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高级兽医师吴新宇近来,由于天气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陕西省及周边地区省份猪场出现了以高热和呼吸困难为特征的猪传染病,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确定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常由于造成急性出血性纤维素肺炎导致猪的呼吸衰竭而死亡,是猪呼吸道疾病综合(PRDC)症最严重、最主要的疾病,是目前影响养猪发展的五大传染病之一。
天气变化,季节交替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常继发于感冒或应激之后,发病快,传播快,死亡率高。
陕西及西北地区属传染性胸膜肺炎高发区,关中、汉中、陕北及周边省份存在发病与流行,对规模猪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结合近年临床诊治的情况,初步摸清了该病的发病规律及有效的防治对策。
为防止此病的发生及危害,保证养猪业健康发展,引起养猪界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本病的发生。
一、病原特性及流行特点引起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是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根据其特性可将该菌分为二个大的生物型即Ⅰ型和Ⅱ型及15个血清型。
我国流行的主要血清型1、2、3、4、5、7、10型。
陕西区域流行的血清型主要为3、7型,毗邻甘肃为2、3、7型,河南、湖北为3、7、10型。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不耐干燥和高温,60℃半小时可灭活,4℃只可存活7-10天。
百毒杀、戊二醛、二氯异氰尿酸钠、复合酚等消毒剂都对此菌敏感。
实践中该菌对头孢类、氟喹诺酮类、替米考星和氟苯尼考较敏感。
流行特点:1、传染源:发病猪及隐性感染的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
3、传播方式:直接接触、间接接触。
4、易感动物:猪最易感。
各种年龄猪,特别是断奶至4月龄的猪较易感,3月龄左右发病最高。
5、发病率及死亡率:发病高的可达80-100%,死亡率可达50%。
6、发病季节:气候多变的冬春季节,3-5月及11月至次年2月居多。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症状与防治

3 剖检变化
该 病 的 主要 病变 是 在 肺 的心 叶 、尖 叶和部 分 隔 叶 有不 同程 度 的纤 维素 性 出血性 、坏 死 性 肺 炎 和胸 膜 炎 的典 型病理 变化 , 隔 叶上 的病 灶 为局 部 的。肺 炎
区色 深 、 肿胀、 质坚 、 易碎 , 肺 与胸 膜 粘 连或 在 肺 表 面
2 I 临床 症 状 该 病 的 潜伏 期 l 2天 ,人 工 感 染 猪 的潜 伏 期 约 为 l ~ 7天 或更 长 。临 床 症状 上 可分 最 急 性 、 急性、 亚
急性 和慢 性 四种类 型 。 最 急性 型 。病 猪 突然 发 病 , 体温 高达 4 2 %, 心率 加快 , 精神 不 振 , 废食 , 出现 短 期 的腹 泻 和 呕 吐症 状 。
5 防治
加强 饲养 管理 , 做好 舍 内的清 洁卫生 工作 。对 猪 舍 的粪 便 要 经 常 打扫 , 对地面 、 用具 、 工作 服 等 定 期
消毒 。饲 养密 度 不应过 大 , 避免 拥挤 。猪 舍要 通 风 良
好, 保 持 舍 内空 气 清新 , 夏季防暑 , 冬季 要 防寒保 暖 , 尽 量避 免 各 种应 激 诱 因 的影 响 ,以减 少 急性 病 例 的 发生 。严 禁饲 喂发霉饲 料 , 保 持 猪群 足够 均 衡 的营养 水平 , 防止产 生 免疫 抑制 。 应 加 强猪 场 的生物 安 全 措施 。从 无 病 猪场 引进 公 猪 或后 备 母猪 ,应该 进 行 疫苗 免 疫 接 种 和 口服抗 菌药物 , 隔 离 饲 养 3星期 时 间 , 确 认 无 病 方 可混 群 , 防止 引进 带菌 猪 。采 用全 进全 出饲 养方 式 , 猪 出栏后 要 彻底 清 理消 毒猪 舍 , 空栏 1 星期 后再 重新 使用 。对 抗 体 阳性 率高 的猪群 应全 部 扑 杀灶 与 胸 膜粘 连 。镜 检 时 , 可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Infectious Pleuropneumoia of Swine,IPPS)逯忠新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过去曾称: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
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
急性和亚急性病例以纤维素性出血性胸膜肺炎、慢性病例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
地理分布及危害性本病分布广泛,在欧洲、美洲、亚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
可感染不同年龄的猪,但以2—5月龄较为易感。
主要特征在急性期表现为体温升高,严重的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呈犬坐姿势,慢性期为阵咳、消瘦。
本病的危害主要是病猪死亡,医疗费用开支,饲料利用减少4.6%一25%,平均日增重减少5—25%,出栏时间推迟20—30天,其次为屠宰时废弃率增加。
病原本病病原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acillus P1europeumoniae,APP)。
因分离的年代和时间不同,曾分别称作副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e Rivr,)副溶血嗜血杆菌(H.parahaemo1yticus Pittman)和胸膜肺炎嗜血杆菌(H.pleuropneumoniae)。
APP是革兰氏阴性,有荚膜的多形性球状短杆菌,老龄培养物偶可见到丝状,在血液琼脂平板上呈不透明扁平的园菌落,其大小为1—1.5mm,周围呈β溶血,用白金耳触之有粘性感,在β毒素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周围产生更宽的溶血带(CAMP)现象,兼性厌氧,无运动力,不产生芽胞,生长需要NAD,尿素酶阳性。
根据荚膜抗原可分为12个血清型,其中血清5型被分成2个亚型5A和5B、血清1型被分成2个亚型1A和1B。
某些血清抗原之间有相似性,所以在血清1、9、11,3、6、8,4、7之间有交叉反应。
一个国家流行一种血清型,但多数国家为复合型感染。
据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我国流行的血清型为1、2、3、5、7、10等型,但以1、3、7型为主。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传染病室
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
(一)发生与危害 (二)主要临床症状 (三)流行病学特点 (四)诊断方法及应用 (五)疫苗防治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三价灭活疫苗
目前国内唯一 获农业部批准的商品化传胸疫苗 兽药生字(2006)170041060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三价灭活疫苗的主要特点
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成果 目前国内唯一获得批准文号的传胸疫苗 国内分离的优势菌株,覆盖国内流行的主要血清 型,针对性强 免疫原性好,免疫保护率高 含有天然毒素、保护更全面 先进的发酵工艺、新型浓缩与乳化工艺
(一)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与危害
1. 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猪的一种高度 接触传染性、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
2. 急性和亚急性病例以纤维素性出血性胸膜肺炎、
慢性病例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
3. 曾被称为“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嗜
血杆菌胸膜肺炎”。
4. 猪呼吸困难,急性死亡 最急性型的死亡率可高达80-100% 5. 慢性耐过猪生长缓慢
1. 急性:以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特征,
胸腔内有血液样液体。在急性死亡病例、气 管和支气管充满泡沫状血样粘性渗出物。
2.慢性:以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为特征, 在大部分慢性病例,大小不同的结节,这 些脓肿样结节被一层厚结缔组织膜包裹, 有些区域胸膜粘连。在许多病例肺部病变 消失,只残留局灶性胸膜粘连。
省
份
流行的主要血清型 1、 2、 3、 7型 2、3、7、10型 1、 7 型 2、 7 型 1、 2 、 7型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2.本病与猪气喘病的症状有些相似,但猪气喘病的体温不高, 病程长,肺部病变对称,呈胰样或肉样变,病灶周围无结缔组织 包裹,而有增生性支气管炎变化。
防制: A:预防措施: (1)严格检疫,本病的隐形感染率较高,在引进种猪时,要 注意隔离观察和检疫,防止引人带菌猪。 (2)药物预防: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急性预防,常用的有洁 霉素120mg/Kg,连喂两周;或磺胺二甲嘧啶(SM2)300mg/Kg, 配合甲氧苄啶(TMP)40mg/Kg,连喂5-7天;或土霉素 600mg/Kg,TMP40mg/Kg,连喂1-2周,同时注意改善环境卫生, 消除应激因素,定期消毒。
2.急性型 有较多的猪同时受侵。病猪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 损,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咳嗽、张口呼吸等较严重的呼吸 障碍症状。病猪多卧地不起,常呈现犬卧或犬坐姿势,全 身皮肤淤血呈暗红色;有的病猪还从鼻孔中流出大量的血 色样分泌物,污染鼻孔及口部周围的皮肤。如及时治疗, 则症状较快缓和,能度过4天以上,则可逐渐康复或转为 慢性。此时病猪体温不高,发生间歇性咳嗽,生长迟缓。
实验室检查方法: 从气管或鼻腔采取分泌物,或采取肺炎病变部,涂片,作革兰 氏染色,显微镜检查可看到红色(阴性)的小球杆菌;或将病 料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也可采取血清进行补体 结合反应、凝集反应等试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与猪肺疫猪气喘病区别
1.本病与肺猪疫的症状和肺部病变都相似,较难区别,但急 性猪肺疫常见咽喉部肿胀,皮肤、皮下织、浆膜和黏膜以及 淋巴结有出血点,而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变往往局限 于肺和胸腔。猪肺疫的病原体为两极着染的巴氏杆菌,而猪 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为球杆状或多形态的胸膜肺炎 放线杆菌。
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依菌珠的毒力和感染量而定,通常人工接 种感染的潜伏期为1~12小时,自然感染的快者为1~2天, 慢者为1-7天。死亡率随毒力和环境而有差异,但一般 较高。根据病猪的临床经过不同,一般可将之分为最急 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4种。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诊断和预防方法 - 养猪技术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诊断和预防方法-养猪技术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呼吸系统传染病,是由于感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而导致。
该病的主要特征是急性出血性和慢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且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
尤其是随着养猪业快速朝集约化模式发展,造成该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提高,严重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诊断和预防方法。
1、病原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为放线杆菌属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本菌包括两个生物型,生物I型和生物Ⅱ型。
生物I型即依赖V因子生长的原胸膜肺炎嗜血杆菌;生物Ⅱ型即引起猪坏死性胸膜肺炎的似溶血性巴斯德氏菌,生长不依赖V因子。
生物I型菌株为球杆菌或纤细的小杆菌,偶尔也有纤维状形态;生物Ⅱ型菌株呈杆状,比生物I型菌株大些,并且具有两极浓染性。
革兰氏染色阴性,不形成芽孢,无运动性,有荚膜。
某些菌株具有周身性纤毛,特别是生物I型菌株的周身性纤毛非常纤细。
生物I型菌株的酶系统不够完备,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V因子,不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在加V因子的牛心肌浸汁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6~8 h就可出现菌落,10 h左右菌落直径可达1^1.5 mm。
菌落呈圆形、凸起(或稍扁平)、半透明状。
生物Ⅱ型菌株生长时不需要V 因子,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在不加V因子的牛心肌浸汁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稍大。
各种年龄、性别的猪都有易感性,但以3个月龄左右的青年猪最为易感。
2、流行病猪及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猪咳嗽或呼气时将病菌散布于空气中,通过空气飞沫传染给其他猪。
猪群之间的传播主要是因引入带菌猪或慢性病猪而发生。
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的猪群差异很大,一般为50%左右。
我国北方地区分离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以血清5型和7型居多.潜伏期依菌株毒力和感染量而变化,自然感染一般为l~2天,人工感染为4~12天。
临床表现,随猪的免疫状态、环境因素和猪群的卫生管理状况而不完全相同,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03
鉴别诊断
需要与猪流行性感冒、猪气喘病等类 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避免误诊。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使用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 炎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是 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
加强饲养管理
定期消毒猪舍、保持通风 良好、避免密度过大等措 施,可以减少该病的发生 和传播。
实践经验总结
1
针对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应采取综合 措施,包括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提高饲养管理水 平、定期免疫接种等。
2
对于已发病的猪场,应尽早采取措施,包括隔离 病猪、对未发病猪进行紧急免疫、加强消毒等, 以阻止疫情的扩散。
3
在治疗病猪时,应选择敏感药物,避免耐药菌株 的产生。同时,应结合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和优 化防控和治疗方案。
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
定期消毒
02
定期对猪舍、饲料、饮水等设施进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的传
播。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03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如温度、湿度、通风等,以降低猪群感
染疾病的风险。
04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
成功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
某规模化猪场通过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定期免疫接种等综合手段,有效控制了猪接触传染性 胸膜肺炎的发生,减少了药物使用和死亡损失。
症状
患病猪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精神不振、食欲 减退等症状。病变主要集中在胸腔和肺部,可导致肺炎、胸 膜炎、心包炎等。
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直接接触
病猪与健康猪直接接触, 通过飞沫、唾液等传播。
空气传播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病的防与治】

防治方法
1、实践中选用普杀平,强化抗菌剂,帝诺, 氟甲砜霉素肌肉注射或胸腔注射,连用3 天以上;
2、饲料中拌支原净、强力霉素、氟甲砜霉 素或北里霉素,连续用药5~7天,有较好 的疗效。
防治方法
3、预防: (l)尚未发生过本病或感染的猪场应制定严格
的隔离措施,保证新引进的猪来源于已知无本 病的猪 (2)改善饲养环境,注意通风换气,保持新鲜 空气。猪群应注意合理的密度,不要过于拥挤。 (3)加强消毒制度,要定期进行消毒,并长年 坚持。 (4)常发猪场可注射疫苗,但由于本菌有许多 血清型,免疫的效果不理想。
临床症状
3、严重的呼吸困难,咳嗽,有时张口呼吸,呈 犬坐姿势,极度痛苦,上述症状在发病初的24 小时内表现明显。如果不及时治疗,l~2天内 因窒息死亡。
4、亚急性和慢性:亚急性和慢性多在急性期后 出现。病程长约15~20天,病猪轻度发热或不 发热,有不同程度的自发性或间歇性咳嗽,食 欲减退。病猪不爱活动,仅在喂食时勉强爬起。 慢性期的猪群症状表现不明显,若无其他疾病 并发,一般能自行恢复。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本病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 种接触性传染病,是猪的一种重要呼吸道 疾病。抗生素对本病无明显疗效。
临床症症状突然死亡。
2、病猪体温达到41.5℃,倦怠、厌食, 并可能出现短期腹泻或呕吐,早期无明 显的呼吸症状,只是脉搏增加,后期则 出现心衰和循环障碍,鼻、耳、眼及后 躯皮肤发绀。晚期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 和体温下降,临死前血性泡沫从嘴、鼻 孔流出。病猪于临床症状出现后24~36 小时内死亡。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猪肺疫,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而导致,主要特征是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炎和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炎,其中急性病猪通常会发生死亡,慢性病猪往往能够耐过,但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在当前生猪养殖产业化、规模化的大环境下,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1、流行病学病原特性。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引起该病的病原,该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不能够自行运动,无法形成芽饱,具有多种形态,具有荚膜,且能够分泌毒素。
存在于病料中的菌体经过染色呈两极着色,经过24~96 h的人工培养能够形成丝状菌。
该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能够在10%二氧化碳的环境中长出黏液状的菌落。
细菌培养基中需要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因子,接种在巧克力琼脂上进行24~48 h培养,能够长出直径1~2 mm的不透明菌落。
接种在牛、羊血液琼脂上,一般会发生溶血。
该菌具有较弱的抵抗力,大多数消毒药都能够将其杀灭,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壮观霉素、林肯霉素等。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猪和带菌猪,主要是猪间的直接接触以及排泄污染物等途径进行传播。
病猪主要是在鼻液、支气管以及肺脏存在病菌,通常是从鼻腔排出后,以飞沫的形式通过空气进行传播,在通风较差和拥挤环境能够使其快速传播。
发病特点。
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4~5月份和9~11月份发生。
在发生应激,如气候突变、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环境突然发生改变、通风较差以及长途运输等,都能够引发该病,因此也可叫做“运输病”。
另外,该病在临床上往往会混合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地方性肺炎等,促使病情加重。
2、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病猪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大约41.5℃,精神萎靡,呼吸困难,鼻、耳、腹部皮肤发绀,呆立不动或者呈犬坐姿势,尿液呈黄色,病程后期发生便秘,临死前有大量混杂血色泡沫的液体从口、鼻中流出。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及治疗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及治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由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只呼吸道疾病。
这种疾病会造成猪只的生长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对于控制和预防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一、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症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呼吸急促、干咳、鼻腔流出分泌物、食欲下降、体温升高等。
猪只患上这种疾病后,会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造成死亡。
1. 临床观察:猪只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进行临床观察,观察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2. 病原学检测:通过猪只的咽拭子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测,确认是否为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感染。
4. 影像学检测:透视、X光或CT检查,可以显示猪只肺部是否出现病变、积液等情况,有助于诊断。
1. 抗生素治疗:目前控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主要方法是抗生素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有: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病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加,因此治疗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按照医嘱规定用药。
2. 支持疗法:猪只患上传染性胸膜肺炎后,常常会出现食欲下降、体力减退等情况,因此需要进行支持疗法,包括适当的营养补充、保暖、减轻环境应激等。
3. 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控制和预防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疫苗,可以有效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减少发病率。
4. 环境管理:在养殖场内,要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防止疫病的传播,减少病原体的暴露。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严重的猪只呼吸道疾病,对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
预防工作也是控制该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希望能够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有效控制和预防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为我国的畜牧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控

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控
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suis)引起的猪类传染病,
也可感染人类。
其病原菌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感染猪只,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损害猪只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
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防控非常必要。
一、诊断
1. 病死猪解剖观察:患病猪只的肺部发生均质性肺炎,肺表面有胸膜炎症表现。
2. 临床表现观察:感染后猪只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食欲差、乏力等症状。
晚期可出现瘫痪、痉挛和抽搐等神经症状。
3. 细菌学检测:采用患病猪只的肺部、胸膜分泌物等样品,进行链球菌属的培养和
分离,通过药敏试验等方法确定病原菌的类型和药敏性。
二、防控
1. 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加强猪只的卫生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和通风。
消毒猪场、猪舍、饮水器、饲料器等设施。
禁止猪只与野生动物接触,加强疫情监测和排查,及时发现
病例和异常情况。
2. 使用科学有效的药物治疗:对于确诊的病例,应及时给予适当的抗生素和支持性
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并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3. 加强养殖管理: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饲料卫生和猪只健康状况。
选用健康的猪苗
和优质饲料,加强疫苗预防。
定期检查猪只健康情况,加强消毒和预防措施。
总之,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常见的猪类传染病,对猪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
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采取科学有效的诊断和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疫情的发生和传播。
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 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是猪的一种重要呼吸道疾病,在许多养猪国家流行,已成为世界性工业化养猪的五大疫病之一,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抗生素对本病无明显疗效。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措施。
1、发病机理引起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该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荚膜。
目前,已经明确该菌有12个血清型,其中第5型又分成2个亚型。
病菌血清型不同所具有的毒力有所不同,且主要血清型之间不存在明显的交叉免疫性。
通常来说,健康猪经由呼吸污浊的空气感染放线杆菌,并通过呼吸道侵入到肺脏,在肺泡上皮附着,然后肺泡的巨噬细胞会快速将病菌吸附或者吞噬,由于病菌生成大量的毒素而导致肺部发生病变,如肺泡壁水肿、淋巴管扩张、毛细血管堵塞等,最终造成毛细血管壁发生坏死以及破裂,从而导致存在于血浆中的红细胞及纤维蛋白渗出,引起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
2、临床症状病猪体温明显升高,一般可超过41.5℃,精神沉郁,采食量急剧减少或者停止采食,呼吸困难,张口伸舌,往往呈犬坐姿势;有混杂血液的泡沫样分泌物从口鼻流出,且耳部、鼻端以及四肢末端皮肤发绀,通常从开始出现症状到死亡只需要不到48 h,耐过后转变为亚急性型或者慢性型。
亚急性型和慢性型的病程持续较长时间,一般在15 - 20天左右,病猪表现出轻度发热或者不出现发热,呈现不同程度的自发性或者间歇性咳嗽,食欲不振,肉料比下降。
病猪拒绝活动,人为驱赶猪群时往往独自掉队,只有在采食时才会勉强爬起。
慢性型病猪一般会发生继发性肺炎,生长发育缓慢,形成僵猪。
3、剖检变化剖检病死猪,可见耳鼻以及四肢末端皮肤发绀,胸水较多,心包积液明显;肺部发生充血、出血,肺泡间质明显水肿,肺表面存在大量的纤维素性渗出物,部分肺部与胸膜会发生粘连,隔叶上存在呈暗红色的坏死灶,尖叶和心叶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胰样病变;支气管和气管含有大量的血色泡沫样的黏液性分泌物;肝脏形成瘀血,颈部淋巴结、肺门淋巴结以及腹股沟淋巴结发生肿大、出血。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pcp

通过治疗前后对比,病猪症状明显改善,死亡率大幅下降,病情 得到有效控制。
案例三:预防措施及经验总结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免疫力;定期消毒,减少病原菌传播;加强生物安全措 施,防止病原菌入侵。
经验总结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同时要加强 预防措施,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感染。在养殖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猪群健康状况, 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猪群健康生长。
推广新型治疗方法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如中西医结合治疗、生物治 疗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死率。
3
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
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对疫 苗接种和治疗方法的认知和操作水平,确保防控 措施的有效实施。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增强免疫力
通过补充免疫球蛋白、转移因子等物质,提高机 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
护理与观察
对病猪进行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05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pcp的案 例分析
案例一:发病过程及诊断过程
发病情况
某规模化猪场,部分猪出现呼吸困难、高热等症状,随后病情迅 速蔓延至全群。
01
02
03
易感动物
猪是该病的主要易感动物 ,尤其是3月龄至6月龄的 猪最易感染。
传播途径
该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 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 传播。
流行季节
该病多发于气候多变的季 节,如春季和秋季。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病猪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 、咳嗽、鼻孔流出脓性分泌物等 症状。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死亡 。
诊断过程
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接触传染性 胸膜肺炎。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三、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所有年龄的猪均易感,3月龄仔猪 最易感。 2、传播途径:主要由空气和猪与猪接触传播。 3、传染源:病猪和带菌猪 4、流行特点:
(1)在急性爆发期,发病例可达85%—100%,死亡率一般 较高(0.4%—100%) (2)在不良气候条件下,断奶猪与架子猪发病率最高。
四、临床症状:
4、气管黏膜水肿,出血,有的气管和支气管内充 满泡沫状血样粘性渗出物。 5、病程较长的慢性病例,可见硬实的肺炎区,表 面有结缔组织化得粘连附着物。 6、肺炎病灶成硬化或坏死性病灶,稍凸出于表面 与胸膜、膈膜、心外膜粘连。
胶冻样渗出物附于胸腔
胸腔出血
肺呈紫红色
肺呈紫红色
六、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2、确诊还需要进行细菌学检查,如病料细菌培养。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一、概况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所致的 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引起纤维素性 胸膜炎和肺炎为特征,慢性感染猪生长率降低。 本病的广泛传播与养猪集约化方式有关,在大规 模集约化饲养的条件下易接肺炎放线杆菌。 2、本菌为革兰氏阴性、有荚膜的球杆菌。 3、本菌的抵抗力不强,主要存在于病猪的呼吸道、鼻 腔、气管、肺部组织及分泌物中。
(一)最急性型 1、同圈或不同圈的几头猪突然发病。 2、死前往往见不到症状表现。 3、病死猪的体躯末端部发绀,口鼻流出带血红色的 泡沫。
(二)急性型
1、病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1—42℃。 2、表现为高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减食或废食, 精神沉郁,被毛粗乱。 3、腹式呼吸,常呆立或呈犬坐势,张口伸舌,状 极痛苦。 4、鼻盘和耳朵发绀,如不及时治疗可于1—2天内 窒息死亡。
七、防治措施
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控

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与防控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PPA)是一种在猪群中流行的高致病性疾病,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病变和经济损失。
本文将介绍PPA的诊断方法及其防控措施。
一、PPA的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观察:PPA常表现为猪群中急性呼吸困难、咳嗽、发热、厌食、嗜睡等症状。
患猪可出现呼吸急促、鼻子呈紫红色、咳嗽时有痰液等症状。
2. 病理学检查:对死亡猪进行解剖检查,可发现胸膜充血、胸腔积液、肺组织发红、水肿等病理变化。
3. 实验室检测:通过采集猪的呼吸道分泌物、血清和组织标本,进行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及抗体检测等方法,可确认PPA的存在。
4.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PCR技术检测PPA病毒的核酸,可以更快速、准确地检测出PPA的存在。
二、PPA的防控措施1. 生物安全管理:猪场应加强生物安全管理,严禁外来猪只进入,同时要做好人员和车辆的消毒工作,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2. 疫苗接种:选择适当的疫苗进行接种,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
3. 饲养管理: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确保猪只的饮水和饲料的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4. 疫情监测:定期对猪群进行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猪,避免病情扩散。
5. 运输管控:对于输送猪只的车辆要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6. 临床治疗:对于发病的猪只要及时就诊,进行合理的临床治疗,提高其存活率。
7. 合理使用抗生素:在使用抗生素时要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原微生物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
PPA对猪的养殖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PPA的诊断和防控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的诊断方法,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该疾病对猪群的危害,提高养殖业的效益。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PCP)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PCP)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猪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肺炎和胸膜炎的典型症状和病变。
急性者大多死亡,慢性者常能耐过,但生长迟缓。
本病分布广泛,其重要性随着养猪业的集约化而增加,经济损失主要由于急性暴发的死亡和医疗费用所致。
⒈病原。
本病的病原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带荚膜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具有典型的球杆菌形态。
该菌目前已知有12个血清型,我国以5型、7型为主。
⒉流行特点。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对猪有高度宿主特异性的呼吸道寄生物,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时不仅可在肺部病变和血液中见到,而且在鼻漏中也大量存在。
主要传播途径是气源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
急性暴发时感染可以从一个猪栏“跳跃”到另一个猪栏。
各种年龄的猪均能感染,但以架子猪最易感。
猪群之间主要通过引入带菌猪或慢性病猪而传播。
⒊临床症状。
①最急性型。
体温升高至41.5℃,表情漠然,食欲废绝。
后期呼吸困难,常呈犬坐姿势,张口伸舌,从口鼻流出血色带泡沫的分泌物。
常在24~36小时内窒息死亡。
个别猪见不到明显症状即死亡。
②急性型。
有很多猪受害,体温40.5~41℃,不食、咳嗽,呼吸困难。
病程长短不一,可转为亚急性和慢性。
③亚急性或慢性型。
发生在急性症状消失之后,体温不高或略有上升,陈咳或间断性咳嗽,有的呈隐性感染。
⒋病理变化。
皮观变化主要见于呼吸道。
气管和支气管内充满带泡沫的血色渗出液;肺炎多为两侧性,呈紫红色,切面似肝,间质有血色胶样液体。
病程稍长者,常有纤维素附于肺炎区表现。
病程稍长者,在隔叶形成大小不等的脓肿结节,外面包以一厚层结缔组织膜,并与胸壁粘连。
⒌诊断要点。
根据特征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作出初诊。
应注意与猪肺疫相区别。
确诊需要作细菌学检查。
从支气管或鼻腔分泌物和肺部病变很易查到和分离到病原体。
⒍防治措施。
疾病早期用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首选药物是青霉素,其次为氯霉素、增效甲基异恶唑和四环素,可依据所用药物的特性进行多次注射,或通过饲料喂服,同样有效。
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 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措施 - 养猪技术

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措施-养猪技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是猪的一种重要呼吸道疾病,在许多养猪国家流行,已成为世界性工业化养猪的五大疫病之一,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抗生素对本病无明显疗效。
下面一起来看一下: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措施。
1、流行病学任何年龄的猪都对该病具有易感性,尤其是3月龄最容易发生感染。
该病主要是由于猪群中引入带菌猪而出现发病。
气源感染是传播该病的主要途径,可经由病猪直接接触或者以飞沫水滴的形式进行短距离传播。
另外,气温突然发生变化、饲养密度过大、舍内相对湿度过大和通风较差等应激因素,都会诱使该病发生,并加速传播,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
通常来说,大规模猪群相比于小规模猪群更容易发生该病。
对于老疫区的猪群具有比较稳定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如果又突然出现暴发可能是由于饲养管理突然发生改变或者侵入新的细菌血清型而引起。
2、临床症状病猪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者彻底废绝,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0. 5—41.5℃,出现便秘,排出算盘珠样粪便。
发病初期,往往呈卧地状,没有明显的呼吸症状,但心脏和血液循环出现障碍,鼻、耳、体侧以及四肢皮肤发绀,短时间内出现呕吐或者下痢;发病后期,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症状,往往呈犬坐势张口伸舌,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一般会在1~2天内由于严重窒息而发生死亡,且临死前有大量泡沫状的血色液体从口、鼻流出。
如果病猪在发病初期表现出比较缓和的症状,能够耐过4-5天或者更长,症状会逐渐减轻,往往能够自行恢复或者变成慢性,此时体温有所下降,呈现间歇性咳嗽,生长发育缓慢,如果与支原体或者巴氏杆菌发生混合感染,就会导致病情加重,死亡率明显提高。
3、实验室诊断涂片镜检。
在无菌条件下采取病死猪发生病变的肺脏组织进行涂片,经过革兰氏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检查,能够看到大量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且两端钝圆。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课件

八、防制
預防: 對無病場應防止引進帶菌豬,在引進 前應用血清學試驗進行檢疫。對感染豬 場逐頭豬進行血清學檢查,清除血清學 陽性帶菌豬,並結合藥物防制的方法來 控制本病。
九、思考題
九、思考題
1、豬接觸性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斷要點? 2、豬接觸傳染性胸膜肺炎屬細菌性傳染病,為 何近年來流行較嚴重? 3、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有多種血清型,如何發展 有效的疫苗進行防制?
委員會的認可,被命名為胸膜肺炎放線桿菌。
一、概念及背景
目前該病在世界廣泛存在,造成了巨 大的經濟損失。美國、丹麥、瑞士將本 病列為主要豬病之一。我國近年來由於 引種頻繁,該病也隨之侵入,其發生和 流行日趨嚴重,已有多個省市報導了此 病。
二、病原
二、病原
胸膜肺炎放線桿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APP),曾命名為副溶血嗜血桿菌(Haemophilus parahaemolyticus), Shope和White等人在1964年
豬接觸傳pneumonia)
一、概念及背景 二、病原 三、流行病學 四、發病機理 五、臨診症狀 六、病理變化 七、診斷 八、防制 九、思考題
一、概念及背景
一、概念及背景
豬接觸傳染性胸膜肺炎,又稱壞死性 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引起 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急性出血 性纖維素性肺炎和慢性纖維素性壞死性 胸膜炎為主要特徵,急性者病死率高, 慢性者常能耐過。
四、發病機理
四、發病機理
本菌通過呼吸道進入肺臟,在扁桃體上定居並粘附到肺泡上 皮,借助表面纖毛、莢膜在肺泡內定居。在肺內,該菌可被 肺泡巨噬細胞迅速吞噬或吸附並產生毒素,對肺巨噬細胞和 血液中單核細胞產生細胞毒性作用,導致肺部病理變化。同 時,在損傷的肺泡內可見血小板凝集及嗜中性白細胞的積聚, 同時動脈血栓及血管壁壞死併發生破裂。在受感染的肺泡內 可看到菌落併發生菌血症。在肺壞死邊緣可見死亡或受損的 巨噬細胞及碎片,在感染後4天,肺泡界線分明。同時支氣管 也充滿黏稠的分泌物,隨著病理變化時間的延長,中心部位 出現壞死並有纖維化現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无症 状的带菌者为危险的传染源。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3、传播途径: APP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感染猪的
鼻汁、扁桃体、支气管和肺脏等部位是病原菌 存在的主要场所,病菌随呼吸、咳嗽、喷嚏等 途径排出后形成飞沫,通过呼吸道传播。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 放线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 又称坏死性胸膜肺炎。以急性出血性纤维 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 肺炎为特征,急性型死亡率高种世界性疾病,广泛分 布于英国、德国、瑞士、丹麦、澳大利亚、加 拿大、墨西哥、阿根廷、瑞典、波兰、日本、 美国、中国等全世界所有养猪国家,给集约化 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近十几年 来本病的流行呈上升趋势,被国际公认为危害 现代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肺出血、肝变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肺常与肋胸膜发生纤维性粘连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五、诊断
1、参考: 2-5月龄的猪多发。 常发生于4-5月和9-11月; 急性病猪出现高热、严重的呼吸困难、咳嗽、
拒食,皮肤发绀。 病变主要局限于胸腔,可见肺脏和胸膜有特征
性的纤维素性和坏死性出血性肺炎、纤维素性 胸膜炎。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出血性肺炎,炎猪症接触分传染布性胸于膜肺膈炎 叶背后缘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切面出血性肺组织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肺病灶区呈紫红色,坚实,胸膜表面附有绒毛纤维素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肺炎病灶转变为脓肿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肺脏面病灶局灶性分布,纤维素性胸膜炎明显
直接接触(配种)也可传播。 带菌猪的流动是该病在猪场与猪场,国家与 国家之间传播的主要原因。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4、季节性: 本病多发生于4-5月和9-11月。饲养环
境突然改变、猪群的转移或混群、拥挤或 长途运输、通风不良、湿度过高、气温骤 变等应激因素,均可引起本病发生或加速 疾病传播,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4、抵抗力: • 本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对常用消毒剂和温度
敏感。一般消毒药即可杀灭。 • 对结晶紫、杆菌肽、林肯霉素、壮观霉素有一
定抵抗力。对土霉素等四环素族抗生素、青霉 素、泰乐菌素、磺胺嘧啶、头孢类等药物较敏 感。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3)血清学诊断 补体结合试验、琼脂扩散试验、酶联
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3、鉴别诊断
• 胸膜肺炎与猪肺疫 相同点:体温升高,高热稽留,呼吸困难、皮肤表
面有紫斑等症状。 不同点: ➢ 猪肺疫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 ➢ 咽喉型和胸膜肺炎型病猪均表现为呼吸困难,犬
坐式呼吸,病变为咽喉肿胀,皮下有大量胶冻样 渗出物,以及大叶性纤维素性肺炎病变; ➢ 病料涂片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两极浓染的短杆 菌。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 胸膜肺炎与猪气喘病 相同点:咳嗽、呼吸困难; 不同点: • 猪气喘病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 • 病程长,传播缓慢,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发病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 本病的发生多呈最急性型或急性型病程 而迅速死亡,急性暴发猪群,发病率和 死亡率一般为50%左右,最急性型的死 亡率可达80%-100%。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三、症状
➢ 最急性型 • 突然发病,体温升高,食欲废绝、短时间的呕吐、腹
泻; • 腹部、四肢、双耳皮肤发绀; • 严重时,呼吸困难,犬坐式呼吸,从口鼻流出大量带
• 我国于1987年首次发现本病,此后流行蔓延开 来,危害日趋严重,成为猪细菌性呼吸道疾病 的主要疫病之一。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一、病原学
1、形态: •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
的小球杆状菌或纤细的小杆菌,有的呈 丝状; • 有荚膜,无芽孢,无运动性,有的菌株 具有周身性纤细的菌毛。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2、生物型: 两个生物型 ➢生物Ⅰ型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 NAD,又称V因子)依赖型;生物Ⅰ型 菌株毒力强,危害大。 ➢生物Ⅱ型为NAD非依赖型,生物Ⅱ型可 引起慢性坏死性胸膜肺炎,从猪体内分 离到的常为Ⅱ生物型。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3、血清型: • 根据细菌荚膜多糖和细菌脂多糖对血清
的反应,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有15个血清 型,生物Ⅰ型包括1-12型和15型,其中1 型和5型又可分为A、B两个型;生物Ⅱ 型包括血清型13、14。 • 我国流行的主要以血清7型为主,其次为 血清2、4、5、10型。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2、实验室诊断
(1)直接镜检 从鼻、支气管分泌物和肺脏病变部
位采取病料涂片或触片,革兰氏染色, 显微镜检查,如见到多形态的两极浓染 的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或纤细杆菌,可 进一步鉴定。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2)病原的分离鉴定 将无菌采集的病料接种在7%马血巧克力
琼脂、划有表皮葡萄球菌十字线的5%绵羊血 琼脂平板或加入生长因子和灭活马血清的牛心 浸汁琼脂平板上,于37℃含5%-10%CO2条件 下培养。如分离到的可疑细菌,可进行生化特 性、CAMP试验、溶血性测定以及血清定型等 检查。
加。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四、病变
➢ 以小叶性肺炎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特 征。
➢肺炎大多为两侧性,多发生在心叶和尖 叶及膈叶的一部分,病变区颜色深,质 地坚硬,切面易碎。
➢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时胸膜有纤维素性渗 出;
➢慢性病例,肺组织有黄色结节或脓肿结 节。
血色泡沫而死亡。 • 病程1-2d。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急性型 • 病猪体温升高达40.5-41℃,食欲下降或
废绝,精神沉郁; • 呼吸困难,咳嗽、张口呼吸; • 鼻端、四肢、耳尖皮肤发绀; • 1-2d窒息死亡。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体温升高,食欲降低,精神沉郁,
间歇性咳嗽,消瘦,生长不良。 如继发感染,则病程恶化,死亡率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