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 传统节日》 【省一等奖】优质课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 传统节日 》 第7套(省一等奖)优质课(公共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 传统节日 》 第7套(省一等奖)优质课(公共课 教学设计)

《传统节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传、统”等9个生字,会写“贴、街、舟、艾”4个生字,理解“大街小巷”“人如潮”等的意义。

2.正确、流利、多形式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了解前中国半年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节日,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4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难点:了解“祭扫”“赛龙舟”等风俗习惯。

体会“人如潮”的壮观场面。

教学准备:PPT、图片、生字卡片、板书关键词条。

教学过程:一、目标引领(一)激发兴趣,图片导入新课:1.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几张图片,你们用聪明的小脑袋猜一猜图片描述的的是什么节日吗?(出示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照片。

)这些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节日,就是传统节日。

小朋友们,你们是怎样理解“传统”的呢?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就叫传统,在传统节日里人们常常做的一些事就是传统习俗,这些啊构成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我们理应去弘扬我们的传统精神。

(传统习俗传统文化传统精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瞧一瞧我们的传统节日吧。

(二)初读童谣,认识新字,展示读书提示1.大声朗读课文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圈出课文中写到的节日。

七月七是七夕节又叫乞巧。

藏在童谣的小秘密都被你们找到了,相信这些生词宝宝一定也难不倒你们,请小老师带读看来这些真的难不倒你们,1.再读童谣,读出节奏。

打拍子齐读童谣。

(三)随文识字,了解节日习俗1.走进春节(板贴春节)(1)孩子们,一年的开始你们知道是什么节吗?(春节)请第一小组齐读春节的句子。

(2)你们在过春节都做一些什么呢?有节奏地齐读春节习俗(贴对联、穿新衣、走亲戚、守岁、发红包、吃饺子)(3)既然春节如此热闹,让我们一起读出春节的热闹吧。

2.走进元宵(板贴元宵)(1)春节过去了,紧接着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宵字一个宝盖头加一个肖字,开火车来读一读,请小朋友说一说元宵的习俗,(2)这里面还有一个成语藏在了里面,大街小巷,大街和小巷分别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传统节日的时间顺序。

3、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过节日时的趣事。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

2、同学们,你们从中看到了什么?知道图中分别是什么节日吗?(学生自由讨论)这些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出示课题,齐读课题)3、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

(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二、读儿歌,随文识字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节日传递的欢快情感,另读清明节时,应声音低沉,读出缅怀之情。

2、自读检查。

(1)指名轮流读,一人一句。

教师相机正音。

(2)同桌对读,正音。

3、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认读字词。

(课件出示)(1)带拼音读词语。

打乱顺序读词语。

(2)去拼音读词语。

(3)保留生字,读生字。

4、教师教学重难点字词。

(1)统、巷、堂、郎、饼、赏:都是后鼻音的字,其中“巷”是三拼音节。

(2)菊:注意音节的拼写,“ü”上两点要去掉。

(3)热闹:读rènao,“闹”字声母是“n”,两个字连读时,“闹”要读轻声。

5、齐读儿歌。

三、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1、指名读儿歌,其他学生画出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的名称。

2、文中一共介绍了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七个: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3、这几个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节日?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4、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的具体时间吗?(出示达标检测第2题)重点提示:这些节日里面除了清明节,其他节日的时间都是农历日期,大家记住了吗?四、学习传统节日中的风俗习惯及中国的传统文化1、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2 传统节日》 【省一等奖】优质课

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2 传统节日》 【省一等奖】优质课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大街小 巷
xiàng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 ( (

),人欢笑, ),看花灯, ),雨纷纷,
元宵
tiē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贴窗花
贴对联
贴 画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小组合作:
节日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习பைடு நூலகம் 贴窗花 放鞭炮
看花灯
祭( jì) 扫
端午节 赛龙舟(zhōu)、吃粽子、挂艾(ài)叶 七夕节 乞(qĭ)巧(qiăo)、 牛郎(láng)织女会鹊 中秋节 重阳节 敬老、踏秋、赏(shăng)菊( jύ )、登高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 ,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中秋 ,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节 ,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过端午 ,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节( 农历正月初一 )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 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 )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 )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 )
吃月饼(bĭng) 、圆月

jì zhōu bǐng
ài
láng
祭 舟 饼 艾 郎
qǐ qiǎo shǎng jú
乞 巧 赏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案【省一等奖】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案【省一等奖】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搜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4、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搜集传统节日的资料。

一、导入1、今天。

老师在我们的课堂请来了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邓鸣贺,他的很多童谣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听一段,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把你听到的告诉我。

播放2012春晚视频:邓鸣贺《小孩你别馋》。

2、邓鸣贺在儿歌中说到了一些节日,这些节日啊,是从我们的祖先开始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们把它称为传统节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传统节日》去学习节日里的文化。

齐读课题3、请孩子们拼拼这两个字“传统”二、初学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里讲了哪些传统节日呢?请你读读课文,老师有要求啦!出示自学要求。

2、老师检测读书情况、评价。

3、同桌互相读读,不过老师也有要求:男生读:读女生读:听4、谁来说说文中写了哪些节日?(共写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5、谁会读这个字“宵”,一起来拼拼。

出示图:这是什么?有的地方把汤圆叫做元宵。

三、再读课文,走进节日1、孩子们很棒,为你鼓励你们老师送给你们一幅图:你能通过图判断出这是什么节日吗?(春节)谁来把儿歌中写春节的句子找出来: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儿歌中提到春节人们会干什么呢?“贴”谁来拼拼这个字,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看看这是在贴什么?(贴窗花、放鞭炮)这就是春节的习俗?2、那其他节日有哪些习俗呢?请小组合作,在书上找一找,并且完成表格。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优质公开课教案与实录—传统节日 (2)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优质公开课教案与实录—传统节日 (2)

二年级部编语文下册:优质公开课教案与实录—传统节日 (2)教案概述- 课题:传统节日(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端午节和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

- 教学重点:了解和认识端午节和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 教学难点:理解端午节和中秋节的习俗和起源。

- 教具准备:图片、视频、道具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 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进行问答,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学习新课(30分钟)1. 端午节介绍- 教师播放端午节相关的视频,引入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

- 教师简要介绍端午节的习俗和传统食物。

- 学生观看图片,描述端午节的场景和活动。

2. 端午节习俗- 教师分发相关资料,让学生小组讨论端午节的习俗。

- 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互相交流。

3. 中秋节介绍- 教师通过图片和故事,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

- 学生观看中秋节庆祝活动的视频。

4. 中秋节习俗- 教师分发相关资料,让学生小组讨论中秋节的习俗。

- 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互相交流。

拓展延伸(10分钟)- 学生自由选择一个传统节日,通过绘画、写作、手工等方式表达对该节日的热爱和祝福。

总结(5分钟)-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

实录片段- 教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吗?- 学生1:记得!我们学习了春节和元宵节。

- 教师: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端午节和中秋节。

先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

*实录片段中的内容为示例,实际教学过程可能会有所调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和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了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交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端午节和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通过拓展延伸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学生们对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2-传统节日 省级优质课 教学设计 (6)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2-传统节日 省级优质课 教学设计 (6)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读、指名读等方式,在反复读文的过程中不断与生字见面,在语境中认识本课认识“祭、巷”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2个新字。

2.把童谣读准确、读通顺,背诵民谣,结合情境和生活练习说话。

通过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再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及图文对照等方式熟读成诵。

3.运用借助图文阅读、联系生活经验的策略,理解词句的大意,从而逐步提升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语文核心素养。

丰富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在读中识字学词,发现构字的造字规律,写好“转、舟”两个字。

教学难点:运用借助图文阅读、联系生活经验的策略,理解词句的大意,提升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活动设计:板块一导入新课,理解传统节日听关键词,猜节日:老师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来猜猜是什么节日?(课件)放鞭炮,拿红包(春节)祭祖、扫墓(清明)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像这些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历史,并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中国的传统节日。

【设计意图:通过“猜节日”的游戏,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情趣,引入课文。

】板块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同桌合作: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开火车读:每人读一句,评价正音。

4.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相机板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板块三精读识字读通读顺活动一:调音高手——不同音量地读,把韵文读流利。

方法:大声读、小声读。

根据老师的手势,采用不同音量,进行多次朗读,把课文读流利。

活动二:节奏大师——多种形式诵读,读出节奏,熟读成诵。

1.学生个体拍手读。

预设:学生个体拍手读能较好地完成。

可以请一列或一组整体展示。

2.用手指击打桌面有节奏地读。

尝试击打桌面读——一列同学逐一展示一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第二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第二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第二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本教学设计是为了让三年级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并激发他们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课文《传统节日》介绍了各个传统节日及其主要俗活动,通过朗读、背诵和搜集资料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及其所寄托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春节序曲等熟悉的节日音乐来导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通过演示、朗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提高审美情趣,感受情感的熏陶。

课后练“再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搜集节日来源、俗等相关资料,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从而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及其所寄托的团团圆圆的情感。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的意识,感悟民族精神,产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环境和补充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展示节日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传统节日和俗。

前置作业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俗,为课堂上的探究和讨论做好准备。

总之,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文化,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在来听一下这首歌曲。

感受一下端午节的氛围。

1.观看视频,感受春节的欢乐氛围。

播放视频《春节序曲》。

2.研究生字,和同桌一边拍手一边说出对应韵文。

3.圈出节日并汇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

4.按时间顺序排成一排,复课文。

5.简单介绍农历,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进一步了解节日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做铺垫。

6.展示ppt总结:不论哪种形式我们都要和家人在一起团聚。

7.出示古诗《上元竹枝词》,猜一猜这是介绍哪个节日的,从哪看出来的。

8.读课文描写元宵节的场景,适当总结: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吃完元宵,看完花灯,第二天就该带着家人的祝福,开始新一年的研究、工作,热热闹闹的春节才算过完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收集有关冬至的传说、民俗,通过收集材料,真正理解“冬至大如年”的含义。

2.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3.让学生了解并认同冬至节,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冬至的材料,传承节日文化,建立起对家乡浓厚的感情。

教学准备1.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冬至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冬至有关的习俗。

教学过程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背诵《节气歌》同学们,你们能背一背《二十四节气歌》吗?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你知道它的含义吗?2.学生交流关于节气的信息。

预设: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

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这样将课前准备的信息进行交流,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说说冬至。

板书:冬至。

二、说冬至由来简介冬至的由来、俗称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冬至前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

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部编版本二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传统节日公开课教案及实际教学记录 (2)

部编版本二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传统节日公开课教案及实际教学记录 (2)

部编版本二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传统节日公开课教案及实际教学记录 (2)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意义和由来。

2. 掌握相关节日的基本知识和习俗。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4.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相关节日的图片和简要介绍。

2. 传统节日相关的道具:如春节的红包、中秋节的月饼等。

3. 课堂活动准备:如唱歌、舞蹈、游戏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好奇心。

2. 学习新知(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介绍一个或两个传统节日,包括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和相关习俗。

并请学生跟读相关知识点,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知识。

3. 互动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体验,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并解释原因。

4. 拓展活动(15分钟)教师组织一些与传统节日相关的互动活动,如唱歌、跳舞、游戏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传统节日的乐趣。

5. 实践应用(10分钟)教师发放相关道具和材料,让学生在小组内设计和制作传统节日的相关物品,如手工制作红包、绘制中秋节的月亮等。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

6. 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他们总结所学的传统节日知识,并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表达能力和作品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可以使用简单的评价表格或口头评价的方式进行。

五、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过程中的节奏和难易程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欢乐中学习和成长。

---以上为部编版本二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传统节日公开课教案及实际教学记录的简要内容。

具体的教案和实际教学记录,请参考相关文档或教材。

统编教材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传统节日》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传统节日》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传统节日》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设计理念《传统节日》是一篇朗朗上口的童谣,生动地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本节课的设计重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旨在通过学生自学生字,随文巩固生字,使识字学文有机结合;在通过简笔画、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有效整合,促进学生高效识字的同时,加深对传统节日的理解,突出学科人文性的特点;通过学生仿写、讲神话故事等形式,内化并升华文本内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听词猜节日,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2.游戏:下面我们就做个听词猜节日的游戏,比一比:谁听得认真猜得准。

贴春联放鞭炮(春节)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吃月饼赏明月(中秋节)3.揭题: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传统节日、独特的民风民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板书课题:传统节日)学生齐读课题。

4.导入:中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过节这一天又有哪些习俗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的传统节日。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引导学生交流自主识字、读文的方法。

2.根据学生交流,出示自学方法。

屏幕显示:学习小助手(1)借助拼音,拼一拼生字,读通课文。

(2)将字条中的生字逐一读给小组同伴听,圈出读不准的生字。

(3)请小组同伴当小老师,教你读准圈出的生字。

(4)同桌交流,动脑筋,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3.集体检测。

(1)开火车朗读词语:牛郎织女贴窗花赛龙舟艾香月饼赏菊大街小巷元宵节祭扫满堂传统乞巧①相机强调“传、舟、赏”是翘舌音;“艾”是零声母音节。

②依次单击词语“牛郎织女、贴窗花、赛龙舟、艾香、月饼、赏菊、大街小巷、元宵节、祭扫”的对应图片,学生看图片读词语。

(2)定位朗读词语中的生字。

郎贴舟艾饼赏菊街巷宵祭堂传统乞巧(3)小组赛读生字。

郎贴舟艾饼赏菊街巷宵祭堂传统乞巧4.学生分句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三、细读感悟,识字学文(一)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提到哪几个传统节日,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什么习俗?用“____”画出传统节日的名字,用“”画出节日的习俗。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 传统节日 》 第3套(国家一等奖)优质课(公共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2 传统节日 》 第3套(国家一等奖)优质课(公共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三单元2《传统节日》教学设计第四小学郭静教学目标:1、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2、通过春节等节日,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3、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4、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两组字,让学生理解偏旁表意,及偏旁识字的方法。

“艾菊”“堂赏”了,重点了解党字头的字查字典时应查“小”部,及党字头上的三点。

这也是吴琼老师在部编教材培训时要求老师重点指导孩子掌握的。

因党字头的字较少,所以查字典时,就把党字头的字归为“小”部。

2、读词,检查预习情况3、听课文录音4、自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文中写的节日。

生汇报,师板书(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节日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二、研读课文,了解各种传统节日。

1、在众多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喜庆的是哪一个节日?春节的浓浓年味至今还让我们回味无穷,你能说说春节有哪些主要活动吗?2.看图中他们在做什么?3、引读“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贴窗花,放鞭炮是人们在春节是的活动,那除了这些春节还有什么活动呢?课件展示活动“贴春联看晚会吃饺子走亲戚,收压岁钱”等活动。

4、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勾出各种节日的主要活动。

生汇报。

三、品读课文,学习汇报。

1、了解春节。

(1)春节:贴窗花、放鞭炮。

(2)观看春节的喜庆场面。

(3)说说春节还有哪些活动?吃年夜饭、贴倒福、给压岁钱、看春节联欢晚会、贴春联、走亲戚。

2、元宵节(1)元宵节:看花灯(2)说说花灯的热闹场面。

(3)体会“大街小巷人如潮”。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人流比作潮水,说明大街小巷里的人非常多。

出示图片随文理解“大街小巷”(4)指导朗读。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案【三篇】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案【三篇】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如:春节(农历一月一日)、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清明节(4月5日)、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等。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传、统”等_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词,背诵课文。

2.准备掌握中国的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出示课件:春节、端午、中秋三个节日的情景照片。

2.同学们,你们从图片看到了什么?能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吗?(学生自由讨论)这些节日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哪位同学来说一说?3.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4.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

(“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

)二、读儿歌,随文识字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

要求: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词多读几遍。

2.自读检查。

(1)指名轮读,一人一句。

相机正音。

(2)同桌对读,正音。

3.出示带生字词语,认读字词。

(1)带拼音读词语。

打乱顺序读词语。

(出示课件)传(chuán)统(tǒnɡ)贴(tiē)窗花大街(jiē)小巷(_iànɡ)祭(jì)扫(sǎo)赛龙舟(zhōu)艾(ài)香满堂(tánɡ)乞(qǐ)巧(qiǎo)牛郎(lánɡ)织女月饼(bǐnɡ)赏(shǎnɡ)菊(jú)转(zhuǎn)眼团(tuán)圆热(rè)闹(nao)(2)去拼音读词语。

2传统节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

2传统节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

2 传统节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识字第2课传统节日一、教材分析《传统节日》是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是一篇语言轻快、极富韵律感,充满浓浓节日氛围的课文,课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7大中国传统节日。

这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向学生展现了七大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这些习俗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又不失情趣,也更有仪式感,唤醒了人们内心对传统节日的尊重。

课文共8句话,三字一句,三字一句,再七字一句,长短不一,很有韵律感,朗朗上口,学生乐读易记。

二、教学目标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序。

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三、教学准备1.词语卡片2.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感知传统节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过节,过什么节呢?拿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板书课题:传统节日)(指名读)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

(女生读)指“传”:左边是什么?(单人旁),右边是什么?(一个专字)这是中国人专属的节日,是从我们老祖宗那儿一代代传下来的。

(男生读)从几千年前一直传到现在。

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在过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

(齐读)(二)多元识字,进入传统节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我们中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请同学们翻开书P3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PPT)这些汉字陪伴我们已有几千年啦,自由地读一读,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

(2)去掉拼音,再认读(3)出示词语,开火车读,齐读一遍。

(4)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一边读,一边用铅笔圈画出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第二课时优质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第二课时优质教案

部编版⼆年级语⽂下册《传统节⽇》第⼆课时优质教案第⼆课时课时⽬标1..会读“传、统”等15个⽣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春节”等12个词语。

背诵课⽂。

2.背诵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识字写字1.调动学⽣的⽣活积累识字。

出⽰菊花图,让学⽣认识菊。

由⼩船的图⽚,认识⾈。

2.让学⽣通过⽣字与熟字⽐较,识记字形。

(课件出⽰7)占-贴、传-转、⽓-乞、市-闹。

3.在具体的语⾔环境中识字。

(课件出⽰8)①爱惜粮⾷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②每年过年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起吃团圆饭。

③闹钟响,我知道要起床了。

④星期天,我们班的同学义务去扫⼤街。

4.写字指导。

(1)巩固⾳、形。

本课后⿐韵母的字⽐较多,如“统、巷、堂、郎、饼、赏”等,学⽣⼀起反复读⼏遍。

相近的字:般-船-⾈扫-雪团-困闹-闯传-转(2)观察发现。

难写的字:街、闹。

(3)重点讲解。

艾:撇捺都要写得舒展,上⾯横画⼀定要写长点,撇捺交⾓稍微⼤点,这样字就写得美观。

“热”下的四点排列要注意⽅向,第⼀点向左,⼆、三点向下,第四点向右。

⾈:第⼀撇是斜撇,第⼆个撇要写成“竖设计意图运⽤各种⽅法⿎励学⽣去识字、记字。

在具体的语⾔环境中检查学⽣的识字情况,并巩固了学⽣识字。

对读⾳不同、字形相似、书写困难的字重点进⾏讲解,从⽽提⾼了学⽣⾃主识字的质量。

由课⽂中的撇”。

转:“车”的下⾯横画变成提,写的时候要注意。

⼆、拓展实践我国的传统节⽇数量很多,刚才说到的还只是最具影响⼒、最普遍的⼏个,除此之外,许多少数民族也都保留有⾃⼰的传统节⽇,请同学们课外的时候去搜集⼀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吧。

传统节⽇延伸到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拓展了课⽂内容,扩⼤了学⽣知识视野。

课堂作业新设计1. 根据拼⾳写词语。

tuán duì rè nɑo dà jiē sǎo dìài yè2.⽐⼀⽐,再组词。

团()⾈()贴()转()艾()圆()船()占()传()⽗()3.读⼀读,做后⾯的题⽬。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第二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第二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环节3
合作分享,拓展节日习俗
1.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展示ppt。
2.总结:不论哪种形式我们都要和家人在一起团聚。
3.出示古诗《上元竹枝词》。
4.猜一猜这是介绍哪个节日的?从哪看出来的?
5.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个场景的吧!一起来读读。
6.适当总结: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吃完元宵,看完花灯,第二天就该带着家人的祝福,开始新一年的学习、工作,热热闹闹的春节才算过完了。
课文配有两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春节贴窗花和端午赛龙舟,既表现了课文内容,又可唤醒学生对节日习俗活动的记忆表象,有利于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说说自己怎样过节。
课后练习“再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属于“学表达”的练习。了解课文讲述的主要习俗活动唤醒学生记忆表象是能说的前提,合作交流、反馈评议指导再练习是说好的保证。
11.回读课文: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15.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阳节,我们要陪家人一起,登高赏菊,期盼家人健康长寿。
同桌交流喜欢的节日及习俗。
1.介绍春节的习俗。
(1)贴春联。
(2)放鞭炮。
(3)年夜饭。
(4)收红包
(5)访亲友。
(6)补充古诗《元日》
读古诗,找出古人过春节的习俗:爆竹、屠苏、新桃换旧符。
(7)续编儿歌。
2.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圆月,象征着团团圆圆,即使远在他乡的亲人,也望着同一轮明月思念着彼此,这像诗中说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就是指月亮。希望自己思念的亲人平安长久。即使相隔千山万水也能共同望着月亮盼望团圆呢。这就是宋朝大文豪苏轼的心愿。
14.有一首诗就是描写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情景,你们还记得吗?让我们想象着画面背一背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余美庆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搜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4、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搜集传统节日的资料。

一、导入
1、今天。

老师在我们的课堂请来了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邓鸣贺,他的很多童谣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听一段,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把你听到的告诉我。

播放2012春晚视频:邓鸣贺《小孩你别馋》。

2、邓鸣贺在儿歌中说到了一些节日,这些节日啊,是从我们的祖先开始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们把它称为传统节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传统节日》去学习节日里的文化。

齐读课题
3、请孩子们拼拼这两个字“传统”二、初学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里讲了哪些传统节日呢?请你读读课文,老师有要求啦!出示自学要求。

2、老师检测读书情况、评价。

3、同桌互相读读,不过老师也有要求:男生读:读女生读:听
4、谁来说说文中写了哪些节日?(共写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
5、谁会读这个字“宵”,一起来拼拼。

出示图:这是什么?有的地方把汤圆叫做元宵。

三、再读课文,走进节日
1、孩子们很棒,为你鼓励你们老师送给你们一幅图:你能通过图判断出这是什么节日吗?(春节)
谁来把儿歌中写春节的句子找出来: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儿歌中提到春节人们会干什么呢?
“贴”谁来拼拼这个字,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它?看看这是在贴什么?
(贴窗花、放鞭炮)这就是春节的习俗?
2、那其他节日有哪些习俗呢?请小组合作,在书上找一找,并且完成表格。

3、表格里出现了许多生字宝宝,瞧,他们站成两排等着孩子们去读一读呢?
4、哪一组的孩子开火车读一读。

(先读后出拼音)
5、孩子们这么厉害一定有自己的方法,谁来告诉我你们是怎么记住他们的。

“舟”是独体字,古时候“舟”是这样写的,说说像什么?古人把比较小的船叫做“舟”,龙舟就是把船做成龙的样子。

“艾”它的偏旁是草字头,本课还有一个草字头的字“菊”,草字头的字跟什么有关。

出示艾叶,这是什么?人们在清明节时家家户户都挂上艾叶。

“菊”菊花,到了秋天各种各样的菊花开了,老师也到长寿湖踏秋赏菊了。

“乞巧”在古时候是指一种技术,请看这是什么技术。

(穿针)在七夕节,人们对着月光比赛穿针引线,看看谁的技术好,有这样一句古诗描写了当时的情景“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 6、孩子们识字的本领强,下面我们来比比看图的本领怎样?看图识文,你能通过看图知道是那哪一句儿歌吗?重点指导:
(1)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巷”来拼一拼这个字哪条街是大街?哪条街是小巷?
孩子们过元宵节的心情怎样?请你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一读。

(2)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出示图片,你能看出是文中的哪一句?
去祭扫时心情怎样?请你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

带着对亲人的缅怀之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7、看图识文也没难住孩子们,老师现在要问一问,看哪一组的孩子们能答出来,拍起手来。

8、其实这首儿歌是按一定顺序写的,我们来了解这些这些节日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有没有哪个孩子知道春节:正月初一或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

元宵节:正月十五。

清明节:四月四日或四月五日或四月六日。

端午节:五月初五。

七夕节:七月初七。

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初九。

从时间上看,你又能发现什么?
9、不同的节日不同的习俗,每一个节日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这浓浓的节日氛围让我回味无穷,你知道这些节日还有哪些习俗? 10、小结:孩子们了解得真多!掌声送给自己。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第一组“艾”“热”
请孩子们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这两个上下结构的字怎么才能写得漂亮?(“艾”上窄下宽,“热”上宽下窄)
举起手跟着老师写“热”, 2、出示第二组“团”“闹”读读这两个字。

写这两个字时又应该注意什么呢?举起手跟着老师写“闹”字。

3、同桌评价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些传统节日,一个节日一种文化,它象征着中华民族,这是我们的历史财富。

孩子们可以像这几位孩子这样结合自己的生活几录节日,或者收集有关节日的故事、诗歌,做到传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