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部编版:《金色的草地》优秀教案 优质课

合集下载

《金色的草地》公开课优秀教案

《金色的草地》公开课优秀教案
中巩固所学知识。
2024/1/30
22
06 课程总结与反思
2024/1/30
23
本次课程主要成果回顾
2024/1/30
教学目标达成
本次课程成功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作者对金色草地的 深厚感情,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学生表现突出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对课文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展现了良好的阅读素养和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 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 际写作中去。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30
7
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结构清晰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和场景 转换进行叙述,整体结构 清晰明了。
2024/1/30
写作手法多样
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 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 动形象。
拓展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丰富多样的课 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加强师资培训
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2024/1/30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27
精心设计问题
围绕课文主题,设置具有启发性和探讨价值的问 题,激发学生思考兴趣。
适时提出问题
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根据内容进度和学生反应, 适时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鼓励自由讨论
允许学生自由发表观点,鼓励不同意见的交流与 碰撞,提升课堂活跃度。
2024/1/30
20
学生参与度提升策略探讨
2024/1/30
《金色的草地》公开课优秀 教案

《金色的草地》课文教案

《金色的草地》课文教案

《金色的草地》课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并感受金色草地的美丽与神奇。

2. 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色草地的美丽与神奇。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金色的草地》全文。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PPT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1 教师出示一片金色的草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1.2 学生分享自己看到的金色草地的美丽景色。

1.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金色草地的来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金色草地的课文。

2. 自主学习,掌握生字词2.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2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跟读。

2.3 学生组内交流,互相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 讲解课文,体会金色草地的美丽与神奇3.1 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金色草地有哪些神奇的地方?3.3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金色草地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感受其神奇之处。

4. 实践活动,保护环境4.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4.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5.3 教师布置作业: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一篇关于金色草地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七、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1课时完成。

八、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评价学生对《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以及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金色的草地》课堂优秀教案

《金色的草地》课堂优秀教案

《金色的草地》课堂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学会抒发自己的感情,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乐观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 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学会抒发自己的感情,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景色。

2.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配套课件。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音乐等素材。

4. 课堂练习册。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金色草地的美丽。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讨论交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举例说明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分享自己的感悟。

4. 欣赏与感悟:(1)学生欣赏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学生谈谈自己对本课内容的喜爱之情,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金色的草地》课堂优秀精品教案(精选

《金色的草地》课堂优秀精品教案(精选

《金色的草地》课堂优秀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金色的草地》,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学习、语法点讲解、主题思想探讨等。

详细内容涉及课文第一至三段,着重分析草地的金色变化及其背后的自然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和细节描述。

2. 学生能够学会本课生字词,掌握基本语法点,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第三段草地的金色变化原理,以及相关生字词的正确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以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金色草地图片、生字词卡片。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金色草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并注意语音、语调。

3. 课文解析:分段讲解课文,分析生字词、语法点,让学生做好笔记。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描述自己所见过的草地,运用本课所学生字词。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第三段金色变化原理,进行讲解和提问。

6.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金色的草地》2. 生字词:草地、金色、变化、早晨、傍晚等。

3. 语法点:形容词的用法、时间状语的运用等。

4. 金色草地变化原理:清晨、中午、傍晚三个时间段草地的颜色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写一段描述草地景色的话。

2. 答案示例:清晨,草地上的露珠还未蒸发,阳光洒在草地上,呈现出一片金色。

中午,阳光热烈,草地变得碧绿。

傍晚,夕阳西下,草地再次披上金色的外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对生字词和语法点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金色的草地》课堂优秀教案(精选12篇)

《金色的草地》课堂优秀教案(精选12篇)

《金色的草地》课堂优秀教案《金色的草地》课堂优秀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金色的草地》课堂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色的草地》课堂优秀教案篇1教学要求:1、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干发现事物的实质,才干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搜集的资料。

教学进程:(一)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蒲公英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

板书:蒲公英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

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

开黄色舌状花。

果实幼稚时形似白色绒球。

3、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2)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检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呵欠黄昏一本正经记住字形:弟:中间的长竖不出头。

返:“反”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

3、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考虑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金色的草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让学生在感情朗读、表演、交流中体会、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资料。

3、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位语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资料,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完美情感。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展示图片,设悬导入新课1、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

介绍自己所明白的关于蒲公英的知识。

2、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蒲公英,请学生们欣赏。

3、师:小小的蒲公英每一天有什么变化,你有没有细心观察过呢?这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细心观察这种平凡植物的小孩,看看他发现了什么。

引出课题并板书。

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入语文学习。

多媒体展示蒲公英,能够使学生感受蒲公英的美丽。

通过图片展示,设悬来引出课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3、理解词语:对于像“收拢”、“徐徐”等词语能够让学生做一做动作来理解;对于“一步不落”、“一不留神”“一本正经”等词语能够放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对于“天擦黑”、“数不清”等词语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还能够通过查字典理解词语……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能够进行习惯性评价。

5、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有困难的生字,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

《金色的草地》公开课优秀教案(通用15篇)

《金色的草地》公开课优秀教案(通用15篇)

《金色的草地》公开课优秀教案(通用15篇)《金色的草地》公开课优秀篇1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 、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 、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预习学案预习有关蒲公英的知识,准备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三、导学案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1 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2 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3 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

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四读:选读。

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巡回指导)4、检查自学情况(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

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篇1 课题名称16.金色的草地课时2课标要求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初步感受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在活动中学习语文。

背景分析本篇课文内容贴近儿童,以日常生活中的植物为描写对象,重在引导学生体会观察的细致和好处,增强留心观察的意识。

学习目标1.会认“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生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述的场景。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3.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学习重难点重点: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难点: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所需条件学生:课前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

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16.金色的草地时间:早上——中午——傍晚草地颜色:绿色——金色——绿色花的形状:合拢——张开——合拢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2.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3.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生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5个词语。

《金色的草地》优秀教案设计

《金色的草地》优秀教案设计

《金色的草地》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运用朗读、表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技能。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感受课文中所表现的亲情和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3)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内容,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

(3)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金色的草地、河流、树林等。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学生讨论:课文中有哪些自然景观?作者是如何描绘这些景观的?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记忆。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3. 单元测试:在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金色的草地》原文。

2. 图片素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自然景观、人物图片。

3.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4. 作业设计: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金色的草地》公开课教案

《金色的草地》公开课教案

《金色的草地》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金色的草地》,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金色的草地》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自然景象描绘,体会作者的心情。

3. 讨论如何保护环境,珍惜大自然。

三、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

2. 学会从自然景象中感受到美,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语言美。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自然景象中发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金色的草地》。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自然景象描绘,体会作者的心情。

4. 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珍惜大自然。

5.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课文主题。

6.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评估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对大自然珍惜的情感。

3. 评价学生在朗读和分享中的表现,考察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的提升。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金色的草地》的文本材料,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副本。

2. 准备相关的自然景象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感受和欣赏。

3. 准备讨论卡片或海报,用于分组讨论时记录和展示学生的想法。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环境保护专家或有相关经验的讲师进行课堂讲座,增加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了解。

2. 组织学生参加户外自然观察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和脆弱。

3.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创作活动,如写作、绘画或摄影,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珍惜之情。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应。

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以及是否激发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2018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案例教案

2018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金色的草地》》教学案例教案

2018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观察是孩子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观察力是小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小学生的观察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和观察训练。

在生活中,善于发现事物的新、异、奇并把它们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一方面可以锻炼观察力,另一方面还可以积累知识经验。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第五册《金色的草地》这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俄罗斯乡下的兄弟俩在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快乐成长的情景,表现了“我们”对这片草地朴实的爱,以及这片草地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快乐。

小男孩无意中发现草地会变颜色,然后开始观察,发现草地变色的原因,并从此和蒲公英成了好朋友的故事。

本文语言优美,再现的景色奇特美丽,是激发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热爱大自然,体验“美”的好教材。

下面就是我设计的《金色的草地》第二课时的教学案例。

二、设计本课的设计,主要分三部分:(一)、课前准备性学习1、组织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蒲公英外形特征及生长变化的规律。

2、收集有关蒲公英的材料。

(二)、师生互动1、整体入手,以情贯穿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生: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师:你们见过蒲公英吗?谁能把它的样子说一说?生:述说蒲公英的样子。

师:出示蒲公英的图片。

这些蒲公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课文中的“我”又是怎样称赞这片菜地、这些蒲公英的呢?生:蒲公英一会儿金色一会儿绿色,很有意思。

生: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生: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可爱的蒲公英!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一种花。

2、品位课文,体会感情我拿起一支蒲公英吹蒲公英种子,同学们看后笑逐颜开,“哎,真有意思!”“我也玩过。

”师:吹过这种绒毛的小朋友请举手。

生:我们学校前面的原野上就有蒲公英,我们上学路过时,经常吹着玩。

《金色的草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金色的草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金色的草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一、文化自信: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场景,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二、语言运用: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三、思维能力: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四、审美创造: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一、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二、观察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把观察所得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一、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我”对事物的变化进行的观察,感受“我"留心观察;二、观察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把观察所得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法学法:一、任务驱动法、多媒体辅助法;二、观察法、协同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认识“蒲公英”1.想象草地(1)教师板书“草地",引导想象:看到这个词语,你的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2)学生交流。

预设:一看到这个词语,我们想到的往往是一大片的绿地。

2.认识“蒲公英”(1)检查预习,课前大家已经读过课文,你知道草地的颜色变化与哪种事物有关吗?(2)指名读词语“蒲公英",认读“蒲、英”,强调“蒲"读第二声。

(3)调动已有经验:你们看到过蒲公英吗?你们看到的蒲公英怎么样?预设:看到过,是一种长着白色绒毛的花。

(4)出示图片,提问:很多同学都见过成熟时的蒲公英,种子上有绝冠毛结成的绒球,这也是蒲公英,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什么时期的蒲公英?预设:“盛开”。

(5)指名学生回答,随机引导学生认读“盛开"一词。

【设计意图】:通过链接学生生活和检查预习,引导初步感受草地的特别,激发阅读的兴趣,并通过图片帮助了解蒲公英生长时期特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整体把握课文(1)出示初读要求: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读完后想一想:这片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预设:在草地上玩耍很快乐,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

《金色的草地》教案及反思

《金色的草地》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名称:《金色的草地》优秀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金色的草地》的主要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课文《金色的草地》的阅读与理解。

2. 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与应用。

3. 课文主题的讨论和反思。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能够进行口语表达和小组讨论。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金色的草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对大自然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金色的草地》,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词汇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学生进行口语练习。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主题,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 课文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主题,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6. 总结与作业: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角色扮演等。

2. 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语法、发音和流利度。

3. 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金色的草地》的原文。

2. 图片素材:与金色草地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词汇卡片:制作重点词汇的卡片,用于学生学习和复习。

4. 小组讨论指南:提供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八、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公开课《金色的草地》语文优秀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公开课《金色的草地》语文优秀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公开课《金色的草地》语文优秀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是在哪里?学生回答:看到了一片金色的草地。

2.初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理解生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字典或向同学求助。

3.精讲课文教师讲解课文第一段,引导学生理解草地的特点。

学生回答:草地很宽广,一片金色。

教师讲解课文第二段,引导学生理解草地的变化。

学生回答:草地早上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

教师讲解课文第三段,引导学生理解草地的神奇。

学生回答:草地的变化是因为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和合拢。

4.感悟课文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学生回答:因为草地上开满了蒲公英。

5.拓展延伸教师出示草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草地的诗句或故事?学生回答:比如《离骚》中的“青青草原,白露未晞”等。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作业布置家庭作业:熟读课文,背诵课文;写一篇关于草地的作文。

四、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教师通过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主人公,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文中的小朋友,你们会怎么描述这片金色的草地呢?学生甲:我会说,哇,这片草地真大,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金色的草地》课文教案

《金色的草地》课文教案

《金色的草地》课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善良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金色的草地》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好景象的散文,作者以金色的草地作为主线,通过描绘草地上发生的有趣故事,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

2.2 生字词:草地、金色、阳光、小花、蝴蝶、小鸟、河流、彩虹、树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2 教学难点:(1)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4.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增强学生的感知力。

4.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3 任务驱动法:布置相关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金色的草地、蝴蝶、小鸟等。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5.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5.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灵活运用。

5.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组内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5 总结与拓展:(1)学生总结课文主题,分享感受。

(2)教师布置相关任务,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回答问题等,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8篇)

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8篇)

金色的草地教案(优秀8篇)《金色的草地》的优秀教案篇一文本分析:这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通过观察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并寻找原因的过程。

课文语言平实,意境优美,充满童真童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仍在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并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增强自己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因此,本课的教学就不能仅停留在草地上的游戏和蒲公英的变色上,要联系实际生活,引领学生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抓住典型语言信息,领悟观察带来的好处。

通过设计情境表演、有感情朗读、对比发现、资料补充、读写结合等教学环节,引领学生感悟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一三个生字,会写“乡下、窗前”等18个词语。

2、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3、能自己观察某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通过观察实践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难点: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培养主动观察的意识,积累生活素材。

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一三个生字,会写“乡下、窗前”等18个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描写的场景。

【要点把握】1、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感悟草地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引导学生说说平时观察到的草地。

导语:生活中我们随处都能见到草地,公园里、山坡上、操场边、田野里……。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草地?用一个词来形容形容。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绿色、碧绿、嫩绿、宽广、广阔、柔软、软绵绵、美丽、可爱、有趣、荒凉”等,如果有学生预习过课文,也会说“金色”,教师可进一步追问,有没有见过金色的草地,是什么样儿的。

3、出示课文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质疑。

过渡:在读课文之前,大家看到“金色的草地”这个题目,会有哪些疑问?(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是秋天小草枯黄以后的草地吗?草地上的什么东西是金色的呢?)预习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是“金色的草地”了吗?(蒲公英的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就是金色的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部编版:《金色的草地》优秀教案优质课
16.金色的草地
教学要求:
1.学生独立识字6个,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盛开、玩耍”等词语。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同时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都见过草地吗?谁来形容一下你见过的草地。

2.读了课题之后你们想到了什么?(这片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板书:金色的草地)
3.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带着心中的疑问听老师读课文。

学习生字、词语。

2.自由读,检查生字:
(1)预习时大家已经养成了独立识字的习惯,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

3.指名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老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

三、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文中的这片草地在哪里?草地是金色跟什么有密切关系?
2.讨论交流:“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这句话告诉我们草地的位置。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这句话告诉我们草地是金色的跟蒲公英有密切关系。

3.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童真:
1.弟弟和哥哥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戏呢?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认真读
一读。

2.指导学生看图说说弟弟和哥哥玩了怎样的游戏。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探究“变色之谜”:
1.听老师读课文,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
2.分组讨论交流。

我的发现:
早晨草地是绿色的;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傍晚草地又变绿了。

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早晨,花朵(合拢),是(绿)色的,草地也是(绿)色的;
中午,花朵(张开),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
傍晚,花朵又(合拢),是(绿)色的,草地就变成(绿)色的。

3.为什么小作者这么厉害,能发现这个秘密?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有了这一发现之后,小作者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了什么变化?
2.讨论交流。

3.体会句子的作用:“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四、总结全文
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神奇的植物,课文里的小朋友正是因为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了花朵与草地颜色的秘密,作者通过仔细观察,透过一棵小小的蒲公英,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板书设计:
发现
早晨中午傍晚
绿金绿
合张合
喜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