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教案
外科护理学教案 16-1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教案 16-1腹外疝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bfcc96b52acfc788ebc90a.png)
教案第次课授课课题第十六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授课时数 2课型理论教学方法知识回顾、讲解、讨论、点评教学目的1.熟悉复外疝的定义2.掌握复外疝的病理解剖及临床类型重点复外疝的病理解剖及临床类型难点复外疝的病理解剖及临床类型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解剖概要1.腹股沟区解剖层次(如图)2.腹股沟管:成人4~5cm,是胚胎期男性睾丸、精索,女性子宫园韧带穿过腹壁各层组织形成的一个斜型裂隙,有内外2个口。
3.腹股沟三角(直疝三角):外侧界腹壁下A,内侧界腹直肌外缘,下界为腹股沟韧带。
4.隐静脉裂孔: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隐V传入股V处。
5.股环:股管上口为股环第十六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一、概念:腹内器官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的薄弱处、缺损或裂隙向体表突出形成体表包块。
教学活动知识回顾导入新课讲解举例说明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腹壁强度降低腹壁强度降低是腹外疝形成的解剖学基础先天性因素:腹股沟管、股管、脐环、腹白线等后天性因素: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腹部外伤、感染等2、腹内压力增高慢性咳嗽、长期便秘、腹水、妊娠等三、病理解剖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疝外被盖等组成。
疝内容物:最多见的是小肠疝环:又称疝门,是疝命名的依据四、临床类型1.易复性疝:疝内容物容易完全回纳入腹腔2.难复性疝:疝内容物完全不能或仅部分回纳腹腔3.嵌顿性疝:疝内容物在疝环处受牙压,V回流受阻4.绞窄性疝:嵌顿不能解除,A阻断了解原则把握要点课堂小节布置作业课后小结:参考资料及教具: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外科护理学》参考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一版《外科护理学》本科《外科护理学》第四版。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教案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40e23df18583d0496459a6.png)
20XX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医药卫生类专业“创新杯”说课比赛作品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教案
授课教师:阜新市卫生学校曹力
阜新市卫生学校教案专业:普通护理课程:外科护理学
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自行总结归纳出疝及腹外疝的定义。
教师再次展示轮胎图片,探究鼓胎原因。
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进而知识迁移,由学生们总结出疝的病因。
环节一:抽丝剥茧,三现板绘。
学习斜疝与直疝的鉴别。
环节二:编制歌谣,熟记于心。
介绍斜疝与直疝鉴别的自编
板书设计。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教案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c4ff3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3.png)
《第十七章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教案授课教师:授课课程:授课内容:授课时间:授课主要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3分钟):对中文“疝”字的结构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说出疝具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讲过的与疝相关的内容,联系旧知识来引入新知识。
讲授新课(15分钟):一、概念疝:体内任何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腹外疝: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经腹壁或盆腔的薄弱点或缺损向体表突出。
二、腹外疝的病因1.腹壁强度降低→是疝发生的基础(1)先天性: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如腹股沟管、脐环; 腹白线发育不全;腹股沟三角薄弱(2)后天性: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外伤、瘢痕、老年久病2.腹内压增高→是疝发生的诱发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妊娠、腹水、举重等三、腹外疝的结构★典型的腹外疝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四部分组成。
1.疝环:也称疝门,是腹壁薄弱点或缺损所在2.疝囊:由壁腹膜所构成。
3.疝内容物:小肠最多见4.疝外被盖: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
四、临床分型及特点★▲腹外疝有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四种临床类型。
1.易复性斜疝:a. 可回纳肿块(常在腹内压增高时出现),疝块柔韧、无痛b. 检查:(1)手按浅环→病人咳嗽→膨胀冲击感(2)手指紧压深环→让病人起立、咳嗽→疝块并不出现→一旦移去手指→疝块由外上向内下突出2.难复性斜疝:难回纳肿块,局部坠胀、隐痛3.嵌顿性疝:腹内压骤增时:a. 肿块突然增大, 疼痛剧烈,不能回纳,疝块紧张发硬,明显的触痛如为肠管→机械性肠梗阻b. 检查:肿块紧张发硬,明显触痛4.绞窄性疝:有红肿热痛,严重时发生腹膜炎或感染性休克讨论:四种类型的疝之间的关系课堂练习课堂小结(2分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课后作业:叙述腹外疝的临床分型及特点。
注:“★”表示重点;“▲”表示难点。
腹外疝教案
![腹外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ec11c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4.png)
教案首页第一次课授课时间 2017.7.7 教案完成时间_2017.7.5__ 体内某个器官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处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即称为疝。
疝最多发生在腹部,腹部疝尤以腹外疝多见。
腹外疝是腹内器官或组织连同壁腹膜并经腹壁的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包块(疝块)。
病因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是腹外疝发病的两个主要原因。
腹外疝根据其发生部位可以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
其中以腹股沟斜疝的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是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
(二)腹股沟直疝病人站立时,在腹股沟内侧端、耻骨结节外上方出现一半球形肿块,不伴有疼痛或其他症状;因疝囊颈宽大,平卧后肿块多能自行消失;直疝不进入阴囊,故极少发生嵌顿。
常见于年老体弱者。
典型的腹外疝由疝环、疝囊、疝的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组成。
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以小肠最为多见,大网膜次1.腹壁强度降低发生腹外疝的局部腹壁均为强度减弱的区域。
造成腹壁强度减弱的原因有先天性结构缺陷和发育异常及后天性腹壁肌功能丧失和缺损。
前者如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过股管、脐血管穿过脐环以及腹白线发育不全等,后者包括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感染、腹壁神经损伤、年老、久病或肥胖所致肌萎缩等。
2.腹内压力增高腹内压力增高既可引起腹壁解剖结构的病理性变化,利于疝的形成,又可直接或促进腹腔内脏器官经腹壁薄弱区或缺损处突出形成疝。
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如前列腺增生症)、腹水、妊娠、举重、婴儿经常啼哭等是引起腹内压力增高的常见因素。
腹外疝根据其发生部位可以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
其中以腹股沟斜疝的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是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
典型的腹外疝由疝环、疝囊、疝的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组成。
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以小肠最为多见,大网膜次一、疝的分类及临床表现分类根据疝的可复程度和血供情况等,腹外疝可分以下4种类型:1.易复性疝凡疝内容物很容易回纳入腹腔的,称为易复性疝。
腹外疝患者的护理PPT教案
![腹外疝患者的护理PPT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77a58425c52cc58bd6bef2.png)
第28页/共67页
左腹股沟部包块,降至阴囊并嵌 顿
第29页/共67页
疝嵌顿或绞窄后有三大主要症状
①疝块突然突出肿大,伴有明显疼痛,与 往常不同,不能回纳入腹腔;
②疝块坚实、变硬、有明显压痛,令患者 咳嗽时疝块无冲击感也不像往常那样呈 膨胀性肿块;
约半数病例,发生嵌顿,引起局部明显疼痛, 出现急性肠梗阻疝状时才来就诊。故对急性肠 梗阻病人,尤其是中年妇女,应注意检查有无 股疝,以免漏诊。
第48页/共67页
第49页/共67页
第50页/共67页
[治疗]
应紧急手术治疗,最常见的手术方法是Mc Vay 修补术。
第51页/共67页
切口疝
腹壁手术切口疤痕部位形成的疝
3. 嵌顿性疝:
疝内容物不能还纳,但无血运障碍。 疝块突然增大,疼痛,累及腹部、 不能回纳。 出现肠梗阻表现:腹胀;呕吐;停 止排 气、 排便;肠鸣音亢进。
第16页/共67页
4. 绞窄性疝:
即疝嵌顿后有血运障碍。症状严重, 疼痛剧烈;局部炎症:包块有红、肿、 热表现;腹膜炎、肠梗阻表现。
第17页/共67页
适应症: ➢ 1岁以下,部分可自愈 ➢ 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 ➢ 有腹内压增高因素,暂缓手术 方法:可用疝带支持
第33页/共67页
第34页/共67页
2.嵌顿疝的手法复位
以下情况可试行手法复位
➢ 嵌顿时间3~4小时以内、局部压痛不明显,没有 腹部压痛和腹膜刺激症状。
➢ 有手术禁忌症 回纳后,应反复严密观察24小时,注意有无
第二天可改半卧位,不宜早期下床活动 ,一般术后3—5天离床活动
第61页/共67页
腹外疝的护理教案
![腹外疝的护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38ba3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0.png)
腹外疝的护理教案【护理教案】一、课程目标:了解腹外疝的定义、分类、病因及护理要点,了解护理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二、教学重点:1. 腹外疝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2. 护理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识别和处理腹外疝的护理问题;2. 如何在护理工作中维护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腹外疝的相关知识和护理要点,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护理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五、教学内容:1. 腹外疝的定义和分类:腹外疝是指腹腔内脏器官通过腹壁缺损或衰弱处的缺口脱出体表形成包块。
根据疝筐位置和疝囊内容不同,腹外疝可分为腹股沟疝、脐疝、膈疝、腹壁疝等。
2. 腹外疝的病因及护理要点:(1)疝的防治:注意影响腹压的因素,如避免重物提拿,防止便秘、咳嗽,避免剧烈运动等;(2)腹腔内压、腹壁肌肉张力的维持:维持患者四肢屈曲,保持膀胱内导管通畅、腹腔内管路通畅;(3)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每日测量包块大小,记录包块外形、大小、质地、皮肤变化等;(4)饮食调理:控制蛋白质、脂肪摄入,多食用高纤维、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等;(5)疼痛缓解:及时给予止痛、镇痛药物等缓解患者疼痛。
3. 护理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1)保障患者安全: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如正确使用医疗设备,遵循操作规范等;(2)保护患者隐私:尊重患者的隐私,不泄露患者隐私信息;(3)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耐心倾听患者诉求,及时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并给予必要的精神支持等。
六、思政内容本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思政内容,要求学生充分认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倍加珍惜医护工作岗位,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七、教学反馈对于学生的学习,我们需要及时进行反馈,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
《外科护理学》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腹外疝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eff92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19.png)
02 术前评估与准备工作
术前评估内容
01
02
03
病史采集
了解病人的一般健康状况 ,询问是否有慢性咳嗽、 便秘、排尿困难等腹内压 增高的因素。
体格检查
观察疝块的大小、质地、 有无压痛,是否能回纳, 评估有无肠梗阻或绞窄性 疝的征象。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凝 血功能等相关检查,了解 病人的全身状况。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监测病情
教育患者学会观察自己的病情,如疼痛、肿胀等症状的变化,以 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遵医嘱用药
强调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的重要性,解释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给予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充 足睡眠等,以促进身体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发病原因
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是腹外疝发病的两个主要原因。腹壁强度降低常 见于老年人、肥胖者、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等;腹内压力增高则与慢性咳嗽、 便秘、排尿困难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腹外疝的典型表现为腹壁出现可复性包块,患者站立或咳嗽时突出,平卧后可消 失。若发生嵌顿或绞窄,则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症状。
生物补片技术
利用生物材料制成的补片进行疝修补,可减少异 物反应和感染风险。
机器人手术
具有操作精准、稳定、可减少人为误差等优点, 是未来腹外疝治疗的发展方向。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性化治疗
多学科协作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加强外科、内科、营养科等多学科协作, 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诊疗和护理服务。
《外科护理学》腹外疝 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教案 16-2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教案 16-2腹外疝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32d652976137ee06eef9182f.png)
饮食护理:一般术后6~8小时后可进流质,肠切除病人待肛门排气后进流质。
病情观察:注意体温和脉搏的变化,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疼痛,阴囊部有无出血、血肿。
术前准备;一般护理:术前备皮(至关重要);便秘者,术前晚灌肠
特殊护理;需急诊手术病人(嵌顿性及绞窄性疝)应予禁食、输液、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必要时胃肠减压、备血。
心理护理;解释造成腹外疝的原因和诱发因素、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了解病人的顾虑所在,尽可能地予以解除,使其安心配合治疗
术后护理
术前护理
休息与活动。疝块较大者: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病人离床活动时使用疝带压住疝环口
病情观察;注意观察腹部情况,有无腹痛,伴疝块突然增大、紧张发硬且触痛明显、不能回纳腹腔等嵌顿疝的征象
消除引起腹内压升高的因素;术前有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腹内压升高的因素,应相应处理,控制症状后再手术
术前训练;加强腹壁肌肉锻炼,并练习卧床排便、使用便器等
伤口护理:有切口血肿,应予适当加压,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
预防腹内压升高:注意保暖;咳嗽时用手扶持、保护切口;保持排便通畅,便秘者给予通便药物,避免用力排便;及时处理尿潴留
预防并发症
预防阴囊血肿、预防感染。
健康指导
活动指导;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预防复发;减少和消除引起腹外疝复发的因素
出院指导;定期随访,若疝复发,应及早诊治
第三节 其他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教学活动
知识回顾
导入新课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课件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47529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b.png)
03
加强与医生、护士和其 他医疗团队的沟通和协 作,提高护理效果。
04
定期对护理效果进行评 价和总结,不断完善和 提高护理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腹外疝概述 • 腹外疝的护理评估 •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措施 • 健康教育 • 护理效果评价
01
腹外疝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 通过腹膜壁的薄弱点向体表突出 形成的肿块。
分类
腹外疝可分为腹股沟疝、股疝、 切口疝、脐疝等类型,其中腹股 沟疝最为常见。
疼痛管理与缓解
提供疼痛缓解的方法和建议,帮助患 者减轻术后疼痛。
定期复查与随访
复查时间安排
详细说明术后复查的时间安排和频率,确保患者按时进行复查。
随访的重要性
强调随访对于监测术后恢复状况和及时发现并发症的重要性。
复查项目与注意事项
说明每次复查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做好复查 准备。
05
。
疼痛护理
评估病人疼痛情况,采取有效 措施缓解疼痛,如使用镇痛药
物、分散注意力等。
活动与休息
指导病人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
饮食护理
根据病人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 计划,保证营养摄入。
04
健康教育
疾病预防知识
腹外疝的发病机制
阐述腹外疝的发病原因和过程, 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起因。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腹外疝的病因主要包括腹膜壁的先天 性薄弱、腹腔内压力增高等因素。
发病机制
腹膜壁的薄弱点在腹腔内压力的作用 下,使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向体表突 出形成肿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教案
2019 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医药卫生类专业创新杯说课比赛作品《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教案授课教师:阜新市卫生学校曹力阜新市卫生学校教案专业:
普通护理课程:
外科护理学授课班级 09 级护理 5 班学生人数 47 人授课教师曹力教材外科护理授课日期 2019. 9. 8 学时 1 学时课题第十五章胃肠疾病病人护理第一节腹外疝病人的护理(概述)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目的与要求一、知识目标:
理解腹外疝定义、病因;掌握疝的组成;熟悉斜疝与直疝的鉴别。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的情感观。
教学方法教法:
图示法、引导式讲授法为主,讨论法为辅。
学法:
观察发现法、合作探讨法、歌谣助记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6
疝的组成。
难点:
斜疝与直疝的鉴别。
教学设计以观察轮胎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建立起与疝的联系。
然后通过拆文解字,讲解定义。
继而观察动画巧设喻,于轻松之中获得新知,突出了重点。
攻克难点上拍手歌谣为关键点,化繁为简。
总之理清层次,多点调动,以期完成启发式,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们告别枯燥乏味的课堂。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说文解疝( 3 分钟)环节一:
一观轮胎,导入新课。
导语:
同学们,新课之前,请同学们看看这张图片与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人体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呢?教师展示图片,设问,激发兴趣。
学生观察,思考问题。
通过轮胎图片,吸引学生们注意力,顺利导入本课。
环节二:
巧解定义,适当引申。
讲解腹外疝定义前,增补疝的定义,讲疝字分解,便于理解。
---------------------------------------------------------------最新资料推荐------------------------------------------------------ 最后引申出内疝,脑疝等名词,适当扩展。
疒+山=疝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自行总结归纳出疝及腹外疝的定义。
巧妙拆字,由疝过渡到腹外疝便于理解,印象深刻。
追疝溯源( 8 分钟)环节一:
再现轮胎,探究病因。
讲解疝的病因,即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加。
教师再次展示轮胎图片,探究鼓胎原因。
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进而知识迁移,由学生们总结出疝的病因。
与轮胎巧妙类比,得出疝的病因。
再有轮胎鼓胎原因较简单,可由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回答,使同学们都能融入到课堂教学。
环节二:
板绘强化,一图千言。
教师绘制板绘,直观地展示疝形成的原因。
学生借助板绘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
一图顶千言,好的板绘是板书无法替代的。
通过它强化学生对疝的病因的理解。
环节三:
三维动画,立体感知。
3/ 6
教师播放疝气形成的三维动画,学生加以观看,回顾疝形成的两大原因,从而完成疝的一是使前面的知识立体化。
二是同学们会发现在肠管外面有一层膜,病因这一教学环节整体的学习。
很好奇,是什么呢?从而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分疝有术( 12 分钟)环节一:
再现板绘,理清组成。
借助板绘学习疝的组成。
教师将疝的组成植入板绘之中。
从而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然后调整了教材中疝的四个组成的顺序。
在一定的逻辑下,以比喻加以注释。
疝的组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借助板绘与设喻使同学们很好的掌握本小节内容。
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环节二:
气球设喻,激发情趣。
教师设疑,对照吹气球的图片,能找到相应的疝的组成吗?学生思考回答。
引发联想,增加学生们学习的乐趣的同时巩固了本小节的学习。
能言疝辨( 15 分钟)环节一:
---------------------------------------------------------------最新资料推荐------------------------------------------------------ 抽丝剥茧,三现板绘。
学习斜疝与直疝的鉴别。
先由学生阅读教材上斜疝与直疝鉴别的表格,然后对照板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板绘上能体现出几点表格中的鉴别点。
每组选一名同学作交流汇报。
教师加以指导矫正。
利用合作探讨的学法使学生们充分发挥能动性,辨明真知,加深认识。
环节二:
编制歌谣,熟记于心。
介绍斜疝与直疝鉴别的自编歌谣,以拍手歌形式展现。
学生同桌两人为一组,做疝的鉴别的拍手歌。
然后比一比,看看哪一组最早顺畅的完成,哪一组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疝的鉴别是本节课的难点,借助歌谣的形式,使学生们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的突破了难点。
巩固完疝( 7 分钟)环节一:
做一做以执业护士考试大纲为准绳,习作与本节课教学相关的精选习题。
教师播放习题页幻灯片,答案预先留空。
5/ 6
学生思考,作答。
巩固本节课的学习。
同时获得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反馈信息,及时予以纠正。
环节二:
看一看观看疝气手术三维动画。
教师放映动画,学生观看。
播放手术动画,以逼真的画面吸引学生,在点燃学习的兴趣的同时课程戛然而止,为下节课讲手术等治疗和护理措施做铺垫。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亮点是能够以学生为主体。
在老师引导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面向全体同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注重板绘能力,达到一图顶千言的效果。
课堂有张有弛,既有紧张的学习,也有愉悦放松,张弛有度。
保持住学生课堂关注度,在每一教学板块后给学生一个兴奋点。
例如,看轮胎-知病因;吹气球-得组成;唱歌谣-记鉴别。
不足之处,部分同学解剖基础知识过于薄弱,宜在课前充分布置好相关的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