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杯申报书——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困境与解决路径探究——基于武汉两区县调研及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
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经济起主导作用,因此农业发展和国家发展密切相关。
为了扶持农业,保障广大农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我国推行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这对农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在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希望能给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者以参考。
农业政策性;保险问题;对策研究F840.66 A 10.11974/nyyjs.20160631067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
为了保障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和农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我国推行了政策性农业保险。
此项保险在实施时虽然得到了好评,但也因为没有完成的模式和体系而存在一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必须找到解决办法,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长。
1 政策性农业保险重要性1.1 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农业保险是指专门为农业生产者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因遭受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
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往往一次重大灾害就可以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农业保险有经济补偿的功能,对于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1.2 商业保险不适用于农业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不同于商业保险的,研究发现,很多国家都经历过商业保险对农业失灵的状况,也就是说商业保险不适用于农业。
只有在政府深度介入,进行大规模保险费用补贴、甚至提供再保险或立法强制参与时,商业保险才能对农业起到作用。
1.3 国家关注,保险企业配合迅速由于国家高度关注政策性农业保险,所以作为保险企业会迅速参与到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来。
1.4 商业性保险用于农业的困境我国的商业性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并不高,主要是农业的高风险导致商业农业保险不能在财务上实现可持续性。
世界上开展农业保险的国家也多数都是依据本国的农业生产特点来进行的,没有单纯依靠商业保险公司解决的。
2 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1 农民参与农业保险意识淡薄现阶段大多数农民对参保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意识淡薄,他们抱着农业生产是靠天吃饭的思想,也抱着侥幸的心理,不愿意参加保险,甚至有的人认为农业保险是变相收取费用。
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一篇: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7年,中央财政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作为党和政府实施的一项支农惠农措施在全国六个省区进行试点,湖南省是试点省之一,今年在全省推广。
作为一项新的保险,在推广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不断解决完善。
一、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行对转移农业风险、减轻政府负担、引导农民积极参保等方面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但是,由于农业保险本身属于政策性保险,其在展业、承保、查勘理赔等方面的复杂性,加之农业保险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的问题。
(一)农民风险意识淡薄,对农业保险认识不足是农业保险推广的主要问题。
农业生产长期“靠天吃饭”,农民大部分没有风险防范意识,农民普遍对农业保险理解不透、认识不足,宁愿抱存侥幸心理,祈望老天给一个好收成,甚至还有人错误地认为农业保险是向农民变相收费。
(二)农业保险的高费用、高费率与农民的低收入是农业保险推广的瓶颈。
农业生产风险损失率高,加之农户与农作物种植的分散性,当前保险公司一般只设置到县城,很难深入乡村开展保险业务,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三)勘赔定损难、理赔标准低是农业保险推广的技术障碍。
由于没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仲裁机构,灾害损失难以确定,赔偿容易出现理赔纠纷。
如邵阳城步县今年的水稻在快要收割时暴发了稻瘟病,上报受灾面积达万亩以上,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如果仅靠保险公司人员是很难做到的。
目前的理赔标准较低,如对水稻的全赔金额为每亩240元,其仅包括种子、农药化肥等基本生产资料的价值。
(四)法律法规的缺失是农业保险推广的政策软肋。
我国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予以扶持,地方也没有管理条例,农业保险的业务开展所依靠的是上级有关部门的红头文件,诸多问题形成了法律真空。
二、推广与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对策开展农业保险是一件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农业得发展的大好事。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困惑与对策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困惑与对策黄道金近年来,党的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给三农工作带来了全新的面貌。
这些政策,大部分经过试行、实践,已被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接受,并从中得到实惠。
笔者在农村一线先后参与试行的工作有农村税费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种涉农补贴政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项工作,经宣传发动及一段时间的运转磨合,基本上都已转入正常,进入顺畅的工作状态。
但自2008年开始试行的政策性农业种植业保险工作,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迷惘。
各级农村基层干部,局限于一些条条框框,想法多、办法少、操作难度大的异常,引用某县一位分管领导的话叫作“如履薄冰,夜不能寐”,十分的恰如其分。
一、困惑(一)核灾难度巨大。
按照现行的试行方案,县级对乡镇报灾情况进行核实,采用的是抽样调查方式,对随机二个样本点的受灾信息进行采集后,作为推算某乡镇的整体受灾程度,并由此而得出理赔幅度,进而确定理赔总额。
但乡镇对村里,村里对组里,组里对户里却无法落实县级分配的赔偿指标,原因是:无法确定理赔数额。
县对乡镇的抽样调查组织了专家技术人员,保证了人员、时间和经费,而乡镇却是一无保险专职人员,二无充足经费,三无专业核灾技术人员,仅凭乡村干部直观的方法,难于落实核灾任务。
特别是受灾程度在30%—80%之间的农作物,受灾的农作物种植都是田邻地埂,差异不大,但农户之间却相互攀比。
无法核实、界定受灾程度。
(二)保险企业与投保农户各自利益的意愿悬殊过大。
发生灾害后,投保农户对理赔额度期望值较大,往往产生过高要求,而保险企业又没有充足的精力准确的勘察每户受灾状况,有时,对下级行政网络经过多次查验后上报的灾情不确定,引起投保农户的质疑,让处于两者之间的操办保险的行政网络很作难、很被动、很憋屈、很受伤。
(三)季节性强、承保面广、工作量大、疏漏多。
目前,乡镇级核灾工作主要依靠乡村两级干部。
在发生突发性自然灾害,又没有达到绝收程度时,由于时间短,承保面积广大,且受灾程度不均衡,往往是全体乡村干部全力投入还可能出现遗漏和疏忽。
浅析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思路
我国应尽早 出台专 门的《 农业保险法》 《 。 农业保险法》 应 明确规定政策性保险的政策性 和非商业性特征 、 农业保 险的经营 目标 、 经营原则及组织形式 等 ; 范农业保 险 规 的资金筹集方式 、 资金管理原则 、 政府支持方式等 , 并用 存款 比例 、 负债 比例 、 流动性 比例等经济指标调控其运 行 ;农业保险法》 《 中还应对 政府行 为予以约束 , 对政府 的作用 和农民的参与方式进行规 范, 避免 由于地方政府 的随意性或财政 困难而忽视对农业保 险的支持 。 ( ) 三 政府推进政策性农业保 险的专业化进程 1 . 设立专门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由于农 民收入相
业保险推广的主要问题 。农业生产长期 “ 靠天吃饭”农 , 民大部分没有风险防范意识 , 民普遍对农业保险理解 农 不透、 认识不足 , 尤其在一些信 息不发达 的地区 , 推广政 策性农业保 险更是 困难重重 。 ( ) 二 保险费率过高 , 超过农 民预期损失概率 。农业 属于高风险的行业 , 大部分农 民对 自己的农作物或牲畜
对较低和保 险意识差 , 因此 由政府成立专业政策性农业 保险公司引导农业保险发展是 比较切合我 国实际的。 政 府支付一切经营管理费用 , 采取 强制保 险 , 并享有免税
比较了解 , 据地理 、 根 气候的历史变化情况一般能够预 知其 面临的风险 , 也就是预期损失概率 。这个损失概率 通常低 于保 险费率。一些 地方农作物险种 的费率高达
二、 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 中存在 的问题 ( ) 一 农民风险意识淡薄 , 对农业保 险认识不足是农
农作物种植的分散性等都使得 当前保 险公 司很难深 人 乡村开展保 险业务 , 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保 险
的发 展 。
政策性农业保险包联调研材料(1)
政策性农业保险包联调研材料(1)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灾害风险和市场波动风险等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因此,建立起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是维护农民生产生活、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指由政府计划和组织实施的、针对农业特有风险的保险,其目的是为农民提供经济保障和风险分担。
我国政府对农业保险的重视逐年增强,在农业保险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正在不断加大。
在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下,目前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投入不足、保险产品和服务缺乏差异化、保险赔偿标准过低等问题。
因此,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农业保险制度,提高农业保险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投保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认为政府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更好地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首先,建立财政补贴机制,增加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
政府应该建立起定期补贴和灾害性风险补贴相结合的补贴机制,更好地保障农民的生产和收入。
同时,政府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险赔偿标准,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其次,加强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提高农民的投保积极性。
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农业保险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提高保险产品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提高农民的保险投保率。
同时,政府还应该建立起完善的保险信息和服务平台,帮助农民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最后,建立起健全的保险监管体系,提高农业保险的监管能力。
政府可以加强对农业保险公司的控股和监管,保证其承担合理的保险风险,提供高质量的保险服务。
同时,政府还应该引导农民选择正规的保险公司和产品,避免投保风险。
综上所述,政府应该采取综合措施,优化政策环境,建立起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以更好地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可持续发展。
在推动农业保险发展方面,政策性农业保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县2023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两篇
县2023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两篇篇1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
在农业生产中,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一旦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以及其他不可抗力意外因素,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有利于恢复生产,降低农产品损失风险,解决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保障农民的收入稳定。
目前看来,农业保险的存在对农业生产风险的规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政策性农业保险基本情况XXX自治县位于XX省的西南部,临沧市的东南部,由于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20.4o C z年降雨量1015毫米,平均日照2222小时,相对湿度70-80%,热区资源十分丰富,特别适宜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
全县形成以茶叶、甘蔗、烤烟、粮食、油菜、畜牧业、渔业为主,其次是核桃、坚果、橡胶、咖啡、蔬菜及各种亚热带水果为辅的产业格局。
我县于XX年开始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10年来,政府的投入越来越大,参保的农户越来越多,覆盖面也越来越广。
种植业方面,XX年共上报受灾面积1.71万亩,理赔金额262.63万元。
其中:理赔玉米15540亩,理赔金额172.45万元;水稻理赔405亩,理赔金额20.94万元;马铃薯理赔13.77亩,理赔金额8260元;甘蔗理赔1174.37亩,理赔金额684173元。
养殖业方面,xx年全县共有7607户生猪养殖农户参加能繁母猪保险,承保1.7986万头,有23养殖大户参加育肥猪保险,承保 1.2468万头,共计理赔金额166.664万元。
2023年计划开展政策性种植业保险25.14万亩,其中:水稻1万亩、玉米14万亩、马铃薯0.5万亩,甘蔗10.3万亩。
截止2023年5月底,累计完成能繁母猪保险2.1009万头,涉及生猪养殖户7615户,共收讫保费25.2108万元;2023年死亡理赔工作还未开展。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是近年来国家为了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护农业发展而推出的一项政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保险理赔申请难度大。
由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很多农民无法完成保险理赔申请手续,以及很多公司对理赔程序要求较高,对农民来说比较困难。
对策:加强农民保险知识培训,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具体操作流程和理赔申请程序,同时在各地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站点,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问题二:资金来源有限。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由政府统筹安排,但是政府的资金支持相对有限,难以满足全国各地的农业保险需求。
对策:吸引更多的商业机构参与保险业务,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实现共赢。
同时采用混合投保方式,引入其他资本的支持,扩大资金池,为农户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保障。
问题三:未能有效覆盖弱势农户。
一些弱势农户由于自身经济情况较差,导致没有得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
对策:制定更加具有效性和普及性的保险补贴政策,对于低收入农户和贫困地区,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和优惠,以此鼓励和支持这些农户参与保险经营,加强农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问题四:承保责任责任制不够明确。
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承保责任责任制还不够严格,存在一定的漏洞和不足。
对策: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管理与监督,健全健康的承保责任制度,减少保险公司对于保单灰色地带的操作空间,保证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真正做到对于农户的全面保障。
综上所述,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政策和保障措施。
在实践过程中,政策性农业保险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和管理,探索更有效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为农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保障服务。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证券保险Capital&Insurance一、当前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一)中央政府高度重视。
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否实施、执行并推广,政府的扶持是关键。
2007年以来,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之所以能比前三年取得更快的发展速度,与政府的高度重视密切相关。
2004年至2006年,虽然连续三个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但由于缺乏实质性扶持措施,导致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始终不见成效。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作出了“发展农业保险,完善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的决定,并开始实施中央财政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因此开始步入快车道。
2008年,在大幅增加中央财政补贴的基础上,中央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农业保险的推广力度与经营管理。
首先是把农业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社会事业纳入《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当中;接着,财政部又下发了《中央财政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和《中央财政养殖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两个重要文件,进一步加强对保费补贴的管理。
4月7日,保监会又发文,要求贯彻落实中央财政安排,实现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的工作目标。
与此同时,《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都给农业保险的发展注入了无限动力。
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强调要“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中央的高度重视,既指明了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也为农业保险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使农业保险尤其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近两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
(二)试点与承保范围逐年扩大。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发端于2004年,但其快速发展,则肇始于2007年。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调研报告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调研报告随着农业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农业受自然条件制约大、农业防灾抗灾能力脆弱,“多年致富,一灾返贫”现象日益突出。
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省委、省政府针对农业发展现状作出的一项科学决策,对于减轻农业风险、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情况自20XX年5月我县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县发改局、农业局、财政局、人保公司等9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了由农业技术专家、人保公司人员组成的农险核损理赔专家小组。
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把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进展情况,列入“三农”工作督查考核内容。
同时,出台各种配套措施,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20XX年,在水稻、生猪、鸡、鸭、大棚蔬菜五个品种的参保项目上,全县共有85户种养大户参加保险,其中种植水稻18户,1644 亩;养生猪28户,4445头;养鸡27户,万只;养鸭10户,万只;种植大棚蔬菜2户,18 亩,累计保险金额万元,保费收入万元。
截止20XX年4月25日,共发生理赔案29起,赔款元,其中20XX年17起,赔款元;20XX年1至4月12起,赔款108428元,已有元发放到农户手中,剩余赔款将在年底全部赔付。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农村发展的“保护伞”、农业增效的“安全网”、农民增收的“护身符”,对于促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户防灾抗灾能力、维护整个农村社会稳定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这是一项新生事物,尚处于摸索阶段,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特点、困境与对策——湖北省案例研究
1 0 0 亿元 , 其中, 洪 涝、 干 旱 灾 害 占总损 失 的9 成 以上 。 统 计 资 2 0 1 0 年 开 始 试 办 的油 菜 保 险 和 棉花 保 险 也分 别 由 l 1 7 万亩 、 6 4 料显示, 从 农 作 物 受 灾与成 灾 面 积 来 看 , 2 0 0 3 、 2 0 0 5 、 2 0 0 6 和 万 亩 增 长 至 2 0 1 1 年 的2 3 2 . 5 4 万 亩和 6 4 . O 2 万亩, 能繁 母 猪保 险 2 0 0 8 年 湖 北 种 植 业 生 产 面 临 的 风 险 远 高于 全 国平 均水 平 。 农 也有 较 大 发展 。 全 省农 业 风 险保 障 水平较 以往有 显著 提 高。 业灾害既影响农业安全, 也影 响农 民 的收 入 和 农 业 生 产 积 极 性, 更 影 响湖 北 农 业 的可持 续 发 展 。 各 县 市 因地 制 宜发 展 特 色险 种 。 湖 北 各 县 市 因 地 制 宜 开
2 0 1 1 年 湖 北 省 农 业 保 险 开办 险 种 主 要 包 括全 省范 围内 的 能繁 母 猪 保 险、 水 稻 保 险、 奶 牛 保 险 以及 武 穴、 公安 等 6 个 县市
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农业保险作为管理农业风险的重要手段, 能有效分散风险, 保障农业再生产。
油菜保险和天门棉花保险 , 其中黄 冈、 鄂州的水稻保险和奶牛 保险以及武穴 市的油菜保险和天门的棉花保 险由中华联合财 产保 险公司负责经办 , 其他政策性农业保险均由中国人 民财产
展特色农业险种, 促进当地特 色产业发展。 例如, 从2 0 0 8 年开
始, 黄 石 市 针 对 当地 多林 区的特 点 , 开 展 政 策 性 森 林火 灾保 险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国家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的一种保险服务,旨在减轻农业生产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
尽管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定价上存在不合理性。
由于缺乏统一的农业保险定价模型,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保险价格差异较大,导致部分农民保险费用过高,难以负担。
由于保险费用过低,保险公司的盈利空间较小,导致保险产品种类单一,无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保险需求。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风险评估方面存在局限性。
目前,农业保险主要依靠经验法则和历史数据进行风险评估,缺乏科学的风险定价模型,难以准确评估农业生产的风险。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的风险评估较为困难,容易出现欺诈行为。
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强风险评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立科学的农业风险评估模型,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可以利用遥感技术、气象数据等手段,监测农业生产的风险因素,及时发现风险,进行预警和预测。
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风险评估体系,加强对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防止欺诈行为的发生。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赔效率较低。
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作机制相对复杂,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审核和审批,导致理赔效率较低,农民难以及时获取赔付。
针对这一问题,应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信息化建设,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简化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效率。
可以建立农业保险理赔平台,实现保险公司、农户、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快速反应,提高理赔的透明度和便捷性。
加强对农业保险理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理赔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加高效的理赔服务。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应加强保险定价机制的研究,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高理赔效率,为农民提供更加科学、全面、高效的农业保险服务。
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探究与分析农业基础范文.doc
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探究与分析,农业基础-:赵欣【摘要】农业政策性保险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允许和国际通用的扶农政策,是推进农业规模化、企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保护伞。
本文我们将通过对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性的提出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对策。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问题;对策;机制一、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立法进程缓慢,制度建设滞后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农业保险要发展,法律制度要先行。
但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实践看,法律制度建设的滞后始终是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保险条款不尽完善首先是参保对象条件偏高。
现有保险条款倾向于规模化的种养大户设保,其设保门槛偏高,使许多未达到一定规模的种植大户失去参保机会。
其次是事故绝对免赔额偏高。
如大棚蔬菜,绝对免赔额5%或500元,两者以高者为准,农户认为参保不合算。
然后是保险公司投保内容为按照恢复生产的再植成本为标准理赔,而农户期望值是安正常收入为标准,因此两者之间相差较大,尤其在竹木、大棚理赔中矛盾更突出。
3、理赔定损操作难首先是责任划分确定难。
政策性农业保险标的主要是农作物和牲畜产品,具有不对称性特征,一旦发生保险事故,由于投保的为活性标的,核损过程较为繁复。
其次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保险公司规定理赔、勘察、定损必须是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农业生产一旦受灾,往往多地同时出现灾情,但由于很多市区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不足,保险公司承诺的24小时到位制很难兑现,这样就造成了定损难或者不能定损。
然后是保险公司在具体承保审核过程中,偏向从严理解执行保险条款,并且在报案受理、查勘定损时,有消极应对、效率不高、态度欠佳等现象,尤其是理赔、定损环节缺乏专业人才,极易引发镇村经办人员和农户的不满情绪。
4、市场有效供需不足(1)政府既作为农业保险的间接需求方,同时又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者和制度提供者,无论在法律制度建设和宏观调控力度方面,还是在财税优惠补贴机制建设和财政支农资金结构调整方面,或是在市场监管规范方面,都存在着指引力度大、指导力度弱和财税支持不到位等问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届博文杯大学生百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处
对我国失智老人养老服务补贴问题的调查报告——以浙江省宁波市、湖北省武汉市为例
景一凡
国家拟迟退休年龄的合理性及影响的实证探究
金融学院
程世雄
大学生个人网上银行客户忠诚度影响因素研究——以武汉地区大学生为例
谭佩雯
金融信息化建设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武汉蔡甸区、黄冈兰溪镇、天津蓟县为例
郑毅超
夏敏秋
武汉市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创业现状与出路选择的调研分析——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经济学院为例
会计学院
姚国烜
社区老年文化中心建设困境研究——基于湖北省荆州市的实证调查
李潇潇
消费者权益保护视角下保险消费误导现状及改善方案研究——基于湖北省寿险公司的实证调查
公管学院
冷玉凡
制造业农民工转岗服务业培训需求与农民工培训机制创新的探索——以武汉市城市圈为例
张传玺
社会治安之旅游救援分析——以民间户外救援组织规范化管理为视角
外国语学院
张茜
从就业所需的商务能力探究商务英语专业商务相关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武汉三大高校为例
新闻学院
王蕾
基于“使用与满足”与“议程设置”理论对地方政府利用政务微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以武汉市为例
李梓樱
娱乐节目舆论导向规范的实证分析——以《中国好声音》为例
信安学院
余文礼
以“进程管理”的思想探究红绿灯智能实时控制的实现
三等奖(共计31项)
所在学院
项目主持人
项目名称
经济学院
郑舒丹
以房养老模式的可行性探究——基于武汉市反向抵押贷款模式的实证分析
李媛媛
低碳经济视角下新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的调研分析——基于武汉市新洲区西湖村的实证调研分析
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
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2008年正式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办在提高农牧业的抵御风险能力,确保社会稳定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不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作用的充分发挥。
在对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标签:政策性农业保险;制约因素;对策建议湖北是农业大省,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
农业灾害是导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迟缓的重要因素,其制约了湖北经济的发展。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对抗自然灾害方面有着政策直接救济达不到的效果。
在政策性保险制度下,农业生产所遭受得损失可以完全或部分在参加保险的所有农民的内部分担,这可以提高他们抗灾自救的防范能力与信心,也能鼓励农民在农业上更多地投资和敢于冒险采用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化水平,更能充分体现公平的原则,从而稳定他们的收人并保证整个经济稳定发展。
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自2008年正式启动以来,为促进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 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008年湖北省正式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来,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保险公司自办的经营模式,全省各级政府成立以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领导小组,负责当地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领导、实施、协调工作;全省按照村-镇-县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各险种投保登记,以县为单位签订统一的投保单、保险单,保险凭证一户一证,一险一证。
保费由农民个人缴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补贴三部分组成,不同险种补贴比例不同。
主要开办了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水稻保险、奶牛保险等险种,根据市场需求,2009年新增了泥石流保险、水产养殖保险、森林火灾保险,2010年在部分地区开展了棉花保险、油菜保险试点。
参保的农户数也在逐年上升。
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有效化解了农业生产风险,在促进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金融保险-博文杯结项报告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困境与解决路径探 精品
编号:寒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杯”实证创新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困境与解决路径探究——基于武汉两区县调研及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项目类别:重点项目主持人:陈佳赐团队成员:高嘉信、孙宏杰、彭思琪、陈颖、王超群指导老师:刘向华老师、姚壬元老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处制目录一、前言 (1)(一)研究背景 (1)(二)现状分析 (2)(三)选题意义 (3)(四)研究方案 (5)(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7)二、资料分析 (9)(一)政策性农业保险概念 (9)(二)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农业保险区别 (9)(三)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论基础 (10)三、实证分析 (11)(一)指标选择 (11)(二)数据资料来源 (13)(三)模型构建 (14)(四)结果分析 (17)四、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17)(一)政府角度 (17)(二)保险公司角度 (18)(三)农户角度 (19)五、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经验借鉴 (20)(一)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经验及启示 (20)(二)国内政策性农业保险经验及启示 (22)六、对策 (23)(一)完善农业保险监管体系 (23)(二)完善风险分散转移制度 (24)(三)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力度 (24)(四)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普及 (25)(五)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25)七、总结 (26)八、参考资料 (27)附录 (2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杯”实证创新基金项目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困境与解决路径探究——基于武汉两区县调研及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陈佳赐、高嘉信、孙宏杰、陈颖、彭思琪、王超群①摘要:农业关乎国计民生,然而农业生产面临自然及市场双重风险。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农业生产防灾止损的重要手段。
湖北作为我国农业大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却屡遭困境,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
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国内外相关理论为基础,选取武汉市两区实地调研,运用Logistic模型进行结果分析——针对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遭遇困境的现状进行探究,找出制约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问题。
政策性农业保险面临困境及对策探析
政策性农业保险面临困境及对策探析贾达文【摘要】2007年以来,中央对农业保险的高度关注和强力支持,使我国农险试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政策性农险商业化运营仍面临诸多困境:农业保险的高赔付与商业运营的趋利性之间存在矛盾,农业保险的协同性与政府部门"缺位"之间存在矛盾,农业保险的低补偿性与农业产业高风险性之间存在矛盾.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需要先试点后推广,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应对巨灾损失的风险分散体系.【期刊名称】《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09)001【总页数】3页(P20-22)【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困境;改进建议【作者】贾达文【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朔州分公司,山西,朔州,0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40.66一、我国政策性农险发展现状我国从1982年起恢复办理农业保险业务,逐步试办了种、养殖业100多个险种,区域涉及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保费收入由1982年的23万元增加到1993年的8.3亿元。
在保费快速增长的同时,赔付率大幅上升导致农业保险出现经营亏损。
据统计,1982年~2003年间,人保系统农业保险平均赔付率88%,超过商业保险盈亏临界点19个百分点。
随着政府支持性措施的减弱,各家保险公司相继取消了农业保险。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连续发布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国家将保险纳入经济发展范畴,要求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农业保险的经营,为农业保险业务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政策环境。
(一)试点补贴范围2007年中央财政首次安排10亿元,对内蒙古、吉林、江苏、湖南、新疆、四川6省区的玉米、水稻、小麦、大豆、棉花5种农作物和22个中西部省区的能繁母猪实施保费补贴;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达到5 625亿元,比上年增长3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杯”
实证创新基金项目
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困境与解决路径探究
——基于武汉两区县调研及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
项目主持人:陈佳赐
项目参与人:高嘉信、孙宏杰、彭思琪、陈颖、王超群
指导教师:刘向华老师、姚壬元老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博文杯”大学生百项实证创新基金项目申请表
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362.1亿元,年均增长高达45.8%,为“三农”事业提供风险保障逾1.5万亿元。
但相比之下,湖北省级和县市的财政投入却相对不足,一直在低位徘徊。
由此,湖北政策性农业保险出现了保险规模小、险种数量少、农
业保险的赔付标准等情况,例如目前执行的农业保险方案中,水稻出险损失30%以上才开始按比例赔付,而且一亩水稻绝收后的最高保险赔付额不得超过200元,在全国各省份中赔付标准最低。
在与安徽、四川、湖南等其他农业大省的比较中,我们发现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无论是在险种数量、保费规模上,还是在赔付标准上都已经处于落后位置,接下来的探究就将以此为背景对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探究。
(二)现状分析
当前我省农业保险在农户之间并未发展成为其普遍选择。
与此同时,自商业化改革之后,大部分保险公司依然非常谨慎的对待农业保险,不愿意涉足农业保险业务。
1、有效供给不足
有效供给是指与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相适应的供给,在供给过程中表现为生产者在可能的价格条件下相对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
有效供给的实现必须同时具备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两个条件。
第一,农业保险收益低风险大,保险公司供给意愿不强。
农业风险的不可预测性和巨大性造成保险收益的不确定,给农业保险费率厘定以及理赔诉讼等造成很大的困难。
多年来,在湖北省经营农业保险的主要是中国人
探究作为中间枢纽的保险公司在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中遇到的困难,对湖北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
此后,团队将前往武汉农业局将前期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与调研,从宏观角度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制度制定、财政支持、基层宣传等存在的问题。
结合微观与宏观上的调研分析结果,研究探讨武汉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并做推广性探究。
(四)可行性分析
1、调研对象的可获得性:本课题研究的是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过程面临的困境,并基于武汉两区县调研及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研究年人均收入水平、农户对农业保险的理解程度等因素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的影响,从而探究解决现今发展困境的路径,因此我们拟从这三个调研对象进行探究:新洲区和黄陂区农户、武汉市保险公司、武汉市农业局。
①向武汉市新洲区以及黄陂区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以数据为一局,借此调查问
(四)实践成果具有现实意义
本课题立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现状,以“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困境与解决路径探究——基于武汉两区县调研及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为选题进行调研,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明确影响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的主体因素;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将调研信息总结出来的问题反馈给保险公司及社会,让保险公司能够做出相应的对策,政府能够有一定的依据并采取相应正确的应对措施,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帮助农民脱贫的同时,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广。
课题通过对武汉两个典型农业区县的多角度调研研究得出的结论可为我省广大地区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和实验借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研究方案
(一)前期调研准备
小组成员根据项目所需的专业知识,利用图书馆及网络数据库资源,阅读保险相关专业书籍及文献资料,加强对项目系统化的学习,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搜集与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关的文献资料、新闻报道、会议记录等资料并认真阅读,比较分析,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现状及面临的发展困境有了系统的把握和初步的了解。
项目小组经过系统分析,论证了政策性农业保险面临着发展危机,以及对其中存在问题的解决路径进行探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确认了研究方向的正确性与有用性。
小组通过分析研究,确定了从三个方向行调查研究。
此外,项目小组对调研方案也做过详细讨论,在调研活动开展前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更具体地制定每一个实施环节,制定了具体而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确保调研活动能够顺利成功地展开。
(二)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
(1)农业保险的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分配越均等,社会福利就越大”,主张收入均等化,国家在国民收入调节过程中作用的加强,出现了使国民收入呈现均等化趋势。
福利经济理论论证了国家举办社会福利的必要性以及政府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这为农业保险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速度和规模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因此农业稳定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农民和农村,而是全体国民和整个社会的福利。
农业保险的福利经济学假设需求曲线缺乏弹性,农户的平均收入可能会降低,那么农业保险带来的收益也将被消费者全部占有。
因此农业保险存在正外部性。
农业保险带来的产出增加不仅有利于生产者(农户),还有利于消费者。
政府支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公司和农民只是获得部分福利,大部分福利都回馈给了整个社会,从而社会总福利增大了。
这个理论主要集中于国家干预理论和国家宏观调控理论,强调在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的配合下利用政府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共同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
(2)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理论
国家干预是指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国家运用管制和宏观调控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国家干预经济是一种手段,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
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具体说来,经济总量包括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两方面,社会经济的有序运行,要求这两个方面达到基本平衡,且内部结构也必须合理。
农业保险除了具有同商业保险相同的经济性、商品性、互助性、契约性、科学性等基本特性外,还有一些区别于商业保险的其他特征即复杂性、隐蔽性和艰巨性。
这种有别于商业保险的其他特征,决定了农业保险具有高的社会效益,低的自身经
济效益的特点。
农业本身在国民经济中是一个弱质产业;农业是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稳定的基础;农民的利益必须得到保证。
农民购买保险,不仅仅是为了保障自己收入的稳定,而且还发挥着保证农业再生产顺利进行和稳定国民经济的作用,因而农民的利益必须得到保证。
农业保险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按照该商品的实际价值进行等价交换。
实施农业保险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当农业保险既定的社会效益目标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时,政府就要用“看得见的手”,通过国家立法、税收政策支持、财政补贴等国家干预手段来实现这一特定目标。
2、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是本项目最重要的研究方法。
用实证分析方法说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再运用规范研究方法,结合大量数据,对我国现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探究其解决的路径。
在分析时,我们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购买现状、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认识、保险公司的农业业务开展状况以及政府的政策导向。
按照调研客体将调研划分为农户、农业保险公司、武汉市农业局三个方向,分别对每一方向进行调查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困境与解决路径。
小组成员先对武汉市新洲区及黄陂区农户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购买现状、认识程度以及风险意识,并从中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根据第一阶段调研的结果,小组调整对保险公司的访谈大纲,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