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环境教育能力的调查报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环境教育能力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加强环境教育是贯彻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在中小学进行环境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解决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北京市开展了联合国教科文跨学科项目“环境、人口与发展”(简称EPD)的研究工作。有近百所学校参加。该项目强调环境、人口和发展等问题应通过一种综合的方法解决,以便能达到以人为中心的、平等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提出教育界的行动对于动员全社会的支持尤其重要。其中“探究中小学环境教育、人口健康教育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是研究重点之一,为了了解EPD实验校教师环境教育能力的现状,并以此作为确定今后教师培训内容与方法的依据,进行了有关实验校教师环境教育能力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及内容

1.方法及对象: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EPD 实验校(中学12所,小学16所)的教师。

2.调查内容:

(1)基本情况:学历、职称、职务、教龄、任教科目、参加职前和在职环境教育培训情况。

(2)环境教育能力:

·教师对中小学进行环境教育的认识与态度(包括:环境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环境教育与现有课程教材的关系,) ·教师对环境教育概念的认识(包括:环境教育的基本内容) ·教师进行环境教育的基本教学技能(包括:分析本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内容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带领学生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的能力)

·教师进行环境教育的跨学科合作能力与评价能力(包括: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开展环境教育的能力、与校外机构合作开展环境教育的能力、对开展的环境教育教学活动的总结与评价能力)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被调查的教师涉及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物理、生物、社会、自然、美术、音乐、劳技、计算机等十几个学科。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31份,有效问卷489份,回收率88.5%,有效问卷占回收问卷的92.09%。

从表中可以看出,教师对环境教育持积极态度的占86.05%,对环境教育的认识正确的占94.81%,对环境教育概念认识正确的只有15.92%。

从表中可以看出,教师具有较高的分析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内容的能力的只有30.06%,收集资料能力较高的17.87%,能够带领学生开展各种环境教育活动的只有21.59%。

从表中可以看出,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进行环境教育的教师只有7.71%,与校外其他机构合作进行环境教育的只有9.22%,及时对环境教育活动进行总结与评价的教师只有9.97%。

四、讨论

(一)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实验校教师对环境教育的态度基本正确,但环境教育能力不容乐观,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师对环境教育的内涵理解片面

环境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生态学的知识;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人口与环境;资源与环境以及生存观和发展观的教育等问题。而在调查中大部分教师依然认为环境教育主要是进行爱护自然的教育。基于这种片面的认识,教师在对大纲和教材中环境教育渗透点的把握上就会出现偏差,从而影响环境教育的质量。

2.教师时本学科教学中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不敏感分析和把握大纲和教材中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和要求,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前提。但调查表明多数教师不注意在备课时分析大纲及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不注意收集环境教育有关资料。

3.教师忽视在环境教育中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实践环境教育应十分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实践,学生只有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更有效地培养热爱环境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积极态度。但调查中发现只有较少比例的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开展各种环境调查,或利用校园环境开展各种环境教育活动,多数还停留在讲授水平。

4.教师缺乏学科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环境本身是综合的整体,环境问题有复杂性,而环境教育本身具有跨学科性,要求教师在进行环境教育时具有协调与合作能力。调查表明,能够与其他科目的教师探讨开展环境教育的有关问题或与校外机构共同设计环境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占比例很

少,绝大多数教师还在单干,造成学生学习内容的重复。

5.教师忽视对环境教育教学活动的总结与评价

在环境教育过程中,评价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对改进环境教育的方法与手段、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应该在不断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中提高环境教育能力,而调查表明,只有很少比例的教师能够做到及时总结与评价。

(二)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虽然环境教育已经开展了较长的时间,但主要是在课外小组、班队活动中进行,参与的教师比例较少。同时对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结合学科内容进行适宜的环境教育还缺乏实践与研究。

2.目前对环境教育还没有明确的任务要求,由于考试的压力,教师往往对环境教育教学内容重视不够,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由于目前还没有学校形成环境教育的全校性整体工作框架,造成了各学科之间缺乏沟通,教师在进行环境教育时不能很好地互相协调与合作,使环境教育低水平重复,缺乏实效性。 4.在项目的前期培训中。多侧重环境知识和环境问题的培训,忽视对课堂教学中实施环境教育能力的训练。教师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环境知识,但不能够把自己的学科与环境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不善于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抓住环境教育的契机。

5.广大中小学教师缺少参加环境教育培训的机会。在前期培训中参加培训的教师占学校教师的比例很小。在所调查的教师中只有9.1%的教师接受过环境教育职前培训,只有11.4%的教师参加过在职的培训,多数教师对环境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方法还不十分了解。

五、对提高教师环境教育能力的几点建议

1.加强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任务的宣传,结合即将公布的环境教育大纲的学习,使各学科教师明确本学科在环境教育中的任务与作用。

2.为进一步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和实效,避免内容的重复,实验校应研究建立学校环境教育整体工作框架,协调学校各年级、各学科课堂教学和全校环境教育活动之间的关系,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的整体工作中。

3.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广泛的环境教育师资培训。

从培训对象上看,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受到环境教育的相关培训,以提高他们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因为,学校环境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环境意识、能力的提高,已经不再取决于个别教师环境教育能力的高低,而是由不同学科间教师的协作所保证。

从培训内容看,在注重环境和环境问题基本知识的学习的同时,要特别加强对教师实施环境教育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围绕环境教育的学科渗透、独立设课、课外活动等形式,提高教师制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