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数学乘法运算定律内容PPT演示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数学乘法运算定律内容PPT演示](https://img.taocdn.com/s3/m/4c66723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3.png)
25×4=100
4×25=100
25×4
=
4×25 它 生 活 在 沙 漠里, 不需要 水源也 可以生 存,它 的形状 像手掌 一样, 并且满 身长着 细细的 像针一 样的刺 。记得 上次妈 妈刚买 回的仙 人掌, 不知道 是谁把 它放在 凳子上 了,我 也没注 意一屁 股坐上 去了疼 得我嗷 嗷大叫 。
它 生 活 在 沙 漠里, 不需要 水源也 可以生 存,它 的形状 像手掌 一样, 并且满 身长着 细细的 像针一 样的刺 。记得 上次妈 妈刚买 回的仙 人掌, 不知道 是谁把 它放在 凳子上 了,我 也没注 意一屁 股坐上 去了疼 得我嗷 嗷大叫 。
你能再举几个 这样的例子吗?
125×8 = 8×125 25×8= 8×25
法交换律。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 个因数,则可以写成: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生存,它的形状像手掌一样,并且满身长着细细的像针一样的刺。记得上次妈妈刚买回的仙人掌,不知道是谁把它放在凳子上了,我也没注意一屁股坐上去了疼得我嗷嗷大叫。
a×b=b×a
它 生 活 在 沙 漠里, 不需要 水源也 可以生 存,它 的形状 像手掌 一样, 并且满 身长着 细细的 像针一 样的刺 。记得 上次妈 妈刚买 回的仙 人掌, 不知道 是谁把 它放在 凳子上 了,我 也没注 意一屁 股坐上 去了疼 得我嗷 嗷大叫 。
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 它生活在沙漠里,不需要水源也可以生存,它的形状像手掌一样,并且满身长着细细的像针一样的刺。记得上次妈妈刚买回的仙人掌,不知道是谁把它放在凳子上了,我也没注意一屁股坐上去了疼得我嗷嗷大叫。
加法结合律: (a + b ) + c = b + (a + c)
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人教版(共12张ppt)
![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人教版(共1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9c5ea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c.png)
用字母表示为: 生1:计算10-6.8时,可பைடு நூலகம்把10看成10.0,列竖式时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来算,然后把小数点移下来,所以10-6.8=3.2(元)。
五、教学过程:
用字母表示数
(a+b)×c=a×c+b×c ,但是摸出红球的次数都会比摸出蓝球的次数少。(也有可能出现红球比蓝球多的情况,但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
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
运算定律
第5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2)
一、新课导入
我们复习下已经学习过的乘法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二、新课讲授 这次植树活动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
①一共25个小组 ②每组4人负责挖坑、种树 ③每组2人负责抬水、浇树
先求每个小组里有多少人,再求 先分别求出负责挖坑、种树的和抬水、浇
(1)35×(3+8)= 35× 3 +35× 8 (2)(16+45)× 4 = 16×4+ 45 ×4 (3)27× 9 + 54 ×9 =( 27 +54)×9
乘法分配律,可以正着用,也可以反着用。
四、课堂小结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 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在钟(学具钟)面上分别拨出秒针走过的20秒、35秒、40秒、53秒的时间
(3)一个同学负责摇匀,一个同学负责摸球,一个同学负责记录。其他同学监督并合计。 学生经过本单元学习,认识了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了符号意识。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汇报。
根据银子总数相等这一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设有x位客人。 4x+4=8x-8 (二)认识计量“秒”的工具及分与秒的进率(10分) 3、玩了一天,小丽准备乘出租车回家了。出租车上有数学问题吗? 3.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开放课堂,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在“观察——计算——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五、教学过程:
用字母表示数
(a+b)×c=a×c+b×c ,但是摸出红球的次数都会比摸出蓝球的次数少。(也有可能出现红球比蓝球多的情况,但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
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
运算定律
第5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2)
一、新课导入
我们复习下已经学习过的乘法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二、新课讲授 这次植树活动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
①一共25个小组 ②每组4人负责挖坑、种树 ③每组2人负责抬水、浇树
先求每个小组里有多少人,再求 先分别求出负责挖坑、种树的和抬水、浇
(1)35×(3+8)= 35× 3 +35× 8 (2)(16+45)× 4 = 16×4+ 45 ×4 (3)27× 9 + 54 ×9 =( 27 +54)×9
乘法分配律,可以正着用,也可以反着用。
四、课堂小结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 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在钟(学具钟)面上分别拨出秒针走过的20秒、35秒、40秒、53秒的时间
(3)一个同学负责摇匀,一个同学负责摸球,一个同学负责记录。其他同学监督并合计。 学生经过本单元学习,认识了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了符号意识。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汇报。
根据银子总数相等这一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设有x位客人。 4x+4=8x-8 (二)认识计量“秒”的工具及分与秒的进率(10分) 3、玩了一天,小丽准备乘出租车回家了。出租车上有数学问题吗? 3.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开放课堂,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在“观察——计算——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乘法运算定律课件》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乘法运算定律课件》精品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e613a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2.png)
4.综合运用
①一台抽水机每小时抽水25吨,照这 样计算7台抽水机4小时可以抽水多少 吨?
25×7×4
= 25×4×7 =100×7 =700(吨)
答:可以抽水700吨。
4.综合运用
②学校新买进电视机和电脑各28台,其 中电视机每台1750元,电脑每台3250 元,这批设备一共花了多少元?
28×1750+28×3250
名称
字母式子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加法法交结换合律律:a×b=b×a
乘法结合律 (a×b) ×c = a× (b×c)
乘法分配率 (a+b) ×c=a×c+b×c
减法的性质 a – b – c= a – (b+c)
除法的性质 a÷b÷c= a÷(b×c)
= 28×(1750+3250) = 28×5000 =140000(元)
答:这批设备一共花了140000元。
5.挑战题
5+10+15+20+……+95+100
= (5+100 ) +(10+95)…(50+55)
=105×10 =1050
提示一:
一共有几个数相加?
提示二:
两个一组两个一组相 加,每组的和是几? 共几组?
课后小
结 Add You Text Here Add You
Te x t
Here
课堂小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 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 方。
பைடு நூலகம் 课后作业
最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优质课件
![最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deee2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c.png)
35×5×20 =35×(5×20) =35×100 =3500
25×(4+8) =25×4+25×8 =100+200 =300
51
典型例题
2.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29+22+78=29+100 35×16=35×2×8 123-68+32=123-(68+32) 102×56=100×56+2 12×97+3=12×100
35
小试牛刀
2.填一填。(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在 里填上适
当的运算符号)
25
×
42
50
1 00
1 050
观察左边的竖式: 先算25× 2 =50 , 再算25× 40 = 1000 , 最后算 50 + 1000 = 1050,
即25×42=25×( 40 + 2 )=25× 40 + 25× 2
探究点
乘法分配律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用到哪些条件?
根据题意,你能列式 解答吗?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28
探索新知
方法一: (4+2)×25
方法二: 4×25+2×25
=6×25
=100+50
=150
=150
1.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 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等式吗?至少写出4组。
40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41
目录
01 课前导入 03 学以致用
02 新课精讲 04 课堂小结
42
课前导入
43
情景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法的 运算定律,今天我们继续来 探究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44
新课精讲
45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 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运算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 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运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d853c2ff00bed5b9f31dde.png)
可编辑ppt
28
作业: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35×37+37×65 (2)72×101-72
(3)264×332-264×32 (4)99×196+196
(5)8×(125+25)
(6)25×104
(7)36×(100-2)
(8)125×32×25
可编辑ppt
29
第四招 拓展应用
6 × 230 + 60×77 =6 × 230 + 6 × 770
=3939
可编辑ppt
21
可编辑ppt
22
943×67+943×33 =943×(67+33) =943×100 =94300
35×103-35×3 =35×(103-3) =35×100 =3500
67个943加上33个943是100个943
应用乘法分配律
103个35减去3个35是多少个35?
应用乘法分配律的推广
可编辑ppt
23
想一想该怎么算?
6599 +65×1 =65×(99+1)
=65×100 99个65加上1个65是100个65 =6500
可编辑ppt
24
你能用两种方法计算吗?
88×125
法一:
方法二:
88×125
88×125
=8×11×125 =(80+8)×125
=11× (8×125) =80×125+8×125
=11× 1000
=10000+1000
=11000
=11000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可编辑ppt
25
例4、25×88
=25×(80+8)88分成(80+8)
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人教版(18张PPT)
![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人教版(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b1d1bc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6c.png)
25×8×13 =200×13 =2600(元)
答:买这些书一共花了2600元。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为:a×b=b×a
1.口算。
课后练习
15×6=90 25×4=100 16×5=80
45×2=90 18×5=9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源自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发现乘法交换律,并用 字母表示。
2.经历发现归纳的过程,提高类比、分析、 概括的能力。
导入新知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66+15+34 =66+34+15 =100+15 =115
122+67+278 =122+278+67 =400+67 =467
125×8=1000
20×5=100 52×5=260 25×8= 200
2.说一说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3+18=18+23 加法交换律 4×75×25=4×25×75 乘法交换律 36+86+64=36+64+86 加法交换律 18+125+75=18+(125+75) 加法结合律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25×21×8 =125×8×21 =1000×21 =21000
4×4×25 =4×25×4 =100×4 =400
20×11×5 =20×5×11 =100×11 =1100
5×65×2 =5×2×65 =10×65 =650
4.学校图书室买回13包书,每包8本,每本25元,买这些书 一共花了多少钱?
1、多媒体出示两个电视屏幕并设问:如果这两个电视播放动画片,你选择哪一个看?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师小结: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有的物体的面大一些,有的小一
答:买这些书一共花了2600元。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为:a×b=b×a
1.口算。
课后练习
15×6=90 25×4=100 16×5=80
45×2=90 18×5=9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乘法运算定律源自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发现乘法交换律,并用 字母表示。
2.经历发现归纳的过程,提高类比、分析、 概括的能力。
导入新知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66+15+34 =66+34+15 =100+15 =115
122+67+278 =122+278+67 =400+67 =467
125×8=1000
20×5=100 52×5=260 25×8= 200
2.说一说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3+18=18+23 加法交换律 4×75×25=4×25×75 乘法交换律 36+86+64=36+64+86 加法交换律 18+125+75=18+(125+75) 加法结合律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25×21×8 =125×8×21 =1000×21 =21000
4×4×25 =4×25×4 =100×4 =400
20×11×5 =20×5×11 =100×11 =1100
5×65×2 =5×2×65 =10×65 =650
4.学校图书室买回13包书,每包8本,每本25元,买这些书 一共花了多少钱?
1、多媒体出示两个电视屏幕并设问:如果这两个电视播放动画片,你选择哪一个看?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师小结: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有的物体的面大一些,有的小一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3.2 乘法运算定律53-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3.2 乘法运算定律53-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962a03c1c708a1294a44c1.png)
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 a+b=b+a
• 两个因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 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乘法 交换律吗?
•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 ▲ × ★= ★ × ▲
• a×b=b×a
三、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结合律
(一)独立解决问题
问题: 1.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一、复习引入
问题:1.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二、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交换律
(一)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问题:从图中你都知道了 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理解 这些信息的?
每组4人负责挖坑、 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每组一共6人。) 每组要种5棵树, 每棵树要浇2桶水。 (6人对应5棵树,每棵树 要浇2桶水。)
观察上面的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5×5)×2 = 25×(5×2)
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32×4)×5=32×(4×5) (45×2)×4=45×(2×4) (61×8)×5=61×(8×5)
三、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结合律
(二)迁移学习经验概括规律 你能仿照加法结合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乘 法结合律吗?
2.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 些条件? 一共25个小组, 每组种5棵树, 每棵树浇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解法一: 第一步: 先算一共要种多少树?
25×5=125(棵)
第二步: 再算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25×2=250(桶)
(25×5)×2
列成综合算式是:
=125×2
• 两个因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 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乘法 交换律吗?
•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 ▲ × ★= ★ × ▲
• a×b=b×a
三、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结合律
(一)独立解决问题
问题: 1.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一、复习引入
问题:1.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二、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交换律
(一)收集信息,明确条件问题
问题:从图中你都知道了 哪些信息?你是怎样理解 这些信息的?
每组4人负责挖坑、 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每组一共6人。) 每组要种5棵树, 每棵树要浇2桶水。 (6人对应5棵树,每棵树 要浇2桶水。)
观察上面的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5×5)×2 = 25×(5×2)
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32×4)×5=32×(4×5) (45×2)×4=45×(2×4) (61×8)×5=61×(8×5)
三、在情境中初步感知乘法结合律
(二)迁移学习经验概括规律 你能仿照加法结合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乘 法结合律吗?
2.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 些条件? 一共25个小组, 每组种5棵树, 每棵树浇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解法一: 第一步: 先算一共要种多少树?
25×5=125(棵)
第二步: 再算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125×2=250(桶)
(25×5)×2
列成综合算式是:
=125×2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PPT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PPT](https://img.taocdn.com/s3/m/bf0caf5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4e.png)
第九页,共二十页。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有4人负责挖坑、种 树,2人负责抬(Tai)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 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我先计算每组 有多少人。
我先分别计算种树 的人数和浇水的人 数。
(4+2)×25 =6×25
=150(人)
第十页,共二十页。
4×25+2×25 =100+50 =150(人)
25×200+25×4=( 25) ×( _____2+00____) 4
第十五页,共二十页。
1、用乘法分配(Pei)律计算。 102×43
方法一 :(100+2)×43
=100×43+2×43 =4300+86
=4386
方法二 102×(40+3)
=102×40+102×3 =4080+306
=4386
想一想:a ×(b + c )
a ×(b + c ) = a × b + a × c
第十二页,共二十页。
下面哪个算(Suan)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 的画“×”
56×(19+28) =56×19+28 32×(7×3)=32×7+32×3
(× )
(× )
64×64+36×64=(64+36) (√ )
(4+2)× 25 = 4 ×25 + 2 ×25
= 25×(4 + 2) 25 ×4 + 25 ×2
两个数的和与(Yu)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 它们与(Yu)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个叫做乘法分配律。
第十一页,共二十页。
乘(Cheng)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有4人负责挖坑、种 树,2人负责抬(Tai)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 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我先计算每组 有多少人。
我先分别计算种树 的人数和浇水的人 数。
(4+2)×25 =6×25
=150(人)
第十页,共二十页。
4×25+2×25 =100+50 =150(人)
25×200+25×4=( 25) ×( _____2+00____) 4
第十五页,共二十页。
1、用乘法分配(Pei)律计算。 102×43
方法一 :(100+2)×43
=100×43+2×43 =4300+86
=4386
方法二 102×(40+3)
=102×40+102×3 =4080+306
=4386
想一想:a ×(b + c )
a ×(b + c ) = a × b + a × c
第十二页,共二十页。
下面哪个算(Suan)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 的画“×”
56×(19+28) =56×19+28 32×(7×3)=32×7+32×3
(× )
(× )
64×64+36×64=(64+36) (√ )
(4+2)× 25 = 4 ×25 + 2 ×25
= 25×(4 + 2) 25 ×4 + 25 ×2
两个数的和与(Yu)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 它们与(Yu)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个叫做乘法分配律。
第十一页,共二十页。
乘(Cheng)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 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运算(课堂PPT)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 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运算(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bb7cadc8804d2b160b4ec0e9.png)
11
想 想做 做
38×7+62×7 =(38+ 62)×7 =100 ×7 = 700
12
用简便方法计算。
5×23+5×37 152×8+148×8 =5×(23+37) = (152+148) × 8
=5×60
=300×8
=300
=2400
13
34×72+ 34×28 =(72+28) ×34 =100 ×34 =3400
3
4
乘法分配律简算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 观察算式找规律(观察数和运算符号) 第二步 根据规律巧变化(保证左右结果不变) 第三步 认真书写会检验(检查算式和结果)
5
1、根据乘法分配律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
2
(42+35)×2=42× +35×
74
74
74×(20+1)=
× 15
20+ 45
×1
39×15+39×45=394×3( 1+2 )
我能行:
39 ×101
=39 ×(100+1) =39 ×100 + 39 ×1
=3900 + 39
=3939
21
22
943×67+943×33 =943×(67+33) =943×100 =94300
35×103-35×3 =35×(103-3) =35×100 =3500
67个943加上33个943是100个943
=3000
=59×(100+2)
=59×100+59×2 乘法分配律 =5900+118 =6018
27
拓展练习
想 想做 做
38×7+62×7 =(38+ 62)×7 =100 ×7 = 700
12
用简便方法计算。
5×23+5×37 152×8+148×8 =5×(23+37) = (152+148) × 8
=5×60
=300×8
=300
=2400
13
34×72+ 34×28 =(72+28) ×34 =100 ×34 =3400
3
4
乘法分配律简算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 观察算式找规律(观察数和运算符号) 第二步 根据规律巧变化(保证左右结果不变) 第三步 认真书写会检验(检查算式和结果)
5
1、根据乘法分配律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
2
(42+35)×2=42× +35×
74
74
74×(20+1)=
× 15
20+ 45
×1
39×15+39×45=394×3( 1+2 )
我能行:
39 ×101
=39 ×(100+1) =39 ×100 + 39 ×1
=3900 + 39
=3939
21
22
943×67+943×33 =943×(67+33) =943×100 =94300
35×103-35×3 =35×(103-3) =35×100 =3500
67个943加上33个943是100个943
=3000
=59×(100+2)
=59×100+59×2 乘法分配律 =5900+118 =6018
27
拓展练习
四年级数学下册 乘法的运算定律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 乘法的运算定律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063403ba1aa8114431d9e7.png)
13038+130 61+ 130
(25+30)4
125 32 12040 825
8 4
19 3519+65 19 38250 4
38250 4 3412+34 56+ 3432 13038+130 61+ 130
(25+30)4
125 32
12040 825
应用的是 乘法的结合律 什么定律 应用的是 乘法的交换律 什么定律
98 11 125 = 911 8 125 = (911) ( 8 125)
说出计算的步骤:
2511 40 23
525 4 20
(22+25)4 = 224+25 4
乘法的分配律 应用的是 什么定律
(40+8)125
6599 +65
Hale Waihona Puke 2825 = 74 25 = 7(4 25)
为什么写 乘法的结合律 成7应用的是 4 什么定律
第一步应该怎么算:
12524
2536
4
8
3
9
1634+84 34 = 34(16 +84)
乘法的分配律 应用的是 什么定律
找出相同的乘数:
516+5 24
3624+19 24+ 4524 12927+129 27+ 129
10232 =(100+2)32 = 10032+2 32
以便应用结合律
为什么写 成100+2
怎样做最简便:
75101
66301
300
100
1
1
(25+30)4
125 32 12040 825
8 4
19 3519+65 19 38250 4
38250 4 3412+34 56+ 3432 13038+130 61+ 130
(25+30)4
125 32
12040 825
应用的是 乘法的结合律 什么定律 应用的是 乘法的交换律 什么定律
98 11 125 = 911 8 125 = (911) ( 8 125)
说出计算的步骤:
2511 40 23
525 4 20
(22+25)4 = 224+25 4
乘法的分配律 应用的是 什么定律
(40+8)125
6599 +65
Hale Waihona Puke 2825 = 74 25 = 7(4 25)
为什么写 乘法的结合律 成7应用的是 4 什么定律
第一步应该怎么算:
12524
2536
4
8
3
9
1634+84 34 = 34(16 +84)
乘法的分配律 应用的是 什么定律
找出相同的乘数:
516+5 24
3624+19 24+ 4524 12927+129 27+ 129
10232 =(100+2)32 = 10032+2 32
以便应用结合律
为什么写 成100+2
怎样做最简便:
75101
66301
300
100
1
1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3.3乘法运算定律 |人教新课标公开课(共25张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3.3乘法运算定律 |人教新课标公开课(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cea83451a37f111f0855b87.png)
35×201
35×200+35
强调:乘法分配律,可以正着用,也可以反着用
数
医院
判断正误
× 学
1 56×(19+28)= 56×19+28 〖 〗
× 2 (25+7)×4=25×4×7×4 〖 〗 × 3 32×(7×3 )=32×7+32×3〖 〗
√ 4 117×3+117×7= 117×(3+7) 〖 〗
√ 5 4×a+a×5=(4+5)×a〖 〗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 (a+b) ×c = a×c b×c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24+8)×125=2_4_×1_2_5+_8_×1_25 ❖ 25×(20+4)=25×2_0_+25×_4_ ❖ 45×9+ 55×9=(4_5_+5_5_) ×_9_ ❖ 8×27+73×8=8×(2_7_+_7_3)
乘法分配律
回顾:
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
忆一忆
1、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
a+b=b+a
2、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
(a+b)+c=a+(b+c)
返回
3、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
a×b=b×a
4、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
(a×b)×c=a×(b×c)
返回
同学们去植树,分成25个小组, 每组里4人负责种树、挖坑,2人负责 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植 树活动?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 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 4人负责挖坑、种树,有2人 负责抬水、浇树。
我先计算每组一 共有多少人。
(4+2)×25 =6×25 =150(人)
35×200+35
强调:乘法分配律,可以正着用,也可以反着用
数
医院
判断正误
× 学
1 56×(19+28)= 56×19+28 〖 〗
× 2 (25+7)×4=25×4×7×4 〖 〗 × 3 32×(7×3 )=32×7+32×3〖 〗
√ 4 117×3+117×7= 117×(3+7) 〖 〗
√ 5 4×a+a×5=(4+5)×a〖 〗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 (a+b) ×c = a×c b×c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24+8)×125=2_4_×1_2_5+_8_×1_25 ❖ 25×(20+4)=25×2_0_+25×_4_ ❖ 45×9+ 55×9=(4_5_+5_5_) ×_9_ ❖ 8×27+73×8=8×(2_7_+_7_3)
乘法分配律
回顾:
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
忆一忆
1、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
a+b=b+a
2、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
(a+b)+c=a+(b+c)
返回
3、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
a×b=b×a
4、乘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
(a×b)×c=a×(b×c)
返回
同学们去植树,分成25个小组, 每组里4人负责种树、挖坑,2人负责 抬水、浇树。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植 树活动?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 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 4人负责挖坑、种树,有2人 负责抬水、浇树。
我先计算每组一 共有多少人。
(4+2)×25 =6×25 =150(人)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运算定律PPT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运算定律PPT](https://img.taocdn.com/s3/m/5121921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c.png)
= 27×4×2527×(4×25) 67×868×7 =
=
课堂练习
1.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填一填。
50×30=()3×0 ()a×5(0)=12× ()
12
a
724×a=____×____638×___=12×___
a 724
12
638
(19×4)×25=19×(___×___) 31×125×8=____×(___×___)
C B.a×b×a×c=a×(b×c) C.4×a×5=a×(4×5)
发展思维
【例】对比练习。
(25+15) ×4 (25×15)×4
(68+32)×5 68+32×5
(25+15) ×4(25×15)×4(68+32)×568+32×5 =40×4=(25×4)×15=100×5=68+160 =160=100×15=500=228 =1500
每组要种5棵 树,每棵树 要浇2桶水。
知识梳理
知识点: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 的交换律,用字母用字母表示为a×b=b×a。 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是乘法运算的一种运算定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 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字 母表示为a×(b×c)=(a×b)×c。
课堂练习
5.说出每组三个数的积是多少。
1275
45132
12558
9425
420
1170
5000
900
课后作业
1.填一填。
(1)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用字母表示为
=
课堂练习
1.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填一填。
50×30=()3×0 ()a×5(0)=12× ()
12
a
724×a=____×____638×___=12×___
a 724
12
638
(19×4)×25=19×(___×___) 31×125×8=____×(___×___)
C B.a×b×a×c=a×(b×c) C.4×a×5=a×(4×5)
发展思维
【例】对比练习。
(25+15) ×4 (25×15)×4
(68+32)×5 68+32×5
(25+15) ×4(25×15)×4(68+32)×568+32×5 =40×4=(25×4)×15=100×5=68+160 =160=100×15=500=228 =1500
每组要种5棵 树,每棵树 要浇2桶水。
知识梳理
知识点: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 的交换律,用字母用字母表示为a×b=b×a。 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是乘法运算的一种运算定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 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字 母表示为a×(b×c)=(a×b)×c。
课堂练习
5.说出每组三个数的积是多少。
1275
45132
12558
9425
420
1170
5000
900
课后作业
1.填一填。
(1)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用字母表示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 了乘法的哪些运算定律?
我知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7+3)×4 (2)(9+11)×5 (3)6×(8+2)
7×4+3×4 9×5+11×5 6×8+6×2
观察上面3组等式,每组两 个等式之间有什么规律?这 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总人数
计算过程如下: (4+2)×25 =6×25 =150(名)
思路二:先求负责挖坑、种树的总人数, 再求负责抬水、浇树的总人数,最后把两 部分加起来就是参加植树活动的总人数。
每组4人负责 挖坑、种树
×
25个 小组
+
每组2人负责 抬水、浇树
×
25个 小组
负责挖坑、种树的总人数 + 负责抬水、浇树的总人数
48 4 ×25=
100
36 ×8= 288 125 ×8= 110020 ×3=
306
认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乘法运算中的三位好朋友:
2 × 5 = 10 4 × 25 = 100 8 × 125 = 1000
因数 因数
积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是什么?
已知条件: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 4
×8
2×525) 8)×14
)5
2.
这个游泳池长50m。他每次游多少米?
方法一:50×7×2
方法二: (50×2)×7
=50×2×7
=100×7
=100×7
=700(米)
=700(米)
3.说说下面的算式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1)45×26=26×45 (2)25×7×4=25×4×7 (3)14×8×25=14×(8×25) (4)20×7×5×3=(20×5)×(7×3)
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 (a+b)×c = a × c + b×c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 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 (a+b)×c = a × c + b × c
1.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 误的画“×”。
56×(19+28)=56×19+28
( ×)
32×(7×3)=32×7+32×3
( )×
64×64+36×64=(64+36)×64 ( )√
2. 乘法分配律
3.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17×3+117×7=117×(3+7) 4×a+a×5=(4+5)×a
24×(5+12)=24×17 36×(4×6)=36×6×4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习题。
用字母表示为: a ×b = b ×a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是什么?
已知条件: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
5棵树,每棵树浇2桶水。
要求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思路一:先求一 共种多少棵树, 再求一共浇多少 桶水。
(25×5)×2 =125×2 =250
思路二:先求每 组浇水的桶数, 再求25个小组共 浇水多少桶。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 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它们吗?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5×(5×2) =25×10 =250
(25×5)×2 =25×(5×2)
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相等吗?
三个数相乘, 先乘前两个数, 或者先乘后两 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 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a×b)×c = a ×(b×c)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 字母表示为: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的是(1)(2)(4),运用了乘 法结合律的算式是(3)(4)。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运算定律
3.4 乘法运算定律(1) 3.5 乘法运算定律(2)
3.6 乘除法运算中的简便方法
1.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归纳 的能力。 2.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是什么?
已知条件: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4人负
责挖坑、种树,每组2人负责 抬水、浇树。
要求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
次植树活动?
思路一:先求每组有多少人,再求参加 植树活动的总人数。
每组4人负责挖 坑、种树
+
每组2人负责抬 水、浇树
每组总人数 × 25个小组
人负责挖坑、种树。
要求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
少人?
要求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 人,可以根据“小组的个数×每组对 应的人数=所求的人数”来算。
我知道了,就是求25个4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4×25 =25×4
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相等吗?
两个数相乘, 交换因数的位 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 法交换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运算定律
3.4 乘法运算定律(1) 3.5 乘法运算定律(2)
3.6 乘除法运算中的简便方法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的过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根据 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进行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 算能力。
3.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a×b=b×a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 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
(a×b)×c=a×(b×c)
1. 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 15
25×7×4= (60×25)×
25×
×47
25=60×(
125×(8× 14)=(125×
3×4×8×5=(3×4)×(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运算定律
3.4 乘法运算定律(1)
3.5 乘法运算定律(2)
3.6 乘除法运算中的简便方法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 它进行验算。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 理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5= 10 6×8=
总人数
计算过程如下: 4×25+2×25 =100+50 =150(名)
(4+2)×25 =4×25+2×25
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相等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 数相乘,可以先把 它们与这个数分别 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 法分配律。
思考:下面的算式是否相等呢?
25×(4+2) = 25×4+25×2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 了乘法的哪些运算定律?
我知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7+3)×4 (2)(9+11)×5 (3)6×(8+2)
7×4+3×4 9×5+11×5 6×8+6×2
观察上面3组等式,每组两 个等式之间有什么规律?这 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总人数
计算过程如下: (4+2)×25 =6×25 =150(名)
思路二:先求负责挖坑、种树的总人数, 再求负责抬水、浇树的总人数,最后把两 部分加起来就是参加植树活动的总人数。
每组4人负责 挖坑、种树
×
25个 小组
+
每组2人负责 抬水、浇树
×
25个 小组
负责挖坑、种树的总人数 + 负责抬水、浇树的总人数
48 4 ×25=
100
36 ×8= 288 125 ×8= 110020 ×3=
306
认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乘法运算中的三位好朋友:
2 × 5 = 10 4 × 25 = 100 8 × 125 = 1000
因数 因数
积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是什么?
已知条件: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 4
×8
2×525) 8)×14
)5
2.
这个游泳池长50m。他每次游多少米?
方法一:50×7×2
方法二: (50×2)×7
=50×2×7
=100×7
=100×7
=700(米)
=700(米)
3.说说下面的算式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1)45×26=26×45 (2)25×7×4=25×4×7 (3)14×8×25=14×(8×25) (4)20×7×5×3=(20×5)×(7×3)
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 (a+b)×c = a × c + b×c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 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 (a+b)×c = a × c + b × c
1.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 误的画“×”。
56×(19+28)=56×19+28
( ×)
32×(7×3)=32×7+32×3
( )×
64×64+36×64=(64+36)×64 ( )√
2. 乘法分配律
3.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17×3+117×7=117×(3+7) 4×a+a×5=(4+5)×a
24×(5+12)=24×17 36×(4×6)=36×6×4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习题。
用字母表示为: a ×b = b ×a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是什么?
已知条件: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
5棵树,每棵树浇2桶水。
要求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思路一:先求一 共种多少棵树, 再求一共浇多少 桶水。
(25×5)×2 =125×2 =250
思路二:先求每 组浇水的桶数, 再求25个小组共 浇水多少桶。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 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它们吗?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5×(5×2) =25×10 =250
(25×5)×2 =25×(5×2)
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相等吗?
三个数相乘, 先乘前两个数, 或者先乘后两 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 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a×b)×c = a ×(b×c)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 字母表示为: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的是(1)(2)(4),运用了乘 法结合律的算式是(3)(4)。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运算定律
3.4 乘法运算定律(1) 3.5 乘法运算定律(2)
3.6 乘除法运算中的简便方法
1.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归纳 的能力。 2.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是什么?
已知条件: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4人负
责挖坑、种树,每组2人负责 抬水、浇树。
要求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
次植树活动?
思路一:先求每组有多少人,再求参加 植树活动的总人数。
每组4人负责挖 坑、种树
+
每组2人负责抬 水、浇树
每组总人数 × 25个小组
人负责挖坑、种树。
要求问题: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
少人?
要求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 人,可以根据“小组的个数×每组对 应的人数=所求的人数”来算。
我知道了,就是求25个4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4×25 =25×4
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相等吗?
两个数相乘, 交换因数的位 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 法交换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运算定律
3.4 乘法运算定律(1) 3.5 乘法运算定律(2)
3.6 乘除法运算中的简便方法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的过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根据 运算特点和数据特点灵活进行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运 算能力。
3.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a×b=b×a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 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
(a×b)×c=a×(b×c)
1. 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 15
25×7×4= (60×25)×
25×
×47
25=60×(
125×(8× 14)=(125×
3×4×8×5=(3×4)×(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运算定律
3.4 乘法运算定律(1)
3.5 乘法运算定律(2)
3.6 乘除法运算中的简便方法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 它进行验算。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 理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5= 10 6×8=
总人数
计算过程如下: 4×25+2×25 =100+50 =150(名)
(4+2)×25 =4×25+2×25
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相等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 数相乘,可以先把 它们与这个数分别 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 法分配律。
思考:下面的算式是否相等呢?
25×(4+2) = 25×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