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大纲

合集下载

法语(第二外语)教学大纲

法语(第二外语)教学大纲

《大学法语》(第二外语)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代码:BT6229-32总学时:128 学分:8适用专业:英语专业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法语》是第二外语,也是本科生获得学士学位的一门关键必修课。

语音阶段的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认读和拼写能力。

重点为学习法语拼读规则,并通过学习简短生动的对话,在语流中熟悉和掌握正确的语调。

基础阶段的主要目标:通过基础语法和基本词汇的学习以及各种类型的反复练习,为全面培养学生法语二外的听、说、读、写、译各项基本技能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并初步掌握法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进一步学习法语打下语言基础。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分四学期完成,教学安排以每学期16个教学周来设计,周学时为2学时。

第一学期应掌握的主要语法项目有:1.定冠词(包括缩合冠词)、不定冠词(6学时)2.基数词、序数词(6学时)3.品质形容词、主有形容词、指示形容词(6学时)4.主语人称代词、重读人称代词、代词y、代词en、直接宾语人称代词、间接宾语人称代词(8学时)5.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代词式动词、无人称动词;动词的直陈式现在时、最近将来时(6学时)第二学期应掌握的主要语法项目有:1、部分冠词(4学时)2、以étre 为助动词的复合过去时(包括代词式动词)、未完成过去时、简单将来时、过去将来时(6学时)3、复合时态中直接宾语代词和间接宾语代词的位置(4学时)4、关系代词qui,que,où和关系从句(4学时)5、否定短语(ne…pas/ jamais/ plus/ rien/ personne和否定句、限定短语(ne…que) (6学时)6、疑问词和疑问句(4学时)7、中性代词ce, cela (4学时)第三学期应掌握的主要语法项目有:1、句子的成分,感叹句(3学时)2、直陈式愈过去时,先将来时,简单过去时,过去最近将来时,关系代词ou(4学时)3、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3学时)4、被动态(学时3)5、条件式现在时,条件式过去时(3学时)6、强调方式:ce qui …, c’est ...; ce que …c’est…; c’est… qui…; c’est…que…. (4学时)7、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3学时)8、最近过去时、以avoir为助动词的复合过去时、动词的命令式(3学时)9、动词不定式的时态(3学时)10、陈述句及否定的命令句中代词的排列顺序。

法语第1册教学大纲

法语第1册教学大纲

法语第1册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主要面向法语零基础学习者,旨在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法语的基础语音、词汇、语法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交际活动。

具体目标如下:1.熟练掌握26个法语字母及其发音规则,了解法语基本语音知识。

2.熟记常用法语词汇,初步掌握常用句型,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3.掌握基本法语语法,了解法语各种句型的构成和用法。

4.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听力能力,能够初步了解简单的法语文章及对话。

5.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法国文化基础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本课程分为两部分:语音和基础语法。

整个第一册教学内容共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一个主题,涵盖生活中常见的话题,具体内容和安排如下:1. 语音部分第一单元:字母发音和基本语音知识•学习26个法语字母,了解字母发音规则;•学习单词的重音和连读规则;•学习教材中的语音练习。

第二单元:单词发音和语调•学习常用法语单词的发音;•掌握句子音调和语气的表现方法;•学习教材中的语音练习。

2. 语法部分第三单元:名词、冠词和复数形式•学习法语名词的性、数和形式变化;•学习法语冠词的用法和变化规则;•掌握名词复数形式的构成方法。

第四单元:代词和形容词•学习法语代词的分类和变化规则;•掌握形容词的基本用法和变化规则;•学习教材中的相关语法练习。

第五单元:动词和时态•学习常用法语动词的用法和变化规则;•了解法语时态的基本构成;•学习教材中的相关语法练习。

第六单元:介词和连词•学习法语常用介词的用法;•了解法语连词的基本分类和构成;•学习教材中的相关语法练习。

第七单元:疑问句和否定句•学习法语疑问句的构成和用法;•掌握法语否定句的表达方法和变化规则;•学习教材中的相关语法练习。

第八单元:时间和数字•学习法语时间和日期的表达方法;•掌握法语基本数字的发音和用法;•学习教材中的相关语法练习。

第九单元:介绍和问候•学习简单的自我介绍和问候语;•学习常见的交际用语;•学习教材中的相关交际练习。

《法语入门2》教学大纲

《法语入门2》教学大纲

《法语入门2》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法语入门2》是为非法语专业本科学生提供的二外入门课程,由于法语与英语的众多相似之处,通过本课程学习不仅开启法语的语感,同时可使学生在对比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了解掌握法语知识,并由此促进其英语的学习,为同时掌握两门外语提供基础。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是通过讲解和课堂训练,使学生从熟悉到熟练掌握法语的发音细则和规律,了解法语发音相对于英语的共性和特点,最终达到灵活运用发音规则正确拼读法语单词和朗读句子;学习和了解部分基本的法语语法知识,掌握日常场景下的会话用语和相关词汇,为日后的法语学习打下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以课文为切入点,有机结合词汇和语法教学,避免传统的单词、语法、课文“三段式”教学方式,同时贯穿以课堂口头,并辅以书面练习,着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总学时为64学时,每周4个学时。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LEÇON 0本课主要内容:Présentation du cours : - Enseignement, - Manuel, - Méthode de travailOral et cuture : - se présentation et faire la connaissance, - rite de rencontre Alphabet français : - prononciation et écritureChiffre:- 0-10本课重点、难点:Chiffre, alphabet, expression de se présenter本课参考文献:1. Le bon usage , André Goosse, 13e édition DUCULOT, 19972. Dictionnaire Hachette Encyclopédique, Hachette livre, Paris, 19973. 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sous la direction Alain Rey,Dictionnaire LE ROBERT-SEJER, 1998本课思考题:1. Comment se présenter à la première rencontre de quelqu’un?2. Quelles sont les différences entre l’alphabet français et anglais?3. Quels sont les éléments communs entre les chiffres français et anglais? UNITE 1本课主要内容:Texte A/BSalutations et son rite ,PhonétiqueChiffres:0-10,Grammaire : pronoms personnels sujetConjugaison : être本课重点、难点:Les chiffres basiques, phonétique et les phonèmes, expression des salutations, langue familière et courante, appellation homme femme, pronoms presonnels sujet, verbe « être »本课参考文献:1. Le bon usage , André Goosse, 13e édition DUCULOT, 19972. Dictionnaire Hachette Encyclopédique, Hachette livre, Paris, 19973. 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sous la direction Alain Rey,Dictionnaire LE ROBERT-SEJER, 1998本课思考题:1.Qu’est-ce qu’une consonne et voyelle, quelle est leur différence?2. Quelle est la condition de l’usage langue familière ? pourquoi?3. Comment appeler une femme inconnue?UNITE 2本课主要内容:Texte A/BInvitation/ l’heure ,PhonétiqueChiffres:11-30,Expression : les heures d’une journée, invitationGrammaire : nom, articles indéfinis et définis, verbes du 1er groupe , préposition « à » et « de », articles contractés, négationConjugaison : avoir / manger/aller本课重点、难点:Expressions de l’invitation, de l’heure, phonétique, règles de la conjugaison des verbes 1er groupe本课参考文献:1. Le bon usage , André Goosse, 13e édition DUCULOT, 19972. Dictionnaire Hachette Encyclopédique, Hachette livre, Paris, 19973. 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sous la direction Alain Rey,Dictionnaire LE ROBERT-SEJER, 1998本课思考题:1. Comment demander l’heure ?2. Quelle est différence entre la voyelle et la semi-voyelle ?3. Comment distinguer un verbe du 1er groupe, quelle est l’exception? UNITE 3本课主要内容:Texte A/Bdemander le chemin/ le congé,PhonétiqueChiffres:31-100,Expression : orientation, demander le chemin, au revoir, regretGrammaire : Interrogation, adjectifs interrogatifs et exclamatifs, omission de l’article, formation des noms au pluriel, éléments d’une phraseConjugaison : faire / prendre/devoir/ vouloir本课重点、难点:Expression de l’orientation, chiffres ordinaux, structures d’interrogation , les prononciation des deux lettre « C »et « G », les lettres non prononcées, formation des noms au pluriel本课参考文献:1. Le bon usage , André Goosse, 13e édition DUCULOT, 19972. Dictionnaire Hachette Encyclopédique, Hachette livre, Paris, 19973. 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sous la direction Alain Rey,Dictionnaire LE ROBERT-SEJER, 1998本课思考题:1. Comment former un chiffre ordinal ?2. Quelles sont les différentes prononciations des lettres « C » et « G »? dansquelles conditions?3. Comment former une interrogation ?UNITE 4本课主要内容:Texte A/Bsouvenir de famille/ une photo de famille ,Chiffres101-1000,Expression : prise de photo, les pisitions, les métiers,Grammaire : Adjectifs possessifs, formation des noms féminins, pronoms personnels toniquesConjugaison : ouvrir / mettre/connaître本课重点、难点:Formes et usage des pronoms toniques, formes et usages des adjectifspossessifs, expression de métiers,本课参考文献:1. Le bon usage , André Goosse, 13e édition DUCULOT, 19972. Dictionnaire Hachette Encyclopédique, Hachette livre, Paris, 19973. 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sous la direction Alain Rey,Dictionnaire LE ROBERT-SEJER, 1998本课思考题:1. Quelles sont les différences entre pronoms toniques et pronoms sujet ?2. Quelles sont les formes des adjectifs possessifs ?3. Quel métier voulez) vous prendre dans l’avenir ? (question authentique) UNITE 5本课主要内容:Texte A/BQuatre saisons/Alice LebrunChiffres:,Expression : Expression impérative, année , saisons, mois, semaineGrammaire : pronom impersonnel et phrase impersonnelle, année , saisons, mois, date et jours de la semaine, verbes du 2e groupe, « de »dans la négation absolueConjugaison : dire / commencer/本课重点、难点:Phrase impersonnelle, expression de date et de jour, négation absolue 本课参考文献:1. Le bon usage , André Goosse, 13e édition DUCULOT, 19972. Dictionnaire Hachette Encyclopédique, Hachette livre, Paris, 19973. 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sous la direction Alain Rey,Dictionnaire LE ROBERT-SEJER, 1998本课思考题:1. Dans quelles conditions necessaires pour avoir la préposition « de » dansune interrogation absolue?2. Comment exprimer la date ou le jour ?3. Quand on peut utiliser le pronom impersonnel ?4. Pourquoi on ne met pas de « s » à la fin du mot « mille » au pluriel ?UNITE 6本课主要内容:Texte A/BRepas des Français/ Repas d’une famille françaiseExpression : repas et alimentation,Grammaire : Articles partitifs, pronoms adverbiaux « y » et « en », genre etnombre des adjectifs, position des adjectifsConjugaison : servir / boire /manger本课重点、难点:Formes et usages des articles partitifs, utilisation des pronoms adverbiaux,formation en genre et en nombre des adjectifs本课参考文献:1. Le bon usage , André Goosse, 13e édition DUCULOT, 19972. Dictionnaire Hachette Encyclopédique, Hachette livre, Paris, 19973. 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sous la direction Alain Rey,Dictionnaire LE ROBERT-SEJER, 1998本课思考题:1. Quand on utilise un article partitif ?2. Qu’est-ce que les pronoms adverbiaux « y »et « en »remplacentrespectivement?3. Quels sont les mots pour désigner les repas français ? Un repas françaiscomprend-il combien d’étapes ?五、实验、实践内容本课程为基础性语言授课,实践课时为14个学时,分散在各个教学单元。

法语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法语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基础法语2. 课程代码:XXX3. 课程性质:公共课/专业课4. 学分:XXX5. 授课对象:XXX6. 授课时间:XXX7. 授课地点:XXX二、教学目标与要求1. 知识目标:- 掌握法语字母表、发音规则及基本语法知识。

- 理解并运用法语的基本词汇和短语。

- 熟悉法语的基本句型和结构。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法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

- 提高学生的法语实际运用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和阅读。

- 增强学生的法语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内容1. 法语字母及发音规则2. 基本词汇与短语3. 基本语法知识(时态、语态、名词、形容词等)4. 基本句型和结构5. 法语听力训练6. 法语口语训练7. 法语阅读训练8. 法语写作训练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法语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法语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提高学生的法语口语表达能力。

5.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网络、课件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测验等。

2. 期中考试成绩(30%):全面考察学生对法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成绩(40%):包括笔试和口试,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 教材:《基础法语》2. 参考书目:- 《法语语法教程》- 《法语阅读教程》- 《法语写作教程》- 《法语听力教程》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法语字母及发音规则(2周)2. 第二阶段:基本词汇与短语(4周)3. 第三阶段:基本语法知识(6周)4. 第四阶段:基本句型和结构(4周)5. 第五阶段:法语听力训练(4周)6. 第六阶段:法语口语训练(4周)7. 第七阶段:法语阅读训练(4周)8. 第八阶段:法语写作训练(4周)注:具体教学进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新世纪大学法语第一册教学大纲

新世纪大学法语第一册教学大纲

新世纪大学法语第一册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法语的基本发音、语法及基本的日常用语,达到初级交流水平,为接下来的法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语音1.1 法语基本发音 1.2 法语音调和语调 1.3 四个鼻音的发音 1.4 指示代词“ce”到底是如何发音的 1.5 五个元音的发音 1.6 七个圆唇元音的发音 1.7 四个齿龈音的发音 1.8 破锁音与拍音的发音1.9 “r”音的发音 1.10 双元音的发音与变音 1.11 打字练习工具2. 语法2.1 冠词的用法 2.2 代词的用法 2.3 形容词的用法 2.4 名词的种类 2.5 动词的三种时态 2.6 副词 2.7 情态动词 2.8 连接词 2.9 变位3. 词汇3.1 日常生活用语 3.2 天气和季节 3.3 食品和餐饮 3.4 身体与健康 3.5 交通与旅游 3.6 家居与家庭 3.7 节日与庆祝活动 3.8 工作与职业 3.9 学习与娱乐4. 阅读与写作4.1 阅读法语短文 4.2 写作法语状貌文 4.3 简单的口试练习三、教学要求1. 教学方法1.1 任务型教学法 1.2 情境教学法 1.3 听说读写四种综合法 1.4 自然拼读法2. 教学评估2.1 期中测试 2.2 期末测试 2.3 每堂课的出勤率 2.4 课堂表现及口头作业3. 教材及参考书目3.1 教材:《新世纪大学法语(第一册)》 3.2 参考书:《法语简明教程》、《法语发音入门》、《新编法语词典》四、教学日程安排时间教学内容第1-2周法语音、基本发音第3-5周法语语法1(名词、冠词和代词)第6-7周词汇——日常生活用语第8-10周法语语法2(动词时态、副词、情态动词和连接词)第11-12周词汇——天气和季节、食品和餐饮第13-15周阅读与写作——阅读短文、写作状貌文第16-17周词汇——身体与健康、交通与旅游第18-20周法语语法3(一般现在时态、变位、形容词)时间教学内容第21-22周词汇——家居与家庭、节日与庆祝活动第23-25周阅读与写作——阅读短文、写作状貌文第26-27周词汇——工作与职业、学习与娱乐第28-30周复习及期末测试以上内容为新世纪大学法语第一册的教学大纲,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牢固掌握基本语音、语法和生活用语,为日后更深入的法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你好!法语第1册教学大纲

你好!法语第1册教学大纲

你好!法语第1册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你好!法语》是一套针对初学者的法语教材,本套教材共分为3册,适合初学者从入门到进阶的学习。

本大纲为第1册的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基础的法语语法和词汇。

教学目标本教材旨在帮助初学者掌握基础的法语语法和词汇,使学习者能够熟练运用基本的法语语法,掌握基础的日常用语和句子,能够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

教学内容第1课本课程将介绍法语的基本发音,并学习法语中的重音规则和读音规则。

•学习法语中的元音和辅音•学习法语中的浊音和清音•学习法语中的重音规则和读音规则第2课本课程将学习法语中的基本语法知识,包括:•名词的单数和复数形式•冠词(定冠词和不定冠词)的用法•形容词的用法•介词的用法第3课本课程将学习法语中的动词,包括:•现在时的用法•常见动词的变化规则•常用的动词短语第4课本课程将学习法语中的基本句型和日常用语,包括:•日常问候语和回答•表示感谢和道歉的用语•定时和约会的表达第5课本课程将学习法语中的数词和时间,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用法•表示小时、分钟和秒的用法•表示日期和星期的用法第6课本课程将学习法语中的购物用语,包括:•购物的基本用语•问价和砍价的表达方式•日常购物经验和建议第7课本课程将学习法语中的餐饮用语,包括:•餐厅用语和状态词•点餐和支付的用语•日常饮食习惯和礼仪第8课本课程将学习法语中的旅游用语,包括:•基本的旅游用语和单词•日常旅游经验和建议•酒店和旅馆的用语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本教材将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包括:•线下教学:课堂教学、小组讨论、互动练习等•线上教学:视频课程、在线练习、语音会话等教师将按照以下评估方式进行评估:•课堂测验•作业评估•定期口语测试教学资源本教材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课程教材•练习册•相关单词和词汇表•线上视频教程•练习和测试题库结语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习者了解《你好!法语》第1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学习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合理规划学习计划,努力实现从基础入门到进阶提高的目标。

《法语》教学大纲

《法语》教学大纲

《法语》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00827学时:32学分:2课程类别:全校选修课程面向对象:全校本科学生课程英文名称:French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任务:培养本科专业学生法语的基本技能,使其初步掌握英语以外的另一门外语;使学生能以法语为工具获取信息,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及言语交际能力,满足学生今后可能需要参加的各种考试,如职称、自考或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需要,以适应当今社会对多语种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目的: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法语教学注重打好学生的语音和语法基础,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写的能力,一定的读和译的能力,使学生能用法语交流简单的信息;在课堂上兼顾法语国家国情及语言文化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并为进一步提高法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语音1.教学内容:(1)法语语言的概况,介绍起源、发展、和地位。

(2)法语各字母、音素发音,各读音规则和基本语调。

语音教学主要采取跟读、听录音模仿、观看部分语音视频和补充少量课外词汇进行强化训练,辅之以欣赏法语歌曲和精选部分法语影片让学生全面感受法语语音特色。

重点:读音规则、重音和基本语调。

难点:联诵、连音和读音规则的准确使用2.教学要求:(1)掌握语音、语调基本知识,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准确朗读课文,能就所学题材按一定情境进行对话和叙述,语速正常。

(二)基础语法入门1.教学内容:(1)名词的性和数(3)直陈式现在时变位(4)疑问句(5)宾语人称代词分类讲解及综合比较(6)代动词(7)最近将来时和最近过去时。

语法讲解条理化,分析内在逻辑关系,充分结合课文练习讲解。

重点:名词的性、冠词缩合、动词变位、直接、间接宾语人称代词和代动词难点:名词的性和数、第三组不规则动词的变位规则、宾语人称代词。

2.教学要求:(1)正确区分各种词类,掌握各词类的具体用法。

(2)为法语句法结构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法语》教学大纲

《法语》教学大纲

《法语》教课纲领(第一册)本门课程的教课目的和要求:培育学生拥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必定的听、译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他们能以法语为工具获得专业所需要的信息。

二外法语教课应当帮助学生掌握优秀的语言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法、语言基础,提升文化修养,培育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沟通信息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教课要点和难点:本册要修业生掌握词汇量达 500 个左右,常用固定搭配、短语、习语、成语等 200 个左右。

句子构造的剖析及理解,掌握直陈式此刻时、命令式、复合过去时、限制词、主语人称代词、重读人称代词、直宾人称代词、间宾人称代词、代词 y, en、中性代词、代动词的用法。

教课对象:二年级英语专业本科生教课方式:讲堂讲解精读及课后练习 6 学时。

教课时数:周学时 4,总学时 104教课的详细内容及学时分派:Le?on 1Qui est-ce?Sons et Orthographe (2 学时 )教课目的和要求: Saisir les sons: [a][ε][i][f][k][l][n][p][t][s][w]教课要点和难点:要点音素:[a][ ε ][i] [w]要点读音规则:[a] a, à, a exemple?: ta fatal lae 在 mm 前(少量 )exemple?: femme[ε] ai, ê, ei, è, a?exemple?:fait seinecettee 在同样的两个辅音字母前exemple?: ellee 在闭音节中exemple?: quel sel-et 在词末exemple?: net paquet[i] i, ?, ?, y exemple?: cycle sicouate[w]ou 在元音前exemple?: mouettew 在少量词中exemple?: watt[wi]oui exemple?:oui[wa]oi exemple?: moi toi1.音节:( syllabe)法语单词由音节构成,音节中的主体要素是元音,一般说来,一个单词有几个元音,也就有几个音节。

《法语》教学大纲

《法语》教学大纲

《法语》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法语》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英语专业(本科)所开设的一门选修课,也是申请学位的一门关键课。

二、教学对象开放教育英语专业本科学生。

三、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法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进一步学习法语打下语言基础。

语音阶段的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认读和拼写能力。

重点为学习法语拼读规则,并通过学习简短生动的对话,在语流中熟悉和掌握正确的语调。

基础阶段的主要目标:通过基础语法和基本词汇的学习以及各种类型的反复练习,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基本技能,并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使用教材:1.文字教材:主教材是《大学法语简明教程》(薛建成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辅导教材《大学法语简明教程》辅导手册,(薛建成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2.音像教材:教材配套录音磁带5盘(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课时安排:本课程共9学分,162学时,分三学期完成,教学安排以每学期18个教学周来设计,周学时为3学时。

教学要求:第一学期应完成《大学法语简明教程》1-15课,第二学期应完成《大学法语简明教程》16-30课,第三学期应完成《大学法语简明教程》31-36课。

第一学期应掌握的主要语法项目有:1. 定冠词(包括缩合冠词)、不定冠词2. 基数词、序数词3. 品质形容词、主有形容词、指示形容词4. 主语人称代词、重读人称代词、代词y、代词en、直接宾语人称代词、间接宾语人称代词5. 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代词式动词、无人称动词;动词的直陈式现在时、最近将来时、最近过去时、以avoir为助动词的复合过去时、动词的命令式6. 疑问词和疑问句第二学期应掌握的主要语法项目有:1. 部分冠词2. 以étre 为助动词的复合过去时(包括代词式动词)、未完成过去时、简单将来时、过去将来时3. 复合时态中直接宾语代词和间接宾语代词的位置4. 关系代词qui,que,où和关系从句5. 否定短语(ne…pas/ jamais/ plus/ rien/ personne和否定句、限定短语(ne…que)6.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7. 指示代词celui等、中性代词ce, cela第三学期应掌握的主要语法项目有:1.句子的成分,感叹句2.直陈式愈过去时,先将来时,简单过去时,过去最近将来时,3.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4.被动态5.条件式现在时,条件式过去时6.强调方式:ce qui …, c’est ...; ce que …c’est…; c’est… qui…; c’est…que….考试要求:第一学期考试所要掌握的词汇、句型相当于《大学法语简明教程》15课所要求的水平,语法则按教学要求语法项目考。

法语教学大纲

法语教学大纲

法语教学大纲一、导言法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学习人群。

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法语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指导,促进法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目标1. 语言能力目标:通过法语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和翻译技能。

具体表现为:- 听力:能够听懂简单的口语对话、新闻报道和演讲等,理解对话中的基本信息和它们在特定背景下的含义。

- 口语:能够进行日常交流,能够描述人物、地点和事件,能够参与简单的对话和讨论。

- 阅读:能够阅读简单的文章、新闻、广告和简单的文学作品,理解其中的基本信息和主旨。

- 写作:能够写简单的日记、邮件和文章,能够表达个人观点和感受。

- 翻译:能够进行简单的中文到法语和法语到中文的翻译,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2. 文化意识目标:通过法语的学习,学生应能了解并尊重法国及其它法语国家的文化,拓宽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具体表现为:- 了解法国及其它法语国家的历史、地理、艺术和风俗习惯。

- 能够欣赏法国文学、电影和音乐等艺术作品,了解法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 能够与法国人及其它法语国家的人进行跨文化交流,增强文化意识和尊重。

三、教学内容1. 语言知识与技能:- 词汇:掌握基本的词汇,包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等。

- 语法:了解法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如时态、语序、语气和代词等。

- 句型:学习基本的句型,能够运用已学句型构造简单的句子和段落。

2. 听力与口语:- 听力:通过听录音、对话和讲座等教材,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提高理解和辨别听力材料的能力。

- 口语:通过模仿、对话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语言运用自如的能力。

3. 阅读与写作:- 阅读:通过阅读课文、文章和杂志等,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加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 写作:通过写日记、文章和书信等,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法语口语教学大纲

法语口语教学大纲

法语口语教学大纲《法语口语》课程教学大纲一、层次与学制:本科,五年制二、教学时数:144,第三、四、五、六学期开设;周学时:2;学分: 8三、适用专业:英语专业五年制(英法方向)四、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英语专业英法方向的基础必修课。

旨在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训练学生熟练运用法语进行话语交际的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主要法语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俗,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语口语表达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就自己所熟悉的内容展开会话;能比较流畅地使用法语;能正确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语音语调自然,无重大错误。

课程的基本要求:1.学生能够运用已掌握的词汇、句型和常用表达方式,就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场景进行恰当的交谈;能就社会生活中的一般话题进行连贯的发言;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做到语音准确、语调自然、语法基本正确,语言运用基本得体。

要使学生逐步脱离母语的负面影响,并强调他们的语言准确性。

2.学生必须严格自律,与教师积极配合;课前认真准备;积极参加课堂活动,锻炼法语口语的表达能力;课后按时完成作业。

3.本课程均由来自法语国家的外籍教师担任。

要求外教在课前认真备课,充分了解授课班级的学生状况和法语基础,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学参考书:《走遍法国》Guy Capelle, No?lle Gidon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 《alter ego》Catherine Hugot, Véronique M. Kizirian, Monique Waendendries,Annie Berthet, Emmanuelle Daill 出版社:hachette livre 2012七、教学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第3学期:每周2学时,共18周,36学时。

其中讲授学时9学时,实践学时27第4学期:每周2学时,共18周,36学时。

其中讲授学时9学时,实践学时27第5学期:每周2学时,共18周,36学时。

法语教学大纲

法语教学大纲

法语教学大纲1. 简介法语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国际语言之一,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但又非常有意义的选择。

因此,制定一份合理的法语教学大纲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一份完整的法语教学大纲应包括的要素。

2. 教学目标法语教学大纲的第一要素是明确的教学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与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相一致。

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的内容和层次,并将其划分为听、说、读、写和文化知识等方面。

例如,对初学者的教学目标可以包括基本词汇、语法和日常生活对话的掌握。

3.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法语教学大纲的核心。

它应该涵盖从基础到高级的各个层次,并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进行有机结合。

教学内容包括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文化知识等方面。

此外,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教材和教具,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4. 教学方法法语教学大纲还应明确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生。

教师可以运用交际法、情景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此外,现代技术和媒体资源的应用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5. 评估方式评估是教学大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估方式应既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考试、小组讨论、作业和口语表达等形式。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设计评估方式,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6. 教学资源法语教学大纲还应考虑教学资源的利用和配置。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电子资源和参考书籍等。

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具,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媒体资源来提高教学效果。

7.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最后一个要素是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时间分配。

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和单元,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进度表。

教学计划的制定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总结:一份完整的法语教学大纲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教学资源和教学计划等要素。

简明法语教程教学大纲

简明法语教程教学大纲

简明法语教程教学大纲1. 引言- 法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力。

- 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种简明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基础法语知识。

2.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法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 帮助学生了解法国文化和社会习俗。

-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教学内容3.1 法语基础知识- 语音、拼写和基本发音规则- 基本词汇、句型和语法- 介词、冠词和代词的使用- 动词变位和时态3.2 口语表达和听力训练- 培养学生日常对话的能力- 提高学生听取和理解法语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和意见的能力3.3 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 理解和分析法语文本- 提高学生书写法语的能力- 培养学生撰写简单文章和表达观点的能力3.4 法国文化与社会习俗- 介绍法国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 了解法国人的生活习惯和社交礼仪- 探索法国传统节日和艺术形式4. 教学方法4.1 情境教学法- 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练习语言交际能力。

- 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2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利用课件、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 提供与法语学习相关的网上工具和应用程序。

- 鼓励学生使用法语杂志、电影、音乐等资源扩展自己的语言能力。

4.3 个性化指导和评估-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提供个别指导和辅导。

- 通过口语演讲、听力测试和写作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

5. 教学进度安排- 按照课时划分,每周2-3次课程- 第1-4周:字母和发音;基础词汇和句型- 第5-8周:动词变位和时态;基础语法- 第9-12周:口语对话和听力训练;阅读和写作训练- 第13-16周:法国文化与社会习俗6. 教学评估方法- 口语测试:对学生进行日常对话和演讲评估- 听力测试:通过听取录音,理解和回答问题来评估学生的听力能力- 阅读测试:通过阅读理解和回答问题来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写作作业:要求学生撰写简单的文章和表达观点7. 教学资源与参考书目- 课本:《简明法语教程》- 多媒体资源:录音、课件、视频等- 网上资源:语言学习应用、法语学习网站等- 参考书目:法语字典、法语语法书、学习指南等8. 结语-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法语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理解法国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高等教育成人本科生申请学士学位法语统一考试大纲一、总则为适应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外语统一考试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暂行规定》,参照《全国高等教育成人本科生申请学士学位法语统一考试大纲》,并结合河北省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法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河北省高等教育成人本科生申请学士学位法语统一考试大纲》。

本大纲将于2011年9月开始执行。

现将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本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基本的法语语言知识和法语语言的运用能力,要求考生较为熟练地掌握法语的常用词汇,较系统地了解法语的语法知识。

考试侧重读、译、写的能力。

考生在词汇量、语法知识、阅读理解、法译汉和法语写作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一)词汇量掌握3000左右的法语词汇,能在日常交际、翻译或写作中较为准确的运用。

(二)语法知识掌握基本的法语语法结构和常用句型,并能够较为正确地运用这些知识理解、撰写和翻译法语句子、文章等;能识别一般的语法错误。

(三)阅读理解能综合运用法语词汇、语法知识和阅读技能,读懂一般性题材的文章。

能抓住篇章大意、能领会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阅读速度应达到每分钟50~80个词,理解准确率不低于70%。

(四)法译汉以每小时200个法语词的速度把内容较熟悉的法语短文译成中文,要求译文基本正确、通顺达意。

(五)短文写作有基本的法语书面表达能力。

所写文字无重大语法错误,能够较为准确地表达思想,文理基本通顺。

30分钟内能写出不少于100个词的短文。

本考试是一种标准化测试。

考试方式为笔试。

按百分制计分,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为60分。

考试成绩合格者,由河北省学位办公室发给成人本科学士学位法语合格证书。

听说考试正在规划之中,待时机成熟时实施。

考生可选用下列教材:①孙辉主编的《简明法语教程》上册、下册②马晓宏主编的《法语》1— 3册本考试每年夏季、冬季各举行一次,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考试内容试题满分为100 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试题包括试卷一和试卷二。

试卷一为客观题,约占总题量的60%,考试时间为80分钟;试卷二为主观题,约占总题量的40%,考试时间为70分钟。

试卷一和试卷二由六部分组成。

其中试卷一包括:词汇与语法、阅读理解、完型填空三个部分;试卷二包括:法译汉、时态语态、作文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词汇和语法(Vocabulaire et grammaire)这一部分共设20小题,每小题1分。

要求考生从4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该部分是对考生掌握法语的基础语法、句法和词汇的综合测试,因此考生需对法语的基础语法如:动词、名词、冠词、代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的使用;常见短语的搭配、时态、语态的变化;句子的基本结构及各种从句的表达等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和正确的理解。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Compréhension écrite)这一部分共设15小题,每小题2分。

一般为2~3篇短文,每篇短文后有若干问题,考生根据文章内容从每题若干个(一般3~4个)选择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选材原则:(1)题材广泛,包括人物、社会、文化、科普等内容。

(2)体裁多样,包括议论文、叙述文、说明文等。

(3)选文难度适中,不常使用的单词注明汉语词义。

该部分旨在测试考生以下能力:(1)理解选文的主旨大意;(2)了解有关细节与事实;(3)既理解书面意思,也能进行一定的推理与判断;(4)既理解个别句子及单词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5)既要判定准确,又要有一定的速度。

第三部分:完型填空(Exercices à trous)这部分题型为选择题。

给考生一篇语句连贯的150字左右的短文,在短文中设置5处词语空缺, 每个空缺为一题,每题1分。

要求考生从所给出的四项选择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此题主要测试考生结合上下文的综合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即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对篇章结构、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运用能力。

第四部分:时态、语态(Le temps et le mode)这一部分共设5小题,每小题 2分。

要求考生掌握法语动词时态、语态的用法及其变化形式,例如:直陈现在时、简单将来时、复合过去时、未完成过去时、愈过去时、条件式现在时、虚拟语气、主动态和被动态等。

每题留有一空,要求把每空后面的动词原形变成合适的时态、语态形式。

第五部分:法译汉(Version)这一部分设一篇短文,共15分。

要求考生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将短文译成中文,可直译或意译,但意译要准确,书写工整并符合汉语表达方法。

该部分旨在测试考生的笔译能力。

第六部分:作文(Composition)这一部分设一题,20分。

要求考生在30分钟内写一篇约100词的短文。

试卷上,或给出题目,或规定情景,或给出段首要求续写,或给出关键词要求写成短文。

要求能正确表达思想、用词恰当、语句通畅、结构合理、切合主题、无重大语法错误。

写作内容涉及日常生活、工作、兴趣爱好、叙事、议事等。

上述六个部分的考试题目全部顺序排列,统一编号。

三、答题与计分试卷一(客观题)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划在答题卡相应的字母上,做在试题页上的无效。

正确的填划方法为:在代表答案的字母上划线,如 A B C D 。

考生从每题的若干个选项中只可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多选作废。

试卷二(主观题)的答案一律写在试卷最后一页的试卷二答题纸上,做在试卷页上无效。

四、基本题型I.语法知识和词汇(Vocabulaire et grammaire )要求考生从每题的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一个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多选不给分。

1. _______ n’est dans la chambre.A. PersonneB. Quelqu’unC. OnD. Certain2. Nous ne pourrons________ ces difficultés qu’en faisant tous nos efforts.A. passerB. franchirC. monterD. vaincre3. Je ne connais pas la dame ________ porte une robe rouge.A. quiB. queC. dontD. où4. Le professeur est respecté ________ tous ses élèves.A. parB. àC. avecD. de5.…II.阅读理解(Compréhension écrite)下面有2~ 3篇短文,每篇短文后有若干个问题,每个问题后有a, b, c, d 四个选项,请选出相对应的选项。

(1)En cinq ans, le nombre de pauvres a baisséde 40 millions en Europe de l'Est et dans l'ex-Union soviétique. Cent deux millions de pauvres en 1998 en Europe de l'Est, 61 millions en 2003. C'est l'impressionnant décompte (细账) effectué par la Banque mondiale dans une étude, publiée mercredi 12 octobre.Pour effectuer son calcul, l'institution a choisi de retenir comme critère de pauvreté extrême celui de personnes vivant avec moins de 2 dollars par jour ---- et non celui, traditionnel, de 1 dollar ---- afin de tenir compte des dépenses additionnelles, notamment de vêtements et de chauffage, nécessaires pour vivre dans cette région froide.Alors que 20 % de la population vivaient dans la pauvreté en 1998, soit une personne sur cinq, ils n'étaient plus que 12 % en 2003 (une personne sur huit). La forte croissance économique observée au cours de cette période dans la région est àl'origine de cette amélioration sans précédent. Le produit intérieur brut (PIB) y a progressé à un rythme proche de5 %. « Les inégalités ne sont pas aussi marquées qu'on l'imagine parfois », note Mamta Murthi,l'un des auteurs du rapport. En bref, même les plus pauvres ont pu bénéficier de l'augmentation de la taille du gâteau. Dans des pays comme la Russie, l'Ukraine et le Kazakhstan, les inégalités ont en fait diminuédurant cette période, contribuant au recul de la pauvreté. La hausse des revenus a été proportionnellement plus forte pour les pauvres que pour les riches.Malgréles progrès accomplis, la pauvretéreste massive dans cette région du monde. En 2003, ce sont encore quelque 60 millions de personnes qui y vivaient avec moins de 2 dollars par jour. Et ce sont plus de 150 millions d'individus qui étaient économiquement "vulnérables", selon la Banque mondiale, c'est-à-dire qu'ils disposaient quotidiennement de moins de 4 dollars.1. Selon cet article, il y avait, en 2003 ____________ .A. moins de pauvresB. plus de pauvresC. 40 millions de pauvres en Europe de l'Est et dans l'ex-Union soviétiqueD. 61 millions de pauvres en Europe de l'Est2. Pour effectuer son calcul, l'institution a choisi de retenir comme critère de pauvreté extrême celui de personnes vivant avec moins de 2 dollars par jour. « son calcul » ici signifie :A. le calcul de la Banque mondiale.B. le calcul de l’ Europe de l'Est et l'ex-Union soviétique.C. le calcul des personnes vivant avec moins de 2 dollars par jour.D. le calcul des pauvres.3. La phrase « La forte croissance économique observée au cours de cette période dans larégion est à l'origine de cette amélioration sans précédent » signifie:A. La forte croissance économique cause cette amélioration sans précédent.B. Cette amélioration sans précédent cause la forte croissance économique.C. La forte croissance économique observée au cours de cette période dans la région estdue à cette amélioration sans précédent.D. Grâce à cette amélioration sans précédent, l’économie dans la région s’estdéveloppée.4. Dans les pays de la zone étudiée, ____________ .A. les inégalités ne sont pas aussi évidentes qu'on l'imagine parfoisB. les inégalités sont plus marquées qu'on l'imagine parfoisC. les inégalités ne sont pas moins évidentesD. les inégalités sont assez graves5. La hausse des revenus ____________ .A. des riches a été proportionnellement plus forteB. des pauvres a été proportionnellement plus forteC. des pauvres a été moins forteD. des pauvres et celle des riches ont été toutes fortesIII.完型填空(Exercices à trous)On a construit une grande usine très (1) à 20 kilomètres du village.Tout autour de (2), on a bâti des cités pour le personnel administrative et (3). Au début, seulement quelques jeunes gens sont allés (4) travailler, mais la population a vite (5) et la ville, ainsi née (6) l’usine, compte aujourd’hui 10000 habitants. …..1. A.vieille B. moderne C. mauvaise D. grande2. A.des cités B. le compagnie C. la campagne D. l’usine3. A. les ouvriers B. les étudiantsC. les avocatsD. les professeurs4. A. en B. à C. y D. /5. A. augmenté B. développé C. développée D. augmentée6. ……IV.时态、语态(Le temps et le mode)请将每题括号里的动词原形变成合适的时态、语态写在空格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