作业和监控考核。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按照省局的总体框架和统一规划要求,搞好统分结合。
根据省局统一的岗责和流程,确定全县税源分类方式和征管机构设置。
二、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工作内容按照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部署,以提高征管质效、控制税收风险、优化纳税服务、降低税收成本为目标,确定采取外外分模式,深化分类分岗、集中征收的管理新模式。
(一)将征收与管理分离,成立集中征收机构。
报经省、市局批准,成立全县统一的地税集中征收机构,将全县的各办税服务厅整合到全县一个办税服务厅”,将原各中心税务所、直属分局的征收服务人员调整到县局办税服务厅,票证统一由办税服务厅管理,办税服务厅所有岗位权限升级为县级,办理全县所有纳税人的涉税业务,实行全县通办。
国家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关于请求批准A地国家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请示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试点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了《A地国家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方案(草案)》(简称“税源专业化”方案),现随文呈上。
妥否,请审批。
二○一○年月日()A地国家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方案(草案)为建立健全信息化、专业化、立体化的税源管理体系,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试点的要求,立足安徽国税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科学分类税源、准确划分职责为基础,以加强税源监控,强化风险管理为手段,以提升管理层级、转变工作方式为关键,以深化信息运用、实施信息管税为依托,以优化机构设置、合理调配资源为保障,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不断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税收管理的风险和成本,加快实现税务管理的现代化,即税务管理的集约化、信息化、法制化、科学化和社会化。
二、主要任务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实施科学分类,理顺管理流程,优化纳税服务、强化税收分析、整合税源监控、突出纳税评估、集约税务稽查、深化信息应用、重组管理资源、转变工作方式。
(一)实施科学分类1.按管理对象分类。
按照“规模+行业”的原则,即管理层级纵向上按纳税人规模划分,将纳税人分为重点税源和中小税源两类。
重点税源是指由省、市局监控的企业以及非省、市局监控的跨国、跨省、跨市的总分机构和母子公司,其国税收入占本地区年度国税收入总额不低于80%(2010年上半年,全省共有6907户,占全部企业户数3.99%,入库税款415.06亿,占全省收入84.06%);中小税源为重点税源以外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在按规模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和行业分布状况,对同一管理层级的纳税人再按行业进行分类。
2.按管理职责分类。
借鉴公安部门“户籍警”、“治安警”和“刑警”序列划分方式,将税源管理职责重新划分和归类为事务性、监控性、查处性三类,进一步明确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和方式,管理员由固定管户转向分类管事。
税源专业化管理下的纳税评估工作方案

税源专业化管理下的纳税评估工作方案第一篇:税源专业化管理下的纳税评估工作方案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下的纳税评估工作方案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以促进税法遵从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以信息管税为依托,以纳税评估为重点”的总体要求,以及分局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精神,围绕凸显专业化纳税评估的要求,从税源管理现状着手,结合分局实际,稳步推进纳税评估工作,试探讨建立转变职能阶段的纳税评估工作方案。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下纳税评估工作的总体目标纳税评估工作的重点为转变理念,夯实评估工作基础,规范评估程序,提升信息化支撑,实施分级分类评估,加强评估工作绩效考核,切实提高纳税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探索建立“五位一体”深度管理模式按照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需准确定位评估职能,全面分析服务对象,科学建立评估模型,搭配组建评估团队,注重评估结果运用,定位“五位一体”探索建立纳税评估深度管理模式。
一是准确定位评估职能,管理模式更专业。
结合风险提示,准确定位纳税评估人员岗位职能,依事设岗,专业化进行评估管理。
采取参加培训和集中学习等方式,提升评估人员业务水平,将税务干部的评估业务素质强行入轨和整体拔高;按季总结评估工作成效,分析税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税源管理建议,方便领导层掌控税源,方便税源管理科税收征管。
二是全面分析评估对象,税种评估更精细。
强化相关资料和数据的案头测算和分析,注重税种评估的精细化,使纳税评估工作有的放矢。
依据风险提示,按照规范工作流程,认真开展各税种的纳税评估工作。
三是科学建立评估模型,整体评估更有效。
筛选重点企业,建立行业评估模型,实施“以模找点”,由原来无差别的全面评估改为有针对性的专业评估,由无标准的经验操作转变为有规范的精细评估,由不连贯的单一应用转变为有互动1的综合评估。
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达到成熟一个行业、总结一个行业、提炼一个行业、推广一个行业的目的。
四是搭配组建评估团队,合作评估更深入。
福州市国家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

(三)依托信息管税,发挥税收风险管理的导向作用。
(四)加强统筹管理,构建一体化税源管理运行机制。
用我们的努力让税源管理更专业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现状与深化
福州市税源专业化管理现状
福州市国税系统自2007年即开始探索税源专业化 管理,4年来已逐步形成纳税服务、数据处理、纳税评 估、税政集中(审核)审批、户籍管理等12项正在试点、 完善或比较成熟的系列工作的专业化、集约化、规范 化、信息化,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格局基本形成。整体 方案以全面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为契机,进一步整合、 规范、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
预警、分析、评估奠定基础,并被省局在全省同税系统范围内推广。同时积
极与市政府信息办合作开发税源管理电子地图,完善户籍管理办法。 (9)档案管理信息化。积极探索征管档案电子化管理。开发征管档案管理系 统,通过系统自动导入与扫描录入,实现征管档案“无纸化”和“一户式” 网络自动存储,确保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
用我们的努力让税源管理更专业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现状与深化
(4)税政集中(审核)审批专业化。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市推行涉税业务的73 项审核审批管理工作,集中到税政科直接办理,实现审批方式由层级化向扁
平化、专业化转变。明确审核审批类工作直接由税政科“一竿子插到底”,
进行实地或后续核查。 (5)纳税咨询和税收援助专业。依托法规科,将税收政策咨询和纳税人权益 保护工作前移办税服务厅,统一岗位设置,树立业务权威,使之成为单位税
用我们的努力让税源管理更专业
五、深化纳税服务工作
2.完善法律救济制度,推进税法援助和纳税咨询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岗位设置,积极引导纳税人到税法咨询维权中心咨询 涉税问题和维护个人权益,确立咨询维权中心负责人是单位税法发言人的地位,
专业化管理方案

芜湖市地税局大桥开发区分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为适应经济发展趋势及变化,顺应税收征管发展规律,提高税源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及税收征管工作质效,根据芜湖市地税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分局征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以事定人,以职定责,以管户转型管事为手段,以流程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扁平化组织机构为保障,以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重点以纳税风险为导向,强化纳税评估,提高纳税遵从度;以组织收入为目标,强化重点税源管理,提高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原则坚持将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税收管理全过程,分析纳税人税收风险特征和类型,并进行风险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等工作,形成职责分工明确,资源优化配置合理,运行衔接顺畅的税收风险管理格局。
(二)坚持提高纳税遵从度原则坚持以提高纳税遵从度为原则,以此规划和展开各项税收工作,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并以此作为衡量、检验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
(三)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原则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针对不同类型纳税人的需求,完善纳税服务措施,提升纳税服务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加快发展。
(四)坚持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原则推进税源管理专业化,是破解人少户多、征管效率低下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同时,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思想观念转变难、工作难度大。
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要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在推进中改进,在完善中前行。
三、基本内容(一)以事定人,以职定责,实行管户式向管事式的征管模式转型以征管业务流程为依据,以省局执法风险指南为导向,对管理科征管业务进行分解,考虑到人员业务素质及征管业务的繁杂程度,合理配置人员与征管业务。
具体内容:管理科成员按照分局设立的岗位事项批量处理涉税事务,同时,承担所属纳税人的税务事项通知及相关业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贯彻落实省、市国税局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精神,进一步强化税源管理,促进税收征管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提高税源管理质效,我局决定结合实际,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税收工作主题,按照“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信息化”的税收管理要求,在保持现有征管机构状况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和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信息管税为依托”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
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工作目标是:实现资源配置更合理、税源监控更有效、税收执法更规范、纳税服务更优化,征管效能更优质。
二、组织领导加强对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成立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宏强任组长,党组成员赵丽华、赵向民、许创宇、伍振豪任副组长,征收管理股、办公室、政策法规股、收入核算股、各税源管理股、纳税服务股、人事教育股、信息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研究和组织领导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赵丽华副局长(兼),副主任:征管股、人教股、信息中心主要负责人,办公室设在征收管理股,负责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基本任务(一)实施税源的科学分类。
根据我区经济发展状况、管辖纳税户数、税源现状、行业分布特点和税源管理机构和人员的配置情况,我局采取按纳税人性质分为三大类税源:一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二是出口退(免)税企业;三是非增值税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含个体工商户和集贸市场,下同)。
对不同类别纳税人采取对应的管理措施,根据纳税人征管记录和管理情况,适时调整纳税人类别,实施动态管理。
(二)结合实际,选定模式。
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结合我区纳税人户数、行业特点、税源分布、人力资源、对纳税人的影响程度等实际情况,我局确定在辖区范围内以“集中管理+分片管理”相结合的模式,突出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出口退(免)税企业集中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
即在保持现有税源管理机构不变的前提下,明确税源管理二股主要负责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施集中管理,并在股内设置2个税源专业化管理小组进行细化分类管理,其中:一个小组管理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一个小组管理商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根据我区的地形,原则按天宁北路为界分东片、西片,明确税源管理一股对西片纳税人进行管理,主要负责对非增值税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实施专业化管理,并在股内设置3个税源专业化管理小组进行细化分类管理,其中:一个小组管理非增值税纳税人,一个小组管理小规模纳税人查账计征户,一个小组管理〝双定〞个体工商户和集贸市场。
明确税源管理四股对东片纳税人进行管理,主要负责对非增值税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实施专业化管理,并在股内设置3个税源专业化管理小组进行细化分类管理,其中:一个小组管理非增值税纳税人,一个小组管理小规模纳税人查账计征户,一个小组管理〝双定〞个体工商户和集贸市场。
明确税源管理三股主要负责对出口退(免)税企业实施集中管理,并在股内按企业类型(生产企业、外贸企业)设置2个税源专业化管理小组对其进行细化分类管理。
(三)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细化管理职责。
我局在确定“集中管理+分片管理”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保持现有四个税源管理股的机构不变的前提下,以征管流程、税收管理员制度和市国税局的要求为导向,合理调整各税源管理股的岗位和职责,将税源管理股的职责分为综合事务类、日常管理类、纳税评估类岗位职责。
综合事务类岗位主要承担宣传辅导、催报催缴、档案管理等职责;日常管理类岗位主要承担户籍管理、发票管理、定额管理、信息采集、调查核实、欠税管理、任务执行等职责;纳税评估类岗位主要承担分析比对、约谈核实、结果处理等职责(详见附件:税源管理股岗位职责)。
1.税源管理二、三股及其所属的税收管理员,要突出按户开展税源日常管理,根据风险预警开展纳税评估的职责,内部一般设置综合事务岗、日常管理岗和纳税评估岗三类岗位,其中综合事务类岗与日常管理类岗可以合并设置。
2.税源管理一、四股及其所属的税收管理员,要突出强化行业税收日常管理的职责,落实“分片加行业”管理的要求。
内部一般设置综合事务岗、日常管理岗、纳税评估岗三类岗位,纳税评估类岗位可选择设置,也可以增设个体工商户管理类岗,对个体工商户实行集中统一的专业化管理。
各税源管理股根据人力资源状况,岗位职责的设置可以实现“一岗多责”或“一责多岗”,岗位人员设置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
按岗位履行相应的税源管理职责,按职责要求配备人员,逐步形成多层次的税源管理团队。
(四)明确职责和分工,建立管理机制,形成综合管理合力。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信息管税”的工作要求,要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纵横结合、内外协作的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形成综合管理合力。
1.建立纵向互动机制。
区国税局及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组织领导我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指导各部门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上级下达的风险预警指标和评估重点,结合本地实际,组织、监督、考核本地税源管理工作,并及时反馈落实情况。
税收管理员按岗位职责要求,根据上级下达的风险预警指标和评估重点及相关工作任务,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2.建立横向联动机制。
建立健全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进一步落实各部门的税源管理职责和协作制度。
形成各部门、各环节联动配合的税源管理机制,通过税收分析为纳税评估确定疑点、指明方向;通过纳税评估引导税法遵从,并发现管理漏洞,为税源监控提供监控模型;税源监控通过采集涉税信息及汇总归纳分析、评估反映的问题,改进和加强日常管理,对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和高风险纳税人提交评估,形成一种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
(1)征管部门负责拟定税源管理和征管状况监控分析的规划、制度、方案,根据政策法规部门设置的风险预警指标、税种评估办法汇总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评估模型,并负责纳税评估的任务下达和筛选以及综合评估的沟通协调;(2)收入核算部门负责税收经济分析和重点税源风险预警;(3)政策法规股负责本部门职责相关的风险预警指标设置、评估办法和税收分析、反避税、所联系企业的税源管理与服务、国际税收征管协作和非居民税源管理与服务;(4)各税源管理股负责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各项工作;(5)纳税服务部门负责相应税源针对性服务规范的建立和监督实施;(6)人事教育股负责税源管理机构、岗位职能调整、人员配备以及能级、绩效管理;开展税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训。
(7)信息中心负责税源和征管状况监控分析所需数据的抽取、提供,以及数据维护、相关信息系统的完善等技术支持工作。
(8)办公室负责对外宣传工作。
根据工作方案,拟定对外宣传材料,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并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3.建立外部协作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国、地税之间的情报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推进纳税服务、税务登记、定额核定、认定评定、税种控管、欠税公告、纳税评估、税收检查、委托代征等方面的合作。
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协作,建立经济税源信息(第三方信息)的共享机制,完善综合治税、协税护税的体制。
对零散税源可依法实施委托征收。
同时进一步规范和发挥税务代理机构在税源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五)编制行业的管理指引,深化纳税评估工作。
1.工作目标:根据我局税收征管特点确定重点行业,制定区局重点行业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制定纳税评估工作流程,建立纳税评估模型和案例,形成我局完整规范的纳税评估体系。
在开展重点行业纳税评估的基础上,逐步覆盖我局所辖纳税人各行业。
建立健全纳税评估工作机制,提高我局纳税评估工作质效。
2.区局成立纳税评估工作管理小组。
评估工作小组设在政策法规股。
组长由政策管理股长兼任,副组长由征管股长兼任,成员由政策法规股、征管股、税源管理股、信息中心业务骨干组成,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开展工作。
3.评估小组工作职责。
制定纳税评估工作计划,定期召集评估小组人员开展纳税评估工作。
根据市国税局关于编制行业管理指引的要求和上级下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指引,在分析纳税人的经营特点、发展前景、税源现状和变化趋势、服务需求等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订纳税评估工作指引。
同时确定我局重点行业,制定我局重点行业和出口退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组织制定纳税评估工作流程,建立纳税评估模型和案例,并以此制订适合我局、具有行业特点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指引,定期召开纳税评估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动纳税评估工作。
4.组织实施纳税评估工作。
各税源管理股要按照《端州区国家税务局纳税评估工作方案》及区局确定的重点行业纳税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标准,以及评估工作流程、评估模型和案例,组织实施纳税评估工作。
各税源管理股要定期对本股的纳税评估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归纳编写案例和税源专业化管理指引上报区国税局,为积累经验,调整方法,提高质量创造条件。
(六)充分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
认真推广应用税收征管辅助系统(二期),要在应用好一期的基础上,深化应用好二期功能。
及时、完整、准确地开展税源信息采集,加强信息的整理、存储和管理,确保信息质量;要优化数据监控模块应用,深化数据的分析与利用;要提高风险分析、纳税评估的效率和质量;要逐步强化税收风险识别、排序、任务下达、处置、反馈、考评的统筹管理,有效防范税收风险;要加强业务与技术融合,以业务为主导,以技术推动业务的创新并提供保障。
(七)推进制度创新和队伍建设。
1.进一步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
税收管理员作为税务机关面向纳税人,负责税源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科学分工和科学分权的原则,梳理明晰职责范围,合理归并岗位,规范工作要求,健全激励机制,强化监督检查,逐步建立起与税源专业化管理相适应的税收管理员制度,以充分发挥其在税源管理中的中坚作用。
2.建立和培养税源专业化管理骨干队伍。
建立区局税源专业化管理人才库,如纳税评估、反避税、数据分析以及行业管理等复合型人才,并注意合理安排使用,实施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
3.重视和加强税源管理专业知识的共享和管理,善于总结、提炼与分享实际工作经验和管理资源。
四、实施步骤按照市国税局的总体部署,我局本着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积极做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整体推进工作。
(一)准备阶段(2010年4-6月)1.按照市局有关要求,制定《端州区国家税务局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方案(试行)》,上报市国税局,同时,组织各部门认真学习动员。
2.科学划分纳税人类别,确定税源专业化分类标准和管理模式。
3.根据现有人员综合素质,研究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后的人员调配,优化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