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利规划与建设现状分析及完善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水利规划与建设现状分析及完善的对策摘要:我国的水利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要适应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的步伐,就应采取符合城市特点的洪灾防治措施,以应对突发性的灾害给城市带来的很多不利影响;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可以再生的特点发展循环水、中水、二次水等,以进一步满足城市区域内的水资源需求。
关键词:城市水利规划;现状;完善对策
随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整个城市化的进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以前的水利规划格局的摆布主要集中在对于区域水利规划建设方面,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建设城市中的水利小区,由于当时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以及整个社会的城市化程度都不高,就导致了城市对于水利的需求度也不高。而现在的情况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扩大了城市对于水利资源的需求,从而使得城市水利规格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城市水利规划逐渐成为了一个专项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也引起了多方面的广泛关注。
一、我国水利建设的现状
我国水利建设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建设同步,建设之初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基础较弱、水平较低的整体情况。那时候我们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都不高,水利建设情况也不例外,相关的水利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农业用的灌溉排水体系尚未建立,一些水利工程存在很多隐患和问题。但是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我
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水利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大江大河干流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形成
七大江河基本形成了以骨干枢纽、河道堤防、蓄滞洪区等工程措施,与水文监测、预警预报、防汛调度指挥等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大江大河干流防洪减灾体系,其他江河治理步伐也明显加快。
截止到目前我国在防洪提防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已经建设完成的公里数为二十九万,这一数据已经相当于建国之初数据的七倍;相关水库的建设也已具备相当规模,目前已经建设完成的书库已经超过了八万座,这一数据已经相当于建国之初数据的七十多倍;整体的总库容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超过了七千亿立方米,这一数据已经相当于建国之初数据的三十多倍。大江大河重要河段基本具备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最大洪水的能力,重要城市防洪标准达到100~200年一遇。
2、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逐步完善
通过兴建水库等蓄水工程,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通过跨流域和跨区域引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蓄引提调相结合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例如,密云水库、潘家口水库的建设为北京和天津这样的大城市提供了重要水源,辽宁大伙房输水工程、引黄济青工程的兴建,缓解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和青岛市的供水紧张局面。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利保证。南水北调工程有利于我国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充分布局。
目前来看我国相关的水利工程供水总能力也较新中国成了之初有
了很大的改观,目前的能力已经相当于当时的六倍。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能力差异在进一步的缩小,整个发展变得更加的均衡。
3、农田灌排体系初步建立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上世纪50~70年代,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灌溉面积,提高低洼易涝地区的排涝能力,农田灌排体系初步建立。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4亿亩增加到目前的8.89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8.7%,其中建成万亩以上灌区5800多处,有效灌溉面积居世界首位。通过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发展节水灌溉,反映灌溉用水总体效率的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3提高到0.5。农田水利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不到全国耕地面积一半的灌溉农田生产了全国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4、水土资源保护能力得到提高
在水土流失防治方面,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筹,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对长江、黄河上中游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实施了重点治理;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重点区域实施封育保护。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5万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土壤侵蚀量15亿吨。在生态脆弱河流治理方面,通过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加大节水力度、保护涵养水源等综合措施,实现黄河连续11年不断流,塔里木河、
黑河、石羊河、白洋淀等河湖的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建立了以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以“三河三湖”、南水北调水源区、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为重点,加强了水资源保护工作,部分地区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二、城市水利规划完善的对策
1、采取符合城市特点的洪灾防治措施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一些突发性的灾害给城市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以暴雨洪水为例,它们对城市的侵袭已经成为一种巨大的灾害。因此对于城市环境下的洪灾防治已经成为城市水利规划中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防止本城市区域以外的来水进入城市的行为称之为“防洪”;防止本城市区域内的涝水的行为称之为“除涝”;利用发达的管道系统排除城市内的积水、降水等的行为称之为“排水”。“防洪”、“除涝”、“排水”三项工程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应在城市水利规划的过程中进行整体的把握和控制。不同的城市拥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址水文条件、自然气候状况以及不同的社会文化习惯,以上这些内容都会对城市水利规划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城市的上述各种特点,从实际出发,分析城市洪灾发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防治手段和有效控制洪灾的措施。对于洪灾本身来说,控制它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就是建立相应的防洪工程,同时要配备相应的配套保障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加强相关的气象灾害天气预报工作;
完善相关防洪抗灾相应应急预案;建设相关专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等。
2、进一步满足城市区域内的水资源需求
满足城市区域内的水资源需求的前提是要确保水资源的质量,因此这就对我们城市水资源的规划提出了要求,要求我们在城市水利规划的过程中做好水质的保持是治理工作,确保水资源的质量,防止水资源污染和破坏活动的发生。在确保水资源质量的同时我们还要专注的焦点之一就是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在城市水利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重视这类问题的发生,要研究和开发相关的措施和方法,充分利用水资源可以再生的特点发展循环水、中水、二次水等,同时配合相关的新技术和工艺的发展,积极促使其实现。
参考文献:
[1] 周军.浅谈城市水利与城市水利规划[j].广东水利水
电.2006.06.30.
[2] 徐向阳; 刘翔; 张磊.论中国城市水利规划、建设和管理[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4.01.15.
[3] 林贤忠.加强城市水利规划,促进可持续发展[j].中国水利.2002.04.15.
作者简介:卜婷婷,女,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中级工程师,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建筑工程管理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