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提高,畜牧业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奶牛业在畜牧养殖中投入产出率高,经济效益好,但是在农村由于奶牛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饲养回报率差,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农村畜牧业的发展,为引导农民科学养牛,提高农户饲养水平,现将奶牛的饲养技术介绍如下:一、奶牛不同生长期的饲养方法1、牛犊:新生牛犊按常规方法接生,即用消毒毛巾擦洗去牛犊口鼻部黏液,在距腹皮4指处断脐,剥去软蹄,待牛犊站立后称重、登记。

饲养方法:牛犊自1周龄改为喂常乳;2周龄时训练牛犊吃粗饲料。

常乳哺乳期一般为100-150天。

总喂奶量300-400千克。

喂常乳的方法是:每天喂2-3次,奶中可掺25%-30%的温水,每头牛犊的喂量按其体重的8%计算。

管理要点:保证牛犊充分运动,生后3-5天即可赶到运动场,每天运动不少于4小时,每天刷拭牛体2次。

2、成牛、青年牛:6月龄至配种为育成牛,配种至产犊为青年牛。

此间应根据月龄、性别、体重及畜舍情况及时分群,实行定位管理。

管理要点:每天刷拭牛体2次。

对母牛从12月龄开始每天抚摸乳房,怀孕后每天2次按摩乳房,但不得挤奶。

16月龄左右,体重达375千克开始配种。

妊娠3个月后,注意观察食欲及生理变化,膘情不宜过肥。

3、成年奶牛饲养要点:每百千克体重喂给青贮饲料3-4千克,干草1千克以上,青料11.5千克。

日粮饲喂应按“粗→精→粗”顺序。

分娩后护理:母牛分娩后,应立即给母牛饮温麸水1-2桶。

同时在产床上铺垫褥草,供母牛饮水后休息。

并认真检查产后母牛乳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二、奶牛的饲养管理原则1、夏季不喂发霉变质饲料,冬季不喂冰冻饲料,不饮冰凉水。

2、保持牛舍内外及运动场清洁卫生。

运动场粪便应及时清理,地面要做到夏季不积水,冬季不结冰。

3、投营养需要配制日粮,保证干物质进食量,保持能量和粗蛋白营养平衡。

4、固定饲喂程序,稳定饲料品种。

无论先粗后精,还是先精后粗,饲喂程序应该固定,不要随意变更。

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4

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4

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4
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4是指在我国制定的一项奶牛饲养管理规范,旨在规范奶牛饲养行业,提高奶牛饲养水平和奶制品质量。

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
1. 环境条件:奶牛房间应保持干燥、通风、明亮,温度应保持在10-22℃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80%。

奶牛睡觉的场地要求平整,干净卫生。

2. 饲料:奶牛应该提供优质饲料,包括粗饲料和浓缩饲料。

其中粗饲料以青贮料、干草、玉米秸秆等为主,浓缩饲料以豆粕、玉米、小麦等为主。

3. 饮水:奶牛应该随时有充足的清洁饮水,饮水设施应该安装在奶牛容易到达的地方。

4. 定时检查:奶牛应该定期检查身体状况,特别是乳房、泌乳和排泄等问题。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5. 卫生防疫:奶牛应该按照规定接种疫苗,随时检查疫苗效果,对发生疾病的奶牛应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

6. 繁殖管理:奶牛需要进行科学繁殖管理,包括合理配种、定期孕检等。

7. 生产记录:应建立健全的生产记录,按照要求及时更新和整理,以便对奶牛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

8. 管理人员:奶牛饲养场应当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他们应该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管理。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以规模化奶牛场和奶牛养殖小区为对象,包括选址与设计、饲料与日粮配制、饲养管理、选育与繁殖、卫生与防疫、挤奶厅建设与管理、粪便及废弃物处理、记录与档案管理八个方面的技术要求,为转变奶牛养殖生产方式提供技术性指导。

1 奶牛场(小区)选址与设计1.1 选址1.1.1原则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等相结合,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1.1.2地势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一定缓坡而总体平坦的地方,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

1.1.3水源应有充足并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1.1.4土质沙壤土、沙土较适宜,黏土不适宜。

1.1.5气象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选择有利地势。

1.1.6交通交通便利,但应离公路主干线不小于500米。

1.1.7周边环境应位于距居民点1000米以上的下风处,远离其他畜禽养殖场,周围1500米以内无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屠宰厂、兽医院等容易产生污染的企业和单位。

1.2 布局奶牛场(小区)一般包括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等功能区。

具体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2.1生活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

应在牛场(小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

1.2.2辅助生产区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维修、草料库等设施,要紧靠生产区布置。

干草库、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应设在生产区边沿下风地势较高处。

1.2.3生产区主要包括牛舍、挤奶厅、人工授精室等生产性建筑。

应设在场区的下风位置,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

生产区奶牛舍要合理布局,能够满足奶牛分阶段、分群饲养的要求,泌乳牛舍应靠近挤奶厅,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

奶牛养殖技术-科技培训

奶牛养殖技术-科技培训

第一部分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3)、在运动场可放置配合有各种矿物质 元素的盐糟或吊一些盐砖,让牛自由舔食。 (4)、适当运动,每天刷拭一次牛体,注 意蹄部卫生。

第一部分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七、干乳牛的饲养 泌乳牛在下一次产犊之前的一段停奶期,此 期的饲养管理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和下一个 泌乳期的产奶性能。 干奶期的长短根据母牛的年龄、体况、泌乳 性能和饲养管理条件而定,一般为45-75天。 体质健壮、产奶量低、营养状况好的壮龄母牛, 干奶期可缩短到45天。反之相反。
第一部分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2、日常管理 (1)、注意饲喂卫生,不喂霉变冰冻饲料。 (2)、加强运动,注意畜体卫生。 (3)、单独组群或分槽饲养,分娩前1—2 周转入产房饲养,做好产前准备工作。
第一部分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3、预产期的推算:一般奶牛的妊娠期为 280天,具体算法是月份减3,日期加7,就是 预产期。 如: 最后一次配种日期为2008年6月4日: 6-3=3 4+7=11 预产期则为2009年3月11 日 如果是1、2月份配种,则加上12以后再减 去3,算出的结果为当年产犊。
第一部分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附:体重450kg日产奶20kg(乳脂率3.5%) 日粮配方 日粮组成:
第二部分

科学挤奶流程
一、清洗乳房 用干净毛巾沾温水,先洗乳头孔和乳头,再 洗乳房间沟及整个乳房,然后洗两腿与乳房之 间及乳房后上侧。洗净后拧干毛巾,擦干乳房, 前后上下用力按摩3-5个循环,但用时应在1分 钟内。(作用:刺激乳房,使乳房做出泌乳反 射。也就是告诉奶牛马上就要挤奶了,先做好 准备。)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样本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样本

奶牛原则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依照公司牧场生产实际,制定本《奶牛原则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涉及饲料质量、贮存与加工、饲养管理、奶牛选育与繁殖管理、奶牛保健与卫生防疫、挤奶厅管理、粪污解决六个方面技术规定,为转变奶牛养殖生产方式提供技术性指引。

奶牛饲养管理饲养工艺栓系饲养有固定牛床及栓系设施,牛只平时在舍外运动场自由运动,不能自由进出牛舍。

采食、刷拭和挤奶在舍内进行。

按奶牛生长发育阶段和成母牛泌乳期、泌乳量等分群饲养。

散栏饲养按照奶牛自然和生理需要,不拴系,无固定床位,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自由运动,并与挤奶厅集中挤奶、TMR日粮相结合一种当代饲养工艺。

需要牛舍、挤奶设备、搅拌车、铲车等设备设施配套才干发挥作用。

成母牛群散栏饲养普通将牛群提成五种,即头胎牛群、泌乳盛期群、泌乳中期群、泌乳末期群和干奶牛群。

后备牛散栏饲养可依照牛群规模分群,对各群牛分别提供相应日粮。

犊牛饲养管理犊牛哺乳期(0~60日龄)饲养犊牛饲喂必要做到“五定”,即定质、定期、定量、定温、定人,每次喂完奶后擦干嘴部。

新生犊牛出生后必要尽快吃到初乳,并应持续饲喂初乳3天以上;一周后来开始补饲,以增进瘤胃发育。

饮水保证犊牛有充分、新鲜、清洁卫生饮水,冬季饮温水。

每头每天饮水量平均为5~8公斤。

卫生应做到“四勤”,即勤打扫、勤换垫草、勤观测、勤消毒。

犊牛生活环境规定清洁、干燥、宽敞、阳光充分、冬暖夏凉。

哺乳期犊牛应做到一牛一栏单独饲养,犊牛转出后应及时更换犊牛栏褥草、彻底消毒。

犊牛舍每周消毒一次,运动场每15天消毒一次。

去角犊牛出生后,在20~30天去角(用电烙铁或药物去角)。

去副乳头在犊牛6月龄之内进行,最佳时间在2~6周,最佳避开夏季。

先清洗消毒副乳头周边,再轻拉副乳头,沿着基部剪除副乳头,用2%碘酒消毒。

犊牛断奶期(断奶~6月龄)饲养犊牛营养来源重要依托精饲料供应。

随着月龄增长,逐渐增长优质粗饲料喂量,选取优质干草、苜蓿供犊牛自由采食,4月龄前禁止饲喂青贮等发酵饲料。

高效生态奶牛养殖技术规程

高效生态奶牛养殖技术规程

高效生态奶牛养殖技术规程高效生态奶牛养殖技术规程一、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年均单产5500——6500公斤奶牛场及奶牛户。

二、饲养(一) 饮料1、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保证奶牛常年对青绿多汁饲料和精饲料的需要,要求每头成年母牛全年保证供给以下饲草料。

(1)青干草1000—1500公斤(日粮中不少于10公斤)。

青干草不足可用部分部分经过加工处理(如氨化)的作物秸秆代替。

(2)青贮饲料1000公斤。

(3)块根、块茎及瓜果类饲料1000—1500公斤,如种种萝卜、马铃薯、瓜类等等。

(4)糟渣饲料2000—3000公斤,如豆腐渣、苹果渣等。

(5)精饲料2500—3000公斤(其中玉米等高能量饲料占50—55%,豆饼、胡麻饼等蛋白质饲料占25—35%,麸皮10—20%)。

精饲料中各个品种应做到常年基本均衡供应。

(6)矿物质饲料按精饲料日喂量的2—3%配给。

食盐喂量不超过精料日喂量的2%。

2、饲料加工调制(1)配(混)合饲料应根据饲料资源,各种饲料的营养万分,结合奶牛的营养需要,国地制宜,进行加工调制。

使用商品配(混)合饲料时必须了解其营养价值,使用化学、生物学性等添加剂时,必须了解其作用与安全性,并按作用说明添加。

(2)青贮原料应富含糖分(含糖不低于1—2%),干物质在20%以上,青玉米及各种蔬菜的茎叶等均可单独或混合调制成青贮饲料。

复种玉米要和适量的麦草(铡短)混合青贮。

带穗玉米要在乳熟期收割青贮。

若3/4的叶片干枯,青贮时每百公斤原料需加5—10公斤2%盐水,制成的青贮饲料应呈黄绿色或黄褐色,气味微醉酸有酒香味。

(3)块根、块茎及瓜果类应选用干物质和糖分多的品种,并妥为贮藏,防霉防冻,喂前洗耳恭冼净切成小块。

(4)库存精饲料的含水量不得超过14%,谷实类饲料喂前应粉碎成1—2毫米的粗粒或压扁,一次加工不宜过多,夏季以10天内喂完为宜。

(5)严禁饲喂霉烂变质、冰冻、农药残毒污染、被病菌或霉菌污染、有毒的饲料,严格清除饲料中的金属、玻璃、塑料等异物。

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一、引言奶牛养殖是现代农业中一项重要的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奶牛养殖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以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水平,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养殖场建设养殖场是奶牛生产的基础,合理的养殖场建设对提高养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养殖场建设的技术规范:1.场地选择:选择土地时应考虑土地的气候、水源、排水条件等因素,并确保场地周围环境无污染。

2.圈舍设计:圈舍应符合奶牛的生理特点和行为习惯,保证其舒适、安全和卫生。

3.饲料储存和处理:养殖场应有合理的饲料储存和处理设施,确保饲料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三、奶牛品种选择奶牛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奶牛的产量和品质。

根据不同的养殖目标和地区环境,选择适合的奶牛品种是养殖成功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奶牛品种选择的技术规范:1.乳品种的选择:应选择乳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适中的品种,如荷斯坦、黑白花奶牛等。

2.肉奶品种的选择:应选择肉奶产量高、肉质优良的品种,如西门塔尔等。

四、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奶牛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以下是饲养管理的技术规范:1.饲料供给:奶牛应按照科学的饲养标准进行饲喂,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

2.水源供给:奶牛需要足够的清洁饮水,养殖场应保证给奶牛提供优质的饮水。

3.疫病防控:养殖场应制定疫病防控计划,定期给奶牛进行常规的疫苗接种和疾病检测,确保奶牛健康。

4.环境控制:养殖场应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保证奶牛舒适。

五、生产管理生产管理是保证奶牛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生产管理的技术规范:1.繁殖管理:合理的繁殖管理可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率,包括合理的配种时间和配种方法等。

2.妊娠保护:对妊娠的奶牛进行特殊管理,包括提供合理的饲料、保证良好的生活环境等,确保胎儿发育健康。

3.分娩管理:对分娩的奶牛进行观察和帮助,确保分娩顺利,并及时对产后的奶牛进行控制和护理。

奶牛的饲养管理知识

奶牛的饲养管理知识

1、犊牛哺育、犊牛出生后1 小时后喂给初乳,一周后开始补喂饲料(开食料)和优质县城干草,开食料按玉米30%, 小麦麸25%,豆粕30%,食盐2%,碳酸氢钙2%,小苏打1% 预的比例配制,让犊牛自由采食,在犊牛舍放置清洁饮水,让犊牛自由饮用,舍内温度保持在10℃-24℃范围;达 60 日龄每日采食精饲料 1 千克摆布时断奶;断奶牛精料增加到每天1.5—2 千克,优质粗料自由采食, 7 月龄后转为青年牛饲养。

2、青年牛饲养。

断奶至 30 月龄称青年牛,以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的原则饲喂 ,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供应。

成牛母牛分干奶期、围产期、泌乳期三个不同饲养阶段进行饲养: (1)干奶期。

怀孕母牛在预产期前 60 天摆布住手挤奶,称作干奶期,干奶前几天少喂或者停喂多汁青绿饲料,控制饮水,增喂粗饲料;在最后一次把乳房中奶挤净后在 4 个乳头内注入干乳油剂 ,并药浴后再也不挤奶,若乳房浮现红、肿、热、痛,则视情况进行第二次干奶或者治疗后再干奶。

(2) 围产期,产前 15 天起逐渐增加精料喂量,日粮精粗饲料比为 40:60,注意钙的喂量应产前低钙,产后高钙,预防产后瘫痪;产后喂给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分娩后1—2 小时第一次挤奶不宜挤得太多 ,只要够犊牛吃就可以了 ,以后每天逐渐增加,到第三天后才挤净乳房中乳。

(3)泌乳期。

是一泌乳高峰期额外增加 1—20%的精饲料,特别是第一、二胎的母牛;二是泌乳中期(产后 101—200 天),日粮精粗饲料比 50:50。

粗纤维不低于 17%;三是泌乳后期(产后 201 天至干奶)日粮精粗饲料比为 40:60,粗蛋白质 12%,粗纤维不低于 18%。

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生产水平的牛只分群饲养,赋予不同的饲料配方和不同的喂量;喂料先粗后精 ,或者可采用全混合粮饲喂法饲喂,即将切短(2.5 厘米摆布)的粗饲料和精饲料、青贮饲料以及各种添加剂等混合在一起,充分拌和饲喂;每天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并使牛只保持充足的舍外运动;牛舍内高温季节注意防暑降温,寒冷季节保温防寒;根据膘情及时调整饲料供应和饲养管理;每天观察发情表现与发情状况,适时配种;保持正确卫生的挤奶操作习惯,避免乳腺炎发生,保证生奶卫生.奶牛普通在 8—12 月龄、达成牛体重 45%时浮现初次发情,称初情期,12—14 月龄达性成熟配种适龄时间为 16—18,月龄,体重达成年的 70%或者 375 千克体成熟时,才干配种。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doc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doc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奶牛养殖技术规范》第一季-10月31日,XXXX。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1的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奶牛在生产过程中的引进、养殖、繁殖、环境、养殖、消毒、用药、防疫、牛奶收集和废物处理等方面应遵循的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奶牛场奶牛的生产、饲养和管理。

2规范性参考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本标准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对于注明日期的参考文件,其所有后续修订(不包括错误内容)或修订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但是,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对于未注明日期的参考文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548畜禽疾病、肉及其制品无害化处理规则GB 16567畜禽运输检疫技术规范GB 7959——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伟、孙爱林、沈、傅文勇。

本标准于XXXX 10月31日首次发布。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1的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奶牛在生产过程中的引进、养殖、繁殖、环境、养殖、消毒、用药、防疫、牛奶收集和废物处理等方面应遵循的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奶牛场奶牛的生产、饲养和管理。

2规范性参考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本标准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对于注明日期的参考文件,其所有后续修订(不包括错误内容)或修订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但是,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对于未注明日期的参考文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548《畜禽疾病肉及其制品无害化处理规则》GB 16567《畜禽运输检疫技术规范》GB 7959: 60,脂肪可添加到体重明显减轻的牛中。

在泌乳中期(101-200天),混合物将跟随乳汁,混合浓缩物将逐渐减少。

粗细比为50-45∶50-50∶60,体脂恢复到7.50%。

防止过度肥胖。

泌乳曲线是评价奶牛管理的工具。

泌乳曲线可以用DHI 数据来描述。

奶牛产奶高峰出现在分娩后4-8周。

如果泌乳高峰不高,注意饮食蛋白质;如果泌乳高峰持续时间短,注意饮食能量。

牛奶蛋白和牛奶脂肪的比例应该在0.85和0.88之间。

奶牛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奶牛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奶牛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奶牛饲养是养殖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保证奶牛健康和生产效益的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关于奶牛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的详细内容。

一、饲养环境:1.牛舍设计:牛舍的通风、保温、卫生等方面的设计与布局都应符合奶牛的饲养需求,并确保牛舍内部干燥、清洁和舒适。

2.空气质量:牛舍内部的空气质量对奶牛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一定要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新鲜,并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和有害气体。

3.温度控制:奶牛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需要在夏季提供防暑降温的措施,同时在冬季为奶牛提供保温设备,保持温度稳定。

4.病虫害控制:定期清理牛舍,管理牛粪等废弃物,防止病虫害传播和滋生,避免奶牛因此受到感染和伤害。

二、饲养管理:1.合理饲喂:奶牛的饲养主要以牧草、玉米秸秆、饲料和精料为主要食物,要根据奶牛产后阶段的不同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并定期检测饲料品质。

2.水源供应:奶牛每天需摄取大量的水分来满足其体内需要,因此要确保饲养场有充足的饮用水源,并保持水质清洁。

3.定期体检:定期对奶牛进行体检,包括体温、粪便、乳房和泌乳情况等的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奶牛的健康问题。

4.健康管理:采取科学的防疫措施,对奶牛进行疫苗注射、驱虫等必要的预防措施。

并注意对新购入的奶牛进行隔离观察,防止传染疾病的发生。

5.饮水管理:奶牛水的摄取量对奶产量有直接的影响,所以保持牛舍内清洁的饮水设施,并定期更换饮水器中的水。

三、泌乳管理:1.按期定时泌乳:奶牛的泌乳周期一般为305天,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泌乳,保证产奶的连续性与效益。

2.泌乳后调理:泌乳后要给予奶牛充分的休息和调理,补充体力和营养,提高下一个泌乳周期的产奶效益。

3.乳房卫生:养成良好的乳房清洁习惯,每天对乳房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乳房炎症和传染疾病的发生。

四、员工培训与管理:1.员工培训:培训饲养人员具备相关奶牛饲养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对奶牛饲养的管理水平。

中国奶牛饲养标准中国情歌汇

中国奶牛饲养标准中国情歌汇

中国奶牛饲养标准中国情歌汇
中国奶牛饲养技术
1饲料
1.1饲料配合要多样化多种搭配,日喂三餐,精料要以玉米面、豆饼、棉籽饼、麸皮为主,供足饮水。

1.2保证青绿饲料冬春两季青绿饲料缺乏,可将青草和作物秸秆切碎,制成青贮饲料,并适量搭配一些胡萝卜,使奶牛一年四季不断青料。

2管理
2.1定期梳体修蹄每天定时梳刷牛体,可去除牛体上的尘土,促使牛
体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促使奶牛多产奶。

2.2定时挤奶定时挤奶,可有效地防止奶牛乳腺炎的发生,促使奶牛
乳汁分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一般以8小时挤一次奶为宜。

2.3加强奶牛的产后管理犊牛出生后,母子分离,进行人工饲养。


了防止母牛产后患病,可视母牛体况肌注适量的鱼腥草和青霉素、磺胺类
等抗菌消炎药,以杜绝产科疾病的发生。

2.4良法增乳有些母牛产后乳房不饱满,乳汁分泌少或无乳汁,应给
产后半小时的母牛喂饮麸盐红糖粥,制法:麸皮0.5千克,食盐40~50克,红糖0.5~1.0千克,温水10~15千克,混合均匀,一次喂给。

2.5讲卫生,保健康奶牛喜欢干燥凉爽的环境条件,因此,应保持牛
舍清洁、卫生、干燥。

2.6细心观察奶牛活动状况每次喂牛前,要细心观察牛的进食、排粪和日常活动状况,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调整,并及时请兽医诊治。

奶牛饲养技术

奶牛饲养技术

奶牛饲养技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奶类产品需求量的增加,我县城郊饲养奶牛的农户也逐渐增多,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奶牛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奶牛饲养技术1.良种奶牛的选购奶牛品种及个体的优劣决定其一生的产奶量。

我国大多数奶牛场饲养的奶牛为荷斯坦黑白花奶牛,这一品种优于其他奶牛品种,产奶量高,生产性能稳定,是农户选择的对象。

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选择标准:要求体格健壮,结构匀称,皮薄而富有弹性,体躯长宽深,背腰平直,尻部长平宽,胸部发育良好,腹大而不下垂,身躯从上面、侧面、后面三个位置观察呈“倒三角”,四肢结实、端正。

乳房大,呈方圆形,向前后延伸,侧看前线超过腰角前缘的垂线,底部呈水平状,底线略高于飞节,乳腺发育充分,乳头大小适中,乳静脉粗大而多弯曲,乳井大而深。

②年龄选择:奶牛年龄不同,产奶量有很大差异。

在产第1股时,一般在2.5岁左右,随着胎次及年龄的增加,产奶量也逐渐增加,到4-7胎(即6-9岁)时,产乳量达到最高峰,周岁后开始下降。

因此,准备养奶牛的农户应选购3-5岁以内的青壮年奶牛。

并应从大型正规的奶牛场购买奶牛。

2.加强对奶牛产奶期的饲养管理奶牛产奶有一定规律,一般产奶从产犊后15-20天开始迅速增加,到2个月左右(高产牛到3个月左右)达到产奶高峰,4个月后便显著下降,7个月后快速下降,到10个月末基本停止。

了解这一规律,便于科学合理的饲养,以发挥奶牛最大的产奶潜力。

在母牛干奶期的最后2周到泌乳达到最高峰时多采用“引导饲养法”饲养。

其原则是在不违背科学饲养的前提下,少喂粗料,多给精料,供给充足的饮水,粗料自由采食。

方法是,自产犊前2周起,每天给母牛精料1.8公斤,尔后,每天增加0.5公斤,直到100公斤体重吃到1.0-1.5公斤。

如为体重500公斤奶牛要吃到6-9公斤。

高峰过后按产奶量供给精料,如1头日产奶18公斤,体重600公斤奶牛日粮为:干草3公斤,青贮玉米秸25公斤,玉米4公斤,麸皮2公斤,豆饼0.6公斤,棉饼l-0公斤,鱼粉0.58公斤,贝壳粉60克,食盐50克,磷酸三钙20克,整个产乳期之内饲料要相对稳定,日喂3次,做到青中有干,干中有青,青干搭配,饲喂有序进行,可按下述模式:先添于草叶第1次青贮料、第回次精料一十第2次青贮料、第1次粥料、第3次青贮料一第2次精料一最后用粥料搜剩草。

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系谱记录规范,有电子档案或纸质档案,按照国家统一编号规
则编号,得1分;有年度繁殖计划、技术指标、实施记录与技术
统计,得1分,缺项不得分。
有完整的饲料原料采购计划和饲料供应计划,得1分;使用优 质苜蓿,得2分;有日粮组成、配方记录,得1分。 有常用饲料常规性营养成分分析检测记录,得1分;无使用国 家禁止的饲料、添加剂和兽药记录,得1分。
有污水处理设施,得1分,污水处理设施运转 正常,得1分,建贮液池,得1分;粪污未经处理 直接排放,不得分。
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v 牛粪必须定时清扫,运出牛舍和饲养区以防止疾 病的传播,保持牛群健康。
v 建筑牛舍时,地面、墙壁应选用便于清洗消毒的 材料,以利于彻底消毒,并应具备良好的粪尿排 出系统。
完全使用机器挤奶,输奶管道化,得1分。
挤奶前后两次药浴,一头牛用一块毛巾(或一张纸巾)擦干乳
房与乳头,得2分,不完整适当扣分。
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挤奶厅地面、墙壁 做防水处理 无积粪
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牛体及环境卫生
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一头牛一块毛巾(一张纸巾),乳房与乳头是否干净并擦干
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北京TMR便携分级筛
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宾州分级筛与中国农业大学分级筛比较
宾州筛推荐比例 CAU分级筛(高产) 干奶 后备

6-10%
10-15
45-50 50-55
第二层
30-50%
20-25
15-20 15-20
第三层
30-50%
40-45
奶牛标准化养殖生产技术规范
二、设施与设备(21分)

中国奶牛的饲养标准

中国奶牛的饲养标准

中国奶牛的饲养标准中国奶牛的饲养标准是指根据中国国情和奶牛的生长特点,制定的适合中国奶牛健康生长和高产的饲养管理规范。

中国奶牛的饲养标准主要包括饲料配制、饲养环境、疾病防控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奶牛的饲养标准。

首先是饲料配制。

中国奶牛的饲料配制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性能的奶牛,科学搭配饲料,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

青贮饲料、玉米秸秆、豆饼等粗饲料要保证质量和数量的充足,浓缩饲料要根据奶牛的体重和产奶量来合理配比,保证奶牛的蛋白质和能量摄入量符合需求。

此外,饮水也是十分重要的,奶牛每天的饮水量要保证在80-100升左右。

其次是饲养环境。

中国奶牛的饲养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

牛舍要保持干燥,地面要铺设干净的稻草或木屑,以减少奶牛接触湿地面的机会,防止蹄部疾病的发生。

牛舍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影响奶牛的健康。

另外,牛舍要保持清洁,每天要清理奶牛的粪便,保持牛舍的卫生。

再次是疾病防控。

中国奶牛的饲养标准要求对奶牛的疾病进行有效的防控。

首先是定期做好奶牛的疫苗接种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其次是定期做好奶牛的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另外,要做好牛群的隔离和消毒工作,防止疾病的传播。

最后是生产管理。

中国奶牛的饲养标准要求对奶牛的生产管理要科学合理。

对于产奶的奶牛,要做好产后护理工作,保证奶牛的产后康复。

对于幼崽奶牛,要做好断奶后的饲养管理,保证幼崽奶牛的健康成长。

同时,要做好奶牛的繁殖管理工作,提高繁殖率和产犊率。

总之,中国奶牛的饲养标准是保证奶牛健康生长和高产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按照饲养标准进行管理,才能保证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提高。

希望广大奶牛饲养者能够认真遵守这些标准,做好奶牛的饲养管理工作。

奶牛饲养管理规范

奶牛饲养管理规范

制订规范的目的,在于维护高产奶牛群的健康,延长高产奶牛的利用年限,充分发挥高产奶牛的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本规范主要是针对一个泌乳期 305 天产奶量 6000 千克以上、乳脂率 3%----4% (或者与此相当的乳脂量)的牛群或者个体奶牛。

中等产奶水平的牛群或者 305 天产奶万千克以上的高产奶牛,可参考使用。

规范中的各条内容必须认真执行,各地(或者各场)也可根据所列条款,因地制宜的制订适合本地区(本场)的“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充分利用现有饲料资源,划拨饲料基地,保证饲料供应。

一头高产奶牛全年应储备、供应的各类饲草、饲料量为:①青干草: 1100---1850 千克(应含有一定比例的豆科干草);②青贮玉米: 10000---12500 千克, (或者青贮青草 7500 千克+青饲青草 10000--15000 千克);③块根、块茎及瓜果类: 1500—2000 千克;④糟渣类: 2000---3000 千克;⑤精饲料: 2300---4000 千克(其中能量饲料占 50%,蛋白质饲料占25%---30%),精饲料的各个品种应做到全年均衡供应,尽可能研制供给适合本地区的经济、高效的平衡日粮。

其中矿物质饲料应占精饲料总量的 2%---3%。

每年应对所喂奶牛的各种饲料进行一次常规饲料营养成份测定,并反复进行饲用及经济价值鉴定。

大力推行退耕还牧,种草养牛。

大量种植豆科及其他高效牧草作物,收获制作青贮和青干草喂牛。

调制禾本科干草,应在抽穗期刈割;豆科和其他牧草可在开花期刈割。

青干草的含水量控制在 15%以下,绿色、芳香、茎枝柔软、叶片多、杂质少,并应打捆设棚贮藏,防止营养损失。

其饲喂时的铡切长度应在 3cm 以上。

种植饲用玉米,建议制作带穗青贮。

青贮原料要求富含糖分(如甜高粱等) ,干物质应在 25%以上。

青贮玉米应在腊熟期收获、加工、制作。

禾本科野草应在结籽前收贮。

各类含水分较多的块根、块茎类应经风干、或者掺入 10%--20%的糠麸类饲料青贮,也可将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混贮。

奶牛饲养控制技术

奶牛饲养控制技术

奶牛饲养控制技术(一)品种选择1.引进种牛,应按照GB 16567进行检疫。

2.引进的种牛,隔离观察至少30-45天,经兽医检疫部门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供繁殖使用。

3.不应从疫区引进种牛。

(二)饲养制度1.总的管理(1)奶牛场不应饲养任何其他家畜家禽,并应防止周围其他畜禽进入场区。

(2)保持各生产环节的环境及用具的清洁,保证牛奶卫生。

坚持刷拭牛体,防止污染乳汁。

(3)成乳牛坚持定期护蹄、修蹄和治蹄。

2.饲喂管理(1)按饲养规范饲喂,不堆槽,不空槽,不喂发霉变质和冰冻的饲料。

应捡出饲料中的异物,保持饲槽清洁卫生。

(2)保证足够的新鲜、清洁饮水,运动场设食盐、矿物质(如矿物质舔砖等)补饲槽和饮水槽,定期清洗消毒饮水设备。

3.挤奶管理(1)贮奶罐、挤奶机使用前后都应清洗干净,按操作规程要求放置。

(2)乳房炎病牛不应上机挤奶,上机时临时发现的乳房炎病牛不应套杯挤奶,应转入病牛群手工挤净后治疗。

(3)牛奶出场前先自检,不合格者不应出场。

(4)机械设备应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

4.卫生消毒(1)环境消毒牛舍周围环境(包括运动场)每周用2%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和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

在大门口和牛舍入口设消毒池,使用2%火碱或煤酚溶液。

(2)牛舍消毒牛舍在每班牛只下槽后应彻底清扫干净,定期用高压水枪冲洗,并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3)用具消毒定期对饲喂用具、料槽和饲料车等进行消毒,使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日常用具(如兽医用具、助产用具、配种用具、挤奶设备和奶罐车等)在使用前后应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洗。

(4)带牛环境消毒定期进行带牛环境消毒,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可用于带牛环境消毒的消毒药有:0.1%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以减少传染病和蹄病等发生。

带牛环境消毒应避免消毒剂污染到牛奶中。

(5)牛体消毒挤奶、助产、配种、注射治疗及任何对奶牛进行接触操作前,应先将牛有关部位如乳房、乳头、阴道口和后躯等进行消毒擦拭,以降低牛乳的细菌数,保证牛体健康。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犊牛阶段的管理[出生至六月龄]犊牛消化生理及生长发育特点对疫病抵抗力、外界环境适应力及体温调节力差:新生犊牛消化器官未发育健全,瘤网胃只有雏形而无功能,真胃以后消化道的消化机能尚在发育之中;生长发育快;体格及消化器官可塑性大。

主攻目标提高成活率;促进胃肠道发育;塑造乳用体型;提高日增重,保证哺乳期日增重900—950克,力争6月龄断奶体重达到165—175公斤。

犊牛管理技术规范1.犊牛哺乳期管护要领坚持“ 两早、三足、四定、二勤”。

即早喂初乳、早补饲;足够的初乳喂量、足够的饮水、足够的运动;定量(每日的奶、料必须按方案执行)、定时饲喂、定温(喂奶温度在35—38o c之间)、定质(保证奶和混合料、草的质量);勤观察犊牛、勤刷拭牛体。

出生管理初生犊牛,饲养应用毛巾或布将犊牛嘴鼻周围的粘液擦净,在距犊牛脐部两厘米处剪掉脐带,并用5%碘酊涂擦。

让母牛舔干犊牛身上的胎水,接着称测犊牛体重并作记录。

将犊牛舍温度控制在10—25o C,要求冬暖夏凉,通风良好,干燥清洁。

在出生后半小时给初生犊牛及时喂初乳,特殊情况也必须在生后8小时内喂上初乳,喂量1公斤左右。

在初生后7—10日内用电烙铁或铁烙铁将犊牛抵角生长点破坏,即将抵角生长点烙焦为止,大小为2分硬币一样的面积。

犊牛编号由技术员用耳号钳打号,同时绘制该犊牛的系谱卡片图并建档。

2.喂奶方法犊牛生后半月内最好用啤酒瓶装上奶嘴(即喂奶瓶)喂奶,半月后改用水桶喂奶。

饲养员洗净双手,左手提奶桶,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放在犊牛嘴里,让犊牛的嘴浸到奶桶里,牛奶则从两指头中间吸入口中,这样训练2—3天即可习惯自饮。

用桶喂完犊牛之后起要用毛巾把犊牛嘴边的残奶擦干,每次奶桶用完之后必须洗干净,喂前用开水烫一次。

哺乳方案将犊牛在110天的哺乳量控制在300—500公斤以内,一日喂3次。

犊牛初生后7天开始加喂犊牛混合料,生后10天开始向牛栏内投放优质青干草,生后30天训练自由采食青贮饲料。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标准版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标准版

I CS 65.020.30DB42奶牛养殖技术规范黄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前言为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确保我市奶牛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性发展,坚定不移地走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路子,从而促进我市奶牛安全、卫生优质高效的饲养与管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特制定黄冈市奶牛养殖地方标准。

本标准是按GB/T 1.1-2009标准中所规定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的附录A、B、C、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黄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黄冈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黄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黄冈市农业局、黄冈市科技局、黄冈市畜牧局、黄冈市奶办、黄冈市农科院、黄冈市环保局、黄州区畜牧局、黄冈市标准信息研究所、黄冈市北斗奶牛养殖有限公司、麻城市鑫旺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黄冈市华窑奶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金本华、李同望、梅岭南、陈智军、尉玲、吕银洲、董永财、童双喜、姚雪冬奶牛养殖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奶牛生产过程中引种、育种、繁殖、环境、饲养、消毒、用药、防疫、牛奶收集和废弃物处理应遵循的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黄冈市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的奶牛饲养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GB 16568 奶牛场卫生规范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30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045 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NY 5047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T 5049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NY 50302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奶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第二版)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净道牛群周转、饲养员行走、场内运送饲料、奶车出入的专用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Q/TMVY01-20022002-10-31发布2002-11-1实施上海市金山区吕巷奶牛公司发布前言为确保本区奶牛安全、卫生优质高效的饲养与管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特制定本地方标准。

本标准是按GB/T1.1-2000和GB/T1.2-2002标准中所规定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的附录A、B、C、D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市金山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金山区奶牛管理站、上海光明乳业集团、金山区兽医卫生监督所、上海市金山区吕巷奶牛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伟、陆耀华、孙爱林、沈国辉、符文勇。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为2002年10月31日。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奶牛生产过程中引种、育种、繁殖、环境、饲养、消毒、用药、防疫、牛奶收集和废弃物处理应遵循的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奶牛养殖场奶牛生产饲养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堪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GB 7959-1987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 8979-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6568-1996 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NY/T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 6045 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NY 5046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017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药防疫准则NY 5048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奶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第二版)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净道牛群周转、饲养员行走、场内运送饲料、奶车出入的专用道路。

3.2 污道粪便等废弃物、淘汰牛出场的道路。

3.3 牛场废弃物主要包括牛粪、尿、死牛、褥草、过期兽药、残余疫苗、疫苗及药瓶和污水等。

4 引种、育种、繁殖4.1 引种引进种牛,按照GB 16567进行检疫。

引进的种牛,隔离观察至少30~45天,经兽医检疫部门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并入牛场饲养,供繁殖使用。

不应从疫区引进种牛。

4.2 育种详见附录A(奶牛育种方法)4.3 繁殖详见附录B(奶牛繁殖方法)5 牛场环境与工艺5.1 奶牛场应建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场地水源充足、交通方便但远离居民和其他畜牧场、未被污染和没有发生过任何传染病的地方。

5.2 牛舍按照GB7959-1987标准应具备良好的清粪排尿系统。

5.3 舍内的温度、湿度、气流、风速和光照应满足奶牛不同饲养阶段的生理需求,以降低牛群发生疾病的机会。

夏季要采用防暑降温措施。

5.4牛舍内空气质量应符合NY/T388的规定。

5.5 牛舍地面和墙壁应选用适宜材料,以便于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5.6 牛场内应分设管理区、封闭生产区及粪污处理区、病畜隔离区,管理区和生产区应处上风向,粪污处理区、病畜隔离区应处下风向。

5.7 牛场净道和污道分开,污道在下风向,雨水和污水应分开。

5.8 牛场周围应设防疫河或围墙,场区设有若干绿化隔离带。

5.9 牛场排污按照GB8979-1996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

6饲养6.1 饲养和饲养添加剂6.1.1 饲料及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NY 5048的规定。

6.1.2 奶牛的不同生长时间和生理阶段至少应达到《奶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第二版)要求。

6.1.3 不应在饲料中添加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各种化学、生物制剂及保护剂(如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剂。

6.1.4 应清除饲料中的金属异物和泥沙。

6.2 兽药使用6.2.1 对于治疗患疾病的奶牛及必须使用药物处理时。

应按照N45046执行。

6.2.2 泌乳牛在正常情况下控制使用抗生素药物,必须用药时,在药物残留期间的牛乳不应作为商品牛乳出售,牛乳在上市前应按规定停药,应准确计算停药时间和弃乳期。

6.2.3 不许使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违禁药物。

6.3 防疫牛群的免疫应符合NY 5067的规定。

6.4 饮水6.4.1 场区应有足够的生产和饮用水,饮水质理应达到NY 5027的规定。

6.4.2 经常清洗和消毒饮水设备,避免细菌滋生。

6.4.3 若有水塔或其他贮水设施,则应有防止污染的措施,予以定期清洗和消毒。

6.4.4 牛只必须有足够的清洁饮水,可采用自动饮水器。

自动饮水器应保持清洁,定进清洗,放牧场饮水应每天调换,确保奶牛健康。

7 卫生消毒按照GB16568-1996的规定搞好清洁消毒工作7.1 消毒剂消毒剂应选择对人、奶牛和环境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和在牛体内不应产生有害累积的消毒剂。

7.2消毒方法7.2.1 喷雾消毒用有效浓度的消毒药,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消毒,主要用于牛舍清洗完毕后的喷洒消毒、带牛环境消毒、牛场道路和周围及进入场区的车辆。

7.2.2 浸液消毒用有效浓度的消毒药水溶液,进行洗水、洗工作服和胶鞋。

7.2.3 喷撒消毒在牛舍周围、入口、产床和牛床下面撒生石灰等杀死细菌或病毒。

7.2.4 热水消毒用一定温度的热水杀死细菌或病毒。

7.3 消毒制度7.3.1 环境消毒牛舍周围环境(包括运动场)每周用有效消毒药消毒一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和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消毒药消毒1次。

在大门口和牛舍入口设消毒池,并保持有效消毒药液。

7.3.2 人员消毒7.3.2.1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更衣和紫外线消毒,工作服严禁穿出场外。

7.3.2.2 一般牧场不接受外来参观者,必须进入场区参观时应彻底消毒,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疫病流行期间不许参观。

7.3.3 牛舍消毒牛舍在每班牛只下槽后应彻底清扫干净,定期用高压水枪冲洗,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7.3.4 用具消毒定期对饲喂饲养用具、料槽和饲料车等进行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PH5);日常用具(如兽医用具、助产具、配种用具、挤奶设备和奶罐车等)在使用前后应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洗。

7.3.5 牛体消毒挤奶、助产、配种、注射治疗及任何对奶牛进行接触操作前,应先将牛有关部位如乳房、乳头、阴道口和后躯等进行消毒擦拭,以降低感染机会和牛乳的细菌数,保证牛体健康。

8 管理8.1 总的管理8.1.1 奶牛场严禁饲养任何其他家畜家禽,并应防止周围其他畜禽进入场区。

8.1.2 保持各生产环节的环境及用具的清洁,保证牛体卫生。

牛体较脏时,需刷拭牛体,防止污染乳汁。

8.1.3 成乳牛应坚持定期护蹄、修蹄和浴蹄。

8.2 人员管理牛场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有传染病患者应及时调出。

8.3 饲喂管理详见附录C(奶牛饲养方法)。

8.4 饲养方式采用舍饲加运动场方式,舍饲方式采用栓系定位饲养,将牛只固定于某牛床位,实行人牛固定操作。

达到一定规模后,可按产量、泌乳期进行分群饲养,或实行散放饲养。

9 挤奶管理详见附录D(奶牛挤奶方法)。

10 奶牛盛装、贮藏和运输应符合NY 5045的规定。

11 灭蚊蝇、灭鼠11.1 搞好牛舍内外环境卫生,消灭杂草和水坑等蚊蝇孳生地,定期喷洒消毒药物,或在牛场外围设诱杀点,消灭蚊蝇。

11.2 定期投放灭鼠药,控制啮齿类动物。

投放灭鼠药应定时、定点,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做无害化处理。

12 病死牛及产品处理12.1 对于非传染病及机械创伤引起的病牛只,应及时进行治疗,死牛应及时定点进行无害化处理,应符合GB 16548等有关国家的规定。

12.2 使用药物的病牛生产的牛奶(抗生素奶)不应作为商品牛奶出售。

12.3 牛场内发生传染病后,应及时隔离病牛,病牛所产乳及死牛应作无害公处理,应符合GB 16548等有关国家的规定。

13 废弃物处理13.1 场区内应于生产区的下风处设贮粪场,粪便及其他污物应有专人管理。

每天应及时除去牛舍内及运动场褥草、污物和粪便,并将粪便及污物运送到贮粪场。

13.2 场内应设牛粪尿、褥草和污物等处理设施,废弃物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

14 资料记录14.1 繁殖记录:包括发情、配种、妊娠检查、流产、产犊和产后监护记录。

14.2 兽医记录:包括疾病档案和防疫记录等有关记录。

14.3 育种记录:包括牛只标记和谱系及有关记录。

14.4 生产记录:包括产奶量、乳脂率、蛋白率、细菌数、生长发育和饲料消耗等记录。

14.5 病死牛应做好淘汰记录,出售牛只应将抄写复本随牛带走,保存好原始记录。

14.6 牛只个体记录应长期保存,以利于育种工作的进行。

附录A (标准的附录)奶牛育种方法A1 奶牛育种A1.1 选种选配A1.1.1 每年10月对全场牛群按父代公牛谱系进行分类。

同时计算出成乳牛经校正后305天奶牛量的平均水平。

以全场牛群功能性外貌进行调查与评价。

对全场牛只的系谱构成,外貌性状和群与配公牛的优劣做到心中有数。

A1.1.2 成乳牛的比例数占全群牛的60%-65%。

种用母牛群占成乳牛群的55%-65%。

与配公牛精液的选择要符合本奶牛场定向培育要求,与本场母牛结合好,无近亲关系。

A1.2 后备牛培育各阶段指标初生重:≥35kg三月龄:97kg 六月龄:178kg 体高106cm。

十二月龄:320kg 体高122cm。

十五月龄:360kg 体高125cm。

十八月龄:416kg 体高131cm。

A1.3 牛籍档案A1.3.1 牛只编号:采用终身制,十位制。

A1.3.2 出生日期和花纹:牛只在出生24小时内应登录编号,出生日期,性别,出生体重和描绘犊牛站立时左右二侧毛片花纹(或照片)。

A1.3.3 编号标志方法有:耳标、脚环、颈圈、尾部标号等。

A1.3.4 编号内容:性别、出生地点、牧场编号、出生年月、序号。

耳标应轧在左侧或左右二侧。

A1.3.5 系谱:应有2-3代父母本的系谱资料。

A1.3.6 父系内容包括:牛号、品种、育种值、女儿头数及平均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重复率等。

A1.3.7 母系内容包括:牛号、品种、第一及最高胎次的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等。

A1.3.8 生长发育记录:按不同发育阶段测定和填写体尺、体重及一胎外貌评定。

A1.3.9 繁殖记录:犊牛编号、胎次、分娩日期、与配公牛、难产、流产记录。

A1.3.10 生产性能记录:各胎次305天产奶量、胎次、泌乳天数、总产奶量、加权平均乳脂率、加权平均乳蛋白率。

A1.3.11 牛只去向:简要记录日期及到达地点。

附录B(标准的附录)奶牛繁殖方法B1 奶牛发情与发情周期B1.1 奶牛的初情期初情期因品种、营养状况和气候等多种因素而有差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