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 故都的秋

合集下载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赏析《故都的秋》赏析《故都的秋》赏析11、以情驳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

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

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

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主观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去了它固有的特征。

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者只用了寥寥数笔作勾勒,便将谈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反射。

2、作者调动了视觉、听觉和触觉来感受故都的秋,使写景状物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并融入了深沉而细腻的感受和情思。

《故都的秋》赏析2《故都的秋》里的秋天是以“清”“静”“悲凉”为题眼的一篇文章,文章用北国的秋景的浓色与厚味来和南方秋色的淡色和浅味形成对比。

全文1600多字,运用了40多个秋字来描写秋景非但没使文章枯燥无味反而使文章更加生动,可见郁达夫的写作手法已经出神入化了,本文堪称佳作。

一、诵读提示本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

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并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部分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怀。

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二、整体感知1.本文题旨“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故都的秋》ppt课件完美版

《故都的秋》ppt课件完美版

《故都的秋》ppt课件完美版•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景物描写技巧分析•人物形象塑造及其意义•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探讨•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评价01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郁达夫生平及代表作品生平简介代表作品《故都的秋》创作背景创作时间创作地点北平(今北京),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时代背景: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风貌社会背景文化背景02文本解读与赏析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0102描绘北国之秋的独特韵味同时,作者还通过描写北国秋日的色彩、声音、气息等多方面的感受,营造出一种浓郁的秋日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北国之秋的深沉与厚重。

抒发对故乡深沉眷恋之情03景物描写技巧分析选取典型景物进行描绘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突出景物的主要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比喻和拟人排比和反复情景交融,抒发内心感受融情于景作者在描绘景物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景物具有了情感色彩。

例如,“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这段描写中,作者通过“破屋”、“浓茶”、“碧绿的天色”等景物,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借景抒情作者还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将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景物描写紧密结合。

例如,“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息索索地下起雨来了。

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这段描写中,作者通过天气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起伏与波动。

04人物形象塑造及其意义主人公形象特点分析孤独、沉默、内敛主人公在文中展现出一种孤独感,他的沉默和内敛体现了内心的挣扎和思考。

对故都的深情眷恋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对故都秋天的细腻感受和深深眷恋。

承载着历史与文化记忆主人公的形象也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他的思考和感慨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追忆。

其他人物形象塑造及作用辅助主人公表达情感01体现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02与主人公形成对比或共鸣03人物形象在主题表达中的意义丰富了文章的情感层次深化了文化记忆与历史反思突显了主题内涵05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探讨传统文化在《故都的秋》中的体现诗词引用四季意象文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涵,也使得传统文化在文章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郁达夫故都的秋

郁达夫故都的秋

思考:
文章的结尾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 的秋,为何呢?
南国的秋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味
直抒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再次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向往之情。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 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 骆驼。
思考: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
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能否用一个字概括?而 上句中的比喻又是从哪几个角度入手的呢?
景秋 鸣落观



◇ 庭 院 清 秋 图 ◇
秋院静观:
破屋 日光 牵牛花 秋草 天色 鸽声
静:清闲 恬静 安谧
驯鸽声
青天
蓝色牵牛花
以声音,冷色调衬托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
观 秋色
描写了那些秋声和秋色?
秋色: 碧空 蓝朵 青天 灰沉沉 青布 淡绿微黄 秋声: 驯鸽的飞声 衰弱的蝉声 风雨声 悠闲的人声
辍学( ) chuò
混沌(hùn)( d)ùn
馄饨(tun)
扫帚(zho)u
平仄( ) zè
夹在(jiā )
譬如( pì)
夹衣( jiá )
橄榄( gǎn lǎn )
字词
字形: 1、凋(雕、稠、惆、绸、倜) 2、萧(潇、箫、啸) 3、寞(漠、默、莫、模、摸) 4、椽(缘、喙、掾、篆) 5、缀(啜、辍、掇、惙)
秋色的特点是什么?(颜色的格调)
冷色调。用青蓝色 ,暗灰色,灰白色 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
◇ 槐 树 落 蕊 图 ◇
秋槐落蕊:
微细

柔软
细腻

清闲
落寞
悲凉
静:细腻 幽静 深邃
碧绿的天色 一丝一丝的日光
北国的槐树
秋 蝉 图

故都的秋原文赏析

故都的秋原文赏析

故都的秋原文赏析故都的秋原文赏析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

关于其中心,课文自读提示和教参都作了明确的分析和界定,下面由店铺为您整理出的故都的秋原文赏析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作品原文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1)的芦花,钓鱼tai(2)的柳影,西山(3)的虫唱,玉泉(4)的夜月,潭柘寺(5)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6)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7),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8)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赏析

赏秋景听秋声感秋意品秋味——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简析: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

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

郁达夫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惊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

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

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中间主体部分,按照“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

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清秋佳果;最后以议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

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

读者通过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能感受到作品美的力量。

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地交融和统一。

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郁达夫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故都的秋

郁达夫故都的秋简介郁达夫(1895年9月16日-1945年10月23日),原名骆以华,字达夫,浙江余姚人,中国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堪称中国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

郁达夫的创作涵盖小说、散文、戏剧、诗歌、文艺批评等多个领域,作品风格多样,内容丰富。

他以其独特的个人经历和激烈的社会思考,以及对于人性、爱情、自由等主题的深入探讨而成为文学界的瞩目人物。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郁达夫作品中所呈现的“故都的秋”主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郁达夫的文学艺术。

故都的秋历史背景下的秋意初秋时节,是故都最美的季节。

故都是郁达夫称呼北京的美称,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故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郁达夫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描绘了故都的美景和历史背景,将秋天的景色与故都的情怀相结合。

在他的小说中,常常可以看到故都秋天的景致,如《故都的秋》,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桂花的芳香、秋夜的月色和繁华的街市,让读者感受到了故都秋天的独特韵味。

个人情感与秋天的交融对于郁达夫来说,秋天不仅仅是外在景色的描绘,更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

他常常在故都的秋天里发表自己对社会、人性和爱情的思考。

他将自己的个人情感融入到秋天的描绘之中,使作品更具深度和情感。

例如,《故都的秋》一文中,郁达夫通过描写主人公丝丝与异国男子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她对于自由和尊严的追求,展示了他对于爱情和人性的洞察力。

秋天的凉意和丝丝内心的动荡交织在一起,给人心境上的震撼。

社会变迁与秋天的寓意郁达夫的作品中,故都秋天的描绘也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时代的转折。

他对于当时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有着深刻的触动,这也反映在了他对于故都秋天的描写之中。

在他的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社会动荡和个体命运的交织。

例如,《纪念革命的日子》一文中,他以故都秋天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家族在历史变革中逐渐沦落的过程,以此探讨了社会的演变和人性的波动。

秋天的凄凉反映了社会动荡的现实,给人以深思。

《故都的秋》英文翻译赏析

《故都的秋》英文翻译赏析

"千里"系虚数,无须将该词翻成"a thousand li" 千里"系虚数,无须将该词翻成" 千里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
译文1:There is of course autumn in the South too, 译文2:There is autumn also south of the Yangtze, of course.
清 静 悲凉 秋高气爽 静谧宁静 悲哀凄凉
这三个词在作者所处的特定年代下, 这三个词在作者所处的特定年代下,即白色恐怖四 处横行的年代,清静,安宁是作者期盼向往的,翻 处横行的年代,清静,安宁是作者期盼向往的, 译时所选词汇应与社会文化语境相符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 来得悲凉. 来得悲凉.
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译文1: …but over there plants wither slowly, the air is moist, the sky pallid, and it is more often rainy and windy. 译文2: But there the grass and trees take more time to wither, the air is moist and the sky is pale. There is frequent rain and less wind.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总是好 总是 译文1:Autumn, wherever it is, always 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 译文2:Autumn is always pleasant no matter where it is.

高中语文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高中语文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中语⽂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要想学好⾼中语⽂,课本上的课⽂⼀定要吃透,理解好,因为试卷上的很多题⽬都脱离不了课本。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中语⽂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语⽂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1、正确认识⽂章主线对⽂章的统率作⽤: ⽂章的主线统率全⽂的各个部分。

本⽂贯穿全⽂的情感主线,就是“清、静、悲凉”。

这⾥的“清”是与“浊”相对⽴的,是⼀种清爽、清楚,⽽不是混混沌沌。

正如⽂中所写,南⽅的秋,只能感到⼀点点清凉,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

它像半开半闭的花,微醺的酒,处于模糊与朦胧之中。

⽽北国的秋却是味道⼗⾜的,清清爽爽的。

“静”是宁静、安静,“悲凉”是⼈⼼情在客体上的反射。

⽂章中各个部分均体现着“清”、“静”、“悲凉”的特点。

如写⼩院秋景,那⼩屋是“⼀椽破屋”,墙是“破壁”,⼤环境就是冷落的。

再看天⾊是“很⾼很⾼的碧绿”的天⾊,⽽⼈的活动是“细数⼀丝⼀丝漏下来的⽇光”,“静对”破壁腰中牵⽜花的蓝朵,还有看那⼏缕萧疏的秋草。

不久秋味⼗⾜,⽽且于清闲中流露着⼀缕缕落寞与孤独的伤感。

作者也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种以声写静的⽅法更突出了⼩院的寂寞。

这些景物,从声⾳到⾊彩到外形,都在显⽰着全⽂感情的主旋律──清、静、悲凉。

其它⼏幅图画也是如此。

但应注意,“清、静、悲凉”虽然是统率全⽂的,各幅风景图均统⼀在这感情基调中。

但却不可机械地去分析,五幅图景中哪⼀景物是在显⽰清,哪⼀景物是在显⽰静,哪⼀景物是在显⽰悲凉。

这样去分析课⽂,往往会⾛到牵强附会的死胡同之中。

例如分析秋果中的枣树,作者之所以选它,只是因为它在京城⼈家院落中极为普通,⼏乎处处都有,⽽它青中带黄的⾊彩⼜与全⽂情感基调⼀致,⾜以代表作者⼼中的故都秋⾊。

如果⾮要找它哪⾥是清,哪⾥是静,哪⾥是悲凉,就太琐细了,也太主观猜测了。

所以,作者笔下的北京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是体现在五幅秋景图形成的总体氛围中的,这三者间⼜互相包容,互相映衬,清中有静,静中有清,清静中有悲凉,悲凉的外在表现即为清静。

郁达夫故都的秋经典语录

郁达夫故都的秋经典语录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的经典语录如下:
1.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2.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思念之深。

3.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

”这句话作者指出秋天的特点并非是半开半醉的状态,而是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去领略。

4. “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方人念阵字,总好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这句话从北方人念字的发音习惯入手,表现了秋雨之后天气更凉的特点。

这些语录展示了郁达夫对北国秋天的深刻感受和热爱。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语言清新淡远,蕴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个性和美学价值。

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故都的秋》的第一个特色。

色彩,作为美学上的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带有自身的某种色彩,我们不妨称它为客观色彩;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念上来,它的色彩便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称它为主观色彩。

这两种色彩在郁达夫的笔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变化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秋令人感伤。

具有这种感情色彩的语句,《故都的秋》中,还有很多: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如果说用“细腻”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还勉强有点客观性的话,那“清闲”“落寞”则完全是主观的、意念上的了。

故都的秋赏析5篇完整版

故都的秋赏析5篇完整版

《故都的秋赏析》故都的秋赏析(一):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顾、情形交融的好散文。

对于此中心,课文自读提示和教参都作了明确的剖析和界定,认为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景,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情绪,自然地消融在一齐,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水乳交融,透过对北平秋景的描述,赞叹了故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神往、依恋故都的秋的真情,表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单感,并且,为了增进学生对此的理解,自读提示和教参还注意联系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指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家移居杭州的个人生活背景。

其实,郁达夫在文中表露的感情,诚然跟当时的背景相关,也跟作家一世的出身命运和性格情味相关,还跟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相关,当时的背景要素前已说起,本文即就后两点作些增补性的联想与阐释。

一、出身命运和性格情味作家赞叹自然风光,抒发感情,其风格不过是热忱高亢、平和淡远和愁闷低落三者之中各有选用重视而已。

而郁达夫恰恰持最后一种心态来描述故都秋景,这和他的出身命运以及性格情味是分不开的。

作为一篇以真切为内核的散文,《故都的秋》所反应的这类安静悲凉心境和郁达夫一世的出身命运以及由此构成的性格情味是密切相连的。

第一,从出身命运来看。

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郁达夫条,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社 86 版),以后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先与结发妻孙荃,后与王映霞。

作者注),再有两次丧子之痛(见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记耀春之殇》),别的,郁达夫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先后目击了晚清腐败、军阀盘据的社会现实,亲身经受了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惧的威慑(1933 年全家由上海移居杭州,过上流连山川的隐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现低沉即由此而来。

作者注),最后亲历抗日战火,在南洋为日本宪兵奥密杀戮。

这样的一世,是悲凉的。

其次,从性格情味来看,他的出身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悲伤压迫的性格,进而影响着他在创作上的情味偏向。

故都的秋郁达夫

故都的秋郁达夫

胜日佳果图
议论
乡国有异,秋感略同 故都之秋,别有深味
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浓
故都秋好,宁可减寿也要留住
清 、 静 、 悲 凉
解读秋景
提问: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 取了哪些景物?体会故都秋味清、静、 悲凉的特点!
民 居 秋 意
秋 槐 落 蕊
鸣秋 蝉 残
斜桥话秋
11
秋 日 胜 果
问题探究
背景
1933年至1936年,郁达夫受白色恐怖的威胁,由上海 迁居杭州。这一阶段是他思想最为消沉的时期。由于对革 命的深切失望而产生了消极情绪,他企图在理想的世外桃 源里慰藉自己痛苦的灵魂。这段时间,他过的是一种闲散 安逸的生活。他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 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这 一时期,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 遁世文学”。
故 都 郁的 秋 达

导入
【诗歌中的秋天】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 ●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郁达夫(1896-1945),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原名郁文,幼名荫生,浙江 富阳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 庭。第一部小说集《沉沦》 问世,当时文坛产生巨大影 响。代表作有小说《沉沦》、 《春风沉醉的晚上》、《出 奔》等,散文《达夫散文 集》、《达夫游记》等。
1937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 故都的秋味。后来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配乐朗诵
思考:
揣摩散文的总体结构和作者 在散文中体现出来的基本感 情!

郁达夫故都的秋

郁达夫故都的秋

郁达夫故都的秋引言郁达夫(1884-1945)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之一。

他是第一位以自由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为基础创作的作家,对于在现实主义文学中探索个体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郁达夫的故乡出生地是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每年的秋天,郁达夫的故乡都会展现出特有的秋意,吸引了无数人前来一睹美景。

郁达夫故都的秋景郁达夫故都的秋天是一个令人陶醉的季节,这里秋天的景色总是让人心醉神迷。

首先是叶子的颜色,郁达夫故乡山中的树木在秋天变得红艳似火,金黄色的枫叶、红色的枫叶点缀在山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漫步在林间小道上,风吹过,落叶纷纷飘落,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其次是空气的清新,郁达夫故乡的秋天空气湿润,凉爽宜人,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仿佛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放飞自我。

而且郁达夫故都的秋天还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农作物。

村庄里的田野上种植着玉米、南瓜、豆类等丰富的农作物,丰收的季节总是让人心情愉悦。

郁达夫与故都的秋郁达夫对于故乡的秋天情有独钟,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秋天的意象。

在他的小说《故都的秋》中,他用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故都秋天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

小说中的主人公沈从文是一个为了生活而奔波的人,他渴望回到故乡去,回到他的故乡的秋天。

小说中描写的故都的秋景与郁达夫故乡的秋景非常相似,其中的美景和寓意都令人陶醉。

郁达夫通过小说将自己对故都秋天的热爱和向往表达出来,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故乡秋天的美丽。

郁达夫故都秋的意义郁达夫故都的秋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和美好的回忆。

对于郁达夫来说,故都的秋是他心灵的寄托和归属之地。

他曾描述过自己在故乡的秋天拾掇枯叶、遍览村落情景的情景,他在秋天的故都寻找灵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对于读者来说,郁达夫故都的秋是读完他的作品之后的一次心灵之旅,可以通过他的文字感受到秋天的美丽,体验到生活的情感与人生的意义。

总结郁达夫故都的秋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美丽和感动。

故都的秋郁达夫

故都的秋郁达夫

牵牛花
作业
1、熟读课文,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请同学们下去看一下老舍先生的《忆北 平》,看看同样的北平,在老舍先生的笔 下又是怎样的呢?
秋蝉残声
衰弱的残声……
秋雨话凉
一层秋雨 一层凉啦!
佳日秋果
像橄榄又象鸽蛋 淡绿微黄的颜色
庭院秋景(课文第三段)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 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 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 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 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 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 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 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 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 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 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 秋草,使作陪衬。
主要作品有《沉沦》(现代文学史上 第一部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出 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 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 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 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 优美,自成一家 。
那个时候——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 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 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 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 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 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 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 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 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 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 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赏秋景 听秋声 感秋意 品秋味――《故都的秋》赏析

赏秋景 听秋声 感秋意 品秋味――《故都的秋》赏析

赏秋景听秋声感秋意品秋味――《故都的秋》赏析赏秋景听秋声感秋意品秋味――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创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1934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

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

读者通过对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能感受到作品美的力量。

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地交融和统一。

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

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

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

”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

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

在表达方面,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

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本文,我们不难发现《故都的秋》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文中有许多并列句子或短语,具有工整、雅致之美,抒情味很浓厚,朗读起来具有音韵之美,显示出作者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本文不是很长,但排比句很多,说明作者非常喜欢运用这种工整、雅致的语言,而且运用起来非常妥帖恰当,全无生硬之感。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2024年《故都的秋》郁达夫ppt课件

2024年《故都的秋》郁达夫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33
2024/2/29
创作地点
5
2024/2/29
社会文化背景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文化也处于变革之中,新文化运动正在兴起,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同时,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政治背景
20世纪30年代,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文学背景
在文学领域,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心声,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在西方文学中,秋天则更多地被描绘成丰收、成熟、温暖的季节,与中国的秋天形象存在较大差异。
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然和情感的认知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28
2024/2/29
06
CHAPTER
课堂互动环节
29
2024/2/29
学生2朗读描写秋雨的段落,讲述秋雨带来的独特韵味和作者对秋雨的深深眷恋。
乡愁情感
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
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追忆。
14
2024/2/29
15
2024/2/29
运用感人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结合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使怀旧情感更加具有普遍性和共鸣力。
16
2024/2/29
03
CHAPTER
艺术手法与风格特点探讨
17
2024/2/29
31
2024/2/29
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关于课文内容、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问题。
总结本次课程内容
老师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强调对故都秋天的深入理解和作者情感表达的把握。同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研究相关文学作品,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鉴赏能力。

故都的秋_郁达夫

故都的秋_郁达夫
返回
合作探究
本文是写景文, 本文是写景文,为什么插入 对写秋诗文的议论( 12段 对写秋诗文的议论(第12段)?
创造一种文化氛围, 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 重文化气息, 故都”题旨暗合。 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 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 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 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 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
秋院清晨
秋 景 图
(秋院) 残鸣 秋雨话凉 秋果奇景
秋 院 清 晨
哪些地方(景色)突出了 “清”、“静”、 “悲凉” ?
秋院 破屋、破壁 碧绿的天色 驯鸽的飞声 一丝 一丝漏下的 日光 牵牛花的蓝朵 疏疏落落的秋草 清凉疏朗的景物, 营造充满北国情调 的宁静清凉氛围。
作者为什么不选取哪些色彩灿烂的景色,而 只选取了“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一枝一叶总关情” “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正是郁达夫 “清、静、悲凉”心灵之秋的折射。 缘情写景
知人论世
• 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 郁达夫,三岁丧父。 岁便随长兄一起赴 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 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 屈辱和岐视的十年。他性情沉静, 屈辱和岐视的十年。他性情沉静,有些忧 郁的气质。 郁的气质。 •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 年 与郭沫若、 造社。作为一位多才的作家,他的小说、 造社。作为一位多才的作家,他的小说、 散文、诗词都很有成就。 散文、诗词都很有成就。在文艺观和审美 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 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 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合作探究
文章开头和结尾写到南国之秋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头和结尾写到南国之秋有什么作用?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 南国之秋:慢、润、淡

郁达夫《故都的秋》语言艺术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语言艺术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语言艺术赏析一、背景介绍《故都的秋》这篇散文作于1934年8月17日,是他重回北京的第四天。

郁达夫第一次到北京还是在他1913年去日本留学之前。

在历经21年的奔波后再次回到这物易人非的故都,让他感慨万千。

郁达夫和北京的感情深且浓,就像故都的秋色一样。

1923年秋,郁达夫从日本回国后不久就不得不为了生计应聘到北大讲授会计学,度过了一年多孤独而苦闷的生活。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年,但过去并不等于消失。

往事已不再清晰,而当时的情绪却像生存中永不消散的雾霭一直笼罩着他,成为心灵的底色。

而我们也只有穿过历史的层层迷雾,才能准确地为文章把脉,探寻出一条通往作者心灵的小路。

二、语言赏析课文取随笔的体式,信笔写来,如同闲情漫话,全无雕饰痕迹,但每一个词语、句式,却有好像未经“炉火”而已到了“纯青”。

如在选择搭配词语上,作者似乎是很洒脱地从生活中捡出来的,平常极了,可是又是那样精当,搭配在一起就再也无法拆开了。

“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天色”“飞声”“日光”“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它们搭配匀称和谐,最能调动读者的情感。

这些物象名词,本是现实中无处不有的,但被作者随意搭配在一起,就产生了特别的美感效果。

再如动词与形容词,尽管作者是精心选择与搭配的,但读者却感到了一种纯朴自然的美。

看那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南国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里的动词、形容词所表达的特征将读者置身其中。

在句式的选择上,作者多用短句,多用排比句,但整散结合,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地风格。

如第二段,写江南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这几组排比句中,前两个分句是偶句,最后一个分句是散句,读来参差错落,富有节奏感。

再如结尾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故都的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故都的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故都的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

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热情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

故都的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也蕴含了作者孤独、忧郁的心态,整篇文章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

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

《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故都的秋作者是谁
故都的秋作者是郁达夫。

郁达夫(1896.12.7-1945.9.17)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对中国来说,他不仅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个革命战士,为抗体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是新闻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著有《达夫全集》共七卷、《日记九种》等。

代表作:《沉沦》、《故都的秋》等。

故都的秋写作背景
抗日战争期间中华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今北京),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郁达夫虽蛰居远离北平的杭州,一样会感受到国事的危急。

因而,当他到达北平,触景伤情,写了《故都的秋》,描绘的是“悲凉”景物,流露的是“悲凉”心绪,表达的是对故都的一往情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眷恋
课内探究: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参考: 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深情的眷恋, 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 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 因此可以说本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 的颂歌。
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又含蓄; 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又清醇。
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
听读朗读,品味语言;学习以景显情、 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解题:
“故都”二字表明描写 的地点,作者用“故都” 而不用北平或北京,更 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 史沧桑感,也包含有深 切的眷恋之情。
走进作者—郁达夫
• 郁达夫 (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 阳人。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 学最早 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 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1922年毕业于东京 帝国大学经济部。回国后 参加编辑《创造》季刊、 《创造周报》等刊物。1927年8月退出创造社。 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并主编《大众文艺》。 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并 参加中国左翼作 家联盟。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 等原因,郁达夫从一九三三年四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 段时间他思想苦闷,游山玩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 生活。一九三四年七月,郁达夫从杭州赶到北平, 1934年8月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
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的情景?让 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散文名篇《故 都的秋》。
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季节和地域特色写景的方法。 2、学习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第二、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会文 中五幅秋景图,理解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第三、情感目标: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 趣和审美能力。
作者写的是“故都的秋”,为何还要 描写“南国的秋”呢?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展现 得淋漓尽致,但作者觉得这样仍然意犹未尽。 因此在第13段,再次提到了北国的秋和南国的 秋,与前文呼应,并运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 的句式进行鲜明的对比来体现两者的不同。 南国的秋
甘甜可口 回味不永 食之有味 不浓易饿 味美细腻 剔刺而食 玲珑如意 逗玩邀宠
郁 达 夫
故 都 的 秋
故 都 的 秋
秋天是一个意蕴丰富的季节,人之于秋,往 往有一种不能自已的感动。正是这种感动, 催生了无数优美的文字。古今中外秋思之作, 着眼点各不相同:哀秋者有之,怨秋者有之, 喜秋者有之,颂秋者有之。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毛泽东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太平御览》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 1942年流 亡到苏门答腊,化名赵廉隐居下来。不久,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他 去当翻译,他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 侨,并获悉了 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战士”,并在 他的家乡建亭纪念。
写作背景
此文写作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 乱,民不聊生。在生活上,郁达夫也是居无 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 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 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受。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 .
故都秋色 客观现实 感
浑然一体 相互统一 结合
个人心情 主观感受 悟
尽 管 淡
毕 竟 又 艳 了 些
思考与探讨(落蕊映秋图)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只能感 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作者为什么不写秋槐的高大挺拔,只写其 落蕊? 写落蕊,描绘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给 人一种寂静无人,独自徘徊,只有与自然交 融,“流水落花春去也”,“无可奈何花落 去”的寂寞、凄凉感觉,也流露了对眷恋古 都之秋的情怀。
思考与探讨
说到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 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 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 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蓝色、白色——冷色 疏疏落落、尖细且长 孤寂、落寞的情怀
宁 静 而 淡 远
纯 净 而 洁 雅
颜虽 色清 却冷 又 重 了 点
秋雨话凉
那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 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一层雨过,云渐渐……” 写出了环境的静,悲凉。
思考与探讨(秋日胜果)
作者为什么不写果子成熟时,而写“淡绿微黄” 的将熟未熟的秋果景色?
秋日胜果
秋的全盛时期不在果实成熟红透,却在将熟未熟的青涩日子。“淡 绿微黄”,视觉上给人一种清、静之感”可见作者对故都秋日胜景 了然于胸,感情表达含蓄而深沉。
课内探究:
故都的秋景可谓色彩丰富,作者为什么只赞 美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呢?试从主客观 原因加以评析。 客观原因: 北京秋天的自 然色彩.
知人论世(主观原因)
郁达夫三岁丧父, 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 活使他饱受屈辱和岐 视,在个人的性格方 面,他抑郁善感;在文 艺观和审美追求上, 提倡静的文学,写的 也多是“静如止水似 文学。”
用心倾听《故都的秋》
• 诵读指导: 本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 诵读时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 蕴含的思想感情。作者直接抒怀部分要读 得意味深长,准确表达出作者的心境。
思考题:
故都的秋是怎样的? 请找出总体 概括故都秋天的特点的词语。
关键词语: 清、静、悲 凉
解读秋景: 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 作者描绘了几幅秋景? 分别给每幅秋景图命名
本体
北国的秋
黄酒
白干 喻 馍馍 大蟹
稀饭 鲈鱼
黄犬

骆驼
清香后劲足 如秋之内蕴 有味耐饥 如秋之隽永 可大快朵颐 得秋之爽气 跋涉千万里 有秋之阔远
北国之秋——南国之秋
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 比 喻 喻 体 黄酒 味润 —— 白干 味烈 稀饭 味浅 —— 馍馍 味深 鲈鱼 味淡 ——大蟹 味浓 黄犬 味短 ——骆驼 味久 对比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烘托 南国之秋:慢、润、淡
• 小试牛刀:
请同学们以《白桦林之冬》为题写一篇随笔。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总写(1~2段)
江南的秋:慢、润、淡 清晨静观
向往
故 都 的 秋
记叙 分写(3~12段)
观秋色:清 落蕊映秋 秋蝉残鸣 听秋声:静 品味 秋雨话凉 品秋味:悲凉 佳日秋果
人皆感秋 议论 中国文人尤甚 非到北方不可
赞美
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总写(13~14段)
北国之秋:色彩浓,回味永。
郁达夫的创作风 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著称,影 响广泛。其中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薄 奠》、《迟桂花》,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和 《出奔》等最为著名。小说多以失 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 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 的主观抒情色彩。他的散文直抒胸臆,毫无隐饰地表现了一个富有 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写得清新秀丽,富有气 势和神韵,与他的小说一样,具有直率,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有 《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作者笔下的“秋雨图”有何特点?
写了灰沉沉的天底、凉风、急雨,一句 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 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活灵活现。 为什么在“秋雨图”里加入“都市闲人”? 这里的“都市闲人”指的是平民,他们 的形象更有故都的地方特点,这样悠然闲 适的互答,更能感悟生活的淡泊,也表露 了作者在谈到百姓生活时的愉快心情。
--- 杜甫《登高》
白 居 易

琵 琶 行

枫 浔 叶 阳 荻 江 花 头 秋 夜 瑟 送 瑟 客 。 ,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故都的秋景图
清 晨 静 观
落 蕊 映 秋 秋蝉残鸣 秋 雨 话 凉 秋 日这一幅图画中,作者描绘了哪些意象?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象:破屋、高天、驯鸽的飞声、破壁腰 中、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一丝一丝漏下来 的日光、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意象的组合,无一不衬托出环境清幽、萧 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既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也写了观赏 景物的心态、动作,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 秋的情怀。
槐树落蕊
细腻 清闲 落寞
清、静、悲凉
思考与探讨(秋蝉残鸣) 写秋蝉的目的何在? 几声秋虫的哀鸣足以 牵动作者心魂,渲染了 故都之秋冷落、悲凉的 气氛。此处以动衬静, 令人顿生“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之感,加 “浓”秋味。
秋蝉残鸣
“衰弱” “残声” “啼唱”
(清、静、悲凉)
思考与探讨(秋雨话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