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湘教版(2014秋)

合集下载

最新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教案

最新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教案

最新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朗诵技巧——重音,学会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朗读歌曲,在朗读中感悟诗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歌曲内容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朗读歌曲,在朗读中感悟诗情。

2、(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歌曲内容情感,激发爱国热情教学方法:诵读法,以指导诵读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唱《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刚才老师唱的是什么歌?《长城谣》是啊,蜿蜒的长城不仅是美丽的风景线,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吟唱,许多海外游子为之牵挂。

今天,让我们一同来感受台湾著名诗人席慕容心中的长城。

(板书标题作者)二、朗读吟诵引感知(一)师、生朗读——交流对比引思索1、根据讲义上歌曲节奏的划分,生默读歌曲,把握歌曲的总体感情。

追问:你觉得朗读这首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是激情澎湃呢,还是沉吟舒缓?对,沉吟舒缓!因为这首诗主要抒发自己的乡思乡愁,有淡淡的哀愁于其中。

2、师朗诵歌曲,要求生注意——诗句的感情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3、生读歌曲,检验第一次朗诵后的学习效果?4、对比师生朗读差异,启发学生注意并找出诗句中的轻重音。

(板书朗诵技巧——重音重读轻读)追问,这些词语为什么要重读或轻读?(二)指导学生诵读歌曲——理解歌曲的意境1、原来,在朗读过程中,我们有些音节要轻读,有些音节要重读,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才能更好的彰显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书——感情)2、引导领会关键词语读音的轻重及其读法。

(加下划线的句子不讲,学生体会,师提问引导).重音重读主要方法作用1)加强音量法(表达明朗的态度)2)加长音节法(启发思考或表达真挚的感情)3)一字一顿法(控制音量的一字一顿)(显示深切、沉重的心情)3、夺还(“夺、还”与前文的“争战了一部历史”相对应。

湘艺版音乐五下第6课《长城谣》ppt课件3

湘艺版音乐五下第6课《长城谣》ppt课件3

手 段 触 残 目 忍 惊 心
罪 恶 滔 天
流离失所的百姓
正被残杀的平民百姓
这是排队等待施粥的沈阳贫民。日本统治时期 的东北人民挣扎在饥饿线上。
这是辽宁铁岭龙尾山日军刺杀我幼童之后,集薪 待焚。
这是日本侵华期间,日本兵 在东北砍杀中国人的情景。
1933年初,日本侵略军占领东三省后,又出动海陆空 军一起炮轰山海关,我守军苦战3日,终因寡不敌众, 山海关陷落。但却从这里响起了长城抗战第一枪。 这 是29军在喜峰口抗击日军。
作者介绍:
刘雪庵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音乐史上最有影
响力的音乐家之一。身为作曲家,他在抗战歌曲、 艺术歌曲、流行音乐、钢琴音乐、戏剧配乐、电 影配乐等方面很有建树,留下了一大批脍炙人口 的艺术作品;身为教育家,他曾长期在国立音乐 学院、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苏南文教学院、江苏 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中央 音乐学院等学校任教,并且担任北京艺术师范学 院筹委会副主任,为新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 一大批优秀人才;身为社会活动家,积极从事各 种抗日爱国活动,与郭沫若、田汉、张曙、潘孑 农、贺绿汀等人共事,为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 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席 慕 蓉
刘雪庵曲 潘孑农词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 高梁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 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 苦难当,奔他方,骨肉离散父母丧。 没齿难忘仇和恨,日夜只想回故乡。 大家拼命打回去,哪怕倭寇逞豪强。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 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
血腥残杀
作品介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长城谣》作于抗战爆发后,它由著名电影艺术家潘孑农作词, 经刘雪庵精心谱曲后,流传于抗日的前方和后方,成为当时家 喻户晓的爱国歌曲。 1937年春,潘孑农的电影剧本《关山万里》投入拍摄。影片 讲述一位东北的京剧艺人,“九· 一八”事变后,携妻女流亡关内, 在颠沛流离中,自编小曲,教育幼女牢记国仇家恨的故事。故事里, 幼女在流亡途中走失,被一音乐家收养。后来,在支援东北抗日义 勇军的募捐演唱会上,幼女演唱了一首《长城谣》,这是音乐家根 据幼女父亲编的小曲谱成的。这首歌使他们父女团圆,却仍然回不 了家乡。潘孑农请刘雪庵为全剧配乐并为《长城谣》歌词谱曲。不 料“八· 一三”淞沪战争爆发,影片未能拍成。潘孑农和刘雪庵各 奔他方,失去了联系。这年九月,潘孑农在赴武汉的轮渡上,遇见 一支青年抗日宣传队,他们正在演唱一首旋律极其优美的歌曲。他 觉得歌词是那么熟悉,仔细一听,原来就是他写的《长城谣》。他 不禁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影片虽未拍成,刘雪庵却已将歌词谱了 曲传唱开了。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伴奏》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伴奏》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伴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长城谣-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长城为题材,展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我国历史的悠久。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易于学生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加深对我国文化遗产的了解,培养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熟练地演唱简单的歌曲。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了解不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培养爱国情怀。

2.学会演唱《长城谣-伴奏》,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准确演唱。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3.练习法: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演唱水平。

4.创作法:鼓励学生创作歌词或旋律,展示个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长城的图片、历史背景、歌曲乐谱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伴奏。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教学用具:歌谱、乐谱、评分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长城的图片,让学生对长城有直观的认识。

讲解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2.呈现(5分钟)播放《长城谣-伴奏》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细节。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教师分组进行辅导,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相互纠正,共同提高。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对需要改进的小组提出建议。

5.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创作歌词或旋律,展示个性。

五年级下册音乐课件-第6课《长城谣》|湘教版(秋) (共12张PPT)

五年级下册音乐课件-第6课《长城谣》|湘教版(秋) (共12张PPT)

分节赏析
男同学齐读第一节
思考:从简洁质朴的文字里你读到了什么?想到 了什么?
女同学齐读第二节
长城为什么使诗人唱不成声,写不成篇, 一提起就烈火焚起?
提示:作者含蓄地写出了古老的长城在自己心中的 地位和影响。长城已经成为民族的象征、祖国的象 征。作者心系长城、心系故乡,视古老的长城为自 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面对它,自然歌不成 声,赋不成篇,又魂牵梦绕、挥之不去。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 1/8/720 21/8/72 021/8/7 2021/8/7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72021 /8/7202 1/8/7A ug-217- Aug-2 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72021 /8/7202 1/8/7Sa turday , August 07,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72021 /8/7202 1/8/720 21/8/78 /7/2021
长城谣
残破的长城云台
长城抗战
语言特点:
民歌谣曲风味,意境悠远, 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毫 无雕琢之感。
这首诗,最重要的意象是长城,作者为什么 要用第二人称来写长城?
提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承载着我 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它经历了我们民族的 耻辱与光荣。对于身处台湾的诗人来说,长 城就是家乡,长城就是祖国,长城就是日思 夜想的爹娘!她要诉说的,是对家乡、对祖 国、对亲人的思念。用第二人称“你”,便 于更加直接倾泻内心激荡的情感,把心中的 长城置于眼前,面对面地倾诉火热的衷肠。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听赏)长城谣》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2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听赏)长城谣》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2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听赏)长城谣》优质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分析:
该歌曲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创作的。

歌曲的音乐苍凉悲壮,纯朴自然,感情深切而不缠绵。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音乐作品,体验抗日时期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苍凉悲壮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小组合作完成“表现性任务”为歌曲伴奏。

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歌曲《长城谣》,探索用打击乐器等为歌曲伴奏。

课标依据:
五年级学生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有所增强。

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演唱歌曲时能姿势正确,声音自然流畅,节奏音准把握较好。

教学重点:
声音自然优美,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通过小组合作为歌曲创编乐器伴奏。

教学准备:
钢琴、口风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情境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去爬过长城?听老师口风琴演奏一小段歌曲旋律,猜歌名——《长城谣》。

2.展示本节课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歌曲赏析:。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范唱》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范唱》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范唱》教案一. 教材分析《长城谣-范唱》是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六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长城为题材,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单,易于学唱。

教学本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歌唱技巧和音乐鉴赏能力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听、唱、动、想等多种方式,感受歌曲的美妙之处,培养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歌曲《长城谣-范唱》,提高歌唱技巧。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把握。

2.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美妙之处。

2.讲解法:讲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示范法:教师范唱,学生跟学。

4.练习法: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提高歌唱技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长城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乐谱:《长城谣-范唱》的乐谱。

3.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伴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长城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对长城有直观的了解。

同时,引导学生谈论对长城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范唱《长城谣-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之处。

随后,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对歌曲的结构和旋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教师分组进行练习,相互纠正,提高歌唱技巧。

对于歌唱困难的学生,教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人都能掌握歌曲。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评价,巩固所学。

教师总结学生在演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长城的歌曲或故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观点,拓宽视野。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听赏)长城谣》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4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听赏)长城谣》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4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听赏)长城谣》优质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歌曲《长城谣》
课型及教学模式“主动教育模式”下的新授听赏课
教材解读
本节课是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主要教学内容是欣赏
乐曲《长城谣》。

《长城谣》是一首诞生于抗日年代的爱国歌曲,这首乐曲情绪苍凉悲壮、旋律质朴自然、节奏平稳有序,深切的表达了人们同仇敌忾、奋起抗日的爱国热情。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欣赏和感悟音乐的能力,本课的教学主要从创设教
学情境入手,用反映抗日战争题材的图片、视频等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视觉上、听觉上同时受到感染。

通过听赏、跟唱,体会当时人们的抗战激情,激励现在的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乐曲《长城谣》,感受乐曲苍凉悲壮的情绪、质朴自然的旋律、平稳有序的节奏,体会人们同仇敌忾、奋起抗日的爱国热情。

过程与方法:了解歌曲时代背景,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参与音乐欣赏的感知活动中体会乐曲的情绪以及表达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苍凉悲壮的情绪
难点:体会歌曲意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活动
教学板块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13课《长城谣》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13课《长城谣》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13课《长城谣》教案一、课程背景“长城谣”是一首流传于民间的民歌,歌颂了我国伟大的长城和烽火台以及守卫边疆安全的士兵。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可以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情感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长城谣”的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内容;•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能够唱一段简单的歌曲。

能力目标:•通过参与唱歌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及听力能力;•通过合唱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知;•引导学生正确的爱国观念,爱护祖国领土和文化遗产。

三、教学流程第一步:歌曲欣赏(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城谣”的歌曲背景和意义。

2.播放“长城谣”的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了解曲调和歌词。

3.再次播放音频,让学生跟唱,尽量掌握基本旋律。

4.教师带学生一起唱“长城谣”。

第二步:歌曲学习(20分钟)1.教师根据歌曲歌词,将歌曲分成几个部分,教导学生这些部分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与学生一起,口头模仿,不断练习基本旋律。

3.引导学生较流利地唱出歌曲的段落。

4.最后将所有部分合起来进行练习。

第三步:合唱训练(15分钟)1.将课堂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最好为4-5人。

2.让小组学生分别练习一个部分的歌词和旋律,然后通过多次训练,呈现出一起唱的效果。

3.教师指挥整个课堂,让学生集体合唱。

第四步:情感教育(10分钟)1.让学生对歌曲意义进行理解,并分享自己的思考。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爱国情感,如何爱护祖国的文化遗产和领土。

第五步:复习与总结(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教师总结全课的教学内容,并从不同层面夯实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训练和合唱,获得了正确的歌曲节奏和旋律,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合唱带来的快乐和收获。

第六课(课件)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共37张)

第六课(课件)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共37张)
音乐互动 选择合适的旋律短句填入下面的空白小节中,组成
流畅的旋律,并唱一唱。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互动 尝试用打击乐器等音乐材料表现暴风雨的场景
电台人声:各位请注意,各位请注意! 今天有特大暴雨,请大家做好防范。
警报器响起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互动 尝试用打击乐器等音乐材料表现暴风雨的场景
演唱欣赏
卢沟谣
欣赏
伴奏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演唱欣赏
卢沟谣
欣赏
伴奏
《卢沟沧桑图》 许仁龙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卡片
《卢沟谣》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 兴衰和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奇妙地融会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 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情势表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 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卡片
注意音乐中的渐强记号,我们在演唱 课堂小结
音乐互动
欣赏
伴奏
完整的演唱歌曲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互动
欣赏
伴奏
找出歌曲的合唱部分,大家随老师的手势加入合唱。
《松花江上》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互动
欣赏
伴奏
大家根据作品表述的场景,用自己对作品情绪的理
解,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卡片 对照凝听管弦乐曲《松花江上》,并谈谈感受。 欣赏
《长城谣》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教案一. 教材分析《长城谣》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长城为题材,表达了中华民族对长城的敬仰之情和对祖国的热爱。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洁,易于学生理解和传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

但他们对于长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练习和指导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能够正确演唱《长城谣》,并掌握基本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歌曲。

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唱,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3.练习法:通过分组练习和全体练习,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长城的图片、歌曲的歌词和乐谱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进行示范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长城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长城的印象和了解。

引出本课的歌曲《长城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长城谣》,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分组进行练习,提高演唱水平。

4.巩固(5分钟)全体学生一起演唱歌曲,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有关长城的歌曲或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长城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以及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手法。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伴奏》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伴奏》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伴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城谣-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长城为题材,展现了长城的雄伟壮丽和我国历史的悠久。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歌曲的演唱和伴奏,体验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歌曲的演唱和伴奏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知识。

此外,学生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在演唱和伴奏中的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长城谣-伴奏》,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学会歌曲的演唱和伴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的演唱和伴奏,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

2.教学难点: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理解,以及音乐表现力的提升。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等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长城的图片和简介,引发学生对长城的兴趣,导入新课。

2.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3.分析歌曲:讲解歌曲的结构、调式和音乐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伴奏学习:教授伴奏的演奏技巧,学生分组练习伴奏。

5.合奏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合奏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6.课堂展示: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名称《长城谣-伴奏》、歌曲结构、调式、音乐特点等关键信息,简洁明了地展现歌曲的基本情况。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听赏)长城谣》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3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听赏)长城谣》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03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听赏)长城谣》优质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长城谣》,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

2、能力目标:启发学生在演唱歌曲时表现质朴自然、苍凉悲壮的深切情感,并掌握附点四分音符及一字多音的唱法。

3、情感目标:初步了解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音乐作品的特点,体验抗日时期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教学重点
正确哼唱歌曲的旋律,能有感情的朗诵、演唱歌曲。

二、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对抗日战争有什么样的了解?师: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关于抗日战争的视频。

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抗日战争。

(2)、导入歌曲:
师:在抗日战争中,音乐家们创作了许多关于抗日战争的歌曲,大家以前学习过的有《歌唱二小放牛郎》、《只怕不抵抗》、《酸枣刺》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再学习一首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歌曲《长城谣》。

师:我们来看看
1、出示歌曲《长城谣》介绍
师:同学们说的对!《长城谣》是流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首优秀歌曲,作于1937年。

原是为电影《关山万里》所作的插曲,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影片没有拍成,但歌曲却被保留了下来,成为风行全国的一首抗战歌曲。

2、作者简介:
师:那么,同学们知道是哪一位音乐家写出了这么优秀的音乐作品吗?谁能介绍一下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范唱》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范唱》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范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长城谣-范唱》是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的第6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首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

歌曲以长城为题材,描绘了长城的雄伟壮观,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歌曲的旋律优美,节奏坚定,词曲作者巧妙地运用了长城的形象,传递出对祖国的赞美和敬仰。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逐渐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听、唱、动、奏等多种方式体验音乐的美妙。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他们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歌曲《长城谣-范唱》的背景、作者及创作年代,理解歌曲的爱国主义精神。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独立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长城谣-范唱》的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区的演唱,以及富有感情的歌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音响等设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歌曲《长城谣-范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作者及创作年代,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爱国主义精神。

然后教授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分组进行练习。

3.唱歌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进行集体唱歌练习。

4.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歌曲中长城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5.分组展示: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6.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歌曲:《长城谣-范唱》背景:以长城为题材,描绘长城的雄伟壮观作者:XXX创作年代:XXXX年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歌曲《长城谣-范唱》的认知程度,包括歌曲背景、作者及创作年代的了解。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长城谣》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长城为题材,表达了人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建筑的赞美之情。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朴实,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太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们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会歌曲《长城谣》,并能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进行演唱。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歌唱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2.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运用正确的姿势和表情进行演唱。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歌唱技巧。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歌曲中的情感表达,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关于长城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乐谱:歌曲《长城谣》的乐谱。

3.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伴奏。

4.教学道具:长城模型或其他相关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长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简要介绍长城的建造原因、结构特点和象征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长城谣》的乐谱,引导学生观察旋律和节奏。

讲解歌曲的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和表情。

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歌唱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

(听赏)长城谣-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听赏)长城谣-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听赏:长城谣-湘文艺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课程背景本教案所讲授的是五年级音乐下册的内容,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课程,因为它涉及到中国的传统音乐和文化。

我们将重点讲解湘文艺版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的《长城谣》这首歌曲。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长城谣》所传达的文化和历史内容;2.学习唱歌和合唱的技巧;3.加强合作和沟通的能力;4.提高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学习背景知识在开始学习《长城谣》之前,首先要了解唐朝时期长城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这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和研究。

帮助学生理解长城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和价值。

第二步:学习歌曲1.演唱者要对歌曲的歌词和乐曲进行了解和熟悉。

学生也应该通过听歌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估,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部分。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自我认知和欣赏能力。

第三步:合唱练习1.将学生分成小组,供他们进行合唱练习和表演。

2.鼓励学生提出更好的合唱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实践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第四步:合唱表演1.让不同小组之间的学生合唱。

这有助于提高他们在公共场合进行表演和演讲的技能。

2.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估,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部分。

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自我认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评价本课程设置旨在提供一个以音乐为中心的学习体验,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在创造性、反思性和表演性方面取得成功。

教学评价将包括:1.针对学生表演、组织和沟通技能的评估;2.通过绘画、诗歌创作等形式来评估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3.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

结论在本次教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学习《长城谣》这首歌曲,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此外,将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伴奏》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伴奏》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长城谣-伴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长城谣-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一首曲目。

本节课选择了长城作为题材,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长城的雄伟壮观,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本节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熟练地识谱、唱歌。

他们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喜欢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在音乐欣赏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的主题思想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多角度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美妙之处。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长城谣-伴奏》,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2.培养学生对长城的了解和热爱,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他们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旋律。

2.歌曲的情感表达。

3.对长城的了解和热爱。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播放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讲解法:教师讲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3.实践法:让学生分组演唱歌曲,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4.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长城的图片和视频等。

2.准备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

3.准备分组演唱的道具,如麦克风、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长城谣-伴奏》,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同时,展示长城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长城的雄伟壮观。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讲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在此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多角度欣赏歌曲。

五年级下册音乐课件-6.3长城谣|湘教版 (共22张PPT)

五年级下册音乐课件-6.3长城谣|湘教版  (共22张PPT)
日本全面侵华开始
在此期间,中国人民 的生活是怎样的呢?请 观看一组图片。
流离失所的百姓 正被残杀的平民百姓


触残
目 惊


这是排队等待施粥的沈阳贫民。日本统治时期 的东北人民挣扎在饥饿线上。
这是辽宁铁岭龙尾山日军刺杀我幼童之后,集薪 待焚。
《长城谣》
1、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2、歌曲的情绪前后发生了怎
长城谣
• 长城像一条巨龙横亘在我国北方,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的一项 极为宏伟的防御工程。如今长城 已失去了它的军事用途,更多的 在体现我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激 励着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保卫我中 华民族。同时也在见证我中国人 民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团结一
第一部分抒情优美, 第二部分变成悲愤。

要唱出激愤、悲壮的情绪, 与前面乐句形成对比。咬 字要结实有力,字头要喷 口而出。声音饱满,语气 坚定。
mp
mf

p

上行旋律往往表现高涨、 激动、紧张的情绪,有 渐强的趋势。
下行旋律可将紧张的情 绪松驰,表现出抒情、 宁静、悲伤的情感,有 渐弱的趋势。
平行的旋律则有沉思、 叙事的意境。
刘雪庵先生是20世纪中 国音乐史上最有影响力 的音乐家之一。他在抗 战歌曲、艺术歌曲、流 行音乐、钢琴音乐、戏 剧配乐、电影配乐等方 面很有建树,留下了一 大批脍炙人口的艺术作 品。如:《红豆词》、 《飘零的落花》。
此曲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起到了积极 的推动作用。今天我们学唱这首歌, 应该学习前辈时刻与祖国同命运,共 呼吸的优秀品德。
• 1、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 大难前 高粱肥 大豆香 安居乐业喜洋洋
• 大难后 奸淫掳掠苦难当,
骨肉离散父母丧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长城谣》教案湘艺版

五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长城谣》教案湘艺版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朗诵技巧——重音,学会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朗读歌曲,在朗读中感悟诗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歌曲内容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朗读歌曲,在朗读中感悟诗情。

2、(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歌曲内容情感,激发爱国热情教学方法:诵读法,以指导诵读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唱《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刚才老师唱的是什么歌?《长城谣》是啊,蜿蜒的长城不仅是美丽的风景线,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吟唱,许多海外游子为之牵挂。

今天,让我们一同来感受台湾著名诗人席慕容心中的长城。

(板书标题作者)二、朗读吟诵引感知(一)师、生朗读——交流对比引思索1、根据讲义上歌曲节奏的划分,生默读歌曲,把握歌曲的总体感情。

追问:你觉得朗读这首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是激情澎湃呢,还是沉吟舒缓?对,沉吟舒缓!因为这首诗主要抒发自己的乡思乡愁,有淡淡的哀愁于其中。

2、师朗诵歌曲,要求生注意——诗句的感情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3、生读歌曲,检验第一次朗诵后的学习效果?4、对比师生朗读差异,启发学生注意并找出诗句中的轻重音。

(板书朗诵技巧——重音重读轻读)追问,这些词语为什么要重读或轻读?(二)指导学生诵读歌曲——理解歌曲的意境1、原来,在朗读过程中,我们有些音节要轻读,有些音节要重读,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才能更好的彰显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书——感情)2、引导领会关键词语读音的轻重及其读法。

(加下划线的句子不讲,学生体会,师提问引导). 重音重读主要方法作用1)加强音量法(表达明朗的态度)2)加长音节法(启发思考或表达真挚的感情)3)一字一顿法(控制音量的一字一顿)(显示深切、沉重的心情)3、夺还(“夺、还”与前文的“争战了一部历史”相对应。

凡有“争战”便有杀戮,看到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场景,人的心情往往感到非常沉重。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听赏)长城谣-湘教版(2014秋)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听赏)长城谣-湘教版(2014秋)

6(听赏)长城谣1、教学目标1. 能理解作品的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引导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 能够完整演唱作品旋律部分,随音乐演唱二声部合唱部分.3. 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打击乐伴奏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情分析我们学校处于农村偏远地方,学生音乐素养较弱,合唱意识不强,这和我们平时教学训练少有一定关系,但是学生上音乐课的积极性很高所以本节课我尽力引导学生主动大胆参与教学活动让他们在快乐中获取知识。

3、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引导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难点:二声部合唱部分.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长城谣教学过程:师生问好.视频导入:播放视频让学生认识长城从而带学生新课的学习。

3.新课学习:试听:作品的情绪?复听:作品分为几部分,几个乐句?哼唱:随音乐哼唱解决难点完整学唱一声部。

作品创作背景认识进而更好的理解演唱作品。

二声部学唱视唱乐谱解决音准完整演唱二声部7.合唱学习8.指挥手势学习9.打击乐训练完整合唱作品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热爱祖国,养成良好习惯........活动2【讲授】新课学习3.新课学习:试听:作品的情绪?复听:作品分为几部分,几个乐句?哼唱:随音乐哼唱解决难点完整学唱一声部。

作品创作背景认识进而更好的理解演唱作品。

二声部学唱视唱乐谱解决音准完整演唱二声部7.合唱学习8.指挥手势学习9.打击乐训练完整合唱作品活动3【练习】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课 歌曲《长城谣》|湘艺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课 歌曲《长城谣》|湘艺版
7、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感受歌曲。
通过分乐句赏析、视频、图片、背景音乐的呈现,让学生充分体验歌曲的意境和了解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
第三板块:教学拓展
1、其实在那个抗日战争年代,还有许多振奋人心的抗日歌曲,你们学唱过的、听到过的,电影里看到过的,谁能说一说。
2、观看革命歌曲视频
老师这里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抗日歌曲,是由聂耳、田汉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这首乐曲曾经鼓舞了许多人民、战士英勇杀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就把这首中国最著名的抗日歌曲作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师通过引领、启发,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四板块:
小结、情感教育
1、听着这一首首慷慨激昂的歌曲,回顾这一段惨痛屈辱的历史,我想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中一定有许多的感受。
让我们从歌声中牢记这段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做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如何做?如何爱国?
不忘国耻、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教学反思: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感受乐曲苍凉悲壮的情绪
难点:体会歌曲意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 学 活 动
教学板块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生问好!
2、谈话直接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首非常有名的歌曲,《长城谣》,请大家边听赏边思考,歌曲把我们带到了哪个年代?
通过情图
第二板块:
歌曲赏析
1、初听歌曲《长城谣》,说说歌曲把你带到了哪个年代。
2、欣赏抗日战争时期人们的生活现状图片,感受歌曲创作背景。
3、《长城谣》歌曲介绍。
4、分乐句赏析歌曲,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感受、体会不同乐句表达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城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朗诵技巧——重音,学会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朗读歌曲,在朗读中感悟诗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歌曲内容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朗读歌曲,在朗读中感悟诗情。

2.(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歌曲内容情感,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以指导诵读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唱《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刚才老师唱的是什么歌?《长城谣》是啊,蜿蜒的长城不仅是美丽的风景线,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为之吟唱,许多海外游子为之牵挂。

今天,让我们一同来感受台湾著名诗人席慕容心中的长城。

(板书标题作者)
二、朗读吟诵引感知
(一)师、生朗读——交流对比引思索
1.根据讲义上歌曲节奏的划分,生默读歌曲,把握歌曲的总体感情。

追问:你觉得朗读这首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是激情澎湃呢,还是沉吟舒缓?
对,沉吟舒缓!因为这首诗主要抒发自己的乡思乡愁,有淡淡的哀愁于其中。

2.师朗诵歌曲,要求生注意——诗句的感情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3.生读歌曲,检验第一次朗诵后的学习效果?
4.对比师生朗读差异,启发学生注意并找出诗句中的轻重音。

(板书朗诵技巧——重音重读轻读)
追问,这些词语为什么要重读或轻读?
(二)指导学生诵读歌曲——理解歌曲的意境
1.原来,在朗读过程中,我们有些音节要轻读,有些音节要重读,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才能更好的彰显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书——感情)
2.引导领会关键词语读音的轻重及其读法。

(加下划线的句子不讲,学生体会,师提问引导). 重音重读主要方法作用
1)加强音量法(表达明朗的态度)
2)加长音节法(启发思考或表达真挚的感情)
3)一字一顿法(控制音量的一字一顿)(显示深切、沉重的心情)
3.夺还(“夺、还”与前文的“争战了一部历史”相对应。

凡有“争战”便有杀戮,看到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场景,人的心情往往感到非常沉重。

这里运用控制音量的一字一顿的朗读方式,正与深切、沉重的心情的相契合。


4.无情(长城作为一个没有生命的建筑,见证了这里发生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

虽言无情,实则饱含了痛苦和血泪。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突出了长城是中华民族沧桑历史的见证。

这个词语朗读时,既要加长音节又要加强音量,一则启发思考“无情”的真正含义,二则强调,在诗人心中长城是历史的见证,表达明朗的情感态度。

)
5.总(总——经常性的,用以突出诗人日夜思念牵挂故乡。

这里用加长音节法,传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感情真挚。


重音轻读(一般用于表达深沉、含蓄的细腻感情)
云树风(云、树、风在中国的古典意象中均表示思乡之意,“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正如那落叶对根的眷念。

读这三个词语的时候,音量要低,而且气息、声调渐弱,感受越来越浓思念之情。

)
6.提问:联系刚才老师的朗诵,想想——歌曲中是否还有其他重音?对于这些词又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冷眼(强调重音,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凸显长城是历史的见证,同“无情”)
8.烈火(一提到长城,作者便血涌奔腾起来。

因为长城蜿蜒盘旋两万里——豪壮,历经千年不倒——顽强,这正如数千年磨难中仍屹立不倒的中华民族。

因祖国而产生的自豪感,身居异乡的诗人,体会更深。

重音轻读水(感觉有水从心中趟过,感受诗人想象中故乡优美的月色)
梦(跟随诗人一同感受睡梦中故乡的美好)
9.要求:根据刚才所得的体会,全班自由朗读本诗。

(师个别指导)
10.生读歌曲,检验学习效果;点评、提醒注意关键点。

11.根据反复朗诵所体会到的感情,生总结思想内容。

(三)思想主题感知与理解环节(板书歌曲主题)
预见性回答:
1.思想内容总结:诗为心声,诗人通过对长城的讴歌,抒发了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2.主题升华:1作者的故乡在长城之外的内蒙古,而作者现在人在哪呢?台湾
3.因为命运的安排,作者从未回过自己的精神家园,大家是否期盼诗人有一天能真正回到故乡呢?是!叶落归根倦鸟归巢,我们多么希望远在异乡的海外游子能够早日归来啊。

4.作者的归乡之情要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祖国统一)
两岸统一,不仅是海外游子的夙愿,也是千千万万炎黄子孙的共同心声。

5.那我们能为诗人、为这些漂泊他乡之人做些什么呢?虽然,现实中我们不能做些什么但,我们可以,衷心的祝愿骨肉同胞早日团聚,母亲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三、本课总结与作业
1.(参照板书)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的认真、学的非常的好。

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2.作业:要求,根据今天所学,有感情的去朗读和背诵这首诗,为下节课的朗诵比赛做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