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大全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说课稿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准备和组织教学内容的作品。

应准确表达教育教学思想,具有指导性、激励性和实用性等多种特点。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范文精选篇1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说课稿我上的天平游戏是北师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91页的内容。

本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2、利用探索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方程。

3、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的性质和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简单的方程。

下面将我本节课的设计程序进行说明:第一个环节:我利用天平这一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天平两边都加上相同质量,天平仍然平衡,引导学生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接着让学生推测如果在天平两边同时去掉相同质量,天平会怎样?学生推测以后,然后通过天平去验证学生的推测,由此得出结论,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第二个环节:利用等式的性质和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方程(本节课只用到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方程并且只要求解简单的方程,但解复杂的方程时用等式性质进行解方程就比较麻烦。

我们组在备课时考虑到为以后学习解方程做铺垫。

本节课把运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方程也要讲到。

学生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解方程不做要求,但一定要让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

还有在解方程时要强调解方程的格式。

但在讲课时发现学生书写习惯还是有点不熟悉,可能是刚接触到解方程,也有可能是强调的不够。

第三个环节:通过一组练习题讲解检验方程的方法、方程解和解方程。

可能大家在这里有点疑惑为什么要把检验方程放到练习题当中,刚开始我也是把检验方程设计到解方程这一环节,但后来吴老师建议我把这部分放在后面,因为这样使重点就分散了,这样学生也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优秀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优秀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内容丰富,结构合理,难度适中。

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则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数的整除、概率初步等。

这些内容既是小学数学的基础,也是学生日常生活和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但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数学非常感兴趣,而有的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四则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数的整除、概率初步等基本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则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数的整除、概率初步等基本知识的掌握。

2.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几何图形的特性、数的整除的概念、概率的计算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心得,初步掌握新知识。

3.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重点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汇总12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汇总12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汇总12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的比较”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小数,形成了一定的概念。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小数基础上建立小数性质这个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小数知识打下基础。

2、教材地位:本节是让学生正确掌握小数、加深对小数的理解,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2)能力目标: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教学重难点A、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B、教学难点: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5、教具、学具准备:直尺(10厘米以上)多媒体课件(以辅助教学)二、说教法1、采用创设故事法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2、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联系旧知,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到探索新知的旅程中来三、说学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以教导学生学会怎么学习为己任,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导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1、学会借助直观图理解、掌握新知的方法。

2、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人教版)

小学数学说课稿大全(四年级下册)目录一、三角形的特性 (2)三、三角形内角和 (10)四、图形的拼组 (13)五、《小数加法和减法》(一) (16)六、《小数加法和减法》(二) (17)七、折线统计图 (19)八、植树问题 (21)九、围棋中的数学问题 (24)十、四则混合运算 (27)十一、加法的运算定律 (31)十二、简便计算 (33)十三、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36)十四、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38)十五、小数的性质 (40)十六、小数大小的比较 (43)十七、小数点移动 (47)十八、小数点搬家 (48)十九、生活中的小数 (51)二十、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54)一、三角形的特性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

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特征和特性,并会给三角形画高。

2、能力目标: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去获得的学习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教学难点:给三角形确定高和画高。

(四)教具准备:三角板、课件、数学用具盒、幻灯片(五)学具准备:三角尺、数学用具盒、图纸。

三、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本节课我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说课稿(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说课稿(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优秀说课稿(全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优秀讲课稿1 四则运算《四则运算》第一课时讲课稿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学内容为第4、5页的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学生在前面差不多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计算的试题,并可以举行同一类型题的简单口算,本节课把明白同级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解决咨询题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举行教学。

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过程中掌握解决咨询题的策略和办法,引导学生明白数量之间的真正含义。

并且体味到同级四则运算规定的必要性、合理性,在感悟、明白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同级四则运算的办法并举行应用。

让学生学到系统知识的并且,培养学生的观看、分析、概括、计算的能力,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复杂的四则运算建立一具良好的基础。

依照以上分析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题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办法目标:经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记忆探究和交流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过程,感觉解决咨询题的一些策略和办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过程中体味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讲重、难点分析:1、重点:明白掌握四则运算的办法并可以举行应用。

2、难点:归纳惟独加、减法或惟独乘、除法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经过多媒体资源的展示,能非常好的让学生明白数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了数到量之间的过渡,突破了知识的重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咨询题的良好适应。

四、讲教法、学法:本节课以创设情境导入,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冰雪乾坤”主题图让学生发觉有关数学信息,进而提出相对应的数学咨询题。

经过探索解决咨询题,提升学生认知与思维层次。

进而整理出四则运算的办法。

并可以举行熟练的计算,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展示观看—提出咨询题—探索咨询题—解决咨询题—归纳总结的整体教学思路,符合了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

本册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角的分类、图形的变换、计量单位、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

这些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既有独立的思考,又有合作交流。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来理解和掌握。

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角的分类、图形的变换等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建立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角的分类、图形的变换等基本知识的掌握。

2.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角的分类的判断方法,图形的变换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学具、黑板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学教材,了解新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决疑难问题。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交换律说课稿第【1】篇〗教学内容简便运算(加法交换律)说教学目标1.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2.归纳并抽象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会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提升观察、概括和数学表达能力。

说教学重难点归纳并抽象出加法交换律并会运用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说教学过程通过例题导入(教材第17页例1。

并用课件上的背景图)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1. 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问题: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让学生自己找图中的已知信息,并问学生用什么法计算?答:把40千米和60千米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2. 正确列式解答列式:40+56=96(km)此时请学生自主探究,是否还能用另种算式计算?答:也可以用下午骑行的路程加上午骑行的路程,列式为56+40=96(km),所以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96Km。

3.观察对比算式,发现其中规律(1)对比算式40+56=96和56+40=96(2)再多举几个这样的例子15+16=31和16+15=31325+458=783和458+325=783……(3)发现规律从上面这些算式中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4. 加法交换律的表示方式(1)请同学们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可以用符号、字母等等表示,试试看。

(2)举例展示归纳总结,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5. 拓展提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加,任意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也不变。

例如:137+56+63=137+63+56。

【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 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300+600=600+()()+65=65+3578+()=43+()a +12=12+()2. 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56+89307+348 425+480118+274 38+456 123+28473. 拓展练习137+56+63【课堂小结,课外延伸】1. 师生共同回顾学习过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有什么收获?是否还存在疑问?2. 布置课后作业。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说课稿(说课稿)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说课稿(说课稿)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说课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内容主要涉及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通过这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将两个分数相加或相减,以及如何将整数和分数相加或相减。

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将两个分数相乘或相除,以及如何将整数和分数相乘或相除。

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时,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于新的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分数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他们可能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则有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达到的能力和水平的明确表述。

对于这两个单元的教学,我们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过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并能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明确指出。

人教版2024年春季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课稿

人教版2024年春季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课稿

人教版2024年春季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课稿【导语】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中,第一单元主要介绍了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学习小数的入门课程,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本次说课将主要围绕第一单元的内容,介绍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安排等方面展开。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掌握小数的位置关系和大小比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推理和运算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法、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小数的大小比较。

2. 教学难点:小数与整数的位置关系、小数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小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律,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游戏教学法:设计一些小数运算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运算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环节的设计安排】1.导入环节: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小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展示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展示小数的读写法和加减法运算方法,相互交流讨论,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游戏环节:设计小数运算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运算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4.辅助教学环节: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5.总结环节: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8课三角形的分类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8课三角形的分类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8课三角形的分类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8课三角形的分类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3页至第84页及做一做。

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三角形角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分类,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种类特征,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意识、自我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说教学重、难点:1、会按角和边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2、区别和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备件二合一软件、课件、实物展示台学具准备:直尺、量角器、不同三角形若干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1、师生谈话(课件出示主题图)今天,老师带大家坐轮船到岛上旅游,课件出示:这艘船是由许多三角形组成的,,他们都有三个角和三条边,这节课我们就从这角和边两方面给三角形分类。

2、揭示课题:三角形的分类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一)任务一:按角或边给三角形分类(课件出示任务)1、观察三角形学具,讨论分类方案。

2、小组合作选一种进行分类,研究他们各自特点,并填写表格3、小组活动4、汇报交流(1)按角分①选一组同学汇报结果②学生实物展示台汇报,教师根据汇报在白板上拖动三角形分类,并逐个出示其特征介绍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特征。

对有争议三角形(如接近直角的角)用工具(三角尺或量角器)验证。

③用集合圈表示三种三角形的关系(2)按边分①选一组同学汇报结果②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在白板上拖动三角形分类,并逐个出示其特征介绍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③用集合圈表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二)任务二:探究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特性自主学习84页探究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特性①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②量一量、折一折探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等边三角形三个角()利用素材库画等腰三角形,并进行顶角变化演示,认识与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关系。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篇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篇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1一、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说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因此我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制定以下目标:1、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小说分别是0.1、0.01、0.001……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中解决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让学生深刻体会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主要涵盖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图形的变换、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本册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注重了数学知识的巩固,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以及图形的变换、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也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掌握图形的变换方法,能够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图形的变换方法,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2.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图形的变换方法的灵活运用,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加减法运算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新课导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3.课堂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变换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4.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巩固所学知识。

5.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课乘法分配律说课稿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课乘法分配律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课乘法分配律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课乘法分配律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P64-66 页。

(人教版)说教学目标: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说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说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想:本课试图在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下,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感知建模;类比归纳,验证模型;质疑联想,拓展认识;联系实际,深化认识;归纳概括,完善认识”的探索过程来逐步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勇于质疑、大胆表现、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体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充分体现了“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数学”的`新理念。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1.回顾: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

2.初次感知规律:〖算一算〗①(3 + 2)×4 3×4 + 2×4② 2×(11 + 9) 11×2 + 9×2③ 20×5 + 4×5 (20 + 4)×5【 1.计算①、②两组算式各等于多少2.比较两组算式相同点和不同点;3.可用什么符号连接】3.观察、激趣、导入。

第③组算式老师不用计算,就可以判定用等号连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里有什么奥秘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联系实际,探究规律。

㈠影幕演示:1.学校购买校服。

每件上衣35元,每条裤子25元。

买这样3 套校服,一共要多少元【①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②上台演示,合作讨论,研究策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篇1一、说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内容是比较小数的大小。

比较小数的大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对小数有进一步的认识,掌握小数的比较方法,并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提倡所学数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的主题是初步的认识小数,小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基于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对编写者意图的理解,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将本课设计如下:1.掌握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小数的大小。

2.感受小数的意义,发展数感,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本节课的活动重点是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活动难点是熟练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活动的准备材料有:多媒体等。

二、说教法与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大胆探索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我将教材中较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会、理解并掌握知识,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三、说过程设计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实践活动”的教学建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活动过程设计如下,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复习导入,探索新知比较大小,应用知识总结回顾,解决问题下面我就这四个活动过程做具体的阐述:(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男同学都喜欢跳远这项体育活动,体育组老师给男同学测跳远为引子,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里特点,跳远成绩排名引入新题。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三章《运算定律》说课稿(1)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三章《运算定律》说课稿(1)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三章《运算定律》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运算定律》主要包括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这三个运算定律。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运算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章内容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运算定律,从而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已经熟练掌握。

但是,对于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能够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归纳,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和学习运算定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运算的规律和美感,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能够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解决问题,特别是对于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的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运算定律。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演示和互动游戏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计算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运算定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的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

3.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巩固和加深对运算定律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结合律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结合律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结合律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结合律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分析:本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可能对于在使用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又运用乘法交换律有,老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让学生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简便计算,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与效果。

教学内容:国标本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数学P61-62。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公式的推导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科学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4、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结合教学中具体的教学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一)谈话导入1、出示2、学生观察并交流: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你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二)教学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5,还可以5×3所以3×5=5×3请大家观察这个等式,它有什么特点。

你能照着样子,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4、反馈,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写的,教师板书。

他写的对吗?还有吗?5、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等式,你们有什么发现?先把你的发现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6、交流发现,充分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归纳出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3篇2024〖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第【1】篇〗我说课的主题是“角色扮演,引导学生猜想验证”,说课的内容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一、说说我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说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概念及特征、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

教材的小标题为“探索与发现”,强调说明这一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发现有关三角形的性质。

学生已经掌握三角形特性和分类,熟悉了钝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已经在课前通过不同的途径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但不一定清楚道理,所以本课的设计意图不在于了解,而在于验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研究问题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聊聊我对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以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有效教学的理念为指导,结合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说教学目标定为下列几点:1、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亲自动手实践、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体会运用“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进行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

3、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说教学重点: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说教学难点: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以及对这一规律的灵活运用。

学具准备:量角器、三角尺、剪刀和准备一个喜欢的三角形。

三、谈谈我的主要教学流程本节课我设计采用支架式教学方法,以猜想→验证→应用→评价四个活动环节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实现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规律的数学理解。

同时,每一个活动环节都让学生尝试扮演一种角色,激发他们投入课堂活动的兴趣。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三角形分类说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2、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每类三角形的特点。

3、通过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说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分类说教学难点:区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教学方法:引导、指导、迁移类推学习方法:发现、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步骤:一、动中悟,创设情境提问引入新课(点明分类应按一定的标准进行)1、出示幻灯,让学生对三个角进行分类。

(分为锐角、直角、钝角)2、出示幻灯,让学生观察,引入课题———三角形的分类3、根据三角形的特点指出每个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学生逐一说说看)4、猜猜看,它们分别是什么三角形。

5、汇报分类结果,教师整理收集(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以前学习过的三角形的知识,自己观察三角形并找出角的特点,并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自己找到按角给三角形分类的办法)二、探中悟,学习新知1、要求学生拿出题卡一,用手中的学具确定每个三角形中角各是什么角。

2、仔细观察,尝试着按角的不同分一分,并按编号如实记录在题卡二中3、分小组汇报探究结果4、思考:按边怎样分呢?(设计意图:运用各种形式的练习加深学生按角分类的认识,又引入了按边分类的教学)三、学中悟,自主探究1、出示学具,师生一起动手折一折。

2、学生汇报看到的结果,共同探讨研究。

3、归纳总结特点(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总结特点及方法,教师加以点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四、忆中乐,加深记忆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新知,感悟从中获得的乐趣。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说课稿第【2】篇〗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的:1、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4、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说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简便运算的方法。

说教学难点:抽象的语言表述。

教学设想:本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说教学过程要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类比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同时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健康发展”的教学思路。

本节设计中,在新课引入阶段,创设了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发现算式的'联系。

在新课展开阶段,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出题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探求规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发展是一个充满着观察、试验、归纳的探索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能力。

在整个知识探索的过程阶段,重视学生的体验,通过各种方法的比较、体会和欣赏,感受到运用运算定律的好处,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优化意识。

在巩固练习阶段,教师没有给出统一的要求,而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充分给学生以自主权,诶学生以“创造”的空间,并通过比较,感受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

在练习的设计上,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教学理念。

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发现特征1、①用鸡蛋盘放鸡蛋,(如图)一盘可以放多少个鸡蛋?②阳光小区有楼房8幢,每幢12层,每层6户,共有多少户?(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题)2、汇报所写的算式,并说出你的想法?3、研究算式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说课稿大全(四年级下册)目录一、三角形的特性 (2)三、三角形内角和 (10)四、图形的拼组 (13)五、《小数加法和减法》(一) (16)六、《小数加法和减法》(二) (17)七、折线统计图 (19)八、植树问题 (21)九、围棋中的数学问题 (23)十、四则混合运算 (26)十一、加法的运算定律 (30)十二、简便计算 (32)十三、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34)十四、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37)十五、小数的性质 (39)十六、小数大小的比较 (42)十七、小数点移动 (45)十八、小数点搬家 (46)十九、生活中的小数 (49)二十、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51)一、三角形的特性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借助三角形来推导有关的性质。

因此,三角形的认识是学习平面图形知识的起点,也为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角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本节课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特征和特性,并会给三角形画高。

2、能力目标: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概括去获得的学习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教学难点:给三角形确定高和画高。

(四)教具准备:三角板、课件、数学用具盒、幻灯片(五)学具准备:三角尺、数学用具盒、图纸。

三、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本节课我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探索,再让学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概念的自主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

2、说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法,我主要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学习成就感和信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秉着新课标的精神,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定为“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深化训练,拓展延伸——质疑反思,总结评价”,努力构建探索型的和谐课堂教学模式。

本节课的板书精简明了,突出重点,体现本课时的内在联系,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的认识。

二、《三角形分类》讲课稿导读: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24至25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题。

2、教材简析“三角形分类”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

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认识,能够在物体的面中找出三角形,学习了角的知识,认识了常见的角,为学生学习三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24至25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题。

2、教材简析“三角形分类”是新课程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

学生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认识,能够在物体的面中找出三角形,学习了角的知识,认识了常见的角,为学生学习三角形的特征从角和边的不同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做好了有力的知识支撑。

三角形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切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学好这部分内容,为学习其他多边形积累了知识经验,为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年龄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发现三角形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的分类,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根据《三角形分类》这一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本课设计的“观察、操作、比较、小组讨论”等教学环节都是为了使学生能近角和边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因此这是教学重点。

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年龄特点,如何引导学生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这是学生掌握本课知识的一个质的飞跃。

因而,“能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5、教学准备除了准备彩色卡纸,三角形平面图等,课前布置学生把课本P113图2的三角形剪下来。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结合教材,让学生在“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分一分”,“说一说”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利用教材12个三角形组成的图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三角形的认识,引出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寻找三角形分类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归类的依据,归纳出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出示图案(采用直观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个图案像什么?由什么图形拼成的?2、考考你的眼力,这几个三角形的形状一样吗?什么不一样?(让学生具体说一说)在三角形这个大兵营里,它们的角和边各有特点。

这节课我们就根据三角形角和边的特点给它们分类。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分类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引入课题,即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做好铺垫,也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直奔放主题。

(二)动手操作,探讨三角形分类方法1、根据角的特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我设计了如下环节:(1)学生先是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独立探索分类。

(事先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学袋:一张表格和一张彩色卡纸)①学生根据表格对这12个三角形进行观察,再填表。

填完表格,再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观察,就能容易地进行分类。

②把分类的结果贴在彩色卡纸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锐角个数直角个数钝角个数(2)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内分别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说说自己的分类依据。

(3)展示学生代表作品,学生互评。

(4)师小结归纳(边把分类依据板书出来)(5)鼓励学生给自己分类的三角形取个名字。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体验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增强学习的信心。

(6)引导学生对三类的三角形进行比较,得出相同点:每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

2、游戏巩固利用教材第25页猜猜来个教学游戏:猜出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什么三角形,答对者,就把里面的三角形送给他。

通过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巩固新知、形成技能。

并对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相同点、不同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指导学生根据边的特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由于让学生观察的三角形个数较多,要逐个测量边的长度再进行比较,总结归纳比较费时。

所以这一环节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老师发放的学袋,由小组长来安排分工测量,填好研究报告单,然后一起观察,一起讨论,一起分类。

师再依据小组代表发言后引导归纳,从而引出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三)小小辩论会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

由正、反两方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师再适时点拨,让学生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并更上一台阶。

(四)全课总结今天你学得开心吗?什么事让你开心?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体现了新课标评价的多样性,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本课的板书意在突出重点,解决知识难点,有学生分类的作品展示,有教师板书的知识点。

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也便于学生观察、比较。

板书设计:三角形分类(学生三个锐角锐角三角形(学生三边不相等不等边三角形作品一个直角直角三角形作品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展示)一个钝角钝角三角形展示)三边相等(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三、三角形内角和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角形内角和》,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一、本节课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设计理念:数学是人与人之间精神层面上进行的交往。

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

它需要运用“对话式”的学习方式,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发展能力。

新课程中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观,以及获取知识的渠道都有悖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正是教师在新课程中寻找新的教学方式的着眼点。

应该说,新的教学方式将伴随着教师对新课程的逐渐透视而形成新的路径。

要破除原有教学活动的框架,建立适应师生相互交流的教学活动体系;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实现教者与学者感情上的融洽和情感上的共鸣;给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我认为教师角色的转变一定会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育的长足发展,在未来的教学过程里,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教学情境的营造是教师走进新课程中所面临的挑战,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情境不是文本中的约定,也不是现成的拿来就能用的,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去探索、研究、发现、形成。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揭示了组成三角形的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此外,它的证明中引入了辅助线,这些都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也是几何问题代数化的体现。

三、学生分析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能力自己动手,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收集、编制、改造适合自身使用,贴近生活实际的数学建模问题,他们乐于尝试、探索、思考、交流与合作,具有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他们渴望体验成功感和自豪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