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的诗读书笔记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2da2c8310661ed9ac51f3af.png)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我很敬佩保尔的这一点品质,他的确是一个顽强的人,当他负伤不得不退出战场之时,他仍然在后方不停地为社会的发展做着贡献。
当他被诊断出神经中枢有毛病时,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想方设法的工作,争取多为社会做事。
最后,他两腿瘫痪、双目失明,不得不放弃工作。
但他仍然坚决的拿起笔,再次顽强地与命运做起了斗争。
顾城的诗很难懂,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诗人的心。
肤浅地谈下我的读后感:这是诗人的一个梦,顾城试图通过诗将梦重现:我将铁链理解为阳光(一节节阳光的铁链),因为此梦和水有光,所以出现一系列意向:泉水、大海、鱼——而有水则有岸则有“台阶”,大海同"晴空"一样都是青色,鱼与‘鸟’相恋象征宿命的绝望。
我抬起头,望见两只红色的风筝,带着长长的蓝色尾巴,在天空中冉冉升起。
它们舞动着,飞越公园西边的树林,飞越风车,并排漂浮着,如同一双眼睛俯视着旧金山,这个我现在当成家园的城市。
突然间,哈桑的声音在我脑中响起:为你,千千万万遍。
哈桑,那外兔唇的哈桑,那个追风筝的人。
飞岛一则其实是最打破常规和富有想象力的一则游记,写得相对于前两篇有点散,但丝毫不减这则游记的神和韵。
冬妮娅是本地林务官的女儿,她纯洁、美丽动人,待人和善友好,彬彬有礼,说话的时候柔声细语,不会拘谨,让人感觉温暖而又舒适,非常容易亲近,有时又有点调皮,体现出女孩子特有的活泼可爱。
有一次,她看见保尔把蛮横无理的铁路工厂主的公子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就不顾一切的喜欢上这位倔强、勇敢的工人的儿子。
保尔和冬妮娅渐渐生了感情。
一次,冬妮娅向保尔表白了,她勇敢的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可保尔没有沉浸于个人感情,他参加了红军,去打仗了。
白马从森林深处踏着闪烁的阳光奔来,开遍鲜花。
青色的大海翻滚的海浪便是我的火焰,是这晴空最强的兵,它们可以冲破一切束缚夺向自由。
在海中,我望见飞鸟与鱼相恋,我想起了你。
然而这阳光确如铁链般沉重,我的自由只在梦中。
美与丑是相互并存的,没有美就无所谓丑,有了丑才会更显现出美的存在,美不可能十全十美,丑也未必没有一处闪光点,美与丑只是相对而言诉,外表美的东西,不一定有心灵上,内在的美。
顾城诗歌读书笔记
![顾城诗歌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d65541a4afe04a1b171de25.png)
顾城诗歌读书笔记顾城诗歌读书笔记(一):《小巷》赏析小巷小巷又弯又长我用一把钥匙敲着厚厚的墙被历史抛入暗中中的一代青年,一旦站在阳光下,自然会有一种恍恍惚惚的感觉,这种迷惘,这种失落感,在北岛的诗中表示为“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着你”(《迷途》),在舒婷的诗中表示为“隔着永恒的距离/他们怅然相望”(《船》),在梁小斌的诗中表示为“我的钥匙丢了”(《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顾城没有叹息,也没有去寻找钥匙,而是拿起钥匙寻找本身的房间,寻找本身在社会中应有的位置。
“小巷”是“又弯又长”的,“墙”是“厚厚的”,要寻找,必需付出相当的代价,也可能要走很长的路;然而抒情主人公是坚定的,阿谁“我”在顽强地敲着,边走边敲。
诗人只选择了几个简单意象:“小巷”、“钥匙”、“墙”,构成了一个象征意味很强的流动画面,画面中阿谁敲墙的主人公,并非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代青年,不,也包罗中年、老年。
这个世界上的许许多多人不是终生都在寻找吗?顾城诗歌读书笔记(二):《弧线》赏析弧线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波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诗人将四个弧线的意象并行摆列,给人一种暗示,一种理性思考。
诗的“确定性”,在于标题对“弧线”的点明,在于四个意象所显示的表层含义: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一切运动都采取弧线形式,“不止不可”、“不屈不伸”这是万物运动的规律;诗的“不确定性”一面则隐藏在意象组合所构建的深层结构之中。
“鸟儿”在疾风中“转向”,“葡萄藤”自然生长的“触丝”,“波浪”的自然变化,这自然界的“弧线”不是很美吗?然而“少年”因为“一枚分币”而屈身“捡拾”,这种报酬的“弧线”,却不能给人以美感。
诗的朦胧性带来多种暗示:畸形社会中人的价值的贬值,社会不良风气对天真心灵的污染,自然界弧线的和谐美与报酬弧线不和谐的对比,对社会走过一段弯路的暗喻等等,读者可以见仁见智,不必求其固定答案。
诗不是为着解答什么,只是启示。
《顾城的诗》读后感7篇
![《顾城的诗》读后感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f2acf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d.png)
《顾城的诗》读后感《顾城的诗》读后感7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顾城的诗》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顾城的诗》读后感1周末在书城翻阅书目。
不经意间一句话映入我的眼帘。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此时原本以为要结束今天平淡的书城之行的我。
却被这如吸铁石般的一句话深深的所吸引…心中仿佛有股无名的躁动。
令我不禁遐想联翩。
在黑夜中。
无声。
无光。
一人被黑夜包围。
而这黑夜也赋予了他黑色的眼睛。
可他坚毅的眼神。
有力的凝视前方…正回过神来。
无尽的遐想更加深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
于是信手拿起这本书。
翻开。
阅读。
书页。
一页接着一页。
从一到十再到一百。
最后。
我竟然一口气看完了。
此时我对这句话的意思。
也更深了一层次。
也许黑夜便是作者所处的社会。
而这社会也给予了他如此的生平。
可固执的他。
却不安现状。
对社会不满。
正如他自己所说。
自己就如一个任性。
叛逆的孩子,可这个孩子却固执。
却坚毅。
我想黑夜给了他黑色眼睛。
同时也给了他一只黑色的笔。
在那个黑暗文革时期。
他呐喊。
他彷徨、他斗争、他注定要用这支笔书写那一代人的心声!可如今文革时期以不复存在。
现在的我们拥有着光明的一切:光明的白昼,光明的眼睛。
我是否应该为此感到庆幸。
我不如顾城有令我不满的社会。
我也无需去撰写文章去对祖国评头论足。
白昼给了我光明的眼睛我要让自己成为什么?去完成什么?我想,我虽不如顾城那般勇敢,虽不如他那般坚毅。
但是我却有我自己的梦想。
有我自己的追求。
如果你问我,你的理想你的追求是什么。
我会回答,我要做一名老师。
平凡的人民教师。
在大家看来。
这个职业不怎么被看好,既无多大用处。
也无丰厚的薪金。
甚至有时这份薪金也不够养活一家子。
有的只是天天与书卷打交道,加深几分书卷气而已。
而我却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不仅是因为我愿意时刻保持这份书生气。
愿意在课堂上,闻着书香,听着书声,将我所学的知识传授给我的学生。
2024年顾城的诗读后感简单版
![2024年顾城的诗读后感简单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02ff8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0.png)
2024年顾城的诗读后感简单版2024年,当我读完顾城的诗作之后,我对他的诗歌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和感动。
顾城的诗歌让我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同时,他的诗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感悟,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顾城的诗作中洋溢着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他用细腻的笔墨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
他的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之美的体悟。
例如,在《黄昏过后》这首诗中,他用诗意的语言赞美了晚霞的美丽:'山的一面斜倚在晚霞里,霞里有红色的树林,山的斜面是烟木般的红,霞云归的草木般的红,红得如鲜血。
'这样细腻而生动的描写不仅使我感受到了晚霞的美丽,更使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深喜爱之情。
除了对自然的热爱,顾城的诗作中也展现出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他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在《梦》这首诗中,他用梦的形象来反映人生的虚幻和无常。
他写道:'每一座大楼下,是人迹无边的水,有是河流,有是海。
'这样的描写虽然简单,却让人反思人生的无常和虚幻。
顾城的诗作中透露着对人生真理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使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此外,顾城的诗作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感悟。
他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真相和深层次的感悟。
例如,在《十四行·石头》这首诗中,他写道:'石头是了解枯燥的。
石头不知道,你会走过去。
'这样简短而深刻的句子道出了人生的无奈和不确定性,使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体悟。
顾城的诗句中蕴含着哲学的思考和文化的智慧,使我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总的来说,顾城的诗作使我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
他的诗句中蕴含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性的思考,同时,他的诗句中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感悟。
通过读他的诗作,我对自然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顾城的诗作将继续影响着我的思维和为我指引着人生的方向。
诗歌读书笔记3篇_其他范文
![诗歌读书笔记3篇_其他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3b4db1d192e45361066f5d6.png)
诗歌读书笔记3篇顾城诗歌读书笔记(一):《小巷》赏析小巷小巷又弯又长我用一把钥匙敲着厚厚的墙被历史抛入黑暗中的一代青年,一旦站在阳光下,自然会有一种恍恍惚惚的感觉,这种迷惘,这种失落感,在北岛的诗中表现为“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着你”(《迷途》),在舒婷的诗中表现为“隔着永恒的距离/他们怅然相望”(《船》),在梁小斌的诗中表现为“我的钥匙丢了”(《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顾城没有叹息,也没有去寻找钥匙,而是拿起钥匙寻找自己的房间,寻找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位置。
“小巷”是“又弯又长”的,“墙”是“厚厚的”,要寻找,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也可能要走很长的路;然而抒情主人公是坚定的,那个“我”在顽强地敲着,边走边敲。
诗人只选择了几个简单意象:“小巷”、“钥匙”、“墙”,构成了一个象征意味很强的流动画面,画面中那个敲墙的主人公,并非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代青年,不,也包括中年、老年。
这个世界上的许许多多人不是终生都在寻找吗?1 / 9顾城诗歌读书笔记(二):《弧线》赏析弧线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诗人将四个弧线的意象并行排列,给人一种暗示,一种理性思考。
诗的“确定性”,在于标题对“弧线”的点明,在于四个意象所显示的表层含义: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一切运动都采取弧线形式,“不止不行”、“不屈不伸”这是万物运动的规律;诗的“不确定性”一面则隐藏在意象组合所构建的深层结构之中。
“鸟儿” 在疾风中“转向”,“葡萄藤”自然生长的“触丝”,“海浪”的自然变化,这自然界的“弧线”不是很美吗?然而“少年”因为“一枚分币”而屈身“捡拾”,这种人为的“弧线”,却不能给人以美感。
诗的朦胧性带来多种暗示:畸形社会中人的价值的贬值,社会不良风气对天真心灵的污染,自然界弧线的和谐美与人为弧线不和谐的对比,对社会走过一段弯路的暗喻等等,读者可以见仁见智,不必求其固定答案。
诗不2 / 9是为着解答什么,只是启示。
顾城的诗的读书笔记
![顾城的诗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ba9e42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79.png)
顾城的诗的读书笔记顾城的诗的读书笔记篇1顾城的诗: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摘要:这篇读书笔记将探讨顾城的诗歌,从现代主义的角度出发,分析其诗歌的特点和主题,以及其作品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我们将关注顾城的诗歌如何从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如何反映在顾城的诗歌中。
一、顾城及其诗歌风格:现代主义的影响顾城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深受现代主义的影响。
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他以简洁、直接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注重诗歌的形式和结构。
顾城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生命、爱情等主题的关注,以及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二、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顾城诗歌的主题和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顾城的诗歌风格逐渐发生了变化。
他开始关注社会现象和人类心理,作品的主题也从单纯地关注自然和爱情转向了对现代社会的深刻反思。
在顾城的晚期作品中,他开始运用后现代主义的语言和修辞手法,以戏谑、讽刺的方式揭示现代社会的荒谬和虚伪。
三、顾城与后现代主义的关联:对后现代主义诗学的贡献顾城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对于后现代主义诗学的贡献不容忽视。
他的晚期作品以一种独特的后现代方式揭示了现代社会的荒谬和虚伪,这使得他的诗歌成为了后现代主义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
顾城的作品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的游戏性、叙事的不确定性、颠覆宏大叙事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他的诗歌在后现代主义诗歌领域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结论:总的来说,顾城的诗歌是中国当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的作品从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化再到后现代化的转变。
通过分析顾城的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它们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体现。
顾城的诗的读书笔记篇2顾城的诗:探索、孤独与自然之美在阅读顾城的诗作时,我被其独特的诗歌风格深深吸引。
他的诗歌充满了探索、孤独与自然之美,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既神秘又深情的诗人世界。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860f2204a7302768e9939c1.png)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顾城的诗很难懂,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诗人的心。
肤浅地谈下我的读后感:这是诗人的一个梦,顾城试图通过诗将梦重现:我将铁链理解为阳光(一节节阳光的铁链),因为此梦和水有光,所以出现一系列意向:泉水、大海、鱼而有水则有岸则有台阶,大海同晴空一样都是青色,鱼与鸟相恋象征宿命的绝望。
白马从森林深处踏着闪烁的阳光奔来,开遍鲜花。
青色的大海翻滚的海浪便是我的火焰,是这晴空最强的兵,它们可以冲破一切束缚夺向自由。
在海中,我望见飞鸟与鱼相恋,我想起了你。
然而这阳光确如铁链般沉重,我的自由只在梦中。
这是一曲对心中美好的颂歌与哀歌,表达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或许是爱情),我所有的花都从梦里出来,我所有的梦都从水里出来,面对大海,我低声说了声你的名字。
我所有的花只为你开。
表达的爱慕之意溢于言表,然而字里行间却充满绝望与孤独我们都在阳光的铁链下行走,你我的结局逃不了飞鸟与鱼的宿命。
党员年终工作总结范文回顾一年来的经历,有收获也有不足。
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学习上也比较刻苦努力,现将我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情况作一个总结性的汇报。
一、自觉加强理论学习,组织纪律性强加强理论学习,首先是从思想上重视。
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主动加强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包括继续深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配合支部的组织生活计划,切实地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同时注重加强对外界时政的了解,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坚定了立场,坚定了信念,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今年我顺利转正,成为一名中共正式党员,这给了我无限的信心的同时也有更多的压力。
时刻提醒着我注意,什么是一个党员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更促进了我的进步。
首先,我深刻而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在生活中循序渐进地改善,一个人改正错误和缺点的过程我想不会再一朝一夕。
所以我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尤其,在组织生活会上,同志们再次提出了我的不足之处,这使我感到自己还有很多路要走还有很多是要学,当然自己的努力是少不了的。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3e3634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1.png)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一、顾城简介顾城(1956年-1993年),原名路方,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新感觉派诗歌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诗作以自由、奔放、独特的写作风格而著称,开创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新境界。
顾城的诗歌创作以情感真挚、形象鲜明、意境深远著称,深受读者和评论界的喜爱。
二、诗人与生活顾城的诗歌作品常常与他的生活经历紧密相连。
他的诗中常常直接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感悟。
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他所感受到的瞬间和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
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细微的瞬间,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诗意的画面。
在顾城的诗歌中,生活的点滴细节常常被赋予了诗意,让读者感受到了深深的共鸣。
他将日常琐事转化为了诗歌的语言,让人们重新审视日常生活中被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
通过诗歌的形式,顾城带领读者走进了一个静谧而充满意象的世界。
三、诗人的情感表达顾城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情感的渴望。
他将诗歌当作自己情感宣泄的载体,通过诗歌将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了出来。
他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充满热情,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这些美好事物变成了优美的诗句。
在顾城的诗歌中,他常常表达对爱情和友情的追求。
他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爱情的美好和带来的幸福。
他用感人的语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顾城的诗句简练而深情,使人们对他的情感表达产生了共鸣。
四、诗人的艺术追求顾城在诗歌创作中追求形式的突破和自由的表达。
他不拘一格的写作风格使他的诗作独树一帜,脱离了传统的束缚。
他的诗歌作品中常常运用了现代主义的手法,使诗句更富有节奏感和音感。
顾城的诗句质朴而唯美,通过形象鲜明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使诗歌中的意境更加深远。
他擅于用简洁而略带神秘的语言,使人们对诗歌的意义产生联想和探索。
顾城的诗作中常常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境界,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思考。
五、顾城的诗与时代顾城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新感觉派诗歌运动中起到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诗作对于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五篇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d66a0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0.png)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五篇《顾城的诗》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黑眼睛》的再版,在原书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删节和补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顾城的诗》读书笔记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顾城的诗》读书笔记五篇(一)早就知道顾城是当代的朦胧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忙于工作一直没有拜读过。
这次仔细的品味了几首诗,确实如此,诗中表现出一种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心中浮想联翩,特别是名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唤醒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充分表达了我们那一代人的忧伤,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回想我们走过的路,孩童时期梦想着成为华罗庚式的科学家,成为黄继光和雷锋式的英雄……,充满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正如“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幻想而挣扎、奋进、努力拼搏,表达的正是龙的传人的精神血脉,表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渴望。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愿意编织美好的画,画下未来,去寻找光明的前程。
但现实的路并不是想象中的美丽,所有的幻想就像肥皂泡一样,一个一个的破灭,“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创痛,只有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
现实的生活需要自己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够实现,从来就没有嗟来之食,需要脚踏实地学习和工作,经历生活风雨的磨炼,最终才是美丽的彩虹。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不断地画,不断地努力,最终会寻找到我的归宿,虽然许多的梦想破灭,但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我是“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每当读到这一句时,我就想呼唤:祖国——我伟大的母亲。
联想到当代,社会进步非常大,生活条件优越,不能坐吃山空,依靠前人的成果,更应该大力倡导和弘扬我们民族的精神血脉,发扬中华龙的优秀传统,任性地坚持、任性地传承,为民族永远的屹立在东方添砖加瓦。
我任性,“一个被妈妈宠坏的孩子”,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的脊梁。
诗歌读书笔记3篇
![诗歌读书笔记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158ee09b6648d7c0c7464f.png)
诗歌读书笔记3篇本文是关于诗歌读书笔记3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顾城诗歌读书笔记(一):《小巷》赏析小巷小巷又弯又长我用一把钥匙敲着厚厚的墙被历史抛入黑暗中的一代青年,一旦站在阳光下,自然会有一种恍恍惚惚的感觉,这种迷惘,这种失落感,在北岛的诗中表现为“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着你”(《迷途》),在舒婷的诗中表现为“隔着永恒的距离/他们怅然相望”(《船》),在梁小斌的诗中表现为“我的钥匙丢了”(《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顾城没有叹息,也没有去寻找钥匙,而是拿起钥匙寻找自己的房间,寻找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位置。
“小巷”是“又弯又长”的,“墙”是“厚厚的”,要寻找,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也可能要走很长的路;然而抒情主人公是坚定的,那个“我”在顽强地敲着,边走边敲。
诗人只选择了几个简单意象:“小巷”、“钥匙”、“墙”,构成了一个象征意味很强的流动画面,画面中那个敲墙的主人公,并非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代青年,不,也包括中年、老年。
这个世界上的许许多多人不是终生都在寻找吗?顾城诗歌读书笔记(二):《弧线》赏析弧线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诗人将四个弧线的意象并行排列,给人一种暗示,一种理性思考。
诗的“确定性”,在于标题对“弧线”的点明,在于四个意象所显示的表层含义: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一切运动都采取弧线形式,“不止不行”、“不屈不伸”这是万物运动的规律;诗的“不确定性”一面则隐藏在意象组合所构建的深层结构之中。
“鸟儿”在疾风中“转向”,“葡萄藤”自然生长的“触丝”,“海浪”的自然变化,这自然界的“弧线”不是很美吗?然而“少年”因为“一枚分币”而屈身“捡拾”,这种人为的“弧线”,却不能给人以美感。
诗的朦胧性带来多种暗示:畸形社会中人的价值的贬值,社会不良风气对天真心灵的污染,自然界弧线的和谐美与人为弧线不和谐的对比,对社会走过一段弯路的暗喻等等,读者可以见仁见智,不必求其固定答案。
《顾城的诗》读后感优秀8篇
![《顾城的诗》读后感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0a662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68.png)
《顾城的诗》读后感优秀8篇《顾城的诗》读后感篇一我爱散文,比小说更爱。
因为散文的文笔深刻且优美,每个字都像是跳跃的音符或压抑的落槌,惊喜或沉重,让人欲罢不能。
我更爱读散文,这些印在白色的透着自然气息的纸面上的黑色线条,经喉咙的颤动萦绕在寂静空气里的回响,爱到无法自拔。
我爱散文,还有一个原由----我看不懂。
曾看过一幅图,讲的是鲁迅先生的文章。
语文书中将鲁迅文章所想表达的全部都举例出来,精细到也许连鲁迅自己都不曾想到的。
我一直很奇怪。
看见图上鲁迅先生一脸的无奈,我顿时觉得,我们也许想的太复杂,刨根问底的去研究,好好的一篇文章也许就满目疮痍。
然而为何我要在该读后感之前长篇大论的写这么多我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感想呢?因为这篇文章值得我这么做。
我爱这篇散文,无论是他的名字、内容或是其他。
他凭借着他那我无法想象的笔触来描写一种离我很遥远生活经历,一种我从未经历过的感慨和悲伤。
作者刘亮程,我并不是很熟悉他。
他生活在村子里,不知名的村子,靠近沙漠,冬天很冷。
通过介绍,我了解的仅此而已。
温州的冬天是不下雪的,只是阴雨天,潮湿的空气带着天际的寒冷。
我们没有火炉,没有炕。
我们难以想象的是那漫天的大雪,怒吼的狂风,甚至是能冻死人的冬天!----我们从没有想过怎样去熬过冬天。
≡比着作者的冬日,我想到的是朱自清的冬日。
儿时与兄弟围坐,父亲分着白水豆腐;成年后有妻子和儿女一起生活;与朋友一起游船谈天。
对于作者,这或许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同样的是时间,不同的是地点,天气,人际。
朱自清有着自我的等待,妻儿的等待,朋友的等待。
而对于刘亮程,或许这是一种可悲的虚无缥缈,一种无奈与冷清,一种迫切的渴望。
老师曾说过的:一篇文章,作者不可能是专为某物而写某物。
正如刘亮程,他不可能是专为冬天而写冬天,专为寒风而写寒风。
此处的冬天,象征的大概为人生的一个阶段,暮年的一个阶段,是无法再用等待来度过的一个阶段。
我是没有作者这般令人动容的经历的。
我没有经历过一崇雪的冬天,我也没有见证过一个人死亡的哀叹。
顾城诗读后感优秀8篇
![顾城诗读后感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7261d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e.png)
顾城诗读后感优秀8篇顾城的诗读后感篇一初次接触顾城的诗是因为那首“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后来,“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也让我印象中的顾城多了一份浪漫气息。
但直到我真正看完了他的诗集后,我才对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从他诗中我能够感受到他丰富而温柔的内心。
他的诗就像是一个孤单而又笨拙的小孩。
不论是《野草》中略带寂寞的无名小花,又或是《远和近》中因为感情而苍凉的心思,还是《结束》中悲壮的被上帝藏进浓雾的砍残的月亮,都看得到他如同晶石般在不断低吟,呐喊的心。
这本新的诗集带给我的是另一个顾城,一个写着古体诗和寓言叙事诗的顾城。
他的不少古体诗会让人惊讶,才高凌天庭,狂歌万世行。
自嫌天地小,却到山海空。
词若清泉酒,命如黄花消。
尘世葬千回,诗魂总轻飘。
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同李白一般的飘逸与洒脱。
写朦胧诗后,古体诗变得少了,也依然断断续续地写着,味道却和他晚期的现代诗一样,有一种澄清的悟性。
诗集中后半部的寓言诗写得十分生动,想象丰富又鞭辟入里。
顾城认为诗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美。
他在用稚气的理想拯救天地,他要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悲凉又崇高,崇高又圣洁。
一语洞悉了大世界的斑驳,用孩子般的梦想诉说这一切大概比成人的呐喊更具震撼。
北岛呼喊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时,顾城却在执著的画着笨拙的自由,他让小河快乐,让长满淡淡的茸毛的丘陵相爱。
他没有诅咒黑暗,而是把自由和光明搬进诗中,就像一场暴风雨后,一切都十分平静,世间甚至没有一星半点的尘埃飘动,受了洗礼般变得干净,心也不染风尘。
在物欲横流的人寰世界里,会出现一个十分无辜的小孩,便是顾城。
我很长一段时光无法理解顾城最终杀妻后又自尽的行为,我父亲说正是顾城到末了也没有看透人情与世故,才没有舒婷一样的超然与恬淡。
此刻想来顾城大概是看透了的,但最终也无法理解和妥协。
《顾城的诗》读后感(二篇)
![《顾城的诗》读后感(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3796a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0.png)
《顾城的诗》读后感朦胧诗在诗人顾城的手上,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有时如水清澈,有时似云无垠,但当一切寂静无声,反复阅读它,便会读出其中最真挚、最富有哲理的东西。
读到《自信》时,是期末考试的前一周。
寒风嗖嗖地吹着,透进围巾的缝隙,使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这像是在告诉我期末考试,将会像潮涌般袭来并无声覆盖。
而我的数学也将会卷进这场风暴中。
这摆在眼前的事实,让我的心情一落千丈。
我翻开了《顾城诗选》,知道只有这些小诗才能让我抛开烦恼。
第一次读到《自信》时,还不是特别理解,但当再一次读时,便有了自己的体会。
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小男孩,他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骄傲的在前面走着,面带微笑。
而另一个与他长得一模一样,但却是虚幻的,他皱着眉头,像是要哭了,这个是他的命运。
多么形象的一首诗,简洁但又富有真理。
是啊!人的命运是要靠自己掌握的,正如英国丁尼生所说的:“人就是人,是他命运的主人”。
我们不能盲目的相信宿命,认为一切都是天注定的,更不能去相信那些算命先生,看所谓的手相、面相。
如果他们真的会算命,为何不去为自己算一卦呢?又为何依然坐在街头等待生意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反省、去思考吗?雨果说过:“当命运递给我一个酸的柠檬时,让我们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
”是的,每个人的命运都不相同,在他们刚出生时,就像是拥有了一幅新的画卷,这画卷也就是他们的人生路程,至于最后是暗淡无光,还是绚丽多彩,就看他们自己是怎样涂写的了。
所谓:“是燕雀,是鸿鹄,就在一念之间”。
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我觉得现代社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是男是女,是贫穷或富有,是白种人,黄钟人或黑种人,都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美国黑人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凭着自己的努力和自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打破了美国黑人当总统候选人的纪录,创造了自己的奇迹。
过去的社会由于严重的种族歧视,黑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地位卑贱,但现在,事实证明,只要愿意付出努力,敢于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能成功。
《顾城的诗》 读书笔记800字 初二读书笔记
![《顾城的诗》 读书笔记800字 初二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003bcdcf121dd36a32d828f.png)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800字初二读书笔记朦胧诗在诗人顾城的手上,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有时如水清澈,有时似云无垠,但当一切寂静无声,反复阅读它,便会读出其中最真挚、最富有哲理的东西。
读到《自信》时,是期末考试的前一周。
寒风嗖嗖地吹着,透进围巾的缝隙,使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这像是在告诉我期末考试,将会像潮涌般袭来并无声覆盖。
而我的数学也将会卷进这场风暴中。
这摆在眼前的事实,让我的心情一落千丈。
我翻开了《顾城诗选》,知道只有这些小诗才能让我抛开烦恼。
第一次读到《自信》时,还不是特别理解,但当再一次读时,便有了自己的体会。
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小男孩,他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用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骄傲的在前面走着,面带微笑。
而另一个与他长得一模一样,但却是虚幻的,他皱着眉头,像是要哭了,这个是他的命运。
多么形象的一首诗,简洁但又富有真理。
是啊!人的命运是要靠自己掌握的,正如英国丁尼生所说的:人就是人,是他命运的主人。
我们不能盲目的相信宿命,认为一切都是天注定的,更不能去相信那些算命先生,看所谓的手相、面相。
如果他们真的会算命,为何不去为自己算一卦呢?又为何依然坐在街头等待生意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反省、去思考吗?雨果说过:当命运递给我一个酸的柠檬时,让我们设法把它制造成甜的柠檬汁。
是的,每个人的命运都不相同,在他们刚出生时,就像是拥有了一幅新的画卷,这画卷也就是他们的人生路程,至于最后是暗淡无光,还是绚丽多彩,就看他们自己是怎样涂写的了。
所谓:是燕雀,是鸿鹄,就在一念之间。
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我觉得现代社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是男是女,是贫穷或富有,是白种人,黄钟人或黑种人,都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美国黑人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凭着自己的努力和自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打破了美国黑人当总统候选人的纪录,创造了自己的奇迹。
过去的社会由于严重的种族歧视,黑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地位卑贱,但现在,事实证明,只要愿意付出努力,敢于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能成功。
关于顾城的诗读书笔记
![关于顾城的诗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31e070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2.png)
关于顾城的诗读书笔记关于顾城的诗读书笔记说实话,这么多复杂的表现手法,我并不了解许多,但顾城的确实是看了不少,就简单总结一下感受吧。
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关于顾城的诗,欢迎参考!关于顾城的诗读书笔记一顾城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宣布自己是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这一句描述了他的一生,任由自己的想法,固执地编制自己的梦,这是顾城的执着,也是他的魅力。
在纷繁、肮脏的成人世界里,顾城情愿闭上眼,世界就与我无关了。
他甘愿守住的是自己心中的世界,他要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着没有污染的远方出发。
顾城认为诗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美。
这种诗观,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现实世界的不可弥合的分裂,不和谐的痛苦将在诗观中得到解决,以实现人的心灵的绝对自由。
这追求在未经涉世的孩子的眼中和未经人类涉足的大自然中流露出来。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采用儿童视角,在儿童的理想里改造着成人世界。
顾城此诗里的孩童形象如清新的风,敲击着成人世界的污尘。
他在用稚气的理想拯救天地,他要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悲凉又崇高,非常圣洁。
这很有力量,一语洞悉了大世界的斑驳。
而用孩子般的梦想,诉说这一切更具震撼,比成人的呐喊更振耳发聩。
北岛呐喊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时,顾城却在执著的画着笨拙的自由,他让小河快乐,让长满淡淡的茸毛的丘陵相爱,让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他没有诅咒黑暗,而是把自由和光明搬进诗中,就像一场暴风雨后,一切都非常平静,世间甚至没有一星尘埃飘动,受了洗礼般,世界变得干净,心也不染风尘。
在一群污七八糟的人寰世界里,会出现一个非常无辜的小孩子。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小天使,他帮助陷入绝望的音乐家莱维屈恩创作出辉煌的音乐。
在决定写这篇文章前,有意在网上查阅过顾城诗的表达特点概括地说顾城诗歌的意象世界常用的表现手法:首先是象征隐喻法;第二是抽象变形法;第三是通感法;第四是物象叠合法;第五是物人转换法;第六是因意取象法;第七是省略跳跃法。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74e1aa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6.png)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顾城的诗》读书笔记顾城诗集有着纯真无瑕,朴实真挚等特点,非常值得阅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顾城的诗》读书笔记,希望你喜欢!《顾城的诗》读书笔记一读顾城的诗歌总是让人感到一种挑战想象力的快意,因为他笔下的世界是与我们所在的世界完全不同的童话世界,是一泓透明的心之湖泊倒映出的天上的虹影,让你在五彩斑斓之间忘记了现实。
他的诗里,所有的令人欲解不得又欲罢不能的奇幻活泼的想象,并非诗人刻意为之的技巧,事实上,真正的诗人是拒绝技巧的,诗人所描述的是用眼睛触摸本真的感觉,他只是在记录,而不是在创造。
换句话说,诗不是他灵感的产品,诗是对面飞来的精灵,她可能来自丛林,可能来自溪水,可能来自蝴蝶轻轻舞动的翅膀,可能来自神秘的时间深处。
《许多时间,像烟》这一首诗,也会就会唤醒我们的这种奇妙的感觉。
时间,以及与时间相关的往事,当我们站在某一个地方蓦然回首的时候,常常能有烟波浩渺之感。
秦观的《满庭芳》中有“多少蓬莱往事,回首处,烟霭纷纷。
斜阳外,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之句,不知令多少时间里的浪子为之唏嘘不已。
西沉的落日,万点的归鸦,无语东流的水,藏在大山里的小村,一切都被朦胧的烟霭中轻轻地裹着,仿佛是一幅以追忆逝水年华为主题的水墨,让人想来就有无涯的落寞。
而与这种落寞紧紧地绾结在一起的,就是时间。
时间是永恒的,但是与往事相关的.时间又是飘忽不定的。
而我们生活的每一分钟又都在变成往事,这就是我们的命运,每一刻都生活在烟云笼罩之中。
“许多烟从花草中出发,小红眼睛们胜利地亮着”这一句就让我们见到一幅诗人独对火堆的剪影。
夜色降临,一堆火轻轻地燃起,那些温和的火苗里,袅袅的白烟静静地升腾。
在诗人的眼中,那闪闪烁烁的火苗,就是烟的眼睛。
诗人反复地叹惋“有些晚了”,因为那些美丽的火苗,都要变成“美丽的图案,烛光中精致的水瓶”,火将要熄灭了,我们也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火将熄未熄的时候,那柴草上闪烁的火星有着另外的一种摄人心魄的美感。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4a10c3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e1.png)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
顾城的诗很难懂,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诗人的心,。
肤浅地谈下我的读后感:这是诗人的一个梦,顾城试图通过诗将梦重现:我将铁链理解为阳光(一节节阳光的`铁链),因为此梦和水有光,所以出现一系列意向:泉水、大海、鱼——而有水则有岸则有“台阶”,大海同"晴空"一样都是青色,鱼与‘鸟’相恋象征宿命的绝望。
白马从森林深处踏着闪烁的阳光奔来,开遍鲜花,
资料共享平台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https://www.)。
青色的大海翻滚的海浪便是我的火焰,是这晴空最强的兵,它们可以冲破一切束缚夺向自由。
在海中,我望见飞鸟与鱼相恋,我想起了你。
然而这阳光确如铁链般沉重,我的自由只在梦中。
这是一曲对心中美好的颂歌与哀歌,表达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或许是爱情),我所有的花都从梦里出来,我所有的梦都从水里出来,面对大海,我低声说了声你的名字。
——我所有的花只为你开。
表达的爱慕之意溢于言表,然而字里行间却充满绝望与孤独——我们都在阳光的铁链下行走,你我的结局逃不了飞鸟与鱼的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城的诗》读书笔记
王琼
我的一个春天
顾城
在木窗外
平放着我的耕地
我的小牦牛
我的单铧犁
一小队太阳
沿着篱笆走来
天蓝色的花瓣
开始弯曲
露水害怕了
打湿了一片回忆
受惊的蜡嘴雀
望着天极
我要干活了
要选梦中的种子
让它们在手心里闪耀
又全部撒落水里
被舒婷称为“童话诗人”的顾城的这首诗,或许初看之下是平淡的。
但其中显示的现代诗的技巧、充盈着的顾城的个人特质以及他所追求的纯粹干净的理想世界,都典型的存在着,旁若无人而又自信地存在着。
正如梁实秋先生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一样:“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是不露斧斫的一种艺术韵味。
”
“窗”是“木窗”,不是金属的,不是与自然格格不入的,而是与自然和谐的。
也暗示诗中是乡村的环境。
“平放”一词颇见新意,营造了祥和的气氛,体现了物对人的归属感与顺从感。
“我的耕地、我的小牦牛、我的单铧犁”,强调“我的”,正如顾城在许多诗里表达的:
“我是一个悲哀的孩子
始终没有长大“(《简历》)
“我是一个孩子
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
我任性“(《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顾城是一个孩子,悲哀的孩子,任性的孩子,想给世界光明的孩子(“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孩子总是会强调“这
是我的”,由此可一见顾城诗歌的天真烂漫与迷人的孩子气,同样,为什么是显得奇怪的“小牦牛”?想到童年的毛绒玩具,会心一笑。
“一小队太阳/沿着篱笆走来”这让我想起幼儿园排队过马路的孩子,同样的拘谨与天真,同样的对这个世界的害怕,对这个世界的无畏。
顾城也有类似的诗:
“春天在过马路
领着一群小黄花在过马路“(《我坐在天堂的台阶上》)
太阳是“一小队”的,是“小太阳”,“走来”了,这时紧张关系开始出现:“天蓝色的花瓣/开始弯曲”
“露水”也“害怕了”,“打湿了一片回忆”;“受惊的蜡嘴雀/望着天极”。
“露水”与“蜡嘴雀”都是弱小的、脆弱的、美好的形象,仿佛是无助的小女孩,而“回忆”是“一片”的,顾城将抽象转化为了具象,可感可知了。
可这是谁的“回忆”?是顾城的回忆?是顾城的梦?是露水的回忆?还是大自然的回忆?“回忆”被“打湿了”,是被激活了吗?还是被遗忘了?“蜡嘴雀”“受惊了”,但是并没有逃走,而只是“望着天极”,于是视角被拓宽了,仿佛我们随着蜡嘴雀的视线,看到了它头顶上那一片湛蓝的天空,和那个遥远的“天极”。
我想这时,诗歌所创造的世界必然是寂静的,天一定蓝得出奇,鸟儿必定是色彩斑斓的,但气氛是孤独的,散发寂寞的美。
“我”要干活了,选“梦里的种子”,它们会“在手心闪耀”。
是否此时太阳已升得老高了,顾城的梦醒了,但他仍流连于梦中的奇思妙想,梦中的奇幻世界,于是他想把它们变成“种子”,用“耕地”、“小牦牛”、“单铧犁”来种下这些“闪耀”的种子,让它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顾城捧着它们,分与世人,共享他的童话世界?
可是为什么又“全部撒落水里”?正如他在其他诗里表现的:
“我的心爱着世界
我爱着,用我的血液为她
画像,可爱的侧面像
玉米和群星的珠串不再闪耀
有些人厌倦了,转过头去
转过头去,去欣赏一张广告”(《我的心爱着世界》)
“再没有海岸
再没有灯火
一切都是泡沫
新大陆的存在
只是一个传说
我只想停止
哪怕是沉默”(《漂泊》)
诗人终究还是有现实的顾虑,“用鲜血”画的像,都不能阻止人们“转过头去,欣赏一张广告”,而“一切都是泡沫”,那么又何必再去分享“我的”“种子”呢?诗人害怕了,也对世俗感到不屑了:
“有人要诗人解释
他那不幸的诗
诗人回答:
你可以到广交会去
那里所有的产品
都配有解说员”(《解释》)
终于,“我的一个春天”的梦中世界,就被“我”自己终结了,没有木窗,没有耕地,没有小牦牛,没有单铧犁,只有“害怕的露水”、“受惊的蜡嘴雀”,以及,失魂落魄的诗人。
二.
顾城的诗歌在现代诗中独树一帜。
不同于北岛的锋芒毕露、诡谲多变、冷静警觉,也不同于海子激烈的抒情、孤独的绝望、对美好永远的憧憬,顾城更是独一无二的。
在阅读顾城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起艾米莉•狄金森和王尔德,虽然顾城向往的是洛尔迦和惠特曼。
高中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中国现代诗歌诗人是北岛,但现在我发现,顾城是更难模仿的,顾城的风格将醒目地矗立在文学史上,并将不朽。
海明威说:“不快乐的童年是一个作家最好的训练。
”我不清楚顾城童年具体的情形,但对我来说,阅读顾城就如同重温童年,充满想象力的童年,充满色彩的童年,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无法无天的童年。
随着年岁的增长,彼得•潘的笛声渐渐模糊不清了,日子也褪色了,留得一地落寞与无奈。
顾城保有了孩子的纯真,固执地抱着它要拼命挤入成人的世界,不断地丈量着现实与梦的距离,而才华迸发的力度,取决于这个差距。
顾城弃城,戴着他那著名的大帽子,大张着黑眼睛,又回到了他的世界。
而我们依然孤独与无助,可也许根本就没有顾城,正像马悦然说的那样“顾城是首会走路的诗”,我们有的,只是对童年淡淡的依恋与似曾相识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