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九年级全册期末复习试卷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数学全册期末复习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数学全册期末复习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半径为3cm 的⊙O 中,若弦AB =32,则弦AB 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30°或150° D .45°或135° 2.有一组数据5,3,5,6,7,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 A .3 B .6 C .5 D .7 3.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6,它的侧面积为( )A .6πB .12πC .18πD .24π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330p p --=,2330q q --=,则p q +的值为( ) A .3-B .3C .3-D .35.如图,矩形ABCD 中,3AB =,8BC =,点P 为矩形内一动点,且满足PBC PCD ∠=∠,则线段PD 的最小值为( )A .5B .1C .2D .36.在△ABC 中,若|sinA ﹣12|+(22﹣cosB )2=0,则∠C 的度数是( ) A .45°B .75°C .105°D .120°7.甲、乙两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随机选择“打扫社区卫生”和“参加社会调查”其中一项,那么两人同时选择“参加社会调查”的概率为( )A .34B .14C .13D .128.在Rt ABC ∆中,90C ∠=︒,3AC =,=1BC ,则sin A 的值为( )A .1010B 310C .13D .1039.若将二次函数2y x 的图象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则所得图象对应函数的表达式为( )A .2(2)2y x =++B .2(2)2y x =--C .2(2)2y x =+-D .2(2)2y x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抛物线y =2(x ﹣1)2+1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平移后抛物线的表达式是( ) A .y =2(x+1)2+4 B .y =2(x ﹣1)2+4 C .y =2(x+2)2+4D .y =2(x ﹣3)2+411.方程x 2﹣3x =0的根是( )A .x =0B .x =3C .10x =,23x =-D .10x =,23x =12.已知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点(m ,3m ),则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 )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二、四象限 D .第三、四象限 13.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1:2,则它们的面积比等于( )A .1:2B .1:2C .1:3D .1:414.二次函数y=ax 2+bx+c 的y 与x 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134 …y … 2 4 2 ﹣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抛物线开口向上 B .抛物线与y 轴交于负半轴C .当x=﹣1时y >0D .方程ax 2+bx+c=0的负根在0与﹣1之间15.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F 是CD 上一点,AE ⊥EF .有下列结论:①∠BAE =30°;②射线FE 是∠AFC 的角平分线; ③CF =13CD ; ④AF =AB +CF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二、填空题16.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x a +=没有实数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17.小亮测得一圆锥模型的底面直径为10cm ,母线长为7cm ,那么它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_____cm 2.18.设x 1、x 2是关于x 的方程x 2+3x -5=0的两个根,则x 1+x 2-x 1•x 2=________. 19.已知点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PA >PB ,AB =4 cm ,则PA =____cm .20.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像如图所示,当y <3时,x 的取值范围是____.21.数据2,3,5,5,4的众数是____. 22.抛物线y=(x ﹣2)2﹣3的顶点坐标是____.23.某一时刻身高160cm 的小王在太阳光下的影长为80cm ,此时他身旁的旗杆影长10m ,则旗杆高为______.24.若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C >BC ,则AC =_____AB (用含无理数式子表示).25.从2,0,π,3.14,6这五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抽到有理数的概率是____. 26.抛物线()2322y x =+-的顶点坐标是______. 27.如图,O 的弦8AB =,半径ON 交AB 于点M ,M 是AB 的中点,且3OM =,则MN 的长为__________.28.如图,O 半径为2,正方形ABCD 内接于O ,点E 在ADC 上运动,连接BE ,作AF ⊥BE ,垂足为F ,连接CF .则CF 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29.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k x x k -+-=的一个根为1,则k 的值为__________. 30.如果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长恰好等于这边的长,那么称这个三角形为“好玩三角形”,在△ABC 中,AB=AC ,若△ABC 是“好玩三角形”,则tanB____________。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数 学2022.1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6分,每题2分)第1-8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1.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下列刺绣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为2.点A (1, 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1, -2) (B) ( -1,2) (C) (1, -2) (D)(2,1)3.二次函数22y x =+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A) 23y x =+ (B) 2(1)2y x =-+(C) 21y x =+ (D) 2(1)2y x =++4.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以点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作⊙A , 点C 与⊙A 的位置关系为 (A)点C 在⊙A 外(B)点C 在⊙A 内 (C)点C 在⊙A 上(D)无法确定5.若点M(0,5), N(2,5)在抛物线22()3y x m =-+上,则m 的值为 (A)2 (B) 1(C)0 (D) -16.勒洛三角形是分别以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为圆心,以其边长为半径作圆弧,由 三段圆弧组成的曲边三角形.如图,该勒洛三角形绕其中心O 旋转一定角 度 a 后能与自身重合,则该角度a 可以为 (A) 30°(B ) 60°(C) 120° (D) 150°7.如图,过点A 作⊙O 的切线AB , AC ,切点分别是B , C ,连接BC.过BC 上 一点D 作⊙O 的切线,交AB , AC 于煎E ,F.若∠A =90°,△AEF 的周长 为 4,则BC 的长为 (A)2 (B) 22(C)4 (D) 428.遥控电动跑车竞速是青少年喜欢的活动.如图是某赛道的部分通行路线示意图,某赛车从入口 4驶入,行至每个岔路口选择前方两条线路的可能性相同,则该赛车从F 口驶出的概率是(A)13 (B) 14 (C) 15 (D) 16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共16分,每题2分)9.二次函数243y x x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 . 10.半径为3,圆心角为120°的扇形的面积为 . 11.下表记录了一名球员在罚球线上投篮的结果.根据以上数据,估计这名球员在罚球线上投篮一次,投中的概率为 .1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0x x m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13.二次函数2y ax b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b 0(填“>”“<”或“=”)14.如图,△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OD ⊥AB 于点E ,若⊙O 的半径为2,∠ACB =45°,则OE= .15.对于二次函数2y ax bx c =++, y 与x 的部分对应值如表所示. x 在某一范围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x 的取值范围 .16.如图,AB , AC ,AD 分别是某圆内接正六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的一边.若AB= 2,下 面四个结论中,①该圆的半径为2 ; ②AC 的长为2π; ③AC 平分心∠BAD ;④连接BC , CD ,则△ABC 与的面积比为13 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三、解答题(共68分,第17-20题,每题5分,第21题6分,第22-23题,每题5分,第 24-26题,每题6分,第27-28题,每题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解方程:226x x -=.18.已知抛物线22y x bx c =++过点(1, 3)和(0, 4),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19.已知a 为方程22310x x --=的一个根,求代数式(1)(1)3(2)a a a a +-+-的值.20.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AB 为直径,BC =CD .若∠A=50°,求∠B 的度数.21.为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了丰富的社团活动.小明和小天参加 的篮球社共有甲、乙、丙三个训练场.活动时,每个学生用抽签的方式从三个训练场中随机 抽取一个场地进行训练. (1)小明抽到甲训练场的概率为 ;(2)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小明和小天在某次活动中抽到同一场地训练的概率.22.已知:如图,AB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 求作:⊙O 的另一条切线PB , B 为切点.作法:以P 为圆心,PA 长为半径画弧,交⊙O 于点B ; 作直线PB. 直线PB 即为所求.(1)根据上面的作法,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完成下面证明过程. 证明:连接OA ,OB , OP. ∵PA 是⊙O 的切线,A 为切点, ∴OA ⊥PA. ∴∠ PAO = 90°. 在△PAO 与△PBO 中,______PA PB OP OP =⎧⎪=⎨⎪⎩∴△PAO ≌△PBO ∴∠PAO=∠PBO = 90°. ∴OB ⊥PB 于点 B. ∵是⊙O 的半径,∴PB 是⊙O的切线( )(填推理的依据). 23.紫砂壶是我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其制作过程需要几十种不同的工具,其中有一种工具名为“带刻度嘴巴架”,其形状及, 使用方法如图1.当制壶艺人把“带刻度嘴巴架”上圆弧部分恰好 贴在壶口边界时,就可以保证需要粘贴的壶嘴、壶把、壶口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图2是正确使用该工具时的示意图.如图3, ⊙O 为某紫砂壶的壶口,已知A ,B 两点在⊙O 上,直线l 过点O ,且l ⊥AB 于点D ,交⊙O 于点C.若AB=30mm , CD =5mm ,求这个紫砂壶的壶口半径r 的长.24.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在⊙O 上.过点C 作⊙O 的切线l ,过点B 作 BD ⊥l 于点D 。
【数学】九年级全册期末复习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数学】九年级全册期末复习试卷(Word 版 含解析)一、选择题1.在半径为3cm 的⊙O 中,若弦AB =32,则弦AB 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为( ) A .30°B .45°C .30°或150°D .45°或135°2.若关于x 的方程 ()2m 110x mx -+-=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B .m 1=.C .m 1≥D . m 0≠.3.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AC 边上,DE ∥BC ,若AD =1,BD =2,则DEBC的值为( )A .12B .13C .14D .194.在九年级体育中考中,某班参加仰卧起坐测试的一组女生(每组8人)测试成绩如下(单位:次/分):46,44,45,42,48,46,47,4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 A .42B .45C .46D .485.若将二次函数2y x 的图象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则所得图象对应函数的表达式为( )A .2(2)2y x =++B .2(2)2y x =--C .2(2)2y x =+-D .2(2)2y x =-+6.为了比较甲乙两足球队的身高谁更整齐,分别量出每人身高,发现两队的平均身高一样,甲、乙两队的方差分别是1.7、2.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队身高一样整齐 B .甲队身高更整齐C .乙队身高更整齐D .无法确定甲、乙两队身高谁更整齐7.如图,在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 ,B ,C ,D 都在格点上,点E 在AB 的延长线上,以A 为圆心,AE 为半径画弧,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 ,且弧EF 经过点C ,则扇形AEF 的面积为( )A .58B .58πC .54πD .548.抛物线2y 3(x 1)1=-+的顶点坐标是( )A .()1,1B .()1,1-C .()1,1--D .()1,1-9.如图,若二次函数y=ax 2+bx+c (a≠0)图象的对称轴为x=1,与y 轴交于点C ,与x 轴交于点A 、点B (﹣1,0),则 ①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a+b+c ; ②a ﹣b+c <0; ③b 2﹣4ac <0;④当y >0时,﹣1<x <3,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10.已知⊙O 的半径为1,点P 到圆心的距离为d ,若关于x 的方程x 2-2x+d=0有实数根,则点P ( ) A .在⊙O 的内部 B .在⊙O 的外部C .在⊙O 上D .在⊙O 上或⊙O 内部11.已知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是1,则该圆的内接正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43B .23C .334D .32212.13名同学参加歌咏比赛,他们的预赛成绩各不相同,现取其中前6名参加决赛,小红同学在知道自己成绩的情况下,要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13名同学成绩的( ) A .方差 B .众数C .平均数D .中位数13.如图,BC 是O 的直径,A ,D 是O 上的两点,连接AB ,AD ,BD ,若70ADB ︒∠=,则ABC ∠的度数是( )A .20︒B .70︒C .30︒D .90︒14.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是边BC 、CD 的中点,AE 、AF 分别交BD 于点G 、H ,则图中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与□ABCD 的面积之比为( )A .7 : 12B .7 : 24C .13 : 36D .13 : 7215.如图,BC 是A 的内接正十边形的一边,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①BC BD AD ==;②2BC DC AC =⋅;③2AB AD =;④512BC AC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16.若m 是方程2x 2﹣3x =1的一个根,则6m 2﹣9m 的值为_____. 17.若△ABC ∽△A′B′C′,∠A =50°,∠C =110°,则∠B′的度数为_____.18.如图,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EDC ,若点A 、D 、E 在同一条直线上,∠ACD =70°,则∠EDC 的度数是_____.19.已知小明身高1.8m ,在某一时刻测得他站立在阳光下的影长为0.6m .若当他把手臂竖直举起时,测得影长为0.78m ,则小明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______m .20.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b ,c 为常数,且a ≠0)的图像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 和纵 坐标y 的对应值如下表 x … -1 0123 … y…-3 -3 -1 39…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一个负数解x 1满足k <x 1<k +1(k 为整数),则k =________.21.在泰州市举行的大阅读活动中,小明同学发现自己的一本书的宽与长之比为黄金比.已知这本书的长为20 cm ,则它的宽为________cm .(结果保留根号)22.若线段AB=10cm ,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则AC 的长为_____cm.(结果保留根号)23.如图,已知正方ABCD 内一动点E 到A 、B 、C 三点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13+,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___2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60A ∠=︒,32AD AB =.以A 为圆心,AB 为半径画弧,交AD 于点E ,以D 为圆心,DE 为半径画弧,交CD 于点F .若用扇形ABE 围成一个圆维的侧面,记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r ;若用扇形DEF 围成另一个圆锥的侧面,记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r ,则12r r 的值为______.25.一元二次方程x 2﹣4=0的解是._________26.某一时刻,一棵树高15m ,影长为18m .此时,高为50m 的旗杆的影长为_____m . 27.如图,飞镖游戏板中每一块小正方形除颜色外都相同.若某人向游戏板投掷飞镖一次(假设飞镖落在游戏板上),则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_________.28.如图,将二次函数y =12(x -2)2+1的图像沿y 轴向上平移得到一条新的二次函数图像,其中A (1,m ),B (4,n )平移后对应点分别是A′、B′,若曲线AB 所扫过的面积为12(图中阴影部分),则新的二次函数对应的函数表达是__________________.29.有4根细木棒,它们的长度分别是2cm 、4cm 、6cm 、8cm .从中任取3根恰好能搭成一个三角形的概率是_____.30.如图,点O为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点M为AF中点,以点O为圆心,以OM的长为半径画弧得到扇形MON,点N在BC上;以点E为圆心,以DE的长为半径画弧得到扇形DEF,把扇形MON的两条半径OM,ON重合,围成圆锥,将此圆锥的底面半径记为r1;将扇形DEF以同样方法围成的圆锥的底面半径记为r2,则r1:r2=_____.三、解答题31.某商店销售一种商品,经市场调查发现:该商品的月销售量y(件)是售价x(元/件)的一次函数,其售价x、月销售量y、月销售利润w(元)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售价x(元/件)4045月销售量y(件)300250月销售利润w(元)30003750注:月销售利润=月销售量×(售价-进价)(1)①求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②当该商品的售价是多少元时,月销售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2)由于某种原因,该商品进价提高了m元/件(m>0),物价部门规定该商品售价不得超过40元/件,该商店在今后的销售中,月销售量与售价仍然满足(1)中的函数关系.若月销售最大利润是2400元,则m的值为.32.(1)如图,已知AB、CD是大圆⊙O的弦,AB=CD,M是AB的中点.连接OM,以O为圆心,OM为半径作小圆⊙O.判断CD与小圆⊙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已知⊙O,线段MN,P是⊙O外一点.求作射线PQ,使PQ被⊙O截得的弦长等于MN.(不写作法,但保留作图痕迹)33.(1)问题提出: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习题2.1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如图①,BD、CE是△ABC的高,M是BC的中点,点B、C、D、E是否在以点M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为什么?在解决此题时,若想要说明“点B、C、D、E在以点M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在连接MD、ME的基础上,只需证明.(2)初步思考:如图②,BD、CE是锐角△ABC的高,连接DE.求证:∠ADE=∠ABC,小敏在解答此题时,利用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进行证明.(请你根据小敏的思路完成证明过程.)(3)推广运用:如图③,BD、CE、AF是锐角△ABC的高,三条高的交点G叫做△ABC的垂心,连接DE、EF、FD,求证:点G是△DEF的内心.34.为了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某地出台了民生兜底、医保脱贫、教育救助、产业扶持、养老托管和易地搬迁这六种帮扶措施,每户贫困户都享受了2到5种帮扶措施,现把享受了2种、3种4种和5种帮扶措施的贫困户分别称为A、B、C、D类贫困户,为检查帮扶措施是否落实,随机抽取了若干贫困户进行调查,现将收集的数据绘制成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1)本次抽样调查了户贫困户;(2)本次共抽查了户C类贫困户,请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地共有13000户贫困户,请估计至少得到4项帮扶措施的大约有多少户?35.如图 1,直线 y=2x+2 分别交 x 轴、y 轴于点A、B,点C为x轴正半轴上的点,点 D从点C处出发,沿线段CB匀速运动至点 B 处停止,过点D作DE⊥BC,交x轴于点E,点C′是点C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连接EC′,若△ DEC′与△ BOC 的重叠部分面积为S,点D的运动时间为t(秒),S与 t 的函数图象如图 2 所示.(1)V D= ,C 坐标为;(2)图2中,m= ,n= ,k= .(3)求出S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四、压轴题36.阅读理解:如图,在纸面上画出了直线l与⊙O,直线l与⊙O相离,P为直线l上一动点,过点P作⊙O的切线PM,切点为M,连接OM、OP,当△OPM的面积最小时,称△OPM为直线l与⊙O的“最美三角形”.解决问题:(1)如图1,⊙A的半径为1,A(0,2) ,分别过x轴上B、O、C三点作⊙A的切线BM、OP、CQ,切点分别是M、P、Q,下列三角形中,是x轴与⊙A的“最美三角形”的是.(填序号)①ABM;②AOP;③ACQ(2)如图2,⊙A的半径为1,A(0,2),直线y=kx(k≠0)与⊙A的“最美三角形”的面积为12,求k的值.(3)点B在x轴上,以B为圆心,3为半径画⊙B,若直线y=3x+3与⊙B的“最美三角形”的面积小于32,请直接写出圆心B的横坐标B x的取值范围.3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0cm,BC=4cm,点p从A开始折线A——B——C——D以4cm/秒的速度移动,点Q从C开始沿CD边以1cm/秒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D 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t (秒)(1)t 为何值时,四边形APQD 为矩形.(2)如图(2),如果⊙P 和⊙Q 的半径都是2cm ,那么t 为何值时,⊙P 和⊙Q 外切? 38.如图,点A 和动点P 在直线l 上,点P 关于点A 的对称点为Q .以AQ 为边作Rt ABQ △,使90BAQ ∠=︒,:3:4AQ AB =,作ABQ △的外接圆O .点C 在点P 右侧,4PC =,过点C 作直线m l ⊥,过点O 作OD m ⊥于点D ,交AB 右侧的圆弧于点E .在射线CD 上取点F ,使32DF CD =,以DE 、DF 等邻边作矩形DEGF ,设3AQ x =(1)用关于x 的代数式表示BQ 、DF .(2)当点P 在点A 右侧时,若矩形DEGF 的面积等于90,求AP 的长. (3)在点P 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当AP 为何值时,矩形DEGF 是正方形.39.()1尺规作图1:已知:如图,线段AB 和直线且点B 在直线上求作:点C ,使点C 在直线上并且使ABC 为等腰三角形. 作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做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C .()2特例思考:如图一,当190∠=时,符合()1中条件的点C 有______个;如图二,当160∠=时,符合()1中条件的点C 有______个.()3拓展应用:如图,AOB 45∠=,点M ,N 在射线OA 上,OM x =,ON x 2=+,点P 是射线OB 上的点.若使点P ,M ,N 构成等腰三角形的点P 有且只有三个,求x 的值.40.如图,PA 切⊙O 于点A ,射线PC 交⊙O 于C 、B 两点,半径OD ⊥BC 于E ,连接BD 、DC 和OA ,DA 交BP 于点F ; (1)求证:∠ADC+∠CBD =12∠AOD ; (2)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连接OA 和OB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AOB =90°,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和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即可. 【详解】 解:如图所示,连接OA ,OB , 则OA =OB =3, ∵AB =2, ∴OA 2+OB 2=AB 2,∴∠AOB=90°,∴劣弧AB的度数是90°,优弧AB的度数是360°﹣90°=270°,∴弦AB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45°或135°,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周角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求出圆心角,再得到圆周角的度数. 2.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得m﹣1≠0,再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m﹣1≠0,解得:m≠1,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关键是掌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3.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DE∥BC,∴AD DEAB BC=,∵13ADAB=,∴31DEBC=.故选B.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4.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把8个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后,求第4,第5位两数的平均数即为本组数据的中位数.【详解】解:把数据由小到大排列为:42,44,45,46,46,46,47,48∴中位数为4646462+=.故答案为:46.【点睛】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大小顺序,再根据奇数个数和偶数个数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是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中位数;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先将数据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是求中位数的关键.5.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加右减解答即可.【详解】解:将2y x 的图象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则所得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2(2)2y x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平移,属于基本知识题型,熟练掌握抛物线的平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6.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详解】∵S 2甲=1.7,S 2乙=2.4,∴S 2甲<S 2乙,∴甲队成员身高更整齐;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方差,掌握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是解题关键7.B解析:B【解析】【分析】连接AC ,根据网格的特点求出r=AC 的长度,再得到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根据扇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连接AC ,则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BAD=45°,∴扇形AEF 的面积=245360π⨯⨯=58π 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扇形面积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勾股定理及扇形面积公式.8.A解析:A【解析】【分析】已知抛物线顶点式y=a(x﹣h)2+k,顶点坐标是(h,k).【详解】∵抛物线y=3(x﹣1)2+1是顶点式,∴顶点坐标是(1,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由抛物线的顶点式写出抛物线顶点的坐标,比较容易.9.B解析: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以及图象与x轴的交点,进而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①∵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对称轴为x=1,且开口向下,∴x=1时,y=a+b+c,即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a+b+c,故①正确;②当x=﹣1时,a﹣b+c=0,故②错误;③图象与x轴有2个交点,故b2﹣4ac>0,故③错误;④∵图象的对称轴为x=1,与x轴交于点A、点B(﹣1,0),∴A(3,0),故当y>0时,﹣1<x<3,故④正确.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二次函数最值等知识,正确得出A点坐标是解题关键.10.D解析:D【解析】【分析】先根据条件x 2 -2x+d=0有实根得出判别式大于或等于0,求出d的范围,进而得出d与r 的数量关系,即可判断点P和⊙O的关系..【详解】解:∵关于x的方程x 2 -2x+d=0有实根,∴根的判别式△=(-2) 2 -4×d≥0,解得d≤1,∵⊙O的半径为r=1,∴d≤r∴点P在圆内或在圆上.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由点到圆心的距离和半径的数量关系对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作出判断是解答此题的重要途径,即当d>r时,点在圆外,当d=r时,点在圆上,当d<r 时,点在圆内.1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是1可得出圆的半径为1,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该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3,高为32,从而可得出面积.【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出圆的半径为1,∵△ABC为正三角形,AO=1,AD BC⊥,BD=CD,AO=BO,∴1DO2=,32AD=,∴223BD OB OD=-=,∴BC3=∴1333322ABCS=⨯=.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多边形的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根据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长求出圆的半径是解此题的关键.12.D解析:D【解析】【分析】由于有13名同学参加歌咏比赛,要取前6名参加决赛,故应考虑中位数的大小.【详解】共有13名学生参加比赛,取前6名,所以小红需要知道自己的成绩是否进入前六.我们把所有同学的成绩按大小顺序排列,第7名学生的成绩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所以小红知道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决赛.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中位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3.A解析:A【解析】【分析】连接AC ,如图,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90BAC ︒∠=,70ACB ADB ︒∠=∠=,然后利用互余计算ABC ∠的度数.【详解】连接AC ,如图,∵BC 是O 的直径,∴90BAC ︒∠=,∵70ACB ADB ︒∠=∠=,∴907020ABC ︒︒︒∠=-=.故答案为2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和推论,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圆周角定理和推论.14.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想办法证明BG=GH=DH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D ∥BC ,AB=CD ,AD=BC ,∵DF=CF ,BE=CE , ∴12DH DF HB AB ==,12BG BE DG AD ==, ∴13DH BG BD BD ==, ∴BG=GH=DH ,∴S △ABG =S △AGH =S △ADH ,∴S 平行四边形ABCD =6 S △AGH ,∴S △AGH :ABCD S 平行四边形=1:6,∵E 、F 分别是边BC 、CD 的中点, ∴12EF BD =, ∴14EFC BCDD S S =, ∴18EFC ABCD SS =四边形, ∴1176824AGH EFCABCDS S S +=+=四边形=7∶24,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性质,题目的综合性很强,难度中等.15.C解析:C【解析】【分析】①③,根据已知把∠ABD ,∠CBD ,∠A 角度确定相等关系,得到等腰三角形证明腰相等即可;②通过证△ABC ∽△BCD ,从而确定②是否正确,根据AD =BD =BC ,即BC AC BC AC BC -=解得AC ,故④正确. 【详解】①BC 是⊙A 的内接正十边形的一边,因为AB =AC ,∠A =36°,所以∠ABC=∠C=72°,又因为BD平分∠ABC交AC于点D,∴∠ABD=∠CBD=12∠ABC=36°=∠A,∴AD=BD,∠BDC=∠ABD+∠A=72°=∠C,∴BC=BD,∴BC=BD=AD,正确;又∵△ABD中,AD+BD>AB∴2AD>AB,故③错误.②根据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易证△ABC∽△BCD,∴BC CDAB BC=,又AB=AC,故②正确,根据AD=BD=BC,即BC AC BC AC BC-=,解得BC=12AC,故④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几何综合,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圆的基本性质和几何图形的性质.二、填空题16.3【解析】【分析】把m代入方程2x2﹣3x=1,得到2m2-3m=1,再把6m2-9m变形为3(2m2-3m),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详解】解:∵m是方程2x2﹣3x=1的一个根,解析:3【解析】【分析】把m代入方程2x2﹣3x=1,得到2m2-3m=1,再把6m2-9m变形为3(2m2-3m),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详解】解:∵m是方程2x2﹣3x=1的一个根,∴2m2﹣3m=1,∴6m2﹣9m=3(2m2﹣3m)=3×1=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17.20°【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B的度数,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的度数.【详解】解:∵∠A=50°,∠C=110°,∴∠B=180°﹣50°﹣110°=20°解析:20°【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B的度数,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的度数.【详解】解:∵∠A=50°,∠C=110°,∴∠B=180°﹣50°﹣110°=20°,∵△ABC∽△A′B′C′,∴∠B′=∠B=20°.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它们对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18.115°【解析】【分析】根据∠EDC=180°﹣∠E﹣∠DCE,想办法求出∠E,∠DCE即可.【详解】由题意可知:CA=CE,∠ACE=90°,∴∠E=∠CAE=45°,∵∠ACD=7解析:115°【解析】【分析】根据∠EDC=180°﹣∠E﹣∠DCE,想办法求出∠E,∠DCE即可.【详解】由题意可知:CA=CE,∠ACE=90°,∴∠E =∠CAE =45°,∵∠ACD =70°,∴∠DCE =20°,∴∠EDC =180°﹣∠E ﹣∠DCE =180°﹣45°﹣20°=115°,故答案为115°.【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9.54【解析】【分析】在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比例,根据此规律列方程求解.【详解】解:设小明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xm,根据题意得,,解得x=0.54即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0.54m解析:54【解析】【分析】在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比例,根据此规律列方程求解.【详解】解:设小明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xm,根据题意得,1.8 1.80.60.78x , 解得x=0.54即举起的手臂超出头顶0.54m.故答案为:0.54.【点睛】本题考查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比例的投影规律,根据规律列比例式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3【解析】【分析】首先利用表中的数据求出二次函数,再利用求根公式解得x1,再利用夹逼法可确定x1 的取值范围,可得k.【详解】解:把x=0,y=-3,x=1,y=-1,x=-1,y=-3解析:-3【解析】【分析】首先利用表中的数据求出二次函数,再利用求根公式解得x1,再利用夹逼法可确定x1的取值范围,可得k.【详解】解:把x=0,y=-3,x=1,y=-1,x=-1,y=-3代入y=ax2+bx+c得3 1 3ca b c a b c-=⎧⎪-=++⎨⎪-=-+⎩,解得113abc=⎧⎪=⎨⎪=-⎩,∴y=x²+x-3,∵△=b2-4ac=12-4×1×(-3)=13,∴x=122ba-±-±=,∵1x<0,∴1x=−1<0,∵-4≤-3,∴322 -≤≤-,∴-3≤−1−2≤ 2.5-,∵整数k满足k<x1<k+1,∴k=-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1.()【解析】设它的宽为xcm.由题意得.∴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黄金分割的应用.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较长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较短部分与较长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即,近似值约解析:(10)【解析】设它的宽为x cm .由题意得1:202x =. ∴10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黄金分割的应用.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较长部分与全长之,近似值约为0.618. 22.或【解析】【分析】根据黄金分割比为计算出较长的线段长度,再求出较短线段长度即可,AC 可能为较长线段,也可能为较短线段.【详解】解:AB=10cm ,C 是黄金分割点,当AC>BC 时,则有解析:5 或1555【解析】【分析】计算出较长的线段长度,再求出较短线段长度即可,AC 可能为较长线段,也可能为较短线段.【详解】解:AB=10cm ,C 是黄金分割点,当AC>BC 时,则有×10=5, 当AC<BC 时,则有BC=512-AB=512-×10=555-, ∴AC=AB-BC=10-(555- )=1555- ,∴AC 长为555 cm 或1555 cm.故答案为:555 或1555【点睛】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点的概念.注意这里的AC 可能是较长线段,也可能是较短线段;熟记黄金比的值是解题的关键.23.【解析】【分析】将△ABE 绕点A 旋转60°至△AGF 的位置,根据旋转的性质可证△AEF 和△ABG 为等边三角形,即可证明EF=AE,GF=BE,所以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EA+EB+EC=GF+E解析:2【解析】【分析】将△ABE 绕点A 旋转60°至△AGF 的位置,根据旋转的性质可证△AEF 和△ABG 为等边三角形,即可证明EF=AE,GF=BE,所以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EA+EB+EC=GF+EF+EC≥GC ,表示Rt △GMC 的三边,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详解】解:如图,将△ABE 绕点A 旋转60°至△AGF 的位置,连接EF,GC,BG ,过点G 作BC 的垂线交CB 的延长线于点M.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m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BC=2m,∠ABC=∠ABM=90°,∵△ABE 绕点A 旋转60°至△AGF ,∴,,60,AG AB AF AE BAG EAF BE GF ==∠=∠=︒=,∴△AEF 和△ABG 为等边三角形,∴AE=EF,∠ABG=60°,∴EA+EB+EC=GF+EF+EC≥GC ,∴GC=1∵∠GBM=90°-∠ABG =30°,∴在Rt △BGM 中,GM=m ,,Rt △GMC 中,勾股可得222GC GM CM =+,即:2222)(1m m ++=+,解得:m =,∴边长为2m =.【点睛】 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勾股定理.能根据旋转作图,得出EA+EB+EC=GF+EF+EC≥GC 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4.1【解析】【分析】设AB=a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别求出弧长EF 与弧长BE ,即可求出的值.【详解】设AB=a ,∵∴AD=1.5a ,则DE=0.5a ,∵平行四边形中,,∴∠D=120解析:1【解析】【分析】设AB=a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别求出弧长EF 与弧长BE ,即可求出12r r 的值. 【详解】设AB=a , ∵32AD AB = ∴AD=1.5a ,则DE=0.5a ,∵平行四边形ABCD 中,60A ∠=︒,∴∠D=120°,∴l 1弧长EF=12020.5360a π⨯⨯⨯=13a πl 2弧长BE=602360a π⨯⨯⨯=13a π ∴12r r =12l l =1 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弧长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弧长公式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5.x=±2【解析】移项得x2=4,∴x=±2.故答案是:x=±2.解析:x=±2【解析】移项得x 2=4,∴x=±2.故答案是:x=±2.26.60【解析】【分析】设旗杆的影长为xm ,然后利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例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旗杆的影长BE 为xm ,如图:∵AB ∥CD∴△ABE ∽△DCE∴,由题意知AB解析:60【解析】【分析】设旗杆的影长为xm ,然后利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例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旗杆的影长BE 为xm ,如图:∵AB ∥CD∴△ABE ∽△DCE ∴AB DC BE CE=, 由题意知AB=50,CD=15,CE=18,即,501518x,解得x=60,经检验,x=60是原方程的解,即高为50m的旗杆的影长为60m.故答案为:6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例.27.【解析】【分析】根据几何概率的求法: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就是阴影区域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详解】∵总面积为3×3=9,其中阴影部分面积为4××1×2=4,∴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解析:4 9【解析】【分析】根据几何概率的求法: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就是阴影区域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详解】∵总面积为3×3=9,其中阴影部分面积为4×12×1×2=4,∴飞镖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49,故答案为:49.【点睛】此题考查几何概率,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28.y=0.5(x-2)+5【解析】解:∵函数y=(x﹣2)2+1的图象过点A(1,m),B(4,n),∴m=(1﹣2)2+1=1,n=(4﹣2)2+1=3,∴A(1,1),B(4,3),过A作AC解析:y=0.5(x-2)2+5【解析】解:∵函数y=12(x﹣2)2+1的图象过点A(1,m),B(4,n),∴m=12(1﹣2)2+1=112,n=12(4﹣2)2+1=3,∴A(1,112),B(4,3),过A作AC∥x轴,交B′B的延长线于点C,则C(4,112),∴AC=4﹣1=3.∵曲线段AB扫过的面积为12(图中的阴影部分),∴AC•AA′=3AA′=12,∴AA′=4,即将函数y=12(x﹣2)2+1的图象沿y轴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一条新函数的图象,∴新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y=12(x﹣2)2+5.故答案为y=0.5(x﹣2)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求法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AA′是解题的关键.29.【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举出所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根据题意得出能够构成三角形的结果数,最后根据概率公式即可求解.【详解】从中任取3根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它们为2、4、6;2、4、解析:1 4【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举出所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再根据题意得出能够构成三角形的结果数,最后根据概率公式即可求解.【详解】从中任取3根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它们为2、4、6;2、4、8;2、6、8;、4、6、8,其中恰好能搭成一个三角形为4、6、8,所以恰好能搭成一个三角形的概率=14.故答案为14.【点睛】本题考查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和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列表法或树状图法展示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数及求出构成三角形的结果数.3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正六边形中心角为120°且其内角为120°.求出两个扇形圆心角,表示出扇形半径即可.详解:连OA由已知,M为AF中点,则OM⊥AF∵六边形ABCDEF为正六边形∴解析:3: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正六边形中心角为120°且其内角为120°.求出两个扇形圆心角,表示出扇形半径即可.详解:连OA由已知,M为AF中点,则OM⊥AF∵六边形ABCDEF为正六边形∴∠AOM=30°设AM=a∴AB=AO=2a,3a∵正六边形中心角为60°∴∠MON=120°∴扇形MON的弧长为:120331803aa π⋅=则r13同理:扇形DEF 的弧长为:120241803a a ππ⋅⋅= 则r 2=23ar 1:r 2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六边形的性质和扇形面积及圆锥计算.解答时注意表示出两个扇形的半径.三、解答题31.(1)①y =-10x +700;②当该商品的售价是50元/件时,月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4000元.(2)2.【解析】【分析】(1)①将点(40,300)、(45,250)代入一次函数表达式:y=kx+b 即可求解; ②设该商品的售价是x 元,则月销售利润w= y (x -30),求解即可;(2)根据进价变动后每件的利润变为[x-(m+30)]元,用其乘以月销售量,得到关于x 的二次函数,求得对称轴,判断对称轴大于50,由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x=40时w 取得最大值2400,解关于m 的方程即可.【详解】(1)①解:设y =kx +b (k ,b 为常数,k ≠0)根据题意得:,4030045250k b k b +=⎧⎨+=⎩解得:10700k b =-⎧⎨=⎩∴y =-10x +700②解:当该商品的进价是40-3000÷300=30元设当该商品的售价是x 元/件时,月销售利润为w 元根据题意得:w =y (x -30)=(x -30)(-10x +700)=-10x 2+1000 x -21000=-10(x -50)2+4000∴当x =50时w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4000答:当该商品的售价是50元/件时,月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4000元. (2)由题意得:w=[x-(m+30)](-10x+700)=-10x 2+(1000+10m )x-21000-700m对称轴为x=50+2m ∵m >0∴50+2m >50。
九年级全册数学复习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全册数学复习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cm和10cm,且这两边的夹角为60°,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多少cm?A. 26cmB. 28cmC. 30cmD. 32cm2. 已知函数f(x) = 2x + 3,那么f(3)的值为多少?A. 9B. 11C. 12D. 153.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 -3)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为?A. (2, 3)B. (-2, -3)C. (2, 3)D. (-2, 3)4.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那么第10项的值为多少?A. 19B. 20C. 21D. 225. 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5cm,那么这个圆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A. 25πB. 50πC. 75πD. 100π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两个角的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2. 任何数乘以0都等于0。
()3.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是最长的一边。
()4.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公差为0,则这个数列的所有项都相等。
()5. 任何数乘以-1都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10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cm。
2. 已知函数f(x) = 3x 5,那么f(4)的值为______。
3.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B(-3, 4)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为______。
4.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2,公差为3,那么第7项的值为______。
5. 已知一个圆的直径为10cm,那么这个圆的周长为______cm。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勾股定理的内容。
2. 请解释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区别。
3. 请说明圆的面积公式。
4. 请简述函数的概念。
5. 请解释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表示。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为10cm,宽为5cm,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期末考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若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的平方根,则这个数是()A. 0B. 1C. 1D. ±12. 若一个数是它自己的倒数,则这个数是()A. 0B. 1C. 1D. ±13.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A. 正数B. 负数C. 0D. 正数或04.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则这个数是()A. 正数B. 负数C. 0D. 正数或05. 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A. 0B. 1C. 1D. 0或16. 若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A. 0B. 1C. 1D. 0或17. 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自己的倒数,则这个数是()A. 0B. 1C. 1D. ±18. 若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自己的相反数,则这个数是()A. 0B. 1C. 1D. ±19.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立方,则这个数是()A. 正数B. 负数C. 0D. 正数或010.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平方,则这个数是()A. 正数B. 负数C. 0D. 正数或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自己的倒数,则这个数是______。
12. 若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自己的相反数,则这个数是______。
13.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立方,则这个数是______。
14.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平方,则这个数是______。
15. 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______。
16. 若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是______。
17. 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自己的倒数,则这个数是______。
18. 若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自己的相反数,则这个数是______。
19.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立方,则这个数是______。
20. 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平方,则这个数是______。
【数学】九年级全册期末复习试卷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数学】九年级全册期末复习试卷测试卷 (word 版,含解析)一、选择题1.如果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为4:9,那么它们的周长比为() A .2:3B .2:3C .4:9D .16:812.在半径为3cm 的⊙O 中,若弦AB =32,则弦AB 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为( ) A .30° B .45°C .30°或150°D .45°或135°3.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O ,已知CD a =,DCA β∠=∠,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BDC β∠=∠B .2sin aAO β=C .tan BC a β=D .cos aBD β=4.函数y=mx 2+2x+1的图像 与x 轴只有1个公共点,则常数m 的值是( ) A .1B .2C .0,1D .1,25.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6,BC =8,点M 是AB 上的一点,点N 是CB 上的一点,43=BM CN ,当∠CAN 与△CMB 中的一个角相等时,则BM 的值为( )A .3或4B .83或4C .83或6D .4或66.如图1,S 是矩形ABCD 的AD 边上一点,点E 以每秒k cm 的速度沿折线BS -SD -DC 匀速运动,同时点F 从点C 出发点,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边CB 匀速运动.已知点F 运动到点B 时,点E 也恰好运动到点C ,此时动点E ,F 同时停止运动.设点E ,F 出发t 秒时,△EBF 的面积为2ycm .已知y 与t 的函数图像如图2所示.其中曲线OM ,NP 为两段抛物线,MN 为线段.则下列说法:①点E 运动到点S 时,用了2.5秒,运动到点D 时共用了4秒; ②矩形ABCD 的两邻边长为BC =6cm ,CD =4cm ;③sin ∠ABS =32; ④点E 的运动速度为每秒2cm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7.小华同学某体育项目7次测试成绩如下(单位:分):9,7,10,8,10,9,1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 A .8,10B .10,9C .8,9D .9,108.如图,AB 是⊙O 的弦,∠BAC =30°,BC =2,则⊙O 的直径等于( )A .2B .3C .4D .6 9.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5,则圆锥的侧面积为( ) A .5πB .10πC .20πD .40π10.若关于x 的方程20ax bx c ++=的解为11x =-,23x =,则方程2(1)(1)0a x b x c -+-+=的解为( )A .120,2x x ==B .122,4x x =-=C .120,4x x ==D .122,2x x =-=11.如图,P 、Q 是⊙O 的直径AB 上的两点,P 在OA 上,Q 在OB 上,PC ⊥AB 交⊙O 于C ,QD ⊥AB 交⊙O 于D ,弦CD 交AB 于点E ,若AB=20,PC=OQ=6,则OE 的长为( )A .1B .1.5C .2D .2.512.抛物线2(1)2y x =-+的顶点坐标是( ) A .(﹣1,2)B .(﹣1,﹣2)C .(1,﹣2)D .(1,2)13.某果园2011年水果产量为100吨,2013年水果产量为144吨,求该果园水果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设该果园水果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144(1﹣x )2=100 B .100(1﹣x )2=144 C .144(1+x )2=100 D .100(1+x )2=144 14.二次函数y =x 2﹣2x +1与x 轴的交点个数是( ) A .0B .1C .2D .3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B .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C .所有直角三角形都相似D .所有矩形都相似二、填空题16.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 中,G 为CD 边中点,连接AG 并延长交BC 边的延长线于E 点,对角线BD 交AG 于F 点.已知FG =2,则线段AE 的长度为_____.17.一元二次方程290x 的解是__.18.已知二次函数222y x x -=-,当-1≤x≤4时,函数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19.如图,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AC 、BD 相交所成的锐角为60︒,当8AC BD +=时,四边形ABCD 的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20.将抛物线y =-5x 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是________. 21.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2,ABC ∆内接于O ,135ACB ∠=,则AB =__________.22.当a≤x≤a+1时,函数y=x 2﹣2x+1的最小值为1,则a 的值为_____.23.在Rt ABC ∆中,90C ∠=︒,12AC =,9BC =,圆P 在ABC ∆内自由移动.若P 的半径为1,则圆心P 在ABC ∆内所能到达的区域的面积为______.24.若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C >BC ,则AC =_____AB (用含无理数式子表示). 25.如图,O 的直径AB 与弦CD 相交于点53E AB AC ==,,,则tan ADC ∠=______.26.如图,P 为O 外一点,PA 切O 于点A ,若3PA =,45APO ∠=︒,则O 的半径是______.27.如图,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B 在圆O 上,若23AB =cm ,圆O 的半径为2cm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2cm .(结果保留根号和π)28.如图,港口A 在观测站 O 的正东方向,OA =4km ,某船从港口A 出发,沿北偏东15°方向航行一段距离后到达 B 处,此时从观测站O 处测得该船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则该船与观测站之间的距离(即OB 的长)为 _____km.29.23x +x 这样的方程,可以通过方程两边平方把它转化为2x +3=x 2,解得x 1=3,x 2=﹣1.但由于两边平方,可能产生增根,所以需要检验,经检验,当x 1=39=3满足题意;当x 2=﹣1时,1=﹣1不符合题意;所以原方程的解是x =3.运用以上经验,则方程x +5x +=1的解为_____.30.若一个圆锥的主视图是腰长为5,底边长为6的等腰三角形,则该圆锥的侧面积是____________.三、解答题31.新建马路需要在道路两旁安装路灯、种植树苗.如图,某道路一侧路灯AB 在两棵同样高度的树苗CE 和DF 之间,树苗高2 m ,两棵树苗之间的距离CD 为16 m ,在路灯的照射下,树苗CE 的影长CG 为1 m ,树苗DF 的影长DH 为3 m ,点G 、C 、B 、D 、H 在一条直线上.求路灯AB 的高度.32.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共享单车应运而生.为了解某小区居民使用共享单车的情况,某研究小组随机采访该小区的10位居民,得到这10位居民一周内使用共享单车的次数分别为:17,12,15,20,17,0,7,26,17,9. (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 (2)计算这10位居民一周内使用共享单车的平均次数;(3)若该小区有200名居民,试估计该小区居民一周内使用共享单车的总次数. 33.已知二次函数y =x 2+bx +c 的函数值y 与自变量x 之间的对应数据如表: x … ﹣1 0 1 2 3 4 … y…1052125…(1)求b 、c 的值;(2)当x 取何值时,该二次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34.如图,在ABC ∆中,90B ∠=︒,5cm AB =,7cm BC =,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边向点B 以1cm/s 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边向点C 以2cm /s 的速度移动(到达点C ,移动停止).(1)如果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Q 的长度等于210cm ? (2)在(1)中,PQB ∆的面积能否等于27cm ?请说明理由.35.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16的图象经过点(﹣2,﹣40)和点(6,8). (1)求这个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 (2)当y >0时,直接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四、压轴题36.已知:在ABC 中,,90AC BC ACB ︒=∠=,点F 在射线CA 上,延长BC 至点D ,使CD CF =,点E 是射线BF 与射线DA 的交点.(1)如图1,若点F 在边CA 上; ①求证:BE AD ⊥;②小敏在探究过程中发现45BEC ︒∠=,于是她想:若点F 在CA 的延长线上,是否也存在同样的结论?请你在图2上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并通过测量猜想BEC ∠的度数. (2)选择图1或图2两种情况中的任一种,证明小敏或你的猜想.37.翻转类的计算问题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因此初三(5)班聪慧的小菲同学结合2011年苏州市数学中考卷的倒数第二题对这类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人教版初三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初三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如果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是15厘米,那么它的每条边长是()。
A. 3厘米B. 5厘米C. 10厘米D. 15厘米2. 下列哪一个数是有理数?()A. √3B. √9C. √1D. π3. 下列函数中,哪一个函数是增函数?()A. y = x^2B. y = x^3C. y = 2x + 1D. y = 1/x4. 已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0,方差是4,那么这组数据中的数值()。
A. 都大于10B. 都小于10C. 大于10和小于10的都有D. 无法确定5. 下列哪一个图形不是正多边形?()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梯形C. 矩形D. 正方形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任何两个奇数之和都是偶数。
()2. 0的任何次幂都等于0。
()3. 两个负数相乘,结果是正数。
()4.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可以是两个相同的数。
()5. 任何一个数都有相反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36,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2. 任何数的零次幂都等于______。
3. 两个数的乘积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______。
4. 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的判别式是______。
5. 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0厘米,腰长是13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说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
2. 请简要说明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3. 请简要说明概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4. 请简要说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5. 请简要说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是2、5、8,求这个数列的第10项。
2. 解方程:2x^2 5x 3 = 0。
3. 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6厘米、4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期末复习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期末复习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选择题1.如图是一个圆柱形输水管横截而的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有水部分,如果水面的宽为8cm,水而最深的地方高度为2cm∙则该输水管的半径为(2.有一组数据5, 3, 5, 6,7,这组数据的众数为(3.如图,已知点D在ΔABC的BC边上,若ΛCAD = ABCD:BD=()B D CB. 5cmC. 6cmD. 8cmA. 3B. 6C. 5D. 7且CD.AC = ∖.2,则A. 1:2B. 2:3C. 1:4D. 1:34.如图,在"BC 中,DEW BC t若DF二2 t BC=6 t则△ADE 的面积△ ABC的面积A. —B. —C. —3 4 65.二次函数y=3(x→)2-l的图像顶点坐标是()A. (一2, 1)B. (-2, -1) C・(2, 1)D. (2, -1)6.在Rt∆ABC 中,ZC=90°, B84, AC=3, CD丄AB 于D,设ZACD=α,则COSa的值为B. D.)537. 若- = |,则丄上丄的值为()J 5 y 2 7 5 7 A. —B. —C. —D.—52758. 如图.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形中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ABC 相似的是于点A ■点B ( - 1 # 0),则①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a÷b÷c ;@a - b+c < 0 ; ③b?・ 4ac v 0 ;1A.—2 B.-31C. 一4 D. 15 11. sin60c的值是() 1 A ・*2C 迟 L- 2D・ 护12.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 2,则它们的面积比等于()A. 1: √2B ・ 1: 2C. 1: 3D ・1: 4 13.用配方法解方程X 2+8X + 9 = 0, 变形后的结果正确的是()A. (X + 4)2=-9B. (x + 4)2=- -7 C. (Λ+4)2=25 D. (x + 4)2=714.有一组数据:4, I 6, 6, 6, 8, 9,12, 1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A. 6 B. 7 C. 8 D. 915.若二次函数y=x 2∙2x+c 的图象与坐标轴只有两个公共点,则 C 应满足的条件是 A. C=OB. C=IC. C=O 或 C=ID ・C=O 或 c=- 10・10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从中任意抽取1件,恰好抽到次品的概率是() 二填空题() 19.如图,若二次函数y=ax 2÷bx÷c ( a≠0 )图彖的对称轴为x=l, 与y 轴交于点C,与 轴交C. 3D. 4其中正确的个数是(16・平而直角坐标系内的三个点A (1, -3) . B (0, -3)、C (2, -3),—确定一个圆.(填"能”或"不能")17.如图,在平而直角坐标系中,将AABO绕点A顺指针旋转到△人虽G的位置,点8、O 分别落在点际CI处,点8】在X轴上,再将"BC绕点弘顺时针旋转到∆4181C2的位置点C2⅛x轴上,将LA I B I C2绕点C?顺时针旋转到∆A2B2C2的位萱,点&2在X轴上,依次进18.如图,已知菱形ABCD中,AB = 4, ZC为钝角,AM丄BC于点M,N为AB 的中点・连接DN, MN•若ZDNM=90。
【数学】九年级全册期末复习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数学】九年级全册期末复习试卷(Word 版 含解析)一、选择题1.二次函数y =x 2﹣6x 图象的顶点坐标为( ) A .(3,0) B .(﹣3,﹣9) C .(3,﹣9) D .(0,﹣6) 2.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122a x m -+=的解为1x =,则a m -的值为( ) A .5 B .4C .3D .23.已知⊙O 的半径是4,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d =6.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离 B .相切 C .相交 D .无法判断 4.在Rt △ABC 中,AB =6,BC =8,则这个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是( )A .5B .2C .5或2D .2或7-15.如图,AB 是⊙O 的弦,半径OC ⊥AB ,D 为圆周上一点,若BC 的度数为50°,则∠ADC 的度数为 ( )A .20°B .25°C .30°D .50°6.已知OA ,OB 是圆O 的半径,点C ,D 在圆O 上,且//OA BC ,若26ADC ∠=︒,则B 的度数为( )A .30B .42︒C .46︒D .52︒7.如图,点A 、B 、C 是⊙O 上的三点,∠BAC = 40°,则∠OBC 的度数是( ) A .80° B .40° C .50° D .20° 8.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6=0的一个根为2,则b 的值为( )A .-2B .2C .-1D .19.为了考察某种小麦的长势,从中抽取了5株麦苗,测得苗高(单位:cm)为:10、16、8、17、19,则这组数据的极差是()A.8 B.9 C.10 D.1110.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5,则圆锥的侧面积为()A.5πB.10πC.20πD.40π11.sin60°的值是( )A.B.C.D.12.如图,随意向水平放置的大⊙O内部区域抛一个小球,则小球落在小⊙O内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A.12B.14C.13D.1913.如图,AB,AM,BN 分别是⊙O 的切线,切点分别为 P,M,N.若 MN∥AB,∠A=60°,AB=6,则⊙O 的半径是()A.32B.3 C.323D.314.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a﹣1=0没有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A.a<2 B.a>2 C.a<﹣2 D.a>﹣215.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4ac﹣b2<0;②4a+c<2b;③3b+2c<0;④m(am+b)+b<a(m≠﹣1),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二、填空题16.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6x+8=0的解,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17.已知二次函数222y x x -=-,当-1≤x≤4时,函数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18.在一块边长为30 cm 的正方形飞镖游戏板上,有一个半径为10 cm 的圆形阴影区域,则飞镖落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为__________.19.已知三点A (0,0),B (5,12),C (14,0),则△ABC 内心的坐标为____. 20.关于x 的方程2()0a x m b ++=的解是19x =-,211x =(a ,m ,b 均为常数,0a ≠),则关于x 的方程2(3)0a x m b +++=的解是________.21.已知点11(,)A x y ,22(,)B x y 在二次函数2(1)1y x =-+的图象上,若121x x >>,则1y __________2y .(填“>”“<”“=”)22.将抛物线y=﹣2x 2+1向左平移三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得到抛物线________; 2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60A ∠=︒,32AD AB =.以A 为圆心,AB 为半径画弧,交AD 于点E ,以D 为圆心,DE 为半径画弧,交CD 于点F .若用扇形ABE 围成一个圆维的侧面,记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r ;若用扇形DEF 围成另一个圆锥的侧面,记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r ,则12r r 的值为______.24.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2,BC=4,点E 、F 分别在BC 、CD 上,若AE=5,∠EAF=45°,则AF 的长为_____.25.如图(1),在矩形ABCD 中,将矩形折叠,使点B 落在边AD 上,这时折痕与边AD 和BC 分别交于点E 、点F .然后再展开铺平,以B 、E 、F 为顶点的△BEF 称为矩形ABCD 的“折痕三角形”.如图(2),在矩形ABCD 中,AB=2,BC=4,当“折痕△BEF”面积最大时,点E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甲、乙两人在100米短跑训练中,某5次的平均成绩相等,甲的方差是0.12,乙的方差是0.05,这5次短跑训练成绩较稳定的是_____.(填“甲”或“乙”)27.将抛物线y =-5x 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是________.28.如图,1ABB △,12AB B ,△A 2B 2B 3 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点 B ,B 1,B 2,B 3 在同一条 直线上,连接 A 2B 交 AB 1 于点 P ,交 A 1B 1 于点 Q ,则 PB 1∶QB 1 的值为___.29.如图,将二次函数y =12(x -2)2+1的图像沿y 轴向上平移得到一条新的二次函数图像,其中A (1,m ),B (4,n )平移后对应点分别是A′、B′,若曲线AB 所扫过的面积为12(图中阴影部分),则新的二次函数对应的函数表达是__________________.30.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5a =0有两个正的相等的实数根,则这两个相等实数根的和为_____.三、解答题31.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共享单车应运而生.为了解某小区居民使用共享单车的情况,某研究小组随机采访该小区的10位居民,得到这10位居民一周内使用共享单车的次数分别为:17,12,15,20,17,0,7,26,17,9. (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 (2)计算这10位居民一周内使用共享单车的平均次数;(3)若该小区有200名居民,试估计该小区居民一周内使用共享单车的总次数. 32.解方程: (1)(x +1)2﹣9=0 (2)x 2﹣4x ﹣45=033.定义:如图1,点P 为∠AOB 平分线上一点,∠MPN 的两边分别与射线OA ,OB 交于M ,N 两点,若∠MPN 绕点P 旋转时始终满足OM •ON =OP 2,则称∠MPN 是∠AOB 的“相关角”.(1)如图1,已知∠AOB=60°,点P为∠AOB平分线上一点,∠MPN的两边分别与射线OA,OB交于M,N两点,且∠MPN=150°.求证:∠MPN是∠AOB的“相关角”;(2)如图2,已知∠AOB=α(0°<α<90°),OP=3,若∠MPN是∠AOB的“相关角”,连结MN,用含α的式子分别表示∠MPN的度数和△MON的面积;(3)如图3,C是函数4yx=(x>0)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过点C的直线CD分别交x轴和y轴于点A,B两点,且满足BC=3CA,∠AOB的“相关角”为∠APB,请直接写出OP的长及相应点P的坐标.34.如图,点C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CA=CD,BC=BD.(1)求证:CD与⊙O相切;(2)若AB=8,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35.超市销售某种儿童玩具,如果每件利润为40元(市场管理部门规定,该种玩具每件利润不能超过60元),每天可售出50件.根据市场调查发现,销售单价每增加2元,每天销售量会减少1件.设销售单价增加x元,每天售出y件.(1)请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当x为多少时,超市每天销售这种玩具可获利润2250元?(3)设超市每天销售这种玩具可获利w元,当x为多少时w最大,最大值是多少?四、压轴题36.如图,等边ABC内接于O,P是AB上任一点(点P不与点A、B重合),连接AP、BP,过点C作CM BP交PA的延长线于点M.(1)求APC ∠和BPC ∠的度数; (2)求证:ACM BCP △≌△;(3)若1PA =,2PB =,求四边形PBCM 的面积; (4)在(3)的条件下,求AB 的长度.37.如图,点A 和动点P 在直线l 上,点P 关于点A 的对称点为Q .以AQ 为边作Rt ABQ △,使90BAQ ∠=︒,:3:4AQ AB =,作ABQ △的外接圆O .点C 在点P 右侧,4PC =,过点C 作直线m l ⊥,过点O 作OD m ⊥于点D ,交AB 右侧的圆弧于点E .在射线CD 上取点F ,使32DF CD =,以DE 、DF 等邻边作矩形DEGF ,设3AQ x =(1)用关于x 的代数式表示BQ 、DF .(2)当点P 在点A 右侧时,若矩形DEGF 的面积等于90,求AP 的长. (3)在点P 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当AP 为何值时,矩形DEGF 是正方形.38.如图,已知在矩形ABCD 中,AB =2,BC =3P ,Q 分别是BC ,AD 边上的一个动点,连结BQ ,以P 为圆心,PB 长为半径的⊙P 交线段BQ 于点E ,连结PD . (1)若DQ 3且四边形BPDQ 是平行四边形时,求出⊙P 的弦BE 的长;(2)在点P ,Q 运动的过程中,当四边形BPDQ 是菱形时,求出⊙P 的弦BE 的长,并计算此时菱形与圆重叠部分的面积.39.MN 是O 上的一条不经过圆心的弦,4MN =,在劣弧MN 和优弧MN 上分别有点A,B (不与M,N 重合),且AN BN =,连接,AM BM .(1)如图1,AB 是直径,AB 交MN 于点C ,30ABM ︒∠=,求CMO ∠的度数; (2)如图2,连接,OM AB ,过点O 作//OD AB 交MN 于点D ,求证:290MOD DMO ︒∠+∠=;(3)如图3,连接,AN BN ,试猜想AM MB AN NB ⋅+⋅的值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这个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40.如图,PA 切⊙O 于点A ,射线PC 交⊙O 于C 、B 两点,半径OD ⊥BC 于E ,连接BD 、DC 和OA ,DA 交BP 于点F ; (1)求证:∠ADC+∠CBD =12∠AOD ; (2)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将二次函数解析式变形为顶点式,进而可得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详解】解:∵y=x2﹣6x=x2﹣6x+9﹣9=(x﹣3)2﹣9,∴二次函数y=x2﹣6x图象的顶点坐标为(3,﹣9).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顶点,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D解析:D【解析】【分析】满足题意的有两点,一是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即未知数x的次数为1;二是方程的解为x=1,即1使等式成立,根据两点列式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1=1,2+m=2,解得,a=2,m=0,∴a-m=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方程解的定义,对定义的理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即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大于半径,则直线与圆相离进行判断.【详解】解:∵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d=6,⊙O的半径R=4,∴d>R,∴直线和圆相离.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掌握半径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D解析:D【解析】【分析】分AC为斜边和BC为斜边两种情况讨论.根据切线定理得过切点的半径垂直于三角形各边,利用面积法列式求半径长.【详解】第一情况:当AC为斜边时,如图,设⊙O是Rt△ABC的内切圆,切点分别为D,E,F,连接OC,OA,OB,∴OD⊥AC, OE⊥BC,OF⊥AB,且OD=OE=OF=r,在Rt△ABC中,AB=6,BC=8,由勾股定理得,2210AC AB BC=+= ,∵=++ABC AOC BOC AOBS S S S ,∴11112222AB BC AB OF BC OE AC OD ,∴1111686810 2222r r r ,∴r=2.第二情况:当BC为斜边时,如图,设⊙O是Rt△ABC的内切圆,切点分别为D,E,F,连接OC,OA,OB,∴OD⊥BC, OE⊥AC,OF⊥AB,且OD=OE=OF=r,在Rt△ABC中,AB=6,BC=8,由勾股定理得,2227AC BC AB ,∵=++ABC AOC BOC AOBS S S S ,∴11112222AB AC AB OF BC OD AC OE ,∴11116276827 2222r r r ,∴71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切圆半径的求法及勾股定理,依据圆的切线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等面积法是求高度等线段长的常用手段.5.B解析:B 【解析】 【分析】利用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得到∠BOC=50°,利用垂径定理得到=AC BC ,然后根据圆周角定理计算∠ADC 的度数. 【详解】∵BC 的度数为50°, ∴∠BOC=50°, ∵半径OC ⊥AB , ∴=AC BC , ∴∠ADC=12∠BOC=25°.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也考查了垂径定理和圆周角定理.6.D解析:D 【解析】 【分析】连接OC ,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AOC ,再根据平行得到∠OCB ,利用圆内等腰三角形即可求解. 【详解】 连接CO , ∵26ADC ∠=︒ ∴∠AOC=252ADC ∠=︒ ∵//OA BC∴∠OCB=∠AOC=52︒∵OC=BO,∴B=∠OCB=52︒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周角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圆的基本性质及圆周角定理的内容.7.C解析:C【解析】∵∠BOC=2∠BAC,∠BAC=40°∴∠BOC=80°,∵OB=OC,∴∠OBC=∠OCB=(180°-80°)÷2=50°故选C.8.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2代入方程得到关于b的一次方程,然后解一次方程即可.【详解】解:把x=2代入程x2+bx-6=0得4+2b-6=0,解得b=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9.D解析:D【解析】【分析】计算最大数19与最小数8的差即可.【详解】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极差,即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10.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圆锥面积=Rr 计算.【详解】Rr =2510,故选:B.【点睛】 此题考查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共有三个公式计算圆锥的面积,做题时依据所给的条件恰当选择即可解答.1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答即可. 【详解】sin6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记几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题关键. 12.B解析:B【解析】【分析】针扎到内切圆区域的概率就是内切圆的面积与外切圆面积的比.【详解】解:∵如图所示的正三角形,∴∠CAB =60°,∴∠OAB =30°,∠OBA =90°,设OB =a ,则OA =2a ,则小球落在小⊙O 内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22142a a ππ=.【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问题,掌握圆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判断四边形ABNM 为梯形,再由切线的性质可推出∠ABN=60°,从而判定△APO ≌△BPO ,可得AP=BP=3,在直角△APO 中,利用三角函数可解出半径的值.【详解】解:连接OP ,OM ,OA ,OB ,ON∵AB ,AM ,BN 分别和⊙O 相切,∴∠AMO=90°,∠APO=90°,∵MN ∥AB ,∠A =60°,∴∠AMN=120°,∠OAB=30°,∴∠OMN=∠ONM=30°,∵∠BNO=90°,∴∠ABN=60°,∴∠ABO=30°,在△APO 和△BPO 中,OAP OBP APO BPO OP OP ∠=∠⎧⎪∠=∠⎨⎪=⎩,△APO ≌△BPO (AAS ),∴AP=12AB=3, ∴tan ∠OAP=tan30°=OP AP 3 ∴3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切线长定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说明点P 是AB 中点,难度不大.14.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得根的判别式0<,即可得出关于a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a =,2b =-,1c a =-,由题意可知:()()22424110b ac a =-=--⨯⨯-<⊿,∴a >2,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a ≠0)的根的判别式24b ac =-⊿: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 15.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解:∵抛物线和x 轴有两个交点,∴b 2﹣4ac >0,∴4ac ﹣b 2<0,∴①正确;∵对称轴是直线x ﹣1,和x 轴的一个交点在点(0,0)和点(1,0)之间,∴抛物线和x 轴的另一个交点在(﹣3,0)和(﹣2,0)之间,∴把(﹣2,0)代入抛物线得:y=4a ﹣2b+c >0,∴4a+c >2b ,∴②错误;∵把(1,0)代入抛物线得:y=a+b+c <0,∴2a+2b+2c<0,∵b=2a,∴3b,2c<0,∴③正确;∵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y=a﹣b+c的值最大,即把(m,0)(m≠0)代入得:y=am2+bm+c<a﹣b+c,∴am2+bm+b<a,即m(am+b)+b<a,∴④正确;即正确的有3个,故选B.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填空题16.14【解析】【分析】先求出方程的两根,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到合题意的边,进而求得三角形周长即可.【详解】解:x2﹣6x+8=0,(x﹣2)(x﹣4)=0,x﹣2=0,x﹣4=0解析:14【解析】【分析】先求出方程的两根,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到合题意的边,进而求得三角形周长即可.【详解】解:x2﹣6x+8=0,(x﹣2)(x﹣4)=0,x﹣2=0,x﹣4=0,x1=2,x2=4,当x=2时,2+3<6,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所以x=2舍去,当x=4时,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周长是3+6+4=13,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成三角形的好习惯,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解法本题的关键.17.-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求得当−1≤x≤4时,函数的最小值.【详解】解:∵二次函数,∴该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x =1,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1时,y 随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求得当−1≤x ≤4时,函数的最小值.【详解】解:∵二次函数222y x x -=-,∴该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x =1,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x≤4,∴当x =1时,y 取得最小值,此时y =-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 18.【解析】【分析】分别计算半径为10cm 的圆的面积和边长为30cm 的正方形ABCD 的面积,然后计算即可求出飞镖落在圆内的概率;【详解】解:(1)∵半径为10cm 的圆的面积=π•102=100 解析:9π 【解析】【分析】 分别计算半径为10cm 的圆的面积和边长为30cm 的正方形ABCD 的面积,然后计算S S 半圆正方形即可求出飞镖落在圆内的概率;【详解】解:(1)∵半径为10cm的圆的面积=π•102=100πcm2,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ABCD的面积=302=900cm2,∴P(飞镖落在圆内)=100==9009SSππ半圆正方形,故答案为:9π.【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概率,掌握概率=相应的面积与总面积之比是解题的关键.19.(6,4).【解析】【分析】作BQ⊥AC于点Q,由题意可得BQ=12,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出BC、AB的长,继而利用三角形面积,可得△OAB内切圆半径,过点P作PD⊥AC于D,PF⊥AB于F,P解析:(6,4).【解析】【分析】作BQ⊥AC于点Q,由题意可得BQ=12,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出BC、AB的长,继而利用三角形面积,可得△OAB内切圆半径,过点P作PD⊥AC于D,PF⊥AB于F,PE⊥BC于E,设AD=AF=x,则CD=CE=14-x,BF=13-x,BE=BC-CE=15-(14-x)=1+x,由BF=BE可得13-x=1+x,解之求出x的值,从而得出点P的坐标,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过点B作BQ⊥AC于点Q,则AQ=5,BQ=12,∴13=,CQ=AC-AQ=9,∴15=设⊙P的半径为r,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可得:r=14124 141315⨯=++过点P作PD⊥AC于D,PF⊥AB于F,PE⊥BC于E,设AD=AF=x,则CD=CE=14-x,BF=13-x,∴BE=BC-CE=15-(14-x)=1+x,由BF=BE可得13-x=1+x,解得:x=6,∴点P的坐标为(6,4),故答案为:(6,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公式及切线长定理,根据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公式及切线长定理求出点P 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20.x1=-12,x2=8【解析】【分析】把后面一个方程中的x +3看作一个整体,相当于前面方程中的x 来求解.【详解】解:∵关于x 的方程的解是,(a ,m ,b 均为常数,a≠0),∴方程变形为,即解析:x 1=-12,x 2=8【解析】【分析】把后面一个方程中的x +3看作一个整体,相当于前面方程中的x 来求解.【详解】解:∵关于x 的方程2()0a x m b ++=的解是19x =-,211x =(a ,m ,b 均为常数,a≠0),∴方程2(3)0a x m b +++=变形为2[(3)]0a x m b +++=,即此方程中x +3=-9或x +3=11,解得x 1=-12,x 2=8,故方程2(3)0a x m b +++=的解为x 1=-12,x 2=8.故答案为x 1=-12,x 2=8.【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方程解的含义.注意观察两个方程的特点,运用整体思想进行简便计算. 21.【解析】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当x>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若x1>x2>1 时,y1>y2 .故答案为>解析:12y y >【解析】抛物线()2y x 11=-+的对称轴为:x=1,∴当x>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若x 1>x 2>1 时,y 1>y 2 .故答案为> 22.【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平移的规律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平移后的抛物线为.【点睛】此题考查抛物线的平移规律:对称轴左加右减,函数值上加下减,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是解题的关解析:()2231y x =-+-【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平移的规律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平移后的抛物线为()2231y x =-+-.【点睛】此题考查抛物线的平移规律:对称轴左加右减,函数值上加下减,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23.1【解析】【分析】设AB=a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别求出弧长EF 与弧长BE ,即可求出的值.【详解】设AB=a ,∵∴AD=1.5a ,则DE=0.5a ,∵平行四边形中,,∴∠D=120解析:1【解析】 【分析】 设AB=a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别求出弧长EF 与弧长BE,即可求出12r r 的值. 【详解】设AB=a ,∵32AD AB = ∴AD=1.5a ,则DE=0.5a ,∵平行四边形ABCD 中,60A ∠=︒,∴∠D=120°,∴l 1弧长EF=12020.5360a π⨯⨯⨯=13a π l 2弧长BE=602360a π⨯⨯⨯=13a π ∴12r r =12l l =1 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弧长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弧长公式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4.【解析】分析:取AB 的中点M ,连接ME ,在AD 上截取ND=DF ,设DF=DN=x ,则NF=x ,再利用矩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证明△AME ∽△FNA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可求出x 的解析:410 【解析】分析:取AB 的中点M ,连接ME ,在AD 上截取ND=DF ,设DF=DN=x ,则NF=2x ,再利用矩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证明△AME ∽△FNA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可求出x 的值,在直角三角形ADF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F 的长.详解:取AB 的中点M ,连接ME ,在AD 上截取ND=DF ,设DF=DN=x ,∵四边形ABCD 是矩形,∴∠D=∠BAD=∠B=90°,AD=BC=4,∴2x ,AN=4﹣x ,∵AB=2,∴AM=BM=1,∵AB=2,∴BE=1,∴=∵∠EAF=45°,∴∠MAE+∠NAF=45°,∵∠MAE+∠AEM=45°,∴∠MEA=∠NAF,∴△AME∽△FNA,∴AM ME FN AN=,4x=-,解得:x=4 3∴3=.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运用,正确添加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5.(,2).【解析】【分析】【详解】解:如图,当点B与点D重合时,△BEF面积最大,设BE=DE=x,则AE=4-x,在RT△ABE中,∵EA2+AB2=BE2,∴(4-x)2+22=解析:(32,2).【解析】【分析】【详解】解:如图,当点B与点D重合时,△BEF面积最大,设BE=DE=x,则AE=4-x,在RT△ABE中,∵EA2+AB2=BE2,∴(4-x)2+22=x2,∴x=52,∴BE=ED=52,AE=AD-ED=32,∴点E坐标(32,2).故答案为:(32,2).【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是关键.26.乙【解析】【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详解】解:∵甲的方差为0解析:乙【解析】【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详解】解:∵甲的方差为0.14,乙的方差为0.06,∴S甲2>S乙2,∴成绩较为稳定的是乙;故答案为:乙.【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27.y=-5(x+2)2-3【解析】【分析】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出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再利用顶点式解析式写出即可.【详解】解:∵抛物线y=-5x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解析:y=-5(x+2)2-3【解析】【分析】根据向左平移横坐标减,向下平移纵坐标减求出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再利用顶点式解析式写出即可.【详解】解:∵抛物线y=-5x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新抛物线顶点坐标为(-2,-3),∴所得到的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5(x+2)2-3.故答案为:y=-5(x+2)2-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掌握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是关键.28.【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说明PB1∥A2 B3,A1B1∥A2B2,从而说明△BB1P∽△BA2 B3,△BB1Q∽△BB2A2,再得到PB1 和A2B3的关系以及QB1和A2B2的关系,根据解析:2 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说明PB1∥A2 B3,A1B1∥A2B2,从而说明△BB1P∽△BA2 B3,△BB1Q∽△BB2A2,再得到PB1和A2B3的关系以及QB1和A2B2的关系,根据A2B3=A2B2,得到PB1和QB1的比值.【详解】解:∵△ABB1,△A1B1B2,△A2B2B3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BB1P=∠B3,∠A1B1 B2=∠A2B2B3,∴PB1∥A2B3,A1B1∥A2B2,∴△BB1P∽△BA2 B3,△BB1Q∽△BB2A2,∴112331==3PB BB A BBB ,112221==2QB BB A B BB , ∴1231=3PB A B ,1221=2QB A B , ∵2322=A B A B , ∴PB 1∶QB 1=13A 2B 3∶12A 2 B 2=2:3. 故答案为:23.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29.y=0.5(x-2)+5【解析】解:∵函数y=(x ﹣2)2+1的图象过点A (1,m ),B (4,n ),∴m=(1﹣2)2+1=1,n=(4﹣2)2+1=3,∴A(1,1),B (4,3),过A 作AC解析:y=0.5(x-2)2+5【解析】解:∵函数y =12(x ﹣2)2+1的图象过点A (1,m ),B (4,n ),∴m =12(1﹣2)2+1=112,n =12(4﹣2)2+1=3,∴A (1,112),B (4,3),过A 作AC ∥x 轴,交B ′B 的延长线于点C ,则C (4,112),∴AC =4﹣1=3.∵曲线段AB 扫过的面积为12(图中的阴影部分),∴AC •AA ′=3AA ′=12,∴AA ′=4,即将函数y =12(x ﹣2)2+1的图象沿y 轴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一条新函数的图象,∴新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y =12(x ﹣2)2+5.故答案为y =0.5(x ﹣2)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求法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AA ′是解题的关键.30.2【解析】【分析】根据根的判别式,令,可得,解方程求出b =﹣2a ,再把b 代入原方程,根据韦达定理:即可.【详解】当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5a =0有两个正的相等的实数根时, ,即解析:【解析】【分析】根据根的判别式,令=0∆,可得2220=0b a -,解方程求出b =﹣,再把b 代入原方程,根据韦达定理:12b x x a+=-即可. 【详解】当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5a =0有两个正的相等的实数根时, =0∆,即2220=0b a -,解得b =﹣a 或b =(舍去),原方程可化为ax 2﹣+5a =0,则这两个相等实数根的和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1. 的相反数是()A. B. 2 C. D.2.若点A(1+m, 1﹣n)与点B(﹣3, 2)关于y轴对称, 则m+n的值是()A. ﹣5B. ﹣3C. 3D. 13.若点, , 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则, , 的大小关系是()A. B. C. D.4.为考察甲、乙、丙、丁四种小麦的长势, 在同一时期分别从中随机抽取部分麦苗, 获得苗高(单位: cm)的平均数与方差为: = =13, = =15: s甲2=s丁2=3.6, s乙2=s丙2=6.3.则麦苗又高又整齐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5.一个整数8155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1555×1010, 则原数中“0”的个数为()A. 4B. 6C. 7D. 106. 对于二次函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x>0, y随x的增大而增大B. 当x=2时, y有最大值-3C.图像的顶点坐标为(-2, -7)D. 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7.如图, 在和中, , 连接交于点, 连接.下列结论:①;②;③平分;④平分.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 4B. 3C. 2D. 18.如图, AB是⊙O的直径, BC与⊙O相切于点B, AC交⊙O于点D, 若∠ACB=50°, 则∠BOD等于()A. 40°B. 50°C. 60°D. 80°9.如图, 四边形ABCD内接于⊙O, 点I是△ABC的内心, ∠AIC=124°, 点E 在AD的延长线上, 则∠CDE的度数为()A. 56°B. 62°C. 68°D. 78°10.两个一次函数与, 它们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 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8分)1. 计算: =______________.2. 分解因式: a2b+4ab+4b=_______.3. 若二次根式有意义, 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4.如图, 在Rt△ACB中, ∠ACB=90°, ∠A=25°, D是AB上一点, 将Rt △ABC沿CD折叠, 使点B落在AC边上的B′处, 则∠ADB′等于______.5. 如图所示, 直线a经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 分别过正方形的顶点B.D作BF⊥a于点F, DE⊥a于点E, 若DE=8, BF=5, 则EF的长为__________.6. 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 B两点, 与y轴交于点C, 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任意一点, 若点D.E、F分别是BC.BP、PC的中点, 连接DE, DF, 则DE+DF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 共72分)1. 解方程:=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已知点, 直线经过点. 抛物线恰好经过三点中的两点.(1)判断点是否在直线上. 并说明理由;(2)求,a b的值;(3)平移抛物线, 使其顶点仍在直线上, 求平移后所得抛物线与轴交点纵坐标的最大值.3.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 E、F分别是AB.BC边上的点,且∠EDF=45°.将△DA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 得到△DCM.(1)求证: EF=FM(2)当AE=1时, 求EF的长.4. 已知是的直径, 弦与相交, .(Ⅰ)如图①, 若为的中点, 求和的大小;(Ⅱ)如图②, 过点作的切线, 与的延长线交于点, 若, 求的大小.5. 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来, 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关注, 学校为了解全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随机调查了部分0次1次2次3次4次及以上学生在一周内借阅图书的次数, 并制成如图不完整的统计表.学生借阅图书的次数统计表借阅图书的次数人数7 13 a 10 3请你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 解答下列问题:______, ______.该调查统计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 众数是______.()3请计算扇形统计图中“3次”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 根据调查结果, 估计该校学生在一周内借阅图书“4次及以上”的人数.6. 俄罗斯世界杯足球赛期间, 某商店销售一批足球纪念册, 每本进价40元, 规定销售单价不低于44元, 且获利不高于30%. 试销售期间发现, 当销售单价定为44元时, 每天可售出300本, 销售单价每上涨1元, 每天销售量减少10本, 现商店决定提价销售. 设每天销售量为y本, 销售单价为x元.(1)请直接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和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当每本足球纪念册销售单价是多少元时, 商店每天获利2400元?(3)将足球纪念册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 商店每天销售纪念册获得的利润w 元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1.D2.D3.B4.D5.B6.B7、B8、D9、C1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8分)1、.2.b(a+2)23.4、40°.5.13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 共72分)1.x=12、(1)点在直线上, 理由见详解;(2)a=-1, b=2;(3)3.(1)略;(2)5 2.4.(1)52°, 45°;(2)26°5、17、20;2次、2次;;人.6、(1)y=﹣10x+740(44≤x≤52);(2)当每本足球纪念册销售单价是50元时, 商店每天获利2400元;(3)将足球纪念册销售单价定为52元时, 商店每天销售纪念册获得的利润w元最大, 最大利润是2640元.。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试卷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试卷复习练习(Word 版 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是一个圆柱形输水管横截面的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有水部分,如果水面AB 的宽为8cm ,水面最深的地方高度为2cm ,则该输水管的半径为( )A .3cmB .5cmC .6cmD .8cm 2.二次函数y=﹣(x ﹣1)2+5,当m≤x≤n 且mn <0时,y 的最小值为2m ,最大值为2n ,则m+n 的值为( )A .B .2C .D .3.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是边BC 、CD 的中点,AE 、AF 分别交BD 于点G 、H ,则图中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与□ABCD 的面积之比为( )A .7 : 12B .7 : 24C .13 : 36D .13 : 724.如图,点A ,B ,C 在⊙O 上,∠A=36°,∠C=28°,则∠B=( )A .100°B .72°C .64°D .36° 5.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9:16,则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是( ) A .9︰16B .3︰4C .9︰4D .3︰16 6.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2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1B .k <1且k≠0C .k≥﹣1且k≠0D .k >﹣1且k≠0 7.若将二次函数2yx 的图象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则所得图象对应函数的表达式为( )A .2(2)2y x =++B .2(2)2y x =--C .2(2)2y x =+-D .2(2)2y x =-+8.如图,△ABC 内接于⊙O ,连接OA 、OB ,若∠ABO =35°,则∠C 的度数为( )A .70°B .65°C .55°D .45° 9.方程2x x =的解是( ) A .x=0B .x=1C .x=0或x=1D .x=0或x=-1 10.有一组数据:4,6,6,6,8,9,12,1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 A .6B .7C .8D .9 11.二次函数y =x 2﹣2x +1与x 轴的交点个数是( )A .0B .1C .2D .3 12.如图,△ABC 中AB 两个顶点在x 轴的上方,点C 的坐标是(﹣1,0),以点C 为位似中心,在x 轴的下方作△ABC 的位似图形△A′B′C′,且△A′B′C′与△ABC 的位似比为2:1.设点B 的对应点B′的横坐标是a ,则点B 的横坐标是( )A .12a -B .1(1)2a -+C .1(1)2a --D .1(3)2a -+ 二、填空题13.将二次函数y=x 2﹣1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14.如图,Rt △ABC 中,∠C =90°,AC =4,BC =3,点D 是AB 边上一点(不与A 、B 重合),若过点D 的直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并且平分△ABC 的周长,则AD 的长为____.1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12x 2﹣2kx+1-4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代数式(k-2)2+2k(1-k)的值为______.16.已知一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6cm ,高为8cm ,则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cm 2.(结果保留π)17.把抛物线22(1)1y x =-+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18.某电视台招聘一名记者,甲应聘参加了采访写作、计算机操作和创意设计的三项素质测试得分分别为70、60、90,三项成绩依次按照5:2:3计算出最后成绩,那么甲的成绩为__.19.如图,直线y=12x ﹣2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和点B ,点C 在直线AB 上,且点C 的纵坐标为﹣1,点D 在反比例函数y=k x 的图象上,CD 平行于y 轴,S △OCD =52,则k 的值为________.20.一元二次方程x 2﹣3x+2=0的两根为x 1,x 2,则x 1+x 2﹣x 1x 2=______.21.在Rt △ABC 中,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6和8,则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长为_____.22.如图,港口A 在观测站 O 的正东方向,OA =4km ,某船从港口A 出发,沿北偏东15°方向航行一段距离后到达 B 处,此时从观测站O 处测得该船位于北偏东60°的方向,则该船与观测站之间的距离(即OB 的长)为 _____km.23.某计算机程序第一次算得m 个数据的平均数为x ,第二次算得另外n 个数据的平均数为y ,则这m n 个数据的平均数等于______.24.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顶点A 、D 分别落在x 轴、y 轴,OD =2OA =6,AD :AB =3:1.则点B 的坐标是_____.三、解答题25.画图并回答问题:(1)在网格图中,画出函数2y x x 2=--与1y x =+的图像;(2)直接写出不等式221x x x -->+的解集.26.某商场以每件42元的价格购进一种服装,由试销知,每天的销量t (件)与每件的销售价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为t=204-3x.(1)试写出每天销售这种服装的毛利润y (元)与每件售价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毛利润=销售价-进货价);(2)每件销售价为多少元,才能使每天的毛利润最大?最大毛利润是多少?27.已知二次函数218y x bx c =++(b 、c 为常数)的图像经过点()0,1-和点()4,1A . (1)求b 、c 的值;(2)如图1,点()10,C m 在抛物线上,点M 是y 轴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 平行于x 轴的直线l 平分AMC ∠,求点M 的坐标;(3)如图2,在(2)的条件下,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以P为圆心、PM为半径的圆与x轴相交于E、F两点,若PEF的面积为26,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28.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H,点F是AD上一点,连接AF交CD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AFC∽△ACE;(2)若AC=5,DC=6,当点F为AD的中点时,求AF的值.29.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x2+x-6=0;(2)2(x-1)2-8=0.30.如图,四边形OABC为矩形,OA=4,OC=5,正比例函数y=2x的图像交AB于点D,连接DC,动点Q从D点出发沿DC向终点C运动,动点P从C点出发沿CO向终点O运动.两点同时出发,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设从出发起运动了t s.(1)求点D的坐标;(2)若PQ∥OD,求此时t的值?(3)是否存在时刻某个t,使S△DOP=52S△PCQ?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当t为何值时,△DPQ是以DQ为腰的等腰三角形?31.如图,小明在一块平地上测山高,先在B处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30°,然后向山脚直行60米到达C处,再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45°,求山高AD的长度.(测角仪高度忽略不计)32.如图,点C在以AB为直径的圆上,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CA=CD,BC=BD.(1)求证:CD与⊙O相切;(2)若AB=8,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先过点O作OD⊥AB于点D,连接OA,由垂径定理可知AD=12AB,设OA=r,则OD=r﹣2,在Rt△AOD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r的值.【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O作OD⊥AB于点D,连接OA,∵OD⊥AB,∴AD=12AB=4cm,设OA=r,则OD=r﹣2,在Rt△AOD中,OA2=OD2+AD2,即r2=(r﹣2)2+42,解得r=5cm.∴该输水管的半径为5cm;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垂径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的运用.2.D解析:D【解析】【分析】由m≤x≤n和mn<0知m<0,n>0,据此得最小值为2m为负数,最大值为2n为正数.将最大值为2n分两种情况,①顶点纵坐标取到最大值,结合图象最小值只能由x=m时求出.②顶点纵坐标取不到最大值,结合图象最大值只能由x=n求出,最小值只能由x=m求出.【详解】解:二次函数y=﹣(x﹣1)2+5的大致图象如下:.①当m≤0≤x≤n<1时,当x=m时y取最小值,即2m=﹣(m﹣1)2+5,解得:m=﹣2.当x=n时y取最大值,即2n=﹣(n﹣1)2+5,解得:n=2或n=﹣2(均不合题意,舍去);②当m≤0≤x≤1≤n时,当x=m时y取最小值,即2m=﹣(m﹣1)2+5,解得:m=﹣2.当x=1时y取最大值,即2n=﹣(1﹣1)2+5,解得:n=52,或x=n时y取最小值,x=1时y取最大值,2m=-(n-1)2+5,n=52,∴m=118, ∵m <0, ∴此种情形不合题意,所以m+n=﹣2+52=12. 3.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想办法证明BG=GH=DH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D ∥BC ,AB=CD ,AD=BC ,∵DF=CF ,BE=CE , ∴12DH DF HB AB ==,12BG BE DG AD ==, ∴13DH BG BD BD ==, ∴BG=GH=DH ,∴S △ABG =S △AGH =S △ADH ,∴S 平行四边形ABCD =6 S △AGH ,∴S △AGH :ABCD S 平行四边形=1:6,∵E 、F 分别是边BC 、CD 的中点, ∴12EF BD =, ∴14EFC BCDD S S =, ∴18EFC ABCD S S =四边形, ∴1176824AGH EFCABCD S S S +=+=四边形=7∶24,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性质,题目的综合性很强,难度中等.4.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设AC 和OB 交于点D ,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圆周角度数2倍可得:∠O=2∠A=72°,根据∠C=28°可得:∠ODC=80°,则∠ADB=80°,则∠B=180°-∠A-∠ADB=180°-36°-80°=64°,故本题选C .5.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中,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得到结果.因为面积比是9:16,则相似比是3︰4,故选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6.D解析:D【解析】∵一元二次方程kx 2﹣2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2﹣4ac=4+4k >0,且k≠0.解得:k >﹣1且k≠0.故选D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分类思想的应用.7.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平移规律:上加下减,左加右减解答即可.【详解】解:将2y x 的图象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则所得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2(2)2y x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平移,属于基本知识题型,熟练掌握抛物线的平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求得∠O的度数,再进一步根据圆周角定理求解.【详解】解:∵OA=OB,∠ABO=35°,∴∠BAO=∠ABO=35°,∴∠O=180°-35°×2=110°,∴∠C=12∠O=5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能理解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是解决此题的关键.9.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法,可得答案.【详解】解:2x x,方程整理,得,x2-x=0因式分解得,x(x-1)=0,于是,得,x=0或x-1=0,解得x1=0,x2=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是解题关键.10.B解析:B【解析】【分析】先把这组数据按顺序排列:4,6,6,6,8,9,12,13,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8的平均数.【详解】∵一组数据:4,6,6,6,8,9,12,1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821427+÷÷==,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中位数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中位数的求解方法:先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最中间的那个数据是中位数,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居于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才是中位数.11.B解析:B【解析】由△=b 2-4ac=(-2)2-4×1×1=0,可得二次函数y=x 2-2x+1的图象与x 轴有一个交点.故选B .12.D解析:D【解析】【分析】设点B 的横坐标为x ,然后表示出BC 、B′C 的横坐标的距离,再根据位似变换的概念列式计算.【详解】设点B 的横坐标为x ,则B 、C 间的横坐标的长度为﹣1﹣x ,B′、C 间的横坐标的长度为a+1,∵△ABC 放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A′B′C ,∴2(﹣1﹣x )=a+1,解得x =﹣12(a+3),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根据位似变换的定义,利用两点间的横坐标的距离等于对应边的比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y=x2+2【解析】分析:先确定二次函数y=x2﹣1的顶点坐标为(0,﹣1),再根据点平移的规律得到点(0,﹣1)平移后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0,2),然后根据顶点式写出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详解析:y=x 2+2【解析】分析:先确定二次函数y=x2﹣1的顶点坐标为(0,﹣1),再根据点平移的规律得到点(0,﹣1)平移后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0,2),然后根据顶点式写出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详解:二次函数y=x2﹣1的顶点坐标为(0,﹣1),把点(0,﹣1)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0,2),所以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故答案为y=x2+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由于抛物线平移后的形状不变,故a不变,所以求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通常可利用两种方法:一是求出原抛物线上任意两点平移后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二是只考虑平移后的顶点坐标,即可求出解析式.14.、、【解析】【分析】根据直线平分三角形周长得出线段的和差关系,再通过四种情形下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线段的长.【详解】解:设过点D的直线与△ABC的另一个交点为E,∵AC=4,BC=解析:83、103、54【解析】【分析】根据直线平分三角形周长得出线段的和差关系,再通过四种情形下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线段的长.【详解】解:设过点D的直线与△ABC的另一个交点为E,∵AC=4,BC=3,∴设AD=x,BD=5-x,∵DE平分△ABC周长,∴周长的一半为(3+4+5)÷2=6,分四种情况讨论:①△BED∽△BCA,如图1,BE=1+x∴BE BDBC AB=,即:5153x x-+=,解得x=54,②△BDE∽△BCA,如图2,BE=1+x∴BD BEBC AB=,即:5135x x-+=,解得:x=11 4,BE=154>BC,不符合题意.③△ADE∽△ABC,如图3,AE=6-x∴AD AEAB AC=,即654x x-=,解得:x=103,④△BDE∽△BCA,如图4,AE=6-x∴AD AEAC AB=,即:645x x-=,解得:x=83,综上:AD 的长为83、103、 54. 【点睛】 本题考查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根据不同的相似模型分情况讨论,根据不同的线段比例关系求解.1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为0,列出含k 的等式,再将所求代数进行变形后整体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x2﹣2kx+1-4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解析:72【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为0,列出含k 的等式,再将所求代数进行变形后整体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12x 2﹣2kx+1-4k=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2214241402b ac k k ,整理得,22410k k , ∴21+22k k 2221k k k 224k k224k k当21 +22k k时,224k k142=-+72=故答案为:7 2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根个数之间的关系,根据根的个数确定根的判别式的符号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60π【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圆锥的母线长,再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求解即可.由题意得圆锥的母线长∴圆锥的侧面积.考点:勾股定理,圆锥的侧面积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圆锥的侧解析:60π【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圆锥的母线长,再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求解即可.由题意得圆锥的母线长∴圆锥的侧面积.考点:勾股定理,圆锥的侧面积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圆锥的侧面积底面半径×母线. 17.【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平移即可.【详解】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是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解析:22(1)2y x =+-【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平移即可.【详解】抛物线22(1)1y x =-+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是 22(12)13y x =-++-即22(1)2y x =+-故答案为:22(1)2y 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平移,掌握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是解题的关键. 18.74【解析】【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详解】甲的成绩=,故答案为:74.【点睛】此题考查加权平均数,正确理解各数所占的权重是解题的关键.解析:74【解析】【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详解】甲的成绩=70560290374523,故答案为:74. 【点睛】 此题考查加权平均数,正确理解各数所占的权重是解题的关键.19.【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把x=2代入y=x﹣2求出C的纵坐标,得出OM=2,CM=1,根据CD∥y轴得出D的横坐标是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CD的值,求出MD,得出D的纵坐标,把D解析:【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把x=2代入y=12x﹣2求出C的纵坐标,得出OM=2,CM=1,根据CD∥y轴得出D的横坐标是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CD的值,求出MD,得出D的纵坐标,把D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出k即可.解:∵点C在直线AB上,即在直线y=12x﹣2上,C的横坐标是2,∴代入得:y=12×2﹣2=﹣1,即C(2,﹣1),∴OM=2,∵CD∥y轴,S△OCD=52,∴12CD×OM=52,∴CD=52,∴MD=52﹣1=32,即D的坐标是(2,32),∵D在双曲线y=kx上,∴代入得:k=2×32=3.故答案为3.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通过做此题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题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20.1【解析】【分析】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1+x2=3,x1x2=2,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1+x2=3,x1x2=2,所以x1+x2-x1x2=3-2=解析:1【解析】【分析】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1+x2=3,x1x2=2,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1+x2=3,x1x2=2,所以x1+x2-x1x2=3-2=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x1+x2=-ba,x1x2=ca.21.5【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是斜边的长进行求解即可.【详解】由勾股定理得:AB==10,∵∠ACB=90°,∴AB是⊙O的直径,∴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是10;∴这解析:5【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是斜边的长进行求解即可.【详解】由勾股定理得:AB=10,∵∠ACB=90°,∴AB是⊙O的直径,∴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是10;∴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长为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22.2+2【解析】【分析】作AD⊥OB于点D,根据题目条件得出∠OAD=60°、∠DAB=45°、OA=4km,再分别求出AD、OD、BD的长,从而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过点A作AD⊥O解析:23+2【解析】【分析】作AD⊥OB于点D,根据题目条件得出∠OAD=60°、∠DAB=45°、OA=4km,再分别求出AD、OD、BD的长,从而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过点A作AD⊥OB于点D,由题意知,∠AOD=30°,OA=4km,则∠OAD=60°,∴∠DAB=45°,在Rt△OAD中,AD=OAsin∠AOD=4×sin30°=4×12=2(km),OD=OAcos∠AOD=4×cos30°=4×2=km),在Rt△ABD中,BD=AD=2km,∴OB=OD+BD=2(km),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构建合适的直角三角形,并熟练运用三角函数进行求解.23..【解析】【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基本求法,平均数等于总和除以个数,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平均数等于总和除以个数,所以平均数.【点睛】本题考查求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解析:mx ny m n++.【解析】【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基本求法,平均数等于总和除以个数,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平均数等于总和除以个数,所以平均数mx nym n+=+.【点睛】本题考查求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基本求法.24.(5,1)【解析】【分析】过B作BE⊥x轴于E,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DAB=90°,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AD O=∠BA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OD=2,DE=OA=1,于是得到结论.解析:(5,1)【解析】【分析】过B作BE⊥x轴于E,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DAB=90°,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ADO=∠BA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13OD=2,DE=13OA=1,于是得到结论.【详解】解:过B作BE⊥x轴于E,∵四边形ABCD是矩形,∴∠ADC=90°,∴∠ADO+∠OAD=∠OAD+∠BAE=90°,∴∠ADO=∠BAE,∴△OAD∽△EBA,∴OD:AE=OA:BE=AD:AB∵OD=2OA=6,∴OA=3∵AD:AB=3:1,∴AE=13OD=2,BE=13OA=1,∴OE=3+2=5,∴B(5,1)故答案为:(5,1)【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并证明△OAD∽△EBA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5.(1)画图见解析;(2)x<-1或x>3【解析】【分析】(1)根据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即可作图,(2)观察图像,找到抛物线在直线上方的图象即可解题.【详解】(1)画图(2)221x x x -->+在图象中代表着抛物线在直线上方的图象∴解集是x <-1或x >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对于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b 、c 是常数,a ≠0)与不等式的关系,利用两个函数图象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上下位置关系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可作图利用交点直观求解,也可把两个函数解析式列成不等式求解.26.(1)y= -3x 2+330x-8568;(2)每件销售价为55元时,能使每天毛利润最大,最大毛利润为507元.【解析】【分析】(1)根据毛利润=销售价−进货价可得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将(1)中函数关系式配方可得最值情况.【详解】(1)根据题意,y=(x-42)(204-3x)= -3x 2+330x-8568;(2)y=-3x 2+330x-8568= -3(x-55)2+507因为-3<0,所以x=55时,y 有最大值为507.答:每件销售价为55元时,能使每天毛利润最大,最大毛利润为507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理解题意根据相等关系列出函数关系式,并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7.(1)0b=,1c=-;(2)()0,4M;(3)()4,1P或()4,1-或()0,1-【解析】【分析】(1)直接把两点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得出关于b,c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2)过点C作CD l⊥,过点A作AE l⊥.证明△CMD相似于△AME,再根据对应线段成比例求解即可(3)根据题意设点P的纵坐标为y,首先根据三角形面积得出EF与y的关系,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EF与y的关系,从而得出y的值,再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x的值,得出点坐标.【详解】解:(1)把()4,1A和()0,1-代入218y x bx c=++得:1241b cc=++⎧⎨-=⎩解方程组得出:1bc=⎧⎨=-⎩所以,b=,1c=-(2)由已知条件得出C点坐标为2310,2C⎛⎫⎪⎝⎭,设()0,M n.过点C作CD l⊥,过点A作AE l⊥.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对应相等,∴CMD AME∆∆∽∴CD MDAE ME=∴2310214nn-=-∵解得:4n=∴()0,4M(3)设点P的纵坐标为y,由题意得出,1262EF y⨯⨯=46EFy=∵MP与PE都为圆的半径,∴MP=PE∴()2228y 84()2EF y y ++-=+ 整理得出,∴EF =∵EF = ∴y=±1, ∴当y=1时有,21118x =-,解得,x 4=±; ∴当y=-1时有,21118x -=-,此时,x=0 ∴综上所述得出P 的坐标为:()4,1P 或()4,1-或()0,1-【点睛】本题是一道关于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巧妙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28.(1)见解析;(2【解析】【分析】(1)根据条件得出AD =AC ,推出∠AFC =∠ACD ,结合公共角得出三角形相似; (2)根据已知条件证明△ACF ≌△DEF ,得出AC =DE ,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E 的长度,再根据(1)中△AFC ∽△ACE ,得出AF AC =AC AE,从而计算出AF 的长度. 【详解】(1)∵CD ⊥AB ,AB 是⊙O 的直径∴AD =AC∴∠AFC =∠ACD .∵在△ACF 和△AEC 中,∠AFC =∠ACD ,∠CAF =∠EAC∴△AFC ∽△ACE(2)∵四边形ACDF 内接于⊙O∴∠AFD +∠ACD =180°∵∠AFD +∠DFE =180°∴∠DFE =∠ACD∵∠AFC =∠ACD∴∠AFC =∠DFE .∵△AFC ∽△ACE∴∠ACF =∠DEF .∵F 为AC 的中点∴AF =DF .∵在△ACF 和△DEF 中,∠ACF =∠DEF ,∠AFC =∠DFE ,AF =DF∴△ACF ≌△DEF .∴AC =DE =5.∵CD ⊥AB ,AB 是⊙O 的直径∴CH =DH =3.∴EH =8在Rt △AHC 中,AH 2=AC 2-CH 2=16,在Rt △AHE 中,AE 2=AH 2+EH 2=80,∴AE =∵△AFC ∽△ACE ∴AFAC =AC AE ,即5AF ,∴AF 【点睛】本题属于圆与相似三角形的综合,涉及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29.(1)123;2x x =-=;(2)123;1x x ==-【解析】【分析】(1)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方程;(2)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详解】解:(1)x 2+x -6=0;(3)(2)0x x +-=∴123;2x x =-=(2)2(x -1)2-8=0.22(1)8x -=2(1)4x -=12x -=±∴123;1x x ==-【点睛】本题考查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解题技巧正确计算是本题的解题关键.30.(1)D (2,4);(2)52t =;(3)存在,t 的值为2 ;(4)当15t =或22511t =或3256t =时,△DPQ 是一个以DQ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出点D 的纵坐标为4,求出y=2x 中y=4时x 的值即可得;(2)由PQ ∥OD 证△CPQ ∽△COD ,得CQ CP CD CO=,即555t t -=,解之可得; (3)分别过点Q 、D 作QE ⊥OC ,DF ⊥OC 交OC 与点E 、F ,对于直线y=2x ,令y=4求出x 的值,确定出D 坐标,进而求出BD ,BC 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D 的长,利用两对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得到三角形CQE 与三角形CDF 相似,由相似得比例表示出QE ,由底PC ,高QE 表示出三角形PQC 面积,再表示出三角形ODP 面积,依据S △DOP =52S △PCQ 列出关于t 的方程,解之可得;(4)由三角形CQE 与三角形CDF 相似,利用相似得比例表示出CE ,PE ,进而利用勾股定理表示出PQ 2,DP 2,以及DQ ,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当DQ=DP ;②当DQ=PQ ,求出t 的值即可.【详解】解:(1)∵OA =4∴把4y =代入2y x =得2x =∴D (2,4).(2)在矩形OABC 中,OA =4,OC=5∴AB =OC =5,BC =OA =4∴BD =3,DC =5由题意知:DQ =PC =t∴OP =CQ =5-t∵PQ ∥OD∴CQ CP CD CO = ∴555t t -= ∴52t = . (3)分别过点Q 、D 作QE ⊥OC , DF ⊥OC 交OC 与点E 、F则DF =OA =4 ∴DF ∥QE ∴△CQE ∽△CDF∴QE CQ DF CD = ∴545QE t -= ∴455t QE -=() ∵ S △DOP =52S △PCQ ∴151********t t =t ()()--⨯⨯⨯ ∴12t =,25t =当t =5时,点P 与点O 重合,不构成三角形,应舍去∴t 的值为2.(4)∵△CQE ∽△CDF∴QE CQ DF CD= ∴4(5)5QE t =- 38(5)355PE t t t =--=- ∴222216(5)816(3)16252555t PQ t t t -=+-=-+ 2224(3)DP t =+-2DQ t =①当DQ PQ =时,221616255t t t =-+, 解之得:1225511t ,t == ②当DQ DP =时,2224(3)t t +-=解之得:256t =答:当15t =或22511t =或3256t =时,△DPQ 是一个以DQ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点睛】 此题属于一次函数的综合问题,涉及的知识有:坐标与图形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31.301)米【解析】【分析】设AD =xm ,在Rt △ACD 中,根据正切的概念用x 表示出CD ,在Rt △ABD 中,根据正切的概念列出方程求出x 的值即可.【详解】由题意得,∠ABD =30°,∠ACD =45°,BC =60m ,设AD =xm ,在Rt △ACD 中,∵tan ∠ACD =AD CD , ∴CD =AD =x ,∴BD =BC +CD =x +60,在Rt △ABD 中,∵tan ∠ABD =AD BD,∴60)x x =+,∴1)x =米,答:山高AD 为301)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掌握仰角俯角的概念、熟记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2.(1)见解析; (2)83π 【解析】【分析】(1)连接OC ,由圆周角定理得出∠ACB=90°,即∠ACO+∠BCO=90°,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CD ,∠ACO=∠A ,得出∠ACO=∠BCD ,证出∠DCO=90°,则CD ⊥OC ,即可得出结论;(2)证明OB=OC=BC,得出∠BOC=60°,∠D=3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D=3OC=4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OCD的面积-扇形OBC的面积,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详解】证明:连接OC,如图所示:∵AB是⊙O的直径,∴∠ACB=90°,即∠ACO+∠BCO=90°,∵CA=CD,BC=BD,∴∠A=∠D=∠BCD,又∵OA=OC,∴∠ACO=∠A,∴∠ACO=∠BCD,∴∠BCD+∠BCO=∠ACO+∠BCO=90°,即∠DCO=90°,∴CD⊥OC,∵OC是⊙O的半径,∴CD与⊙O相切;(2)解:∵AB=8,∴OC=OB=4,由(1)得:∠A=∠D=∠BCD,∴∠OBC=∠BCD+∠D=2∠D,∵∠BOC=2∠A,∴∠BOC=∠OBC,∴OC=BC,∵OB=OC,∴OB=OC=BC,∴∠BOC=60°,∵∠OCD=90°,∴∠D=90°-60°=30°,∴3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OCD的面积-扇形OBC的面积=1232604360π383π.【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扇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等知识;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和圆周角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电视台的台标,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2.一元二次方程x2+2x=0的根是()A.x=0或x=﹣2B.x=0或x=2C.x=0D.x=﹣23.直径分别为8和6的两圆相切,则这两圆的圆心距等于()A.14B.2C.14或2D.7或14.关于x的方程kx2+2x﹣1=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1B.k≥﹣1且k≠0C.k≤﹣1D.k≤1且k≠05.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5和2,圆心距是4,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A.外离B.外切C.相交D.内含6.如图,在半径为5的圆O中,AB,CD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弦,垂足为P,且AB=CD=8,则OP的长为()A.3B.4C.D.7.当x0>时,函数5yx=-的图象在()A.第四象限B.第三象限C.第二象限D.第一象限8.从长度分别为1,3,5,7的四条线段中任选三条作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为()A.12B.13C.14D.159.方程(x+1)(x-3)=5的解是A.x1=1,x2=-3B.x1=4,x2=-2C .x 1=-1,x 2=3D .x 1=-4,x 2=210.某广场绿化工程中有一块长2千米,宽1千米的矩形空地,计划在其中修建两块相同的矩形绿地,两块绿地之间既周边留有宽度相等的人行通道(如图),并在这些人行通道铺上瓷砖,要求铺瓷砖的面积是矩形空地面积的12,设人行通道的宽度为x 千米,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 .(2﹣3x )(1﹣2x )=1B .12(2﹣3x )(1﹣2x )=1C .12(2﹣3x )(1﹣2x )=1D .12(2﹣3x )(1﹣2x )=2二、填空题11.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3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他们的标号分别是2,3,4,从袋中随机地摸取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的摸取一个小球,则两次摸取的小球标号之和为5的概率是________.12.已知点(m -1,y 1),(m -3,y 2)是反比例函数y =mx(m <0)图象上的两点,则y 1____y 2(填“>”“=”或“<”).13.如图,在Rt AOB 中,OA=OB=O 的半径为1,点P 是AB 边上的动点,过点P 作⊙O 的一条切线PQ (点Q 为切点),则切线PQ 的最小值为_____.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2y a x k =-+(a 、k 为常数且0a ≠)与x 轴交于点A 、B ,与y 轴交于点C ,过点C 作//CD x 轴与抛物线交于点D .若点A 的坐标为()4,0-,则OBCD的值为____.15.如图,圆锥的侧面积为15π,底面半径为3,则圆锥的高AO为_____.161x-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173x-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18.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为________三、解答题19.如图,△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D,交AC于E.(1)求证:D为BC的中点;(2)过点O作OF⊥AC,于F,若AF=74,BC=2,求⊙O的直径.20.已知x2+(a+3)x+a+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且x12+x22=10,求实数a的值.21.如图,已知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N,点M在对角线BD上,且满足∠BAM=∠DAN,∠BCM=∠DCN.求证:(1)M为BD的中点;(2)AN AM CN CM=.22.一对姐弟中只能有一人参加夏季夏令营,姐弟俩提议让父亲决定.父亲说:现有4张卡片上分别写有1,2,3,4四个整数,先让姐姐随机地抽取一张后放回,再由弟弟随机地抽取一张.若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5的倍数则姐姐参加,若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则弟弟参加.试用列表法或树状图分析这种方法对姐弟俩是否公平.23.如图,已知直线PT与⊙O相交于点T,直线PO与⊙O相交于A、B两点,已知PTA B∠=∠.(1)求证:PT是⊙O的切线;(2)若PT BT==24.如图,二次函数y=﹣2x2+x+m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A(1,0),另一个交点为B,且与y轴交于点C.(1)求m 的值;(2)求点B 的坐标;(3)该二次函数图象上是否有一点D (x ,y )使S △ABD =S △ABC ,求点D 的坐标.25.如图,AC 是⊙O 的直径,BC 是⊙O 的弦,点P 是⊙O 外一点,连接PB 、AB ,∠PBA=∠C ,(1)求证:PB 是⊙O 的切线;(2)连接OP ,若OP ∥BC ,且OP=8,⊙O 的半径为,求BC 的长.26.如图,直线y =﹣13x +m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B 、A 两点,与双曲线相交于C 、D 两点,过C 作CE ⊥x 轴于点E ,已知OB =3,OE =1.(1)求直线AB 和双曲线的表达式;(2)设点F 是x 轴上一点,使得2CEF COB S S △△=,求点F 的坐标.参考答案1.D 【详解】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图形沿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因此,四个选项中只有D 符合.故选D .2.A 【解析】∵x 2+2x=0,∴x (x+2)=0,∴x=0或x+2=0,∴x 1=0或x 2=﹣2,故选A .3.D 【解析】当两圆外切时,则圆心距等于8÷2+6÷2=7;当两圆内切时,则圆心距等于8÷2-6÷2=1.故选D .4.A 【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1)当0k =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必有实数根;(2)当0k ≠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当0∆≥时,必有实数根.【详解】(1)当0k =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必有实数根;(2)当0k ≠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当0∆≥时,必有实数根:()4410k ∆=--≥,解得1k ≥-,综上所述,1k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要注意,先进行分类讨论,当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时,总有实数根;当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时,根的情况要通过判别式来判定.5.C 【解析】∵两圆的半径分别为5和2,圆心距为4.则5-2=3<4<5+2=7,∴两圆相交.故选C 6.C 【详解】连接OB ,OD ,OP ,过O 作OM AB ⊥,交AB 于点M ,过O 作ON CD ⊥,交CD 于点N .∵AB =CD =8,∴BM=DN=4,由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得:,∵AB ,CD 是互相垂直的两条弦,∴∠DPB=90°∵OM AB ⊥,ON CD ⊥,∴∠OMP=∠ONP=90°∴四边形MONP 是正方形,∴=选C 7.A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ky k 0x=≠的性质:当k 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 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详解】∵反比例函数5yx=-的系数50-<,∴图象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当x0>时,图象位于第四象限.故选A.8.C【分析】从四条线段中任意选取三条,找出所有的可能,以及能构成三角形的情况数,即可求出所求的概率.【详解】解:从四条线段中任意选取三条,所有的可能有:1,3,5;1,3,7;1,5,7;3,5,7共4种,其中构成三角形的有3,5,7共1种,∴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为:1 4,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9.B【解析】(x+1)(x-3)=5,x²-3x+x-3-5=0,x²-2x-8=0,(x+2)(x-4)=0,x1=-2,x2=4,故选B.10.A【解析】人行通道的宽度为x千米,则矩形绿地的长为:12(2﹣3x)千米,宽为(1﹣2x)千米,由题意可列方程:2×12(2﹣3x)(1﹣2x)=12×2×1,即:(2﹣3x)(1﹣2x)=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正确分析,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1.29【详解】根据题意,画出树形图如下:∵从树形图可以看出,摸出两球出现的所有等可能结果共有9种,两个球号码之和为5的结果有2种,∴两次摸取的小球标号之和为5的概率是2 9.12.>【解析】分析:m<0,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详解:因为m<0,所以m-3<m-1<0,这两个点都在第二象限内,所以y2<y1,即y1>y2.故答案为>.点睛:对于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几个点,如果知道横坐标去比较纵坐标的大小或知道纵坐标去比较横坐标的大小,通常的做法是:(1)先判断这几个点是否在同一个象限内,如果不在,则判断其正负,然后做出判断;(2)如果在同一个象限内,则可以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来进行解答.13.【详解】试题分析:连接OP、OQ,∵PQ是⊙O的切线,∴OQ⊥PQ.根据勾股定理知PQ2=OP2﹣OQ2,∴当PO⊥AB时,线段PQ最短.此时,∵在Rt△AOB中,OA=OB=,∴AB=OA=6.∴OP=AB=3.∴.14.2【分析】由抛物线解析式可知抛物线对称轴直线x=2,由A、C的横坐标可知B、D的横坐标,进而求出OB=8,CD=4,即可解答OB.【详解】解:∵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2)2+k,∴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点A的横坐标为-4,点C的横坐标为0,∴点B的横坐标为8,点D的横坐标为4,∴OB=8,CD=4,∴824OBCD==.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找出点B、D的横坐标是解题的关键.15.4【分析】要求圆锥的高,关键是求出圆锥的母线长,即圆锥侧面展开图中的扇形的半径.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就可求得底面圆的周长,即扇形的弧长,已知扇形的面积和弧长就可求出扇形的半径,即圆锥的高.【详解】解:由题意知:展开图扇形的弧长是2×3π=6π,设母线长为L,则有12×6πL=15π,解得:L=5,∵由于母线,高,底面半径正好组成直角三角形,∴在直角△AOC中高AO4.故填:4.【点睛】此题考查了圆锥体的侧面展开图的计算,揭示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难度一般.x≥16.1【详解】先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17.x≥3【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有意义的条件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得答案.【详解】由题意可得:x﹣3≥0,解得:x≥3,故答案为x≥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18【解析】如图,∵内切圆的半径、外接圆的半径和半边组成一个30°的直角三角形,则∠OBD=30°,BD=12,∴tan∠OBD=O O=∴内切圆半径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切圆,根据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以发现其内切圆的半径、外接圆的半径和半边正好组成了一个30°的直角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9.(1)证明见解析;(2)⊙O的直径为4.【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AD,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以及三线合一定理即可证得;(2)先根据垂径定理,求得AE=2AF=72;再运用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得∠ADB=∠ADC=∠BEA=∠BEC=90°,从而可证得∴△BEC∽△ADC,即CD:CE=AC:BC,根据此关系列方程求解即可得⊙O的直径.试题解析:(1)连接AD∵AB是⊙O的直径,∴AD⊥BC,又∵AB=AC,∴点D是BC的中点;(2)∵OF⊥AC于F,AF=7 4,∴AE=2AF=7 2,连接BE,∵AB为直径D、E在圆上,∴∠ADB=∠ADC=∠BEA=∠BEC=90°,∴在△BEC、△ADC中,∠BEC=∠ADC,∠C=∠C,∴△BEC∽△ADC,即CD:CE=AC:BC,∵D为BC中点,∴CD=12 BC,又∵AC=AB,∴12BC2=CE•AB,设AB=x,可得x(x﹣72)=2,解得x1=﹣12(舍去),x2=4,∴⊙O的直径为4.20.(1)证明见解析;(2)a的值为﹣或﹣2【解析】【试题分析】(1)欲证明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只需证明根的判别式大于0即可.△=(a+3)2﹣4(a+1)=a2+6a+9﹣4a﹣4=a2+2a+5=(a+1)2+4>0,从而得证;(2)根据韦达定理,将x12+x22=10转化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的形式,代入得到关于a的方程,从而求出a即可.x12+x22=(x1+x2)2﹣2x1x2=10,即(a+3)2﹣2(a+1)=10,解得a1=﹣2+,a2=﹣2﹣.【试题解析】(1)证明:△=(a+3)2﹣4(a+1)=a2+6a+9﹣4a﹣4=a2+2a+5=(a+1)2+4,∵(a+1)2≥0,∴(a+1)2+4>0,即△>0,∴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根据题意得x1+x2=﹣(a+3),x1x2=a+1,∵x12+x22=10,∴(x1+x2)2﹣2x1x2=10,∴(a+3)2﹣2(a+1)=10,整理得a2+4a﹣3=0,解得a1=﹣2+,a2=﹣2﹣,即a的值为﹣2+或﹣2﹣.【方法点睛】本题目是一道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目,涉及到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在证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时,通常通过证明根的判别式与0的大小关系解决问题.在涉及到两根的等量关系时,通常转化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的形式,从而求出参数.21.(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要证M为BD的中点,即证BM=DM,由∠BAM=∠DAN,∠BCM=∠DCN,及圆周角的性质易证明△BAM∽△CBM,△DAM∽△CDM得出比例的乘积形式,可证明BM=DM;(2)欲证AN AMCN CM=,可以通过平行线的性质证明,需要延长AM交圆于点P,连接CP,证明PC∥BD,得出比例式,相应解决MP=CM的问题即可.试题解析:(1)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得∠DAN=∠DBC,∠DCN=∠DBA,又∵∠DAN=∠BAM,∠BCM=∠DCN,∴∠BAM=∠MBC,∠ABM=∠BCM,∴△BAM∽△CBM,∴BM AMCM BM=,即BM2=AM•CM,①又∠DCM=∠DCN+∠NCM=∠BCM+∠NCM=∠ACB=∠ADB,∠DAM=∠MAC+∠DAN=∠MAC+∠BAM=∠BAC=∠CDM,∴△DAM∽△CDM,则DM AMCM DM=,即DM2=AM•CM,②由式①、②得:BM=DM,即M为BD的中点;(2)如图,延长AM交圆于点P,连接CP,∴∠BCP=∠PAB=∠DAC=∠DBC,∵PC∥BD,∴AN AM NC PM=,③又∵∠MCB=∠DCA=∠ABD,∠DBC=∠PCB,∴∠ABC=∠MCP,而∠ABC=∠APC,则∠APC=∠MCP,有MP=CM,④由式③、④得:AN AM CN CM=.22.不公平.【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以及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5的倍数的情况与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求得其概率,比较概率的大小,即可知这种方法对姐弟俩是否公平.试题解析:画树状图得:∵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5的倍数有4种情况,抽取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有5中情况,∴P(姐姐参加)=416=14,P(弟弟参加)=516,∴不公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游戏公平性的判断.判断游戏公平性就要计算每个事件的概率,概率相等就公平,否则就不公平.23.(1)证明见解析;(2)6π【分析】(1)先根据圆周角定理得:∠ATB=90°,则∠B+∠OAT=90°,根据同圆的半径相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OAT=∠2,从而得∠PTA+∠2=90°,即∠OTP=90°,所以直线PT与⊙O 相切;(2)利用TP=TB得到∠P=∠B,而∠OAT=2∠P,所以∠OAT=2∠B,则利用∠ATB=90°可计算出∠B=30°,∠POT=60°,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AT=12 AB,△AOT为等边三角形,然后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和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扇形OA T-S△AOT进行计算.【详解】(1)证明:连接OT,∵AB是⊙O的直径,∴∠ATB=90°,∴∠B+∠OAT=90°,∵OA=OT,∴∠OAT=∠2,∵∠PTA=∠B,∴∠PTA+∠2=90°,即∠OTP=90°,∴直线PT与⊙O相切;(2)∵PT BT==∴∠P=∠B=∠PTA,∵∠TAB=∠P+∠PTA,∴∠TAB=2∠B,∵∠TAB+∠B=90°,∴∠TAB=60°,∠B=30°,在Rt△ABT中,设AT=a,则AB=2AT=2a,∴a 22=(2a)2,解得:a=1,∴AT=1,∵OA=OT ,∠TAO=60°,∴△AOT 为等边三角形,11224AOT S ∴=⨯⨯= .∴阴影部分的面积2Δ 601360464AOT AOT S S ππ⨯=-=-=-扇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勾股定理,此类题常与方程结合,列方程求圆的半径和线段的长,也考查了扇形的面积公式.24.(1)1;(2)B (﹣12,0);(3)D 的坐标是(12,1)或(14,﹣1)或(14,﹣1)【分析】(1)把点A 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利用方程来求m 的值;(2)令y =0,则通过解方程来求点B 的横坐标;(3)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详解】解:(1)把A (1,0)代入y =﹣2x 2+x+m ,得﹣2×12+1+m =0,解得m =1;(2)由(1)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2x 2+x+1.令y =0,则﹣2x 2+x+1=0,故x 134-±-,解得x 1=﹣12,x 2=1.故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是(﹣12,0)和(1,0).∵点为A (1,0),∴另一个交点为B 是(﹣12,0);(3)∵抛物线解析式为y =﹣2x 2+x+1,∴C (0,1),∴OC =1.∵S △ABD =S △ABC ,∴点D 与点C 的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当y =1时,﹣2x 2+x+1=1,即x (﹣2x+1)=0解得x =0或x =12.即(0,1)(与点C 重合,舍去)和D (12,1)符合题意.当y =﹣1时,﹣2x 2+x+1=﹣1,即2x 2﹣x ﹣2=0解得x =14.即点(14,﹣1)和(14,﹣1)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D 的坐标是(12,111).【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图象和性质,解答(3)题时,注意满足条件的点D 还可以在x 轴的下方是解题关键.25.(1)证明见解析;(2)BC=2.【详解】试题分析:(1)连接OB ,由圆周角定理得出∠ABC=90°,得出∠C+∠BAC=90°,再由OA=OB ,得出∠BAC=∠OBA ,证出∠PBA+∠OBA=90°,即可得出结论;(2)证明△ABC ∽△PBO ,得出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出BC 的长.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OB ,如图所示:∵AC 是⊙O 的直径,∴∠ABC=90°,∴∠C+∠BAC=90°,∵OA=OB,∴∠BAC=∠OBA,∵∠PBA=∠C,∴∠PBA+∠OBA=90°,即PB⊥OB,∴PB是⊙O的切线;(2)解:∵⊙O的半径为,∴,∵OP∥BC,∴∠C=∠BOP,又∵∠ABC=∠PBO=90°,∴△ABC∽△PBO,∴BC AC OB OP=,8=,∴BC=2.考点:切线的判定26.(1)y=﹣13x+1,y=﹣43x;(2)F(﹣7,0)或(5,0);【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B、C点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EF的长,即可求得点F的坐标;【详解】解:(1)∵OB =3,OE =1,∴B (3,0),C 点的横坐标为﹣1,∵直线y =﹣13x +m 经过点B ,∴0=﹣13×3+m ,解得m =1,∴直线为:y =﹣13x +1,把x =﹣1代入y =﹣13x +1得,y =﹣13×(﹣1)+1=43,∴C (﹣1,43),∵点C 在双曲线y =kx (k ≠0)上,∴k =﹣1×43=﹣43,∴双曲线的表达式为:y =﹣43x ;(2)∵OB =3,CE =43,∴S △COB =12×3×43=2,∵S △CEF =2S △COB ,∴S △CEF =12×EF ×43=4,∴EF =6,∵E (﹣1,0),∴F (﹣7,0)或(5,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待定系数法的运用.。
(word完整版)九年级数学总复习试卷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数学总复习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在Rt△ABC中,∠C=90°,cosA=,则tanB等于()A.B.C.D.2.在Rt△ABC中,∠C=90°,a,b,c分别是∠A,∠B,∠C对边,如果3a=4b,则cosB的值是()A.B.C.D.3.在△ABC中,∠C=90°,a,b,c分别为∠A,∠B,∠C的对边,下列关系中错误的是()A.b=c•cosB B.b=a•tanB C.b=c•sinB D.a=b•tanA 4.一斜坡的坡度是1:,则此斜坡的坡角是()A.15°B.30°C.45°D.60°5.∠A为锐角,若cosA=,则∠A的度数为()A.75°B.60°C.45°D.30°6.如图,在△ABC中,∠C=90°,AB=10,BC=8,则sin∠A=()A.B.C.D.7.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c=3a,tanA 的值为()A.B.C.D.38.已知Rt△ABC中,∠C=90°,tanA=,BC=8,则AB等于()A.6B.C.10D.129.在Rt△ABC中,∠C=90°,∠B=25°,AB=5,则BC的长为()A.5sin25°B.5tan65°C.5cos25°D.5tan25°10.南沙群岛是我国固有领土,现在我南海渔民要在南沙某海岛附近进行捕鱼作业,当渔船航行至B处时,测得该岛位于正北方向10(1+)海里的C处,为了防止某国海巡警干扰,请求我A处的渔监船前往C处护航.如图,已知C位于A处的东北方向上,A位于B的北偏西30°方向上,则A 和C之间的距离为()A.10海里B.20海里C.20海里D.10海里二.填空题(共6小题)11.已知α为锐角,且sinα=cosα,则α=.12.如果α是锐角,且cotα=tan25°,那么α=度.13.小明同学沿坡度为i=1:的山路向上行走了100米,则小明上升的高度是米.14.若tanα=5,则=.15.如图是某幼儿园的滑滑梯的简易图,已知滑坡AB的坡度是1:3,滑坡的水平宽度是6m,则高BC为m.16.小明沿着坡度为1:的坡面向上走了300米,此时小明上升的垂直高度为米.三.解答题(共11小题)17.如图,某渔船向正东方向航行,在B处测得A岛在北偏东的45°方向,岛C在B处的正东方向且相距30海里,从岛C测得A岛在北偏西的60°方向,已知A岛周围8海里内有暗礁.如果渔船继续向东航行,有无触礁危险?(≈1.4,≈1.7)18.计算:在一次数学社团活动课上,同学们测量一座古塔CD的高度,他们首先在A处安置测量器,测得塔顶C的仰角∠CFE=30°,然后往塔的方向前进100米到达B处,此时测得塔顶C的仰角∠CGE=60°,已知测量器高1.5米,请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古塔CD的高度.(保留根号)19.如图,在Rt△ABC中,∠C=90°,BC=6,tan∠A=.求AB的长和sin∠B 的值.20.计算:﹣sin30°(cos45°﹣sin60°)21.计算:(1)sin260°﹣tan30°•cos30°+tan45°(2)cos245°+sin245°+sin254°+cos25422.如图,学校的实验楼对面是一幢教工宿舍楼,小敏在实验楼的窗口C测得教工宿台楼顶部D仰角为15°,教学楼底部B的俯角为22°,量得实验楼与教学楼之间的距离AB=30m.(1)求∠BCD的度数.(2)求教工宿舍楼的高BD.(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tanl5°≈0.268,tan22°=0.404)23.如图,在Rt△ABC中,∠C=90°,D为AC上的一点,CD=3,AD=BD=5.求∠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25.阅读理解:我们已经学习的直角三角形知识包括:勾股定理,30°、45°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等,在解决初中数学问题上起到重要作用,锐角三角函数是另一个研究直角三角形中边角间关系的知识,通过锐角三角函数也可以帮助解决数学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习题:如图1,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sine),记作sinA,即sinA==例如:a=3,c=7,则sinA=问题:在Rt△ABC中,∠C=90°(1)如图2,BC=5,AB=8,求sinA的值.(2)如图3,当∠A=45°时,求sinB的值.(3)AC=2,sinB=,求BC的长度.26.济南市纬十二路的一座过街天桥如图所示,天桥高为6米,坡面BC的坡度为1:1,为了方便行人推车过天桥,有关部门决定降低坡度,使新坡面的坡度为1:.(1)求新坡面的坡角a;(2)原天桥底部正前方7米处(PB的长)有一文化墙PM,若新坡面下A 处与文化墙之间需留下至少3米宽的人行道,问文化墙是否需要拆除?请说明理由.(约为1.732)27.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初中阶段,我们所学的锐角三角函数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sinα=cosα=tanα=一般地,当α、β为任意角时,sin(α+β)与sin(α﹣β)的值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求得: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例如sin15°=sin(45°﹣30°)=sin45°cos30°﹣cos45°sin30°=根据上述材料内容,解决下列问题:(1)计算:sin75°=;(2)在Rt△ABC中,∠A=75°,∠C=90°,AB=4,请你求出AC和BC的长.九年级数学总复习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在Rt△ABC中,∠C=90°,cosA=,则tanB等于()A.B.C.D.【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进而表示出AC,BC,AB的长,进而求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cosA=,∴设AC=7x,AB=25x,则BC=24x,则tanB=.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互余两角三角函数关系,正确表示出三角形各边长是解题关键.2.在Rt△ABC中,∠C=90°,a,b,c分别是∠A,∠B,∠C对边,如果3a=4b,则cosB的值是()A.B.C.D.【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cosB=,然后根据题目所给3a=4b 可求解.【解答】解:因为在Rt△ABC中,∠C=90°,a,b,c分别是∠A,∠B,∠C 对边,如果3a=4b,令b=3x,则a=4x,所以c=5x,所以cosB=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cosB=,3.在△ABC中,∠C=90°,a,b,c分别为∠A,∠B,∠C的对边,下列关系中错误的是()A.b=c•cos B B.b=a•tanB C.b=c•sinB D.a=b•tanA 【分析】本题可以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在Rt△ABC中,∠C=90°,则tanA=,tanB=,cosB=,stnB=;因而b=c•sinB=a•tanB,a=b•tanA,错误的是b=c•cosB.故选:A.【点评】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正确理解直角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已知一边及其中的一个锐角,就可以表示出另外的边.4.一斜坡的坡度是1:,则此斜坡的坡角是()A.15°B.30°C.45°D.60°【分析】坡度=坡角的正切值,依此求出坡角的度数.【解答】解:设坡角为α,由题意知:tanα==,∴∠α=30°.即斜坡的坡角为30°.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坡度是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又叫做坡比,它是一个比值,反映了斜坡的陡峭程度,一般用i表示,常写成i=1:m的形式.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叫做坡角,坡度i与坡角α之间的关系为:i=h:l=tanα.5.∠A为锐角,若cosA=,则∠A的度数为()A.75°B.60°C.45°D.30°【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解.【解答】解:∵∠A为锐角,cosA=,∴∠A=6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几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6.如图,在△ABC中,∠C=90°,AB=10,BC=8,则sin∠A=()A.B.C.D.【分析】根据锐角的正弦等于对边比斜边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C=90°,AB=10,BC=8,∴在Rt△ABC中,sin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锐角A的对边a与斜边c 的比叫做∠A的正弦是解题的关键.7.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c=3a,tanA 的值为()A.B.C.D.3【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知:sinA===,∴tanA==,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8.已知Rt△ABC中,∠C=90°,tanA=,BC=8,则AB等于()A.6B.C.10D.12【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tanA=,∴sinA=,∴=,∴AB=1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9.在Rt△ABC中,∠C=90°,∠B=25°,AB=5,则BC的长为()A.5sin25°B.5tan65°C.5cos25°D.5tan25°【分析】在Rt△ABC中,由AB及∠B的值,可求出BC的长.【解答】解:在Rt△ABC中,∠C=90°,∠B=25°,AB=5,∴BC=AB•cos∠B=5cos2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牢记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0.南沙群岛是我国固有领土,现在我南海渔民要在南沙某海岛附近进行捕鱼作业,当渔船航行至B处时,测得该岛位于正北方向10(1+)海里的C处,为了防止某国海巡警干扰,请求我A处的渔监船前往C处护航.如图,已知C位于A处的东北方向上,A位于B的北偏西30°方向上,则A 和C之间的距离为()A.10海里B.20海里C.20海里D.10海里【分析】过点A作AD⊥BC于点D,设AD=x,则CD=x,AC=x,BD=x,结合BC=10(1+)即可求出x的值,进而即可得出A和C之间的距离.【解答】解:过点A作AD⊥BC于点D,如图所示.设AD=x,则CD=x,AC=x,BD=x.∵BC=BD+CD=(+1)x=10(1+),∴x=10,∴AC=1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AD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6小题)11.已知α为锐角,且sinα=cosα,则α=45°.【分析】根据一个角的正弦等于这个角的余角的余弦解答.【解答】解:∵sinα=cos(90°﹣α),∴α=90°﹣α,解得,α=45°,故答案为:4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掌握一个角的正弦等于这个角的余角的余弦是解题的关键,12.如果α是锐角,且cotα=tan25°,那么α=65度.【分析】依据α是锐角,且cotα=tan25°,即可得出α=65°.【解答】解:∵α是锐角,且cotα=tan25°,∴α=65°,故答案为:6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互余两角三角函数的关系,若∠A+∠B=90°,那么sinA=cosB或sinB=cosA.13.小明同学沿坡度为i=1:的山路向上行走了100米,则小明上升的高度是50米.【分析】由斜坡的坡度i=1:=,可得坡角α的度数,再求得斜坡的正弦值sinα,那么它垂直上升的高度可利用正弦函数求得.【解答】解:∵斜坡的坡度i=1:=,∴坡角α=60°,∴斜坡的正弦值sinα=,∴小明上升的高度是100×sinα=50(米).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根据坡度求出坡角是解题的关键.坡度是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又叫做坡比,它是一个比值,反映了斜坡的陡峭程度,一般用i表示,常写成i=1:m的形式.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叫做坡角,坡度i与坡角α之间的关系为:i=h:l=tanα.14.若tanα=5,则=.【分析】根据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tanα=5,∴原式=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熟练运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5.如图是某幼儿园的滑滑梯的简易图,已知滑坡AB的坡度是1:3,滑坡的水平宽度是6m,则高BC为2m.【分析】根据滑坡的坡度及水平宽,可求出坡面的铅直高度,此题得解.【解答】解:∵滑坡AB的坡度是1:3,滑坡的水平宽度是6m,∴AC=6m,∴BC=×6=2m.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中的坡度坡角问题,牢记坡度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6.小明沿着坡度为1:的坡面向上走了300米,此时小明上升的垂直高度为150米.【分析】根据坡度算出坡角的度数,利用坡角的正弦值即可求解.【解答】解:∵坡度tanα==1:=,∴α=30°.∴上升的垂直高度=坡长×sin30°=300×=150(米).故答案为150.【点评】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坡度是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又叫做坡比,它是一个比值,反映了斜坡的陡峭程度,一般用i表示,常写成i=1:m的形式.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叫做坡角,坡度i与坡角α之间的关系为:i=h:l=tanα.掌握坡度、坡角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11小题)17.如图,某渔船向正东方向航行,在B处测得A岛在北偏东的45°方向,岛C在B处的正东方向且相距30海里,从岛C测得A岛在北偏西的60°方向,已知A岛周围8海里内有暗礁.如果渔船继续向东航行,有无触礁危险?(≈1.4,≈1.7)【分析】判断渔船有无危险只要求出点A到BC的距离,与8海里比较大小就可以.【解答】解:若渔船继续向东航行,无触礁的危险.理由如下:如图,过点A作AD⊥BC于点D.由题意得:∠ABD=45°,∠ACD=30°.设AD=x海里.在Rt△ABD中,∵∠ABD=45°,∴BD=AD=x海里.在Rt△ACD中,∵∠ACD=30°,∴CD=AD=x海里.∵BD+DC=30,∴x+x=30,解得x=15(﹣1),17(﹣1)≈10.5>8,即:若渔船继续向东航行,无触礁危险.【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8.计算:在一次数学社团活动课上,同学们测量一座古塔CD的高度,他们首先在A处安置测量器,测得塔顶C的仰角∠CFE=30°,然后往塔的方向前进100米到达B处,此时测得塔顶C的仰角∠CGE=60°,已知测量器高1.5米,请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古塔CD的高度.(保留根号)【分析】先分析图形,根据题意构造直角三角形.本题涉及到两个直角三角形△CEF、△CGE,利用其公共边CE构造等量关系,借助FG=EF﹣GE=100,构造关系式求解.【解答】解:由题意知CD⊥AD,EF∥AD.∴∠CEF=90°.设CE=x米,∵在Rt△CEF中,tan∠CFE=,∴EF===x,∵在Rt△CEG中,tan∠CGE=,∴GE===x.∵FG=EF﹣GE=100,∴x﹣x=100,解得x=50.∴CD=CE+ED=50+1.5(米).答:古塔CD的高度是(50+1.5)米.【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借助仰角关系构造直角三角形,并结合图形利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19.如图,在Rt△ABC中,∠C=90°,BC=6,tan∠A=.求AB的长和sin∠B 的值.【分析】根据∠A的正切值用BC表示出AC,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解即可得到BC的长,然后求出AB的长,再根据锐角的正弦等于对边比斜边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在Rt△ABC中,∠C=90°,BC=6,tan∠A==,∴AC=12,∴AB===6,∴sin∠B===.【点评】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用BC表示出AC是解题的关键.20.计算:﹣sin30°(cos45°﹣sin60°)【分析】依据30°、45°、60°角的各种三角函数值,即可得到计算结果.【解答】解:原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其应用广泛,一是它可以当作数进行运算,二是具有三角函数的特点,在解直角三角形中应用较多.21.计算:(1)sin260°﹣tan30°•cos30°+tan45°(2)cos245°+sin245°+sin254°+cos254°【分析】根据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值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1)原式=()2﹣×+1=﹣+1=,(2)原式=(cos245°+sin245°)+(sin254°+cos254°)=1+1=2【点评】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2.如图,学校的实验楼对面是一幢教工宿舍楼,小敏在实验楼的窗口C测得教工宿台楼顶部D仰角为15°,教学楼底部B的俯角为22°,量得实验楼与教学楼之间的距离AB=30m.(1)求∠BCD的度数.(2)求教工宿舍楼的高BD.(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tanl5°≈0.268,tan22°=0.404)【分析】(1)作CH⊥BD于H,如图,利用仰角和俯角定义得到∠DCH=15°,∠BCH=22°,然后计算它们的和即可得到∠BCD的度数;(2)利用正切定义,在Rt△DCH中计算出DH=30tan15°=8.04,在Rt△BCH 中计算出BH=30tan22°=12.12,然后计算BH+DH即可得到教工宿舍楼的高BD.【解答】解:(1)作CH⊥BD于H,如图,根据题意得∠DCH=15°,∠BCH=22°,∴∠BCD=∠DCH+∠BCH=15°+22°=37°;(2)易得四边形ABHC为矩形,则CH=AB=30,在Rt△DCH中,tan∠DCH=,∴DH=30tan15°=30×0.268=8.04,在Rt△BCH中,tan∠BCH=,∴BH=30tan22°=30×0.404=12.12,∴BD=12.12+8.04=20.16≈20.1(m).答:教工宿舍楼的高BD为20.1m.【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解决此类问题要了解角之间的关系,找到与已知和未知相关联的直角三角形,当图形中没有直角三角形时,要通过作高或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另当问题以一个实际问题的形式给出时,要善于读懂题意,把实际问题划归为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问题加以解决.23.计算:sin45°+cos45°.【分析】直接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正确记忆相关数据是解题关键.24.如图,在Rt△ABC中,∠C=90°,D为AC上的一点,CD=3,AD=BD=5.求∠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分析】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求得BC=4,在Rt△ABC中求得AB=4,再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可得.【解答】解:在Rt△BCD中,∵CD=3、BD=5,∴BC===4,又AC=AD+CD=8,∴AB===4,则sinA===,cosA===,tan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锐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及三角函数的定义.25.阅读理解:我们已经学习的直角三角形知识包括:勾股定理,30°、45°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等,在解决初中数学问题上起到重要作用,锐角三角函数是另一个研究直角三角形中边角间关系的知识,通过锐角三角函数也可以帮助解决数学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习题:如图1,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sine),记作sinA,即sinA==例如:a=3,c=7,则sinA=问题:在Rt△ABC中,∠C=90°(1)如图2,BC=5,AB=8,求sinA的值.(2)如图3,当∠A=45°时,求sinB的值.(3)AC=2,sinB=,求BC的长度.【分析】(1)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解答;(2)设AC=x,则BC=x,利用方程解答;(3)由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得AB=4,然后由勾股定理解答.【解答】解:(1)sinA=;(2)在Rt△ABC中,∠A=45°,设AC=x,则BC=x,AB=,则sinB=;(3)sinB=,则AB=4,由勾股定理得:BC2=AB2﹣AC2=16﹣12=4,∴BC=2.【点评】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注意:勾股定理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26.济南市纬十二路的一座过街天桥如图所示,天桥高为6米,坡面BC的坡度为1:1,为了方便行人推车过天桥,有关部门决定降低坡度,使新坡面的坡度为1:.(1)求新坡面的坡角a;(2)原天桥底部正前方7米处(PB的长)有一文化墙PM,若新坡面下A 处与文化墙之间需留下至少3米宽的人行道,问文化墙是否需要拆除?请说明理由.(约为1.732)【分析】(1)作CH⊥AB于H,如图,利用坡度的定义得到tan∠CAH===,然后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出∠CAH即;(2)另一条坡度定义得到tan∠CBH==,所以BH=CH=6,再利用=得到AH=6,接着计算出AB≈4.392,然后根据3+4.392>7可判断文化墙需要拆除.【解答】解:(1)作CH⊥AB于H,如图,在Rt△ACH中,∵tan∠CAH===,∴∠CAH=30°,即新坡面的坡角a为30°;(2)文化墙需要拆除.理由如下:∵tan∠CBH==,∴BH=CH=6,∵=,∴AH=CH=6≈10.392,∴AB=AH﹣BH=6﹣6=4.392,∵3+4.392>7,∴文化墙需要拆除.【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坡度是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又叫做坡比,它是一个比值,反映了斜坡的陡峭程度,一般用i表示,常写成i=1:m的形式.在解决坡度的有关问题中,一般通过作高构成直角三角形,坡角即是一锐角,坡度实际就是一锐角的正切值,水平宽度或铅直高度都是直角边,实质也是解直角三角形问题.27.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初中阶段,我们所学的锐角三角函数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sinα=cosα=tanα=一般地,当α、β为任意角时,sin(α+β)与sin(α﹣β)的值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求得: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例如sin15°=sin(45°﹣30°)=sin45°cos30°﹣cos45°sin30°=根据上述材料内容,解决下列问题:(1)计算:sin75°=;(2)在Rt△ABC中,∠A=75°,∠C=90°,AB=4,请你求出AC和BC的长.【分析】(1)根据公式可求.(2)根据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求AC和BC的值.【解答】解:(1)sin75°=sin(30°+45°)=sin30°cos45°+cos30°sin45°=×+×=,故答案为:.(2)Rt△ABC中,∵sin∠A=sin75°==∴BC=AB×=4×=∵∠B=90﹣∠A∴∠B=15°∵sin∠B=sin15°==∴AC=AB×=【点评】本题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利用特殊的三角函数值求线段的长度是本题的关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x^2 3x + 2 = 0,则x的值为多少?A. 1B. 2C. 1D. 22. 若sin(θ) = 1/2,则θ的值为多少?A. 30°B. 45°C. 60°D. 90°3. 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4cm,则其面积为多少?A. 16cm^2B. 8cm^2C. 12cm^2D. 6cm^24. 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cm、3cm、4cm,则其体积为多少?A. 24cm^3B. 12cm^3C. 6cm^3D. 8cm^35.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cm,腰长为5cm,则其面积为多少?A. 15cm^2B. 10cm^2C. 12cm^2D. 8cm^2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
()2. 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3. 一个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4. 一个长方体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等于顶角。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是______度。
2. 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是边长的______倍。
3. 一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______倍。
4. 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长、宽、高的______。
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腰长的______倍。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2. 简述正方形的性质。
3. 简述圆的性质。
4. 简述长方体的性质。
5. 简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10cm,求其周长。
2.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8cm,求其对角线长。
3. 一个圆的直径为14cm,求其周长。
4.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6cm、4cm、3cm,求其体积。
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cm,腰长为8cm,求其周长。
苏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期末试卷复习练习(Word 版 含答案)一、选择题1.若点()10,A y ,()21,B y 在抛物线()213y x =-++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213y y <<B .123y y <<C .213y y <<D .213y y <<2.如图,AB 是⊙O 的弦,半径OC ⊥AB ,D 为圆周上一点,若BC 的度数为50°,则∠ADC 的度数为 ( )A .20°B .25°C .30°D .50°3.如图,⊙O 的直径BA 的延长线与弦DC 的延长线交于点E ,且CE =OB ,已知∠DOB =72°,则∠E 等于( )A .18°B .24°C .30°D .26°4.已知点O 是△ABC 的外心,作正方形OCDE ,下列说法:①点O 是△AEB 的外心;②点O 是△ADC 的外心;③点O 是△BCE 的外心;④点O 是△ADB 的外心.其中一定不成立的说法是( )A .②④B .①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2)、B(a ,a +2)、C(b ,0)(a >0,b >0),若AB=42且∠ACB 最大时,b 的值为( )A .226+B .226-+C .242+D .2426.已知OA ,OB 是圆O 的半径,点C ,D 在圆O 上,且//OA BC ,若26ADC ∠=︒,则B 的度数为( )A .30B .42︒C .46︒D .52︒ 7.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5,则圆锥的侧面积为( ) A .5πB .10πC .20πD .40π 8.如图,O 的直径AB 垂直于弦CD ,垂足是点E ,22.5CAO ∠=,6OC =,则CD 的长为( )A .62B .32C .6D .12 9.二次函数y =()21x ++2的顶点是( )A .(1,2)B .(1,−2)C .(−1,2)D .(−1,−2)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二次函数y =32x 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所得图象的解析式为( )A .y =32x −2B .y =32x +2C .y =3()22x -D .y =3()22x + 11.受益于电子商务发展和法治环境改普等多重因素,“快递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匹“黑马”,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为600亿件,预计2020年快递量将达到950亿件,若设快递平均每年增长率为x ,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 .600(1+x )=950B .600(1+2x )=950C .600(1+x )2=950D .950(1﹣x )2=600 12.已知⊙O 的半径是6,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5,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离 B .相切C .相交D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3.已知二次函数222y x x -=-,当-1≤x≤4时,函数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14.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b ,c 为常数,且a ≠0)的图像上部分点的横坐标x 和纵 坐标y 的对应值如下表 x… -1 0 1 2 3 … y … -3 -3 -1 39 … 关于x 的方程ax 2+bx +c =0一个负数解x 1满足k <x 1<k +1(k 为整数),则k =________.15.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2x 2+x -3=0的两个实数根,则x 1+x 2=____.16.已知三点A (0,0),B (5,12),C (14,0),则△ABC 内心的坐标为____.17.从地面垂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小球的高度h (米)与小球运动时间t (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h=12t ﹣6t 2,则小球运动到的最大高度为________米;18.如图,AB 是半圆O 的直径,AB=10,过点A 的直线交半圆于点C ,且sin ∠CAB=45,连结BC ,点D 为BC 的中点.已知点E 在射线AC 上,△CDE 与△ACB 相似,则线段AE 的长为________;19.如图,在边长为4的菱形ABCD 中,∠A=60°,M 是AD 边的中点,点N 是AB 边上一动点,将△AMN 沿MN 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A′MN ,连接A′C ,则线段A′C 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20.如图,∠C=∠E=90°,AC=3,BC=4,AE=2,则AD=_________ .21.如图,O 的弦8AB =,半径ON 交AB 于点M ,M 是AB 的中点,且3OM =,则MN 的长为__________.22.如图,△ABC 中,AB =AC =5,BC =6,AD ⊥BC ,E 、F 分别为AC 、AD 上两动点,连接CF 、EF ,则CF +EF 的最小值为_____.23.如图,点G 为△ABC 的重心,GE ∥AC ,若DE =2,则DC =_____.24.如图,在△ABC和△APQ中,∠PAB=∠QAC,若再增加一个条件就能使△APQ∽△ABC,则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三、解答题25.在矩形ABCD中,AB=3,AD=5,E是射线..DC上的点,连接AE,将△ADE沿直线AE 翻折得△AFE.(1)如图①,点F恰好在BC上,求证:△ABF∽△FCE;(2)如图②,点F在矩形ABCD内,连接CF,若DE=1,求△EFC的面积;(3)若以点E、F、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DE的长为.26.某养殖场计划用96米的竹篱笆围成如图所示的①、②、③三个养殖区域,其中区域①是正方形,区域②和③是矩形,且AG∶BG=3∶2.设BG的长为2x米.(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DF=;(2)x 为何值时,区域③的面积为180平方米;(3)x 为何值时,区域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27.经过某十字路口的汽车,可能直行,也可能向左转或向右转.如果这三种可能性大小相同,求两辆车经过这个十字路口时,下列事件的概率:(1)两辆车中恰有一辆车向左转;(2)两辆车行驶方向相同.28. 为倡导“低碳生活”,常选择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如图1所示是一辆自行车的实物图.车架档AC 与CD 的长分别为45cm ,60cm ,且它们互相垂直,座杆CE 的长为20cm ,点A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CAB=75°,如图2.(1)求车架档AD 的长; (2)求车座点E 到车架档AB 的距离.(结果精确到1 cm .参考数据: sin75°="0.966," cos75°=0.259,tan75°=3.732)29.如图,在ABC ∆中,90B ∠=︒,5cm AB =,7cm BC =,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边向点B 以1cm/s 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边向点C 以2cm /s 的速度移动(到达点C ,移动停止).(1)如果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Q 的长度等于10cm ?(2)在(1)中,PQB ∆的面积能否等于27cm ?请说明理由.30.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1)搅匀后从袋子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2)搅匀后先从袋子中任意摸出1个球,记录颜色后不放回,再从袋子中任意摸出1个球,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并求出两次都摸到白球的概率.31.甲、乙、丙三人进行乒乓球比赛.他们通过摸球的方式决定首场比赛的两个选手: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放入两个红球和一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其他都相同,将它们搅匀,三人从中各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两人即为首场比赛选手.求甲、丙两人成为比赛选手的概率.(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写出分析过程并给出结果.)32.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22y x =--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抛物线212y x bx c =++经过A 、B 两点,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 . (1)直接写出点A 和点B 的坐标;(2)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3)D 为直线AB 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①连接DO 交AB 于点E ,若DE :OE=3:4,求点D 的坐标;②是否存在点D ,使得∠DBA 的度数恰好是∠BAC 度数2倍,如果存在,求点D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将x=0和x=1代入表达式分别求y 1,y 2,根据计算结果作比较.【详解】当x=0时,y 1= -1+3=2,当x=1时,y 2= -4+3= -1,∴213y y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性质,对图象的理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得到∠BOC=50°,利用垂径定理得到=AC BC,然后根据圆周角定理计算∠ADC的度数.【详解】∵BC的度数为50°,∴∠BOC=50°,∵半径OC⊥AB,∴=AC BC,∴∠ADC=12∠BOC=2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也考查了垂径定理和圆周角定理.3.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圆的半径相等可得等腰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可得关于∠E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如图,连接CO,∵CE=OB=CO=OD,∴∠E=∠1,∠2=∠D∴∠D=∠2=∠E+∠1=2∠E.∴∠3=∠E+∠D=∠E+2∠E=3∠E.由∠3=72°,得3∠E=72°.解得∠E=2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圆的认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能利用圆的半径相等得出等腰三角形是解题关键.4.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心得出OA=OC=OB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OA=OC <OD ,求出OA=OB=OC=OE≠OD ,再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如图,连接OB 、OD 、OA ,∵O 为锐角三角形ABC 的外心,∴OA =OC =OB ,∵四边形OCDE 为正方形,∴OA =OC <OD ,∴OA =OB =OC =OE ≠OD ,∴OA =OC ≠OD ,即O 不是△ADC 的外心,OA =OE =OB ,即O 是△AEB 的外心,OB =OC =OE ,即O 是△BCE 的外心,OB =OA ≠OD ,即O 不是△ABD 的外心,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心.熟记三角形的外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圆周角大于对应的圆外角可得当ABC ∆的外接圆与x 轴相切时,ACB ∠有最大值,此时圆心F 的横坐标与C 点的横坐标相同,并且在经过AB 中点且与直线AB 垂直的直线上,根据FB=FC 列出关于b 的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AB=42A(0,2)、B(a ,a +2)22(22)42a a ++-=解得a =4或a =-4(因为a >0,舍去)∴B(4,6),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kx+2,将B(4,6)代入可得k =1,所以y=x+2,利用圆周角大于对应的圆外角得当ABC ∆的外接圆与x 轴相切时,ACB ∠有最大值. 如下图,G 为AB 中点,()2,4G ,设过点G 且垂直于AB 的直线:l y x m =-+,将()2,4G 代入可得6m =,所以6y x =-+.设圆心(),6F b b -+,由FC FB =,可知()()()2226466b b b -+=-+-+-,解得262b =(已舍去负值).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圆的综合题,一次函数的应用和已知两点坐标,用勾股定理求两点距离.能结合圆的切线和圆周角定理构建图形找到C 点的位置是解决此题的关键.6.D解析:D【解析】【分析】连接OC ,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AOC ,再根据平行得到∠OCB ,利用圆内等腰三角形即可求解.【详解】连接CO ,∵26ADC ∠=︒∴∠AOC=252ADC ∠=︒∵//OA BC∴∠OCB=∠AOC=52︒∵OC=BO ,∴B =∠OCB=52︒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周角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圆的基本性质及圆周角定理的内容.7.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圆锥面积=Rr 计算.【详解】Rr =2510, 故选:B.【点睛】 此题考查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共有三个公式计算圆锥的面积,做题时依据所给的条件恰当选择即可解答. 8.A解析:A 【解析】【分析】先根据垂径定理得到CE DE =,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245BOC A ∠=∠=,可得OC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2322CE ==CD 的长. 【详解】∵CD AB ⊥,AB 为直径,∴CE DE =, ∵∠BOC 和∠A 分别为BC 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A=22.5°,∴2222.545BOC A ∠=∠=⨯=,∴OC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C=6,CE===∴622∴2CD CE==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及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9.C解析:C【解析】【分析】x++2的顶点坐标.因为顶点式y=a(x-h)2+k,其顶点坐标是(h,k),即可求出y=()21【详解】x++2是顶点式,解:∵二次函数y=()21∴顶点坐标为:(−1,2);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二次函数顶点式求顶点坐标,此题型是中考中考查重点,同学们应熟练掌握.10.D解析:D【解析】【分析】先确定抛物线y=3x2的顶点坐标为(0,0),再根据点平移的规律得到点(0,0)向左平移2个单位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2,0),然后利用顶点式写出新抛物线解析式即可.【详解】解:抛物线y=3x2的顶点坐标为(0,0),把点(0,0)向左平移2个单位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2,0),∴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3(x+2)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由于抛物线平移后的形状不变,故a不变,所以求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通常可利用两种方法:一是求出原抛物线上任意两点平移后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二是只考虑平移后的顶点坐标,即可求出解析式.11.C解析:C【分析】设快递量平均每年增长率为x ,根据我国2018年及2020年的快递业务量,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详解】设快递量平均每年增长率为x ,依题意,得:600(1+x )2=95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2.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来判定:①直线l 和⊙O 相交,则d <r ;②直线l 和⊙O 相切,则d=r ;③直线l 和⊙O 相离,则d >r (d 为直线与圆的距离,r 为圆的半径).因此,∵⊙O 的半径为6,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5,∴6>5,即:d <r .∴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故选C .二、填空题13.-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求得当−1≤x≤4时,函数的最小值.【详解】解:∵二次函数,∴该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x =1,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1时,y 随解析:-3【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求得当−1≤x ≤4时,函数的最小值.【详解】解:∵二次函数222y x x -=-,∴该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x =1,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1时,y 随x 的增∵−1≤x≤4,∴当x=1时,y取得最小值,此时y=-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14.-3【解析】【分析】首先利用表中的数据求出二次函数,再利用求根公式解得x1,再利用夹逼法可确定x1 的取值范围,可得k.【详解】解:把x=0,y=-3,x=1,y=-1,x=-1,y=-3解析:-3【解析】【分析】首先利用表中的数据求出二次函数,再利用求根公式解得x1,再利用夹逼法可确定x1的取值范围,可得k.【详解】解:把x=0,y=-3,x=1,y=-1,x=-1,y=-3代入y=ax2+bx+c得3 1 3ca b c a b c-=⎧⎪-=++⎨⎪-=-+⎩,解得113abc=⎧⎪=⎨⎪=-⎩,∴y=x²+x-3,∵△=b2-4ac=12-4×1×(-3)=13,∴x=122ba-±-±=,∵1x<0,∴1x=−1<0,∵-4≤-3,∴3222 -≤-≤-,∴-3≤−1−2≤ 2.5-,∵整数k满足k<x1<k+1,∴k=-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5.【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1+x2═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若方程两个为x1解析:1 2 -【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1+x2═12 ba-=-故答案为1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若方程两个为x1,x2,则x1+x2=ba-,x1•x2=ca.16.(6,4).【解析】【分析】作BQ⊥AC于点Q,由题意可得BQ=12,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出BC、AB的长,继而利用三角形面积,可得△OAB内切圆半径,过点P作PD⊥AC于D,PF⊥AB于F,P解析:(6,4).【解析】【分析】作BQ⊥AC于点Q,由题意可得BQ=12,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出BC、AB的长,继而利用三角形面积,可得△OAB内切圆半径,过点P作PD⊥AC于D,PF⊥AB于F,PE⊥BC于E,设AD=AF=x,则CD=CE=14-x,BF=13-x,BE=BC-CE=15-(14-x)=1+x,由BF=BE可得13-x=1+x,解之求出x 的值,从而得出点P 的坐标,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过点B 作BQ ⊥AC 于点Q ,则AQ=5,BQ=12,∴AB=2213AQ BQ +=,CQ=AC-AQ=9,∴BC=2215BQ CQ +=设⊙P 的半径为r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可得:r=14124141315⨯=++ 过点P 作PD ⊥AC 于D ,PF ⊥AB 于F ,PE ⊥BC 于E ,设AD=AF=x ,则CD=CE=14-x ,BF=13-x ,∴BE=BC-CE=15-(14-x )=1+x ,由BF=BE 可得13-x=1+x ,解得:x=6,∴点P 的坐标为(6,4),故答案为:(6,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公式及切线长定理,根据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公式及切线长定理求出点P 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17.6【解析】【分析】现将函数解析式配方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当t=1时,h 有最大值6.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考查最值问题,确定最值时需现将函数解析式配方为顶点式,再根据开 解析:6【解析】【分析】现将函数解析式配方得221266(1)6h tt t =--=+﹣,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221266(1)6h t t t =--=+﹣,∴当t=1时,h 有最大值6.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考查最值问题,确定最值时需现将函数解析式配方为顶点式,再根据开口方向确定最值.18.3或9 或或【解析】【分析】先根据圆周角定理及正弦定理得到BC=8,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6,再分情况讨论,从而求出AE.【详解】∵AB 是半圆O 的直径,∴∠ACB=90,∵sin ∠C解析:3或9 或23或343 【解析】【分析】先根据圆周角定理及正弦定理得到BC=8,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6,再分情况讨论,从而求出AE.【详解】∵AB 是半圆O 的直径,∴∠ACB=90︒,∵sin ∠CAB=45, ∴45BC AB =, ∵AB=10,∴BC=8,∴6AC ===,∵点D 为BC 的中点,∴CD=4.∵∠ACB=∠DCE=90︒,①当∠CDE 1=∠ABC 时,△ACB ∽△E 1CD,如图∴1AC BC CE CD =,即1684CE =, ∴CE 1=3, ∵点E 1在射线AC 上,∴AE 1=6+3=9, 同理:AE 2=6-3=3.②当∠CE 3D=∠ABC 时,△ABC ∽△DE 3C ,如图∴3AC BC CD CE =,即3684CE =, ∴CE 3=163, ∴AE 3=6+163=343, 同理:AE 4=6-163=23. 故答案为:3或9 或23或343. 【点睛】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当三角形的相似关系不是用相似符号连接时,一定要分情况来确定两个三角形的对应关系,这是解此题容易错误的地方.19.【解析】【分析】【详解】解:如图所示:∵MA′是定值,A′C 长度取最小值时,即A′在MC 上时, 过点M 作MF ⊥DC 于点F ,∵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 中,∠A=60°,M 为AD 中点,∴2解析:272-【解析】【分析】【详解】解:如图所示:∵MA′是定值,A′C长度取最小值时,即A′在MC上时,过点M作MF⊥DC于点F,∵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A=60°,M为AD中点,∴2MD=AD=CD=2,∠FDM=60°,∴∠FMD=30°,∴FD=12MD=1,∴FM=DM×cos30°=3,∴2227MC FM CF=+=,∴A′C=MC﹣MA′=272-.故答案为27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关系等知识,得出A′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0..【解析】试题分析:由∠C=∠E=90°,∠BAC=∠DAE可得△ABC∽△AD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就可求出AD的长.试题解析:∵∠C=∠E=90°,∠BAC=∠DAE∴△AB解析:10 3.【解析】试题分析:由∠C=∠E=90°,∠BAC=∠DAE可得△ABC∽△AD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就可求出AD的长.试题解析:∵∠C=∠E=90°,∠BAC=∠DAE∴△ABC∽△ADE∴AC:AE=BC:DE∴DE=83∴2210=3AD AE DE =+ 考点: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勾股定理.21.2【解析】【分析】连接OA ,先根据垂径定理求出AO 的长,再设ON=OA ,则MN=ON-OM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OA ,∵半径交于点,是的中点,∴AM=BM==4解析:2【解析】【分析】连接OA ,先根据垂径定理求出AO 的长,再设ON=OA ,则MN=ON-OM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OA ,∵半径ON 交AB 于点M ,M 是AB 的中点,∴AM=BM=12AB =4,∠AMO=90°, ∴在Rt △AMO 中 22OM AM +∵ON=OA ,∴MN=ON-OM=5-3=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解析】【分析】作BM⊥AC于M,交AD于F,根据三线合一定理求出BD的长和AD⊥BC,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BM,根据对称性质求出BF=CF,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CF+EF≥BM,即可得出答案解析:24 5【解析】【分析】作BM⊥AC于M,交AD于F,根据三线合一定理求出BD的长和AD⊥BC,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BM,根据对称性质求出BF=CF,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CF+EF≥BM,即可得出答案.【详解】作BM⊥AC于M,交AD于F,∵AB=AC=5,BC=6,AD是BC边上的中线,∴BD=DC=3,AD⊥BC,AD平分∠BAC,∴B、C关于AD对称,∴BF=CF,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CF+EF=BF+EF≥BF+FM=BM,即CF+EF≥BM,∵S△ABC=12×BC×AD=12×AC×BM,∴BM=642455 BC ADAC,即CF+EF的最小值是245,故答案为:245.【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关键是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题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23.【解析】【分析】根据重心的性质可得AG:DG=2:1,然后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2,从而求出CE,即可求出结论.【详解】∵点G为△ABC的重心,∴AG:DG=2:1,∵GE解析:【解析】【分析】根据重心的性质可得AG:DG=2:1,然后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CEDE=AGDG=2,从而求出CE,即可求出结论.【详解】∵点G为△ABC的重心,∴AG:DG=2:1,∵GE∥AC,∴CEDE=AGDG=2,∴CE=2DE=2×2=4,∴CD=DE+CE=2+4=6.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重心的性质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掌握重心的性质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4.∠P=∠B(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要使△APQ∽△ABC ,在这两三角形中,由∠PAB=∠QAC可知∠PAQ=∠BAC,还需的条件可以是∠B=∠P或∠C=∠Q或.【详解】解:这个条件解析:∠P=∠B(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要使△APQ∽△ABC,在这两三角形中,由∠PAB=∠QAC可知∠PAQ=∠BAC,还需的条件可以是∠B=∠P或∠C=∠Q或AP AQ AB AC.【详解】解:这个条件为:∠B=∠P ∵∠PAB =∠QAC , ∴∠PAQ=∠BAC ∵∠B=∠P , ∴△APQ ∽△ABC ,故答案为:∠B=∠P 或∠C=∠Q 或AP AQAB A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5.(1)证明见解析;(2)513;(3)53、5、15 【解析】 【分析】(1)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证明∠CEF =∠AFB ,即可解决问题;(2)过点F 作FG ⊥DC 交DC 与点G ,交AB 于点H,由△FGE ∽△AHF 得出AH=5GF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3)分①当∠EFC=90°时; ②当∠ECF=90°时;③当∠CEF=90°时三种情况讨论解答即可. 【详解】(1)解:在矩形ABCD 中,∠B =∠C =∠D =90° 由折叠可得:∠D =∠EFA =90° ∵∠EFA =∠C =90°∴∠CEF +∠CFE =∠CFE +∠AFB =90° ∴∠CEF =∠AFB 在△ABF 和△FCE 中∵∠AFB =∠CEF ,∠B =∠C =90° △ABF ∽△FCE(2)解:过点F 作FG ⊥DC 交DC 与点G ,交AB 于点H ,则∠EGF =∠AHF =90° 在矩形ABCD 中,∠D =90°由折叠可得:∠D =∠EFA =90°,DE =EF =1,AD =AF =5 ∵∠EGF =∠EFA =90°∴∠GEF +∠GFE =∠AFH +∠GFE =90° ∴∠GEF =∠AFH 在△FGE 和△AHF 中∵∠GEF =∠AFH ,∠EGF =∠FHA =90° ∴△FGE ∽△AHF ∴EF AF =GFAH∴15=GFAH∴AH=5GF在Rt△AHF中,∠AHF=90°∵AH2+FH2=AF2∴(5 GF)2+(5-GF)2=52∴GF=5 13∴△EFC的面积为12×513×2=513;(3)解:①当∠EFC=90°时,A、F、C共线,如图所示:设DE=EF=x,则CE=3-x,∵22223534AD CD+=+=∴34∵∠CFE=∠D=90°, ∠DCA=∠DCA,∴△CEF∽△CAD, ∴CE EFCA AD=,534x=,解得5(345)-②当∠ECF=90°时,如图所示:∵AD=1AF =5,AB=3, ∴1BF =221AF AB -=4, 设1DE =x,则1E C =3-x,∵∠DCB=∠ABC=90°,111CF E F AB ∠=∠∴11CE F ∽1BF A ,∴11111E C E F F B F A =,即345x x -=,解得:x=1E D =53; 由折叠可得 :222E F E D = ,设2E C x =,则2223E F DE x ==+,2549CF =+=, 在RT △22E F C 中,∵2222222CF CE E F +=,即9²+x²=(x+3)²,解得x=2E C =12, ∴231215DE =+=;③当∠CEF=90°时,AD=AF,此时四边形AFED 是正方形,∴AF=AD=DE=5,综上所述,DE 的长为:53、5、155(345)-.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掌握翻折的性质,分类探讨的思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6.(1)48-12x ;(2)x 为1或3;(3)x 为2时,区域③的面积最大,为240平方米 【解析】 【分析】(1)将DF 、EC 以外的线段用x 表示出来,再用96减去所有线段的长再除以2可得DF 的长度;(2)将区域③图形的面积用关于x 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并令其值为180,求出方程的解即可;(3)令区域③的面积为S ,得出x 关于S 的表达式,得到关于S 的二次函数,求出二次函数在x取值范围内的最大值即可.【详解】(1)48-12x(2)根据题意,得5x(48-12x)=180,解得x1=1,x2=3答:x为1或3时,区域③的面积为180平方米(3)设区域③的面积为S,则S=5x(48-12x)=-60x2+240x=-60(x-2)2+240∵-60<0,∴当x=2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240答:x为2时,区域③的面积最大,为240平方米【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中的等量关系,正确得出区域面积的表达式.27.(1)49;(2)13【解析】【分析】此题可以采用列表法求解.可以得到一共有9种情况,两辆车中恰有一辆车向左转的有4种情况,两辆车行驶方向相同有3种情况,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列表得:相同有3种情况(1)P(两辆车中恰有一辆车向左转)=49;(2)P(两辆车行驶方向相同)=31 93 =.【点睛】列表法可以不重不漏的列举出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列举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于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注意看清题目的要求,要按要求解题.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8.(1)75cm(2)63cm【解析】解:(1)在Rt△ACD中,AC=45,CD=60,∴75=,∴车架档AD 的长为75cm .(2)过点E 作EF ⊥AB ,垂足为点F ,距离EF=AEsin75°=(45+20)sin75°≈62.7835≈63. ∴车座点E 到车架档AB 的距离是63cm . (1)在Rt △ACD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AD 即可.(2)过点E 作EF ⊥AB ,在Rt △EFA 中,利用三角函数求EF=AEsin75°,即可得到答案. 29.(1)3秒后,PQ 的长度等于10(2)PQB ∆的面积不能等于27cm . 【解析】 【分析】(1)由题意根据PQ=10BP 2+BQ 2=PQ 2,求出即可;(2)由(1)得,当△PQB 的面积等于7cm 2,然后利用根的判别式判断方程根的情况即可; 【详解】解:(1)设x 秒后,10PQ =5BP x =-,2BQ x =, ∵222BP BQ PQ += ∴()()(2225210x x -+=解得:13x =,21x =-(舍去) ∴3秒后,PQ 的长度等于210; (2)设t 秒后,5PB t =-,2QB t =, 又∵172PQB S BP QB ∆=⨯⨯=,()15272t t ⨯-⨯=, ∴2570t t -+=,25417252830∆=-⨯⨯=-=-<,∴方程没有实数根,∴PQB ∆的面积不能等于27cm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到关键描述语“△PBQ 的面积等于27cm ”,得出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0.(1)13;(2)13,见解析 【解析】【分析】(1)袋中一共有3个球,有3种等可能的抽取情况,抽取红球的情况只有1种,摸到红球的概率即可求出;(2)分别使用树状图法或列表法将抽取球的结果表示出来,第一次共有3种不同的抽取情况,第二次有2种不同的抽取情况,所有等可能出现的结果有6种,找出两次都是白球的的抽取结果,即可算出概率.【详解】解:(1)∵袋中一共有3个球,有3种等可能的抽取情况,抽取红球的情况只有1种,∴1P=3(摸到红球);(2)画树状图,根据题意,画树状图结果如下:一共有6种等可能出现的结果,两次都抽取到白球的次数为2次,∴21P==63(两次白球);用列表法,根据题意,列表结果如下:一共有6种等可能出现的结果,两次都抽取到白球的次数为2次,∴21P==63(两次白球).【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用图表的形式将第一次、第二次抽取所可能发生的情况一一列出,避免遗漏.31.1 3 .【解析】【分析】先画树状图得到所有等可能的情况,然后找出符合条件的情况数,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详解】画树状图为:由树状图知,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甲、丙两人成为比赛选手的结果有2种, 所以甲、丙两人成为比赛选手的概率为26=13.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用于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32.(1)A(-4,0)、B (0,-2);(2)213y x-222x =+;(3)①(-1,3)或(-3,-2);②(-2,-3). 【解析】 【分析】(1)在122y x =--中由0y =求出对应的x 的值,由x=0求出对应的y 的值即可求得点A 、B 的坐标;(2)把(1)中所求点A 、B 的坐标代入212y x bx c =++中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得b 、c 的值,从而可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①如图,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AB 于点F ,连接OD 交AB 于点E ,由此易得△DFE ∽OBE ,这样设点D 的坐标为213(m,2)22m m +-,点F 的坐标为1(m,2)2m --,结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DE :OE=3:4,即可列出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求得m 的值即可得到点D 的坐标;②在y 轴的正半轴上截取OH=OB ,可得△ABH 是等腰三角形,由此可得∠HAB=2∠BAC ,若此时∠DAB =2∠BAC=∠HAB ,则BD ∥AH ,再求出AH 的解析式可得BD 的解析式,由BD 的解析式和抛物线的解析式联立构成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得点D 的坐标. 【详解】解:(1)在122y x =--中,由0y =可得:1202x --=,解得:4x =-; 由0x =可得:2y =-,∴点A 的坐标为(-4,0),点B 的坐标为(0,-2);(2)把点A 的坐标为(-4,0),点B 的坐标为(0,-2)代入212y x bx c =++得:8402b c c -+=⎧⎨=-⎩ ,解得:322b c ⎧=⎪⎨⎪=-⎩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3222y x x =+-; (3)①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AB 于点F ,设点D 213(m,2)22m m +-,F 1(m,2)2m --,连接DO 交AB 于点E ,△DFE ∽OBE , 因为DE :OE=3:4, 所以FD :BO=3:4,即:FD=34BO=32 ,所以21133m 222222FD m m ⎛⎫⎛⎫=---+-= ⎪ ⎪⎝⎭⎝⎭, 解之得: m 1=-1,m 2=-3 ,∴D 的坐标为(-1,3)或(-3,-2);②在y 轴的正半轴上截取OH=OB ,可得△ABH 是等腰三角形, ∴∠BAH=2∠BAC ,若∠DBA=2∠BAC ,则∠DBA=∠BAH , ∴AH//DB ,由点A 的坐标(-4,0)和点H 的坐标(0,2)求得直线AH 的解析式为:1y 22x =+, ∴直线DB 的解析式是:1y 22x =-, 将:2113y 2,y 2,222x x x =-=+-联立可得方程组:21y 2213y 222x x x ⎧=-⎪⎪⎨⎪=+-⎪⎩,解得:23x y =-⎧⎨=-⎩ ,∴点D 的坐标(-2,-3).【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解第2小题的关键是过点D作x轴的垂线交AB于点F,连接OD交AB于点E,从而构造出△DFE∽OBE,这样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即可求得D的坐标;解第3小题的关键是在x轴的上方作OH=OB,连接AH,从而构造出∠BAH=2∠BAC,这样由∠DBA=∠BAH可得AH∥BD,求出AH的解析式即可得到BD的解析式,从而将问题转化成求BD和抛物线的交点坐标即可使问题得到解决.。
人教版初三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是()。
A.(2,3)B.(2,3)C.(2,3)D.(2,3)2. 已知一组数据:1,2,3,4,5,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
A. 3,3,3B. 3,3,3.5C. 3,3,4D. 3,3,4.53. 下列函数中,属于一次函数的是()。
A. y=2x+1B. y=x^2C. y=2/xD. y=3sinx4. 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当x=2时,y=4,那么k的值为()。
A. 2B. 4C. 2D. 45.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40°,则∠B的度数是()。
A. 40°B. 70°C. 80°D. 90°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任意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度相等。
()2. 两条平行线上的任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3. 当两个数的和为0时,它们互为相反数。
()4. 函数y=2x+1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5.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原点。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x2y=3,则2x4y=______。
2. 若函数y=kx(k≠0)的图像经过点(1,2),则k=______。
3. 已知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5,BC=8,则∠B的度数是______。
4. 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总和是______。
5. 若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度相等,则它们一定全等。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 简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 简述函数图像平移的规律。
4. 简述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5. 简述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定义及区别。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商店销售一批商品,售价为每件20元,成本为每件15元。
若要使利润率达到50%,则售价应定为多少元?2. 已知函数y=kx(k≠0),若该函数的图像经过点(2,4),求k的值。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已知a=3,b=4,则a²+b²=()。
A. 5B. 7C. 9D. 252. 下列函数中,y随x增大而增大的是()。
A. y=2x+1B. y=3x2C. y=1/2x+3D. y=4x+53. 已知a²+b²=10,ab=6,则a+b=()。
A. 2B. 4C. 6D. 84. 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A. 3/5B. 0.4C. 0.5D. 0.65. 若函数y=2x+1与y=3x2的交点坐标为(x,y),则x的值为()。
A. 1B. 2C. 3D. 4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对于任意实数a,都有a²≥0。
()2. 两个数的平方和一定大于等于这两个数的和的平方。
()3. 函数y=2x+1与y=3x2的图像一定相交。
()4. 两个函数的图像可能没有交点。
()5. 对于任意实数a,都有a²=|a|。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a²+b²=10,ab=6,则a+b=______。
2. 已知函数y=2x+1,当x=2时,y的值为______。
3. 两个数的平方和一定大于等于这两个数的和的平方,这个说法是______。
4. 函数y=2x+1与y=3x2的交点坐标为(x,y),则x的值为______。
5. 对于任意实数a,都有a²=|a|,这个说法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二次函数的定义及图像特征。
2. 简述一次函数的定义及图像特征。
3. 简述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及图像特征。
4. 简述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及图像特征。
5. 简述函数的交点及其求解方法。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已知a²+b²=10,ab=6,求a+b的值。
2. 已知函数y=2x+1,当x=2时,求y的值。
3. 已知函数y=2x+1与y=3x2的交点坐标为(x,y),求x的值。
(完整word版)初三期末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期末教学检测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相应的括号中.1.如图,△ABC 中,DE ∥BC ,13AD AB =,2cm AE =, 则AC 的长是 ( )A .2cmB .4cmC .6cmD .8cm 2.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为1∶4,则它们的面积之比为( ) A .1∶2 B .1∶4 C .1∶8 D .1∶16 3.反比例函数2ky x-=的图象,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2k < B. k ≤2 C.2k > D. k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将抛物线22y x = 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A.2=2(-1)-3y x B.2=2(-1)+3y x C.2=2(+1)-3y x D.2=2(+1)+3y x5.如图,AB 是O 的直径,CD 为弦,CD AB ⊥于E ,则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 ) A.A D ∠=∠ B.CE DE = C.90ACB ∠= D.CE BD =6.如图,PA 、PB 是O 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C 为O 上一点,若50P ∠=︒, 则ACB ∠=( )A .40︒B .50︒C .65︒D .130︒7.双曲线1y 、2y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14y x=,过1y 上的任意一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交2y 于B ,交y 轴于C ,若1A O B S =△,则2y 的解析式是( )A .22y x =B . 23y x = C .25y x = D . 26y x=8.如图,等腰Rt ABC ∆(90ACB ∠=︒)的直角边与正方形DEFG 的边长均为2,且AC 与DE 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点C 与点D 重合,让ABC ∆沿这条直线向右BCOPBA平移,直到点A 与点E 重合为止.设CD 的长为x ,ABC ∆与正方形DEFG 重合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二、填空题 (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9.若某人沿坡角是30︒的斜坡前进20m ,则他所在的位置比原来的位置升高 m. 10.在Rt ABC ∆中,90C ∠=︒,3sin 5A =,则tan B = . 11.若8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83πcm ,则该圆的半径为 cm .12. 在一次数学游戏中,老师在 A 、 B 、C 三个盘子里分别放了一些糖果,糖果数依次为 a 0 ,b 0 ,c 0 ,记为 G 0 = ( a 0 , b 0 , c 0 ).游戏规则如下:若三个盘子中的糖果数不完全相同,则从糖果数最多的一个盘子中拿出两个,给另外两个盘子各放一个(若有两个盘子中的糖果数相同,且都多于第三个盘子中的糖果数,则从这两个盘子字母序在前的盘子中取糖果),记为一次操作.若三个盘子中的糖果数都相同,游戏结束. n 次操作后的糖果数记为 G n = ( a n , b n , c n ).(1)若 G 0 = ( 4 , 7 ,10 ),则第_______次操作后游戏结束;(2)小明发现:若 G 0 = ( 4 , 8 ,18 ),则游戏永远无法结束,那么 G 2014 = ________.三、解答题 (共72分)13.计算0111)2cos30()2--︒+14.(5分)一次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带领学生去测一条南北流向的河宽,如图所示,某学生在河东岸点A 处观测到河对岸水边有一点C ,测得C 在A 北偏西31°的方向上,沿河岸向北前行40米到达B 处,测得C 在B 北偏西45°的方向上,请你根据以上数据,求这条河的宽度.(参考数值:3tan315︒≈)15.(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x n =+和反比例函数6y x=-的图象都经过点(3,)A m .(1)求m 的值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点B 在双曲线6y x=-上,且位于直线y x n =+的下方,若点B 的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直接写出点B 的坐标.16.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 的顶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 (1)以点O 为旋转中心,把△ABC 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AB C ''; (2)以O 为位似中心,把△ABC 放大到原来的2倍(一种即可),请在图中画出放大后的△DEF,并写出顶点坐标(c 自己添一个)17. (5分)如图,在ABC ∆中,12AB =,10AC BC ==,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且CDE A ∠=∠,设BD x =,CE y = .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DE CA18.(5分)已知: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垂足为E ,60AOC ∠=︒,2AC =. (1)求弦CD 的长; (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9.(5分)某商店购进一批单价为8元的商品,如果按每件10元出售,那么每天可销售100件.经调查发现,这种商品的销售单价每提高1元,其销售量相应减少10件.将销售价定为多少时,才能使每天所获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20.(5分)在ABC ∆中,6AB =cm ,12AC =cm ,动点D 以1cm/s 的速度从点A 出发到点B 止,动点E 以2cm/s 的速度从点C 出发到点A 止,且两点同时运动,当以点A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时,求运动的时间t .21.5分)如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AB AC =,以AC 为直径的O 与BC 交于点D ,DE AB ⊥,垂足为E ,ED 的延长线与AC 的延长线交于点F . (1)求证:DE 是O 的切线;(2)若O 的半径为2,1BE =,求cos A 的值.22..阅读下列材料: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张矩形纸片OBCD 按图1所示放置,已知10OB =,6BC =,将这张纸片折叠,使点O 落在边CD 上,记作点A ,折痕与边OD (含端点)交于点E ,与边OB (含端点)或其延长线交于点F ,求点A 的坐标.小明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发现:要求点A 的坐标,只要求出线段AD 的长即可.连接OA ,设折痕EF 所在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0,0)y kx n k n =+<≥,于是有(0,)E n ,(,0)n F k-所以在Rt EOF △中,得到tan OFE k ∠=-,在Rt AOD △中,利用等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就可以求出线段DA 的长(如图1).请回答:(1)如图1,若点E 的坐标为(0,4),直接写出点A 的坐标;(2)在图2中,已知点O 落在边CD 上的点A 处,请画出折痕所在的直线EF (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参考小明的做法,解决以下问题:五解答题(共22分)23.(7分)已知关于x 的方程2(31)220mx m x m --+-= (1)求证:无论m 取任何实数时,方程恒有实数根;(2)若关于x 的二次函数2(31)22y mx m x m =--+-的图象与x 轴两交点间的距离为2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4.(7分)如图,(2014朝阳一模)24.在△ABC中,CA=CB,在△AED中,DA=DE,点D、E分别在CA、AB上,.(1)如图①,若∠ACB=∠ADE=90°,则CD与BE的数量关系是;(2)若∠ACB=∠ADE=120°,将△AED绕点A旋转至如图②所示的位置,则CD与BE的数量关系是;,(3)若∠ACB=∠ADE=2α(0°< α< 90°),将△AED绕点A旋转至如图③所示的位置,探究线段C D与BE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用含α的式子表示).A图①A图③A图②25.(8分)已知:如图,抛物线22y ax ax c =-+ (0a ≠)与y 轴交于点C ( 0 ,4) ,与x 轴交于点A ,B ,点A 的坐标为( 4 ,0). (1) 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 点Q 是线段AB 上的动点,过点Q 作QE ∥AC ,交BC 于点E ,连接CQ . 当CQE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Q 的坐标;(3)若平行于x 轴的动直线l 与该抛物线交于点P ,与直线AC 交于点F ,点D 的坐标为(2 ,0). 问: 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 ,使得ODF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九年级全册期末复习试卷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的一部分,给出下列命题:①a+b+c=0;②b>2a;③方程ax2+bx+c=0的两根分别为﹣3和1;④b2﹣4ac>0,其中正确的命题有()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腰长为4cm,动点P、Q同时从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分别沿A→B和A→C的路径向点B、C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单位:s),四边形PBC Q的面积为y(单位:cm2),则y与x(0≤x≤4)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用图象表示为()A.B.C.D.3.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BA、CA的延长线上,ABAD=2,那么下列条件中能判断DE∥BC的是()A.12AEEC=B.2ECAC=C.12DEBC=D.2ACAE=4.如图,在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点A,B,C,D都在格点上,点E 在AB的延长线上,以A为圆心,AE为半径画弧,交AD的延长线于点F,且弧EF经过点C,则扇形AEF的面积为()A .58π B .58πC .54πD .54π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B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C .圆的每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D .圆的对称中心是它的圆心 6.抛物线2y 3(x 1)1=-+的顶点坐标是( ) A .()1,1 B .()1,1-C .()1,1--D .()1,1-7.把二次函数y =2x 2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函数关系式是( )A .22(3)2y x =-+B .22(3)2y x =++C .22(3)?2y x =-D .22(3)?2y x =+8.二次函数22y x x =-+在下列( )范围内,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 A .2x <B .2x >C .0x <D .0x >9.生产季节性产品的企业,当它的产品无利润时就会及时停产.现有一生产季节性产品的企业,一年中获得利润y 与月份n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 =-n 2+15n -36,那么该 企业一年中应停产的月份是( ) A .1月,2月 B .1月,2月,3月 C .3月,12月D .1月,2月,3月,12月10.如图,△ABC 中,∠BAC=90°,AB=3,AC=4,点D 是BC 的中点,将△ABD 沿AD 翻折得到△AED ,连CE ,则线段CE 的长等于( )A .2B .54C .53D .75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21y ax bx =++的图象经过点A ,B ,对系数a 和b 判断正确的是( )A .0,0a b >>B .0,0a b <<C .0,0a b ><D .0,0a b <>12.将抛物线23y x =先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两个单位,两次平移后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A .23(1)2y x =++B .23(1)2y x =+-C .23(1)2y x =-+D .23(1)2=--y x 13.已知函数2y x bx c =-++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若0y >,则的取值范围是( )A .41x -<<B .21x -<<C .31x -<<D .31x x <->或14.已知抛物线与二次函数23y x =-的图像相同,开口方向相同,且顶点坐标为(1,3)-,它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 A .23(1)3y x =--+ B .23(1)3y x =-+ C .23(1)3y x =+-D .23(1)3y x =-++15.如图,△ABC 中AB 两个顶点在x 轴的上方,点C 的坐标是(﹣1,0),以点C 为位似中心,在x 轴的下方作△ABC 的位似图形△A′B′C′,且△A′B′C′与△ABC 的位似比为2:1.设点B 的对应点B′的横坐标是a ,则点B 的横坐标是( )A .12a -B .1(1)2a -+ C .1(1)2a -- D .1(3)2a -+ 二、填空题16.如图,已知正六边形内接于O ,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2,则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为______.17.某同学想要计算一组数据105,103,94,92,109,85的方差20S ,在计算平均数的过程中,将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减去100,得到一组新数据5,3,-6,-8,9,-15,记这组新数据的方差为21S ,则20S ______21S (填“>”、“=”或“<”). 18.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 ,高为4cm ,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_____cm 2. 19.如图,Rt △ABC 中,∠C =90°,AC =4,BC =3,点D 是AB 边上一点(不与A 、B 重合),若过点D 的直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并且平分△ABC 的周长,则AD 的长为____.20.某企业2017年全年收入720万元,2019年全年收入845万元,若设该企业全年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则可列方程____.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28y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C 在x 正半轴上,且OC =O B .点P 为线段AB (不含端点)上一动点,将线段OP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线段OQ ,连接CQ ,则线段CQ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22.若m 是方程5x 2﹣3x ﹣1=0的一个根,则15m ﹣3m+2010的值为_____. 23.如图,沿一条母线将圆锥侧面剪开并展平,得到一个扇形,若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2r cm =,扇形的圆心角120θ=,则该圆锥的母线长l 为___cm .24.某一时刻,一棵树高15m ,影长为18m .此时,高为50m 的旗杆的影长为_____m . 25.已知关于x 的方程a (x +m )2+b =0(a 、b 、m 为常数,a ≠0)的解是x 1=2,x 2=﹣1,那么方程a (x +m +2)2+b =0的解_____.26.当21x -≤≤时,二次函数22()1y x m m =--++有最大值4,则实数m 的值为________.27.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要使函数值3y >,则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28.如图,123////l l l ,直线a 、b 与1l 、2l 、3l 分别相交于点A 、B 、C 和点D 、E 、F .若AB=3,BC=5,DE=4,则EF 的长为______.29.在Rt △ABC 中,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6和8,则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长为_____. 30.在一块边长为30 cm 的正方形飞镖游戏板上,有一个半径为10 cm 的圆形阴影区域,则飞镖落在阴影区域内的概率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31.某商场以每件42元的价格购进一种服装,由试销知,每天的销量t (件)与每件的销售价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为t=204-3x.(1)试写出每天销售这种服装的毛利润y (元)与每件售价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毛利润=销售价-进货价);(2)每件销售价为多少元,才能使每天的毛利润最大?最大毛利润是多少? 32.如图,AB 是⊙O 的弦,AB =4,点P 在AmB 上运动(点P 不与点A 、B 重合),且∠APB =30°,设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y . (1)⊙O 的半径为 ;(2)若点P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x ,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3.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BC 上一点,连接AE ,将矩形沿AE 翻折,使点B 落在CD边F 处,连接AF ,在AF 上取一点O,以点O 为圆心,OF 为半径作⊙O 与AD 相切于点P .AB=6,BC=33(1)求证:F 是DC 的中点. (2)求证:AE=4CE. (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34.定义: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余,那么我们称这个四边形为“对角互余四边形”.(1)如图①,在对角互余四边形ABCD 中,∠B =60°,且AC ⊥BC ,AC ⊥AD ,若BC =1,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2)如图②,在对角互余四边形ABCD 中,AB =BC ,BD =13,∠ABC+∠ADC =90°,AD =8,CD =6,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3)如图③,在△ABC 中,BC =2AB ,∠ABC =60°,以AC 为边在△ABC 异侧作△ACD ,且∠ADC =30°,若BD =10,CD =6,求△ACD 的面积.35.一家医院某天出生了3个婴儿,假设生男生女的机会相同,那么这3个婴儿中,出现1个男婴、2个女婴的概率是多少?四、压轴题36.已知P 是⊙O 上一点,过点P 作不过圆心的弦PQ ,在劣弧PQ 和优弧PQ 上分别有动点A 、B(不与P ,Q 重合),连接AP 、BP . 若∠APQ=∠BPQ. (1)如图1,当∠APQ=45°,AP=1,BP=22时,求⊙O 的半径;(2)如图2,选接AB ,交PQ 于点M ,点N 在线段PM 上(不与P 、M 重合),连接ON 、OP ,若∠NOP+2∠OPN=90°,探究直线AB 与ON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37.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54ABC BCD AB BC cm CD cm∠=∠=︒===,,点P 从点C 出发以1/cm s 的速度沿CB 向点B 匀速移动,点M 从点A 出发以15/cm s 的速度沿AB 向点B 匀速移动,点N 从点D 出发以/acm s 的速度沿DC 向点C 匀速移动.点P M N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其他两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移动时间为ts . (1)如图①,①当a 为何值时,点P B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CN △全等?并求出相应的t 的值; ②连接AP BD 、交于点E ,当AP BD ⊥时,求出t 的值; (2)如图②,连接AN MD 、交于点F .当3883a t ==,时,证明:ADF CDF S S ∆∆=.38.如图, AB 是⊙O 的直径,点D 、E 在⊙O 上,连接AE 、ED 、DA ,连接BD 并延长至点C ,使得DAC AED ∠=∠.(1)求证: AC 是⊙O 的切线;(2)若点E 是BC 的中点, AE 与BC 交于点F , ①求证: CA CF =;②若⊙O 的半径为3,BF =2,求AC 的长.39. 如图,在Rt △ABC 中,∠C=90°,AC=8,BC=6,P 为边BC 上一个动点(可以包括点C 但不包括点B ),以P 为圆心PB 为半径作⊙P 交AB 于点D 过点D 作⊙P 的切线交边AC 于点E ,(1)求证:AE=DE ; (2)若PB=2,求AE 的长;(3)在P 点的运动过程中,请直接写出线段AE 长度的取值范围.40.如图,正方形ABCD 中,点O 是线段AD 的中点,连接OC ,点P 是线段OC 上的动点,连接AP 并延长交CD 于点E ,连接DP 并延长交AB 或BC 于点F , (1)如图①,当点F 与点B 重合时,DEDC等于多少; (2)如图②,当点F 是线段AB 的中点时,求DEDC的值; (3)如图③,若DE CF ,求DEDC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 =﹣1,且过点(1,0),根据对称轴可得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把(1,0)代入可对①做出判断;由对称轴为x =﹣1,可对②做出判断;根据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可对③做出判断,根据根的判别式解答即可. 【详解】由图象可知: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 =﹣1,过(1,0)点, 把(1,0)代入y =ax 2+bx +c 得,a +b +c =0,因此①正确;对称轴为直线x =﹣1,即:﹣2ba=﹣1,整理得,b =2a ,因此②不正确;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为(1,0)(﹣3,0),因此方程ax 2+bx +c =0的两根分别为﹣3和1;故③是正确的; 由图可得,抛物线有两个交点,所以b 2﹣4ac >0,故④正确; 故选C . 【点睛】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抛物线通常从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与x 轴,y 轴的交点,以及增减性上寻找其性质.2.C解析:C 【解析】 【分析】先计算出四边形PBCQ 的面积,得到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函数解析式确定图象即可. 【详解】 由题意得: 22111448222y x x =⨯⨯-=-+(0≤x≤4), 可知,抛物线开口向下,关于y 轴对称,顶点为(0,8),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根据题意列出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 【解析】 【分析】 只要证明AC AB AE AD=,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A. 12AE EC = ,可得AE :AC=1:1,与已知2AB AD=不成比例,故不能判定 B.2ECAC =,可得AC :AE=1:1,与已知2AB AD=不成比例,故不能判定; C 选项与已知的2ABAD=,可得两组边对应成比例,但夹角不知是否相等,因此不一定能判定;12DE BC = D.2AC ABAE AD==,可得DE//BC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4.B解析:B 【解析】 【分析】连接AC ,根据网格的特点求出r=AC 的长度,再得到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根据扇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连接AC ,则r=AC=22251=+ 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BAD=45°,∴扇形AEF 的面积=()2455360π⨯⨯=58π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扇形面积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勾股定理及扇形面积公式.5.C解析:C 【解析】 【分析】圆有无数条对称轴,但圆的对称轴是直线,故C 圆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的说法是错误的 【详解】本题不正确的选C ,理由: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其对称轴都是直线,故任何一条直径都是它的对称轴的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圆有无数条对称轴,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察对称轴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难度不大6.A解析:A 【解析】 【分析】已知抛物线顶点式y =a (x ﹣h )2+k ,顶点坐标是(h ,k ).【详解】∵抛物线y =3(x ﹣1)2+1是顶点式,∴顶点坐标是(1,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抛物线的顶点式写出抛物线顶点的坐标,比较容易.7.A解析:A【解析】将二次函数22y x =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函数关系式为:22(3)2y x =-+.故选A.8.C解析:C【解析】【分析】先求函数的对称轴,再根据开口方向确定x 的取值范围.【详解】222(1)1y x x x =-+=--+,∵图像的对称轴为x=1,a=-10<,∴当x 1<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当a 0a 0<时,对称轴左增右减,当>时,对称轴左减右增. 9.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当-n 2+15n -36≤0时该企业应停产,即n 2-15n+36≥0,n 2-15n+36=0的两个解是3或者12,根据函数图象当n ≥12或n ≤3时n 2-15n+36≥0,所以1月,2月,3月,12月应停产.故选D10.D解析:D【解析】【分析】如图连接BE 交AD 于O ,作AH ⊥BC 于H .首先证明AD 垂直平分线段BE ,△BCE 是直角三角形,求出BC、BE,在Rt△BCE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连接BE交AD于O,作AH⊥BC于H.在Rt△ABC中,∵AC=4,AB=3,∴2234+,∵CD=DB,∴AD=DC=DB=52,∵12•BC•AH=12•AB•AC,∴AH=125,∵AE=AB,DE=DB=DC,∴AD垂直平分线段BE,△BCE是直角三角形,∵12•AD•BO=12•BD•AH,∴OB=125,∴BE=2OB=245,在Rt△BCE中,2222247555 BC BE⎛⎫-=-=⎪⎝⎭.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中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面积法求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y=ax2+bx+1的图象经过点A,B,画出函数图象的草图,根据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即可判断.【详解】解:由二次函数y=ax2+bx+1可知图象经过点(0,1),∵二次函数y=ax2+bx+1的图象还经过点A,B,则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抛物线开口向下,∴a <0,,又对称轴在y 轴右侧,即02b a-> , ∴b >0,故选D 12.A解析:A【解析】【分析】按照“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规律,进而得出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详解】抛物线23y x =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解析式:()231y x =+,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312y x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平移变换以及抛物线解析式的变化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13.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确定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然后观察函数图象,找出抛物线在x 轴上方的部分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详解】∵y =ax 2+bx +c 的对称轴为直线x =−1,与x 轴的一个交点为(1,0),∴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3,0),∴当−3<x <1时,y >0.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函数对称轴找到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14.D解析:D【解析】【分析】先根据抛物线与二次函数23y x =-的图像相同,开口方向相同,确定出二次项系数a 的值,然后再通过顶点坐标即可得出抛物线的表达式.【详解】∵抛物线与二次函数23y x =-的图像相同,开口方向相同, 3a ∴=-∵顶点坐标为(1,3)-∴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3(1)3y x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顶点式,掌握二次函数表达式中的顶点式是解题的关键. 15.D解析:D【解析】【分析】设点B 的横坐标为x ,然后表示出BC 、B′C 的横坐标的距离,再根据位似变换的概念列式计算.【详解】设点B 的横坐标为x ,则B 、C 间的横坐标的长度为﹣1﹣x ,B′、C 间的横坐标的长度为a+1,∵△ABC 放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A′B′C ,∴2(﹣1﹣x )=a+1,解得x =﹣12(a+3),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根据位似变换的定义,利用两点间的横坐标的距离等于对应边的比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6.【解析】【分析】根据圆的性质和正六边形的性质证明△CDA≌△BDO,得出涂色部分即为扇形AOB 的面积,根据扇形面积公式求解.【详解】解:连接OA,OB,OC,AB,OA与BC交于D点∵正解析:2 3π【解析】【分析】根据圆的性质和正六边形的性质证明△CDA≌△BDO,得出涂色部分即为扇形AOB的面积,根据扇形面积公式求解.【详解】解:连接OA,OB,OC,AB,OA与BC交于D点∵正六边形内接于O,∴∠BOA=∠AOC=60°,OA=OB=OC=4,∴∠BOC=120°,OD⊥BC,BD=CD∴∠OCB=∠OBC=30°,∴OD=1122OB OA DA ,∵∠CDA=∠BDO,∴△CDA≌△BDO,∴S△CDA=S△BDO,∴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等于扇形AOB的面积为:26022 3603ππ⨯=.故答案为:23π.【点睛】本题考查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性质,根据圆的性质结合正六边形的性质将涂色部分转化成扇形面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解析】【分析】根据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这组数据的波动情况不变,即方差不变,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非零常数解析:=【解析】【分析】根据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这组数据的波动情况不变,即方差不变,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非零常数,它的平均数都加上或减去这一个常数,两数进行相减,方差不变,∴2201S S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需要记忆的是如果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同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不变,但平均数要变,且平均数增加这个常数.18.15【解析】【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母线长,然后利用圆锥的侧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详解】∵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 ,高为4cm∴圆锥的母线长∴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故填:.【点睛】解析:15π【解析】【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母线长,然后利用圆锥的侧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详解】∵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cm ,高为4cm∴圆锥的母线长5()cm ==∴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23515cmππ=⨯⨯= 故填:15π.【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19.、、【解析】【分析】根据直线平分三角形周长得出线段的和差关系,再通过四种情形下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线段的长.【详解】解:设过点D的直线与△ABC的另一个交点为E,∵AC=4,BC=解析:83、103、54【解析】【分析】根据直线平分三角形周长得出线段的和差关系,再通过四种情形下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线段的长.【详解】解:设过点D的直线与△ABC的另一个交点为E,∵AC=4,BC=3,∴AB=2234+=5设AD=x,BD=5-x,∵DE平分△ABC周长,∴周长的一半为(3+4+5)÷2=6,分四种情况讨论:①△BED∽△BCA,如图1,BE=1+x∴BE BDBC AB=,即:5153x x-+=,解得x=54,②△BDE∽△BCA,如图2,BE=1+x∴BD BEBC AB=,即:5135x x-+=,解得:x=11 4,BE=154>BC,不符合题意.③△ADE∽△ABC,如图3,AE=6-x∴AD AEAB AC=,即654x x-=,解得:x=103,④△BDE∽△BCA,如图4,AE=6-x∴AD AEAC AB=,即:645x x-=,解得:x=83,综上:AD的长为83、103、54.【点睛】本题考查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根据不同的相似模型分情况讨论,根据不同的线段比例关系求解.20.720(1+x)2=845.【解析】【分析】增长率问题,一般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参照本题,如果该企业全年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2017年全年收入720万元,2019 解析:720(1+x )2=845.【解析】【分析】增长率问题,一般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参照本题,如果该企业全年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2017年全年收入720万元,2019年全年收入845万元,即可得出方程.【详解】解:设该企业全年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则2018的全年收入为:720×(1+x )2019的全年收入为:720×(1+x )2.那么可得方程:720(1+x )2=845.故答案为:720(1+x )2=845.【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运用,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掌握等量关系式: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21.【解析】【分析】在OA 上取使,得,则,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可知当⊥AB 时,CP 最小,由相似求出的最小值即可.【详解】解:如图,在OA 上取使,∵,∴,在△和△QOC 中,,【解析】【分析】在OA 上取'C 使'OC OC =,得'OPC OQC ≅,则CQ=C'P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可知当'PC ⊥AB 时,CP 最小,由相似求出C'P 的最小值即可.【详解】解:如图,在OA上取'C使'OC OC=,∵90AOC POQ∠=∠=︒,∴'POC QOC∠=∠,在△'POC和△QOC中,''OP OQPOC QOCOC OC=⎧⎪∠=∠⎨⎪=⎩,∴△'POC≌△QOC(SAS),∴'PC QC=∴当'PC最小时,QC最小,过'C点作''C P⊥AB,∵直线l:28y x=+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A坐标为:(0,8);B点(-4,0),∵'4OC OC OB===,∴22228445AB OA OB++=''4AC OA OC=-=.∵'''OB C Psin BAOAB AC∠==,''445C P=,∴4''55C P=∴线段CQ45545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垂线段最短解决最值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22.2019【解析】【分析】根据m是方程5x2﹣3x﹣1=0的一个根代入得到5m2﹣3m﹣1=0,进一步得到5m2﹣1=3m,两边同时除以m得:5m﹣=3,然后整体代入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解析:2019【解析】【分析】根据m是方程5x2﹣3x﹣1=0的一个根代入得到5m2﹣3m﹣1=0,进一步得到5m2﹣1=3m,两边同时除以m得:5m﹣1m=3,然后整体代入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m是方程5x2﹣3x﹣1=0的一个根,∴5m2﹣3m﹣1=0,∴5m2﹣1=3m,两边同时除以m得:5m﹣1m=3,∴15m﹣3m+2010=3(5m﹣1m)+2010=9+2010=2019,故答案为:2019.【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灵活的进行代数式的变形是解题的关键.23.【解析】【分析】易得圆锥的底面周长,也就是侧面展开图的弧长,进而利用弧长公式即可求得圆锥的母线长.【详解】圆锥的底面周长cm,设圆锥的母线长为,则:,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解析:【解析】【分析】易得圆锥的底面周长,也就是侧面展开图的弧长,进而利用弧长公式即可求得圆锥的母线长.【详解】圆锥的底面周长224ππ=⨯=cm ,设圆锥的母线长为R ,则:1204180R ππ⨯=, 解得6R =,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用到的知识点为: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弧长等于底面周长;弧长公式为: 180n r π. 24.60【解析】【分析】设旗杆的影长为xm ,然后利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例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旗杆的影长BE 为xm ,如图:∵AB∥CD∴△ABE∽△DCE∴,由题意知AB解析:60【解析】【分析】设旗杆的影长为xm ,然后利用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例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旗杆的影长BE 为xm ,如图:∵AB ∥CD∴△ABE ∽△DCE ∴AB DC BE CE=, 由题意知AB=50,CD=15,CE=18, 即,501518x =, 解得x =60, 经检验,x=60是原方程的解,即高为50m 的旗杆的影长为60m .故答案为:6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例.25.x3=0,x4=﹣3.【解析】【分析】把后面一个方程中的x+2看作整体,相当于前面一个方程中的x求解.【详解】解:∵关于x的方程a(x+m)2+b=0的解是x1=2,x2=﹣1,(a,m,解析:x3=0,x4=﹣3.【解析】【分析】把后面一个方程中的x+2看作整体,相当于前面一个方程中的x求解.【详解】解:∵关于x的方程a(x+m)2+b=0的解是x1=2,x2=﹣1,(a,m,b均为常数,a≠0),∴方程a(x+m+2)2+b=0变形为a[(x+2)+m]2+b=0,即此方程中x+2=2或x+2=﹣1,解得x=0或x=﹣3.故答案为:x3=0,x4=﹣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整体法的应用.26.2或【解析】【分析】求出二次函数对称轴为直线x=m,再分m<-2,-2≤m≤1,m>1三种情况,根据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m,且开口向下,解析:2或3【解析】【分析】求出二次函数对称轴为直线x=m,再分m<-2,-2≤m≤1,m>1三种情况,根据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二次函数22()1y x m m =--++的对称轴为直线x=m ,且开口向下,①m <-2时,x=-2取得最大值,-(-2-m )2+m 2+1=4, 解得74m =-, 724->-, ∴不符合题意,②-2≤m≤1时,x=m 取得最大值,m 2+1=4,解得m =所以m =,③m >1时,x=1取得最大值,-(1-m )2+m 2+1=4,解得m=2,综上所述,m=2或时,二次函数有最大值.故答案为:2或【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最值,熟悉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图象能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27.【解析】【分析】根据,则函数图象在直线的上方,所以找出函数图象在直线的上方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对称轴为,已知一个点为,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则点关于对称性对称解析:20x -<<【解析】【分析】根据3y >,则函数图象在直线3y =的上方,所以找出函数图象在直线3y =的上方x 的取值范围即可.【详解】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对称轴为1x =-,已知一个点为()03,, 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则点()03,关于对称性对称的另一个点为()23-,, 所以3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20x -<<.故答案为:20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主要利用了二次函数的对称性,读懂图象信息,利用对称轴求出点()03,的对称点是解题的关键. 28.【解析】【分析】直接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得.【详解】,,,,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熟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解题关键. 解析:203【解析】【分析】直接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得.【详解】123////l l l ,AB DE BC EF∴=, 3,5,4AB BC DE ===,345EF∴=, 解得203EF =, 故答案为:20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熟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解题关键. 29.5【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是斜边的长进行求解即可.【详解】由勾股定理得:AB==10,∵∠ACB=90°,∴AB是⊙O的直径,∴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是10;∴这解析:5【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是斜边的长进行求解即可.【详解】由勾股定理得:AB=22+=10,68∵∠ACB=90°,∴AB是⊙O的直径,∴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是10;∴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长为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30.【解析】【分析】分别计算半径为10cm的圆的面积和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ABCD的面积,然后计算即可求出飞镖落在圆内的概率;【详解】解:(1)∵半径为10cm的圆的面积=π•102=100π解析:9【解析】【分析】分别计算半径为10cm 的圆的面积和边长为30cm 的正方形ABCD 的面积,然后计算S S 半圆正方形即可求出飞镖落在圆内的概率;【详解】解:(1)∵半径为10cm 的圆的面积=π•102=100πcm 2,边长为30cm 的正方形ABCD 的面积=302=900cm 2,∴P (飞镖落在圆内)=100==9009S S ππ半圆正方形,故答案为:9π. 【点睛】本题考查了几何概率,掌握概率=相应的面积与总面积之比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31.(1)y= -3x 2+330x-8568;(2)每件销售价为55元时,能使每天毛利润最大,最大毛利润为507元.【解析】【分析】(1)根据毛利润=销售价−进货价可得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将(1)中函数关系式配方可得最值情况.【详解】(1)根据题意,y=(x-42)(204-3x)= -3x 2+330x-8568;(2)y=-3x 2+330x-8568= -3(x-55)2+507因为-3<0,所以x=55时,y 有最大值为507.答:每件销售价为55元时,能使每天毛利润最大,最大毛利润为507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理解题意根据相等关系列出函数关系式,并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2.(1)4;(2)y=2x +83π-<4) 【解析】【分析】(1)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OB 是等边三角形,求出⊙O 的半径;(2)过点O 作OH ⊥AB ,垂足为H,先求出AH=BH=12AB=2,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OH 的值,进而求解.【详解】(1)解:(1)∵∠APB=30°,∴∠AOB=60°,又OA=OB ,∴△AOB 是等边三角形,∴⊙O的半径是4;(2)解:过点O作OH⊥AB,垂足为H则∠OHA=∠OHB=90°∵∠APB=30°∴∠AOB=2∠APB=60°∵OA=OB,OH⊥AB∴AH=BH=12AB=2在Rt△AHO中,∠AHO=90°,AO=4,AH=2∴OH22AO AH3∴y=16×16 π-123+12×4×x=2x+83π-3<34).【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掌握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是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33.(1)见解析;(2)见解析;(3)3 2【解析】【分析】(1)易求DF长度即可判断;(2)通过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一半证得AE=2EF,EF=2CE即可得;(3)先证明△OFG为等边三角形,△OPG为等边三角形,即可确定扇形圆心角∠POG和∠GOF的大小均为60°,所以两扇形面积相等,通过割补法得出最后阴影面积只与矩形OPDH和△OGF有关,根据面积公式求出两图形面积即可.【详解】(1)∵AF=AB=6,AD=BC=33∴DF=3,∴CF=DF=3,∴F是CD的中点(2)∵AF=6, D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