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植物的生长教案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7 生长的植物》教学设计3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7 生长的植物》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ea1947a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0.png)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7 生长的植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生长的植物》是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和描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精美的植物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供了一系列植物绘画技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绘画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绘画植物时,往往难以表现出生长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和植物的立体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绘画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学会观察和描绘植物的生长特点,提高绘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生能够掌握绘画植物的基本技巧,培养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熟练地描绘出植物的生长过程,表现出植物的动态变化和立体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植物的生长特点,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植物的能力。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绘画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学习,共同完成植物生长过程的绘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画纸、画笔、植物生长图片等。
2.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植物生长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从种子发芽、生长、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植物的生长过程,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技巧。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生长的植物——油菜花》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生长的植物——油菜花》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97f154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3.png)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生长的植物——油菜花》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生长的植物——油菜花》这一课是浙美版四年级下册的美术教学内容。
课程以油菜花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描绘和创作,了解油菜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油菜花的生长过程、油菜花的结构、绘画技巧等方面,旨在让学生在绘画实践中掌握油菜花的画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好奇心强、善于观察的特点,但部分学生对油菜花的生长过程和结构了解不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的绘画技能参差不齐,教师应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油菜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观察油菜花的结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教授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油菜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掌握油菜花的画法。
2.难点:描绘油菜花的生长过程和结构,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油菜花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油菜花图片,了解油菜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讲解法:教师讲解油菜花的结构,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油菜花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准备范例作品,供学生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油菜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讲解油菜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油菜花的生命周期。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油菜花的步骤,讲解绘画技巧。
学生跟随教师动手绘画,掌握油菜花的画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绘画油菜花,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7 生长的植物》教学设计1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7 生长的植物》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3c2f2d7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e.png)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7 生长的植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生长的植物》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和文字描述,以及绘画植物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需要通过分析教材,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他们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观察和记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教会他们如何记录和表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用绘画表达植物生长过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积极表达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难点:培养学生用绘画技巧表达植物生长过程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示范、实践、评价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植物生长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3.准备植物生长过程的模型或实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植物生长的模型或实物,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植物生长过程的方法和技巧,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绘画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彼此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总结植物生长过程的绘画方法和技巧。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过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植物、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和表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继续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观察和实践。
四年级下美术教案-生长的植物-浙美版
![四年级下美术教案-生长的植物-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bcc28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e.png)
四年级下美术教案-生长的植物-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变化;2.掌握画出植物的外观特征,如根、茎、叶、花等;3.学习如何运用色彩表现出植物的生命力和美感;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二、教学重点1.描绘植物的外观特点;2.学习如何运用色彩表现出植物的生命力和美感。
三、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色彩表现植物的生命力和美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问询他们是否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引导他们畅想各种植物的长相(如花、树、草等)。
2. 学习(30分钟)1.快速示范——请教师现场画出一种植物的形象,讲解各部位的特征。
2.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外部组成部分,如根、茎、叶、花等,并讲解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3.让学生自由选择画一种自己熟悉的植物,并在带头完成后向其他同学介绍它的外貌及特征。
4.让学生在自己的草稿本上练习画出植物的形象。
教师在边上一一指导,进行必要的纠正和讲解。
5.引导学生通过在植物的身上加入色彩表现植物的生命力和美感。
可以用明暗的方法展现植物的立体感和质感。
3. 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带回家参照自然植物,画出植物的形象并加入色彩。
可以辅以亲身观察或网络搜索等方法,但不允许出现抄袭的行为。
4. 后记(5分钟)•帮助学生回顾本堂课学到的内容,并询问是否有仍不理解或需要加深的地方。
同时,鼓励学生在心灵感应中静享花草树木之美。
五、教学评估方法1.课堂练习:表现画出的植物形象和运用色彩的效果;2.作业:评判画作是否达到课程要求。
六、教学工具1.教师准备的画布和颜料;2.学生的草稿本和铅笔。
七、教学提示1.教师要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图像来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生长和传承的奇妙过程;2.掌握良好的教学节奏,特别是在画图的环节,要尽可能的配合学生和督促他们完成练习;3.良好的评判机制有助于学生的进步和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要尽量多渠道多角度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估和反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生长的植物》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生长的植物》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0c3f4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c.png)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生长的植物》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生长的植物》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以生动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了植物的生长特点,以及如何用画笔表现植物的生长状态。
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绘画素材,如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变化等,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绘画基础,他们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绘画表现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构图、色彩搭配等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提高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用画笔表现植物生长状态的绘画技巧。
3.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植物生长过程的认识。
2.绘画技巧的运用,如构图、色彩搭配等。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提高观察能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3.创作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植物生长画作。
六. 教学准备1.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素材。
2.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投影仪、幻灯片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植物生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生长状态如何用画笔表现?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绘画技巧。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状态的绘画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再次进行绘画实践,根据教师的建议,修改和完善作品。
教师选取部分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相互欣赏、学习。
5.拓展(10分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植物生长画作。
《生长的植物》(四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
![《生长的植物》(四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f7812a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7.png)
《生长的植物》(四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特点,包括植物的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等)、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变化。
掌握以生长的植物为主题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方法,能够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表现植物的生机与活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画面构图、疏密关系和材料特性的运用能力,引导学生用艺术形式展现植物生长的独特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生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让学生在描绘生长的植物中感受生命的美好与神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植物生长的相关知识,观察不同植物在各个生长阶段的外观特征,如种子发芽时的娇嫩、幼苗期的挺拔、开花结果时的繁茂。
学会运用多种艺术形式(绘画、手工、综合材料等)表现生长的植物,重点掌握植物形态的准确描绘(如叶子的形状、花朵的姿态)和色彩搭配(如嫩绿表现新生、鲜艳色彩表现花朵盛开),使作品呈现出植物的生长态势和生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作品中传达出植物生长所蕴含的生命力和情感,避免只是简单地画出植物的形状,要体现出植物生长的动态感和连续性。
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处理植物与周围环境(如土壤、阳光、其他生物等)的关系,使画面既突出植物主体又能展现出完整的生态场景,同时把握好画面的整体氛围和意境。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PPT,内容涵盖不同种类植物(花卉、树木、蔬菜等)从种子到成熟的各个阶段,展示其形态、颜色、结构的变化,以及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场景(如花园、森林、田野等)。
绘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画纸、宣纸、毛笔、颜料、彩色铅笔、勾线笔等)、手工材料(彩色卡纸、黏土、剪刀、胶水、废旧物品、树枝、树叶等自然材料),用于示范。
四年级下册美术浙人美版:7生长的植物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美术浙人美版:7生长的植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325769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8.png)
教学设计
同学们好,我是江山市贺村第一小学的张老师,很高兴与你们一起走进美术课堂。
张老师的家里也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女儿,她呀,特别爱吃花生,有一次,我们就在花盆里种下了种子,并记录下了它的生长过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视频)
二、感受植物
1、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从一颗种子慢慢萌芽,长大开花直到结出果实。
我们能够感受到,植物向上生长的力量,它的叶子好像在跳舞。
2、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们也都像这棵花生一样,努力的沐浴着阳光,汲取着养分,让自己更好的生长。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生长的植物》
3、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认真观察过大自然呢?大自然中有很多可爱的植物,
有没有哪一样是你特别喜欢的呢?春天来了,各种各样的花朵都在忙着绽放,花瓣和叶片都舒展开了;瞧,下过雨以后,这些可爱的小蘑菇也都冒出来了,它们在努力的向着阳光生长;还有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浙江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教案
![浙江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植物的生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3b253702020740be1e9b55.png)
《植物的生长》教案教材分析:纸版画不同于其他绘画,是将手工与绘画相融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经过剪、刻、撕剥、拼贴等方法制成版面,然后用多种方法印出来的。
取材容易、工具简单、效果独特,具有强烈、明快、单纯、朴素的艺术效果,从而较大程度地突破了传统版画的局限。
纸版画从表现形式到最终效果,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通过纸版画的学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研究问题,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植物的生长规律,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常见植物的生长规律。
2、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
3、学习并掌握有底纸版画和无底纸版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了解纸版画的工具、材料与特点。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掌握和了解儿童纸版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纸版画的表现方法,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学过程:1、导入课题。
教师:生活中离不开植物,植物能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植物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植物能……看到植物两个字,首先就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
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为什么?学生:向日葵(热情的,向上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松树(树中的君子)等等2、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
出示图片资料,学生欣赏《古墙老藤》版画。
教师提问:①美术大师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树的?②大师笔下的树在造型上、色彩上、明暗,肌理上分别有什么特点?③你得到了什么启发?教师:大师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植物的美丽、植物旺盛的生命力,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出示图片和视频,让同学们感受各种植物,说说他们生长时的形状特点和给人的感受。
学生:生命旺盛,有朝气,蓬勃向上……教师总结过渡:我们先好好观察体会植物的结构,生长的魅力,然后我们来用纸版画的形式表现植物的生长形态。
4、感受范画学生用手触摸老师的范作底版,谈谈自己的感觉。
总结:纸版画的待印底版是凹凸不平。
5、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①用厚纸板剪出植物各个部分的造型,逐层粘贴在底板上,做出有凹凸效果的模板。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生长的植物|浙美版 (5)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生长的植物|浙美版 (5)](https://img.taocdn.com/s3/m/d8f2028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17.png)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生长的植物|浙美版 (5)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特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让学生掌握表现植物生长的艺术手法,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2. 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植物生长的艺术手法。
3. 作品欣赏与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特点,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植物生长的艺术手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创作,提高作品的艺术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示范作品。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绿色植物样本。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绿色植物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生长特点。
2. 新课: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特点,展示示范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艺术手法。
3.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板书设计1. 生长的植物2. 课题:第7课3.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特点,掌握表现植物生长的艺术手法,培养环保意识。
4. 教学内容: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特点,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植物生长的艺术手法,作品欣赏与评价。
5.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特点,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植物生长的艺术手法,提高作品的艺术性。
作业设计1. 绘画:描绘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要求表现出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手工制作:制作一个植物生长模型,要求创意独特,形象生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练习、展示和评价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特点,学会了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植物生长的艺术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和创作,提高作品的艺术性。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生长的植物|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生长的植物|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74fad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2.png)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生长的植物|浙美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条件。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描绘植物的生长特点。
3. 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植物的生机与活力。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学生通过绘画实践,提高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2. 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条件。
2. 植物生长特点的观察与描绘。
3. 植物绘画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条件。
2. 植物生长特点的观察与描绘。
3. 植物绘画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1. 植物生长特点的细致观察与准确描绘。
2. 植物绘画中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的图片、视频、实物。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笔、水彩。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特点。
3.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描绘植物的生长特点,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和绘画技巧。
板书设计1. 生长的植物2. 主题: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条件3. 内容:植物生长特点的观察与描绘,植物绘画的技巧和方法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植物,描绘其生长特点。
2. 运用本课学到的绘画技巧,创作一幅植物生长的画作。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观察和描绘植物的生长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发现植物生长的美。
同时,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学生对植物生长环境的讨论,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生长的植物丨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生长的植物丨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7a798ce8eefdc8d377ee323f.png)
生长的植物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观察了解常见植物的花叶形态、生长规律。
2.技能目标:运用马克笔技法通过线条、色彩等对植物进行描绘,以独特的视角表现植物的生长。
3.情感目标:培养观察力、创新能力,通过描绘植物增强对大自然美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具备观察大自然、记录大自然的能力,但都停留在初步基本的认识和描绘,静态的记录较容易,而要记录“生长”这个动态则表现出一定的难度。
且教师本人日常研究马克笔技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马克笔技法教学,本课学生以往具备对马克笔的基础运用。
而在本课的教学中,则更加重点地加以了宽头细头的区别技法。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植物的枝叶形态、结构,学习用马克笔宽头细头综合表现。
难点:表现“生长”的动态,以及用独特视角、构图组织画面。
4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事先了解植物的图片以及生长规律极其特点。
马克笔,2张A4纸。
(教师)PPT、马克笔等。
【导入】一、实物引入,揭题老师带一盆栽植物:同学们看,今天我们请来一位植物朋友,它今天要和同学们分享它的成长故事。
你觉得它是由什么成长起来,长成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样子?生:一粒小小的种子。
师:嗯,种子。
(在黑板上画一粒种子)谁来说说植物的生长过程?(书签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长的植物》。
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植物从种子发芽成长的视频,感受一下植物的生命力好吗?生欣赏,画面定格最后小苗的图片。
师:嗯,种子经过阳光和水,长成小苗(画小苗),它每天都在努力地往上串哦,终于长成了这样(画枝繁叶茂)。
你觉得它继续生长的话会呈现什么样的景象?(书签1)生1:开花啦~~师相应添画生2:长得很高很高啦~师:你可以比划一下吗?师在植物中上部画上云朵,问:现在给你什么感觉?生:哇~一下长到天上去了!活动3【讲授】二、植物种类衍生,了解结构。
师:刚才我们这位植物朋友生长得太快啦,它的朋友们都表示很羡慕。
我们认识一下它的朋友们吧。
看看它们的枝叶和它有什么不同?谁可以说出它们的种类(书签4)课件播放,植物的种类: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欣赏各种植物:PPT2页问:哪位同学能来说说叶子有哪些不同的形状?花瓣的不同形状?(书签2)植物的叶子:针形、心形……植物的花朵:……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板画出这些形状。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七课 生长的植物 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七课 生长的植物 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e2dc7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4.png)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七课生长的植物(浙美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生长的植物来体验它们的生命力与美丽;2.能够通过绘画作品表现出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3.培养学生的绘画素养,锻炼其观察、想象、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2.学习绘画中的构图和色彩;3.用绘画表现植物生长的过程和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绘画表达出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构图和色彩表现植物的美丽与生命力。
四、教学方法1.转换法:通过将观察到的植物转化为绘画作品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长过程和植物的特点;2.演示法:通过老师的演示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3.个性化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老师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2.老师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
第二步:观察1.老师带领学生进入校园内的植物园,观察并感受不同种类植物的生命力和美丽;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植物,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第三步:绘画1.老师介绍绘画的构图和色彩基础知识;2.设计绘画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所观察到的植物;3.老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第四步:总结1.老师进行思考和提问,回顾学生所学的知识;2.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
六、教学评估1.老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估,主要评估其表现植物生长过程和特点的能力、构图和色彩表现能力;2.老师对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进行评估。
七、教学资源1.植物园;2.绘画工具:画纸、颜料、油画棒等。
八、教学延伸1.可以通过做一些手工艺品、制作植物标本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对植物的认识;2.通过剧场、电影等方式展示植物的生命力和美丽。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7 生长的植物》教学设计2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7 生长的植物》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ce5372c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a.png)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7 生长的植物》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生长的植物》是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以及详细的绘画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绘画作品。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于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将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并教授绘画技巧。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能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植物的生长过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植物生长过程的理解和表现。
2.绘画技巧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绘画法:教授绘画技巧,帮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植物的生长过程。
3.合作学习法:分组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课件。
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中的植物生长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运用所学绘画技巧进行创作。
4.巩固(10分钟)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和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5.拓展(10分钟)鼓励学生进行植物生长过程的创意绘画,可以加入自己想象的元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生长过程的表现方法和绘画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幅植物生长过程的绘画作品,并写上一段简要的说明。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 生长的植物丨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 生长的植物丨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142c9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1.png)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7课生长的植物丨浙美版教学背景本次教学针对四年级学生,主要教学内容为“生长的植物”。
通过绘画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来加深学生对生物和自然科学的认知,提高其观察力和创造力,增强其艺术修养。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观察生长的植物;2.学生能够了解生长的植物对人类的生活有何贡献;3.学生能够通过绘画表现出生长的植物。
教学内容1.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植物图片,让学生观察、感受植物外形、颜色、结构、大小、生长环境,引导学生自由想象,勾勒自己的印象,体验“从自然中来,又回归于自然”这样一个美的过程。
2.教师讲解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生长的植物对人类的生活有何贡献,提高其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3.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生长植物的绘画创作,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表现出生长植物的色彩、节奏、形态和线条、芽、茎、叶、花、果实等特征并让学生互相交流作品和体验。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引入(5分钟)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一下春天的场景。
学生们会想到什么?是花儿吗?教师会向学生们普及一下植物的重要性,并与他们探讨生长的植物的好处。
第二步:讲授内容(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书本或者一些短故事等形式来讲解不同植物的特点、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对人类的哪些贡献,当然也不能忘记让学生们接受一些基本的植物生长的常识。
第三步:激发想象(15分钟)出示各种植物的图片,先让学生自发地想象各种植物形态特点,然后尝试用语言表述出来。
这些语言可能很奇怪,但是它已经是学生们特殊的创意思维。
教师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查找自己独到的创意形式。
第四步:创作(30分钟)教师为学生提供四类可能的创作媒介:1.在一个纸张上粘贴各种生长的植物的图片(班里好像已有不少同学在了解生长植物的基础上热衷于收集片中不同植物的照片)。
教师引导学生加入对植物形状颜色的各种设想,并尝试轮廓和发散性地设计自己绘画表现的主配及辅助色彩。
2.研究一个生长植物的形态,利用设计工具将这种植物设计成自己想要的风格,尝试创造和这种植物有关的,个人特带的一种比较新的风格。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生长的植物|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生长的植物|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21d3c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3.png)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生长的植物|浙美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本课学习的内容是生长中的植物形态与特征,以及简单的绘画技巧与表现方法。
1.2 教材特点本课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际的植物和图案来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和审美能力进行提高。
同时,该教材也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绘画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艺术技能。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的基本形态和特征,并能说出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命特征;2.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能够表现不同植物的自然形态和特征。
2.2 能力目标1.动手能力:通过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2.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创意思维和想象力;3.表现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2.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2.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和审美素养。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3.1 教学内容1.通过图片和实物观察不同的植物形态及其主要特征;2.学习简单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3.通过手工制作创作出个性化的植物作品。
3.2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习内容,并与本节课内容进行适当联系,让学生明确本次课的学习目标。
步骤二:植物形态与特征观察1.带领学生观察图片和实物,让学生提出问题和疑问,引导学生感受植物生长的环境和生命特征。
2.请学生将观察到的植物形态和特征用语言进行总结,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步骤三:绘画基础知识和技巧介绍介绍简单的颜色、线条、橡皮擦、涂改等基础知识和绘画技巧,并演示绘画方法和技巧。
步骤四:绘画实践操作1.带领学生选取自己喜爱的植物进行绘画实践操作,并边做边讲适当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2.让学生参考图片和实物,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不同的植物特征,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胆大妄为。
步骤五:作品呈现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自己的创作成果,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步骤六:课堂小结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回顾,让学生再次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鼓励学生继续在家中进行实践和创作。
四年级美术下册7生长的植物教学设计1浙美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7生长的植物教学设计1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6dc95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0.png)
7 生长的植物1教材分析本课是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第7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一节用纸版画的形式印制出植物生长形态美的造型表现课,是一节集观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
大自然中植物生长形态各异,让学生通过视察比较了解有关植物的生长规律,相识植物的特性化特征,感受植物的勃勃朝气和生长的形态美。
通过赏析画家王琦的《古墙老藤》及同龄人的作品观赏,感受纸版画的独特魅力。
另外,让学生直观观赏用纸版画表现生长的植物的方法步骤,更好的让学生驾驭纸版画的基本技巧,学生在画、剪、贴、滚、印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实力,创建实力和审美实力。
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感受植物生长形态美,尝试用纸版画的形式表现植物生长形态。
技能目标:视察植物生长状况,抓住植物的形态特征,用纸版画的形式进行表现。
情感目标:体验纸版画创作的乐趣,擅长发觉并表现生活中的美。
3设计思路纸版画一种特别的画种,绘画与手工紧密相融的艺术表现。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留意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阅历的培育,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实力的协调发展。
本课通过对不同厚度的纸张进行画、剪、贴、印的方法,开展趣味性不同植物生长造型活动,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抓住植物形态特征,用纸版画的不同印制方法表现大自然中植物生长之美。
基于以上相识,我通过弱化概念教学,增加学生感悟体验。
以多媒体为手段以嬉戏为导线,以合作探究学习为抓手,淡化纸版画的技法探究,开展综合体验活动。
本课设计通过玩、看、听、讲、议等多种教学手段,设计让学生嬉戏竞赛、观赏动画等教学活动,分散学习难度,让学生在嬉戏中感悟、发觉,在嬉戏中观赏植物生长形态之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的创作欲望。
展示了美术学科特有的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
4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实力和审美实力。
而且此年龄学生思维活跃,爱动手操作,喜爱用剪贴的方法创作艺术作品,制作纸版画的前两个步骤对他们来说应当不成问题。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七课 生长的植物 浙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七课 生长的植物 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85743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1.png)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七课生长的植物浙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植物的不同部位,并能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力和对美的感受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通过观察和绘画,让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2. 植物的不同部位: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3. 植物的绘画技巧:线条、颜色、构图。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绘画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美感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植物的模型、绘画工具(铅笔、水彩笔、彩纸等)。
2. 学具:图画纸、铅笔、水彩笔、彩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2. 新课内容: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绘画技巧,让学生了解植物的不同部位。
3. 练习: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进行绘画练习,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植物的生长过程。
4. 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绘画练习,创作一幅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画。
5. 展评: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1. 生长的植物2. 内容: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不同部位、绘画技巧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创作一幅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画2. 要求:图画要表现出植物的生长过程,运用绘画技巧,富有美感。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让他们能够创作出富有美感的作品。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在本次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有些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还不够熟悉,导致他们在绘画时出现了一些错误。
四年级美术下册7生长的植物教学设计3浙美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7生长的植物教学设计3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4ffa4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83.png)
7 生长的植物1教学目标1尝试用纸版画的形式表现植物的生长形式。
2视察植物的生长状况,抓住植物的形态特征,用黑白纸版画得形式进行表现。
3体验纸版画创作的乐趣,擅长发觉并表现生活中的美。
2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在造型方面较低年级有确定的发展,随着学问的增长和相识实力的发展,他们在绘画方面有了初步的写实倾向,也称之为“萌芽写实阶段”。
在造型嬉戏的活动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也增加了包含构成意识的造型嬉戏。
学生起先引入一些学问系统的学习,假如“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稀”等组合原理,并进行一些简洁的创意和设计,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分。
四年级的学生,应逐步要求对美术作品进行简洁的形式分析,能够从对形色的相识,扩大到质感的相识,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造型嬉戏活动中,能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并提出自己的自己创作意图.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用纸版画的形式表现植物的生长形态。
教学难点:抓住植物的形态特征,用纸版画的形式大胆地进行造型表现。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生长的植物一、观赏种子发芽的图片,感受植物勃勃朝气之美。
提问:视察这张照片,你感受到什么?是的,生长的植物充溢朝气,就像活泼可爱的你们。
今日就让我们来动手表现一下它们吧?二、出示课题《生长的植物》三、观赏一组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植物的特征。
让我们先来细致视察一下它们生长时的形态特点。
蘑菇、仙人掌、荷花、太阳花、梅花、树。
四、赏析木版画《古墙老藤》,说说画家是怎样表现生长的植物的。
这是画家王琦所作的木版画《古墙老藤》,画家用的哪些方法来表现这古墙老藤。
五、学习纸版画表现生长的植物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木版画作品和我们平常的绘画作品相比有一种不同的韵味,今日我们来学学用纸版画的方法表现生长的植物。
六、老师示范纸版画表现植物的基本步骤,强调应留意的事项。
1、老师先在铅画纸上打算了一幅植物的画;2、把这幅画放在硬卡纸上分别描出每一部件,以叶子为例,两片重叠的叶子要画成分开的两片,先画叶子的外轮廓然后在叶子外面,画叶子里的筋;3、全部画完后把这些部件逐层粘贴究竟板上,植物之间前后穿插、遮挡的关系要交代清晰哦;4、在课桌上垫上报纸,然后底板上匀称地滚上墨汁。
新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七课 生长的植物
![新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七课 生长的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41378a24a6c30c2259019e4a.png)
新浙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七课生长的植物一、教学目标1.尝试用纸版画的形式表现植物的生长形式。
2.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抓住植物的形态特征,用黑白纸版画的形式进行表现。
3.体验纸版画创作的乐趣,善于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美。
二、教材分析大自然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充满了无限的生机。
这些千姿百态的植物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美好的生活环境,也给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
它们让大地生意盎然,更是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的瑰宝。
因此,让学生从美术角度和美术表现方式等方面对植物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科书提供了一组不同时期的植物的图片。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有关植物的生长规律,认识植物的个性化特征,发现植物细节的美,从中感受植物的勃勃生机。
通过赏析画家王琦的作品《古墙老藤》,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画家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了植物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
通过同龄人作品的赏析,又让他们从中明白,纸版画的特性更能表现出植物的立体感和动感。
教科书还提供了用纸版画表现生长的植物的方法与步骤,图示清晰明了。
教学时,教师可通过直观演示,引导学生用纸版画的形式表现植物之间的前后穿插关系。
创作中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抓住植物的形态特征,使用纸版画的不同印制方法表现植物之美,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纸版画制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纸版画的造型表现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纸版画的形式表现植物的生长形态。
难点:抓住植物的形态特征,用纸版画的形式大胆地进行造型表现。
四、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
(教师)课件、各式纸材、剪刀、胶水、拓印工具材料(油墨和滚筒及有机玻璃板等)。
教学过程1.欣赏种子发芽的图片,感受植物勃勃生机之美。
2.出示课题:生长的植物。
3-欣赏一组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植物的特征。
4.赏析木版画《古墙老藤》,说说画家是怎样来表现生长的植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生长》教案
教材分析:
纸版画不同于其他绘画,是将手工与绘画相融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经过剪、刻、撕剥、拼贴等方法制成版面,然后用多种方法印出来的。
取材容易、工具简单、效果独特,具有强烈、明快、单纯、朴素的艺术效果,从而较大程度地突破了传统版画的局限。
纸版画从表现形式到最终效果,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通过纸版画的学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研究问题,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植物的生长规律,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常见植物的生长规律。
2、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
3、学习并掌握有底纸版画和无底纸版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了解纸版画的工具、材料与特点。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掌握和了解儿童纸版画的表现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纸版画的表现方法,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教师:生活中离不开植物,植物能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植物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植物能……
看到植物两个字,首先就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
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为什么?
学生:向日葵(热情的,向上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松树(树中的君子)等等
2、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
出示图片资料,学生欣赏《古墙老藤》版画。
教师提问:
①美术大师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树的?
②大师笔下的树在造型上、色彩上、明暗,肌理上分别有什么特点?③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教师:大师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植物的美丽、植物旺盛的生命力,用这种方式
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出示图片和视频,让同学们感受各种植物,说说他们生长时的形状特点和给人的感受。
学生:生命旺盛,有朝气,蓬勃向上……
教师总结过渡:
我们先好好观察体会植物的结构,生长的魅力,然后我们来用纸版画的形式表现植物的生长形态。
4、感受范画
学生用手触摸老师的范作底版,谈谈自己的感觉。
总结:纸版画的待印底版是凹凸不平。
5、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①用厚纸板剪出植物各个部分的造型,逐层粘贴在底板上,做出有凹凸效果的模板。
②均匀地滚上油墨或刷上墨汁。
③覆上宣纸或较薄的白纸,用力按压,直到油墨或墨汁清晰地吸附到纸上为止。
(注意植物之间前后穿插的关系要交代清楚哦!)
6、作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合作,教师巡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