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文化被经济利用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佛教文化被经济利用的思考
I四}II省社会科学院佛学文化研究中心梁胜兴
摘要:以商业眼光来看,日益增长的佛教信众,则是—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具有经济利用的价值。在佛教本务与经济利益博弈中,佛教如何契理契机,值得思考。我们认为,利用佛教实现经济价值,客观E也帮助了佛教从恢复走向重兴,而佛教在这—过程中,应坚守主体性和独立性,变“利用”,为”共谋”:转“被动”,成“刚顷”。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各种价值的统—性,在新的历史机遇中,佛教完全可以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共赢,并JI国{J直目前国家文化政策的公益导向,让佛教在正知正见的指引下,顺俗发展。
关键词:佛教,文化,经济,利用
佛教亟临新局亟:一方面,思想解放,信仰得到尊重,香烟梵歌再起:另—方面,以商业眼光来看,日益增长的信众,则形成—个巨大的消费群,投资利用佛教,回报可观。在此局面中,志于道者,弘法利生:逐于利者,借佛敛财,成为对待佛教的两极:—极坚守纯粹,不同俗流:一极应变市场,紧抓商机。在这两极之间,是文化和经济的博弈,是泛市场化观念之下人,I>的迷失,是”谁搭台,谁唱戏”的纠结。
—般而言,经济务实以养身命,文化务虚剀I彤队心,是保障社会太平的根本。古人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1祀,本指祭祀,在当今语境下,可简单理解为文化;戎,本指军事,而现代战争却更多表现为经济竞争,以巨额财富消耗为特征,当武器进步足以毁灭地球时,克制用兵成为共识。所以,可以说,现代社会,国之大事,在文化与经济。
佛教,既有悲悯众生的宏大II>量,超越国界,着眼人类,具有世界性;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鼎足,具有维护社会道德,提高文化自信,表达文化”软实力”的功用,具有国家性。当前,国家政策强调传统文化,决定”建设优秀传
1.《左传・成公十三年》
统文化传承体系”2,佛教如何响应这一政策,如何应对现实,如何”通过时地人的演化去理解佛法,抉示纯正的佛法,而丢下不适于现代的古老方便”3,契理契机,值得思考。
一.变”利用”,为“共谋”
最近,百度一下”利用佛教”,结果显示”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80,000个”,搜索”利用文化”,更厉害,“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6,500,000个”,其中,除了”利用…一行骗”、”利用…..赚钱”,主要就是”利用…..文化”了。这从侧面反映,当今文化与经济的对比中,文化被经济工具化,泛市场化,失去了主体性,丧失文化本务,甚至成为经济的奴仆。
古代社会,佛教多为皇权认同和倡导,渗入治国理念,视为政治利用:当前,国家政策将佛教作为”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予以肯定,各地利用既有的佛教文化资源,大兴佛寺,开发旅游,意图振兴地方经济。今年4月在杭州举办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主题是”建设和谐社会”,星云大师开示:”佛教不怕被利用,如果没有人利用,也就没有了价值。”当今,对佛教文化的利用中,多是看中佛教的经济价值。佛教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遗产丰厚,信徒众多,如果产业化、市场化,必然有利可图。从现实功利的角度看,佛教既具有潜在的财富价值,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社会力量,免不了被“利用”。在经济开发中,佛教文化被纳入市场范畴,其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以经济利益为标准。
在由“经济人假设”而架构起来的现代经济体系中,利己主义的市场思维可以将“大慈大悲”的神圣价值彻底庸俗化,从而,信仰佛教,被解构成消费佛教。在消费佛教的市场思维只重视两点,一是构造资源的稀缺性,哪满足顾客的猎奇,酗里:二是宣扬资源的神圣性和神秘性,以增加对香客的吸引力,其目的却只有—个,就是刺激消费。
如果把佛教文化作为消费对象,我们既不缺乏资源的供应,也不缺乏消费者。就资源而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佛教名山有200多座,吉佛窟、佛塔
2.自《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印顺:《游心法海六十年》,《华雨集(五)》,台湾:正闻出版社民国82年(1993年)版。
近700处,现存古寺院9800余座…..佛教文化遗产分布区域之广泛,内容之丰富。作为旅游资源,难有匹敌:就”消费群体”而言,2010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中国宗教的现状与未来——第七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某研究机构公布了他们的最新调查数据,在中国,佛教信仰者在人口比例中约占18%,也就是说约有1.85亿。中国的佛教信众,除了皈依佛教的倒印者、学修如法的虔敬者,还有大量并无明确宗教信仰,但喜欢进入佛寺祈福的香客,也是佛教旅游的主流。香客到佛寺磕头、进香、许愿、还愿,或仅仅感受宗教的氛围,f也f门对菩萨供奉,对寺院布施,是寺庙得以维持的重要因素,也是佛教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
事实上,利用佛教的经济效用,已经发展成为当下旅游产业的时尚。要么以新奇的佛教概念“扯眼球”,如中国”佛都”、菩萨“故里”之类;要么以巨额的投入”造第一”,营建当代梵宫、现代佛塔,以及时尚的佛教广场、佛教有浮华的形式,佛教教化功徽底空置,仅仅以审美的符号存续在游客熙攘街区等等。甚至部分景区的佛寺,以工作人员替代僧人,或干脆没有僧人,徒
的景区。
释迦牟尼以清净立教,以智慧度化,设戒绝贪,以正念使人归善,目的在于佛法教化。佛寺本是众生对佛的供养,依佛法而存,为僧宝所居,那些借佛教的形式符号,单纯牟利的行径,必然导致宗教氛围被商业氛围替代,将佛教文化的价值彻底虚无,最终也会让”利用”无利益,利用者和被利用者“同归于尽”。
对”利用”—词,词典有两条解释:一是物尽其用,发挥效能:二是借助外力达到某种目的。两种解释都表明,被利用的过程,即是被工具化的过程。在被利用过程中,被利用的对象就丧失了独立性,仅为主体的目的服务,主体有选择地发挥其价值。以短视的市场逐利心态来看,佛教的价值就在于其神圣影响对游客的吸引,这种影响仅仅用佛教建筑、佛教景观之类的符号就足以得到响应。而佛教教化}土会的文化价值并不为市场所关心,市场的私欲与文化的公益,天然冲突。而当佛教丧失本务,沦为经济的利用物时,实际是在贩卖佛教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所积淀的神圣、崇高的声誉。当声誉被彻底消费,剩下的只有被^嫌弃的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