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词语古今异义

合集下载

(完整版)《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过秦论》知识点总结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通“横”2、孝公既没/始皇既没通“殁”,死亡3、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通“纵”4、威振四海通“震”,震动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6、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7、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8、百有余年矣通“又”二、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从散约败古,在这种情况下;今,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以致天下之士古,来招致;今,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事情。

3、宽厚而爱人古,爱护人民;今,丈夫或妻子。

4、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古,在这时;今,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5、秦人开关延敌古,打开函谷关;今,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

6、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古,划分;今,整体的事物分开。

7、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古,这样以后;今,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发生另一件事。

8、才能不及中人古,平常的人;今,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9、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山东省。

三、重点实词:1、蒙:继承。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2、相与:一道,共同。

相与为一3、延:迎接,引进。

秦人开关延敌4、橹:盾牌。

流血漂橹5、奋:振作。

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

奋六世之余烈6、隳:毁坏。

隳名城,杀豪杰7、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地方。

余威震于殊俗8、蹑足:插足,参加,这里有“置身于……”的意思。

蹑足行伍之间9、揭:举。

揭竿为旗10、谪戍:因有罪而被贬调去守边。

抗:匹敌,相当。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11、度、絜:用尺量,衡量。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12、万乘:兵车万辆。

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致万乘之势13、作难:起事,首事。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14、固据崤函之固/崤函之固形容词作名词,险固,坚固,特指险要的地势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形容词,牢固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防御15、举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动词,并吞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动词,攻取16、度内立法度名词,制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动词,用尺量17、因因遗策动词,沿袭因利乘便介词,趁着因河为池介词,凭借,依据18、遗因遗策动词,遗留下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动词,遗失,丢失19、策蒙故业,因遗策名词,策略、计策振长策而御宇内名词,马鞭子20、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宽厚而爱人动词,爱护,尊重21、致以致天下之士动词,招纳,招致致万乘之势动词,达到、获得22、制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动词,统率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动词,控制,制服履至尊而制六合动词,控制,统治23、兵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名词,军队收天下之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名词,兵器24、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动词,丢失,损失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亡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用法,使……灭亡25、北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溃败的军队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名词作状语,在北方26、及及至始皇介词,等到……时候才能不及中人/非及向时之士动词,比得上四、重点虚词1、而外连衡而斗诸侯/会盟而谋弱秦/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表目的,来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赢粮而景从/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表修饰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序八州而朝同列表并列叩关而攻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表承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表转折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表因果2、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以致天下之士/以愚黔首/以弱天下之民连词,表目的,来尝以十倍之地介词,用然秦以区区之地介词,凭借以为桂林、象郡/铸以为金人十二/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以之为,把……当作自以为关中之固动词,认为然后以六合为家把……当作3、之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并吞八荒之心/修守战之具/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兼韩、魏……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九国之师/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奋六世之余烈/百越之君/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收天下之兵/据亿仗之城,临不测之渊/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始皇之心/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雍州之地,崤函之固/陈涉之位,……之君也/谪戍之众,……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试使山东之国/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助词,的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指示代词,这自以为关中之固指示代词,这样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代词,他们商君佐之代词,代秦孝公聚之咸阳代词,代天下之兵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席子一样;像布包一样;像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在国内,对内;对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向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向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2、名词作动词过秦论指摘过失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序八州而朝同列排列座次3、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4、形容词作名词据崤函之固/崤函之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险要的地势/坚固的防御尊贤而重士贤者,贤能的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贤能;财富5、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溃败的军队6、使动用法外连衡而斗诸侯使……争斗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约从离衡使……离散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灭亡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击退以愚黔首使……愚昧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7、为动用法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为……做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2、被动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意念被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3、省略句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铸(之)以(之)为金人十二/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聚之(于)咸阳/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身死(于)人手4、宾语前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崤函之固,自若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5、定语后置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城千里6、状语后置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过秦论·中篇》原文翻译及古今异义

《过秦论·中篇》原文翻译及古今异义

《过秦论·中篇》原文翻译及古今异义《过秦论·中篇》原文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天下之士,斐然向风。

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

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

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

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

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

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

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

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

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

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

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

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

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

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

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借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

故先王者,见终始不变,知存亡之由。

《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

《过秦论》文言知识归纳

②名词作动词 A.履至尊而制六合 B.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C.子孙帝王万事之业也 D.序八州而朝同列 ③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
②名词作动词 A.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B.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瓮、绳: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C.子孙帝王万事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D.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安排次序) ③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亡:逃走的人)
(2)亡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2)亡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 (判断句) A.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
(判断句)
B.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判断句)
(判断句)
C.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 宋、卫、中山之君也.(判断句) D.为天下笑者,何也?(被动句)
A.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 宋、卫、中山之君也。 B.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D.委命下吏。 E.以为桂林、象郡。 F.铸以为金人十二。 G.聚之咸阳。
4、一词多义 、 (1)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制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制 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制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制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 制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归纳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归纳

《过秦论》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通“横”2、孝公既没/始皇既没通“殁”,死亡3、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于是从散约败通“纵”4、威振四海通“震”,震动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喝问6、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7、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8、百有余年矣通“又”?二、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从散约败古,在这种情况下;今,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以致天下之士古,来招致;今,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事情。

3、宽厚而爱人古,爱护人民;今,丈夫或妻子。

4、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古,在这时;今,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5、秦人开关延敌古,打开函谷关;今,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

6、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古,划分;今,整体的事物分开。

7、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古,这样以后;今,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发生另一件事。

8、才能不及中人古,平常的人;今,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9、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山东省。

三、重点实词:1、蒙:继承。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2、相与:一道,共同。

相与为一3、延:迎接,引进。

秦人开关延敌4、橹:盾牌。

流血漂橹5、奋:振作。

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

奋六世之余烈6、隳:毁坏。

隳名城,杀豪杰7、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地方。

余威震于殊俗8、蹑足:插足,参加,这里有“置身于……”的意思。

蹑足行伍之间9、揭:举。

揭竿为旗10、谪戍:因有罪而被贬调去守边。

抗:匹敌,相当。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11、度、絜:用尺量,衡量。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12、万乘:兵车万辆。

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致万乘之势13、作难:起事,首事。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14、固据崤函之固/崤函之固形容词作名词,险固,坚固,特指险要的地势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形容词,牢固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防御15、举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动词,并吞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动词,攻取16、度内立法度名词,制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动词,用尺量17、因因遗策动词,沿袭因利乘便介词,趁着因河为池介词,凭借,依据18、遗因遗策动词,遗留下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动词,遗失,丢失19、策蒙故业,因遗策名词,策略、计策振长策而御宇内名词,马鞭子20、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动词,吝惜宽厚而爱人动词,爱护,尊重21、致以致天下之士动词,招纳,招致致万乘之势动词,达到、获得22、制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动词,统率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动词,控制,制服履至尊而制六合动词,控制,统治23、兵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名词,军队收天下之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名词,兵器24、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动词,丢失,损失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亡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用法,使……灭亡25、北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溃败的军队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名词作状语,在北方26、及及至始皇介词,等到……时候才能不及中人/非及向时之士动词,比得上四、重点虚词1、而外连衡而斗诸侯/会盟而谋弱秦/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表目的,来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赢粮而景从/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表修饰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序八州而朝同列??表并列叩关而攻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表承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表转折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表因果2、以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以致天下之士/以愚黔首/以弱天下之民连词,表目的,来尝以十倍之地介词,用然秦以区区之地介词,凭借以为桂林、象郡/铸以为金人十二/临不测之渊,以为固以之为,把……当作自以为关中之固动词,认为?然后以六合为家把……当作3、之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并吞八荒之心/修守战之具/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兼韩、魏……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九国之师/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奋六世之余烈/百越之君/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收天下之兵/据亿仗之城,临不测之渊/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始皇之心/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雍州之地,崤函之固/陈涉之位,……之君也/谪戍之众,……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试使山东之国/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助词,的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指示代词,这自以为关中之固指示代词,这样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代词,他们商君佐之代词,代秦孝公聚之咸阳代词,代天下之兵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席子一样;像布包一样;像口袋一样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在国内,对内;对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向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向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2、名词作动词过秦论指摘过失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序八州而朝同列排列座次3、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4、形容词作名词据崤函之固/崤函之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险要的地势/坚固的防御尊贤而重士贤者,贤能的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贤能;财富5、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溃败的军队6、使动用法外连衡而斗诸侯使……争斗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削弱约从离衡使……离散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灭亡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击退以愚黔首使……愚昧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7、为动用法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为……做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2、被动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意念被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3、省略句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铸(之)以(之)为金人十二/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聚之(于)咸阳/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身死(于)人手4、宾语前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崤函之固,自若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5、定语后置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城千里6、状语后置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过秦论》知识点整理

《过秦论》知识点整理

《过秦论》要点一.通假字倔.起阡陌之中通“崛”:突然兴起赢粮而景.从通“影”:影子非抗.于九国之师也通“亢”:强百有.余年通“又”孝公既没./始皇既没.通“殁”:死陈利兵而谁何.通“呵”:盘问合从.缔交通“纵”:纵向联盟约从离衡.通“横”:横向联盟三.古今异义国家古:国:诸侯国今: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爱人古:爱护别人,体贴别人今: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一方铸以为金.人十二古:把,,作为今:认为山东古:崤山以东的地区今:指山东省西河.之外古:黄河今:一般河流流血漂橹.古:盾牌今:使船前行的工具因河.为池古:护城河今:池塘赢.粮而景从古:担负今:获胜、胜利以.致.天下之士古:用来招纳今:连词铸以为金.人十二古:铜人今:黄金三.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席.卷.、包.举.、囊.括.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天下云.集响.应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向南、向西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东、向北南.取百越之地向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向北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对内外.:对外(2)名词作动词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作窗户、做门轴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外连.衡.而斗诸侯采取连横的策略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将.数百之众率领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按次序排列会盟.而谋弱秦结盟2.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逃走的军队(2)动词使动外连横而斗诸侯使,,相斗.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拜.流血漂橹使,,漂浮.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约从离.衡使,,离散3.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险要的地势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有利的形势..(2)形容词动用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3)形容词使动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弱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使,,弯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愚蠢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过秦论古今异义词整理

过秦论古今异义词整理

过秦论古今异义词整理哎,说到“过秦论”,大家可能会想,哟,这是什么东西?这是一个有点历史感的文章,讲的是秦朝的兴衰。

古今词义的变化也蛮有意思的,听着就觉得挺有戏。

你想啊,古代人写这玩意儿,肯定是气势磅礴,字字珠玑。

现在我们再来看,可能就觉得,有点儿不一样了,嘿嘿。

比如,咱们说“过”这个字,古代的时候可不是单纯的“经过”那么简单。

它代表的是一种历史的过往,一种反思。

说到“秦”,这可是个响当当的名字,谁不知道“始皇帝”啊?那真是个风云人物,带着大军,横扫四方,征战不休。

可到了现代,秦朝就成了历史课本里头的一个章节,翻过了就算了。

多有意思啊。

再说“论”这个字。

古人用“论”来发表见解,特别认真严肃。

可如今嘛,我们吃饭的时候聊聊天,什么“论”啊“谈”啊,全都可以搁一边。

你看,现在年轻人说的那些话,简直就像放飞自我,随意得很。

跟古人比,那简直是天上地下。

老话说得好,“一代新人换旧人”,这变化可真快,真是让人感叹不已。

说到这里,想象一下,古人站在城墙上,挥着手里的毛笔,写下“过秦论”,那是一种怎样的气场啊。

风吹过,笔墨飞扬,历史就在眼前。

而我们现在,打开手机,点一下屏幕,就能看见无数的评论。

哎,这变化真是大。

有时候我就在想,古人如果看到现在的生活,会不会觉得我们这些小年轻真是太轻松了?毕竟,他们可是为了生存而拼搏。

而说到“兴亡”,这是个沉重的话题。

古人用它来讲述国家的命运,现在嘛,可能更多的人在讨论的是个人的得失,工作上升,生活变化,啧啧,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咱们现在可得珍惜身边的人,毕竟历史教会我们,得失其实都是相对的。

谁能预料未来呢?你知道,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

很多人总是说,历史不就是过去的事吗?可实际上,过往的教训能告诉我们,未来该怎么走。

哎,想想那些英勇的将领,他们为了理想奋斗不息,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如今的我们,有时候被琐事缠身,反而忘了初心。

说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过秦论》词语古今异义

《过秦论》词语古今异义

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作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前者。尽管如此,二者却“成
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就文解答。第二层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
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三
句照应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二句。水到渠成地点出全文中心论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
“斗”动词使动用法,使相斗。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漂”动词使动用法,使漂浮。 【吞二周而亡诸侯】 “亡”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 【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动词使动用法,使朝见。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弱小。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愚钝。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
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第一层(第1段):秦王朝势力的崛起。交代秦的地理优势,政治雄心;
概述商鞅变法与张仪连横的情况以反西河之战首告大捷的情况:总的是写秦
孝公的功业,他为秦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层(第2段):秦王朝势力的进一步扩展,主要是写秦惠文王、秦武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
王与秦昭襄王的功业。
第三层(第3段):秦始皇统一全国。总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
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四层(第4段):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
第二部分(第5段):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可分两层。前一层分
析各方面力量的对比。首先指出秦的优势仍然存在,而且比过去强大,因为
它占有天下。接着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
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

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

以下为大家归纳这篇文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1、作者贾谊(前 200—前 168),世称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

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

年少即以赋诗属文闻于世人。

汉文帝初召为博士,不久迁太中大夫。

后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 33 岁。

2、文体“论”是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

《过秦论》是史论,名为“过秦”,实是“戒汉”。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合从缔交(“从”通“纵”)(2)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3)赢粮而景从(“景”通“影”)(4)百有余年矣(“有”通“又”)2、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在这种情况下;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2)以致天下之士古义:用来招致;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

(4)宽厚而爱人古义:爱护人民;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男女的一方。

3、一词多义(1)因①因遗策(沿袭)②因利乘便(趁着)③因河为池(凭借)(2)亡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②追亡逐北(逃亡的人)③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3)制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③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4)兵①收天下之兵(兵器)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士兵)③斩木为兵(兵器)(5)策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6)致①以致天下之士(招致)②致万乘之势(达到)(7)度①内立法度(制度)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衡量)(8)爱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②宽厚而爱人(爱护)4、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像席子、包裹、口袋一样)②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内、外:对内、对外)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西、东、北:向南、向西、向东、向北)④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2)名词作动词①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3)动词作名词①追亡逐北(亡、北:逃亡的人、败北的军队)(4)形容词作动词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变小变弱)(5)形容词作名词①尊贤而重士(贤:贤能的人)②因利乘便(利、便:有利的形势)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高中语文《过秦论》文言知识点汇总

高中语文《过秦论》文言知识点汇总

高中语文《过秦论》文言知识点汇总《过秦论》是西汉初期的政论家贾谊的作品,高中学生在语文课上需要掌握哪些相关文言知识点呢?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过秦论》文言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过秦论》文言知识点一、实词1、通假字:(读本字音)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合纵)制其弊(通“敝”,困顿,失败)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呵问)倔起阡陌之中(通“崛”,崛起)赢粮而景从(通“影,像影子一样”)百有余年(通“又”)威震四海(通震,震慑)始皇既没(通殁,死)2、古今异义(1)以为桂林、象郡(以为:古:把..作为今:认为)(2)流血漂橹(橹:古:盾牌今:指划船的工具)(3)赢粮而景从(赢:古:背负、担负今:获胜,获得)(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古:崤山以东今:山东省)3、词类活用①名词作状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包、囊: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内、外:对内、对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向南、向西、向东、向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像影子一样)②名词作动词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绳:用破瓮作,用草绳系)子孙帝王万事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安排次序)③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亡:逃走的人)④动词的使动用法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争斗)流血漂橹(漂,使……漂浮)吞二周而亡诸侯\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使……灭亡)⑤形容词作名词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险固的地势)⑥形容词作动词尊贤而重士(重:敬重、看重)⑦形容词使动用法会盟而谋弱秦\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变弱,削弱)以愚黔首(愚:使……愚蠢)约从离衡(离,使….离散)⑧形容词作动词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处于困境之中)4、一词多义(1)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制服)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 (规模)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压制、控制)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统率、指挥)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规定、制定)(2)亡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灭亡、消亡)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死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没有)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3)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巩固)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坚持、坚决)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本来、原来)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固执、顽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固然、诚然)(4)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蒙故业,因遗策(遗留下来的)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wei,给)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遗漏、忽略)(5)利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锐利、锋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使快)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有利的形势)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利益、好处)(6)度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计算)高中语文《过秦论》原文作者:贾谊【两汉】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论》文言知识与名句默写汇编

《过秦论》文言知识与名句默写汇编

《过(名动,指出过失)秦论》文言知识与名句默写汇编一、重要词语释义秦孝公据(占据)肴函之固(险固地势),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像席子一样)卷天下,包(像包裹一样)举宇内,囊(像布袋一样)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对内)立法度(规章、制度),务(致力于)耕织,修守战之具,外(对外)连衡(同“横”)而斗(使……相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两手合抱,指毫不费力)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继承)故业,因(沿袭)遗策,南(向南)取汉中,西举(攻取)巴蜀,东割(割占)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使……弱)秦,不爱(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招纳)天下之士,合从(同“纵”)缔交,相与(帮助)为一(一体)。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古今,爱护别人),尊贤而重士,约(结)从离(使……离散)衡,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一类人)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一类人)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一类人)制(统帅)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攻打)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迎战)敌,九国之师,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不敢前进)而不敢进。

秦无亡(丢失)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困窘)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制服)其弊(同“敝”,困乏),追亡(动作名,逃亡的敌兵)逐北(动作名,败北的敌兵),伏尸百万(定语后置),流血漂橹。

因(凭借)利(形作名,有利的形势)乘便(形作名,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到)至始皇,奋(发展)六世之余烈,振(挥舞)长策而御(统治)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名动,登上)至尊而制(统治)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名动,用鞭子打、用竹竿打)天下,威振(同“震”,震动)四海。

《过秦论》文言知识整理

《过秦论》文言知识整理

《过秦论》文言知识总汇一、重点字词1.务.耕织(致力于)2.蒙.故业,因.遗策(蒙:继承。

因:沿袭。

)3.西举.巴蜀(攻取)4.东割膏腴..之地(肥沃)5.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6.以致.天下之士(招纳)7.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控制。

弊:弱点。

)8.奋六世之余烈.(功业)9.焚百家之言.(著作)10.以愚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11.隳.名城(毁坏)12.销锋镝.(箭头)1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窗户)14.氓隶..之人(下层人民)15.才能不及中人..(平常人)16.非銛.于钩戟长铩也(锋利)17.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衡量)18.然秦以区区..之地(形容词,少、小)19.一夫作难.(起事、首事)二、通假字1.合从缔交(“从”通“纵”,合纵。

)2.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呵问。

)3.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

)4.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5.百有余年(“有”通“又”。

)三、古今异义而迁徙之徒也(古义:征发。

今义:迁移,搬家。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今义:山东省。

)三、词类活用A.名词作状语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用席子那样;包:像用包布那样;囊:像用口袋那样)2.内立法度(内:对内。

)3.外连衡而斗诸侯(外:对外。

)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

)5.争割地而赂秦(争:争着。

)6.南取百越之地(南:向南。

)7.北筑长城(北:向北。

)8.南下而牧马(南:向南。

)9.天下云集响应(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

)10.赢粮而景从(景:像影子一样。

)B.名词作动词1.过秦论(过:指出……的过失。

)2.瓮牖绳枢(瓮:用破瓮作;绳:用草绳系。

)3.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笞:用鞭子打,用竹杖打。

)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5.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过秦论》是西汉贾谊的政论名篇,分上中下三篇。

这篇文章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以下是对《过秦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

一、文学常识1、作者贾谊贾谊,西汉初期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

他的政论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等,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

2、文体“论”是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合从缔交“从”通“纵”(2)赢粮而景从“景”通“影”(3)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2、一词多义(1)制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②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③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制度(2)亡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②追亡逐北逃亡的军队③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3)利①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4)固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3、古今异义(1)以致天下之士古义:用来招纳。

今义:导致。

(2)宽厚而爱人古义:爱护人民。

今义: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男女的一方。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4、词类活用(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2)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名词作状语,对内;对外(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向东;向北(4)尊贤而重士形容词作动词,敬重(5)约从离衡使动用法,使……离散(6)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亡的军队(7)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用法,使……退却(8)以愚黔首使动用法,使……愚昧(9)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作动词,排列座次;使动用法,使……朝拜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也”表判断)(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也”表判断)2、被动句(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隳”,被毁坏)(2)为天下笑者,何也(“为”表被动)3、宾语前置句(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不施仁义”,宾语前置)4、状语后置句(1)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状语后置)(2)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于九国之师”,状语后置)四、文章内容1、上篇上篇通过对秦孝公至秦二世历代君主的治国方略和秦由兴到亡的历史事实的叙述,指出秦亡的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过秦论知识点一、通假字1.威振四海(振,通“震”,震动)2.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突出,举起)3.非抗于九国之师(抗,通“亢”,高,引申为强大)4.孝公既没(没,通“殁”,死)5.合从缔交(从,通“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的策略)6.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7.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8.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大声呵斥)9.约从离衡(衡,通“横”,连横,战国时期秦国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的策略)1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弱点,毛病)二、古今异义1.国家古义:指诸侯封地(诸侯国),大夫封地(家);今义: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全国)2.爱人古义:爱护别人,体贴别人;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一方3.以为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4.山东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5.河古义:黄河;今义:指一般河流6.橹古义:盾牌;今义:指外形似桨的一种用人力推进船的工具。

7.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8.赢古义:担负,背负;今义:胜或获得9.以致古义:用来招纳;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那样;包,像包裹那样;囊,像口袋那样)②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像云那样;响,像回声那样;景,像影子一样)③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④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南,向南)⑤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向北)⑥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内,对内;外,对外)⑦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2.名词作动词①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牖,当作窗户;枢,当作门轴)②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③ 外连横而斗诸侯(连横,采取连横的策略)④ 履至尊而至六合(履,登上)⑤ 将数百之众(将,带领)⑥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招致,使……依次序排列)⑦ 会盟而谋弱秦(盟:结盟)(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2.动词的使动用法① 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使……相斗)②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③ 吞二周而亡诸侯(亡,使……亡,灭亡)④ 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使……朝拜)⑤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⑥ 约从离衡(离,使……离散)(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 崤函之固 (固,险固的地势)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利,有利的形势)2.形容词作动词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小,变小;弱,削弱)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①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弱,削弱)②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昧)③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弯,使……弯)四、一词多义1.制①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制作、缝制②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压制、控制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制服⑤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统率、指挥⑥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规模2.亡①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丢失、失去③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灭亡、消亡④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死亡⑤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⑥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没有⑦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3.固①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势)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使巩固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坚持、坚决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固然、诚然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固执、顽固⑥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既、已4.利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锐利、锋利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快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有利的形势⑤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利益、好处⑥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利润5.遗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过秦论》丢失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丢失的东西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遗漏、忽略④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⑤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给予,赠送6.度①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尺码、尺度②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程度、限度③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规章、制度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风度、常态⑤一年一度秋风劲《采桑子·重阳》次、回、量词⑥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谱写、创制⑦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考虑、思虑⑧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量、计算⑨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通“渡”,过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者,表判断)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也,表判断)3.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也,表判断)(二)倒装句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① 余威震于殊俗②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③ 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④ 锄榎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2.宾语前置句①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完整版)《过秦论》文言现象整理

(完整版)《过秦论》文言现象整理

《过秦论》文言现象整理一.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连衡”同“连横”,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策略。

2.合从缔交“合从”同“合纵”,联合六国,共同抗秦的策略。

3.孝公既没“没”同“殁",死。

4.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同“敝”,困乏.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同“呵”,呵斥盘问。

6.而倔起阡陌之中“倔”同“崛”,崛起。

7.赢粮而景从“景”同“影”,像影子一样.8.百有余年矣“有”同“又",还有。

9.召滑“召”同“邵”,姓氏.二.古今异义:1.以窥周室伺机夺取 2、务耕织致力于3、惠文、武、昭襄蒙故业承接4、因遗策沿袭5、因利乘便趁着6、因河为池依凭7、修守战之具兵器 8、孝公既没已经9、西举巴、蜀攻占 10、北收要害之郡占据,城邑1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12、以致天下之士招纳13、合从缔交盟约 14、相与为一援助15、宽厚而爱人爱惜人民 16、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一类人17、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一类人,宣传,主张18、赵奢之伦制其兵一类人,军队19、叩关而攻秦攻打20、秦人开关延敌打开函谷关,迎击 2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损失22、于是从散约败在这种情况下 23、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溃败的军队24、分裂山河划分 25、享国之日浅统治26、国家无事国家和家族,没有战争 27、奋六世之余烈发扬,功业28、振长策而御宇内举起,鞭子29、以为桂林、象郡把(它)划为30、铸以为金人十二把(它铸)成 31、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把(它)作为32、百越之君部落首领33、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六国的遗民34、于是废先王之道思想体系 35、焚百家之言著作36、铸以为金人十二铜 37、金城千里坚固的38、然后践华为城依仗 39、因河为池黄河40、因河为池护城河 41、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华山,黄河42、而迁徙之徒也……的人 43、才能不及中人平常的人44、赢粮而景从担着 4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崤山以东46、行军用兵之道指挥,战术 47、则不可同年而语矣不能48、致万乘之势四匹马拉一辆车 49、序八州而朝同列统辖5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普通百姓三、一词多义:外连衡而斗诸侯表承接,来转而攻秦表承接,就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表修饰,地1.而赢粮而景从表修饰,可不译逡巡而不敢进表转折,却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表转折,可是皆明智而忠信表递进,并且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以便尝以十倍之地凭借2.以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来然后以六合为家把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关隘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地3.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自以为关中之固险固的相与为一成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替4.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划为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因遗策沿袭5.因因利乘便趁着因河为池凭借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损失6.亡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7.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多余的8.余余威震于殊俗余存的奋六世之余烈遗留下来的因遗策前代的9.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损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珍贵的10.重尊贤而重士重用北收要害之郡向北11.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在北方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内立法度制度12.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13.爱宽厚而爱人爱惜致万乘之势权势14.势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形势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15.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兵器因遗策策略16.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鞭子以致天下之士招纳17.致致万乘之势获得然后践华为城这18.然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然而秦人开关延敌迎击19.延延及孝文王延续拥雍州之地的20.之杜赫之属为之谋这杜赫之属为之谋他们会盟而谋弱秦使……变弱21.弱弱国入朝弱小的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弱弱国入朝朝拜22.朝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聘囊括四海之意意愿23.意乐毅之徒通其意主张振长策而御宇内举起24.振威震四海使……震动北收要害之郡占据25.收收天下之兵收缴三.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作动词:1.过秦论指责……过失 2、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进军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瓮作,用绳子系6、将数百之众带领7、序八州而朝同列统辖(二)名词活用作状语: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席子般,像包裹般,像口袋般2.内立法度对内 3、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向南,向西5、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东,向北6、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7、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回声、影子)一样(三)使动用法:1.外连衡而斗诸侯使……争斗 2、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使……倒下,使……漂浮。

部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

部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

部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过秦论》原文+重点字词、文言现象+翻译+把关题一、原文秦孝公据(占据)肴函之固(险固地势),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像席子一样)卷天下,包(像包裹一样)举宇内,囊(像布袋一样)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对内)立法度(规章、制度),务(致力于)耕织,修守战之具,外(对外)连衡(同“横”)而斗(使……相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两手合抱,指毫不费力)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继承)故业,因(沿袭)遗策,南(向南)取汉中,西举(攻取)巴蜀,东割(割占)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使……弱)秦,不爱(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招纳)天下之士,合从(同“纵”)缔交,相与(帮助)为一(一体)。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古今,爱护别人),尊贤而重士,约(结)从离(使……离散)衡,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一类人)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一类人)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一类人)制(统帅)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攻打)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迎战)敌,九国之师,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不敢前进)而不敢进。

秦无亡(丢失)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困窘)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制服)其弊(同“敝”,困乏),追亡(动作名,逃亡的敌兵)逐北(动作名,败北的敌兵),伏尸百万(定语后置),流血漂橹。

因(凭借)利(形作名,有利的形势)乘便(形作名,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到)至始皇,奋(发展)六世之余烈,振(挥舞)长策而御(统治)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名动,登上)至尊而制(统治)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名动,用鞭子打、用竹竿打)天下,威振(同“震”,震动)四海。

《过秦论》文言现象整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过秦论》文言现象整理-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过秦论》文言现象整理一.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连衡”同“连横”,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策略。

2.合从缔交“合从”同“合纵”,联合六国,共同抗秦的策略。

3.孝公既没“没”同“殁”,死。

4.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同“敝”,困乏。

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同“呵”,呵斥盘问。

6.而倔起阡陌之中“倔”同“崛”,崛起。

7.赢粮而景从“景”同“影”,像影子一样。

8.百有余年矣“有”同“又”,还有。

9.召滑“召”同“邵”,姓氏。

二.古今异义:1.以窥周室伺机夺取2.务耕织致力于3.惠文、武、昭襄蒙故业承接4.因遗策沿袭5.因利乘便趁着6.因河为池依凭7.修守战之具兵器8.孝公既没已经9.西举巴、蜀攻占10.北收要害之郡占据,城邑11.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12.以致天下之士招纳13.合从缔交盟约14.相与为一援助15.宽厚而爱人爱惜人民16.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一类人17.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一类人,宣传,主张18.赵奢之伦制其兵一类人,军队19.叩关而攻秦攻打20.秦人开关延敌打开函谷关,迎击2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损失22.于是从散约败在这种情况下23.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溃败的军队24.分裂山河划分25.享国之日浅统治26.国家无事国家和家族,没有战争27.奋六世之余烈发扬,功业28.振长策而御宇内举起,鞭子29.以为桂林、象郡把(它)划为30.铸以为金人十二把(它铸)成31.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把(它)作为32.百越之君部落首领33.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六国的遗民34.于是废先王之道思想体系35.焚百家之言著作36.铸以为金人十二铜37.金城千里坚固的38.然后践华为城依仗39.因河为池黄河40.因河为池护城河41.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华山,黄河42.而迁徙之徒也……的人43.才能不及中人平常的人44.赢粮而景从担着4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崤山以东46.行军用兵之道指挥,战术47.则不可同年而语矣不能48.致万乘之势四匹马拉一辆车49.序八州而朝同列统辖5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普通百姓三.一词多义:外连衡而斗诸侯表承接,来转而攻秦表承接,就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表修饰,地1.而赢粮而景从表修饰,可不译逡巡而不敢进表转折,却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表转折,可是皆明智而忠信表递进,并且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以便尝以十倍之地凭借2.以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来然后以六合为家把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关隘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地3.固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自以为关中之固险固的相与为一成为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替4.为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划为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因遗策沿袭5.因因利乘便趁着因河为池凭借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损失6.亡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7.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多余的8.余余威震于殊俗余存的奋六世之余烈遗留下来的因遗策前代的9.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损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珍贵的10.重尊贤而重士重用北收要害之郡向北11.北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在北方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内立法度制度12.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13.爱宽厚而爱人爱惜致万乘之势权势14.势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形势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15.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兵器因遗策策略16.策振长策而御宇内鞭子以致天下之士招纳17.致致万乘之势获得然后践华为城这18.然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然而秦人开关延敌迎击19.延延及孝文王延续拥雍州之地的20.之杜赫之属为之谋这杜赫之属为之谋他们会盟而谋弱秦使……变弱21.弱弱国入朝弱小的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弱弱国入朝朝拜22.朝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聘囊括四海之意意愿23.意乐毅之徒通其意主张振长策而御宇内举起24.振威震四海使……震动北收要害之郡占据25.收收天下之兵收缴四.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作动词:1.过秦论指责……过失2.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进军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称帝称王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瓮作,用绳子系6.将数百之众带领7.序八州而朝同列统辖(二)名词活用作状语: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席子般,像包裹般,像口袋般2.内立法度对内3.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向南,向西5.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向东,向北6.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7.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像云(回声、影子)一样(三)使动用法:1.外连衡而斗诸侯使……争斗2.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使……倒下,使……漂浮3.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4.威振四海使……震动(震撼)5.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击退)6.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聘7.会盟而谋弱秦使……变弱(削弱)8.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使……弯(拉开)9.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使……愚昧(愚弄)(四)动词活用作名词:1.合从缔交盟约2.从散约败盟约3.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五)动词活用作状语:争割地而赂秦争着(六)形容词活用作名词:1.秦孝公据殽函之固险固的关隘2.尊贤而重士贤才3.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4.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5.威振四海威名6.杀豪杰豪迈杰出的仁人志士(七)形容词活用作动词:1.尊贤而重士重用2.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八)形容词活用作状语: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地2.深谋远虑深深地,长远地五.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过秦论古今异义

过秦论古今异义

过秦论古今异义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烛之武退秦师通假字虚词古今异义◎通假字1.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2.共其乏困(共,通“供”)3.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4.秦伯说(说,通“悦”)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6.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

)◎古今异义:1.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4.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5.贰于楚也(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虚词: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而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其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③失其所与,不知④吾其还也之烛之武退秦师逐行对译、各种语法、一词多译、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烛之武退秦师《左传》原文译文:原: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译: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晋文公落难时候,曾经过郑国,不受礼待并且对晋国怀有二心而亲近楚国。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原: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译: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如果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
二、古今异义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黄河今:河流) 2.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古:继承 今:受) 3.西举巴蜀( 古:攻取 今:向上抬) 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古:吝惜 今: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 5.以致天下之士(古:来,招纳 今: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情况造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事情。)
写作手法不同。
立论角度不同。
《过秦论》因要“过”秦,便反复对比:秦先弱后强之比,九国之师与一秦之比,强秦与陈涉之比,九国之师与陈涉之师之比。两两比较,只为激出末句。“故正意一经揭出,格外警悚出奇,可谓极谋篇之能事矣。”(《文章源流》)《阿房宫赋》则以“寓言”式的描写,来表明“秦爱纷奢”:“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进而指出秦灭亡的主要原因。
01
特殊句式
02
判断句
03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04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05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06
被动句
07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08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09
谪戍之众
10
天下诸侯已困矣
省略句 尝以十倍(于秦)之地。 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聚之(于)咸阳。 铸以(之)为金人十二。 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 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身死(于)人手。
过秦论知识点归纳整理
汇报人姓名
汇报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