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技术创新与发展型态.pptx
合集下载
技术创新ppt课件
![技术创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fdf0d9cc22bcd126ff0c68.png)
.
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
发明与技术创新之间通常存在“滞后期” 历史上重大技术创新例子
技术与产品
发明年份
创新年份
日光灯
1859
1938
采棉机
1889
1942
拉链
1891
1918
电视
1919
1941
喷气发动机
1929
1943
雷达
1922
1935
复印机
1937
1950
蒸汽机
1764
1775
尼龙
1928
1939
◦ 创新精神 ◦ 兴趣爱好 ◦ 冒险精神 ◦ 逐利欲望等
.
Mayers & Marquis 考察了5个产业的567项创新 研究表明,对于多数新产品而言,其成功更多地 来源于市场需要而非技术机会。
[英]Langrish等人 对1996-1997年间获得the Queen’s Award winner的84项成功商业化的技术 创新进行了分析。结论:“也许,关于技术创新 稳妥也是最高程度的概括是:它必须是特定需要 和特定技术可能性的综合”。
4.技术创新的过程
技术创新逻辑过程
设想的产生:根据企业的技术和经济条件,敏感地捕 捉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为满足一种新需求而提出的 创新设想。
研究开发:企业将创新设想转化成技术和商业上可行 的新产品或新技术的过程
工程设计 商业化生产 市场实现: 企业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新
商品的过程。 创新成果扩散:创新成果第一次商业化之后的进一步
无线电报
1889
1897
三极真空管
1907
1914
圆珠笔
1938
1944
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
发明与技术创新之间通常存在“滞后期” 历史上重大技术创新例子
技术与产品
发明年份
创新年份
日光灯
1859
1938
采棉机
1889
1942
拉链
1891
1918
电视
1919
1941
喷气发动机
1929
1943
雷达
1922
1935
复印机
1937
1950
蒸汽机
1764
1775
尼龙
1928
1939
◦ 创新精神 ◦ 兴趣爱好 ◦ 冒险精神 ◦ 逐利欲望等
.
Mayers & Marquis 考察了5个产业的567项创新 研究表明,对于多数新产品而言,其成功更多地 来源于市场需要而非技术机会。
[英]Langrish等人 对1996-1997年间获得the Queen’s Award winner的84项成功商业化的技术 创新进行了分析。结论:“也许,关于技术创新 稳妥也是最高程度的概括是:它必须是特定需要 和特定技术可能性的综合”。
4.技术创新的过程
技术创新逻辑过程
设想的产生:根据企业的技术和经济条件,敏感地捕 捉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为满足一种新需求而提出的 创新设想。
研究开发:企业将创新设想转化成技术和商业上可行 的新产品或新技术的过程
工程设计 商业化生产 市场实现: 企业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新
商品的过程。 创新成果扩散:创新成果第一次商业化之后的进一步
无线电报
1889
1897
三极真空管
1907
1914
圆珠笔
1938
1944
技术创新的概念、过程和机制PPT(67张)
![技术创新的概念、过程和机制PPT(67张)](https://img.taocdn.com/s3/m/2af9e2b6cc22bcd126ff0c49.png)
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另外,技 术发明可以申请技术专利保护。
技术创新与技术专利
在技术发明中,有一部分是获得专利的 发明但未获得应用(专利),一部分是 获得商业化应用的发明(技术创新)但 未获得专利,还有一部分是获得专利的 发明并得到了商业化应用。
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R&D)
几十年来,技术创新定义有许多观点,现将有代表性的列举 于下:
奥地利学者熊彼特的定义 英国学者弗里曼的定义 美国学者缪尔赛的定义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定义 我国学者傅家骥的定义 我国政府定义
迄今为止,国内外仍未形成严格统一的技术的创新定义,学者 们多年来在观点上的主要差别和争论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第三,既然各种技术创新最终都必须通过市场上的成功实现表 现出来,不成功的不能称之为技术创新,那么,“成功”的概 念和标准是什么?指的是商业盈利,还是市场份额,或是技术 优势?
二、技术创新的本质
技术创新把技术发明和技术应用相结合,包括技术和经济两个
方面的内容。经济学家着重从经济角度把它定义为:新产品、
第一节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一、技术创新的由来 二、技术创新的本质 三、技术创新的分类和特点
一、技术创新的由来
创新一般是指人的创造性劳动及其成果。技术创新的概念是由 “创新”的概念衍生而来的。对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马克思 《在资本论》中是从技术变革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 方面进行的。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为创造 相对剩余价值“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 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资本家通过使用 新机器以降低产品的价值,从而获得利润,这实际上就是通过 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来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经济效益, 这是技术创新的本意所在。(p235)
技术创新与技术专利
在技术发明中,有一部分是获得专利的 发明但未获得应用(专利),一部分是 获得商业化应用的发明(技术创新)但 未获得专利,还有一部分是获得专利的 发明并得到了商业化应用。
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R&D)
几十年来,技术创新定义有许多观点,现将有代表性的列举 于下:
奥地利学者熊彼特的定义 英国学者弗里曼的定义 美国学者缪尔赛的定义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定义 我国学者傅家骥的定义 我国政府定义
迄今为止,国内外仍未形成严格统一的技术的创新定义,学者 们多年来在观点上的主要差别和争论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第三,既然各种技术创新最终都必须通过市场上的成功实现表 现出来,不成功的不能称之为技术创新,那么,“成功”的概 念和标准是什么?指的是商业盈利,还是市场份额,或是技术 优势?
二、技术创新的本质
技术创新把技术发明和技术应用相结合,包括技术和经济两个
方面的内容。经济学家着重从经济角度把它定义为:新产品、
第一节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一、技术创新的由来 二、技术创新的本质 三、技术创新的分类和特点
一、技术创新的由来
创新一般是指人的创造性劳动及其成果。技术创新的概念是由 “创新”的概念衍生而来的。对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马克思 《在资本论》中是从技术变革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 方面进行的。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为创造 相对剩余价值“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 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资本家通过使用 新机器以降低产品的价值,从而获得利润,这实际上就是通过 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来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经济效益, 这是技术创新的本意所在。(p235)
技术创新ppt课件ppt课件
![技术创新ppt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263cdb960590c69ec37677.png)
19
3、营销服务战略(一)
营销战略目标:以国际规范的综合商社模式为发展 方向,分阶段改进贸易体制,即组建集团贸易总公 司,实现内外贸一体化,扩大公司贸易规模和贸易 地域,实现贸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贸易的规模经济。
扩大分销网络:在目前已有3个区域贸易公司的基础 上逐步扩大,按地区设立分销职能的贸易公司,形 成较为稳定的国内销售网,以经销方式实现销售不 断扩大和稳定市场占有率,公司分别对地域性分销 公司实行统一管理,提供产品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 等方面的支持。
战略定位:三年规划,第一步,在第一年,定位于 改进型和模仿型创新;第二步,定位于技术技术跟 踪和创新,稳定市场;第三步,定位于根据市场需 求进行全新型创新;第四步,定位于技术储备和输 出。
18
2、公司的技术发展战略
填补空隙:研究分析市场上主要产品系列薄弱之处或未被竞争者产品覆盖 的市场面,发展独具某种性能的生产工艺。
员,专门从事科研工作。 广泛借助社会科技资源开发新技术。 把消化引进技术工作纳入生产技术规划。 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发掘保护技术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
17
四、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构想 1、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与策略
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实现研、产、售一体化,逐 步加大生产、经营中的技术含量,在世界气雾剂及 国际市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技术创新始终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根据技术 发展趋势和市场环境变化,在既追求高水平的技术 开发的前提下,又追求实用性的技术价值;要深刻 认识到技术和市场,技术与成本,技术与产量,技 术与服务,技术与效益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创 造出极具市场生命力的产品。
11
技术创新可行方案
综合我司长期积累的有效经验,大力地进行改 进型、模仿型、全新型创新。
3、营销服务战略(一)
营销战略目标:以国际规范的综合商社模式为发展 方向,分阶段改进贸易体制,即组建集团贸易总公 司,实现内外贸一体化,扩大公司贸易规模和贸易 地域,实现贸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贸易的规模经济。
扩大分销网络:在目前已有3个区域贸易公司的基础 上逐步扩大,按地区设立分销职能的贸易公司,形 成较为稳定的国内销售网,以经销方式实现销售不 断扩大和稳定市场占有率,公司分别对地域性分销 公司实行统一管理,提供产品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 等方面的支持。
战略定位:三年规划,第一步,在第一年,定位于 改进型和模仿型创新;第二步,定位于技术技术跟 踪和创新,稳定市场;第三步,定位于根据市场需 求进行全新型创新;第四步,定位于技术储备和输 出。
18
2、公司的技术发展战略
填补空隙:研究分析市场上主要产品系列薄弱之处或未被竞争者产品覆盖 的市场面,发展独具某种性能的生产工艺。
员,专门从事科研工作。 广泛借助社会科技资源开发新技术。 把消化引进技术工作纳入生产技术规划。 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发掘保护技术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
17
四、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构想 1、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与策略
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实现研、产、售一体化,逐 步加大生产、经营中的技术含量,在世界气雾剂及 国际市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技术创新始终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根据技术 发展趋势和市场环境变化,在既追求高水平的技术 开发的前提下,又追求实用性的技术价值;要深刻 认识到技术和市场,技术与成本,技术与产量,技 术与服务,技术与效益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创 造出极具市场生命力的产品。
11
技术创新可行方案
综合我司长期积累的有效经验,大力地进行改 进型、模仿型、全新型创新。
技术创新 ppt课件
![技术创新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c8b466e45c3b3567ec8bd6.png)
ppt课件 19
中国企业需要创新!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王明舰教授认为,日本企业善于将一 个行业吃透 ,并且以此为立足点 ,开始谨慎的对周边行 业进行扩张. 中国企业往往立足未稳 ,便喜欢盲目的多元化经营 .事 实上 ,盲目扩张带来的弊病很快就显现了出来 :缺少核 心竞争力,资金漏洞频出,没有稳固的忠实消费群等等, 这些都制约了企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因此,中国企业应该学习日本企业的增量性创新意识和 能力 ,通过不断的产品改造和改进 ,谋求更高的顾客满 意度 ,维护起一个忠实的消费群体 ,巩固自己在核心行 业中的地位,然后再谋求向周边行业进行扩张.
?高失败率?高智力?高投入?高度组织提升创新管理实现技术创新把握创新真实内涵理解创新内在过程全面寻求泉创建利于创新文化运用创新管理工具建立完善创新系统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企业财富实现技术创新创造企业财富创新源泉提高创新战略水平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有效运用创新组织加强创新人才管理创新文化富的十个法则第一节技术创新概述一技术创新的产生与发展技术创新理论的产生应追溯到18世纪当时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谈到了技术变革和经济增长提出了18世纪科学研究上的专业分工增加的趋势以及机械制造业创新与科学家之间的联系探讨了科学在技术变迁中的作用和从干中学的问题
24
第一节 技术创新概述
一、技术创新的产生与发展
技术创新理论的产生应追溯到 18 世纪,当时古典经济学家亚当 · 斯 密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谈到了技术变革 和经济增长,提出了 18 世纪科学研究上的专业分工增加的趋势 以及机械制造业创新与科学家之间的联系,探讨了科学在技术 变迁中的作用和从“干中学”的问题。 1912年,美籍奥地利裔经济学家J ·A ·熊彼特(J. A. Schumpeter) 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率先提出“创新 (Innovation)”概念,他认为,创新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 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中国企业需要创新!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王明舰教授认为,日本企业善于将一 个行业吃透 ,并且以此为立足点 ,开始谨慎的对周边行 业进行扩张. 中国企业往往立足未稳 ,便喜欢盲目的多元化经营 .事 实上 ,盲目扩张带来的弊病很快就显现了出来 :缺少核 心竞争力,资金漏洞频出,没有稳固的忠实消费群等等, 这些都制约了企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因此,中国企业应该学习日本企业的增量性创新意识和 能力 ,通过不断的产品改造和改进 ,谋求更高的顾客满 意度 ,维护起一个忠实的消费群体 ,巩固自己在核心行 业中的地位,然后再谋求向周边行业进行扩张.
?高失败率?高智力?高投入?高度组织提升创新管理实现技术创新把握创新真实内涵理解创新内在过程全面寻求泉创建利于创新文化运用创新管理工具建立完善创新系统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企业财富实现技术创新创造企业财富创新源泉提高创新战略水平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有效运用创新组织加强创新人才管理创新文化富的十个法则第一节技术创新概述一技术创新的产生与发展技术创新理论的产生应追溯到18世纪当时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谈到了技术变革和经济增长提出了18世纪科学研究上的专业分工增加的趋势以及机械制造业创新与科学家之间的联系探讨了科学在技术变迁中的作用和从干中学的问题
24
第一节 技术创新概述
一、技术创新的产生与发展
技术创新理论的产生应追溯到 18 世纪,当时古典经济学家亚当 · 斯 密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谈到了技术变革 和经济增长,提出了 18 世纪科学研究上的专业分工增加的趋势 以及机械制造业创新与科学家之间的联系,探讨了科学在技术 变迁中的作用和从“干中学”的问题。 1912年,美籍奥地利裔经济学家J ·A ·熊彼特(J. A. Schumpeter) 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率先提出“创新 (Innovation)”概念,他认为,创新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 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技术创新的概念、过程和机制PPT(67张)
![技术创新的概念、过程和机制PPT(67张)](https://img.taocdn.com/s3/m/2af9e2b6cc22bcd126ff0c49.png)
技术创新的运行模式(p243)
技术推动模式 市场拉动模式 技术与市场互动作用模式 一体化创新模式 系统网络创新模式
现代技术创新的复杂性角度来看,一般是依照上述 第四种模式尤其是第五种模式进行,这样才能充分考 虑影响技术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建立国家创新系统, 更有效地开展技术创新。
本节约型创新 、劳动节约型创新 和中性技术创新 等。(p239)
技术创新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p239-240)
创造性 效益性 风险性 周期性 集群性 系统性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
概述 技术创新的过程 技术创新的机制
马克思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揭示了技 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技术创新的过程是由若干个阶段和环节构成的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多种划分。 (p240-241)
总的来说,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一个由各个阶段 构成的双向或多向互动的系统的动态过程。
我国技术创新的发展状况
似乎是每一个角度的研究者都注意到了 我国的技术创新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 很大程度的改变,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 以来,这种改变更为显著,但是研究者 却很少关注造成这种改变的深层次原因。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复杂的活动,是经济 与社会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造成某
几十年来,技术创新定义有许多观点,现将有代表性的列举 于下:
奥地利学者熊彼特的定义 英国学者弗里曼的定义 美国学者缪尔赛的定义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定义 我国学者傅家骥的定义 我国政府定义
迄今为止,国内外仍未形成严格统一的技术的创新定义,学者 们多年来在观点上的主要差别和争论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节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一、技术创新的由来 二、技术创新的本质 三、技术创新的分类和特点
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方法.pptx
![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方法.pptx](https://img.taocdn.com/s3/m/72e4b86ace2f0066f433229d.png)
以上技术观的分类
本质主义技术观 思想: 静态的:技术是实体、技术知识;
忽视了人的因素;去社会性、去情境性。 表现:器官投影说;手段,工具论;知识
论; “座架”说 技术文化论 代表:埃吕尔,海德格尔,早期法兰克福 学派
反本质主义技术观
思想:动态的:技术是过程,侧重于技术 设计。注重社会因素和情境化。
有人把技术理解为各种劳动手段的总和。如苏联 的兹沃雷金认为技术是“社会生产的劳动手段的 总和”,日本的相川春喜认为技术是“劳动手段的 体系”。
有人认为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美国的布雷诺 说:“有一种和科学完全不同的事业,那就是科学 的应用一一技术。”
有人强调技术是物。苏联的奥塞戈夫说:“技术是 劳动手段、生产工具和一切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的实物。
二、人与技术的相互建构
人是自然物质世界演化的产物 技术是基于人的需要的产物,具有取代性
演化
创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天然自然
人
技术世界
适应性——提供起码的物质条件。
不适应性——不能提供更多的特殊需求 的各种现成的物质产品和工具。
技术与与人性
人的本质的生成性 技术与人的相互建构性 技术起源的两种理论
1、本质缺乏论 2、能量盈余论
自发转化。 2、实现人的目的性。 3、不仅遵守自然规律而且遵守人的活动规
律和社会发展规律。 4、既是物质形式,又是文化形式,具有双
重品格。 5、既可以是消费品,又可以是生产工具,
有人认为技术是知识。知识是可以编码化的和体 系化的。西方技术很大程度上靠知识化,线性累 积的。
还有人认为技术是指人类一切有效的活动。 法国的埃吕尔说:“技术是合理、有效活动 的总和,是秩序、模式和机制的总和。”技 术是“在一切人类活动动领域中通过理性 得到的(就特定发展状况来说)具有绝对有效 性的各种方法的整体。”
《创新与科技发展》PPT课件
![《创新与科技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b5663b6294dd88d1d26b32.png)
还逐渐发展了信息处理、网络通信、控制管理和多媒体等功能。这一事实说
明( )c
①创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②创新依靠科技发展; 发展之基;
③创新是力量之源、
④科技发展靠创新;
⑤计算机是瞬息万变的,人类永远跟不上它的变化;
⑥科学的本质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计算机的进步。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⑥
议一议: 你是怎样认识创新的,请举例说明。
11
h
英国著名的发明家瓦特在童年的时候,有 一天看见壶里的水开了,蒸汽把壶盖顶得 “噗噗”发响。对于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小 瓦特竟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目不转睛地盯 着跳动不止的壶盖,一心思索着蒸汽的力量, 在炉子旁边整整呆了一个多小时。姨母看见 了,责骂他是个“懒孩子”。她哪里知道,正 是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和寻根问底的品质,使 瓦特成了蒸汽机的发明者和创造者。
计算机关键技术的突破,使中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计算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 想……
议一议: 科技创新对我国发展和民族振兴有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
旧中国的历史不堪回首。总结历史的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 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中国要发展,民族要振兴,创新 对我们尤为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 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反之,则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抛 弃
蒸汽机的发明
使人类逐渐从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
6
h
计算机的诞生
给人类的智慧插上了新的翅膀;因特网的 应用,使“地球村”的村民在网上恣意遨游。
7
h
火 的 发 现
文字的创造
蒸汽机的发明
计算机的诞生
创新与科技发展ppt课件
![创新与科技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85a280804d2b160a4ec089.png)
▪ 近年来,美国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材料科 学、能源、环境、卫生、教育、交通、空间科 学、军用技术、城市发展等各个领域制定了很 多具体的发展战略或计划。
▪ 日本和韩国也都提出了大目标。例如,韩国政 府提出要跻身世界“七强”(G-7)。到2005 年,韩国科技竞争力要进入世界前12名之列, 超过日本之外的其他所有亚洲国家;
精选ppt课件2021
35
2.、“嫦娥一号”人造月球卫星的发射成
功,是中国一切从零开始,通过3年时间,
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了“嫦娥一号”
人造月球卫星和整个系统配套工程。这
告诉我们( )D
①中国的科技水平正在显著提高 ②
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关键 ③中国已经
成为世界头号科技强国 ④有创新才会
有发展。
A. ①②③ B.①③④
1、好奇心——发明的起点,创新的最初动力;
2.好奇心必须正确把握.
3.只有把好奇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
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的人,才能最终有所发现和
创造。
精选ppt课件2021
31
1.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 展的主旋律。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不竭动力。 3.面对世界范围突飞猛进的科技革命,创新对于我们尤 为重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 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反之,思想僵化,墨守成 规,就必然落后于时代变迁的脚步,甚至会被飞速发展 的时代所抛弃 。
▪ 印度政府在空间技术、核技术、生物技术、信 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制定了相应的具体发展计划, 如“天文卫星计划”、“无人月球探测计划”、 “一体化导弹发展计划”、“生物信息研究计 划”、“2008年信息技术发展计划”等。
▪ 日本和韩国也都提出了大目标。例如,韩国政 府提出要跻身世界“七强”(G-7)。到2005 年,韩国科技竞争力要进入世界前12名之列, 超过日本之外的其他所有亚洲国家;
精选ppt课件2021
35
2.、“嫦娥一号”人造月球卫星的发射成
功,是中国一切从零开始,通过3年时间,
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了“嫦娥一号”
人造月球卫星和整个系统配套工程。这
告诉我们( )D
①中国的科技水平正在显著提高 ②
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关键 ③中国已经
成为世界头号科技强国 ④有创新才会
有发展。
A. ①②③ B.①③④
1、好奇心——发明的起点,创新的最初动力;
2.好奇心必须正确把握.
3.只有把好奇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
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的人,才能最终有所发现和
创造。
精选ppt课件2021
31
1.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 展的主旋律。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不竭动力。 3.面对世界范围突飞猛进的科技革命,创新对于我们尤 为重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 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反之,思想僵化,墨守成 规,就必然落后于时代变迁的脚步,甚至会被飞速发展 的时代所抛弃 。
▪ 印度政府在空间技术、核技术、生物技术、信 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制定了相应的具体发展计划, 如“天文卫星计划”、“无人月球探测计划”、 “一体化导弹发展计划”、“生物信息研究计 划”、“2008年信息技术发展计划”等。
第2章 技术创新
![第2章 技术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95fd56a4580216fc710afd1e.png)
策效率) 四、成立技术中心或风险事业部(大企业) 五、“产、学、研”相结合(优化配置创新
资源)
2.5 技术创新系统 国家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系统 产业创新系统 企业创新系统
2.6 技术创新政策 • 知识产权政策(积极效应、消极效应) • 风险投资政策(与创新企业共担风险) • 财政激励政策(直接补贴、税收减免)
战略合作 系统仿真 集成制造 持续创新
2.3 技术创新战略及选择 一、技术创新战略的概念及类型
• 技术创新战略 —— 充分利用企业的机会 和威胁去评价企业现在和未来的环境,用 其技术优势和劣势去评价企业的内部条件, 进而选择和确定适当的技术目标,并制定 和选择实现目标的谋划。
• 战略类型 弗里曼(创新时机、程度)
• 政府采购政策(产生“市场拉动”效应、 稳定市场开拓目标)
进攻型 防御型 模仿型 传统型 投机型 尼德尔(经营战略)
市场领先战略 追随领先者战略 应用工程战略 模仿战略 中国学者(技术资源、能力) 自主创新战略模式 模仿创新战略模式 合作创新战略模式
二、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
2.4 技术创新组织形式 不存在固定的形式
一、内企业与内企业家 二、产品事业部成立开发小组(中小企业) 三、临时的创新小组(淡化原体制、提高决
2.管理创新的过程 • 企业文化 • 创新对象 • 综合渠道 • 信息管理 • 杠杆效应 • 时间管理
2.2 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 一、技术创新过程概述 (一)创意形成阶段(来源、环境) (二)研究开发阶段 (三)中试阶段 (四)批量生产阶段 (五)市场营销阶段 (六)创新技术扩散阶段
二、技术创新过程的主要模式 (一)技术推动模式 50年代 (二)需求拉动模式 60年代中 (三)藕合模式 70年代末 (四)整合模式 并行工程 功能集成 (五)系统集成及网络化模式
资源)
2.5 技术创新系统 国家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系统 产业创新系统 企业创新系统
2.6 技术创新政策 • 知识产权政策(积极效应、消极效应) • 风险投资政策(与创新企业共担风险) • 财政激励政策(直接补贴、税收减免)
战略合作 系统仿真 集成制造 持续创新
2.3 技术创新战略及选择 一、技术创新战略的概念及类型
• 技术创新战略 —— 充分利用企业的机会 和威胁去评价企业现在和未来的环境,用 其技术优势和劣势去评价企业的内部条件, 进而选择和确定适当的技术目标,并制定 和选择实现目标的谋划。
• 战略类型 弗里曼(创新时机、程度)
• 政府采购政策(产生“市场拉动”效应、 稳定市场开拓目标)
进攻型 防御型 模仿型 传统型 投机型 尼德尔(经营战略)
市场领先战略 追随领先者战略 应用工程战略 模仿战略 中国学者(技术资源、能力) 自主创新战略模式 模仿创新战略模式 合作创新战略模式
二、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
2.4 技术创新组织形式 不存在固定的形式
一、内企业与内企业家 二、产品事业部成立开发小组(中小企业) 三、临时的创新小组(淡化原体制、提高决
2.管理创新的过程 • 企业文化 • 创新对象 • 综合渠道 • 信息管理 • 杠杆效应 • 时间管理
2.2 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 一、技术创新过程概述 (一)创意形成阶段(来源、环境) (二)研究开发阶段 (三)中试阶段 (四)批量生产阶段 (五)市场营销阶段 (六)创新技术扩散阶段
二、技术创新过程的主要模式 (一)技术推动模式 50年代 (二)需求拉动模式 60年代中 (三)藕合模式 70年代末 (四)整合模式 并行工程 功能集成 (五)系统集成及网络化模式
【学习课件】第二节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技术的创新性
![【学习课件】第二节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技术的创新性](https://img.taocdn.com/s3/m/3e9a665479563c1ec5da7185.png)
10
不久前,80多位科学家在电脑网页上选出了 11项“超级发明”:眼镜、原子弹、印刷 术、时钟,水管设备、马镫,阿拉伯数字、 橡皮和涂改液、电脑、古典音乐、避孕药。 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两千年来改变了人类 生活,但往往容易被忽视的重大发明。
ppt课件
11
1964年10月16日
ppt课件
12
ppt课件
第二节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技术的创新性
ppt课件
1
一、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的灵魂
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的灵魂,是技 术发展的核心所在,在人类历史的 长河中,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 新的结果。
ppt课件
2
技术创新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技术发明; 一种是技术革新;
ppt课件
3
发明指的是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 有的事物。
与技术发明一样,技术革新也是推动人类 社会进步的动力。
ppt课件
34
技术的不断革新是通向技术发展之路的 重要机制。
例如:自行车的更新换代 手机的更新换代 大哥大——3G
ppt课件
35
ppt课件
36
ppt课件
37
ppt课件
38
ppt课件
39
ppt课件
40
ppt课件
41
ppt课件
42
13
讨论交流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什么是技术发明? 这些技术发明在哪些方面起到了哪些作用?
ppt课件
14
造 纸 术 的 发 明
造纸术的发明
蔡伦, 字敬仲, 桂阳(今湖南桂阳县)人。公元 88年 ( 东汉永和九年 ) 发明了造纸术。
一次偶然在郊外看见茂密的树再度触发了 他造纸的灵感。他命人剥取大量树皮, 磨成浆粉, 经高温蒸煮, 然后以固定尺度木模, 造成纸型, 再曝晒、风干, 终于造出了纸。
不久前,80多位科学家在电脑网页上选出了 11项“超级发明”:眼镜、原子弹、印刷 术、时钟,水管设备、马镫,阿拉伯数字、 橡皮和涂改液、电脑、古典音乐、避孕药。 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两千年来改变了人类 生活,但往往容易被忽视的重大发明。
ppt课件
11
1964年10月16日
ppt课件
12
ppt课件
第二节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技术的创新性
ppt课件
1
一、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的灵魂
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的灵魂,是技 术发展的核心所在,在人类历史的 长河中,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 新的结果。
ppt课件
2
技术创新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技术发明; 一种是技术革新;
ppt课件
3
发明指的是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 有的事物。
与技术发明一样,技术革新也是推动人类 社会进步的动力。
ppt课件
34
技术的不断革新是通向技术发展之路的 重要机制。
例如:自行车的更新换代 手机的更新换代 大哥大——3G
ppt课件
35
ppt课件
36
ppt课件
37
ppt课件
38
ppt课件
39
ppt课件
40
ppt课件
41
ppt课件
42
13
讨论交流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什么是技术发明? 这些技术发明在哪些方面起到了哪些作用?
ppt课件
14
造 纸 术 的 发 明
造纸术的发明
蔡伦, 字敬仲, 桂阳(今湖南桂阳县)人。公元 88年 ( 东汉永和九年 ) 发明了造纸术。
一次偶然在郊外看见茂密的树再度触发了 他造纸的灵感。他命人剥取大量树皮, 磨成浆粉, 经高温蒸煮, 然后以固定尺度木模, 造成纸型, 再曝晒、风干, 终于造出了纸。
现代科技革命下的技术创新精品PPT课件
![现代科技革命下的技术创新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beb7ff0029bd64783e2ccc.png)
与能量的统一性。
➢ 2、DNA打开了揭示生命遗传奥秘的大门 ➢ 1900年家孟德尔发现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 1911年摩尔根创立“基因论”确认基因是遗传信
息的载体
➢ 1944年艾弗里等人发现遗传物质DNA ➢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
DNA双螺旋结构
➢ 3、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形成了跨学科的横 断科学
第一,优势互补,实现对具有重大商业价值的 技术创新项目的联合攻关。
第二,缩短时间,分摊成本,减低开发风险
第三,有助于企业大破产业壁垒,以较低成本 进入新产业。
第四,形成集群优势,提高区域的科技经济辐 射能力。
(3)适合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 战略
其优点:
第一,赢得市场垄断优势,获取超额利润。
1992年,弗里曼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的广义和狭义之分 。
1992年伦德华尔出版《国家创新体系:一种创新和交 互学习的理论》
1993年,纳尔逊出版《国家创新体系:比较分析》
1997年,英国贸易与工业部研究报告《英国的国家创 新体系》中采用麦特卡尔夫的定义。
1997年联合国经合组织推出专题报告《国家创新体系 》给出完整定义。
行创新的大协作体,实现: ➢ 创新构思→ 研究开发→ 设计→ 制造→ 市场营销
3、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 (1)适合大多数企业的模仿创新战略 ➢ 其优点: ➢ 第一,回避风险,节约前期研发投资。 ➢ 第二,集中关键环节的研发,建立自己的竞争优
势。 ➢ 第三,在模仿中积累技术力量,反求自主创新。
(2)符合多主体利益的合作创新战略 其优点:
第三、从国家综合竞争力上,强调依靠自主创新和科 技进步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第四、从对外依赖程度上,不能过分依赖外资,否则 ,将重蹈 “拉美模式”的覆辙。
➢ 2、DNA打开了揭示生命遗传奥秘的大门 ➢ 1900年家孟德尔发现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 1911年摩尔根创立“基因论”确认基因是遗传信
息的载体
➢ 1944年艾弗里等人发现遗传物质DNA ➢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
DNA双螺旋结构
➢ 3、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形成了跨学科的横 断科学
第一,优势互补,实现对具有重大商业价值的 技术创新项目的联合攻关。
第二,缩短时间,分摊成本,减低开发风险
第三,有助于企业大破产业壁垒,以较低成本 进入新产业。
第四,形成集群优势,提高区域的科技经济辐 射能力。
(3)适合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 战略
其优点:
第一,赢得市场垄断优势,获取超额利润。
1992年,弗里曼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的广义和狭义之分 。
1992年伦德华尔出版《国家创新体系:一种创新和交 互学习的理论》
1993年,纳尔逊出版《国家创新体系:比较分析》
1997年,英国贸易与工业部研究报告《英国的国家创 新体系》中采用麦特卡尔夫的定义。
1997年联合国经合组织推出专题报告《国家创新体系 》给出完整定义。
行创新的大协作体,实现: ➢ 创新构思→ 研究开发→ 设计→ 制造→ 市场营销
3、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 (1)适合大多数企业的模仿创新战略 ➢ 其优点: ➢ 第一,回避风险,节约前期研发投资。 ➢ 第二,集中关键环节的研发,建立自己的竞争优
势。 ➢ 第三,在模仿中积累技术力量,反求自主创新。
(2)符合多主体利益的合作创新战略 其优点:
第三、从国家综合竞争力上,强调依靠自主创新和科 技进步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第四、从对外依赖程度上,不能过分依赖外资,否则 ,将重蹈 “拉美模式”的覆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熟期:技術進步的速度趨緩,相關的觀念已被 大眾所熟知並予學習
衰退期:有關技術上或工程上的改進幾乎都已完 成,其進步相當小且容易預測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12
2. 技術的生命週期
新技術的極限
技術指標
舊技術的極限
B
A 舊技術
新技術
科技管理
t 圖2-3a 新舊技術關係圖(性能面)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3. 技術的衡量
技術的衡量構面
影響性:指對其他學科、顧客、組織、產業及 生活品質的影響
接近性:指技術易於了解、使用及易於溝通的 程度
關連性:指與其他學科的相關程度,或者需發 展其他技術、需依賴特定工作者的程度
發展現況:指發展的範疇、有應用潛能的知識 或技術活潑性等,處於發展、應用等階段
科技管理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7
1. 技術的重要性
技術改變影響了供應商的談判力
可減少向固定供應商進貨的需求 可允許廠商使用替代性原料或零組件,增加了
製造商對供應商的談判力 使製造商向另一家供應商購買的轉換成本降低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8
1. 技術的重要性
技術與替代品
技術可擴大產業界限:減少運輸與後勤成本, 或加強產品性能,擴大市場
19
4. 創新的過程與類型
技術可行 性的認知
找尋、實驗與 計算等活動
融合成設計 概念與評估
潛在需求 的認知
可用的資訊
透過發明來 找到解答
測試及量產 執行與使用
透過採用來 找到解答
1.認知 2.創意的形成 3.問題的解決
4.解答
科技管理
圖2-6 技術創新的一般過程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5.開發 6.應用與擴散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2
報告內容
1. 技術的重要性 2. 技術的生命週期 3. 技術的衡量 4. 創新的過程與類型 5. 問題與討論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3
1. 技術的重要性
新競爭者
新進入者的威脅
供應商
供應商的談判力
產業內現有 廠商的競爭
顧客的議價能力
顧客
替代品(或服務的威脅)
時間
13
2. 技術的生命週期
單位成本
科技管理
舊技術 D
C
新技術
t 圖2-3b 新舊技術關係圖(成本面)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時間
14
3. 技術的衡量
原始資料卡
高層級
低層級
高層級
中層級
低層級
很高層級
科技管-5 Q分類法每一步驟的結果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很低層級
15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18
4. 創新的過程與類型
創新的過程
技術推動的創新:創意的來源來自技術面、不 考慮是否滿足市場使用者的需要,如蒸汽機、 電晶體
市場拉動的創新:由市場使用者所主導的創新 創新的過程:認知、創意的形成、問題的解決、
解答、開發、應用與擴散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10
2. 技術的生命週期
技術的自然極限
技術績效指標
科技管理
萌芽期
成長期 成熟期 衰退期
圖2-2 技術的生命週期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時間
11
2. 技術的生命週期
萌芽期:對於任一新技術的開始出現,皆可稱為 萌芽期,此階段對於如何應用在產業上還相當模 糊
成長期:技術在實際的應用已較萌芽期來得清晰, 相關的不確定性較為減少
技術
圖2-1 影響產業競爭的五力分析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4
1. 技術的重要性
技術改變對產業內現有競爭者的影響
技術改變可減少固定成本,因此帶來降價的壓力 技術改變可影響產品差異化的程度,因此引發競爭戰 技術改變會加強替代品,因此也影響內部競爭對手 技術改變能降低退出障礙,而使得產業內現有競爭者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16
4. 創新的過程與類型
創新的意義
發明(invention):指前所未有的發現或創造, 是強調「絕對」的新
創新(innovation):強調「相對」的新 如晶片是發明,但將晶片用於電腦是創新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17
4. 創新的過程與類型
創新可包括下列事項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康寧專校 資管科 凃保民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1
學習目標
1. 了解技術如何影響、改變產業內之競爭情 形
2. 說明技術發展的生命週期各階段特性 3. 分析新舊技術之間的替代情形 4. 能衡量不同技術 5. 了解創新的意義、過程、類型 6. 了解並避免一些常犯的技術創新錯覺
的競爭程度增加 技術改變可藉由提高有效產能,而改變產能利用率,
此會影響對手重複出現的可能性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5
1. 技術的重要性
技術改變將增加潛在競爭者的進入障礙
產品障礙:透過專利產品產生差異化 製程障礙:透過學習曲線提高規模經濟 供應商障礙:可提高供應商採購的轉換成本 通路障礙:可減少對經銷商的依賴,加強進入
障礙 資金障礙:可直接或間接影響資金需求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6
1. 技術的重要性
技術改變影響了顧客的議價能力
可改變產品差異化程度或顧客的轉換成本 提高購買者向後整合的能力,使得買方的議價
能力提高 可影響賣方產品與購買者本身企業的關係,如
賣方會影響買方產品的功能時,一旦賣方產品 功能提昇,買方相對的較依賴賣方,使得買方 的議價能力降低
20
4. 創新的過程與類型
創新的類型
漸進式創新:在現有的科技典範下,從事改善 績效或降低成本的創新
結合兩種(或以上)現有事情,以較新穎方式產生 一個新的理念(idea)由觀念化至實現的一組活動 新設施的發明與執行 對於新科技的社會改革過程 對於一個新理念,由產生至採用的一連串事件 組織、群體、或社會新改變的接受 既有個體的新修飾或新組合 對於既有形式而言,新的東西或事情 對於採用個體而言,新的理念、實務、或事項 個人或使用者認知是新的
技術可縮小產業界限:改變產品的功能,使其 適合特定區隔的市場
可創造全新的產品,而造就新的產業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9
1. 技術的重要性
案例:永光化學開發出新的染料技術
提高了新競爭者的進入障礙 提高了對顧客的議價能力 提高了對供應商的談判力 增加了對現有競爭的競爭力 增加了原來直接性、酸性染料的替代品
衰退期:有關技術上或工程上的改進幾乎都已完 成,其進步相當小且容易預測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12
2. 技術的生命週期
新技術的極限
技術指標
舊技術的極限
B
A 舊技術
新技術
科技管理
t 圖2-3a 新舊技術關係圖(性能面)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3. 技術的衡量
技術的衡量構面
影響性:指對其他學科、顧客、組織、產業及 生活品質的影響
接近性:指技術易於了解、使用及易於溝通的 程度
關連性:指與其他學科的相關程度,或者需發 展其他技術、需依賴特定工作者的程度
發展現況:指發展的範疇、有應用潛能的知識 或技術活潑性等,處於發展、應用等階段
科技管理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7
1. 技術的重要性
技術改變影響了供應商的談判力
可減少向固定供應商進貨的需求 可允許廠商使用替代性原料或零組件,增加了
製造商對供應商的談判力 使製造商向另一家供應商購買的轉換成本降低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8
1. 技術的重要性
技術與替代品
技術可擴大產業界限:減少運輸與後勤成本, 或加強產品性能,擴大市場
19
4. 創新的過程與類型
技術可行 性的認知
找尋、實驗與 計算等活動
融合成設計 概念與評估
潛在需求 的認知
可用的資訊
透過發明來 找到解答
測試及量產 執行與使用
透過採用來 找到解答
1.認知 2.創意的形成 3.問題的解決
4.解答
科技管理
圖2-6 技術創新的一般過程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5.開發 6.應用與擴散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2
報告內容
1. 技術的重要性 2. 技術的生命週期 3. 技術的衡量 4. 創新的過程與類型 5. 問題與討論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3
1. 技術的重要性
新競爭者
新進入者的威脅
供應商
供應商的談判力
產業內現有 廠商的競爭
顧客的議價能力
顧客
替代品(或服務的威脅)
時間
13
2. 技術的生命週期
單位成本
科技管理
舊技術 D
C
新技術
t 圖2-3b 新舊技術關係圖(成本面)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時間
14
3. 技術的衡量
原始資料卡
高層級
低層級
高層級
中層級
低層級
很高層級
科技管-5 Q分類法每一步驟的結果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很低層級
15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18
4. 創新的過程與類型
創新的過程
技術推動的創新:創意的來源來自技術面、不 考慮是否滿足市場使用者的需要,如蒸汽機、 電晶體
市場拉動的創新:由市場使用者所主導的創新 創新的過程:認知、創意的形成、問題的解決、
解答、開發、應用與擴散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10
2. 技術的生命週期
技術的自然極限
技術績效指標
科技管理
萌芽期
成長期 成熟期 衰退期
圖2-2 技術的生命週期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時間
11
2. 技術的生命週期
萌芽期:對於任一新技術的開始出現,皆可稱為 萌芽期,此階段對於如何應用在產業上還相當模 糊
成長期:技術在實際的應用已較萌芽期來得清晰, 相關的不確定性較為減少
技術
圖2-1 影響產業競爭的五力分析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4
1. 技術的重要性
技術改變對產業內現有競爭者的影響
技術改變可減少固定成本,因此帶來降價的壓力 技術改變可影響產品差異化的程度,因此引發競爭戰 技術改變會加強替代品,因此也影響內部競爭對手 技術改變能降低退出障礙,而使得產業內現有競爭者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16
4. 創新的過程與類型
創新的意義
發明(invention):指前所未有的發現或創造, 是強調「絕對」的新
創新(innovation):強調「相對」的新 如晶片是發明,但將晶片用於電腦是創新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17
4. 創新的過程與類型
創新可包括下列事項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康寧專校 資管科 凃保民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1
學習目標
1. 了解技術如何影響、改變產業內之競爭情 形
2. 說明技術發展的生命週期各階段特性 3. 分析新舊技術之間的替代情形 4. 能衡量不同技術 5. 了解創新的意義、過程、類型 6. 了解並避免一些常犯的技術創新錯覺
的競爭程度增加 技術改變可藉由提高有效產能,而改變產能利用率,
此會影響對手重複出現的可能性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5
1. 技術的重要性
技術改變將增加潛在競爭者的進入障礙
產品障礙:透過專利產品產生差異化 製程障礙:透過學習曲線提高規模經濟 供應商障礙:可提高供應商採購的轉換成本 通路障礙:可減少對經銷商的依賴,加強進入
障礙 資金障礙:可直接或間接影響資金需求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6
1. 技術的重要性
技術改變影響了顧客的議價能力
可改變產品差異化程度或顧客的轉換成本 提高購買者向後整合的能力,使得買方的議價
能力提高 可影響賣方產品與購買者本身企業的關係,如
賣方會影響買方產品的功能時,一旦賣方產品 功能提昇,買方相對的較依賴賣方,使得買方 的議價能力降低
20
4. 創新的過程與類型
創新的類型
漸進式創新:在現有的科技典範下,從事改善 績效或降低成本的創新
結合兩種(或以上)現有事情,以較新穎方式產生 一個新的理念(idea)由觀念化至實現的一組活動 新設施的發明與執行 對於新科技的社會改革過程 對於一個新理念,由產生至採用的一連串事件 組織、群體、或社會新改變的接受 既有個體的新修飾或新組合 對於既有形式而言,新的東西或事情 對於採用個體而言,新的理念、實務、或事項 個人或使用者認知是新的
技術可縮小產業界限:改變產品的功能,使其 適合特定區隔的市場
可創造全新的產品,而造就新的產業
科技管理
第二章 技術創新與發展型態
9
1. 技術的重要性
案例:永光化學開發出新的染料技術
提高了新競爭者的進入障礙 提高了對顧客的議價能力 提高了對供應商的談判力 增加了對現有競爭的競爭力 增加了原來直接性、酸性染料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