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
一、名词解释1、信用媒介论:信用媒介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信用提供媒介,银行必须在先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放款。
因此,银行的负债业务优先于资产业务,并且前者决定着后者。
2、信用创造论:信用创造论认为,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超过其所接受的存款进行放款,且能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
所以,银行的资产业务优于负债业务并前者决定后者。
3、有效需求: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价格是全体资本家雇用一定数量的工从时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预期总收入。
它等于正常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总需求价格是指全体资本家提供一定就业量时,预期社会上购买他们产品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
4、流动偏好: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它决定了货币需求。
5、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至的以后,货币需求曲线就变成了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后人把这一直线部分称为“流动性陷阱。
”6、管理货币:指由国家控制其发行条件的货币,或者准许这种货币兑现为商品货币,或者采取其他方法使其与某种客观标准相联系,以保持一定的价值。
7、半通货膨胀: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凯恩斯称这种情况为“半通货膨胀”。
8、自然利率:借货资本之需求与储蓄的供给恰恰相一致时的利率,从而大致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之预期收益的利率。
9、货币需求: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就是指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10、投机动机: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
二、单选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1、在直接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素当中,费雪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A)A、货币的数量B、货币的流通速度C、存款通货的数量D、存款通货的流通速度2、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双解决(B)问题为中心。
货币金融学说(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李健)
第三节 利率理论
一、商品市场的均衡和IS曲线
1、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S(y)=I(i)式中S代表储 蓄,它与收入同方向变动,I代表投资,它与利率反方 向变动。
2、商品市场的均衡图。 3、IS曲线的导出。 4、IS曲线的特点。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LM曲线
1、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M=L式中M代表货币供给, 由中央银行行为决定;L代表货币需求,由交易性货币 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构成,它们分别取决于收入和 利率。
2、通货膨胀的治理:政府通过社会政策改变收入分配制 度。主要措施:
(1)通过合理税收制度改变收入分配。 (2)补助低收入家庭。 (3)政府掌握的资源从军工转为民用。 (4)提高失业者的文化技术水平以利于就业。 (5)制定逐步消除赤字的财政政策。 (6)预定实际工资增长率政策。 (7)奖出限入增加贸易顺差。
二、货币供应的决定与控制
1、现行的货币供应是中央银行被动地适应公 众货币需求的结果。
2、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是有限 度的。
3、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力在货币供应 的增加和减少方面是不均匀的。
三、内生货币供应论
1、银行的资产决定银行的负债。 2、金融媒介方面的创新作用。 3、企业创造的非银行形式支付扩大了信用规模。
策; 正确认识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政策理论与主张。
知识结构图
新古典综合派 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需求理论 利率理论 储蓄理论 通胀理论 货币政策
重点、难点提示
货币乘数论 商品市场的均衡和IS曲线 货币市场的均衡和LM曲线 货币需求的三个模型 利率的风险和期限结构理论 储蓄的决定因素和模型 储蓄与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的原因 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
第一节 货币供给理论
一、货币乘数论 1、简单乘数模型:m=1/r(m为货币乘数、r为法定存款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 4
一、名词解释1、拉&曲线税收与税率的函数关系是OAB曲线,当税率开始逐渐增高时,税收也随之上升;当税率增至C点时,税收达到最高额AC;当税率超过C点,税收额不但不增反而开始下降,当税率达到B点,将无人愿意工作和投资使税收额降为零。
2、储蓄结构配置储蓄结构配臵是指各种储蓄形式之间的结构状况。
3、合理预期合理预期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利用的信息,经过周密的思考和判断,形成切合未来实际的预期。
4、币中性只要存在合理的预期,货币就不会对经济发生实际性的作用,这就是货币中性。
5、金融深化金融深化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体制与该国家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刺激和互相制约的关系。
6、经济货币化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7、金融作用力主要是指金融对整体经济运作和经济发展的作用能力,一般通过对总体经济活动和经济总量的影响及其作用程度体现出来。
8、金融创新人们把应用于金融业的新技术、新型的金融市场、新的金融工具、新的金融交易和新型的金融服务这些以新型化、自由化、多样化为特征的新事物统称为金融创新。
二、单选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1、供给学派认为,在所有刺激投资的因素中,最为重要、最为有效因素的是(D)。
A.利率B. 资本品价格C. 预期受益D. 税率2、根据合理预期理论,最优的货币政策将是(B)。
A.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B. 单一货币政策C. 与实际经济增长相适应的货币政策D. 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3、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合理预期学派又被人们称为(D)。
A.新古典综合派B. 新恩凯斯学派C. 新剑桥学派D.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4、在合理预期的条件下,当中央银扩大货币供应量时,将要出现的情况有(C)。
A.物价不变,实际利率下降B. 物价上升,实际利率也下降C. 名义利率上升,实际利率不D. 名义利率不变,实际利率下降5、供给学派认为要实现货币限制,从理论上来说最有效的方法是(B)。
当代西方货币经济理论
当代西方货币经济理论当代西方货币经济理论的概述重商主义时期,配第(William)、洛克(Locke)等经济学家就开始研究货币,但直至今日,人们对货币的认识和争议仍在继续。
而自从以瓦尔拉斯一般均衡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将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割裂开以来,货币理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构造一个较现实的模型来使货币具有正价值。
此外,如何将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重新融合在一起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人们对货币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具有正价值的现代货币理论模型不断涌现和得到发展。
而新兴古典货币模型的出现更是为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尽管这些货币经济理论还远没有达到完全洞悉货币与实际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程度,但它们所作的有关货币经济分析的种种努力,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货币和进行货币的政策效应分析非常重要。
[编辑]早期货币经济理论研究在主流经济学理论中,均衡分析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起源是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
在瓦尔拉斯模型中,均衡价格形成的前提是市场出清,市场出清的结果是价格均衡的实现。
也就是说,在一般均衡理论所表述的完善市场中,均衡将形成的是一组组相对价格。
在这里,货币的价值为零,货币在模型分析中得不到研究。
那么,货币对经济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最早的解释源于货币数量论者,其中以Fisher 的交易方程最为著名。
按照早期货币数量论的观点,货币虽然不会对比价体系的形成产生影响,但会影响物价水平的变化。
在这里,经济活动被人为地划分为两个方面: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
瓦尔拉斯均衡模型解决的是实体经济中相对价格的形成,而早期的货币数量论解释的是绝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并由此形成了“货币中性论”或“货币面纱观”。
根据该货币数量论的观点,在无货币幻觉的前提下,名义货币量的变动,只会引起绝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不会导致均衡的相对价格的变动。
换言之,在经济分析中,抽象掉货币并不影响分析框架的完整性,货币的变动并不会导致经济变量的实际变化。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1-3)资料精
现代西方第一章导论:1936年以前西方金融理论第二章凯恩斯的货币金融学说第三章新剑桥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四章新古典综合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五章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说第六章哈耶克的货币金融学说第七章弗莱堡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八章瑞典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九章货币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十章供给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十一章合理预期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第十二章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新发展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通过学员要了解西方早期和近代金融理论的主要思想渊源和来龙去脉;辨析西方货币本质观中的金属主义和名目主义;了解早期和近代货币数量说的主要代表性观;点析银行主义和通货主义观点的差异;了解维克塞尔对金融理论的贡献和对当代金融理论的影响。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货币本质观n代表人物:以十六、十七世纪重商主义者为代表。
n主要观点:货币天然是贵金属,天然是财富,货币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货币多,财富就多。
生产只是创造财富,而流通则增加财富。
n简要评价一、货币金属观n 代表人物:早期有巴本、贝克莱、孟德斯鸠等;近代有克纳普等人。
n 主要观点:货币不是财富。
货币只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是换取财富的票券,是一种价值符号。
货币的价值是由国家规定的。
货币不具有商品性,没有实质价值,只是国家用法律规定的计算单位,只在名目上存在。
n简要评价。
二、货币名目观第一节货币本质观本世纪初,现代名目说盛行一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货币金属观占上风,恢复金本位制。
1933年的世界大危机后,国际金本位制崩溃,当代名目说以“管理通货论”的形式再度兴起,在西方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40余年。
在此期间,仍有人主张重建金本位制。
三、两种货币本质观在20世纪的交替发展第一节货币本质观第三节信用利息理论一、信用理论1.信用媒介论n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李嘉图、穆勒等。
n主要观点:银行的功能就是为信用提供媒介。
银行只有先接受存款,才能进行放款,因此银行的负债业务优先于资产业务,前者决定后者。
朱明zhubob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3
利率与物价
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一致的情况下,货币是中性的, 不影响物价;只有不一致时,货币失去中性,影 响物价(通过二者的差异)。 1、利率影响物价的传导机制P205 通过影响人们的收入及其分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利率影响物价的条件 人们预期的滞后性和不完全性 存在闲置或同质的生产资源 货币流量不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货币需求函数的分析
1、对上述货币需求函数的简化 1)假定U是相对稳定的(人的爱好在短期不会有大的变动) 2)将W看成常量考虑(财富的构成比例在短期也是相对稳定的) 3)认为dp/Pdt也可以忽略
5) Rb 和Re归结为市场利率i的作用
朱明工作室
4)Rm可以不考虑(货币收益率通常为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明工作室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的教训和治理措施 1、两次世界大战带来两次恶性通货膨胀 2、1948年西德的货币改革 3、治理战后通货膨胀的经验:减少货币 数量 4、反对以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观点 5、关于货币稳定与物价稳定的关系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第四节 金融体制与金融控制
朱明工作室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明工作室 社会市场经济秩序下的融资活动 1、三种融资方式: 通过自由市场筹集资金(信贷和直接融资:发行有价 证券) 通过提高物价的办法; 政府通过增发货币和增加税收的办法筹集资金 2、最优的筹资形式:人民股票 人民股票的定义与特点 人民股票的优越性 :对个人、企业和国家
朱明工作室 金融控制的重点和手段 1、金融控制的主要任务和重点P198 2、金融控制的手段 (1)利率手段:①再贴现率;②短期放款利率(“伦 巴德业务”);③证券回购协议利率 (2)流动性政策手段:①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② 改变再贴现的最高限额;③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九
9.2.1货币数量说与货币需求理论
• 将货币数量说作为货币需求理论 • 接受凯恩斯的货币的流动性分析的思 想和方法 • 先提出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Milton Friedman (1912 – 2006) 货币经济理论创始人,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获得者
9.2.2货币需求函数
卡甘的分析:
• 高能货币的增长主要是货币存量增长的原因; • 通货比率和准备金-存款比率的短期变化不明显; 结论:货币供应是外生的可控的
9.3.3货币供应增长率的确定
1.货币供应指标
M2较为恰当
2.货币供应增长率
货币供应量应以稳定的增长率增长
3.货币供应增长率在年内或季节内是否允许有所波动
弗里德曼对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完善: 1. 法定储备金的计算使用即期储备额 2. 使贴现率随市场自行变化 3. 取消货币供应量的季节调整 4. 货币增长率的目标长期不变 5. 货币总量的各组成部分使用统一的法定准备金率 6. 按照货币的长期增长率熨平债券额的增减 7. 取消所有回购等短期交易 8. 提前公布央行的购进计划并加以坚持
借用消费者选择理论来进行分析: 1、效用 2、收入水平 3、机会成本 货币需求的三类因素:
1.收入或财富的变化 • 长期收入代表财富总额 • 货币需求主要与非人力财富有关 2.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 机会成本——货币和其他资产的预期报酬率 • 物价的变动率衡量货币的预期报酬率 • 债券和股票收益率衡量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3.货币的效用——流动性效用及其影响因素
• 卡甘的通货比C/M,而不是C/D; • 使用准备金-存款比率R/D,而不是存款-准备金比率; • 若通货比和准备金-存款比率都不变,M直接决定于H; • 若基础货币H不变,M决定于通货比和准备-金存款比率;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教学的反思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教学改革的三个想法内容提要: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始于古希腊的先贤哲人,是一门旨在介绍西方货币金融学说发展的理论。
教师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认识了解金融现象,并结合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的教学过程中有几点体会:第一,该课程理论性比较强,适合以后立志做研究的同学,打好理论基础;第二,国内关于该课程的教材阐述方式各不相同,论述先后顺序也有差别,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突出重点;第三,教学中需要引入国外文献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更多金融学说的前沿问题。
关键词: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理论沿革;国外文献为什么要学习当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任何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这里定义一下当代,主要的时间段是20世纪初期一直到现在。
第一,因为在这一段时间内,货币金融学说的发展非常迅速,金融专业本科生所学习的专业基础课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的绝大多数内容来源于此;第二,我们需要注意一个问题,研究金融问题是为了更好的为经济服务,但重要的前提是需要了解金融理论产生的经济社会背景;第三,了解金融理论的发展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看待现在,展望未来。
担任当代货币金融学说的教学工作五年来,对于如何教学,有几点体会:一、货币金融学说的教学应有助于那些立志做金融理论研究的学生既然是金融理论的发展史,可以通过对它的梳理知道前人的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货币金融理论在西方已经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其发展历程可大致分为古典金融理论和现代金融理论两大阶段,在经历了从货币面纱论到货币经济论,再到金融经济论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后,逐渐技术化和标准化。
具体来说包括货币基本理论、储蓄理论、利息理论、银行经营管理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国际收支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等等。
货币金融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对所学金融学知识作一定的梳理。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
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需求理论 IS-LM分析法 菲利普斯曲线
货币政策理论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微观金融理论 国际货币金融理论 行为金融理论 金融监管理论
第二章 凯恩斯的金融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凯恩斯的金融理论
了解凯恩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影响; 掌握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与关系; 了解凯恩斯在货币基本理论方面的主要观点;
新自由主义的继承
反对国家干预、倡导自由经济、崇尚市场机制、注重理性分析 以经济理性人、完全竞争为基本假定,信奉价格机制和萨伊定律
坚持自由选择是经济活动规则,坚持市场机制是有效性,反对国家对经
济的干预
第一节 西方两大学经济思潮
新自由主义的新观点
承认政府的经济职能,但强调加以限制,主张政府主要职 能是提供公共产品 承认国家权力,反对滥用国家权力,特别反对政府对企业、 个人权力的不适当的限制、干预与伤害 主张运用国家权力保护企业、个人的权力和自由 反对政府采用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主张采用规则性的的 经济政策
国家不仅要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而且要防止出现新的市场失灵;
国家通过政策手段来缓解经济矛盾,调节供求,刺激消费和投资, 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第一节 西方两大学经济思潮
国家干预主义的理论依据:
否定萨依定律
供给不能自动创造需求,储蓄不能自动转化为投资
供给是需求的函数,需求不足必然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是任何社会难以避免的
第一节
凯恩斯理论综述
二、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课件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现代经济理论与金融理论的第一位大师:凯恩斯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货币本质观一、货币金属观(金属主义)以16、17世纪重商主义者为代表主要观点:1 货币天然是贵金属,天然是财富,货币必须具有金属内容和实质价值,货币多,财富就多2 生产只是创造财富的前提,流通才是财富的直接来源二、货币名目观主要观点:货币不是财富。
货币只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是换取财富的票券,是一种价值符号。
货币的价值是由国家规定的。
货币不具有商品性,没有实质价值。
只是国家法律规定的计算单位,只在名目上存在三、两种货币本质观在20世纪的交替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货币本质观占上风,恢复金本位制第二节货币数量说研究货币数量与物价之间的关系一、早期货币数量说主要观点:认为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升降是由货币数量的变化决定的。
货币数量增加所引起的物价上涨有一个传导过程。
并认为货币数量增加与物价上涨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等的比例关系二、近代货币数量说(18/19世纪)主要特征是运用数学方法作为分析工具1 现金交易数量说(甘末尔、费雪)主要观点:一定时期内用于交易的货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共同决定物价甘末尔的交易方程式MR=NEPM:货币流通数量R:货币流通速度MR:货币流量供给N:所交易的商品数量P:商品的价格E:交易次数NE:商品供给NEP:货币需求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V=PT MV/T=P费雪认为物价决定于以下三个因素:(1)流通的货币平均数量(2)流通货币效率V (3)商品的总数量T从流通角度分析货币数量与物价的关系2 现金余额数量观(马歇尔、庇古)(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观点:一定时期人们的现金余额即手持货币数量决定物价庇古的剑桥方程式1)公式:M=KPY(K货币形态的财富与总财富之间的比率,Y总财富,M货币供应数量)2)庇古认为人们拥有的财产与收入有三种用途:一是投资于事物形态,从事生产;二是用以直接消费;三是保持货币形态,形成现金余额,现金余额增加,货币流通速度就减慢,即使货币数量不变,货币也必然升值,物价必然下跌从贮藏角度分析货币数量与物价的关系第三节信用利息理论一、信用理论1 信用媒介论(亚当·斯密,李嘉图,穆勒)主要观点:银行的功能就是为信用提供媒介。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1. 引言货币金融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货币的发行、流通以及金融市场的运作等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开展,西方世界的货币金融学说也在不断演进和开展。
本文将介绍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和学派,并分析其对现实经济的影响。
2. 新古典货币理论新古典货币理论是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学派,该理论主张货币的价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并且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货币数量和利率水平。
新古典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化将影响价格水平和经济活动,因此货币政策应该通过调整货币供给量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3. 新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新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是对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的一种延伸和开展。
这一理论强调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认为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和不确定性。
新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主张货币政策应该注重实际经济状况和预期的管理,以防止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风险。
4. 供给学派货币理论供给学派货币理论强调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该学派认为,货币的增长会刺激经济活动和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供给学派货币理论主张货币政策应该注重货币供给的稳定和增长,以推动经济的开展。
5. 结构主义货币理论结构主义货币理论是对新古典货币理论的一种修正和扩展。
结构主义货币理论认为,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不能简单地通过市场机制来决定。
因此,结构主义货币理论主张货币政策应该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以实现经济的长期开展。
6. 实证研究除了理论研究,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这些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评估不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实证研究为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现实经济的运行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7. 总结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涵盖了多个学派和理论观点,每个学派都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不同的建议。
这些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于理解和应对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金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
1.国家干涉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内涵与中心看法是什么?两大思潮的主要分歧安在?国家干涉主义基本内涵:泛指要求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干涉,限制经济自由的一种理论与政策主张。
中心看法:国家应当、也有能力对经济运转推行管理和干涉,为市场和社会供应必需的经济服务;不该当不过经济次序的悲观保护者,而应是经济社会活动的踊跃参加者和干涉者。
经济自由主义基本内涵:泛指要求自由地从事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涉的一种理论和主张。
中心看法: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理,自动均衡,其理论中心在于市场的价钱体制。
即价钱体制拥有自动调理作用,实现供求均衡。
主要分歧:1.国家干涉主义主张对经济活动进行干涉和管理,而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涉的主张,倡导自由市场2.在运用博弈论研究钱币政策,经济自由主义的学者以为应当重申钱币政策的规则性以减少对市场的冲击;而国家干涉主义则主张采纳权变的钱币政策,以便相机调理钱币与经济运转。
3.在反古典革命与新古典宏观学派的较量中,前者以为市场价钱是富裕弹性的,供求能够自动实现均衡,只需存在合理预期,市场能够快速出清,而政府干涉只会损坏弹性价钱的调理体制,是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由。
相反新凯恩斯主义以粘性价钱思想为武器对微观市场失灵做出还击。
2.凯恩斯理论系统的主要内容和政策意义是什么?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系统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
其基本看法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应价钱和总需求价钱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
当总需求价钱大于总供应价钱时,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出商品的供应,资本家就会增雇工人,扩大生产;反之,总需求价钱小于总供应价钱时,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资本家或许被迫降价销售商品,或让一部分商品滞销,因没法实现其最低收益而裁汰雇员,缩短生产。
所以,就业量取决于总供应与总需求的均衡点,因为在短期内,生产成本和正常收益颠簸不大,因此资本家愿意供应的产量不会有很大改动,总供应基本是稳固的。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3
3.2.1借贷资金理论
1.借贷资金的供应与需求
市场利率不是由投资与储蓄决定而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所决定 当前储蓄 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 窖藏现金的启用 银行体系创造的新增货币量
• 资金的供给
当前投资 • 资金的需求 固定资产的重置与更新 新增的窖藏现金量
可贷资金供给 FS =S+ ∆M s ;可贷资金需求FD =I + ∆M d ;
0
温特劳布内生货币供给模型
3.2 利率理论
• 凯恩斯的观点:利率是一种纯货币现象;利率对有效需求 有决定性作用 • 新剑桥学派的利率理论同时包含货币和实物的因素——借 贷资金理论
3.2.1借贷资金理论
由D.H.Robertson首倡, 由其他经济学家发展, 最后由勒纳公式化
Dennis H. Robertson Abba P. Lerner, 1890-1963 1903-1982
用于满足商业性需要 商业性动机 决定于收入中的支出部分 货币流通主要在商品市场 投机性动机 用于满足金融性流通的需要 决定于公众的预期 用于满足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需要 公共权力动机 主要取决于政府的经济政策 对经济的影响是间接的、不确定的 • 货币需求七动机说是对凯恩斯三动机说的继承 • 二者又有所不同: 论述的角度不同 七动机说提出了政府的货币需求动机
1.货币需求的七个动机
• • • • • • • 产出流量动机 货币—工资动机 金融流量动机 预防和投机动机 还款和资本化融资动机 弥补通货膨胀损失的动机 政府需求扩张动机
2.货币需求的分类及特点
Weintraub将七个货币需求的动机归纳为三类: 商业性动机、投机性动机和公共权力动机
• 货币需求的特点
2.利率的作用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作业一及答案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作业题第一单元(第1——3章)一、名词解释1、信用媒介论2、信用创造论3、有效需求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5、资本边际效率6、流动偏好7、计算货币8、管理货币9、流动性陷阱10、交易动机11、投机动机12、半通货膨胀13、社会政策14、萨伊定律15、自然利率16、现金余额17、消费倾向18、货币需求19、预防动机20、投机动机二、单选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
)1、在直接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素当中,费雪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
A 货币的数量B 货币的流通速度C 存款通货的数量D 存款通货的流通速度2、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问题为中心。
A 需求B 就业C 货币D 价格3、凯恩斯认为现代货币的生产弹性具有以下特征()。
A 为正B 为零C 为负D 不可确定4、凯恩斯认为()是变动货币供应量最主要的方法。
A 公开市场业务B 再贴现C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 财政透支5、凯恩斯认为变动货币供应量所产生的直接效果是()。
A 物价的波动B 生产的波动C 需求的波动D 利率的波动6、凯恩斯认为与现行利率变动方向相反的是货币的()需求。
A 交易B 预防C 投机D 所有7、凯恩斯认为货币交易需求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 收入B 财富C 利率D 心理8、凯恩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储蓄与投资的主要关系是()。
A 储蓄与投资一致B 储蓄大于投资C 储蓄小于投资D 不确定9、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病根在于()。
A 资本过于集中B 资本主义私有制C 有效需求不足D 政府干预过多10、提出累积过程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A 西尼尔B 庞巴维克C 维克塞尔D 马歇尔11、文特劳布认为货币需求的产出流量动机由()决定。
A 居民的行为B 企业的行为C 资本所有者的行为D 劳动者的行为12、文特劳布认为投机性动机货币需求形成了货币的()流通。
A 商业性B 资本性C 金融性 E 无序性13、文特劳布认为当货币向商业性流通转移时影响的是()。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学习课件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学习课件一、对本课程的性质认识与学习要求“现代货币金融学说”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金融学专业(本科)所开设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必修课,它以货币为主要对象,重点研究货币与经济的关系及货币对经济的影响。
它主要通过对利率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阐述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等问题,从而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学习现代货币金融学说这门课程,要求掌握其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在学习中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理解与记忆、原则与方法的关系。
在学习与理解过程中,还要注意本课程理论性较强的特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比较完整地掌握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基本理论构架,并能把它们运用于实践当中。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由于现代西方货币金融理论方面的学派较多,观点也比较复杂,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货币的基本概念、利率的决定理论、货币的需求和供给理论、金融深化和增长理论、理性预期学说、货币政策及其有效性等几个方面。
三、对教学层次的要求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分成一般了解、了解、掌握、重点掌握等四个层次要求。
属一般了解层次的,不作考试要求;属于了解层次的,考试时所占份量较轻;属于掌握和重点掌握层次的,是考试的重点,对这部分内容一定要重点掌握。
根据上届要求,第一章和第十二章不作为重点学习。
导论是概述,相当于引论,是为了学习后面的重点内容做铺垫,第十二章是为了进一步开拓知识面设计的。
重点内容是第二章至第十一章的内容。
第二章,凯恩斯的货币金融学说重点内容和基本要求这一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凯恩斯理论产生的背景、影响、及其理论体系和政策主张,内容比较多,在这么多的内容中,大家重点掌握以下这些内容:1、凯恩斯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2、国定货币论与外生货币供应论3、货币的三大特征凯恩斯提出货币有三大特征,即生产弹性等于零,替换弹性几乎等于零,具有周转灵活性且保藏费用低,大家应该记住这三个特征。
当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1
)
• 市场出清理论(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市场出清假设是说,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 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有了这种灵活性, 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
1.4.3 20世纪货币金融学说的主要特点
• 20世纪30年代后:国家干预主义成为主导,更为关注宏 观金融领域,但与货币主义的角度和特点不同。
方仍处于并存对峙之势,并且分别按其自己的命题进行着不同方向的研究。但从 总体上看,两大经济学阵营的对立与争斗性在逐步淡化,而共识与包容性在逐渐 增加。 西方两大经济学思潮的交替起伏不仅对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和经济政策的实 施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西方货币金融学说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早期 在带有浓厚国家干预主义色彩的重商主义盛行时,相对重视宏观层面的货币问题 研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货币学说。17世纪中叶以后,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占据主 导地位,在货币金融理论研究方面相应地体现了注重微观因素、倡导市场机制的 特征。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大经济学思潮于伯仲之间并行发展,金融理 论的发展呈现多元化。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几乎平分秋色,金融理论的发 展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面对世界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特点,两大经济学阵营的经 济学家们分别围绕着金融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性、金融脆 弱性与金融监管、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等问题 展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在一些新兴的诸如数理金融学、金融工 程学、行为金融学和信息金融学等研究领域,仍然可以看出两大经济学阵营的分 歧。
国 家 干 预 主 义
经 济 自 由 主 义
(注:对经济学派的划分不能一概而论)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学习要点提示(六)2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学习要点提示(六)第六章瑞典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一.哈耶克经济理论的特点在当代新经济自由主义流派中,最彻底的要数哈耶克的经济自由主义。
它形成30年代,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特别是在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盛行的年代,哈耶克始终坚持和宣扬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这使他本人成为当代西方久负盛名的经济自由主义者。
如同其他新经济自由主义流派一样,哈耶克的新经济自由主义坚信市场经济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因而自身具备了完善性。
他认为,私有企业和自由竞争能释放最大的生产潜力,最优地配置资源,所以私有制和竞争是最佳的经济制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只会破坏市场经济的内在和谐,阻碍私有制和竞争的优势发挥,因此是有害无益的。
可见,在注重市场机制、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大方向上,哈耶克与其他经济自由义流派是一致的。
然而,在许多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方面,哈耶克的新经济自由主义又具有如下特征:1.理论上坚持最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2.分析方法上注重规范经济学,轻视实证经济学;3.政策主张上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
二.中立货币说的主要内容1.中立货币的概念中立货币的概念,最早是由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提出的。
他认为如果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完全一致,就将排除货币对于经济的影响,使得在货币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均衡仍取决于实物因素。
这种情况下的货币就具有中立性。
因此,货币的中立性是指货币通过自身的均衡,保持对于经济过程的中立性,既不发挥积极作用,也不产生消极影响,使经济在不受货币因素的干扰下,仍由实物因素决定其均衡。
然而,保持货币的中立性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必须使市场利率等于自然利率。
一般物价水平稳定,经济保持均衡是货币中立的重要标志。
金融体系或银行体系的任务就在于使货币供应量随生产的扩大而增加,不断地调整市场利率,使之接近并等于自然利率,从而保持货币中立性,维护物价稳定和经济均衡。
因此,维克塞尔中立货币概念的实质,是用调节市场利率等于自然利率的办法来保证货币的中立性,阻隔货币对于经济的重大影响,消除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的重大差别。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
信用创造论的主要观点
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 能超过其所接受的存款进行放款,且能用放 款的办法创造存款。所以,银行的资产业务 优先于负债业务并前者决定后者。银行通过 信用的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以 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素就变为五个:(1)货币的数量M;(2)货币的流通速
度V;(3)存款通货的数量M’;(4)存款通货的流通速
度V’;(5)商品交易的数量T等。最为主要的因素是货
币数量M。
•
费雪还指出,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但是
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完全保持相同的比例。
•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
马歇尔的现金余额说
货币的价值决定于全国居民用通货保持的实物价值 与信用货币数量的比例。若货币数量不变而实物价值 变动,则货币的价值随之作正比例变动,若实物价值 不变而货币数量变动,则货币价值便随之作反比例变 动。他把人们用通货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称为“实物 余额”,把与保持的实物价值相应的通货数额称为 “现金余额”。因此,马歇尔的这种表述被称为“现 金余额数量说”。
• 投资决定储蓄论
储蓄与投资不是通过利率的自然调节达到,是通过收 入的变化 实现;资本主义国家投资不足,投资小于 储蓄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 利率下降,人们抛出债券增加货币持有 量;利率上升,人们购买债券。
• 流动性陷阱:利息收入太低,每个人都 宁愿持有现金,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
PPT文档演模板
现代西方货币金融学说
第四节 利息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内涵与核心观点是什么?两大思潮的主要分歧何在?国家干预主义基本内涵:
泛指要求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干预,限制经济自由的一种理论与政策主张。
核心观点:
国家应该、也有能力对经济运行实行管理和干预,为市场和社会提供必要的经济服务;不应该只是经济秩序的消极保护者,而应是经济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干预者。
经济自由主义基本内涵:
泛指要求自由地从事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的一种理论和主张。
核心观点:
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动均衡,其理论核心在于市场的价格机制。
即价格机制具有自动调节作用,实现供求平衡。
主要分歧:
1.国家干预主义主张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管理,而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提倡自由市场
2.在运用博弈论研究货币政策,经济自由主义的学者认为应该强调货币政策的规则性以减少对市场的冲击;而国家干预主义则主张采用权变的货币政策,以便相机调节货币与经济运行。
3.在反古典革命与新古典宏观学派的较量中,前者认为市场价格是富有弹性的,供求可以自动实现平衡,只要存在合理预期,市场能够迅速出清,而政府干预只会破坏弹性价格的调节机制,是造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
相反新凯恩斯主义以粘性价格思想为武器对微观市场失灵做出反击。
2.凯恩斯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政策意义是什么?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决就业问题为中心,而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
其基本观点是:
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
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超过商品的供给,资本家就会增雇工人,扩大生产;反之,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资本家或者被迫降价出售商品,或让一部分商品滞销,因无法实现其最低利润而裁减雇员,收缩生产。
因此,就业量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点,由于在短期内,生产成本和正常利润波动不大,因而资本家愿意供给的产量不会有很大变动,总供给基本是稳定的。
这样,就业量实际上取决于总需求,这个与总供给相均衡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
凯恩斯进一步认为,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基本心理因素以及货币数量。
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它决定消费需求。
一般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往往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呈现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于是引起消费需求不足。
投资需求是由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这两个因素的对比关系所决定。
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它会随着投资的增加而降低,从长期看,呈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规律,从而减少投资的诱惑力。
由于人们投资与否的前提条件是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利率(此时才有利可图),当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时,若利率能同比下降,才能保证投资不减,因此,利率就成为决定投资需求的关键因素。
凯恩斯认为,利息率取决于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它决定了货币需求。
在一定的货币供应量下,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越强,利息率就越高,而高利率将阻碍投资。
这样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存在流动偏好两个因素的作用下,使得投资需求不足。
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将产生大量的失业,形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因此解决失业和复兴经济的最好办法是政府干预经济,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开支,降低利息率,从而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总之,凯恩斯认为,由于存在“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从而既引起消费需求不足,又引起投资需求不足,使得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和失业,这是无法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的。
他进一步否定了通过利率的自动调节必然使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的理论,认为利率并不是取决于储蓄与投资,而是取决于流动偏好(货币的需求)和货币数量(货币的供给),储蓄与投资只能通过总收入的变化来达到平衡。
不仅如此,他还否定了传统经济学认为可以保证充分就业的工资理论,认为传统理论忽视了实际工资与货币工资的区别,货币工资具有刚性,仅靠伸缩性的工资政策是不可能维持充分就业的。
他承认资本主义社会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外,还存在着“非自愿失业”,原因就是有效需求不足,所以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出现小于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均衡。
这样,凯恩斯在背叛传统经济理论的同时,开创了总量分析的宏观经济学。
政策意义:
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的核心是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
3.新剑桥学派的利率理论与凯恩斯学派的利率理论有何异同?
相同点:
新剑桥学派坚持凯恩斯的基本观点,特别注重货币金融因素对经济的影响,把金融理论放在经济理论的重要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对凯恩斯的金融理论进行了拓展,在货币需求理论方面,新剑桥学派沿用凯恩斯的分析方法,将凯恩斯的三动机说扩充为七动机说,并将由相近形成的货币需求分成三大类,分别研究它们的不同特性及对经济的影响。
不同点:
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主张:
1.实现充分就业需要以利率为杠杆,刺激有效需求,其方式是实行刚性的工资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
因为伸缩性的工资政策是无法操作的。
2.货币政策的作用与其他政策的局限。
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特别是再危机时期,会被流动性偏好吸收。
所以要配之以赤字财政政策,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新剑桥学派政策主张的特点:
1.强调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的不稳定性,其目标不是保持经济的均衡,而是改善经济的失调;
2.把社会政策放在首位,并注重财政政策,轻视货币政策。
4.什么是内生货币供应论它与凯恩斯的外生货币供应论何异同?
内生货币供应论是由新古典综合学派提出的,其主要观点是货币当局无法对信贷供应实行完全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已成为一个内生变量。
货币供应量主要由银行和企业的行为所决定,而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又取决于经济体系内的许多变量,中央银行不可能有效地限制银行和企业的支出,更不可能支配他们的行动。
因此,货币供应量是由经济体系内部诸多变量决定并影响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货币供应量的多少是由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和公共的行为共同决定的。
相同点:
二者都是由中央银行可以操纵的,不同点:
除了中央银行的政策行为外,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行为、收入水平的变化以及公众对金融资产的偏好程度等也对货币供应量起着决定的作用,也就是说,货币供应量主要是由经济决定的,而不是主要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因此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就不可能是绝对的,而只能是相对的。
5.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在政策取向上与原凯恩斯主义有何异同点?
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了原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信条,在三个命题上保持一致:
①劳动市场上经常存在超额劳动供给;②经济中存在着显著的周期性波动;③经济政策在绝大多数年份是重要的。
但是新凯恩斯主义并不是对原凯恩斯主义的简单因袭,而是认真对待各学派对原凯恩斯主义的批判,对原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进行深刻地反省,同时吸收并融合各学派的精华和有用的概念、论点,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凯恩斯主义。
在具体的经济分析方法和理论观点上,新旧凯恩斯主义存在重要差别,主要体现在非市场假设上。
新凯恩斯主义以工资和价格粘性取代了原凯恩斯主义的工资刚性假设,并添加了原凯恩斯主义模型所忽略的两个假设:
①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即厂商追逐利润最大化和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②理性预期假设。
新凯恩斯主义阐明了,在经济中出现需求或供给冲击后,工资和价格粘性使市场不能出清,经济会处在非均衡状态,即使有理性预期的存在,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将起到积极作用,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与原凯恩斯主义学派相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强调工资和价格的粘性而非完全刚性,并试图对这种粘性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说明非自愿失业、普遍生产过剩的可能性以及政府经济政策的作用。
第二,强调并从微观角度入手阐明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他们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研究了经济中存在的实际刚性、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昂贵性、调整的成本因素等,从而说明了企业的最优定价行为及其宏观经济含义。
证明在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并不能引导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主体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利益,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境界,恰恰相反,“看不见的手”导致了“协调失败”(Coordination Failures),出现了长期的市场非均衡和社会福利的巨大损失。
第三,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他们以需求冲击为假定,着重论证了企业为什么总是拒绝及时随总需求的变动而调整价格和工资,这种微观行为反映到宏观经济层面又如何导致总产出和就业的变动。
因此,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这种市场机制的失效问题,由于货币的非中性,政府的经济政策可以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