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19)解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解读.pptx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解读.pptx

3 集中式供水工程设计基本要求
本章从供水规模的确定、用水量定额;供水水质与压力; 水源的选取;供水范围及供水方式选择;防洪与抗震对构 筑物的要求进行了规定。
3.3 供水范围及供水方式 •3.4.1 关于供水范围和供水方式的确定原则 •多个水源可供选择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对拟选水源应进行水资源勘察,并作出评价 。 •3.3.3 关于工程设计阶段应明确水源保护措施的规定,水源保护措施可按照 本规范11.3.1条的要求确定。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解读
侯根然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2014年11月
村镇供水技术规范
国家行业标准 SL310--2004 2005年2月1日执行 共12章292条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第1章总则 第2章 供水规划 第3章 集中式供水工程设计基本要求 第4章 取水构筑物设计 第5章 泵站设计 第6章 输配水设计 第7章 调节构筑物设计 第8章 水厂总体设计 第9章 净水设计 第10章施工与验收 第11章运行管理 第12章分散式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
2.0.3 应根据水源的水量和水质、供水的水量和水质、供水可靠性、用水方 便程度等,对村镇供水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
2 供水规划
本章从区域规划的单元、区域供水规划的依据、规划内容和 规划深度、村镇供水现状分析和评价的规定等进行了规定。
2.0.4 有符合水质、水量要求的水源时,应规划建造集中式供水工程 。 规定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源和供水范围可跨村、镇、行政区域进行规划,为 避免矛盾,应作好协调工作 。
1.0.3
村镇供水工程,形式多样、规模差异大,建设和管理的条件不 同、要求不同,应分类进行建设和管理。
1 总则
总则规定了本规范适用的范围、集中式给水工程分类、建设 与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桂林)《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19)解读ppt课件

(桂林)《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19)解读ppt课件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总体要求: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进一步推动农村供水规模化标准化
发展。 ➢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量力而行研究提升农村供水标准。 ➢ 结合城乡融合发展和村庄总体规划,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一批,联网并
网规模化提升一批,老旧水厂升级改造一批。 ➢ 持续深化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针对“补短板、强监管”要求,研究适宜农村供水的信息化成套技术, 重点包括水厂生产控制、在线监测、供水服务等,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针对“全面建立农村供水水价机制”,研究适宜农村供水的智能水表和 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新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监测、评估 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单位供水和用户水龙头出水的水质等饮用水安全状 况。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每季度向社会公开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人均投资标准低,部分工程设施简陋,水质全面达标难度大。
➢ 现状特点:“低水平、广覆盖”。制约因素:城乡二元结构、GDP为导向的干部考 核机制、事权财权不匹配、监督问责机制以及农民利益诉求机制不健全等。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没完没了?
➢ 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阶段性、复杂性、艰巨性 ➢ 城镇化率低,农村人口众多(农村供水服务人口9亿多) ➢ 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发达国家居民点一般上千人),小型分散工程多 ;且 随着城镇化率提高农村人口变化 ➢ 水源枯竭、水源污染导致工程报废 ➢ 水质标准提高,需要改造净化工艺等 ➢ 早期工程投资标准低,部分工程简陋

村镇规划 第五章 村镇给排水工程规划PPT课件

村镇规划  第五章 村镇给排水工程规划PPT课件
8
工业用水量
根据企业类型、规模、生产工艺、用水现状、近期发展计划和当地生 产用水定额标准确定。 企业内部工人的生活用水量,应根据车间性质确定。
畜禽饲养用水量
管网漏失数量及未预见数量
可按照最高日用水量15~25%计算,村庄取较低值,规模较大镇区取 较高值。
消防用水量
按生活用水量的8~25%计算,村镇规模越小,消防用水量所占的比例 就越大。
当污水不能靠重力流流至污 水厂时,可分别在高地区和 低地区敷设独立的管道系统。 高地区的污水靠重力流直接 流人污水厂,而低地区的污 水用水泵抽送至高地区干管 或污水厂。
优点:能充分利用地形排水, 节省电力。
适用场合:只能用于个别阶 梯地形或起伏很大的地区。
31
7、村镇污水处理方式
村镇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 1)污水处理方式: 沼气池
的地区,为了避免因干管坡度 及管内流速过大,使管道受到 严重冲刷,可使干管与等高线 及河道基本上平行、主干管与 等高线及河道成一定斜角敷设。 优点:减少管道冲刷,便于维 护管理。 缺点:干管长度增加。 适用场合:分流制及合流制排 水系统,地面坡度较大。
30
分区布置 在地势高低相差很大的地区,
理厂数量、分布、规模、处理等级及用地范围, 估算排水工程规划的投资; 提出污水综合利用措施。
3、排水量的计算

19
5、村镇排水体制选择
村镇雨水、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的排除方式,称为排水体制。
有分流制和合流制两种。 1)分流制
完全分流制:生活污水、 生产废水和雨水分为三个 系统或污废水和雨水两个 系统,用灌渠分开排放。
预测用水量是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构筑物形式和规模、计 算管网和选用各种设备的主要依据。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工程方案ppt课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工程方案ppt课件

◆ 公共建筑用水量Q2 农村内的公共建筑一般为学校,无学校的村庄不计此项。公共建筑用
水量的取值可按下式:
Q2=q2·P2 /1000+ q2’·P2’/1000
(1-3)
式中:Q2—公共建筑用水量,m3/d;
q2—住宿生的人均用水量,取20L/(cap·d)
P2—住宿生人数cap;
q2’—走读生的人均用水量,取10L/(cap·d)
2、当有多个水源可选时,应从水质、水量、投资、运行成本、施工和 管理条件、卫生防护条件进行综合比较,择优选取。
3、当选用山泉水时,尽可能使之重力自流,以节省造价。 4、可使取水、输水、净化设施安全经济和维护方便。 5、具有施工条件。 6、符合当地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的要求。 7、水源选择还应进行水源水量保证率分析,干旱年枯水期可供水量应 为90%以上,设计取水量保证率一般为95%。
选用地下水水源水质除细菌学指标外,其余指标必须符合《生活饮 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否则工艺流程按照江河水处理。
12
第一章 工程方案
第二节 水源选择及工艺流程
◆ 水库水(山塘水、湖泊水)净化 流程一:
流程二:
流程三:
该工艺采用直接过滤技术,要求水源水的浊度长期不超过20NTU, 瞬间不超过60NTU。
◆ 山泉水净化
选用山泉水水源水质除细菌学指标外,其余指标必须符合《生活饮 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否则工艺流程按照江河水处理或 者短时间内停止供水。
10
第一章 工程方案
第二节 水源选择及工艺流程
◆ 浅层地下水净化 流程一:
流程二:
流程三:
若供电电源稳定可靠,优先选用变频或气压控制供给用户;若无稳 定的供电电源,则优先选用高位水池。

农村给水设计规范-PPT

农村给水设计规范-PPT
R 4Q V
15
• 1. 农村给水系统可分为集中式给水系统与分散式给水系 统。设计时应根据当地的村镇规划、地形、地质、水源、 用水要求、经济条件、技术水平、电源条件,综合考虑进 行方案比较后确定。 2. 集中式给水系统,设计时可根据当地情况,选择城市 给水管网延伸给水系统,适度规模的全区域统一给水系统 ,多水源给水系统,分压式给水系统以及村级独立给水系 统。 3. 分散式给水系统,设计时可选择深井手动泵给水系统 或雨水收集给水系统。
• 4.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应按《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 》中的规定执行。
• 5. 给水干管最不利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单层建筑可按5~10m计算, 建筑每增加一层,水头应增加3.5m。
8
给水管网管径计算:
基本公式: R 4Q
V
9
沿线流量:供给 管段两侧用户所 需流量。
传输流量:给水 管中流向下一管 段,没有在本管 段被用户取用的 流量。
1
总则
• 为指导我国农村给水工程建设,使农村给水工程设计科学化、规范化, 确 保供水的水质、水量,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水平和促进农村的社会和经济发 展,特制定本规范。
• 本规范适用于集镇、中心村、基层村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永久性室外给 水工程设计和独立的乡镇企业永久性室外给水工程设计,包括集中式给水 工程与分散式给水工程。
• 农村给水工程设计必须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农村的经 济水平的管理水平,选择适宜技术,力求简单可靠,经济合理、操作维修 简便。
• 农村给水工程规划应服从当地乡镇的总体规划。以近期为主,近、远期结 合。合理利用水资源,优先保证优质水源供生活饮用。设计年限,以15a至 20a为宜,并应依据本地区发展规划、经济状况和水量需求,统一规划设 计,可分期实施建设。

(桂林)《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19)解读

(桂林)《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19)解读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1、农村供水发展现状 农村供水发展历程(六个阶段) (1)50~60年代,结合灌溉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困难。 (2)70~80年代,以工代赈和适当补助支持解决饮水困难。 (3)90年代,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正式纳入国家规划实施。 (4)2000年-2005年,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困难。 (5)2006年-至今,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十一
现状特点:“低水平、广覆盖”。制约因素:城乡二元结构、GDP为导向的干部 考核机制、事权财权不匹配、监督问责机制以及农民利益诉求机制不健全等。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没完没了?
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阶段性、复杂性、艰巨性 城镇化率低,农村人口众多(农村供水服务人口9亿多) 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发达国家居民点一般上千人),小型分散工程多 ;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面临的挑战之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供水质量提出高要求,水质全面达标难度大。 单村及以下大量工程水质达标难度大 细菌学指标超标问题突出 新修改《水污染防治法》关于供水水质提出了高要求 新法第七十一条明确:饮用水供水单位应当做好取水口和出水口的水质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特色保护类村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聚落村等自然
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结合重点发展的乡村旅游业,建设与乡村旅 游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供水工程,提高供水质量和服务水平。
搬迁撤并类村庄:限制新建和扩改建供水工程,统筹考虑拟迁入或新建 村庄的供水工程建设方案。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19)(简本)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19)(简本)
7.3 管材选择及水力计算(共9条) 管材选择中增加了钢丝网骨架PE管、PVC-UH、PVC-O、玻璃钢夹砂 管等相关规定(7.3.1,实际工程应用质量好,安装方便)。
7.4 管道敷设(共7条) 删除了明渠输水相关内容(不提倡明渠输水,防止原水水质受污染)。
四、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二) 条文修改情况(续)表1.源自.3 村镇集中供水工程按供水规模分类
200m3/d修订 为100m3/d
工程类型 供水规模w (m3/d)
I型
II型
III型
IV型
w≥10000 10000>w≥5000 5000>w≥1000 1000>w≥100
V型 w <100
四、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集中供水、自来水标准?
农村集中供水率 指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供水人口占农村供水人口的 比例。集中供水工程是指从水源集中取水,经必要的净化消毒后,通过 配水管网输送到用户或集中供水点的供水工程。供水人口通常大于等于 100人。
四、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二) 条文修改情况(续)
第4章 集中供水工程设计基本要求(共3节,21条)
4.1 设计供水规模和用水量(共13条)
对时变化系数对应的供水规模进行了适当调整(表4.1.9,结合新
修订工程分类及实践经验)。
原为200m3/d
供水规模w (m3/d)
时变化系数Kh
w≥5000 1.6~2.0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是指拥有自来水受益人口占 农村供水人口的比例。自来水是指由供水系统把取自水源的水经必要的 净化消毒后,通过管道供应给居民、工业生产等方面的用水。供水人口 通常大于等于100人。
四、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二) 条文修改情况(续)
第1章 总则(续)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案场各岗位服务流程销售大厅服务岗:1、销售大厅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客户提供全程的休息区域及饮品;2)保持销售区域台面整洁;3)及时补足销售大厅物资,如糖果或杂志等;4)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现场问题点;2、销售大厅服务岗工作及服务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班中工作程序服务流程行为规范迎接指引递阅资料上饮品(糕点)添加茶水工作要求1)眼神关注客人,当客人距3米距离时,应主动跨出自己的位置迎宾,然后侯客迎询问客户送客户注意事项15度鞠躬微笑问候:“您好!欢迎光临!”2)在客人前方1-2米距离领位,指引请客人向休息区,在客人入座后问客人对座位是否满意:“您好!请问坐这儿可以吗?”得到同意后为客人拉椅入座“好的,请入座!”3)若客人无置业顾问陪同,可询问:请问您有专属的置业顾问吗?,为客人取阅项目资料,并礼貌的告知请客人稍等,置业顾问会很快过来介绍,同时请置业顾问关注该客人;4)问候的起始语应为“先生-小姐-女士早上好,这里是XX销售中心,这边请”5)问候时间段为8:30-11:30 早上好11:30-14:30 中午好 14:30-18:00下午好6)关注客人物品,如物品较多,则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拾到物品须两名人员在场方能打开,提示客人注意贵重物品);7)在满座位的情况下,须先向客人致歉,在请其到沙盘区进行观摩稍作等待;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中工作程序工作要求注意事项饮料(糕点服务)1)在所有饮料(糕点)服务中必须使用托盘;2)所有饮料服务均已“对不起,打扰一下,请问您需要什么饮品”为起始;3)服务方向:从客人的右面服务;4)当客人的饮料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时,必须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杯,在二次服务中特别注意瓶口绝对不可以与客人使用的杯子接触;5)在客人再次需要饮料时必须更换杯子;下班程序1)检查使用的工具及销售案场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领导;2)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并整理客户意见;3)参加班后总结会;4)积极配合销售人员的接待工作,如果下班时间已经到,必须待客人离开后下班;1.3.3.3吧台服务岗1.3.3.3.1吧台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的客人提供全程的休息及饮品服务;2)保持吧台区域的整洁;3)饮品使用的器皿必须消毒;4)及时补充吧台物资;5)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问题点;1.3.3.3.2吧台服务岗工作及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乡镇供水课件》课件

《乡镇供水课件》课件
《乡镇供水课件》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乡镇供水概述 • 乡镇供水系统 • 乡镇供水水源 • 乡镇供水水质 • 乡镇供水安全 • 乡镇供水案例研究
01
乡镇供水概述
乡镇供水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简述乡镇供水的定义,并阐述其特点
详细描述
乡镇供水是指在乡镇范围内,通过集中或分散的方式,将符合水质要求的自来 水供给居民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过程。它具有覆盖面广、规模小、服务对象特 定等特点。
水、干旱和污染等。
雨水
雨水作为供水水源具有环保、节 能等优点,但受气候条件影响较 大,水量不稳定,且水质难以保
证。
水源的选择与保护
01
根据乡镇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源
在选择供水水源时,应综合考虑乡镇的地理位置、发展规模、产业结构
等因素,选择水量充足、水质稳定、便于保护的水源。
02
制定水源保护措施
为确保供水水源的安全,应制定严格的水源保护措施,包括划定水源保
乡镇供水的重要性
总结词
分析乡镇供水的重要性和意义
详细描述
乡镇供水是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 进乡镇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优质的供水服务也有助于 提升乡镇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乡镇供水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概述乡镇供水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
详细描述
乡镇供水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井泉供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集 中式供水系统逐渐普及。未来,乡镇供水将朝着提高水质、降低成本、智能化管理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19)(简本)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19)(简本)
第8章 调节构筑物设计(共9条)
修改了通气孔管口高出覆土的高度,由“0.7 ~1.2m”改为“不宜 小于0.7m” (8.0.8-6 ,实践经验,有利于池内空气流动,保证 水质)。
增加了检修孔宜为圆形的规定(8.0.8-7 ,圆形井盖不宜掉入池中 ,保证安全)。
增加了检修孔处应设固定式或移动式爬梯的规定(8.0.8-8 ,为检 修方便,保证人员安全)。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规范已不适应当前行 业发展需求,随着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水质标准提高, 新《水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水处理技术和工艺不断发展,需尽快 修订相关内容。
一、修订背景
修订《规范》可及时吸收先进、实用技术成果
近些年开展了国家科技支撑、国家重大水专项等多项课题研究,取得 了一批村镇供水的研究成果,应及时吸收先进、实用技术。同时,修 订《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是国家重大水专项《农村饮水安全保障 技术标准化研究及规模化应用示范》课题的考核指标之一。
四、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一)总体修订情况(续)
本标准中增加强制性条文2条:7.1.5条、8.0.9条。以黑体字 标示,必须严格执行。
7.1.5 村镇生活饮用水管网,严禁与非生活饮用水管网连接。 8.0.9 水塔应根据防雷要求设置防雷装置
四、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二) 条文修改情况
第1章 总则(共6条)
三、修订依据
(1)《水利部关于水利技术标准制定和修订(2016-2018年)项目 任务书的批复》(水规计[2016]118号)、《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 ( 水 国 科 [2014]371 ) 要 求 , 修 订 《 村 镇 供 水 工 程 技 术 规 范 》 ( SL310-2004) ,并合并《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规程》(SL6892013)、《村镇供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L688-2013)和《村 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SL687-2014)相关内容。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

目次1 总则 (2)2 供水规划 (3)3 集中式供水工程设计基本要求 (4)3.1 供水规模和用水量 (4)3.2 供水水质和水压 (6)3.3 水源 (6)3.4 供水范围和供水方式 (7)3.5 防洪和抗震 (7)4 取水构筑物设计 (8)4.1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8)4.2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12)5 泵站设计 (14)6 输配水设计 (18)7 调节构筑物设计 (22)8 水厂总体设计 (23)9 净水设计 (25)9.1 一般规定 (25)9.2 预沉 (25)9.3 粗滤和慢滤 (26)9.4 凝聚剂和助凝剂的选择与投配 (27)9.5 混合 (27)9.6 絮凝、沉淀和澄清 (28)9.7 过滤 (30)9.8 净水器 (32)9.9 深度净化 (32)9.10 地下水除铁和除锰 (33)9.11 地下水除氟 (34)9.12 电渗析 (35)9.13 消毒 (37)10 施工与验收 (38)10.1 一般要求 (38)10.2 土建工程 (38)10.3 材料设备采购 (38)10.4 管道、设备安装 (39)10.5 试运行 (39)10.6 竣工验收 (40)11 运行管理 (41)11.1 一般要求 (41)11.2 水质检验 (41)11.3 水源管理 (42)11.4 净水厂管理 (43)11.5 泵站管理 (44)11.6 输配水管理 (45)12 分散式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 (46)12.1 一般要求 (46)12.2 雨水集蓄供水工程 (46)12.3 引蓄供水工程 (48)12.4 分散式供水井 (48)规范用词说明 (50)1 总则1.0.1 为规范我国村镇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供水质量,保障饮水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促进村镇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制镇、集镇、村庄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1.0.3村镇供水工程应分类进行建设和管理。

村镇供水规范

村镇供水规范

ICS 93.025 SL310—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1 总则1.0.1 为规范我国村镇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供水质量,保障饮水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促进村镇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制镇、集镇、村庄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1.0.3村镇供水工程应分类进行建设和管理。

村镇供水工程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大类,其中集中式供水工程按供水规模可分为表1.0.3中的五种类型。

表1.0.3 集中式供水工程类型划分1.0.4村镇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合理利用水资源,有效保护供水水源;2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的规定;3与当地村镇总体规划相协调,以近期为主,近、远期结合,设计年限宜为10a~15a,可分期实施;4充分听取用户意见,因地制宜选择供水方式和供水技术,在保证工程安全和供水质量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合理、运行管理简便;5积极采用适合当地条件并经工程实践和鉴定合格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6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7尽量避免洪涝、地质灾害的危害,或有抵御灾害的措施。

1.0.5村镇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供水规划2.0.1发展村镇供水,应制定区域供水规划和供水工程规划。

2.0.2区域供水规划应根据规划区域内各村镇的社会经济状况、总体规划、供水现状、用水需求、区域水资源条件及其管理要求、村镇分布和自然条件等进行编制。

规划内容应包括供水现状分析与评价,拟建供水工程的类型、数量、布局及受益范围,各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规模、投资估算,建设和管理的近、远期目标,保障供水工程良性运营的管理措施,以及实现规划的保障措施等。

区域供水规划,应能指导当地村镇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2.0.3应根据水源的水量和水质、供水的水量和水质、供水可靠性、用水方便程度等,对村镇供水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面临的挑战之二:工程运行管理薄弱,建立长效制难度大。 ➢ 单村及以下工程机制不完善、管理水平低。暗访发现,52%的千人供水 工程、78%的千人以下供水工程均由村委会管理,技术管理水平较低。 ➢ 农村供水水价不到位,缺乏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暗访发现有19%的千人 工程和40%的千人以下供水工程不收水费。超过50%的千吨万人以下供水工 程收不抵支。 ➢ 工程规模小导致单位制水成本高,财政补贴难于落实 ➢ 基层人员待遇低,技术人员缺乏
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 (6)2020年始:乡村振兴农村供水保障。农村供水—城市供水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截至2017年底,全国农 村供水人口服务人口9.4 亿;农村集中供水率85% ,自来水普及率80%。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我国农村供水现状基本判断:
➢ 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但仍存在供水规模偏小、供水保证率不高、净水设 施不齐备和水质达标率偏低等问题。
➢ 农村供水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滞后于城市。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总 体上,农村供水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 要求还不相适应。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 现状特点:“低水平、广覆盖”。制约因素:城乡二元结构、GDP为导向的干部考 核机制、事权财权不匹配、监督问责机制以及农民利益诉求机制不健全等。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没完没了?
➢ 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阶段性、复杂性、艰巨性 ➢ 城镇化率低,农村人口众多(农村供水服务人口9亿多) ➢ 农村人口居住分散(发达国家居民点一般上千人),小型分散工程多 ;且 随着城镇化率提高农村人口变化 ➢ 水源枯竭、水源污染导致工程报废 ➢ 水质标准提高,需要改造净化工艺等 ➢ 早期工程投资标准低,部分工程简陋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总体要求: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进一步推动农村供水规模化标准化
发展。 ➢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量力而行研究提升农村供水标准。 ➢ 结合城乡融合发展和村庄总体规划,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一批,联网并
网规模化提升一批,老旧水厂升级改造一批。 ➢ 持续深化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检测工作。饮用水供水单位应当对供水质量负责,确保供水设施安全可靠运 行,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 新修改《水污染防治法》关于供水水质提出了高要求(续)
新法第九十二条规定:“饮用水供水单位供水水质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由 所在地市、县级人民政府供水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 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责令停业整顿;对直接负责 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不同类型村庄供水需求与发展模式探讨(差异化): 城郊融合类村庄:综合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村庄自身发展需要,按照
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要求,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向周边 农村延伸。
集聚提升类村庄:结合村庄发展方向(如现代特色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特色旅游、休闲服务;工贸、加工等),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如重庆丰都县仙女湖小镇,打造西部最大的高山度假公园)。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1、农村供水发展现状 农村供水发展历程(六个阶段) (1)50~60年代,结合灌溉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困难。 (2)70~80年代,以工代赈和适当补助支持解决饮水困难。 (3)90年代,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正式纳入国家规划实施。 (4)2000年-2005年,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困难。 (5)2006年-至今,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十一
新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监测、评估 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单位供水和用户水龙头出水的水质等饮用水安全状 况。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每季度向社会公开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人均投资标准低,部分工程设施简陋,水质全面达标难度大。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19)解读
\

研讨内容: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19)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二、《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19)解读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19)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主要内容: ㈠ 修订背景 ㈡ 适用范围 ㈢ 修订依据 ㈣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特色保护类村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聚落村等自然
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结合重点发展的乡村旅游业,建设与乡村旅 游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供水工程,提高供水质量和服务水平。
搬迁撤并类村庄:限制新建和扩改建供水工程,统筹考虑拟迁入或新建 村庄的供水工程建设方案。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面临的挑战之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供水质量提出高要求,水质全面达标难度大。 ➢ 单村及以下大量工程水质达标难度大 ➢ 细菌学指标超标问题突出 ➢ 新修改《水污染防治法》关于供水水质提出了高要求 新法第七十一条明确:饮用水供水单位应当做好取水口和出水口的水质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2017年全球及主要国家农村和城镇人口比例
一、《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㈠ 修订背景 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与乡村振兴要求不适应:
➢ 乡村振兴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 产业兴旺--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 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 ➢ 生态宜居--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