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化学殿堂复习课【期末】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单元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f23b5f6b8f67c1cfad6b8e2.png)
第一单《步入化学殿堂元复习》学案第一课时设计人:宁阳二中周芳一、单元复习目标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能较准确地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2、初步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培养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实验、善于发现问题的良好的科学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4、认识一些常见的仪器,掌握加热等基本操作,了解进入实验室的一些注意事项。
二、学习重点:认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基本特征,并能判断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学生问题意识的建立,实验实施中变量控制、探究活动的反思及实验报告的设计。
三、学习过程知识点一: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初步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1)学习问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哪些区别?物质微观上又是有哪些微粒构成的?(2)学习任务:根据自己所学知识,结合课本P2-13完成下列问题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是的学问,是利用的方法研究,继而根据这些规律来。
2.化学能创造出,也能消除还能实现。
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完成下表。
3、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________ _构成的。
例如我们熟悉的物质水就是由大量的_________聚集而成的,而每个水分子又是由两个_________和一个_________构成的。
4、自然界中的氢气是由_________构成的,氧气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每个氢分子又是由两个_________构成的,每个氧分子又是由两个_________构成的5、你认为怎样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请写出四点):(1)。
(2)。
(3)。
(4)。
(3)学习诊断: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胆矾研碎B. 纸张燃烧C. 汽油挥发D. 水变成水蒸气2、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复习学案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61ce8283d049649b665872.png)
课题 : 复习第一单元课型:复习课学习内容:步入化学殿堂学习目标:1、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明确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2. 认识到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在桌面上。
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向着,瓶口紧挨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倒入,倒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头在,不要放在实验台面上,以免滴管和腐蚀。
用完的胶头滴管应立即用,以备下次使用。
13、物质的加热: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使用时用。
灯内的酒精量最多不应超过其容积的,最少不低于其容积的。
点燃酒精灯可用,熄灭酒精灯用。
不得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另一只酒精灯。
洒在台面上的酒精着火应立即用去扑盖。
给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倾斜。
给试管中的液体药品加热时,应使用夹住试管的毫升某溶液的操作。
变式训练:分析下列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1)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________________(2)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限时作业:1、下列仪器中,①试管②集气瓶③蒸发皿④量筒⑤烧杯⑥燃烧匙⑦石棉网,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1A、①③⑥⑦B、①②⑤⑦C、①④⑤⑥D、②③⑤⑥2、下列常见的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粉笔折断B、湿衣服晾干C、食物腐烂D、木材做成桌椅3、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鲜奶制酸奶B.水果榨果汁C.糯米酿甜酒D.黄豆酿酱油4、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
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A.铁杵磨成针B.死灰复燃C.木已成舟D.积土成山5、人类生活需要能量。
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用水力产生的电能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热量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完毕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B.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C.用药匙或纸槽把固体粉末送人试管D.用嘴品尝实验室药品的味道7、某同学在实验时进行如下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为了节约药品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B.甩过的药匙或镊子立即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C.在无用量说明时,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是盖满试管的底部.D.用手指沾取实验室中所用的食盐,品尝其味道.8、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9、在一些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小巧词汇。
九年级化学专题一走进化学殿堂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专题一走进化学殿堂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c8872ea417866fb94a8e44.png)
加热
文字表达式: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加热
化学表达式:Cu2(OH)2CO3CuO+H2O+CO2↑
2.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化学研究的对象:物质
4.化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5.化学变化除了有新物质生成外,还常伴随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等许多现象。
6.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7.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
作业作计
完成专题作业
板书设计
1.加热碱式碳酸铜的实验现象:
(1)颜色从绿色变成黑色;
(2)试管壁上产生水珠;
(3)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学科组
化学
主备人
执教人
课题
专题一复习课
课型
新课
授课时间
2020.9.4
教
学
目
标
1.对木条燃烧和加热碱式碳酸铜实验的探究。
2.掌握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3.实验仪器名称和用途
教学
重点
1.对木条燃烧和加热碱式碳酸铜实验的探究。
2.掌握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6.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7.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
教学反思
4. 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现象,文字表达式: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5.科学探究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评价-表达与交流。
专题复习课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专题复习课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https://img.taocdn.com/s3/m/ac3c0e3c192e45361066f53f.png)
2.(2017·黔东南州中考)下列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 是 ( C ) B.铁钉生锈 D.光合作用
A.可燃冰燃烧 C.矿石粉碎
【解析】A、可燃冰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 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铁钉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 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矿石粉碎的过程中只是形 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光合 作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教材这样教】
【中考这样考】 1.(2017·辽阳中考)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C )
【解析】A、火箭发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 变化;B、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 变化;C、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化;D、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 变化。
(2)化学知识可以识别和揭露伪科学。现有摘录的广告 语:“本矿泉水绝不含化学物质;pH=7.3,呈弱碱性,能 平衡人体内酸碱度,让人体处于弱碱性环境。”该广告 本矿泉水绝不含化学物质 。 的科学性错误是(写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实验室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有不在实验室 吃东西,不在实验室打闹,不能用有水的手接触电源等。 (2)任何物质都是化学物质,矿泉水中有水、呈碱性的 物质等,“本矿泉水绝不含化学物质”的说法是错误的。
【专家这样说】 题1直接结合教材图片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题目比较简单。题2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考查物质变 化的判断,是各地区最为常见的7·广东中考)(1)做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 则。请写出如图所示这些同学做化学实验时的违规行 不在实验室吃东西,不在实验室打闹,不 为(写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用有水的手接触电源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设计《步入化学殿堂》复习课化学初中
![教学设计《步入化学殿堂》复习课化学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4fec70a902020740bf1e9b73.png)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教学设计本部分内容是山东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的复习课教案,主要是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实验探究的思路、基本仪器和基本操作内容的阐述与总结,在中考中占的比例不是太多,但比较基础,并且内容多而琐碎。
因此,本教案的设计思路共包括四个教学环节:1.考情分析、2.考点梳理、3.典例精析、4.备战演练。
【一】考情分析规律总结:辨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酒精灯的使用、闻气体气味、固体的称量、液体的量取、仪器的连接与洗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等基本实验操作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虽然分值不高,但属于高频考点。
预计2016年在选择题中考查辨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基本实验操作正误的判断的可能性较大。
【二】.考点梳理考点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并不是指原物质形状和状态的改变,而是组成和结构的改变。
如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发光、吸热、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的发生,但这些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依据。
如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
(2)爆炸不都是化学变化。
如锅炉爆炸、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3)微观上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主要是看变化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
分子改变、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是化学变化;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或原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的是物理变化。
3.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判断依据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在描述物质的性质时,一般常用“能”“会”“可以”“容易”“具有”等词语。
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而物质的变化是物质性质的具体表现,表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描述物质的变化时,多用“变成了”“生成了”等词语。
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4.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中考化学教材化总复习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课件
![中考化学教材化总复习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377999783e0912a3162a1e.png)
(5)出实验室:摆好凳子,检查水电是否关闭。
2021/12/9
第十二页,共三十七页。
第1课时(kèshí)┃ 考点聚焦
3.意外情况处理(chǔlǐ) (1)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灭。 (2)割伤:用3%的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3)烫伤: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第三页,共三十七页。
第1课时(kèshí)┃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神奇(shénqí)的化学变化
定义
判断 依据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宏观:是否生成了不同于原物质的其他物质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2021/12/9
第四页,共三十七页。
第1课时(kèshí)┃ 考点聚焦
鞭炮爆炸等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021/12/9
第八页,共三十七页。
第1课时┃ 考点(kǎo diǎn)聚焦
考点(kǎo diǎn)2 化学研究的范畴
1.化学的作用:化学科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
信息科学、_________功__能_研材制料、________开发利能用源、________保
药匙 纸槽
直立起来
2021/12/9
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第1课时(kèshí)┃ 考点聚焦
②液体药品取用 液体倾倒
朝着(cháo zhe)手心 紧挨
倒放(dǎo fànɡ)
2021/12/9
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
第1课时(kèshí)┃ 考点聚焦 液体滴加
胶帽在上
胶头滴管(dī ɡuǎn)
立即用清水清洗 伸入容器(róngqì)中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复习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复习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0514d1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f.png)
B、放回原试剂瓶 D、留在实验台上,为下次用
C)
2.某同学在实验时进行如下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C )
A.为了节约药品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B.在无用量说明时,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是盖满试管的底部. C.用手指沾取实验室中所用的食盐,品尝其味道. D.甩过的药匙或镊子立即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化学真奇妙 ·体验化学探究 ·到实验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
·化学真奇妙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何区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有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有:化学变化 无:物理变化
1、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酒精燃烧;酒精挥发 (2)矿石粉碎;铁矿石炼铁 (3)石蜡熔化;蜡烛燃烧 (4)电灯发光;蔗糖溶解到水中 (5)食物变质;咬碎食物 (6)钢铁生锈;铁片制成铁桶 (7)烤焦食品 ;植物的光合作用 (8)凉水烧成热水;水结冰 (9)木材加工成木器;木材燃烧取暖
7.下列事例中,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C )
A.火箭点火升空
B.燃气燃烧做饭
C.水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
·体验化学探究
·科学探究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收集证据(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获得结 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体验化学探究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探究反思
观察 蜡烛 燃烧 现象
提出 探究 问题
2、发生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A.冰雪消融
B.沙尘暴
C.闪电引发的森林大火 D.汽油挥发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化学变化 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有沉淀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步入化学殿堂复习课件
![步入化学殿堂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16800bbed5b9f3f90f1c12.png)
两禁: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一盖灭: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安全处理: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
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重点
1.固体物质的加热:
药品平铺在干燥的试管底部,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试管夹夹在距管口的1/3处,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根本 特征 伴随 现象 区别 联系 无新物质生成 形状、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发光、放热、变色等
有无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发生
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通过观 察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的变化 释放或吸收
先预热试管后,再用外焰集中对 药品加热。 试管炸裂原因:没有预热, 试管外壁有水,试管口向上倾斜,
试管底部接触灯芯,加热后立即用冷水洗。
2. 液体物质的加热
液体不超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先把外壁水擦干, 试管夹夹持在离试管口1/3处, 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角,
管口不朝有人的方向,
均匀预热试管后,用外焰集中在试管底部加热; 加热过程要不断地上下稍稍移动试管,避免液体溅出伤人。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物质与能量的转化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 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D ) A、蒸发水 B、干冰升华
C、水变成冰
D、煤炭燃烧
2、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 依据是( C) A、产生耀眼的白光 C、生成白色固体 B、放出大量的热 D、镁带消失
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C.E.G )
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https://img.taocdn.com/s3/m/f902010f50e2524de5187ef7.png)
考点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二、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的灯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个部分,其中_外__焰___的温度最高,加 热时应使用__外__焰____加热。 (2)添加酒精:绝对禁止向__燃__着__的__酒__精__灯___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3) 点燃酒精灯:应用_火__柴__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_引__燃___另一只酒精灯。 (4)熄灭酒精灯:必须用_灯__帽____盖灭,不可__用__嘴__去__吹____。 (5)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 __湿__抹__布__盖灭。
提分笔记: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内,取用药品时,瓶盖应倒 放在实验台上(如图)。
考点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固体药品的取用 (2)固体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考点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固体药品的取用 (3)定量取用固体药品 ①托盘天平的使用:托盘天平常用来称量固体药品的质量,只能够精确到 _0_._1_g_,其使用要领是“一调、二放、三要”。 一调:称量前把游码调至标尺的_零__刻__度___处,调节天平平衡; 二放:普通固体药品可放在纸上称量,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要 放在__玻__璃__器__皿___中称量; 三要:要“左物右码”,要“先大后小”,要用_镊__子__夹取砝码或移动游码。
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处,再涂上烫伤膏 立即进行清洗消毒,再包扎伤口
水银(汞)洒在桌面上 立即撒上硫粉,并打开排气扇
例题分析
例1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B
A.光合作用 B.冰雪融化 C.煤炭燃烧 D.葡萄酿酒
步入化学殿堂复习课1
![步入化学殿堂复习课1](https://img.taocdn.com/s3/m/027a148384868762caaed50b.png)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药 品 的 取 用
固体 药品
{
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
一斜二送三直立
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 药品
{
倾倒液体的方法 少量液体的取用方法
注意: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对着瓶口
定量:先直接倒至接近所需量,用胶头滴管 滴至所需量 少量:用胶头滴管滴2至3滴
{
物 质 的 加 热
检查装置气密性
方法:先把导管未端浸入水中,双手紧贴容器壁, 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松开手后, 导管未端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1、教室中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 是( C )A玻璃 B铝合金门窗 C木制桌椅板凳 D陶瓷地板 2、人类通过化学变化改造物质的开始是 ( B )A使用塑料制品 B火的使用 C使用石器 D使用金属制品 3、镁条燃烧时,下列哪种现象能说明发 生了化学变化( C ) A镁条燃烧 B发出耀眼的强光 C生成氧化镁 D颜色发生变化
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化学的定义:在 原子、分子 水平上 研究 物质 及其 变化规律 的一门基础 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 认识 、 改造 和 应用 物质。
科学探究的六个环节:
如 何 学 好 化 学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收集证据 (包括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获得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化学变化 定义
物理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区别
联系 现象
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物理变化
发光、放热、颜色 变化、产生气体、 生成沉淀等
外形和状态方面 发生变化
能量 变化
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表现为光 能、热能、电能的释放和吸收。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精品复习课件《步入化学殿堂》(整理)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精品复习课件《步入化学殿堂》(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97ee90b0717fd5360cdc9e.png)
倾倒液体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
“三靠”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
_棒__下__端__紧__靠__三__层__滤__纸__处__,③__漏__斗__下__端__管__口__的__尖__嘴__要__紧__靠__
_接__收__滤__液__的__烧__杯__内__壁__。
考点三 常见的实验仪器
托盘天平 量筒 镊子 药匙 胶头滴管
铁架台
考点四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药品的取用】 (一)药品取用原则 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___拿__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 容器口去___闻__药品的气味,不能___尝__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 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__最__少__量___,即液体取__1_~__2__mL, 固体只需___盖__满__试__管__底__部_即__可___。
(2)取用粉末状固体
(三)液体药品的取用
1.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先取下瓶塞,__倒___放在桌 面上,然后手心对着__标__签___拿起瓶子,使瓶口紧挨着试管 口,将液体缓缓倒入试管。 2.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应先捏胶头,再将滴管放入液 体中吸取液体。 3.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__悬__垂___ 在试管口上方,不能接触试管。
关键词 判断依据
联系
破碎、折断、打磨、蒸馏、过滤、冷却、吸附、 溶解、沉降、分离、浓缩、结晶、干燥、融化 (或熔化)、蒸发、升华、挥发、沸腾、结冰等
是否有___新__物__质__生成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化学变化过 程中___一_定___(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 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___不__一__定__
步入化学殿堂复习课【期末】共19页
![步入化学殿堂复习课【期末】共19页](https://img.taocdn.com/s3/m/ea89ea8c998fcc22bdd10d14.png)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பைடு நூலகம்
谢谢!
19
步入化学殿堂复习课【期末】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鲁科版九年级化学第 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复习课件)
![鲁科版九年级化学第 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898928a8114431b90dd8bd.png)
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 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 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考点二:认识化学科学
【迁移训练2】人类的下列活动中,
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的是( C)
A.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软件 B.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 提高品质 C.提炼石油,生产各种燃料 D.利用指南针航海
;A
HI
;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D ;
④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G ; 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 B·山;东教育版
考点四:常见仪器的使用
【迁移训练4】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
名称正确的是( A )
考点五:实验室安全
【典型例题5】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
正确的是:( C)
A. 为了节约药品,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 剂瓶 B. 给固体加热时试管都要略向下倾斜 C. 酒精着火,用湿抹布扑灭
D. 把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考点五:实验室安全
【迁移训练5】下列是小明在实验室里的一些操作,其中正
确的是( D )
A.小明取用的固体药品没用完,为了不浪费,他将剩下的药 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B.小明滴加液体时,为了防止液体滴出来,将胶头滴管伸入 试管进行滴加 C.取用稀硫酸时,小明为了现象更明显,向试管中倾倒了10 mL稀硫酸 D.小明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为了防止试管炸裂,先进行预 热
A.樟脑球在衣柜中渐渐消失 B.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 C.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
考点一:神奇的化学变化
【迁移训练1】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
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C)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秋冬交界时节,我国北方地区灰霾天气频发,PM2.5颗粒物是形 成灰霾的罪魁祸首,社会公众对PM2.5指数未能纳入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产生担忧。则: ⑴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大雾天气导 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 D )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⑵频发的雾霾天气催热了防PM2.5专用口罩的网上销售,医生指导 晨练爱好者灰霾天最好待在家里,若要外出必须戴好口罩。常用的 三种口罩过滤孔径如下:①普通16层纱布口罩在100微米左右;② 单层无纺布口罩在10微米左右;③N95专业口罩在0.1微米左右。则 选择更有效的口罩是 ③(填序号),其中口罩的作用是 过滤 , 由此你对过滤有何新的认识呢 过滤不一定是固液分离 。 吸附 ⑶佩戴防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作用
(2012潍坊)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 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C.“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D.“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012眉山)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B A.家中食醋有酸味 B.浓硫酸能使小木棍变黑 C.食盐能溶解于水 D.干冰能升华. )
三、什么是化学
化学的定义:在 原子、分子 水平上 研究 物质 及其 变化规律 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能指 导我们更好 认识 改造 和 应用 物质。
1、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C )
10. (2012自贡).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为了探究 酒精灯各层火焰温度的高低,某同学点燃酒精灯,仔细观察酒精灯 火焰的分层情况后,取出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 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位于火焰某一层的部分明显 碳化。 点燃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外焰 (2)实验结论:__________的温度最高。 外焰与空气接触更充分 (3)这层火焰温度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2雅安)、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 宝,资源循环利用。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
燃料
(1)燃烧
燃烧产物
(2)太阳能或生物能
燃料
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 的变化为( B ) 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 均为化学变化 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 均为物理变化
9、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 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 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了 ,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结论, A 原因是 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为 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 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水蒸气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蜡 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 C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A、B 因为 二氧化碳和水都不能燃烧
五、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不断搅拌 不断搅拌 浓硫酸
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浓硫酸
水
水
A
B
CDBFra bibliotek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正确的是( )
(2012德阳)今年我市恢复了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以下是一些 同学在这次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C ) A.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液体 B.在托盘天平上直接称量固体物质 C.用药匙或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底部 D.握住试管夹的短柄给试管内的药品加热
下列仪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物质不需要用到的是
C
A
B
C
D
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连接 润、转 附着在玻璃仪器内壁上的水 { 洗涤 标志: 既不聚集成滴也不成股流下
(2012宿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D
A.取用粉末状药品 B.点燃酒精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D.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A
A
B
C
D
B
图2
C
D
练习:
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会使试管炸裂的是( D) A、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酒精灯的灯芯 B、未经均匀受热就直接给试管加热 C、加热固体物质时,试管口朝上倾斜 D、不用石棉网就直接给试管加热 2、小英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试剂时,错将固体试剂放在右盘,在 左盘上放置5g砝码,将游码移到到0.5g的位置,此时天平保持平衡, 则小英称量的固体试剂的质量是( ) C A、5.5g B、5 g C、 4.5g D、4g 3、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的基础是( B ) A、数字计算 B、化学实验 C、逻辑推理 D、物体测量 4. 下列操作方法错误的是(C ) A取液体药品时,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上 B倾倒液体时,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 C用滴管取液后,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上 D用纸槽把氧化铜粉未加入到试管中
思考
给试管里的固体物质加热结束后,发现 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 ② ③ ④ ⑤ 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 没有预热 加热时试管底部接触到了灯芯 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 试管没有冷却就清洗
(2012日照)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C ) 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C.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2012桂林)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 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D ) A.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B.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C.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
复习课-----【第一单元】
★ ★ ★
化学真奇妙 体验化学探究 到实验室去
一、化学真奇妙
1、材料 天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 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
【例1】、教室里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D ) A 铝合金门窗 B 玻璃 C 陶瓷地板 D 木制桌凳 2、化学的作用: (1)、化学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2)、化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 (3)、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新的材料、研新能源、合理利 用资源、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增产等。 (4)、 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提高了人们 的生活质量
(2012娄底)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B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方法:先把导管未端浸入水中,双手紧贴容 器壁,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 (松开手后,导管未端形成一段水柱,则气 密性良好.) (2012河北)、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D )
(2012福州)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 的是( B )
5、绿色奥运”的理念深入人心,对学习化学知识的人说,“绿色 化学”理念同样重要。下列对“绿色化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绿色化学是指无污染的化学 B绿色化学是指原料百分之百地转化 为产品的化学 C可降解塑料属于绿色产品 D绿色化学是指有绿 色植物参加反应的化学
二、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2012北京)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A.蜡烛燃烧B.冰雪融化C.香水挥发D.干冰升华 (2012兰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A.苹果腐烂 B 石蜡熔化 C酒精挥发 D 蔗糖溶解 (2012百色)3.下列变化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C ) A.光合作用 B.食物消化 C.瓷碗破碎 D.木材燃烧
3、绿色化学的概念
1、2011年4月11日央视《消费主张》曝光:上海华联等十多家超市 多年来出售染色馒头。《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要符合食 品品质以及防腐、保鲜的需要,加入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下列日 常生活的做法中符合规定的( D)A、将亚硝酸钠超量作为食品保 鲜剂B、双汇生猪主产基地使用瘦肉精C、三鹿奶粉中加入三聚氰 胺D、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碳酸氢钠 2. 联合国决定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以纪念化学所取得的成 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为宗旨。下列提法不符合其宗旨的是(D) A.化学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 科学领域B.普及化学知识,宣传化学贡献,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C.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化学为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作出的贡献,鼓励人 们尤其是青少年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创造未来化学的热情 D.推广食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绿色食品 3(烟台市).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 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中错误的是( B )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2012河南)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A.粮食酿酒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水的蒸发
(2012潍坊)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A.食物腐败变质 B.水遇冷结冰 C.夏季柏油路面“变软” D.冬季钢轨之间缝隙加大
(2012乐山)网络、报纸等媒体爆料的下列造假事件中,肯定涉 及化学变化的是 A A. 用硫磺燃烧来熏蒸粉丝使其变白 B. 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C .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 D . 用铜粉和锌粉熔合成“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