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图解-整脊疗法(高清)
颈椎病的正骨推拿治疗ppt课件
再以右拇指点按C5左后隆起横 突,左手推左肩向后,重复2
—3次。亦可用转动头部达一角
度,作一闪动力”使其复正。完整版课件
32
适用于侧弯侧摆式位者。术 者一手虎口扶于患者错位颈 椎旁隆起处作“定点”,另 一手握患者对侧手腕,徐徐 用力向下推(拉)使患者颈 部侧屈约20度左右,然后轻 轻还原。重复上述动作2—3 次。一般先作健侧,使交锁 的关节易于松解,然后作患 侧复正较易成功。
脊椎生理功能 椎关节错位形式 推拿主要手法 伸屈运动 → 前后滑脱式错位 ← 推正法(2) 转体运动 → 左右旋转式错位 ← 摇正法(4) 侧屈运动 → 侧弯、侧摆式错位←搬正法(2)
完整版课件
4
(伸屈运动)+暴力→倾仰位位式错位 ←牵引下正骨法(1) →+退变→混合式错位
软组织劳损:挛缩、痉挛、退变→松解、 反向运动法(1)
完整版课件
20
3侧头摇正法:
用于C2-6勾椎关节旋转式错位。患者侧卧,低枕, 颈前屈度如上述,术者一手托其头部,另手拇指 “定点”于患椎关节下方,将头抬起作侧屈并转动 摇正(动作如 低头摇正法)。
完整版课件
21
4侧卧摇肩法
适用于C5至T2旋转错位。侧卧,平枕,术者拇、食指夹 于其横突隆起的前、后方作“定点”,另一手扶肩部作前 推后拉的摇动,“定点”配合阻力,使关节在摇动中复正 。此法与低头摇正法原理及适应症相同,只是“动点”在 下改为摇肩,使力易达颈胸交界处,避免上颈椎受损伤。
完整版课件
17
1仰头摇正法
用于枕环、环枢关节错位。
患者仰卧,低枕,术者一
手托下颌,一手托枕部,
将头作上仰,(可使2-7
后关节紧闭成“定点”)侧
转(枕环关节20-30°,环
中医骨伤整脊治疗,让你不再抑郁不再焦虑
中医骨伤整脊治疗,让你不再抑郁不再焦虑如今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下,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为工作原因,无论是每日穿行于水泥森林的工人,抑或是处于办公室的白领职工,身体上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脊柱。
很多人每天都会感觉到身体异常疲惫,而且白天没有精神,夜晚失眠多梦。
除此之外,身体各个部位也出现了不小的状况。
例如出现神经衰弱,体重超标,月经不调等等的亚健康问题,脊柱问题的出现还会加快人体衰老的速度,以及诱发癌症。
因此需要人们了解并重视脊柱问题。
很多人可能因为脊柱问题造成的影响而感到焦虑和害怕,但其实不必过于担心。
因为现在有一种能够快速有效解决脊柱问题的方法,那就是中医骨伤整脊疗法。
这是一套绿色的无创治疗方法,就是通过纠正错位的脊柱,锥体或关节来使脊柱恢复正常的治疗方法。
以下为大家简要从脊椎病变原因,中医整脊治疗的内容,适应症,治疗方法,禁忌以及注意事项五个方面来简要科普一下。
一、脊椎病变的原因脊柱是人体的“支柱与栋梁”,内部连接着五脏六腑,外部也与四肢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脊柱的损伤会导致身体的其他各个部位出现或小或大的问题。
而导致脊椎病变的原因除了有先天因素外,还有一些基础病因包括脊椎关节错位,软组织劳损等等。
并且日常生活中不注重休息,过度劳累又或是睡姿不当,都会造成脊柱的病变。
另外说一句,轻度外伤也会导致脊柱出现问题。
二、中医整脊治疗的内容中医整脊疗法是一套绿色无创的治疗方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
隋代的时候,这种治疗方法已经初见端倪。
而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中医整脊治疗法才开始迅速发展并逐渐完善。
它的治疗原理主要是结合各种医学包括脊椎解剖学,影像学等等,通过手法并结合针灸,拔罐,按摩以及理疗等手段,对全身各处关节,椎间盘以及脊柱进行改变调整,从而达到脊柱内的生物力学平衡,并消除其周围的病变,以此来进行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能够从根本上逐渐改变和消除病因,并且彻底解决脊柱出现的问题以及因脊柱问题而产生的其他相关病症、从而使患者恢复健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脊柱问题的发生。
脊柱侧弯的手法矫正治疗-ppt课件
ppt课件
14
作用机理
1. 使脊柱结构恢复到正常位置或无痛位置,脊 柱可以完成正常活动范围的无痛运动。
2. 使软组织最大限度地易于功能活动。 3. 治疗时产生的机械性刺激,通过“闸门控制”
理论而起到调节作用。 4. 安慰作用。
ppt课件
15
治疗手法选择原则:
1. 无痛性体位及手法
2. 痛性体位及手法 3. 疼痛+僵硬 先治痛后治僵 4. 附属性轻手法一般用于治疗疼痛,生理性强
关节松动术 (节律性活动关节)
曦谷力学疗法
附属性
推拿 (扳法)
ppt课件
17
治疗手法 1、调曲法 2、定点运动松解法 3、侧向牵拉法
• 纠正脊柱侧弯的关键因素 , 给一个空间或出路让侧弯 的脊柱伸展
• 1。调整下移侧弯的主弯,由胸椎向下移动到腰椎, 可以解决剃刀背的难堪;
•
2。纠正脊柱的旋转,帮助突出的肋骨平复;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间小关节和周围韧带产生松动,操作不慎或强力扭转,会带来
不必要的损伤。
•
3.5患者腰椎凸向左侧时,一般右侧髂脊会高于左侧,两侧
髂脊不在同一水平面,矫正脊柱时必须同时矫正骨盆,医者两
手交叉,一手掌根压在髂脊上向后向下用力,另一手掌根顶住
凸侧的腰椎棘突向凹侧向上用力推顶,反复数次,用力不宜过
猛。
•
3.6最后让患者双手抓住床头,医者站在床后,双手抓住患
年龄3-4公斤,每次20分钟,不可过重。
•
2.年龄偏大的患者可给予腰椎牵引20-30分钟,15-20公斤,牵拉力不可过大,年龄小者,机
械骨盆牵引不太适合,有条件者可头下脚上倒立悬挂,靠患者自身重力牵引,可同时起到矫正
整脊疗法教程
整脊疗法教程人体所有软绵绵的组织与器官能“挂”得起来,全靠骨骼系统的帮忙,而骨骼系统的支架,全在脊椎骨,脊椎骨上头顶着头颅,下面吊着骶骨,中间还保护着脊髓,脊髓是周围神经的主轴,周围神经成对的从脊椎骨体中间分出来,向左右再往前及上下分布。
除周围神经外还关联自主神经系统的交感及副交感神经,因此可以说神经网路的原发点在脊椎开始。
脊椎是由七个颈椎体,十二个胸椎体,五个腰椎体及一块大骶椎骨体组成,神经即从由脊髓通过椎体间的空隙走出来,一旦脊椎体发生移位,或产生压迫或甚至周围肌肉,韧带组织紧张,都会直接影响通过的神经,间接引起神经供应的末端器官,肌肉或分泌腺体。
三.脊椎神经与疾病神经分布病症第一颈椎头、耳、鼻、喉、脸、交感头痛、失眠、眼疾、记忆减退、眩晕、第二颈椎耳、鼻、喉、舌、声带、口昏眩、耳鸣、扁桃腺炎、腮腺炎、鼻窦炎、过敏、失声第三颈椎咽、颊、肩、横隔、咽喉炎、颈肩酸痛、呼吸困难、痤疮、湿疹第四颈椎颈部肌肉、咽、臂肩酸痛、牙痛、甲状腺、干草热第五颈椎手肘、食道、气管气管炎、咽喉炎、手臂酸痛第六颈椎甲状腺、手腕肌、大姆指上臂或手腕痛、甲状炎、五十肩、大姆指酸麻痛第七颈椎甲状腺、中指、肱肌甲状炎、手臂外侧、中指、肱、无名指酸麻痛第八颈椎心脏、气管、食道、指尖手指炎、气喘、气管炎、手臂内侧、指尖酸麻痛第一胸椎心脏,气管,食道,前臂心脏病,气管炎,气喘, 手腕痛, 胸痛, 手臂内侧酸麻痛第二胸椎心脏、气管、食道、背肌食道炎、胸痛、手臂内侧酸麻痛、血压、心跳不规律第三胸椎肺、支气管、食道、胸腔支气管炎、肺炎、食道炎、肋膜炎第四胸椎肺、食道、乳房乳房炎、慢性胃症第五胸椎肝、胆、胃、脾肝炎、胆囊炎、低血压、胃炎、面疱第六胸椎胰、胃、胆肝炎、胃炎、胆囊炎、胃胀、食欲不振第七胸椎肾、胰、十二指肠胃溃疡、糖尿病、十二指肠炎、扁桃腺炎第八胸椎肝、胃、胰、肾、小肠小肠炎、头痛、便秘、风湿第九胸椎小肠、肾上腺肾上炎、过敏、频尿、湿疹、膀胱炎、排尿困难、不孕、下腹痛第十胸椎肾、盲肠、大肠肾炎、水肿、痛风、不孕、输尿管炎、带状疱疹、静脉曲张第十一胸椎肾、大肠、输尿管肾炎、输尿管炎、大肠炎、性无能、痤疮、痢疾、水肿、牛皮癣.第十二胸椎肾、大肠、淋巴、输尿管、膀胱膀胱炎、不孕、生殖器疾病、风湿关节炎、输尿管炎第一腰椎大肠、输尿管、股四头肌、大腿前侧大腿痛、便秘、尿床、疝气第二腰椎卵巢、输卵管、肾、膀胱、外阴、大腿内侧月经不调,子宫卵巢炎、小产、大腿中段酸麻痛、便秘第三腰椎生殖器、下腰、坐骨神经月经不调、生殖器疾病,水肿,坐骨神经痛,血压不正常第四腰椎前列腺、下腰、坐骨神经下腰痛、小腿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障碍第五腰椎子宫、膀胱、直肠、足膀胱障碍、小腿至足踝酸麻痛、痔疮、尿酸, 骶椎直肠、肛门、大腿后侧、前列腺脊椎弯曲、髋骨关节炎、臀部痛、前列腺炎、踝骨痛,尾椎直肠、肛门痔疮、搔痒症、肛门炎、直肠炎正脊功能虽然正脊疗法声称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而最常寻找整脊治疗的病痛首以骨骼肌肉疾病为最多,包括肩颈痛、腰痛等,其次为头痛,椎骨变形,上下肢麻痛等。
脊柱整脊方法
18
颈肩部软组织松解手法
19
2.2 颈椎手法整复--整复错位
颈椎病的手法整复治疗,可纠正错缝移 位的颈椎骨关节,恢复颈椎的内平衡,从根 本上缓解或消除骨关节病损对周围神经、血 管的激压,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一般有斜扳法、旋转定位扳法、侧扳法、 寰枢关节扳法、仰卧位扳法。
20
2.2 颈椎手法整复--整复错位
第一节、颈椎整脊手法
导致颈椎损伤的各种不良 生活习惯
13
1. 颈椎病损节段的确定 ①与病损椎相对应的临床症状、体征; ②影像学检查。 颈1-2——头痛、失眠、高血压、眼耳鼻病证 颈椎3——眩晕、颈肩综合征、面部粉刺、痘疹、 牙痛、张口不能 颈椎4——恶心、双手麻木、肩周炎、牙痛 颈椎5——胸痛、心跳过缓、呃逆、手掌胀痛、 口臭、火气大 颈椎6——血压波动、肩膀、上肢外侧麻痛、拇 食二指麻、扁桃体肿大、 颈椎7——气短胸闷、第四、五指麻痛、颈根、 14 肩胛痛、咽喉痛、上肢后侧内侧麻痛
颈颈1122头痛头痛失眠失眠高血压眼耳鼻病证高血压眼耳鼻病证颈椎颈椎33眩晕颈眩晕颈肩肩综合征面部粉刺综合征面部粉刺痘疹牙痛牙痛张口不能张口不能颈椎颈椎44恶心双手恶心双手麻木肩周炎麻木肩周炎牙痛牙痛颈椎颈椎55胸胸痛心跳过缓痛心跳过缓呃逆手掌呃逆手掌胀痛胀痛口臭口臭火气大火气大颈椎颈椎66血压血压波动波动肩膀肩膀上肢外侧麻上肢外侧麻痛拇食食二指麻扁桃体肿大二指麻扁桃体肿大颈椎颈椎77气短气短胸闷第四五指麻痛颈根胸闷第四五指麻痛颈根肩胛肩胛痛咽喉痛痛咽喉痛上肢上肢后侧内侧麻后侧内侧麻痛痛15颈椎解剖特点
32
6、卧位颈椎拔伸法二
• 【操作】患者仰卧位。术者坐在其头前方, 一手托扶其枕后部,另一手托住下颏部, 两手协同用力,缓缓拔伸颈椎。 • 【要领及注意事项】和卧位颈椎拔伸法一 相同。 • 【作用】和坐位颈椎拔伸法一基本相同。
中医整脊调理对脊柱功能障碍有何作用
中医整脊调理对脊柱功能障碍有何作用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长时间的不良坐姿、站姿,以及过度劳累、外伤等因素,脊柱功能障碍的问题日益普遍。
而中医整脊调理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那么,它究竟对脊柱功能障碍有着怎样的作用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脊柱功能障碍。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骨骼,它支撑着身体的重量,保护着脊髓和神经根,并参与了身体的各种运动。
当脊柱的结构或功能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脊柱功能障碍,常见的症状包括颈部、背部和腰部的疼痛、僵硬、麻木、活动受限等,严重的还可能会影响到内脏器官的功能。
中医整脊调理是基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通过一系列的手法和治疗措施来调整脊柱的结构和功能。
其主要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纠正脊柱关节的错位中医整脊调理中的手法复位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通过专业的手法,可以精准地判断出脊柱关节的错位方向和程度,并施加适当的力量进行复位。
这种复位可以有效地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和椎间关节的正常位置关系,从而减轻对神经根和血管的压迫,缓解疼痛和麻木等症状。
例如,对于常见的颈椎小关节错位,整脊师可以通过旋转、提拉等手法,将错位的关节复位,使颈椎恢复正常的排列,改善脑部的供血和神经传导,缓解头晕、头痛、颈部疼痛等症状。
二、调整脊柱周围的肌肉和韧带脊柱的稳定性不仅仅取决于骨骼结构,还与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密切相关。
长期的不良姿势或过度劳累会导致脊柱周围的肌肉紧张、痉挛,韧带松弛或劳损。
中医整脊调理通过按摩、推拿、针灸等方法,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增强虚弱的肌肉力量,恢复韧带的弹性和张力,从而提高脊柱的稳定性,预防脊柱关节的再次错位。
比如,对于腰部肌肉劳损的患者,整脊师会通过按摩和推拿手法,放松腰部的肌肉,然后再配合一些针对性的锻炼方法,加强腰部肌肉的力量,以维持脊柱的稳定。
三、改善气血循环中医认为,气血运行不畅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脊柱功能障碍往往会影响到局部的气血循环,导致经络不通,出现疼痛、麻木等症状。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第7页
颈椎上面观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棘突
椎孔 上关节面 横突孔 钩突
椎体
第8页
颈椎前面观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上关节突 钩突 下关节突 椎体
第9页
颈椎左侧面观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上关节突 下关节突 棘突
第10页
环椎、枢椎 (1)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上面观
前面观
第11页
环椎、枢椎 (2)
骶骨与尾骨(后面观)
上关节突
骶管
骶角 尾骨角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第39页
(三)、脊柱---椎骨间连接
1.椎间盘:占脊柱全长约1/4,颈、腰段最厚。
髓核 纤维环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第40页
椎间盘结构
棘突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髓核 纤维环
第41页
椎间盘 :
1、软骨终板
(Endplat of
Cartilage)
妊娠三个月以上孕妇。
局部皮肤外伤出血或皮肤病患者。如湿疹、牛皮癣等。
脊椎先天发育不全、畸形者。
久病、年老体弱者。
严重脊髓型颈椎病者。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第88页
a.腰段椎管侧隐窝显著。
b.盘黄间隙即椎间盘
与黄韧带之间间隙。
c.上关节突旁沟。
d.椎弓根下沟。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第56页
3.椎管内容物
容纳脊髓及
其被膜、神 经、血管、 脂肪结缔组 织等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第57页
马 尾 与 终 丝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第58页
脊 髓
节 段
脊柱解剖图颈胸腰椎
中医整脊如何预防脊柱退化性疾病
中医整脊如何预防脊柱退化性疾病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脊柱退化性疾病正逐渐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问题。
长时间的久坐、不良的姿势、过度的劳累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脊柱的损伤和退变。
而中医整脊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为预防脊柱退化性疾病提供了独特而有效的途径。
中医整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它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脊柱作为人体的中轴,与脏腑、经络、气血等密切相关。
当脊柱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时,不仅会影响局部的活动,还可能通过经络气血的传导,影响到全身的健康。
要理解中医整脊如何预防脊柱退化性疾病,首先需要了解脊柱退化的常见原因。
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脊柱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会使颈椎过度前屈,增加颈椎的压力;坐姿不正确,弯腰驼背,会使腰椎受力不均,容易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
此外,年龄的增长、外伤、风寒湿邪的侵袭等,也都可能加速脊柱的退化。
中医整脊预防脊柱退化性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保持正确的姿势至关重要。
中医认为“坐如钟,站如松,卧如弓”,这形象地说明了良好姿势对于脊柱健康的重要性。
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都要保持脊柱的正直,使身体的重量均匀分布在脊柱上,减轻局部的压力。
比如,在坐姿时,要选择合适高度的椅子,使双脚能够平放在地面上,背部紧贴椅背,眼睛平视前方。
适度的运动也是中医整脊预防脊柱退化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中医运动方法,如太极拳、八段锦等,都注重身体的平衡和协调,通过柔和的动作和呼吸的配合,能够有效地锻炼脊柱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以太极拳为例,其动作缓慢流畅,身体的重心不断转移,能够使脊柱得到全方位的活动和锻炼。
而且,太极拳强调“以意领气,以气催形”,在锻炼的过程中,还能够调节气血的运行,促进脊柱的营养供应。
中医的推拿按摩手法在预防脊柱退化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按摩脊柱两侧的穴位和肌肉,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痉挛。
例如,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颈椎的疲劳;按摩肾俞穴有助于改善腰部的气血供应。
正骨整脊疗法
董氏柔性正骨整脊疗法第一章脊柱区的应用解剖一、脊椎的形态与结构脊椎是构成人体的中轴,具有支持体重,保护脊髓的作用和保护神经的作用,并参与构成胸腔,腹腔,和盆腔,保护各腔骨的器官,同时也是许多骨骼肌的附着部位,脊椎具有屈伸,侧屈和回旋等运动功能。
脊椎有四个生理弯曲,其中胸曲与骶曲度为先天形成,向后凸,人出生后当会爬后形成第一个后天曲度,颈椎向前凸,当人会坐时开成第二个后天曲度,腰椎也向前凸,脊椎由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组成,椎体与椎体之间由椎间盘,关节和韧带所连接,构成,其中颈椎和腰椎可以活动,胸椎可以轻小量活动,骶椎和尾椎分别融合成骶骨和尾骨,它们不能活动也叫不动椎,颈椎是所有椎体中最小的,从颈椎到腰椎的椎体一个比一个大,棘突成叠瓦状,从上到下排列,第一节颈椎是不规则,无椎体无棘突,所以叫环椎,第二节颈椎又叫枢椎,棘突相对粗大,是能诊断定位,的最重要标志之一,第七节颈椎形状大小与上部的胸椎相似,但其棘突很长而且粗大,呈水平位,未端不分义,呈结节状,因此又叫隆椎,常作为临床确认椎骨序数的重要标志,胸椎12节,第一节形状近似第七节颈椎,第十二节胸椎的形状双近似第一节腰椎,从上到下椎体逐渐增大,在椎体两侧上下各有一个半园形浅窝,分别称为上肋凹下肋凹,上下相邻的椎骨肋凹与椎间盘合成一完整的凹,腰椎有5节,椎体比较粗大,椎体的形状象肾形,椎孔呈三角形,棘突为长方形的扁平骨,水平向后伸,上下缘各肥厚,后缘园钝,第1-3腰椎的横突,逐渐延长,第3腰椎横突最长,第4-5 腰椎横突则逐渐缩短,且向上倾斜,第5腰椎体最大,前高后短,以便适应腰骶的曲度,骶骨是脊椎骨中最强壮的一个骨块,由5个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两侧与左右髋骨相与关节组成骨盆,与第5腰椎借椎间盘相连接,形成一定的角度,即腰骶角,骶骨尖与尾骨相接,尾骨由4块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为三角开小骨块,仅第1尾椎有类似的上关节突及横突其余突起不明显,底向上与骶骨相接,尖向下为肛门尾骨所附着。
中医整脊疗法如何改善脊柱失衡问题
中医整脊疗法如何改善脊柱失衡问题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脊柱失衡问题越来越普遍,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诸多困扰。
而中医整脊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为改善脊柱失衡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要理解中医整脊疗法如何发挥作用,首先得明白脊柱失衡是怎么回事。
脊柱就像是人体的“大梁”,支撑着身体的重量,同时保护着脊髓和神经根。
当脊柱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或者椎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出现异常,就会导致脊柱失衡。
这可能是由于长期的不良姿势,比如弯腰驼背、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也可能是因为外伤、劳损、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引起。
脊柱失衡不仅会引起疼痛,还可能影响到神经功能,导致头晕、手麻、下肢无力等症状。
中医整脊疗法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脊柱失衡与经络气血的运行不畅、筋骨的失养以及脏腑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
在中医的整体观念中,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脊柱的问题不仅仅是局部的病变,还与全身的气血、脏腑功能相互影响。
中医整脊疗法的手段丰富多样。
首先是手法整复,这是中医整脊的核心技术之一。
整脊医师通过手法触摸,判断脊柱的错位方向和程度,然后运用特定的手法技巧,如旋转复位法、侧扳法、提拉法等,对脊柱进行调整,使其恢复正常的位置和生理曲度。
这些手法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医师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巧,才能准确地施力,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其次,中药的应用在中医整脊疗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以达到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补肝肾、强筋骨的目的。
比如,对于因外伤导致的脊柱失衡,可能会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损伤组织的修复;对于肝肾亏虚引起的脊柱问题,则会使用补肝肾的中药,增强筋骨的力量。
此外,针灸也是中医整脊疗法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痉挛,为脊柱的调整创造良好的条件。
例如,针刺夹脊穴可以直接刺激脊柱周围的神经和肌肉,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代谢;针刺委中、承山等穴位则可以缓解腰部和下肢的疼痛。
美式整脊技术介绍及应用PPT课件
• 典型的韧带损伤发生在颈4或颈5的脊上和脊内韧带
• 颈椎由于头的重力前倾
• 上下颈椎的曲线削弱
• 纠正反射异常
• 脊柱系统重新平衡到水平视线通过
• 转移身体重量并收缩肌肉
• 这样就降低了脊柱系统的功效
• * 异常关节负荷
• 慢性损伤
第22页/共37页
病人最常见的伤害 Most Common Patient Injury
弯曲变形
•X-光片分析同时揭示 计算机分析
出病人脊柱的椎体旋 Computer Analysis
转
椎体旋转
• 患者的椎体旋转与有 序的最佳脊椎的代偿 形态进行对比。
• 这一案例中,应该调 整腰5椎体向左旋
• 调整 腰2锥向右旋
• 这些矫正将开始建立 脊柱的最佳机械功能。
第19页/共37页
病人生物力学数据表
完美的几何形态和排列,提供了最佳关节功能
▪ 在侧面观有四个对应的曲线 ▪ 三个功能曲线: ▸颈 ▸胸 ▸腰 ▸一个静态曲线: ▸骶 ▪ 头部在骨盆中心上方 ▪ 脊柱从前到后是平衡的
第10页/共37页
脊柱代偿
Spinal Compensation
• 当脊柱系统损伤和最佳平衡状态障碍时,他会发生 可预见的再平衡或代偿改变。这种代偿由纠正反射控 制。
• 在正位X光下,代偿的 脊柱左旋或右旋可显示 出脊柱全部的几何结构
• 有对应的侧弯区域(颈、 胸、腰)
• 椎体的旋转为
• 全在一侧
• 每一个节段间有递增或递减的旋 转幅度。
➢头部在骶骨上方略微偏
离平衡位向躯干旋转的对
侧。 ➢脊柱的几何形态是一种
躯体右旋
第15页/共37页
躯体左旋
中医整脊疗法如何改善脊柱姿势
中医整脊疗法如何改善脊柱姿势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由于长时间的久坐、不良的坐姿和站姿、过度劳累以及缺乏运动等因素,脊柱姿势问题日益普遍。
脊柱姿势不正不仅会影响身体的美观,还可能导致疼痛、麻木、肌肉无力等各种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而中医整脊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改善脊柱姿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
中医整脊疗法源远流长,它基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经络学说,通过调整脊柱的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和力学平衡,从而改善脊柱姿势。
首先,中医整脊疗法注重对脊柱关节的调整。
中医认为,脊柱关节的错位或紊乱是导致脊柱姿势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
整脊医师会通过手法触摸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准确判断脊柱关节的错位情况,然后运用独特的手法技巧,如旋转复位法、侧扳法、牵引法等,对错位的关节进行复位和调整。
这些手法能够有效地纠正关节的位置,恢复脊柱的正常排列,从而改善脊柱的姿势。
其次,肌肉的紧张和无力也是影响脊柱姿势的关键因素。
中医整脊疗法会针对相关的肌肉进行调理。
通过推拿、按摩等手法,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缓解肌肉痉挛,减轻肌肉对脊柱的牵拉和压迫。
同时,对于无力的肌肉,会采用针灸、艾灸等方法来刺激其功能,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从而更好地维持脊柱的稳定和正常姿势。
再者,中医整脊疗法还注重对韧带的调理。
韧带在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韧带受到损伤或松弛,脊柱的稳定性就会下降,导致姿势异常。
整脊医师会通过手法和中药外敷等方法,促进韧带的修复和恢复其弹性,增强对脊柱的支撑和固定作用,有助于改善脊柱姿势。
除了直接对脊柱及其相关组织进行调理外,中医整脊疗法还强调对身体整体的调整。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脊柱姿势的问题往往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功能失调有关。
例如,肾虚可能导致腰部无力,影响脊柱的稳定性;肝郁气滞可能导致气血不畅,影响肌肉和韧带的营养供应。
因此,在整脊治疗的同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中药调理、饮食调理、情志调理等方法,从整体上改善身体的机能,为脊柱姿势的恢复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中医整脊治疗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中医整脊治疗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中医整脊治疗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中医疗法,旨在通过调整脊柱的结构和功能,恢复人体的气血流通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目的。
对于许多人来说,中医整脊治疗可能还比较陌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整脊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一、中医整脊治疗的原理1、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脊柱作为人体的中轴,不仅支撑着身体的重量,还与脏腑通过经络相连。
当脊柱发生错位、紊乱时,会影响到气血的运行和脏腑的功能,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中医整脊治疗强调从整体出发,调整脊柱的同时,也注重调理全身的气血和脏腑功能。
2、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内连脏腑,外络肢节。
脊柱两旁分布着众多的经络和穴位,如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
当脊柱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压迫或刺激这些经络和穴位,导致经络气血阻滞,出现疼痛、麻木、功能障碍等症状。
中医整脊治疗通过调整脊柱的位置,解除对经络和穴位的压迫和刺激,使经络气血通畅,从而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
3、筋骨平衡理论中医认为,“筋束骨,骨张筋”,筋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保持着动态的平衡。
脊柱的稳定不仅依靠骨骼的结构,还依赖于周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支持。
当肌肉劳损、韧带松弛或紧张时,会导致脊柱的力学失衡,容易发生错位和紊乱。
中医整脊治疗通过手法调整脊柱的位置,同时配合针灸、推拿、中药等治疗手段,放松紧张的肌肉,增强虚弱的肌肉力量,恢复筋骨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4、脊柱生物力学原理从现代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脊柱是一个复杂的力学结构,具有承载、运动和保护脊髓等重要功能。
正常情况下,脊柱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一定的活动度和稳定性。
当脊柱受到外力损伤、不良姿势或退变等因素的影响时,脊柱的力学平衡被打破,容易出现椎间盘突出、椎体滑脱、小关节紊乱等问题。
中医整脊治疗通过手法复位、牵引等方法,恢复脊柱的正常力学结构和功能,减轻对神经、血管的压迫,缓解症状。
正骨脊柱影像阅读(附图)
正常腰椎矢状位MR T1
正常腰椎矢状位MR T2
腰椎MRI正中矢状位T1WI、T2WI、马尾T2WI、椎间孔T1WI
腰3/4椎间盘轴位MRI
三、变异和畸形
• ㈠脊椎融合
• 胚胎时期间叶的原椎分节障碍所致
• 完全性、椎体或椎弓部分融合 • 椎体总高度不变 • 椎体形态改变
C5\6融合
㈡移行椎
正常颈椎五位片
颈椎斜位片:45度斜位片,观察椎间孔
颈椎X光片,张口 位 1、齿突, 2、寰枢之外侧块, 3、寰枢关节, 4、枢椎之椎体, 5、第3颈椎
颈椎CT
颈椎CT:椎间隙平扫 1.拿正CT片,确定为颈椎,核对日期姓名 2.描述词:骨窗-软窗;高密度-低密度;平扫-增强;三维重建; 层。 3.整体:一看定位片,确定扫描层面; 二看纵切窗,了解大体形态; 三看小窗口,看细微结构; 四骨软窗对比;横纵切对比。 4.阅片重点:椎间盘、韧带、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横突孔
• 长T1短T2—骨质硬化
颈椎黄韧带增厚
四、椎间盘突出
1.椎间盘突出X片
X线—不能做出诊
单一椎间隙变窄或前窄后宽 椎体后缘骨质增生
2.椎间盘突出CT
• CT –椎间盘向椎管内局限性突出 –髓核游离于硬膜外,呈软组织密度
–硬膜外脂肪影不对称或消失
–硬膜囊受压变形 –神经根受压移位
中央型、旁中央型、外侧型突出
• 脊柱分节错误 • 椎骨总数不变,某节段数目增加或减少,另一节段相应的 减少或增加 • 常见为腰5骶化 –可仅为横突部或横突和椎体均骶化 –横突宽大与骶椎形成假关节 –单侧者可引起腰痛和神经根刺激症状
腰椎骶化不全
㈢脊柱裂
• 两侧椎弓不愈合所致---显性、隐性 • 椎板部分或全部缺如,棘突畸形或缺如 –铡刀棘突—脊柱裂上位棘突过度发育与其下方的棘突融 合。 –可压迫脊膜或神经组织而引起下腰痛和活动障碍 –棘突游离—棘突借韧带或软骨与椎板相连 • 显性脊柱裂—椎管内容物膨出
整脊参考ppt课件
颈椎的形态各异,结构不同,棘突变异较大,重要的神经血管在此经过, 触摸困难,因此另述。
第一颈椎的摸法。患者俯卧在治疗床上,两臂向前弯曲,两手掌重叠放在 床上,额部枕在双手上,颈部略向上弓起,自然呼吸,全身放松,术者端坐, 面向患者,两手放在患者头枕部,两手中指分别触摸两侧的乳突,再向下向 外约0.5公分,轻轻用力触摸,即可摸到第一颈椎的横突和横突的前部, 此时感觉两侧横突的长短\高低.以此判断第一颈椎是不是发生了侧摆或旋 转.两手指沿两侧横突向内触摸,触摸到隆起椎弓的后侧,还可以触摸到隆 起的筋.颈椎触摸的力度要合适,不可用过力,更不能盲目触摸。
中医“骨错缝 、筋出槽”理论是推拿手法 存在和发 展的理论基石 , 同时也是 推拿 手法治疗 骨伤科 常见疾 患的靶点。以往 大量临床研究 刮证实 , 在脊椎“骨错 缝 、 筋出槽”理论指导下 ,中医手法对脊椎病 治疗取得 了良好的疗 效。基于这些研究 , 颈椎病,腰椎病的发病机制与颈椎“骨错
缝 、 筋出槽 ”有关
交感神经节位于脊柱两侧,共有 22~25对,形 如链状 ,称交感神经链(颈部 3对,胸部 10~12对, 腰部4~5对,骶部 2~5对及尾部的 1个奇神经节)。
中医整脊的治疗范围
1. 急性斜颈 2. 寰枢关节错位 3. 钩椎关节紊乱症 4.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 5. 颈椎曲紊乱症 6. 颈椎管狭窄症 7. 胸背肌筋膜炎 ? 腰椎后关节错缝症 1. 腰椎间盘突出症 2. 腰椎滑脱症 3. 腰椎间盘源性椎管狭窄症 4. 腰骶后关节病
临床实践证明,这种诊治方法,简便实用, 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疗效确切,是目前诸多疗 法中较为理想的方法。
整脊
整脊
? 在 中医古籍 中可 以找到与“骨错缝”相关的中医描
? 述 , 主要有“骨缝 ”“骨错 缝”“骨缝 开错”“骨缝 参 差” “骨缝裂开”“骨缝间微有错落不合缝”等;与 “筋出槽” 相关 的中医描述有“筋走~‘ 筋翻”“筋 纵”“筋转”等。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记载 “凡左 右损 处 , 只相度骨缝, 仔细捻捺 , 忖度便见大概。 ”《伤 科补要》提 出“髑骨者 , 肩端之 骨 ,即肩胛骨也。其 臼含纳懦骨上 端 , 其处名肩解 ,即肩骸 与孺骨合缝处 也。”骨错缝和筋 出槽的关系 早在《素问 ·五藏生成 篇》 就记有“诸筋者皆属于节”, 正常情况下, 筋 、 骨紧密 相连 , 各归其位 , 通过筋的“束骨”作用 , 维系着骨 关节 及其与周围组织 的正常结构关系,并完成生理范 围 内 的各种功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