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十二铜表法》中有一条文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这一规定( )
A.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B.提高了平民的社会地位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形成
D.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发展
解析:选A。题干中的“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法律的特权,故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只是有利于保护平民的利益,不是提高了平民的社会地位,故B项错误;罗马法体系的形成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故C项错误;万民法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发展,故D项错误。
2.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以意大利为发源地,西欧各国先后出现了研究罗马法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罗马法复兴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
B.推进城市自治运动的需要
C.自然法理念的普世价值
D.对工商业者私有财产的保护
解析:选D。思想对历史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故A项错误;政治需要对历史发展有促进作用,但也不是决定性因素,故B项错误;自然法理念的普世价值自始至终存在,也不是其复兴的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随着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者要求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最终导致了罗马法的复兴,故D 项正确。
3.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中世纪末期的西欧,除英国外,都以罗马法典为基础形成法律,而且指出,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参照了罗马法的诸原则。这表明( ) A.彰显了人生而平等的精神
B.复制了罗马法的私法内容
C.复兴了罗马法的立法原则
D.否定了宗教法庭的合法性
解析:选C。材料体现出欧洲的法律,基本都借鉴了罗马法,反映出罗马的立法原则,在中世纪时期继续沿用,故选C项;材料仅体现了中世纪西欧国家使用罗马法,没有涉及罗马法生而平等的基本原则,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的是英国在司法上参照了罗马法的原则,不等于复制,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中世纪西欧国家借鉴罗马法来制定法律,属于立法方面的内容,宗教法庭是司法机构,故材料不能体现否定了宗教法庭的合法性,排除D项。
4.按照习惯和英国人的观点,今天的国王仍然是“一切权力的源泉”“一切公道与荣誉的源泉”,没有国王和王权,大不列颠王国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据此可知,当今的英国( )
A.体现出开明专制的特质
B.议会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C.国王拥有象征性的权力
D.君主拥有政治上的自由
解析:选C。根据材料“国王仍然是‘一切权力的源泉’‘一切公道与荣誉的源泉’”可知,英国政治生活中国王的重要地位,当今英国国王拥有象征性的权力,故选C项;开明专制不是当今英国的政治特点,排除A项;B项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排除;君主政治上的自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5.近代欧洲存在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成文的法典为表现形式,以民法为典型,以演绎为思维特点;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普通法为基础,以归纳为思维特点。据此可推知( )
A.欧洲法律体系都是罗马法的延续
B.地理环境决定了法律体系的特点
C.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
D.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意义
解析:选C。材料反映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表现形式、思维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欧洲法律体系都是罗马法延续的观点无法成立,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差异,没有反映出这一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表现形式、思维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差异,没有体现出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故D项错误。
6.1870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其中规定:“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
得因种族、肤色、或过去的劳役状况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否认或剥夺。”这一规定( ) A.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有利于保护公民的选举权利
C.加强了美国州政府的权威
D.消除了美国种族歧视的现象
解析:选B。题干中“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过去的劳役状况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否认或剥夺”表明这一规定有利于保护公民的选举权利,故选B项;在当下美国仍存在较强的种族歧视,排除A项;题干提及的是确保公民的选举权利,任何一州不得剥夺,排除C项;美国种族歧视现象现在依然存在,排除D项。
7.下面两张图片是1475—1600年间德国大学学生修读专业统计图。
(左图为新教大学,右图为天主教大学。实线为世俗专业,虚线为神学专业)
据此可以推知( )
A.德国宗教改革成效最为显著
B.天主教的垄断地位受到冲击
C.宗教改革影响学生专业选择
D.世俗文化引导社会发展潮流
解析:选C。材料中并没有对德国和其他国家宗教改革成果的比较,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天主教在德国地位的相关提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图表不难看出,以1517年的宗教改革为契机,学生的专业选择在世俗专业和神学专业出现急剧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世俗文化与社会发展潮流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
8.有人认为,信徒可以自以为是上帝特别赋予他使命,一个人在世间的作为正是上帝赋予他恩宠的象征。世俗的成功,例如在商业上获得利润,也不过是代表他可能已经是上帝选择的神意表现,其着重点是使命感。这体现了( )
A.宗教意识进一步淡薄
B.个人奋斗的合理性
C.世俗生活与信仰对立
D.信仰得救的自主性
解析:选B。加尔文的先定论认为上帝把人预先分成两类:选民和弃民。选民是上帝挑选的人,注定会成功,弃民注定会失败。上帝挑选的人是有标准的,他必定是一个内心信仰上帝而外在又淳朴、友爱、勤奋、节俭的人。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是上帝的选民,所以他必须奋斗。这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故选B项;材料“是上帝选择的神意表现”,仍强调宗教意识,排除A项;材料表现的是世俗生活与信仰统一,排除C项;上帝先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于《拿破仑法典》一词的解释摘编如下:
《法国民法典》1804年颁布,1807年改名《拿破仑法典》。法国大革命前,罗马法统治着法国南部,北部盛行习惯法。按照法典,所有公民一律平等,消灭了长子继承权、世袭贵族和阶级特权。人身自由、契约自由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成为基本原则。法典除“总则”外,第一编是人法,其中包括民事权利的享有、人格的保护、依据、监护、教养、父母子女间的关系、婚姻的关系等;第二编是物法,即对各种财产权的规定;第三编是取得财产权利的各种方法。1804年初,《法典》传到法国控制的地区,以后又传到拿破仑征服的地区。在19世纪,许多欧洲和拉美国家采用了《拿破仑法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6—13世纪西方人对自然法的认识并分析其背景。
(2)阅读材料二,根据相关历史信息,将合理推论填写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