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第五章.ppt犯罪预防

合集下载

《犯罪学教案》课件

《犯罪学教案》课件

《犯罪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犯罪学概述1.1 犯罪学的定义1.2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3 犯罪学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4 犯罪学的历史发展第二章:犯罪现象及其规律2.1 犯罪现象的定义和特征2.2 犯罪现象的统计和分类2.3 犯罪规律的概念和类型2.4 犯罪现象的演变趋势和原因第三章:犯罪原因3.1 犯罪原因的概念和分类3.2 社会因素对犯罪的影响3.3 个体因素对犯罪的影响3.4 犯罪原因的研究方法和应用第四章:犯罪心理学4.1 犯罪心理学的定义和内容4.2 犯罪心理学的理论基础4.3 犯罪心理学的research methods 4.4 犯罪心理学在犯罪预防中的应用第五章:犯罪预防与控制5.1 犯罪预防的概念和目标5.2 犯罪预防的策略和措施5.3 犯罪控制的概念和手段5.4 犯罪预防与控制的实践案例和效果评估第六章:犯罪类型与犯罪人6.1 犯罪类型的分类和特点6.2 常见犯罪类型的案例分析6.3 犯罪人的概念和分类6.4 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第七章:犯罪法律制度7.1 犯罪法律制度的概念和构成7.2 犯罪法律制度的原则和适用7.3 犯罪法律制度的主要法律文书7.4 犯罪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第八章:犯罪侦查与证据8.1 犯罪侦查的概念和程序8.2 犯罪侦查的方法和技巧8.3 证据的概念和法律要求8.4 证据的收集、固定和运用第九章:犯罪司法程序9.1 犯罪司法程序的概念和特点9.2 犯罪司法程序的主要阶段9.3 犯罪司法程序的法律规定9.4 犯罪司法程序的改革与完善第十章:犯罪被害人学10.1 犯罪被害人学的概念和内容10.2 犯罪被害人的特点和权益10.3 犯罪被害人援助的措施和机构10.4 犯罪被害人学在犯罪预防中的应用这是的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分别介绍了犯罪类型与犯罪人、犯罪法律制度、犯罪侦查与证据、犯罪司法程序以及犯罪被害人学等方面的内容。

每个章节都包括了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实际操作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预防犯罪》PPT课件

《预防犯罪》PPT课件
8.古语云:“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告诉我们(A)①不良行为是一定会走向违法犯罪的 ②要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③要懂得避免沾染不良习气,改正错误 ④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A.②③④ B.②④C.③④ D.①②③
9.2017年1月24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庞红卫、孙琪非法经营疫苗案开庭审判,认定被告人庞红卫等人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从材料得到的启示是( B )A.违法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B.他们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罚处罚 C.只是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受到舆论的谴责 D.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制裁
4.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其包括( A )①管制、拘役 ②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③死刑 ④剥夺政治权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下列有关犯罪的认识,正确的是( A )A.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B.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C.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就是犯罪行为D.只有年满16周岁的人才可能犯罪
6.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7.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8.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9.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10.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1.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是( C )A.民法 B.治安管理处罚法C.刑法 D.宪法2.《刑法修正案(九)》将校车严重超员超速、违法运输危化物品等行为确定为犯罪,因为这些行为都( D )①具有严重社会危害 ②触犯刑法 ③应受刑罚处罚 ④具有因果相关性A.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
3.2017年3月28日,陶某因锯断共享单车车锁以方便自己使用,被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以盗窃罪提起公诉,法院判处陶某拘役四个月,缓刑五个月,并处罚金2 000元。陶某被处罚,是因为( C )A.他的行为具有一般社会危害性 B.他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C.他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他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犯罪学第五章 犯罪预防

犯罪学第五章 犯罪预防
第五章 犯罪预防
第一节 犯罪预防的概念
犯罪预防是犯罪学及整个犯罪科学的最终归宿, 犯罪预防是犯罪学及整个犯罪科学的最终归宿,被 誉为犯罪科学理论的皇冠。 誉为犯罪科学理论的皇冠。 一、概念: 概念: 狭义犯罪预防:是指在犯罪发生之前,主动采取措施, 狭义犯罪预防:是指在犯罪发生之前,主动采取措施, 使犯罪行为被防范于未然。也称犯罪前预防。 使犯罪行为被防范于未然。也称犯罪前预防。 广义的犯罪预防: 广义的犯罪预防:是指一切防止犯罪发生和再发生的 各种措施的集合及过程。也称犯罪前、犯罪中、 各种措施的集合及过程。也称犯罪前、犯罪中、犯罪 后的罪前罪中罪后预防。 后的罪前罪中罪后预防。 犯罪学上主要取广义的犯罪预防概念。 犯罪学上主要取广义的犯罪预防概念。
二、分类
(一)广义的犯罪预防 可分为: 可分为:1、青少年犯罪预防与一般犯罪预防 2、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 3、消极预防与积极预防 根据预防的层次,可分为一级预防、 4、根据预防的层次,可分为一级预防、次级预防及 第三级预防。 第三级预防。 5、社会预防与情景预防
(二)狭义的犯罪预防
根据犯罪行为的生成过程(犯罪动机形成、罪前情景的构 根据犯罪行为的生成过程(犯罪动机形成、 由动机向行为的过渡),可分为三类: ),可分为三类 成、由动机向行为的过渡),可分为三类: 1、个体人格形成层次上的预防 通过涉及所有人的一般措施的非直接预防。 (1)通过涉及所有人的一般措施的非直接预防。 (2)通过针对某一特定的社会人群或特别易于成为攻击 对象的人或物采取的直接预防。 对象的人或物采取的直接预防。 2、罪前情景构成层次上的预防 (1)采取旨在避免构成罪前情景的始发性事件形成的措 施或行为。 施或行为。 (2)采取旨在消除实施犯罪计划所需的外在环境条件的 行动。 行动。 3、行为过渡阶段的预防

犯罪学课件

犯罪学课件

案例的典型性
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可以 更好地为其他类似案件提供参
考。
案例的可分析性
选择具有可分析性的案例,可 以更好地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

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案例背景介绍
对案例的背景进行介绍 ,包括案件的基本情况
、犯罪人的背景等。
犯罪行为分析
对犯罪行为进行深入剖 析,包括犯罪动机、手
段、情节等。
恐怖主义犯罪
总结词
恐怖主义犯罪是一种旨在制造社会恐慌和破坏社 会稳定的犯罪行为。
特点
恐怖主义犯罪通常是由组织或团体实施,犯罪动 机多与政治目的、宗教信仰有关,具有计划性和 突发性。
详细描述
恐怖主义犯罪包括炸弹袭击、枪击、劫持、化学 武器攻击等,这些犯罪行为旨在制造社会恐慌和 破坏社会稳定,会对个人和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和影响。
影响
恐怖主义犯罪对个人和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和影 响,同时也会对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造成威胁。
03
犯罪心理与动机
犯罪心理的概念与特点
犯罪心理的概念
犯罪心理是指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 活动和心理特征。
犯罪心理的特点
犯罪心理具有动机性、异常性、隐蔽性、复杂性等特点,这 些特点反映了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 征。
犯罪学课件
• 犯罪学概述 • 犯罪类型与特点 • 犯罪心理与动机 • 犯罪预防与控制策略 • 刑事司法制度与程序正义 •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01
犯罪学概述
犯罪学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
犯罪学是研究犯罪原因、犯罪行 为、犯罪后果及其相互关系的科 学。
性质
犯罪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社 会科学,涉及心理学、社会学、 人类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犯罪学-郭理蓉课件

犯罪学-郭理蓉课件
2.性别差异与犯罪种类 3.性别差异与犯罪方式
二、年龄与犯罪
1.年龄与犯罪率 2.年龄与犯罪类型 3.初犯年龄与再犯率
三、现代犯罪生物学 (一)生物化学因素与犯罪 (二)神经生理因素与犯罪 (三)基因因素与犯罪 • 染色体异常与犯罪 • 双胞胎与犯罪 • 收养子女犯罪
第四节 自然环境因素与犯罪
一、时间与犯罪 • 昼夜周期 • 自然周期 • 季节周期 • 社会周期 二、地理与犯罪 • 城、乡犯罪规律 • 特殊空间与犯罪
型;反叛型。
(三)文化与亚文化理论
索尔斯坦·塞林(Thorsten Sellin) 《文化冲突与犯罪》(1938) 文化冲突理论 • 犯罪是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的下层阶级和少数民族群体文化的产物。 • 基本文化冲突与从属文化冲突
科恩(Albert K. Cohen)《少年犯罪人:帮伙文化》 • 下层阶级的少年犯罪行为是对美国中产阶级主流文化的规范和价值
3.被害人的人格特征 4.被害因素 • 激发或挑惹因素 • 煽动或加害因素 • 促进因素 • 弱点或诱发因素 • 合作因素 • 吸引因素 • 机会因素 • 免罚因素
❖犯罪行为的学习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犯罪的技术; 动机和内驱力的特定方向。
❖动机和内驱力的特定方向是从赞许的或不赞许的法 典解释中习得的。
❖一个人之所以变成违法者,是因为其周围赞同破坏 法典的解释超过了不赞同破坏法典的解释。
❖通过与犯罪的或非犯罪的榜样的交往来学习犯罪行 为的过程,包含了在其它学习中的全部机制。
下出现的各种适应缺陷。 人格异常(障碍)的类型 §偏执型人格障碍 §情感型人格障碍 §意志薄弱型人格障碍 §轻佻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怪癖型人格障碍 §性变态型人格障碍
第二节 罪前情境

犯罪预防介绍ppt

犯罪预防介绍ppt

律意识。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02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积极
参与解决校园问题。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03
加强对校园内人员和物品的管理,严格控制进出校园的人员和
车辆,确保校园安全。
企业犯罪预防
加强员工培训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通过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规范员工的行为准则和工作流程,加强对企业资产的监管。
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
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防范企业犯罪风险。
网络安全犯罪预防
01
建立网络安全制度
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制度,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和管理,防范网络
犯罪的发生。
02
使用安全软件
使用安全软件,及时更新系统和软件,加强对病毒和黑客的防范,保
犯罪预防介绍ppt
目录
• 犯罪预防概述 • 犯罪预防的方法 • 犯罪预防的实践 • 犯罪预防的挑战与对策 • 犯罪预防的未来趋势
01
犯罪预防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犯罪预防是指通过一系列社会、法律、行政、教育等措施, 以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减少潜在的犯罪动机和机会,达到 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的目的。
特点
障网络安全。
03
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特殊人群犯罪预防
针对青少年的犯罪预防
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加强 对青少年的关爱和教育,避免青少年误 入歧途。
针对老年人的犯罪预防
加强对老年人的关注和照顾,提高老年 人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受到 诈骗等犯罪行为的侵害。

《犯罪学》课件

《犯罪学》课件
(二)加罗法洛的相关理论 加罗法洛在《犯罪学》一书中立足于“天生犯罪人”理论,运用实证和归纳方法,将犯罪分为自然犯和法定犯,认为犯罪学由犯罪、犯罪人、遏制犯罪等方面构成基本内容。
(三) 菲利的犯罪社会学观点: 意大利著名的犯罪学家菲利认为犯罪的原因不仅仅是人类学因素,他提出体质、社会和地理环境的“三要素论”。(菲利的三要素论.ppt) 强调“犯罪的规模与种类取决于某一特定空间里起决定性影响的社会条件。”
三、当前我国主要的犯罪类型(暴力犯罪、青少年犯罪、团伙犯罪、女性犯罪、重新犯罪) 1、暴力犯罪(暴力犯罪是指为获取某种利益或满足某种欲求而对他人人身采取的暴力侵害行为。表现形式有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以及以暴力威胁手段造成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公共财产和重要设施的损害。 ) 典型案例:沈阳大劫案(沈阳大劫案.wmv)
《犯罪学》课件
法律守望人
绪 论——何为犯罪学
犯罪学是对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运用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系统分析犯罪活动的现状、特点,研究犯罪活动规律,探索犯罪活动成因,预测犯罪活动的发展趋势,提出既有一定理论深度,又可操作的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基础思想方法和策略。
d.不良的性格特征。高度内倾或高度外倾,冷漠孤僻,爱慕虚荣,虚伪狡诈; e.生活方式的习癖化 (3)犯罪人的社会行为特征(对亲友或关系冷漠、态度疏远;解决问题多采用激烈的方式)
第二节 犯罪行为
一、犯罪行为概念特征 比刑法中的概念更宽泛,具有反社会性特征 社会标准、法律标准 二、犯罪行为的评价标准 政治标准、心理标准
三、犯罪现象的特征 (一)犯罪现象的历史性特征: (1)犯罪现象与生活经济状况具有直接联系 (2)法律制度和道德文化观念对犯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具有决定作用 (二)犯罪现象的区域性特征: (1)城市与农村的犯罪现象具有明显区别 一般说,城市犯罪率高于农村犯罪率;从犯罪形式看,农村的暴力性犯罪高于城市;但在贪利性财产犯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危害公共安全方面的犯罪,城市更具特色。

《犯罪学》PPT课件

《犯罪学》PPT课件
社会标签论基本观点:
犯罪是政治现象 犯罪是刑事司法制度制造出来的 要改造的不是犯罪,而是社会关系
犯罪学两个关键词——犯罪;科学
——犯罪是什么? 科学 ——研究犯罪是科学吗?
狭义犯罪学 (犯罪原因学)
犯罪生物学
犯罪社会学
犯罪人类学
犯罪心理学
犯罪精神病学 狭义犯罪生物学 犯罪社会心理学
犯罪地理学
犯罪统计学
其他犯罪社会学
广义犯罪学分支学科体系
犯罪现象学
广义犯罪学
犯罪原因学 (狭义犯罪学)
犯罪对策学
问: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犯罪学研究范畴? 哪些行为属于刑法学研究范畴?
1.婚内强奸
2.吸食毒品
3.同性恋
4.安乐死
(二)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犯罪学和社会学的联系:
1、犯罪学和社会学的联系 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2、犯罪学和社会学在研究 内容上有交叉。
3、犯罪学与社会学在研究 方法上有相同之处。
(二)研究方式
研究方式 是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一般包括调 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
(三)具体方法和技术
具体方法和技术 指在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搜集方法、资 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系统和技术。
二、犯罪学具体研究方法
三种具体的研究方法: (一)思辨的研究方法 (二)实证的研究方法 (三)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融合
2、精神特征:痛觉缺失,视觉敏锐;性别特征 不明显;极度懒惰,没有羞耻感和怜悯心,病态的虚 荣心和易被激怒;迷信,喜欢纹身,惯于用手势表达 意思等。
意大利‚犯罪学三驾马车‛
菲利《犯罪社会学》 (1884年)及其犯罪学思想
加罗法洛《犯罪学》 (1885年)及其犯罪学

认识与预防青少年犯罪主题教育PPT课件

认识与预防青少年犯罪主题教育PPT课件

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社会原因
Social reasons
社会不良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现在人们所说的“黄色”、“灰色”和“黑色”“三色污染”,对青少年的危害尤其为甚!
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
低级、庸俗的文化会侵害、腐蚀人们的 灵魂。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 音像制品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 杀暴力、淫秽色情及其它不健康的内容, 对社会文化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
为人父母者,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爱好,给孩子做好表率。
注意家教方法,因人而教。
父母教育方法不当,过分溺爱和纵容,不仅教不好,反而把孩子推向邪路。
教子不力,应承担相应责任。
针对青少年犯罪,建议在法律责任中加入对父母的处罚条文,以督促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子 女。
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
How to prevent juvenile delinquency
犯罪行为是一系列因素的表现,这些因素既是个别的,又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交织在一起,如果孤立地看待这些因 素,就一定会歪曲其性质。”
“任何孤立的引起犯罪的决定性因素,都不能发生犯罪,犯罪的产生不仅要具备许多决定性的引起犯罪的因素,而且要具备 一定的环境条件、个人的人格特征,尤其是不同类型犯罪的巨大差异。”
从属性犯罪。
青少年由于思维尚不成熟及社会经验的不丰富,容易成 为成人犯罪时控制的对象,并且青少年由于对好坏的识别 能力差,在作案时处于一种死心塌地的从属地位。
团伙性犯罪。
青少年以一定的特征如地域、性格、年龄、同学等形式一个个的团伙,经常聚在一起,形成一附和,或碍于情面 不好推辞共同作案。

犯罪学ppt

犯罪学ppt
犯罪学-社会治安 防控体系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之基本内涵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公安机关管控社会治安的 有效形式,是在全社会范围内采取一定的方式、 方法,动员一切可资利用的力量,消除、遏制 犯罪,从而达到提高公安机关综合控制犯罪的 功能,减少乃至消除犯罪现象,促进社会治安 良性循环的社会控制系统。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之运行模式
犯罪行为发生后,运用刑罚措施无疑是最有效 的办法。运用刑罚措施必须注重打防结合,不 仅要对已经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犯罪适用刑罚, 而且要贯彻“以防为本”的方针,通过刑罚的适 用起到警戒和威慑的作用,最大化地追求预防 犯罪的前置效果。
实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目标的基本防控措施
(二)行政措施 维护社会治安的行政措施主要是指治安行政管理,
就社会治安防控的主体而言
公安机关集打击、防范、管理、服务等多项职能于一身, 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主力军,也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中不可缺少的专门力量。
因为治安问题的形成,不可能只是公安部门管理失控造 成的,它涉及到社会各个方面、各条战线、各个部门的 管理及其功能是否得到了正常发挥。
构成我国社会治安防控的主体有四种力量,即各级党的 组织与政权机关,公安司法机关,各职能组织、社团群 体、基层单位,公众个体。这一概括较为全面地界定了 社会治安防控的多元主体范围。
实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目 标的基本防控措施
(四)教育措施 教育措施是社会治安防控中适用对象最广泛的
措施。虽然教育措施只是社会治安防控尤其是 违法犯罪防控的间接措施,但它却是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最基本的措施,其作用可表现为激励 人们积极向上、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调整 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教育措施给人以 文化知识、道德伦理观念和高尚的生活理想, 可以从根本上对人产生影响和感化作用,从此 意义上说,教育措施比之其它手段的效果更为 牢固、持久和巨大。

犯罪预防ppt

犯罪预防ppt
其次,情境预防可以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谢谢观看
1 保护性预防:首先,它是针对青少年特点而采取的一种犯罪预防方法;其 次,它是针对其他特定对象采取的特殊保护性措施的预防。
2 疏导性预防:是对有犯罪倾向的风险偏好者,通过教育、劝导和帮助,排解 他们的郁闷、仇恨、偏激情绪,帮助他们消除困难和挫折感,促使他们消除犯罪 意念,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3 堵塞性预防:通过针对形成犯罪心理和实施犯罪的途径,将犯罪心理和犯 罪行为遏制在萌芽阶段。
的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
5. 国际社会与各国之间犯罪预防的合作与交流为 犯罪预防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和国际利益
1
2
3
二、犯罪预防的基本原则
1. 可操作性原则 2. 成本——收益核算原则 3. 科学决策原则 4. 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 5. 法制与规范原则 6. “打防并举,预防为主”的原则
1
2
3
三、犯罪预防的分类
4 控制性预防:是对有不良行为和处于违法犯罪边缘、具有犯罪危险性的 社会成员采取的管束性措施。
5 惩戒性预防:主要是针对犯罪分子和有前科劣迹、露出犯罪行迹的人所采 取的刑罚或其他惩戒性措施的预防,以达到警戒不稳定分子、震慑潜在犯罪人, 使其消除犯罪意念的目的。
6 改造性预防: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执行刑罚过程中,为了转变罪犯的思想, 矫治罪犯和劳教、少教人员的恶习,使之成为新人的带有强制性活动。
第三节 犯罪预防措施
一、犯罪行为预防
犯罪行为预防是指在防范犯罪人从事犯罪行为而采取的各种 措施,也称为主体防范措施,其主要目的是防止个体实施犯罪和重 新犯罪。 犯罪预防措施根据不同人群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 罪前预防措施:主要是将普通公民视为潜在的犯罪人,尤其将 处于初级社会化阶段的儿童与少年作为预防的重点

犯罪治安预防ppt

犯罪治安预防ppt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前科人员
重点人群治安防控
加强现场安保力量,实施重点区域封控和交通管制,防范恐怖袭击和群体性事件。
特殊时段的治安防控
节假日、重大活动
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灾区治安巡逻和救援物资保护,防范抢劫、盗窃等犯罪行为。
自然灾害
实行社会面等级防控,加强信息收集和研判分析,及时发现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社会治安敏感时期
当前存在的问题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犯罪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预防效果。
加强技术应用
优化治安管理ຫໍສະໝຸດ 提高社会参与度加强巡逻防控,完善监控系统,提高治安管理水平和效率。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对犯罪和治安问题的认识,鼓励民众积极参与预防工作。
03
对策和建议
02
01
建立健全犯罪治安预防工作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配合交通管理部门,加强治安巡逻和交通秩序维护,防范和打击恐怖袭击和犯罪活动。
重点区域治安防控
加强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防范校园暴力和欺凌事件。
青少年和在校学生
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加强对外来人员的身份核实和信息登记,提高管理效率。
流动人口
建立前科人员档案,定期开展心理疏导和帮扶教育,减少再犯罪可能性。
建立立体化防控体系,从思想认识、责任落实、工作措施等方面加强预防犯罪治安工作。
犯罪治安问题严重,对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构成威胁。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完善公安工作机制,强化预防打击犯罪工作。
加强智能化建设,提升预防打击犯罪工作的科技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国犯罪问题。

犯罪预防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犯罪预防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第四篇 犯罪预防
【重点】犯罪预防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局限性;基本原理;犯罪预防体系
一、犯罪预防的基本原理
1.概念 犯罪预防(广义) 犯罪防范(狭义):crime prevention
犯罪控制: crime control
2.概念:广义的犯罪预防,指国家、社会(群 体、组织)和个人所采取的旨在消除犯罪原因、 减少犯罪机会、威慑和矫正犯罪人,从而防止 和减少犯罪发生的策略与措施的总和。
10
(2)心理调节功能 (3)主观激励功能 (4)推动社会进步的现实功能 4.基本途径 (1)社会对个体的人格塑造——社会化 (2)人格的自我养成和完善——自我修养 5.变态人格矫治
11
四、治安预防
1.概念和特点 2.分类 (1)犯罪的宏观控制 (2)犯罪的微观控制 (3)犯罪的技术预防 3.重点人员控制 4.重要场所控制 5.特殊行业控制 6.技术预防
5
6.中国犯罪预防的基本模式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犯罪预防模式 (2)产生背景 (3)基本内涵 (4)实践原则 (5)综合治理措施体系的分类
A.以措施采取的时间为标准,分为犯罪防范和犯 罪控制。 B.以采取措施的主体为标准,分为正式控制和非 正式控制。
6
(3)以实践中采取的做法为标准,分为控制模式、医 疗模式和社会基因模式。
3
(3)局限性: 犯罪预防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犯罪,其有效 性的发挥,受以下因素的限制:
A.犯罪行为本身。 B.行为人方面。 C.可使用的预防的局限性。 D.社会中某些现行的价值观念及实践活动与犯罪
预防存在冲突。
4
5.犯罪预防的基本原理
(1)犯罪预防与人类社会自我发展同步原理。 (2)社会控制适度原理。 A.协调好社会控制与社会自由的关系。 B.协调好社会控制与人的需要满足之间的关系. C.协调好自我控制与社会控制的关系。 (3)结构整合与价值整合并举原理。 A.结构整合(社会结构理论) B.价值整合:对当今中国的意义。 (4)成本——效益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情景预防的理论奠基于三大理论支柱: (一)理性选择理论 犯罪人是有理性的,会思考的人,犯罪是 犯罪人对犯罪所得和损失经过理智思考或 决策后进行的行为.


(二)日常活动理论 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与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因素 密切相关,人们的一些日常生活方式,往往有利于 犯罪的发生.这些因素包括: 1.适合的犯罪目标 (1)可隐藏性;(2)可移动性;(3)可取得性; (4)价值性;(5)吸引性;(6)可处置性. 2.缺乏有能力的监控者. 3.可能的犯罪者.

2.制造犯罪得不偿失的条件。
(1)使犯罪分子所得物贬值:如对贵重物品进行财 产标记,使得窃得的赃物难以出售;控制销 赃场所;健全支票、存款的挂失和拒付制度 等等。 (2)加重对犯罪分子的惩罚。如果刑罚的痛苦能 够消除从犯罪中得到的快乐,那就能够预防 犯罪。
第三节 司法预防-刑事惩罚预防







(二)刑事司法政策 刑事司法政策,就是指贯穿于侦查、起诉、 审判和行刑过程的政策。 发展良好的刑事司法政策,应该关注下列 内容: 首先要确立合理的刑事诉讼理念。 其次,要保证侦查的合法性。 最后,要增强量刑的合理性。 (1)推进审判体制的改革。 (2)提高法官素质。 (3)缩小量刑差异。


(二)犯罪社会预防的意义 首先,犯罪的社会预防是一种社会性的措施和对 策,其优势是可以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协同 作战,作好控制和预防违法犯罪的工作。 其次,犯罪的社会预防措施能够起到“防患于未 然”的作用,它能够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前,阻止 犯罪行为的发生,从而使治理违法犯罪的工作更 加积极、主动。 再次,社会预防措施相对于刑事惩罚措施来说, 是一种“治本”的措施,它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 上存在的违法犯罪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犯罪社会预防的内容 1、创造优良的宏观社会环境,以预防和减 少违法犯罪的发生。 2、创造良好的微观社会环境,预防和减少 违法犯罪发生。




犯罪的社会预防措施还可以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具体说,有如下几种划分方法: 从性质上,可划分为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 行政的、教育的等措施; 从区域上,可分为国家范围内的、地区范围内的 和基层范围内的。还可分为城市的、农村的等措 施; 从主体上,可分为国家机关的、社会团体的、劳 动组织的、学校的、家庭的等措施;


就控制犯罪的工具和手段而言,由于大多 数犯罪手段既可犯罪又是日常生活、生产 必需,因此很难控制。 因此,犯罪预防主要是控制犯罪条件和机 会。这样做是可行的,而且在犯罪动机— 犯罪行为—犯罪受害者这样一个过程中, 将控制犯罪放在控制受害者所处的条件和 机会上,就能在过程的终端直接有效地阻 挡犯罪的发生。”



通过环境设计来预防犯罪,是一种具有较 强应用性的犯罪预防方法。这一方法的主 要目的在于利用工程建筑学方法来规划和 建设物理环境,创造一个不利于犯罪发生 的防卫空间。 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的具体方法多种多 样。 环境设计应当以不妨碍或者侵犯公民私生 活和个人隐私权为限。
三.“情景预防”大致上分为两类: 1.制造犯罪的障碍。 (1)目标加固:在设备上制造犯罪的种种困难,如 门窗、栅栏加固,保险箱加固,报警装置等。 其目的在于使犯罪分子难以接近目标。目标加 固又可分为两种方法:一是改进安全设备,二 是建筑设计规范。 (2)目标转移: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是使用支票、 信用卡等来代替现钞,使大量的现钞不在商 场滞留。 (3)转移犯罪工具:包括对凶器、枪械、爆炸物品 的控制等等。当然有些犯罪工具是生产、生 活所必需,难以进行有效控制,但仍可以在 一定场合、一定时间内予以控制以减少犯罪。



(三)环境犯罪学 是从犯罪原因论的理解转移到对犯罪情景 的理解,将犯罪当作是社会事件,提出通过防 卫环境的设计管理,达到减少犯罪的目的.包 括以下理论: 1.防卫空间论 2.破窗理论


美国预防犯罪研究所的《理解预防犯罪》 一书对预防犯罪的内涵说明: “一项犯罪的发生包括下列三要素:一是 犯罪分子的动机;二是犯罪的手段、工具; 三是犯罪的社会条件。从这三项看,控制 犯罪条件、机会是唯一可行的犯罪预防措 施,而且实践也证明了这样做有效。”



二、公共政策/社会政策——社会问题的控制阀 (一)概说 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机构(执政党和政府) 以方针、政策、法令、条例、方案、规划等形式 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权威性指引和干预。 社会政策是政府为促进社会福祉而制定的社会保 险、社会救助、社会服务、公共住房、公共教育 等方面的政策的总和。 公共社会政策是国家和(或)政党制定的旨在协 调社会关系,避免或解决社会问题,保证经济与 社会平稳、均衡发展的方针、原则和计划的总和。 包括经济政策、人口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文化 教育政策、民族政策等多个方面。

“控制犯罪动机是很重要的,但没有实际可行性。 因为,第一,我们无法在犯罪分子进行犯罪以前 消除其犯罪动机;而在其犯罪以后,即使逮捕起 来,我们也很难改造他。第二,即使我们有办法 能在犯罪分子犯罪以前消灭其动机,但由于我们 不可能对全体居民都进行同样的“消毒”工作, 我们必须找出那些心存犯罪动机的人来进行工作; 可是我们如何能在全体人民之中找出那些心存犯 罪动机的分子呢?第三,即使我们有办法将心存 犯罪动机的分子找出来,那请问 ,这样做法能不 严重侵害公民权益和违反法律吗?因为法律规定 只能对有犯罪行为的人采取行动,而不能因一个 心存犯罪动机就对他采取某种措施。因此,结论 是:消除犯罪动机是不可能的。


(一)刑事立法政策 犯罪的刑事立法政策通过国家的刑事立法 活动来实现。 刑事立法活动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依照一定 程序创制、修改和补充刑事法律规范的活 动。




体现在刑事立法活动中的刑罚政策,主要 包括下列内容: 要确立科学的刑罚哲学。 要发展良好的刑事司法制度。 要建立合理的刑罚体系。 要对犯罪规定合理的刑罚。 要关注非刑罚化和轻刑化。


(二)公共社会政策的完善 由于公共社会政策的范围十分广泛,无法 一一论及,只能结合犯罪预防的要求提出 若干项一般原则。 1.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 2.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 3.内在一致原则 4、成本/效益原则



三、道德、法制和政府行政——社会控制的三种 主要力量 (一)道德 道德是一套评价善恶的规则和标准 。 运用道德力量预防犯罪,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加强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 二是道德规范的执行,主要表现为普遍的社会监 督和舆论谴责。 在运用道德手段预防和控制犯罪时,必须注意: 一是道德控制的作用的有限性。二是道德控制适 度性。
(3)社会分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每一 群体的价值取向不同,有的犯罪预防 政策往往与某一或某些群体的利益发 生冲突。 (4)由于社会犯罪预防政策需要长期 实施方能见效,因此产生了对某项政 策效果评价的困难。

第二节

情景预防
又称犯罪微观预防,是以社区、群体以及 公民个人为单位而进行的预防犯罪活动。 其主要目的在于减少犯罪目标,消除犯罪 机会和条件,加大犯罪行为的困难度和风 险性;从被害人学角度说,则是减少特定 社区、群体或者个人的被害可能性。


一、刑事惩罚政策的概念和内容 刑事惩罚政策是指国家机关运用刑事法律与违法 犯罪作斗争的一切手段、方法和措施。 它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刑事立法的政策原则和立 法实践活动,揭露犯罪事实和犯罪人,追究、惩 罚犯罪和刑罚的执行。 刑事惩罚政策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刑事立 法活动,二是刑事司法活动。 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二者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 的整体。




公共社会政策有着重要的预防犯罪价值,具体表 现如下: 首先,就公共社会政策本身来说,它是一种社会 关系“调节器”,它的正确与错误将直接影响着 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否。 其次,比较而言,公共社会政策的预防犯罪价值 优于狭义的刑事政策,前者可以治本,后者则只 能治标。 其三,从政党和政府的治世方略角度考虑,当政 党或政府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通过公共社会政策 的完善来从容对付犯罪等社会问题时,总是乐于 更多地启用公共社会政策,而不是过多地依赖于 刑罚手段。

犯罪预防的“治标”是指消除和减少产生 犯罪的具体条件和犯罪机会,从而减少犯 罪。也称为条件预防、环境预防,其重点 不在于减少犯罪动机,而是着重消除犯罪 的条件、机会,从而迫使犯罪分子无法得 逞。这是偏重于战术性的措施。



二.环境设计与防卫空间 1972年,美国学者奥斯卡•纽曼出版了《可防卫空 间:通过城市设计来预防犯罪》。该书开创了 “环境犯罪预防”的基础。他提出可以通过“目 标加固”、“监视加强”、“城市设计”来预防 犯罪。他提出两个新的观点: (1)所有的犯罪分子在作案之前均会权衡利弊, 择有利于己者而行之。因此,只要制造作案的障 碍,使弊大于利,犯罪分子就不敢动手。 (2)犯罪行为的发生必须具备犯罪分子的动机和 行为以及犯罪对象两个方面,如果我们不能控制 犯罪动机的话,何不控制犯罪对象。




(三)刑事执行政策 要提高犯罪对策的有效性,就要坚持科学 的刑事执法理念,即行刑理念。行刑理念 就是指导刑罚执行活动的基本观念。 在死刑的执行中,应当确立“依法办事、 文明行刑、人道待人”的理念。 在监禁刑的执行活动中,应当切实贯彻 “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 的行刑理念。 在非监禁刑的执行中,要树立“惩罚与改 造相结合、监控与帮助相结合”的行刑理 念。


犯罪预防的“治标”是指消除和减少产生 犯罪的具体条件和犯罪机会,从而减少犯 罪。也称为条件预防、环境预防,其重点 不在于减少犯罪动机,而是着重消除犯罪 的条件、机会,从而迫使犯罪分子无法得 逞。这是偏重于战术性的措施。 当“治本”遭遇到一系列的困难时,“治 标”却从理论到实”指的是消除和减 少犯罪的根本社会原因,从而达到减少犯 罪的目的。这称为社会预防或间接预防, 它着重在于教育人、改造人从而减少犯罪 的动机,是根本性的战略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