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f122dd25c52cc58ad6be44.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全能训练(含答案)1. 课内阅读。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
我们坐在船舱里。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撸。
后来雨停了。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
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
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1)“彩色的小鸟”指的是______。
(2)仿照“沙啦、沙啦”写三个拟声词。
(3)在下列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形容词。
的羽毛的翅膀的长嘴(4)文章从和两个方面细写了翠鸟,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之情。
(5)按要求,仿写词语静悄悄:2.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蜡烛看着正在燃烧的蜡烛,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你看,蜡烛通体洁白,不停地燃烧着,在这漆黑的夜晚放射出明亮的光芒。
它的一生是duǎn zàn()的,却又是高尚的。
它照亮了别人,却牺牲了自己。
老师的品质不也正像蜡烛一样吗?他们从不企求个人的名利和地位,埋头苦干,为培养接班人gòng xiàn ()毕生精力。
一些老师虽然已经到了暮秋之年,但是他们还是如夕阳一样把生命的每一缕光都洒在祖国的繁花嫩叶上。
他们像蜡烛一样,“油不尽,光不灭”,愿在有限的岁月,“燃烧”自己,放出光辉。
我赞美蜡烛,更赞美老师。
(1)看拼音,在文中的横线上写出相应词语。
(2)“蜡烛的高尚”是指。
(3)文章中“燃烧”打引号是_____(4)文章中“繁花嫩叶”是指;“油不尽,光不灭”中的“油”指、“光”指。
(从文章中找出)(5)找出短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a9945684868762cbaed5aa.png)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阅读平台。
白鹅(节选)丰子恺这白鹅,是一位将要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
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内。
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但音调上大不相同。
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
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
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
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
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
这是表示对人惧怕。
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
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
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
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
家畜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
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先吃一口冷饭,次吃一口水,然后再到某地方去吃一口泥及草。
这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
种菜,养鸽,养鹅,而鹅给我的印象最深。
因为它有那么()的身体,那么雪白的颜色,那么()的叫声,那么轩昂的态度,那么高傲的脾气,和那么可笑的行为。
在这荒凉举寂的环境中,这鹅竟成了一个焦点。
凄风苦雨之日,手酸意倦之时,推窗一望,死气沉沉。
惟有这伟大的雪白的东西,高擎着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独步,好像一个武装的守卫,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这院子有了主宰,这环境有了生气。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9cb515cf84b9d528ea7ae7.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大饥。
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
(1)解释划线词的含义。
以至于斯也斯______(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
(不超过10个字)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螳螂捕蝉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jiàn)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呜,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附参考译文】吴王决定去攻打楚国,他对左右的人说:“谁敢劝阻就处死谁!”吴王的侍从官中有个年轻人想要劝说吴王放弃攻楚的打算,但又不敢直说,就拿着弹弓,带着弹丸,一连三天早晨,在王宫后面的花园里走来走去,露水打湿了衣服,也全不在意。
吴王问他:“你这是为什么呢?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少年说:“园中有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停在高高的树上不停地歌唱,饮着露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身后想吃掉它;螳螂屈着身子靠近蝉,想捕捉它,却没想到黄雀就在自己身旁;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人在树下举着弹弓瞄准自己。
这三个小动物,都力求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它们身后隐伏的祸患。
”吴王想了想说:“你讲得很好!”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打算。
(1)对照译文,我能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①谏:______②三旦:______③善哉:______(2)年轻人一连三天早晨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其目的是()(3)根据文章内容,补充填写下面的关系图。
蝉←______←______←______3.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4课《月季》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4课《月季》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3031bb1eb91a37f0115c4c.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4课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月迹(节选)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
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
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磁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
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
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地像水面了。
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
我们都看起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
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
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月亮是我所要的。
”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
”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
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
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
1.写出结构相同的词语。
白光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呼小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依相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文对孩子们“饮月”“寻月”的描述中,体现了孩子们怎样的童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fbcddd19e8b8f67c1cb9b1.png)
【10篇】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大的麦穗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
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
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
看看这一株,摇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呢。
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到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能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沉甸甸的________ 苍老的________ 准确的________不失时机地________ 用心地________ 一再地________(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曲线画出一个拟人句。
(3)瞧,短文怎么没有结尾?快来试一试给它加个结尾吧!(4)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答案】(1)麦穗;声音;判断;摘下;挑挑捡捡;错失良机(2)比喻句:大家听到了……的声音拟人句:无数株小麦……嘲笑他们。
(3)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
新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e3505f5a8102d276a22ff4.png)
新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
敬重卑微①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
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
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
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
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哩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没。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卑微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卑微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卑微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
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②?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_______体积,_______精神。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①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②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把短文括号中合适的词语选出来。
体力的________(单薄卑微微薄)命运的________(单薄卑微微薄)(单薄卑微微薄)________的力量(2)在第八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________体积,________精神。
(3)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①在第七自然段中共有两个问句。
第一个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第二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话实际上是启发我们:碰到困难,受到挫折时,________②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成语。
【10篇】新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f1e77dcf84b9d529ea7a1a.png)
【10篇】新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最大的财富一青年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
这一天走过来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问:“年轻人,干嘛不高兴?”“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这么穷。
”“穷?你很富有嘛!”老人由衷地说。
“这从何说起?”年轻人问。
老人不正面回答,反问道:“假如今天斩掉你一个手指头,给你一千元,你干不干?”“不干。
”年轻人回答。
“假如斩掉你一只手,给你一万元,你干不干?”“不干。
”“假如使你双眼都瞎掉,给你十万元;你干不干?”“不干。
”“假如让你马上变成八十岁的老人,给你一百万,你干不干?”“不干。
”“假如让你马上死掉,给你一千万,你干不干?”“不干。
”“这就对了,你已经有了超过一千万的财富,为什么还哀叹自己贫穷呢?”老人笑吟吟地问。
青年愕然无言,但看得出他心有所思的样子。
(1)多音字组词。
埋mái___ _____mán___ _____发fā_____ ___fà______ __(2)“心有所思”的意思是________。
(3)请你反复朗读老人的五个“假如……”问句,你能揣摩出这五句话在意思上是什么关系吗()A. 并列B. 递进C. 转折(4)聪明的你读完这篇文章后,一定知道什么是“财富”了。
()A. 勤劳B. 青春C. 金钱【答案】(1)埋伏;埋怨;发现;头发(2)心中有想法,有思考(3)B(4)B【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心有所思:心中有想法,有思考。
(3)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带着问题细读老人的五个“假如……”问句,能揣摩出这五句话在意思上是递进关系。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财富”就是青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ba8f4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8.png)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及答案(最新)一、课内阅读。
父母之舟(节选)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
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
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
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吧!1.在()里填上合适的标点。
2.照样子,写词语。
1)密密层层________ ________2)依依不舍________ ________3)人山人海________ ________3.逛庙会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一处场景,这样盛大的庙会和_______形成鲜明的对比;庙会是那样热闹,而“我们”却在_______的地方吃“凉粽子”。
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
2、课外阅读。
刑)物上。
XXX信赖,只需他努力,三十岁前他就能够成为一个全国知名的作家。
有很长一段工夫他都梦想写出经世不朽的作品。
遗(XXX)的是厥后他突然迷上了买彩票,一天到晚对着一大堆数字研究来研究去,最终把写作给延长了。
可忏悔过后,XXX并没有实际行动,他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自责。
八十四岁那年,XXX感到自己快不行了,他让家里人请来全城最有名的牧师,他向上XXX做了最后的忏悔。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首的横线上。
2.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044a290b4c2e3f5727633e.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阅读理解(课内阅读)(一)课内阅读1.阅读《窃读记》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全文内容,并说说对标题中“窃读”的理解。
(2)请赏析第13段画线句“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
(3(4)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
(5)本文多处写了“我”对读书的痴狂,试找出一处做简要分析。
2.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五自然段,回答问题。
(1)作者在文中连用了()句,强调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A.设问B.疑问C.反问(2)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3)“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句话是比喻句,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选文中最后两句话说明了什么?。
(5)作者把书比作家,比作朋友,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书之情,其实这样的比喻还很多,请你写出一个这样的句子。
(二)课内阅读“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___________,不管___________,从来都是________,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把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2)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写梅花的特点品格的句子。
(3)“秉性”的本意是什么?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4)为什么外祖父说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5)从上面这段话中,我们知道外祖父送墨梅图给作者的目的是:。
(6)作者以为题目,表现了海外游子。
(7)片段中谈到具有梅花品格的人十分可贵,请写出2个以上这样的人。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6ea29958f5f61fb73666e7.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强化训练(含答案)1. 文章第二自然段紧扣色彩与形态描写展示出了三亚浓浓的热带风情气息。
你能选择一处喜欢的环境,也尝试着从形态与色彩方面描写出它的美吗?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的地方升起来。
________的海面上,________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________的大海。
(1)按照原文内容填空。
①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的地方升起来。
②______的海面上,______洒满了银光。
③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______的大海。
(2)在文中找出实在事物,______,找出联想的内容______。
(3)《月光曲》的创作人是德国音乐家______,他被后人尊称为“______”。
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广为流传的交响乐《______》、《______》。
(4)对于《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及表达的情感,作者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叙述,而是借皮鞋匠的联想来表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灰椋鸟》节选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
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意过早地安眠。
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
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我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bc7093ddccda38366baf96.png)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试卷及答案一、课内阅读。
太阳(节选)①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②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③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水蒸气。
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
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关联词。
2.在第②自然段的()内加上标点符号。
3.选文第①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结合实际说说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题目。
鲸(节选)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一百六十吨重。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八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
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
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
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水平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水平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437babf61fb7360b4c65e7.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水平练习(含答案)1.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划船的启示富尔敦是美国的工程师、发明家。
富尔敦小时候只爱画画,不爱读书。
一天,老师对他说:“孩子,你只是图画画得好,别的(功攻)课都不行,会(流留)级的。
要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呀!”可是,他把老师的话当作耳边风。
有一次,富尔敦去(钓钩)鱼。
他坐的小船遇上了大风,划起船来费劲极了。
他想:“装上风帆只能随风飘游,还有什么好办法能改变这种(壮状)况呢?”不一会儿,风停了,富尔敦坐在空船里,把脚浸在河水中,心里还盘算着,不知不觉小船已经荡到河中心了。
他惊喜地发现,原来是两只脚不断摆水的结果。
他又想:“能不能用十字叉的轮子来代替划船的桨?轮子该怎么造?造好后装在什么位置最合适?船身又该怎样改装呢……这些问题靠画画不能解决,怎么办呢?这时候,富尔敦才领悟到老师的话是对的,决心重视学习科学知识。
从此,富尔敦发奋读书,进步很快,后来成为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者。
(1)把括号里不恰当的字划掉。
(2)从这篇短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轻视—______ 省力—______(3)下列选项中,能准确概括出本文中心的一项是()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喜鹊的新发现喜鹊在半空中飞着,眼睛只盯住自己的下面。
它看见那些蜻蜓、蝴蝶、蜜蜂等小昆虫在低空中飞,便叫起来:“看来,世界上要算我飞得最高了。
”哪知,头上传来鸽子咕咕的歌声,喜鹊吃了一惊!难道上面还有飞鸟?往上一看,一群鸽子在头上飞。
它伸长脖子向上面喊道:“鸽兄,看样子天上数你飞得最高了吧?”“不,不,我飞得不算高,上面还有大雁呢!”鸽子对喜鹊说。
喜鹊抬头一看,真的,雁群排着“人”字行,整整齐齐地飞向远方。
“真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哪!”喜鹊说。
(1)本文共有______节,第1节有______句话。
(2)写出与“整整齐齐”形式相同的词语。
(3)把下列鸟名按从低到高的飞行方式排列。
A.鸽子B.喜鹊C.蜻蜓D.大雁(4)喜鹊的新发现是()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fd72f6336c1eb91b375d47.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欺负——______ 性格——______(2)“愈是寒冷”中“愈”的意思是()(3)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句子的意思是()(4)“气节”在课文中的意思______。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海鸥乔纳森(节选)①早晨,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恬静的海面,荡漾的微波闪着金光。
②离岸一英里的海上,一只渔船随波逐浪地前进,这是吃早饭的信号,近千只海鸥飞来,相互追逐着争食吃。
又一个忙碌的日子开始了。
③但在远离渔船和海岸的地方,海鸥乔纳森·利文斯顿独自在练习飞行。
在百英尺的上空,他伸下两只带蹼的脚,仰起嘴,使劲儿弯着翅膀。
翅膀一弯,就可以放慢速度。
而现在,他越飞越慢了,慢得几乎听不到耳边的风声,慢得连脚下的大海也仿佛静止不动了。
他眯起眼睛,集中精力,屏住呼吸,使劲儿想再……弯……那么一英寸……然后,他浑身的羽毛直竖,失去平衡,摔了下来。
④要知道,海鸥飞行时决不摇晃。
决不失去平衡,盔空中失去平衡,对海鸥来说是极不光彩的事。
⑤但是乔纳森并不觉得丢脸,他再一次展开双翅,依旧颤抖着使劲弯曲——一点、一点地放慢速度,又一次失去平衡——他不是只平凡的鸟。
⑥大多数海鸥只求学会最简单的飞行本领……如何从岸上飞出去觅食,再飞回来。
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不是飞行,而是觅食。
但对这只海鸥来说,重要的不是吃而是飞。
乔纳森喜爱飞行胜于一切。
⑦他发现,像他这样的想法,在同类中是吃不开的。
人教部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5课《小岛》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5课《小岛》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9e93d9f12d2af90342e632.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5课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战士们怕烫似的马上躲远。
将军没有追过去,也知道自己没法追。
他站在原地,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
终于,他眼睛一亮,看到了饭桌边上的一桶汤。
他走过去,把手中的菜倒进汤里,而后拿起汤勺,在桶里搅了几下。
随后,他舀起一勺汤。
没有人招呼,战士们自觉地围了过来。
一勺一勺的菜汤舀到了战士们的碗里。
将军看到不少人的眼角有些晶亮,自己的鼻子又开始发酸,本来想说些什么,脑子乱了,只张了张嘴……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士们躲远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士们和将军的举动能让我们分别体会到他们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爷爷的竹伞凌烨爷爷是一名老木匠,不过那是以前的事了。
现在,爷爷在老街上经营一家竹伞店。
店面不大,十几平方米,散发着淡淡的竹香。
门口总是撑着一把细骨绢布竹伞,不管晴雨。
隔几天,伞面换个颜色花样,但总脱不了水墨画的影子。
店里虽请了伙计帮忙,但爷爷制伞却总是亲力亲为。
每次我前去拜访,总见他不是在劈竹批篾,就是在烘熏裱糊,抑或是坐在窗前,细细地扎着伞架。
去的次数多了,虽不曾刻意了解,但也渐渐熟知了竹伞制作的烦琐过程。
竹料的选取要考虑长度、部位、年岁、坚硬密度程度等;竹料是否柔韧,有无虫害;还要考虑品种,甚至气味颜色。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专项试卷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专项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56cd077f1922791788e829.png)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专项试卷及答案一、课内语段阅读。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选段中“理所当然”的意思是()A.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B.自己认为的就是对的。
2.人们把什么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事例,突出了乡亲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4.走搭石时见到的情景当然不止这两个,还会有哪些情景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课内外片段及资料,完成练习。
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44千米每小时。
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
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
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猎豹了。
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110千米每小时。
猎豹才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320千米每小时。
这个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
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速度都要快。
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
在喷气式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
如果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什么都听不见的。
因为声音根本追不上他。
乘坐喷气式飞机去旅行,速度绝对是够快的了。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e23e67dd88d0d233d46af9.png)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一、课内阅读。
四季之美春天最美是黎明。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儿,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
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展,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
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气候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末免令人有点扫兴。
1.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____顺序写的。
2.夏天的夜晚有哪些美丽的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秋天的黄昏又有哪些动人之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短文中描绘了很多迷人的情景,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情景,用自己的话,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
富饶美丽的大兴安岭大兴安岭是我国最长的山脉之一,长约1700公里,最高海拔约2000米。
林区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年产木材300多万立方米,是我国四大木材生产基地之首。
大兴安岭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气候较寒冷。
许多树木不宜在这里生存,所以树种比较单纯。
但这里夏季多雨,日照时间长。
在大兴安岭的峰(蛮峦)沟壑(hè)中,到处是由高大的落叶松构成的林海。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含答案(全册)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含答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bd7aeead5a8102d276a22fbf.png)
3.外祖父是通过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他赞美梅花的话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单纯地赞美梅花。第二层:外祖父借助赞美梅花来抒发自己对祖国的情感。第三层:外祖父想让莺儿学习梅花的秉性。
4.用“__”画出表现梅花魂的句子。
5.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外祖父珍爱梅花,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或者结合梅花的品性来谈。)
6.选择句意,在括号里画“√”。
(1)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a.赞美梅花不怕寒冷,生命力强。( )b.梅花赶在别的花之前开放,给大自然增添了秀美。( )
c.这句话借赞美梅花不畏风雪开放飘香的特点,与下文照应,借以歌颂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畏强暴、顶天立地的民族精神。(√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含答案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从文中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2、“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这句话说明了我对读书的热爱,也说明了我阅读范围在扩大,深度也在增加。
3、“我”养成的习惯是做笔记,它的好处是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文段四】梅花魂
1、联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大抵:大多;大都。骨气:坚强不屈的气节。折节:使自己屈于别人。
2、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82e52628ea81c758f578fc.png)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及答案一、课内阅读。
松鼠(节选)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驯.良(______)矫.健(_______)帽缨.(______)2.用“”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3.松鼠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段从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这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4.“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二、课外阅读。
叶落归根到黄山的第二天,我准备坐索道车上山去。
刚行至索道登客站附近,但见索道车徐徐而下。
停稳后,几个人搀扶着一位带氧气瓶的白发老翁走出索道车。
才走了几步路,那老翁额上虚汗直冒,步履蹒跚,胸脯在急剧起伏,呼吸异常急促。
老翁身边搀扶他的和帮助提氧气瓶的几个中年人,急得手忙脚乱。
我和其他游客见状也都上前七手八脚地帮着倒来温开水,送上冷手巾,递去药品……我急忙高喊:“哪位是医生,快来救人啊!”话音刚落,远处闪过来一个人,说他就是医生。
他走到老翁跟前跪下来,俯身做人工呼吸……“挂着氧气瓶怎么还让他上山呢!”在一旁搀扶老翁的几位中年男女,听了我的埋怨声,含着眼泪向我解释,他们都是老翁的亲生儿女。
老人原是安徽黄山人,早在孩提时代,他就恋上了黄山,与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结下了不解之缘。
新中国成立前夕,三十来岁的他带着妻儿去了台湾,后来又辗转到了新加坡。
四十余年的乡情离愁,无时无刻不牵动他的情肠。
前不久,他知道自己已身患绝症,便决定在见上帝之前回到祖国,重游黄山。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理解》专项练习+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理解》专项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145f3233687e21af45a9d4.png)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第一单元一花一鸟总关情1 白鹭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这几段话的作者是()。
A徐志摩 B郭沫若 C闻一多2.用小标题分别概括这三段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三幅画面白鹭各是什么样子的?分别表现了白鹭的什么特点?(简单词语概括,填写在表格里。
)4.根据选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几段话表达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B“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这句话说明别的鸟没有白鹭优秀。
C“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这句话说明村民对白鹭的一种恩惠。
D这几段话主要描写了白鹭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2 落花生那晚的天色不大好。
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我们争着答应:“爱!”“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姐姐说:“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
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15521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7.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课后专项习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联系上下文,“体面”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_”线的句子主要描写了()A.花生有很多好处。
B.不同果实的特点。
C.花生的可贵之处。
3.从“埋在地里”和“高高的挂在枝上”可以看出,这两句话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写出了花生___________的特点,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一自然段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做对比,突出了花生默默奉献的品质。
B.选文最后一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它告诉我们,做人不能一味追求体面,更应该注重自己对社会的贡献。
C.父亲话中的意思是“我们”兄妹几个虽然长相不出众,但是“我们”可以像花生一样,不要在意自己的美丑,全心全意为他人和社会贡献力量。
二、课内阅读。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
秦王要赵王鼓瑟。
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
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
”秦王很生气,拒绝了。
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
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文段1】窃读记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
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1、“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2、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3、“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
”这句话把“我”比作();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4、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文段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爱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
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
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
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
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才:A有才能的人;B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C表示强调所说的事。
(1)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2)选的都是高才.生。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培养——()3、季羡林爷爷要求21世纪的青年是具有()三贯通的人才。
4、季羡林对少年儿童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背诵要求;为什么要提这个要求?5、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而自己看闲书行吗?闲书应该在什么时候看?【文段三】我的长生果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
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
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
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1、从文中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2、“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这句话说明了()3、“我”养成的习惯是();它的好处是(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
书是全世界的()【文段四】梅花魂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1、联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大抵:骨气:折节:2、仿照例句;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例: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3、说说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原因。
抄写一些有关梅花的诗句:“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cún chún)!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yù yùe)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yā yà);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gú gǔ)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 在怎样的境遇里; 有梅花的秉性才好!”2.给句子画横线处填上关联词语;并自由选择其中一个写句话。
3.外祖父是通过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他赞美梅花的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4.用“__”画出表现梅花魂的句子。
5.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外祖父珍爱梅花;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
(或者结合梅花的品性来谈。
)6.选择句意;在括号里画“√”。
(1)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a.赞美梅花不怕寒冷;生命力强。
( )b.梅花赶在别的花之前开放;给大自然增添了秀美。
( )c.这句话借赞美梅花不畏风雪开放飘香的特点;与下文照应;借以歌颂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畏强暴、顶天立地的民族精神。
(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a.外祖父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有梅花的坚强不屈秉性。
( )b.外祖父希望“我”像梅花一样迎风傲雪;不畏艰难。
( )c.这句话是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我”的殷切希望的嘱咐:希望“我”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 )8.“气节”在课文中是()的意思。
9.具有梅花秉性的人是怎样的人?10. 这段话赞扬了()表白了外祖父()的心声。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支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爱惜()玷污()唯独()顿时()训斥()清白()2.这个片段主要写了“我”弄脏了墨梅图;外祖父的表情、语言和动作;请你用“—”标出外祖父表情的词语;用“~~~~”线画出外祖父的语言;用“...”画出外祖父修补图画动作的语句。
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什么?我体会到:()3.文中“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一句若改成“用保险刀片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抹净。
”意思有没有改变?两句对比有什么不同?4. 《梅花魂》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文段五】桂花雨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这个文段选自()2、给下面的词语找反义词。
大()早()短()乐()香()前()3、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4、桂花有什么用途?5、用“~~~~”划出桂花落下来时像下雨一样的句子。
6、“好香的雨”指的是:()7、一个“浸”字说明了什么?【文段六】鲸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1、用“//”给这一自然段分层。
2、作者为了使说明更通俗;更容易让人理解;用了()、()、()等说明方法。
3、作者用鲸与大象作比较;说明();用我国捕获的一头鲸的舌头与()作比较;说明了鲸的()。
(1)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2)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
()(3)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4、判断下面句子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鲸的体形像鱼;所以属于鱼类()(2)最大的动物不是象;而是鲸。
()(3)鲸的种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齿鲸;另一类是虎鲸。
()(4)须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我现在知道的鲸鱼有:【文段七】松鼠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训)良;很讨人喜欢。
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骄)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玲(珑拢)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座)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松鼠不是肉食动物的原因是()2、松鼠的特点是什么?3、写近义词:敏捷()美丽()写反义词:漂亮()喜欢()4、“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请用“~~~~”划出描写它的外貌的语句。
5、为什么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呢?6、这一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文段八】新型玻璃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
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没有一点儿损坏;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
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1、用“‖”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写出层意。
2、“夹丝玻璃”的特点是()作用是()【文段九】假如没有灰尘大气中的气体容易散射紫、蓝、青三色光;所以一般情况下天空呈现蓝色。
灰尘则不同;它不加选择地散射七色阳光。
我们看到遥远的天空随高度降低而逐渐由蓝变白;就是因为底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由于只存在气体对阳光的散射;整个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
1、找出本段中表示颜色()2、灰尘在散射太阳光时有什么特点?()3、我们在地面上遥远的天空随高度降低而逐渐由蓝变白原因是:4、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什么颜色?【文段10《钓鱼的启示》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
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zòng zhòng)着。
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
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xī yǔ)动着。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
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戒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小心翼翼:筋疲力尽:2、找出近义词:沮丧()严格()抉择()告诫()3、“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句中的“鱼”在文中指的是()A、这里的“鱼”是指除了鲈鱼之外的鱼;比如:鲤鱼、带鱼、金鱼等B、这里的“鱼”是指比这条鲈鱼还要大、还要漂亮的鲈鱼C、这里的“鱼”是指诱惑人的财物、名利……D 、这里的“鱼”是指美味的鲈鱼4、回答问题:(1)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