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苔藓植物的认识
初中七年级生物:第二节苔藓植物教学设计
![初中七年级生物:第二节苔藓植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7f735102020740be1e9ba8.png)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第二节苔藓植物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Section 2 Bryophytes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第二节苔藓植物详细介绍:第二节苔藓植物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等特点,进而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界的意义。
2.通过对葫芦藓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
3.通过对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4.通过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通过了解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特点,使学生树立植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是学生了解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础,同时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苔藓植物虽然比藻类植物高等,但还是只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不能摆脱水的限制,使它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仍然比较低等。
因此,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及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对学生理解苔藓植物在进化上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这两部分知识应确定为重点。
2.难点分析:葫芦藓生殖器官的结构比较复杂,又由于受到条件限制,不易观察到,所以这部分知识应确定为难点。
葫芦藓的受精过程离不开水,这点与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不需要水这个条件有很大不同,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加之,葫芦藓的受精过程不易观察到,所以,这部分知识也应确定为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1.引言:请学生观察玻璃缸内的水绵和盆栽的葫芦藓(或小墙藓)提出问题: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何不同?当学生答出:水绵生活在水中,葫芦藓生活在陆地上时,再给学生出示葫芦藓的生境图,使他们了解到葫芦藓生活于陆地上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并引导他们答出这些毛茸茸像绿色绒毯一样的植物在植物界中属于苔藓植物,从而引出苔藓植物的课题。
初中生物备课参考 苔藓和蕨类植物
![初中生物备课参考 苔藓和蕨类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46d965c9102de2bd97058814.png)
第二节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苔藓植物生活环境:阴湿的陆上苔藓植物形态结构特点:有茎和叶,但没有根。
茎叶中无输导组织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1.生活环境:苔藓植物一般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
2.形态结构特点:植株一般都很矮小,呈绿色,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产生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叶:不含有叶脉;茎:没有输导组织;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只能起固着作用,因此,苔藓植物的吸水、输水、保水能力极差,植物体矮小,只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
3.与人类的关系由于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可以背、腹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二、蕨类植物生活环境:潮湿的陆上形态结构特点:有根、叶、茎的分化,且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距今2亿多年前的蕨类植物是主要的成煤植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优质的绿肥和饲料、观赏1.生活环境:蕨类植物一般都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环境中。
2.形态特点:蕨类植物的植株要比苔藓植物来得高得多。
3.结构特点: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等器官并且内含输导组织。
[讲述] 蕨类植物同藻类、苔藓一样,不结种子。
通常成熟后在叶背面有褐色隆起的结构里面含有大量的孢子(一种生殖细胞),孢子成熟后,从叶表释放出来,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
4.与人类的关系(1)重要能源之一——煤(古代大型木本蕨类植物的遗体)(2)作为绿肥(3)可以适用(4)可以药用【例1】卷柏和桃子的共同特征是()A.都用种子繁殖后代 B.都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C.有根、茎、叶的分化D.都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答案】C【解析】卷柏是蕨类植物,它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桃子是被子植物,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根茎叶发达,用种子繁殖后代。
本题考查学生对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结构特点的理解。
2024年秋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节 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2024年秋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节 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adbfb05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5.png)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
第一章藻类与植物的类群
第一节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藻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
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
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同苔藓植物一样,蕨类植物也是不结种子的植物。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知识与农村生活较为贴近且知识点明确,知识内容相对较容易理解,农村生物教学资源丰富,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优势,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中自主性的构建知识,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又能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奥妙,体会它们的神奇和美丽,也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进行野外实地教学,安全是我们预先要考虑周全的问题。
针对农村中学的学生大多偏于胆小不善表述的特点,让他们尝试自己充当小老师上台讲述,既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又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但七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农村校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还比较弱,教师要预先务设好一些人选,在没有人愿意主动当“小老师”的情况下,可采用提名推荐。
另外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问题的预设,特别是农村学生对蕨类植物的药用了解较多,教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
作为农村中学如何充分利用好自然资源,调动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改变生物学学习方式,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是作为一名农村生物教师要不断积极探讨和思考的课题。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知识点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a65e01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b.png)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考点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孢子生殖(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和种子生殖(种子植物)。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结构特点也不同。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几乎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苔藓植物比较矮小,有茎、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成为假根。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专门的输导组织,可供人类食用、药用,也可用作绿肥和饲料;煤炭源自于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
考点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另一类绿色植物,它们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胚乳和子叶。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而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六大器官俱全。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的两大类群,它们的子叶数量、作用和有无胚乳都不同。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考点一:种子的萌发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用大豆种子来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实验需要罐头瓶、小勺、餐巾纸、标签纸、胶水等材料。
在适宜的环境下,种子会发芽生长,成为一棵新的植物。
实验过程: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首先,我们标记了四个罐头瓶,分别为1、2、3、4,并将它们倒置,每个瓶子里铺了两张餐巾纸。
接着,在四个罐头瓶中分别撒了10粒种子,并拧紧了1号瓶的瓶盖。
然后,我们向2号和3号瓶中洒了适量的水,使餐巾纸变潮湿,向4号瓶中洒了较多的水,使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
最后,我们拧紧了三个瓶的瓶盖,并将1、2、4号瓶放入了橱柜中,将3号瓶放到了冰箱里。
实验结果: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3.4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说课稿
![冀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3.4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bacdd21763231126edb118e.png)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说课稿一、说教材:1、地位、作用和特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是冀少版初中生物课本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3章“形形色色的植物”的第4节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将前后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总结所以“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2、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植物标本,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点相对简单,所以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被子植物,对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器官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生物进化趋势方面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教学目标分析: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只是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A、通过观察苔藓植物的外部形态和生活环境,能说出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B、通过材料分析和老师的讲解,能说出苔藓植物的作用。
C、通过观察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外部形态,能说出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D、通过比较观察辨别出蕨类植物真正的根、茎、叶。
E、通过观察蕨类植物叶背面的孢子囊,认识孢子植物以及和种子植物的区别。
F、通过了解煤的形成过程,说出蕨类植物的作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f2e44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b.png)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教学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2.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实验观察、自主探究、比较综合、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教学难点1.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和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植物细胞结构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有的还有叶绿体、液泡、线粒体等。
植物细胞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引出新课:什么是绿色植物?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呢?(一)绿色植物1.概念: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植物。
2.分类: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问:“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为什么春天的湖水、江水都泛起绿色呢?学生回答:春天气温升高,水中的藻类植物开始大量繁殖。
引出新课:常见的藻类植物有哪些呢?(二)藻类植物1.常见的藻类(1)淡水藻类展示淡水藻类(衣藻、水绵)图片,简单介绍:衣藻:单细胞藻类,分布于水沟、洼地和含微量有机质的小型水体中,早春晚秋最为繁盛,可培养作饲料或食用。
细胞内含有叶绿体,有眼点、鞭毛等。
水绵:多细胞藻类,大量分布于池塘、沟渠、河流等地方,可作某些鱼类的饵料。
细胞内有带状叶绿体。
(2)海洋藻类展示海洋藻类图片,简单介绍:【鹿角菜】分布于大西洋沿岸和我国东南沿海以及青岛、大连等海域,是中国的一种重要经济海藻。
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3de19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07.png)
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教学设计课题:《藻类、苔藓和蕨类》科目:初中生物学年级:七年级上册版本:人教版(2024)课时:2课时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藻类、苔藓和蕨类”是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一章《植物的类群》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点以及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对这三类植物的学习,学生将对植物的多样性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学习植物的分类、进化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对植物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植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常见植物的名称,但对于植物的分类和不同类群植物的特点缺乏系统的了解。
七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和探索新鲜事物,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设计理念本节课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建构。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同时,注重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生物学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点。
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标本或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尝试比较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不同,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认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点。
初中生物课件(植物篇)—苔藓植物
![初中生物课件(植物篇)—苔藓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98d291c0680203d8ce2f247b.png)
练习
❖ 1、下列植物中,属于苔藓植物的是(D)
A.紫菜 B.银杏 C.水绵 D.地钱 ❖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苔藓植物主要特征
的是( C)
A.利用孢子进行繁殖 B.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没有输导组织 C.有根、叶、茎的分化,里面有输导组织 D.受精作用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潮湿的
地方
❖3、苔藓植物有了分化的器官是(C)
葫芦藓:植株矮小,仅1-3厘米
茎结构简单,没有输导组织 叶卵形、绿色,一层细胞构 成,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 假根生在茎的基部,没有吸 收功能,只固定植物体
地钱:扁平的叶状体,无茎、叶的分
化,叶状体较厚,由多层细胞构成。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生活环境 形态特点 营养方式 生殖方式
苔藓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苔藓植物做为监测空气污染 程度的指示植物 2、涵养水分,保持水土
有些树的树干,背阴的一面常常生 长着一些苔藓,而向阳的一面则不生长。 试解释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后来,在 这些树的附近,修建了一个燃煤的火力 发电厂,几年后,无论向阳还是背阴面 的树干上都没有苔藓了,为什么?
课堂小结: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苔藓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苔藓植物
一、苔藓植物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你知道“苔” 指的是什么吗?
思考:
▪ 1、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 ▪ 2、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的不同
石头上的苔藓
葫芦藓
地钱
泥 炭 藓
葫芦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钱
自学提示: 1、葫芦藓的形态结构特点 2、葫芦藓的假根、茎和叶与绿色开 花植物的根、茎叶相比有何特点? 3、描述地钱的形态结构特点
A.根、茎、叶 B.果实、种子
初中生的生物知识点归纳
![初中生的生物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d0e810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4e.png)
初中生的生物知识点归纳初中生必备的生物知识点归纳初中的生物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现在的生物就是为我们将来的高中生物学习奠定基础的,要给予重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物重要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初一生物知识重点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
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藻类植物①环境:大多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还有一些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
②结构特点: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2、苔藓植物:①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②结构特点: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③作用: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①生活环境: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②结构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③繁殖: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④作用: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就逐渐变成了煤。
二、种子植物1、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①菜豆种子(P81图3-10):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②玉米种子(P81图3-10):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乳2、种子植物:能结种子的植物称为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①裸子植物:油松、侧柏、苏铁的种子是裸露着的,这样的植物称为裸子植物。
②被子植物:豌豆、荔枝、木瓜必须拨开果实才能看到种子,像这样,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
《藻类_、苔藓和蕨类植物》说课稿
![《藻类_、苔藓和蕨类植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79b5d3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6.png)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说课稿一、说教材《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七上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学习了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后,学生明确了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于是第三单元教材就安排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让学生明确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种类以及它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本节主要讲了前三类植物: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重点介绍了三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常见种类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
这个节内容在初中生物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它承接了第二单元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学习,又为八上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尝试对生物实行分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说学情学生对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一定的见闻,但没有系统地分类。
对于比较宏观的植物生活经验丰富一些,但对于微小的单细胞藻类植物可能闻所未闻。
对于多细胞的水绵,虽然在生活中理解,但对于其结构却并不清楚。
对于海洋藻类,熟悉海带,又可能会认为有根、茎、叶器官分化的错觉。
对于苔藓植物,整体熟悉,但对于个体的形态结构是模糊的。
蕨类植物学生常见,但不知道它是哪一类植物,而且对于它的根茎叶器官的理解也会出现偏差。
对于三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概述的也可能不够全面。
三、说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经验,确立了以下几个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举例说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2、水平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水平。
3、情感目标:●认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它们的生存环境,培养学生保护植物的情感;教学重点:●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举例说明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藻类、苔藓植物的主要结构特点。
四、说教学方法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情和认知规律,本着“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促动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
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初中生物
![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初中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8cfb84717375a417876f8f2c.png)
区分常见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初中生物即通过孢子的植物)植物类群生活环境结构特征用途常见种类藻类植物水中、阴湿地表没有根、茎、叶的分化食用
药用
饲料
4、工业原材料水绵、海带、苔藓植物阴湿的陆地上植株矮小、茎叶中没有输导组织;没有根。
墙藓、葫芦藓蕨类植物潮湿的陆地上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机械组织蕨、卷柏、满江红藻类植物:单细胞或多细胞;苔藓植物:多细胞;蕨类植物:多细胞;
海带是一株植物,他没有根、茎、叶之分。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是藻类植物。
七年级生物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4b9c6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e.png)
七年级生物上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2. 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吸水和保水能力较差。
3.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难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植物的特征。
2. 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植物的特点。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3. 课堂讲解:讲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结构特点、生殖过程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实验报告、观察日记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特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分析学生的观察日记,了解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参观当地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生长环境,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精品课)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精品课)](https://img.taocdn.com/s3/m/809efec0eff9aef8951e066a.png)
作用
生殖方式
藻类植物 水中
无根、茎、 叶的分化
衣藻、水绵、 海带、紫菜
1.释放氧气; 2.可作鱼类的饵料; 3.可供食用;
4.工业、药用;
孢
苔藓植物
陆地上 有茎、叶的分 的潮湿 化,无输导组 环境 织,根为假根
葫芦藓、 墙藓
监测空气污染程 度的指示植物
子 生
殖
陆地上 蕨类植物 的阴湿
处
有根、茎、 肾蕨、满江 叶的分化, 红、桫椤、 有输导组 贯众、卷柏 织
为 假根
假根 有固定作用,无吸收作用
葫芦藓结构示意图
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 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
人们用它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 的指示植物。
1.生活环境:陆地阴暗潮湿处; 2.器官个数:2个; 3.结构特点: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有
假根
4.代表植物:葫芦藓,墙藓 5.作用: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课前准备:
1.书本、课课 练、红笔、黑 笔 2.背记知识点
3
细胞核
细胞的控制中 心
7 伸缩泡 排水和其 8 收集管 他废物
5 口沟 进食物
1 表膜 呼吸
2 细胞质
6 食物泡 消化食物
4 纤毛 运动
————— 9 胞肛 排出食物残渣
• 阅读课本第72页第一段,完成以下问题。比一比, 谁记得最准!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可以分为 四大类群:_藻__类__植物、_苔__藓__植物、_蕨__类__植物、 _种__子__植物。
蕨类植物
生活环境;主要形态、结构特点;举例
蕨类植物生活于 森林山野阴湿处 ,植 株要比苔藓植物 高大得多 ;蕨类植物
初中生物苔藓类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苔藓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68faf5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44.png)
初中生物苔藓类知识点总结苔藓类植物是一类低等植物,它们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苔藓植物门。
这类植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尤其是在湿润的环境中更为常见。
苔藓类植物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功能,对于初中生物课程来说,了解苔藓类植物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对苔藓类植物的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总结。
# 1. 苔藓类植物的分类苔藓植物门下分为三个纲:苔纲(Marchantiidae)、藓纲(Musci)和角苔纲(Anthocerotophyta)。
每个纲下又包含多个目、科、属和种。
苔藓类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 2. 形态结构特点苔藓类植物通常具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
它们的茎通常较细,起到支撑作用;叶片多呈鳞片状或针状,紧贴在茎上。
苔藓类植物体内没有输导组织,如导管和筛管,因此它们的水分和养分运输主要依靠细胞间的渗透和扩散。
# 3. 生殖方式苔藓类植物的生殖方式较为特殊。
它们既可以无性繁殖,也可以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通常通过分裂或者体段的断裂来实现。
有性繁殖则需要雌雄配子的结合,通常通过产生雌雄生殖器官——颈卵器和精子器来完成。
苔藓类植物的生殖过程对水分非常敏感,通常在潮湿的环境中进行。
# 4. 生活史苔藓类植物的生活史中有一个明显的交替世代,即配子体世代和孢子体世代。
配子体是苔藓类植物的主要生活阶段,它产生雌雄配子。
孢子体则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孢子,孢子再发育成新的配子体,从而完成生活史的循环。
# 5. 生态作用苔藓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们能够固定在岩石、土壤表面,有助于土壤的形成和稳定。
此外,苔藓类植物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养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
# 6. 环境指示作用由于苔藓类植物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它们常被用作环境质量的指示植物。
例如,某些苔藓类植物对空气污染特别敏感,它们的分布和生长状况可以反映空气质量的好坏。
# 7. 苔藓类植物的保护苔藓类植物由于生长速度慢、生命周期长,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
七年级生物人教版教案: 第3单元 第1章 第1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七年级生物人教版教案: 第3单元 第1章 第1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f0255458763231126fdb113e.png)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2.关注植物的生活状况和生存环境,形成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三、教学难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四、教学准备分组准备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和制作临时装片的用具;拍摄显微图片和收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资料,制作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讨论1、植物都会开花产生种子吗?如果不叶状体海带紫菜衣藻水绵讨论:点。
并介绍常见的藻类植物。
讨论:藻类植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评价学生回答,总结出常见藻类植物,与人类关系。
从农贸市场看到海带、紫菜说明它们可食用。
从药店买到碘液证明可药用。
它们生活在水中、很多是鱼类的饵料。
它能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二、苔藓植物展示课件(诏安一中古树上的苔藓等)讨论:1、与藻类植物相比苔藓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树干哪边生活着苔藓植物?2、苔藓植物有什么特点?评价学生回答,总结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环境中,有假根、茎、叶、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
讨论:苔藓植物为什么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评价学生回答,总结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指示植物的原因。
三、蕨类植物理解、体会,认识藻类的生活环境和主要特征。
关注藻类、植物的生存环境。
讨论、交流、表达 理解、体会藻类植物常见种类、与人类关系。
观察、思考回答: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分化。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说课稿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3a32c6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3.png)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的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之后编排的。
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可以对前面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大意义打下基础。
所以,本节从生物圈的角度出发,简单的介绍了绿色植物的一些类群、形态结构、生理和分布以及它们的作用。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教材把三类植物放在一节内一起介绍,有利于学生对这三类植物的特征进行类比学习,大致了解植物的进化。
本课不需要讲述详细的分类学知识,而是应该突出在生物圈中不同的环境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绿色植物,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他们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与人的关系。
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避免从理论和实际脱节。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有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科学思维:通过观察与思考,让学生学会总结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4、社会责任:(1)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认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描述苔藓植物是如何生活的。
(3)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和生物进化论的观点。
二、说教法本节课采用观察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初中生物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 人教版精品课件
![初中生物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 人教版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ce886feff9aef8951e0667.png)
合作学习、析疑解惑
3
实地教学、合作探究
导入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让学生区别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为新知识铺路搭桥
学生带着问题,野外实地观 察,采集标本:
1、什么地方能找到苔藓植物? 2、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相比生 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得出结论1:生活环境-潮
湿的陆地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并使学生掌握一些观察植生结合老师的提问讨论: ①藻类植物对人类有何帮助 作用?②藻类植物是不是越 多越好? 学生上台交流课前收集的资 料,得出结论:可释放氧气; 可供食用;可供药用;可作 饵料。但过多有害“水华、 赤潮”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教学程序设计
1
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我始终小心谨慎地买票、转车、照看行李包裹、照看父亲,心里竟有种不可思议的平静,感觉竟像我在送父亲上学。
到了学校天就黑了下来,招待所父亲不住,说,他在哪里都睡得着,可不能过神仙一样的生活呢。宿舍要关大门了,我被父亲塞进去。一夜无眠,一大早就在门里等着开门,而父亲,等在门外。拉开门的一刹,我看到他满身的泥灰,脸上也黑漆漆的,正朝门里紧张地张望,生怕我进了那扇门他就再也见不到了似的。我赶紧迎出去,问他怎么弄成了这个样子。
板书设计
植物名称 比较内容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生活环境
形 有无根茎 态 叶的分化 结 根茎叶内 构 有无导管
大多数都生 活在水中
无
潮湿的地面或 墙角
有茎、叶和 假根
潮湿的环境 有根、茎和叶
无
无
有
例子 与人类的关系
水绵 衣藻 海带 紫菜
食用 药用 释放氧 鱼饵
墙藓 地钱 葫芦藓
指示作用 保持水土
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课件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3.1.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课件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be30a9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3.png)
蕨藻也被称为“杀手藻“。下列有关杉叶蕨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杉叶蕨藻生活在海底,靠根固定在岩石上 B.杉叶蕨藻没有输导组织 C.杉叶藻属于多核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生活 D. 杉 叶 蕨 藻 对 其 他 植 物 有 杀 伤 作 用 , 对 其 他 海 生 植 物 的 生 长 有 一 定 的 抑 制 作 用
二、藻类植物
阅读读课本P72-74,了解藻类植物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部分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
石莼
紫菜
鹿角菜
马尾藻
裙带菜
海带
石花菜
新知讲解
观察与讨论
Synergistically utilize technically
1)藻类植物多数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sound portals with, Synergistically, Synergistically utilize, Synergistically utilize technically sound
新知讲解
1.根据生活环境分为两类:
海洋藻类——生活在海水中的藻类植物。
淡水藻类——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中的藻类植物。
衣藻
生活在淡水中
水绵
新知讲解
淡水 藻类 植物
小球藻
海洋 藻类 植物
裙带菜 鹿角菜
衣藻 海带 石花菜
水绵 石莼 紫菜
新知讲解
叶 绿 体 衣藻(单细胞)
叶 绿 体 细胞核
水绵(多细胞)
颜色。
Synergistically utilize, Synergistically utilize technically sound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考点精讲精练(含答案)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考点精讲精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7b088f31b765ce04081465.png)
专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考点聚焦1、概述植物有那些类群,并能区分这些类群1)绿色植物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
是监测水域污染的指示植物。
常见的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3)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无根(假根),有茎、叶(只有一层细胞),大多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它往往可以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墙藓。
4)蕨类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湿环境中,具根、茎、叶,有输导组织。
常见蕨类植物:肾蕨、卷柏、满江红。
5)种子植物可以分成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和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
①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如:松、杉、柏、银杏。
②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它是植物的幼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相同点不同点菜豆种子有种皮和胚无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里。
子叶两片。
玉米种子有种皮和胚有胚乳,营养物质贮藏在胚乳里。
子叶一片。
2、被子植物的一生1)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①种子萌发自身条件:种子必须是完整的,而且胚必须是活的、不在休眠期②种子萌发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光不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③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要),胚根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种皮和子叶脱落。
2)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①芽的发育:芽在发育时,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
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②根的生长: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的生长主要原因:①分生区细胞数量的增加、②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③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3)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花、果的结构①花的结构:花是由花芽发育成的。
一朵花中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花药、花丝)和雌蕊(柱头、花柱、子房)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苔草 痕色
【 唐
上入 阶帘
】 刘 禹
绿青 ,。
锡 《 陋
室
铭
》
苔 藓 植 物
大多生活于阴暗潮湿、 背阳的陆地环境中。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概述苔藓植物形态特征和生活 环境;说出苔藓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 人类的关系;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
• 能力目标:通过边观察边比较边讨论的方 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
以上特点决定了苔藓植物吸水和保水能力都不强,植株也 矮小(约1~3厘米),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
叶 茎 假根
形态结构
植株矮小,一般具有茎和 叶,但没有输导组织(茎 中没有导管和叶中没有 叶),只有假根。
苔藓植物
假根
葫芦藓
地钱
泥炭藓
苔藓植物共同特征是什么?
1、生活在阴湿的环境 2、具有茎和叶,但没有输导组织
•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关 注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绿色植物的情感。
• 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 教学难点: • 苔藓植物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苔藓
葫芦藓
地钱
苔藓植株
石头上的苔藓
二、苔藓植物
1、苔藓植物生活环境是什么?与种子植物相比,生活环 境有什么不同?
课堂练习
•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的 是( C)
A利用孢子进行繁殖 B一般具有茎和叶,但没有输导组织 C有根、叶、茎的分化,里面有输导组织 D受精作用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地方
• 2、苔藓植物有了分化的器官是(C )
A根、茎、叶 B果实、种子
C茎、叶
D花、种子
3.下列哪种植物不是苔藓植物( D)。
苔藓植物的 叶只有一层细 胞,有毒气体 可背腹入侵。 因此可作为监 测空气污染程 度的指示植物。
苔藓植物的其它作用
1、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 2、保持、涵养水分; 3、指示土壤性质; 4、检测空气污染程度。
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 1、生活环境:生活在阴湿的陆 地环境中
• 2、形态特征:具有茎和叶但其 中无输导组织。根为假根。
2、从形态上看,苔藓植物与种子植物有什么主要的区 别?这与它们的生活有关系吗?
提示:苔藓有无根、茎、叶的分化,茎的质地,茎上有没有筋络, 也就是疏导组织。叶的薄厚和大小,有无叶脉,假根形态。
1、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2、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茎和叶里都没有输导组织;
假根纤细,结构简单(假根只起固着作用),故要靠 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A.葫芦藓 B、墙藓 C.地钱 D.紫菜
4、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指示植物 的是( C)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种子植物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苔藓植物 一、常见种类: 二、生活环境: 三、主要特征: 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
境中,植株一般都很矮小,一类有茎和叶的分化, 有假根。(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 常简单,称为假根)。另一类只有假根和叶状体, 没有茎叶的分化。 四、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1、 保持水土,蓄积水分。 2、 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