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文学观之“真”、“善”、“美”探析

合集下载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资料,真题答案

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资料,真题答案

汉语言文学本科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山东)内部资料目录绪论 (2)第一章周汉文论 (3)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论 (3)第三章唐宋文论 (3)第四章金元明文论 (4)第五章清代文论 (4)第六章王国维——古典文论的终结 (5)绪论一、选择题(选择)1、提出“天人感应论”,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的是董仲舒。

二、主观题无第一章周汉文论一、选择题(选择)1、提出文学作品应该“求真美,疾虚妄”观点的是王充。

2、儒家文论中论述比较多的是文学的社会作用、文与质的关系、作家的道德修养。

3、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之一孟子提出完善个人道德修养的“养气”说。

4、《诗大序》在论述诗歌的社会作用时说:“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

对文学作品功用的总结是诗言志。

6、在《庄子》中,庄子以“轮扁斲轮”的故事为喻,是为了说明文学创作必须摆脱一切杂念。

7、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诗无达诂”,意思是诗词没有一种通达的,一成不变的解释。

8、孟子提出:“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9、孔子诗论中,对于《诗经》总评是“诗无邪”。

10、被称为中国第一篇诗歌理论专论、是先秦至西汉时代儒家诗论的总结的是《诗大序》。

11、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观点的是老子。

12、论美丑、论文质、论形神属于《淮南子》的论述内容。

13、来自于《吕氏春秋》的思想包括: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现象的模仿;和适原则;艺术的功能亦在于“安性自娱而已”;艺术有“教民好恶、行礼义”的功能;只有在心理状态平静和谐的状态下,才能真正欣赏到事物之美。

14、荀子的哲学基础是性恶说。

15、把赋的创作视为童子雕虫篆刻的是扬雄。

16、孔子的诗论,影响最大、最著名的莫过于“兴观群怨”说了,其中“群“指的是群居相切磋。

17、提出“真者精诚之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这一思想的是庄子。

18、认为艺术起源于对于自然现象的模仿,这一思想来自于《吕氏春秋》。

19、先秦对于学《诗》重要性的表述,以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最为著名。

浅谈王充的文学批评

浅谈王充的文学批评
针对汉代文学界学浓厚的复古模拟之风 ,王充极力反对 贵古贱今 ,批判那种“好高古而下今 ,贵所闻而贱所见 ”(《齐 世 》)的观点 ,王充认为 ,历史在发展 ,时代在前进 ,文学总是 今胜于古的 ,“周有郁郁之文者 ,在百世之末也 。汉在百世之 后 ,文论辞说 ,安得不茂 ! ”(《超奇 》)更重要的还在于 : 衡量 作品不应当只看时代的差异 ,而应当看其内在的价值 ,“夫俗 好珍古不贵今 ,谓今文不如古书 。夫古今一也 。才有高下 , 言有是非 。”因此 ,“不论善恶而徒贵古 ”,是决不可取的 。正 确的态度应当是“才有浅深 , 无有古今 ; 文有伪真 , 无有故
孟子说 :“耻之于人大矣 ,为机变之巧者 ,无所用耻焉 。 不耻不若人 ,何若人有 ?”。[25 ]又说 :“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 耻无耻矣 ”[26 ]意思说 ,羞耻之心对一个人来说 ,关系甚大 ,人 不可以没有羞耻之心 ;只有那种投机取巧的人才是没有知耻 心的人 ;自甘落后 ,不以为耻 ,就永远也赶不上别人了 。如果 不知天下有羞耻事 ,那就真正是无耻了 。
总之 ,王充是一个思想十分庞杂的思想家 ,他的文论 ,从 总体上来说 ,是对先秦儒家诗论的继承 ,但又有明显的时代 印记 。他的思想中最有价值的是他对真实的强调 ,这是王充 有别于其它理论家的独特之处 。虽然其中有过火的地方 ,但 无论在当时还是对以后 ,这一思想都曾产生过影响 。另外他 对文学独创性的强调也影响于后人 ,产生过积极影响 。 ◇
子路. 沈阳 : 辽宁民族出版社 , 1998. 175. 174. 176.
175 [ 8 ] [ 11 ]杜宏博. 高鸿. 四书译注 [M ]. 论语 ·学而. 沈
阳 :辽宁民族出版社 , 1998. 62. 63 [ 10 ] [ 13 ] [ 16 ]杜宏博. 高鸿. 四书译注 [M ]. 论语 ·为

简论王充的文学观

简论王充的文学观

王充对一切文章、 文学 的最基本的要求 , 也是他关于
文学 批评 的重要 标准 。
正 是从 这 一批 评 标 准 出 发 , 充对 史书 一般 都 王

注 重 实 用
颇为称赞。从《 春秋》 《 、 左传》 到《 史记》、汉 书》 《 , 他都称为“ 儒之实 书” 《 书篇》 。史书“ 世 (案 ) 载人
对 神话 传说 的一 概 否定 , 虚构 幻 想 的一 概排 斥 , 对 从
而否定野 史 杂记 这 一 文 学 样 式 , 不 利 于 文 学 多 种 是
体裁 的繁荣和流传的。
二、 求真 崇实, 反对虚 妄
王充在《 对作篇》中说: 《 “ 论衡》 九虚 、 三增 , 所 以使俗 务实诚 也。 在 《 文篇》 ” 佚 中又说 : 《 》 “ 诗 三 百, 一言以蔽之 , 思无 邪。《 日: 论衡》 以数 十, 篇 亦
以辟寒暑 ; 桀之瓦屋 , 以辟风雨 ” 《 ( 对作篇》 。基于 )
这 种认识 , 对 于那 些 追 求 “ 丽 宏 衍 之 辞 , 其 讽 他 侈 没 谕 之 义 ”j 汉 赋 是 大 有 微 词 的。 他 指 出 《 人 I 的 大
形式没能完整地流传下来 , 但从《 论衡》 引述 的一 所 些片断看 , 有些属于神话传说 , 有些虽有真人实事所

( e .2 0 ) S p 0 6
简 论 王 充 的 文 学观
赵 洪奎
( 丘 职 业技 术 学 院 , 南 商 丘 商 河
[ 摘
460 ) 70 0
要 ]王 充 的 文 学观 主 要 有 四 点 : 一是 注 重 实用 ; 是 求 真 常 实 , 对 虚 妄 ; 是 反 时 贵 古 贱 今 , 倡 写 今 ; 二 反 三 提

王充论艺术的“真”“善”“美”的统一

王充论艺术的“真”“善”“美”的统一

王充论艺术的“真”“善”“美”的统一•王充对于艺术作品,提出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要真实,二是要有用。

•先说第一个基本要求:艺术作品要真实。

这个要求是为他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决定的。

他写《论衡》,总的指导思想是六个字:“疾虚妄,求实诚”。

•所谓“实诚”,一方面是指作品所记之事要真实可靠,要如实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实事”。

另方面是指作品中包含的道理必须是真理,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从而有助于人们分清真伪,明辨是非。

简单来说,“实诚”就是“事”要实,“理”要真。

•王充对于艺术作品的这个要求,对先秦美学是一个发展。

因为先秦美学家对艺术作品更多地是着眼于“善”,而较少着眼于“真”。

王充则强调“真美”,认为“真”才能“美”。

这个发展,是王充在同神秘主义、唯心主义哲学的斗争中作出来的,是很可贵的。

•根据这个要求,在内容与形式的问题上,王充的观点是把内容的“实诚”放在第一位,在“崇实”的前提下,要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即所谓“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

这当然是一个正确的命题。

•根据这个要求,王充反对夸张。

在他看来,夸张也属于“虚妄之言”,因为它不是“实事”,是不符合“实诚”的要求的。

例如,古书上说武王伐纣,兵不血刃。

•他认为这种说法是夸张失实的:“案高祖伐秦,还破项羽,战场流血,暴尸万数,失军亡众,几死一再,然后得天下:用兵苦,诛乱剧。

独云周兵不血刃,非其实也。

言其易,可也;言不血刃,增之也。

”•又如,古书说楚国养由基射杨叶,百发百中。

他也认为是夸张失实:“夫言其时射一杨叶中之,可也;言其百发而百中,增之也。

”•又如,《诗经.大雅》中有“维周黎民,靡有孑遗”的诗句。

这是形容旱得太厉害了,一个人也没有活下来。

王充也认为是夸张失实。

他的理由是:大旱之灾,“富人谷食饶足者,廪困不空,口腹不饥,何愁之有?天之旱也,山林之间不枯,犹地之水,丘陵之上不湛也。

山林之间,富贵之人,必有遗脱者矣”。

•可见,王充从“实诚”的要求出发,在否定“虚妄之言”的时候,把艺术夸张也一起否定了。

论王充《论衡》中的美学观

论王充《论衡》中的美学观

王充是东汉时期的思想家,在他的《论衡》一书中体现出的诸多美学观念反映了其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和对当时各种迷信虚妄、谶纬神学的批评,对汉代以后社会文明和文艺美学的进步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本文仅就王充《论衡》中的“真美”观、“文质相副”观、“以俗为美”观、“为世用”观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真美”观是王充美学观的核心美学范畴。

《佚文》篇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

”这里王充表明自己写《论衡》的动机在于“疾虚妄”。

“疾虚妄”就是排除虚妄,考证虚实,从而探求“真”。

汉代时人们的审美观念被虚妄的现象迷惑,分辨不清事实的虚实和情感的真伪,王充希望《论衡》能帮助人们辨清真伪,找到朴素的真理。

在王充之前,对“真”的美学内涵探讨的主要有儒道两派,儒家主要探讨的是道德之真、诚信之真,道家则从“无为”的角度探求自然之真。

《论衡》的“真”有以往的继承,还包含着朴素的科学精神,他的“真”包含事物的真实存在性,也包含主观反映和客观存在的一致关系。

王充思想中的“真”主要指对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人物和事件的记述评价必须符合真实,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事真、情真、理真。

事真强调不论是著述还是言论,都要从客观存在的真实生活出发。

“实”是主观反映符合客观存在,“事”是指客观存在的物和发生的事,王充所说“著文垂辞”就是主观对客观存在的切实反映。

《寒温》、《招致》、《乱龙》等篇就用实事具例推翻了世俗之书关于自然现象、社会现实等的不实论述,去伪存真。

例如有关“天谷雨”的记载,王充用自然科学知识解释天降“谷雨”是大风把谷卷入空中,谷再落回到地的自然现象,揭露了“天谷雨”与天感应官员、百姓德行有关之说的虚妄,“百变千灾,皆有一状,未必人君政教所致”。

在王充看来,“言事”、“说经”必须实事求是、符合实际情况,各种书卷文献记载等都应符合事实,要确有其事,“实俗间之凡人所能见”。

如实地记叙世间所发生的“实事”,并能无所增益,就可以达到“实诚”,才能是“真美”。

王充的哲学思想总结

王充的哲学思想总结

王充的哲学思想总结王充(字伯达,约公元27年至约公元97年),晋朝末年的哲学家、文学家以及政治家,被誉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的哲学思想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为后世的文化和哲学界留下了重要的遗产。

王充对于人的本性和欲望有着深入的思考。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欲望则是人们行动的动力。

然而,他也指出欲望如果过于贪婪,会导致人性的扭曲和道德败坏。

他认为人的理性应该能够控制欲望,以实现内在的自我约束和自律。

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自律,人们才能够达到道德的高度和完善的境界。

王充主张人的本性相信正义和善良,这与当时许多思想家的观点不同。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觉的,有一种内在的激励力量追求正义和真理。

他形容人的本性为“存于心而感于物”,即人的本性通过感知外部事物来实现自我觉醒和价值追求。

王充对于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有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人不应该追求任意的个人私利,而是应该追求公正和道义的原则。

他强调自我约束和自律的重要性,认为人应该根据道德准则进行行为的判断与权衡。

他还注意到人的行为常常受到社会环境和利益动机的影响,因此主张人们应该通过理性思考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的要求。

王充的哲学思想在人性论上与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一定的共通之处。

而在行为准则上,他与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思想相似,都强调道义和公正的原则。

然而,《论衡》一书同时批判了儒家和墨家思想的局限性,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

在政治理论方面,王充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他认为君主统治应该以道德为基础,而不是以权力和利益为中心。

他主张君主应该选择充满道德修养的人才,并尊重他们的言论和建议。

此外,他还主张君主应该实施公正和公平的政策,保护人民的权益,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

尽管王充的思想在其时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但他的作品《论衡》在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哲学思想对于后来的儒家、道家、佛教等思想流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精品】笔记整理(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笔记——应付考研考博)

【精品】笔记整理(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笔记——应付考研考博)

先秦时期第一章:先秦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一:先秦的文学观念(文史哲不分,诗乐舞合一,无明确的文学观念。

战国中期前,文章主要指学术。

战国中期后,文学与学术逐渐分离的趋势。

)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保留在《国语》、《左传》等,献诗讽谏说,观诗知政说。

)三:诗、乐、舞三位一体与“诗言志”的提出(先秦时,“诗言志”的“志”主要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战国中期后,百家争鸣,“志”的含义逐渐扩大。

“诗言志”的实质是把文艺看作是人的心灵的表现。

与西方的模仿说差异大。

)第二章: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一: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克己复礼之“礼”是融入“仁”的新“礼”。

)文学观:以“诗教”为核心,政治伦理观念浓厚。

文学理论批评:对《诗经》的评论为主。

1 文艺与道德修养:修身必先学诗、学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2文艺与政治、外交:借助赋诗(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3文学批评的标准:中和之美(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4文学的社会作用:“兴观群怨”说(诗可以兴……。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5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以内容为主导,形式与内容并重(辞达而已矣)6雅乐与郑声:提倡雅乐,反对郑声。

(斥郑声对后世戏曲、小说等地位不高有影响)二:孟子“与民同乐”的文学观及其文学批评方法论文艺美学思想:与民同乐(在“仁政”与“民本”的思想前提下提出来的,以人性善论为哲学基础)文学批评方法:(针对“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的主观臆断解诗方法而提出)以意逆志(以己之意迎受诗人之志而加以钩考。

即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解决“以意逆志”的方法。

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遭遇等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另:“知言养气”说,对后世“文气”说有奠基作用。

三: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天行有常自然观对文学思想的影响(人定胜天,重视文艺可以产生积极社会效果,主张文艺创作从现实出发,要创新)2明道、言志、抒情相结合的文学观之形式(“道”乃社会政治之道和哲学自然规律之道;重先王、后王之道;重言志中的抒情)3文艺与政治:《乐论》:音乐→人心→治道;“礼别异、乐合同”;“以道治欲”(影响汉儒“发乎情,止乎礼”及宋儒“存天理灭人欲”)第三章:庄子和道家的文学观一、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对“象”的论述,对创作客体的论述;对“虚静”的论述,对审美主体提出的要求)君子人南面之术的政治观,以“清静”、“无为”为旨趣,对文学采取否定态度。

关于文学真、善、美的探析

关于文学真、善、美的探析

关于文学真、善、美的探析文学创作的过程不是一个自娱自乐的过程,它是创作者凝结自己的才思,向世人传递一个时代风貌的、具有很大历史价值的活动,从这一点来来就看,文学的实质就是作家对社会的思考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

一、文学的真,即情感事理的真学的真即是情感的真、事理的真。

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它的故事情节、事件发生的事件、地点等都可以是创作创作者虚构的特定情境,那么如何让虚构的故事令读者产生一定的共鸣呢?这就要依赖作者对情感的创作,任何一部作品的创作,其实质都是对人与物的创作,而人又是最具生命力的,要想成功地塑造一个人物,就必须在人物的情感表达上下功夫。

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其他情景都可以是不真实的,但唯独情感一定要是真实的,这样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人物、事件的变化达到情感上的深华,进而产生情感共鸣,这也是文学作品要实现的一个意义。

从《聊斋志异》中来看,蒲松龄虽然虚构了一系列花妖狐鬼形象,但总体来说这些花妖狐鬼并没有脱离人性,他们在情感表现上与人类一般无二,演绎的依然是真实的悲喜情感与人情世故,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都能体会到这些花妖狐鬼都被蒲松龄人格化了,借虚幻的故事表现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

所谓事理,不是指故事本身,而是作者可以借虚构的故事来表现出在特定社会中的真实的道理,也可以说是现象,故事情节的变化、人物性格的变化,要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性。

有些文学作品,表面上远离生活,却符合情感逻辑的情景,同样可以得到读者的认同。

比如《牡丹亭》里杜丽娘的“梦而死”“死而生”式追求爱情幸福的离奇情节,虽然故事比较虚幻,但由于情感真挚并与读者心心相印,人们也就从心理上接受了这一“以假为真”的现象。

二、文学的善,即价值观的正确体现文学的善,狭义上来说,就是文学作品要传递一种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即在文学作品中要有一种“抑恶扬善”的价值体现,才能给读者积极向上的精神影响。

具体来说,创作者一般会以较为含蓄的笔法,或者以此物代替彼物的方式来呈现。

论王充的公文批评思想

论王充的公文批评思想

论王充的公文批评思想摘要:王充《论衡》中“文”的观念,是以公文为主的,当下人们对王充文学思想的讨论,其实是对其公文思想的误读。

王充的公文批评以功用论为核心,在功用论的规范下,形成了王充公文批评的其他原则。

具体来说即为:肯定公文的社会功用;强调公文的真实性,提出了“情实”与“实情”两个范畴;主张文质并重,但质重于文;提倡明白晓畅的公文语言;追求公文主体的道德修养和学识修养。

关键词:王充;公文;功用;文质;情实王充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也被人们看做是文学思想史上的杰出人物。

在学术界,论者多从哲学和文学这两个层面去考察王充的学术思想。

但实际上,王充作为一个哲学家毋庸置疑,但作为一个文学思想家却是当代人们的误读所致。

当下人们所讨论的王充的文学思想,其实是边缘化的文学。

换言之,王充对文学的批评,实际上仅是对广义文学概念中的实用文的批评,其中公文占了很大比例。

所以,与其说王充是一个文学批评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个公文批评家。

一、王充的公文意识王充的公文意识从他“文”的观念、他的文笔之分、他对公文及其作者的认识中可以看出。

1.王充的“文”观念《说文》释“文”的本义为“文,错画也”①,意为纹画或色彩的交错。

“文”的词义在名词义与形容词义两方面有所引申。

一方面,“文”由纹画、交错引申为名词性的文字、文章;另一方面,“文”从交错的特点引申为修饰性,用于人则有文才和道德修养的意思。

《论衡》中的“文”也有这两方面的含义,并且有所推衍。

从名词意义上讲,“文”首先是指文字,其次指与口头言语相对的、见之于文字的文章。

从修饰意义上讲,《论衡》中常常用物的文饰效果来说明人应当具备“文”的特质,“文”是人的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

总起来讲,王充《论衡》中的“文”有文字、文章、文德(道德修养)三层含义。

王充在其《论衡·佚文篇》中又提出了“五文”说:文人宜遵五经、六艺为文,诸子传书为文,造论著说为文,上书奏记为文,文德之操为文。

中国文学批评史论述简答题

中国文学批评史论述简答题

第一章三、简答题:先秦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有何特点?体现在对总体文化的论述之中,而不是纯粹的、单一的;蕴涵于哲学、政治思想体系之中,而不是以论述文艺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学思想和艺术思想、文学理论批评和艺术理论批评浑然不分;没有专门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大都还只是一些片断的论述。

先秦时期所讲的“文学”和今天所讲的“文学”含义相同吗?先秦时期所讲的“文学”和今天所讲的“文学”的含义是不同的。

先秦时期所讲的“文学”和今天所讲的“文化”意思相近,有博学和文章两个方面的意思,如《墨子·非命》中说:“凡出言谈,由文学之为道也”,《荀子·大略》中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他们所讲的“文学”有学术、文化修养的意思。

试述“诗言志”提出的大概时间和具体内涵。

关于“诗言志”提出时间问题,大多学者认为《左传》记载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文献记载,比较可靠,而襄公二十七年是公元前546年,大约在春秋末战国初年。

先秦时期人们对“志”的理解是比较狭隘的,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历代文人往往把“志”解释为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而以“情”为与政教对立的“私情”,遂产生了我国文学批评中“言志”与“缘情”的对立。

春秋时期,人们对诗的认识是怎样的,试举例说明。

4、春秋时期人们(包括孔子在内)都不把《诗经》看作是一部单纯的文学作品,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广义的文化现象来对待的,把它看作一部政治、伦理、道德、文化修养的百科全书。

如孔子对他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左传》中大量“赋诗言志”的记载,也说明《诗经》乃是他们进行政治、军事、外交活动时必须熟练掌握的一种工具与手段。

第二章四、论述题:试述孔子的文学思想。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认为文艺有修身成人的作用,如“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干政的必要条件;明确提出论诗的标准“思无邪”,认为诗歌内容应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规范;提出著名的“兴、观、群、怨”说,认为文艺有感发意志、认识社会、团结百姓、讽刺政治等价值等等。

简论王充的文学观

简论王充的文学观

简论王充的文学观
王充是晚清思想家、文艺篆刻家、文学家。

他的文学观是一种朴实而独到的审美唯物主义,他把文学创作当作是社会实践,以社会服务为宗旨,积极接受时代变化,同时主张文学创作要根据现实社会的要求,结合自己独特的个人经验和见解,以敏锐的社会观察来创作。

一、王充的审美唯物主义
王充把文学创作当作审美唯物主义的终极目标。

他强调文学要朴实真诚,避免浮华虚伪。

王充认为,文学创作应体现真实事物,而新奇有趣的表现形式既能使作品更加丰富和生动,也能让读者从文字中感受到真实的社会现实,从而引发他们的共鸣。

二、王充的社会实践主义
王充认为,文学的最高价值在于它的社会价值,它应为解决革命社会问题开发有力的服务。

他把文学创作看作是社会实践,强调要根据现实的需要,从历史的视角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去推进文学创作,发挥文学在国家改革方面的作用,为实现中国和民族复兴而奋斗。

三、王充的个人经验和见解
王充认为,创作要结合自己独特的个人经验和见解。

他主张用敏锐的社会观察和对当下社会变革的洞察力来创作,诚恳真诚地表现清末民初的老百姓的困境,使读者感受到真实的人类命运和艰难地日子,以此引发觉醒。

他认为,前人手稿中写出的真情实感能够把精神世界转化为文字,与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发重大社会变革。

王充散文的特点

王充散文的特点

王充散文的特点被誉为“清朝文学经典中的瑰宝”的王充(1619年~1688年),其字当醒,号为“渊明”。

他出生于浙江温州,卒于云南屏山,世居温州三百余年,史称“温充”,是一位卓著的文学家、散文家,也是中国散文文学史上的新兴的一位伟大的作家。

王充的散文,极富朴素的农村气息,以诗文的韵文形式,表达他的情感与思想,他的文字清新脱俗,语言流畅自然,笔势优美雅致,既可以使人感到温馨的舒适,也可以使人流连忘返。

这是由于他对家乡滩涂的热情描写和对日常生活慨叹所致。

首先,王充散文以儒家思想为主流,道义观念为核心,注重教化影响力,其文字细致考究,使其文章思想深刻而深入人心,并且有较强的娓娓道来的功效,使文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使人聆听其文时有一种身心安定的感受。

其次,王充的散文多以自然为题材,以农村生活的自然景象为主题,深入描绘自然界的现象,客观地反映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既有现实性又有理想性。

这使人们在聆听了这种文学之后,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王充的特有的思想及其文字的学问性。

此外,王充文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事物的抽象性描绘,他有一种能使人联想到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也有一种浪漫且迷人的文学表达,表达出了他对生活的深情思考与积极的态度,使人们感受到一股别样的思想活力。

最后,王充的散文艺术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手法上的细腻与优美,语言质朴而清新,有声有色,韵律悠扬,旋律融洽,如此一来,让文章脍炙人口,就连读者读完文章后也有一种满足和自然的感觉,充分体现了异常完美的语言美学。

总而言之,王充散文凝练而又简练,深情而又抒情,融和传统古典美学,也携带西方现代风格,无论是文字表达,还是思想内涵都让人着迷,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文学的精粹,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因此,朝野名家无不对其散文充满敬仰,他的文字风格飘逸潇洒,犹如一缕缕的香风,令读者陶醉其间,得到内心的慰藉与安慰。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16)-王充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16)-王充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16)-王充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王充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一、王充对谶纬思想的批判1.谶纬神学的泛滥(1)东汉是谶纬神学极盛时期,刘秀在建立新的封建统治秩序之后,“宣布图谶于天下”,谁要反对就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2)谶纬神学的核心是强调天道主宰人事,君权神授,把封建统治者的一切言行措施,都看做是神的意志之体现,要求百姓无条件服从。

(3)谶纬神学的泛滥,必然要引起一些进步思想家的反对,对它展开激烈的批评。

(4)东汉初的恒谭和王充是在批评神学迷信思想过程中,对先秦儒家传统有许多重大突破,成为具有反传统精神的异端思想家。

2.王充《论衡》(1)《论衡》的中心是批判谶纬神学。

(2)王充认为真实是任何著作、包括文学作品的生命,只有真实的作品才有补于世用,才具有“真美”而非“虚美”。

他在《论衡》中突出地体现了真、善、美相结合的文艺观与美学观。

二、王充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1.提倡真实,反对虚妄(1)王充认为一切文章和著作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坚决反对荒诞不经的虚妄之作。

(2)他所说的“真实”,是指科学的真实而非艺术的真实。

(3)王充提倡的这种真实虽然和艺术真实不同,但是因为他所说的广义的书籍和文章也包括了文学作品,因此对文学创作也要求讲究这种严格地真实性,这对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对虚构、夸张有认识,也没有完全否定但是,王充并没有把这种正确的理解贯穿于对所有书籍和文章的夸张描写之中,只局限于先秦儒家的经典和其他个别著作,大部分书籍、文章中的夸张描写都被他当做“虚妄之言”加以否定了,而且不允许后人写作中运用虚构和夸张,这对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起了不好的作用。

3.增善消恶,有补世用(1)只有高度真实的文章和著作才是有益于世的,而虚妄之作是必然毫无实用价值的。

因此,他十分强调文章和著作必须要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

(2)注重文章的功用,没有受儒家教化的局限,而是突出强调了要对解决当前迫切的现实问题有积极作用,他一再说明文章写作不是为了炫耀文辞之美,而是要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

王充的士人论及其创作观

王充的士人论及其创作观

王充是明代思想家、士人、文学家,他是明代士人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士人论主张士人应该崇尚知识、求真理、追求善行,不应只求富贵和权力。

他认为士人应该有一种高尚的精神,应该深入学习各种学问,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

王充的创作观也非常高尚,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具有知识性和道德性。

他主张文学作品应该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应该有助于人们对真理和善行的追求。

他的文学作品也反映了这种观念,以高尚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创作。

王充在创作中也非常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既有美感又有思想性,所以他的作品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知识性和道德性。

他在创作中运用了很多文学手法,如比喻、排比、押韵等,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他的文学作品深入揭示了人性,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

王充的士人论和创作观对明代文学和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观点在明代乃至后世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文学批评史——汉魏六朝时期

中国文学批评史——汉魏六朝时期
周秦汉的文学批评实质是经学的批评那么周秦汉的文学批评实质是经学的批评那么魏晋六朝的文学批评已经具备文学批评的现代意魏晋六朝的文学批评已经具备文学批评的现代意第三文学批评与学术文化的关系不再第三文学批评与学术文化的关系不再是周秦汉时代文学批评依附于哲学史学是周秦汉时代文学批评依附于哲学史学经学的附庸之学而是独立于学术文化之经学的附庸之学而是独立于学术文化之外的一门新的学科而又与同时代的学术外的一门新的学科而又与同时代的学术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文学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文学批评与魏晋玄学与印度北传佛教与道批评与魏晋玄学与印度北传佛教与道教与永明声律运动等关系十分密切教与永明声律运动等关系十分密切又推动了魏晋六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发又推动了魏晋六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发第四文学批评家与文学理论批评专著的第四文学批评家与文学理论批评专著的崛起
第一节 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 ——从《礼记〃乐记》到《毛诗大序》




(三)论音乐的创作 《礼记》所论音乐是包括了诗乐舞三者的, 这也是上古诗乐的一个真实面貌。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 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 心,然后乐器从之。(《乐象》) 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 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师乙》)
第一节 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 ——从《礼记〃乐记》到《毛诗大序》


一、《礼记〃乐记》
《礼记》中的《乐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音乐美 学著作,由于诗乐关系密切,实际上也是一部重 要的文艺理论著作。关于它的作者和成书年代, 迄今未有定论。有的说是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 公孙尼子所作,有的说是汉武帝时河间献王刘德 组织一批儒生采取《周礼》和先秦诸子的乐论编 成一部《乐记》。《乐记》中的内容与荀子的 《乐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现存的《乐记》,共十一篇,同时保存在《礼记》 和《史记》中,分别题为《乐记第十九》、《乐 书第二》。内容是一样的。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文学观念:关于文学的思想和认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学观念是不同的,如文学价值观、文学本质观、文学历史观等;文艺观念:关于文艺的思想和认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往往文艺观念是不同的,如文艺价值观、文艺本质观、文艺历史观等;第二章“兴、观、群、怨”:“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而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诗歌的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曰“引譬连类”;“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而孔子所说的“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郑玄注曰“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曰“考见得失”;“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怨刺上政”;“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去推求作者的本意;“知人论世”即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以道制欲”“乐合同,礼别异”:“以道制欲”是一个哲学上的命题,也是一个美学和文艺学上的命题;从哲学上讲,是不允许人性的自由发展,抑制人的个性,只能让它按照礼义的方向发展;从文艺和美学上讲,要求文艺创作严格地以礼义为基本内容,把礼义作为审美的前提条件,不允许有越出礼义的文艺创作和审美观点;“乐合同,礼别异”是儒家关于以礼节外,以乐和内的思想;“礼别异”即用儒家的礼仪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乐合同”即用符合儒家伦理思想的诗乐作用于人心,使人们的思想感情平和中正,不生非分之想,使人们的思想感情都统一在儒家的共同原则上;“温柔敦厚”:儒家的诗教;孔颖达注曰:“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性情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曰温柔敦厚诗教也;”要求作诗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即合于“中和”的要求;第三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提出的命题,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大象无形”由此类推;这对文艺美学来说,涉及艺术形象创造的虚实结合、有无相生问题;对后世的“意境”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坐忘”“心斋”:庄子提出的命题,是对老子“涤除玄览”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原意是讲对“道”的体认,须有空明虚静的心理状态;这一理论和审美心理、艺术心理是相通的;在艺术创造或艺术欣赏时,也须空明虚静的心理状态;所以对后世影响很大,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指与物化”:庄子·达生说有一个叫倕的能工巧匠,他用手指旋转画出的图形超过了用规矩画出的图形,其原因就是“指与物化”,即手指和所画的对象达到融合为一的化境;而要“指与物化”,首先必须是“心与物化”,即物我不分的精神境界;物我不分的精神境界正是艺术创作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得意忘言”:庄子认为事物精微之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故云“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认识到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思想情感;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他提出“得意忘言”的主张,即认为语言可作为“得意”的工具,利用各种不同的语言,如比喻、象征、暗示等方法庄子·天下篇云“卮言”“重言”“寓言”,去获得“言外之意”;第四章“发愤着书”:司马迁提出的;他认为许多着作家都是由于遭遇不幸,受到社会的迫害或压制,有“道”难通,有志难申,为了表达自己的意见,抒发心中怨愤,以流传后世,才着书立说的;“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深刻揭示了文艺创作的动因问题,它是作者由于某种原因,心中的思想感情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表现;后来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是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风、雅、颂”“赋、比、兴”:毛诗序最早提出的;所谓“风、雅、颂”,毛诗序认为风,从地域上讲是属于某一个诸侯国家的;而雅,则是属于整个周王朝的;风,在内容上是以某个人的事来表现其所属国家的风尚的;雅,则是讲整个周王朝王政废兴的,不过政有小大,故有小雅大雅之别;颂,是歌颂盛德而告之神明的;“赋、比、兴”,毛诗序没有解释,但汉人有解释,郑众说:“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郑玄说:“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感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郑众从表现手法来解释,郑玄从儒家的美刺观来解释;前者侧重形式,后者侧重内容;皆可视为汉人对“赋、比、兴”的认识;“真美”:这是王充重要的美学思想;论衡·对作篇说:“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王充认为一切文章和着作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坚决反对荒诞不经的虚妄之作;王充对文学真实虽有所认识,如艺增中对诗经的虚构和夸张的正确分析,但还没有完全将科学真实和艺术真实区分开来;“发乎情,止乎礼义”:这是毛诗序对荀子“以道制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承认思想情感对诗乐发生的作用,但认为必须用儒家的“礼义”来加以规范和约束;它突出和强调了儒家思想内容,明显地反映了儒家文艺思想保守的一面,但它肯定“情”的合理性,并有“吟咏情性”一说,可视为后来陆机“缘情”说之滥觞;第五章魏晋玄学: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它所讨论的中心为“本末有无”问题,即有关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问题,也就是说关于远离“世务”和“事物”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问题;“文气”说:曹丕提出的关于文学创作与作家的气质、才性关系的理论;认为作家的气质、才性是先天的禀赋,是不可“力强而致”的,这是决定文学创作的重要因素;这一思想和传统的“有德者必有言”“文以德为主”的思想有了很大不同,对文学本质的认识更深入了,对后世严羽的“别材”“别趣”说产生了很大影响;“诗缘情”说:陆机提出的关于诗歌本质的学说;认为诗歌应该语言精美,富有文采,特别强调了诗歌抒发情感的特征,这是对先秦以来传统的“诗言志”理论的重大发展;从先秦的强调伦理道德思想,到强调情感特征,这是文学观的重大变化;“诗言志”重在表现社会思想,“诗缘情”重在表现一己悲欢之情;永明声律论:南齐永明时,由沈约、谢眺等人提出的关于诗歌语言的声音、韵律的理论;这是对诗歌语言形式美的理论总结,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在当时,是有不同看法的,如钟嵘就认为过份讲究声律,文学创作就会受到束缚,就会影响“自然英旨”的产生;南朝文笔之争:南朝时的文笔之争,是对文学与非文学的进一步认识;最早刘勰提出“有韵为文,无韵为笔”;萧统在文选序中提出选文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梁元帝萧绎在金楼子·立言中说“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至如文者,唯须绮觳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等,或从实用非实用、思维方式、语言形式等方面来区分文笔,说明这一时期人们对文学特征的认识相当深刻了;第六章原道:刘勰的文学本质观,文本于道的意思;“道”的内容,从广义的文所体现的道来说,是指宇宙万物内在的普遍自然规律,是接近于老庄所说的哲理性的自然之道的;但从狭义的人文所体现的道来说,则是指具体的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神思:刘勰关于艺术思维的理论;认为艺术思维是“神与物游”,即始终伴随着具体物象;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即始终伴随着情感;是“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即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想象;隐秀:刘勰关于文学形象的艺术特征的理论;隐,是指意象的意而言的,它是内在的、隐蔽的,是寄寓于客观物象中的作家的心意情志,故要“以复义为工”;秀,是指意象的象而言的,它是具体的、鲜明的、突出的,是针对客观物象的描绘而言的,故要“以卓绝为巧”;风骨:刘勰关于文学风格的理论;“风骨”指作家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貌在作品中的体现;具体地说,风是指作家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特征;骨是指作品中客观内容所表现的一种思想力量,是语言文辞所依附的枝干;理想的文学风格是“风清骨峻”;通变:刘勰关于文学发展的理论;认为文学发展有文学自身内部的继承与革新的原因;通,是指文学发展过程中有一些基本的创作原则是历代都必须继承的;变,是指文学创作必须随着时代和文学的发展而有新的发展与创造;两者互相联系,“变则堪久,通则不乏”;第七章直寻:这是钟嵘“不贵用事”而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认为诗歌是“吟咏情性”的,只要即景会心,直接描绘出激起诗情的景物或事情,就完成了它的使命;许文雨在诗品讲疏中说:“直寻之义,在即景会心,自然寻妙,即禅家所谓现量是也;”所谓“现量”即“直觉”的意思;认为好的作品总是作家在触景生情,情与物冥的过程中产生,形成美妙的意象,并非由苦苦思索,呕心沥血得来;这正是钟嵘所谓“即目”“所见”的意思;滋味:钟嵘论诗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中国古代一个基本审美范畴;以味论诗即以美论诗,“滋味”即审美感染力;钟嵘认为五言诗比四言诗有味,是因为“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还说玄言诗“淡乎寡味”等等,说明钟嵘认识到诗歌的形象性与“滋味”有关;他还说“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认识到刚健的内容和优美的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也是使诗歌有“滋味”的重要条件等等;建安风力:这是指建安时期诗歌创作表现出来的遒劲刚健、悲凉慷慨的时代特色;“建安风力”是钟嵘诗学思想中的时代风格理想,他认为这一时代的诗歌慷慨高昂,感情炽烈充沛,语言清新,辞采华茂,思想性和艺术性得到了较完美的统一;这和刘勰的观点基本一致,刘勰说建安文学“志深而笔长,故梗慨而多气”时序“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明诗;后来唐代的陈子昂、李白都把“建安风力”当作诗歌的时代风格理想来追求的;赋、比、兴:钟嵘在诗品序曾对“赋、比、兴”作了解释:“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相对于汉儒来说,已完全摆脱美刺教化说的影响,而是从他的“滋味”说出发来解说的;更为可贵的是,他阐述了如何“宏斯三义,酌而用之”,使诗歌有“滋味”,他认为:“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在中国文论史上,钟嵘第一次从艺术角度对“赋、比、兴”作了全新的解释;第八章兴寄:唐初陈子昂提出的诗文主张;“兴寄”既是强调作品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同时也是重视诗歌整体审美形象的表现;兴,指感兴、意兴,是诗人浮想联翩,形象思维十分活跃时的一种状态;寄,指寄托,是诗人隐含于诗歌审美意象中的现实寓意;兴象:意象:作为文艺美学概念,最早由刘勰提出:“窥意象而运斤”文心雕龙·神思,意象还是意中之象,但唐代以降,“意象”常用来指诗歌艺术形象;是指情与景、心与物、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袁行沛教授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意境:第九章“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白居易提出的关于诗文价值的主张;“救济人病”是要求诗歌能反映人民疾苦,使百姓的病痛“稍稍递进闻于上”,让最高统治者有所了解;“裨补时阙”,是要求诗歌能揭露时政的弊端,引起统治者的注意,促使他们进行必要改革;“气盛言宜”:韩愈提出的关于道德修养与文辞关系的理论;认为只要道德修养达到很高的境界,发言、着文都会适宜的;这一观点是孔子“有德者必有言”、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吾知言”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气盛言宜”说重视作者的道德人格,重视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应该肯定的,但也表现了重道轻文的倾向;“不平则鸣”:韩愈提出的关于文学创作动因的理论;认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文学创作的发生,是因为作家心中郁结着不平,心中不平则来自现实生活的不公正,因此“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这一思想是对司马迁的“发愤着书”说的继承和发展;“象外之象”:司空图提出的关于诗歌意境的理论;这种诗歌意境在有形的具体的情景描写之外,还能借象征、暗示创造一个无形的、虚幻的、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更为广阔的艺术境界;前一个有形的具体的景象是实境,后一个无形的想象的景象是虚境,即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象外之象”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较大审美空间的优秀艺术形象;“味外之旨”司空图提出的诗歌审美理论;所谓“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就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他所说的“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就是要求诗歌形象鲜明,如在目前,而又意境深远,含蓄不尽的意思;这和他的“象外之象”的理论是相辅相成的,“象外之象”就客体形象而言,“味外之旨”就主体审美而言;“象外之象”必有“味外之旨”;要获得“味外之旨”就必须使艺术形象具有“象外之象”的特征;第十章“诗穷而后工”:欧阳修提出的诗学见解;认为政治上不得志,甚至受排挤遭迫害的诗人,往往能写出好诗;这是继承韩愈的“穷苦之音易好,欢愉之辞难工”的思想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对为什么“穷而后工”作了解释,认为一是政治上处于逆境的诗人往往更能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创作出有充实内容、有深刻思想的作品;二是处于逆境的诗人有充裕的时间去潜心艺术,去创造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形式;他举例说“如唐之刘柳,无称于事业”,刘禹锡、柳宗元都是失志之人,反而成就了他们的文学;“风水相遭”说:苏洵提出的文学主张;认为文学创作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首先,认为文章是自然而然流出来的,不是有意为之,所以说“非能为文,而不能不为文也”;这一观点强调有感而发,有为而作;其次,认为文学创作以自然为美,故曰“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为文;刻镂组绣,非不文矣,而不可以论乎自然”;“诗眼”:黄庭坚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要求学习古人作品,达到融会贯通程度,然后从中得到启发,以构成自己作品的诗意和境界;换骨法是指吸取古人精彩的诗意境界而不袭辞,别创新语来表现;夺胎法则是参考古人诗意而重新加以形容,以创造新的诗意境界;这一理论从积极意义上来说,学习古人作品,吸收有益的成分,努力做到以故为新等等;从消极意义上来说,这一理论有剽窃之嫌;“夺胎换骨”“点铁成金”:范温潜溪诗眼提出的概念;“诗眼”即指句法、字法之类,也包括一篇命意之关键所在;范温说“句法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此说一出,后来“词眼”“文眼”不绝如缕;“云门三种语”:叶梦得石林诗话提出的,原是禅宗语,开以禅喻诗之先河;三种语即“随波逐浪句”“截断众流句”“函盖乾坤句”,用来说明诗歌三种不同境界:第一种语是指随物赋形、描绘生动的画工境界;第二种语是指意在言外、含蓄深远的神妙境界;第三种语是指与自然冥契的化工境界;这是由浅到深的三种不同境界,认为最高境界是“泯然皆契,无间可伺”,即浑然天成,不落痕迹的境界;第十一章别材、别趣:别材,指诗歌创作要有特别的才能,不是只靠书本学问就能写好诗的;这特别的才能如审美直觉能力、艺术想象能力等等;别趣,指诗歌有特别的趣味,不是发发议论、讲讲道理就可以成为诗歌的;这是指诗歌必须有美的形象,感发人的意志,激动人的感情,能引起人的审美趣味;别材,是针对以学问为诗而发;别趣,是针对以议论为诗而发的;妙悟:妙悟,本是佛学术语,尤为禅宗所重,指对佛法的心解和觉悟,严羽以禅喻诗,意思是凭借内在的直觉思维,从内心去感受和体验,方能墨会艺术三昧,领略其间奥秘;对诗家三昧的领会,各人有程度深浅的差别,诗歌创作实践方面也有水平高下之区分,因而悟也有“透彻之悟”和“一知半解之悟”;“第一义之悟”和“第二义之悟”的区别;盛唐气象严羽论诗以盛唐为法,在答吴景仙书中说“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可见“盛唐气象”是指盛唐诗歌“笔力雄壮”“气象浑厚”的特征;具体地说,有浑然一体的整体意象美;有韵味深长的朦胧含蓄美;有不落痕迹的自然化工美;有抑扬顿挫的诗歌格律美;自得:金王若虚提出的诗学理论;自得,首先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严羽语这是真知真识的意思;其次是真情,即王若虚所说的“如肺肝中流出”;最后是自然,王若虚说“与元气相侔”“浑然天成”等;“自得”说是针对江西诗派的流弊而发的;词要清空,不要质实:这是张炎提出的词学理论;“清空”之词,注重虚境的作用,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仿佛如“空中之音,水中之月”一般,善于启发读者联想能力,“使人神观飞越”,进入一个广阔的幻想世界之中,给人以丰富的回味余地;“质实”之词,较多在实境上下工夫,虽然具体详瞻,花团锦簇,但往往因说得太尽,描绘过细,反而缺少余味;他认为姜夔词清空,而吴文英词质实;第十二章格调:明人喜言格调,如李东阳说“诗必具眼,亦必具耳;眼主格,耳主声;”“能识其时代格调,十不失一,乃为有得”等;他所说的格调是指法度音调体制等等;前后七子也谈格调,如李梦阳提倡学习古人格调,遵循古人法式,所谓“高古者格,宛亮者调”要求诗歌做到“格古、调逸、气舒、句浑、音圆、思冲、情以发之,七者备而后诗昌也;”又说“宋人主理不主调,于是唐调亦亡;”他所说的格调,是风格是情感是形象;王世贞说“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认为格调生于才思,格调之高超在才思之深远广博,故学习古人格调,不可在形貌上模拟因袭,而要在扩大自己的才思上下工夫;本色:“本色”是明嘉靖年间王慎中、唐顺之等“唐宋派”的诗文主张;唐顺之说“近来觉得诗文一事,只是直写胸臆,如谚语所谓开口见喉咙者,使后人读之,如真见其面目,瑜瑕俱不容掩,所谓本色,此为上乘文字;”本色的含义就是“直写胸臆”,把内心的真实面目毫无遮掩的呈现出来,而且自然流出,不加雕琢;童心:李贽提出的着名学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心,是指人的绝假纯真的自然本性;“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童心是文学创作的前提和根本;童心说是针对道学家的虚伪而提出的,他认为是道学家的封建伦理道德以及与此相关的传统观念,即“闻见道理”使人失去童心,“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底;着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提倡真情反对假理,肯定人欲反对“天理”,要求恢复被封建礼教扭曲了的人的自然本性;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对封建礼教具有叛逆性的、有启蒙思想色彩的文艺主张,它反映了由政治思想上的解放而导致文艺思想上的解放;性灵:公安“三袁”提出的诗文主张;“性灵”说的含义一是“真”,提倡诗文创作必须抒写作家的性灵,表现内心的真实感情,应该是自然天性的流露,反对任何的因袭模拟,剽窃仿作;二是“变”,强调诗文“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时使之也;妍媸之质,不逐目而逐时;·······唯识时之士,为能堤其溃而通其所必变;”这实际上已涉及继承和创新的问题,认为真正的继承,不是模仿,而应当是新的创造与发展;三是“趣”,即作品要有趣味,他们所提倡的趣味是童趣,和李贽一样,具有反理学,反传统的鲜明的时代精神,是思想解放、个性自由的审美趣味;四是“奇”,袁宏道说“文章新奇,无定格式,只要发人所不能发,字法句法调法,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此真新奇也”这种新奇,就在于它不师法前人,而师法自然,凭心而出;法因于敝而成于过:这是袁宏道在雪涛阁集序中提出关于“变”的理论;他说:“夫法因于敝而成于过者也;矫六朝骈丽飣餖之习者,以流丽胜;飣餖者,固流丽之因也;然其过在轻纤,盛唐诸人以阔大矫之;已阔矣,又因阔而生莽,是故续盛唐者,以情实矫之;已实矣,又因实而生俚,是故续中唐者,以奇僻矫之;”“法因于敝而成于过”是说一种倾向发展到后来,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而为另一种矫正此种流弊的新的倾向所代替;优点发展到极点,就会产生流弊,于是必然会发生变化,而为新的特点所代替;“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因而也是符合文学创作发展规律的;这是针对当时复古主义文艺思潮而提出的理论;第十三章评点:评点是我国古代小说批评的一个重要形式或方法;其形式灵活多样,或眉批,或行间夹批,或回前评,或回后评,或总评等等;其最大特点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其作用是作者和读者的桥梁,能帮助读者充分理解作品内容与作者意图,能就作品具体内容揭示其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如李卓吾评点水浒传;吴江守法,临川尚趣:这是王骥德在曲律中对吴江派和临川派戏剧理论特点的概括;吴江派主张恪守格律,“宁协律而词不工”;临川派主张意趣,“余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前者重在演出,后者重在文学剧本;前者重法度,后者重才情;王骥德说:“临川之于吴江,故自冰碳;吴江守法,斤斤三尺,不欲令一字乖律,而毫锋殊拙;临川尚趣,直是横行,组织之工,几与天孙争巧,而屈曲聱牙,多令歌者齰舌;”事赝而理真:这是明冯梦龙关于小说构思的着名论点;是在警世通言序里提出的:“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丽其人,┄┄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这里的“事”指小说的故事情节;事真,就是要求整个故事看起来要真实,使人信服;事真,就是逼真;“理”指作品内在的逻辑;理真,指作品对现实生活合乎情理地正确反映;作品中的“事”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但只要合乎生活情理,在艺术上也是真实的,就可以达到“触性性通,导情情出”的效果;这就肯定了虚构的真实,是一种合理的创作论,提出了相当于西方文学理论所说的艺术创作必须符合“可然律”“必然律”的问题;本色当行:第十四章“摄兴观群怨于一炉”:。

浅论王充的文人精神

浅论王充的文人精神

1 、 不走进政治 。融人政治 , 被政治侵 染 , 站在政治立 场上 思考问题 , 这是政客 。 文人不应该这样 , “ 修、 齐、 治、 平” 是 中国 传统文人 的人生理想 , 读书人都想在政治上有所发 展 , 王 充也 有政 治的梦想 , 但 其一生是在政治之外徘徊 , 没有走进政 治的 核心集 团。 《 论衡 ・ 自纪》 记载王充一 生只做过一些属官。“ 在县
位 至掾 功 曹 , 在 太 守 为 列 掾 五 官 功 曹行 事 , 人 州 为从 事 ” , 掾, 在
们不明辨是非 , 盲 目相信书本 , 出现了整个社会都听从圣人 、 经 书所言 , 处于迷信 、 盲从之中 , 只有王充等人不是这样。
“ 核道实义 , 证定 是非” , 王充主张用 实际情况来判断 是非 对错。对经书、 经说 不盲从迷信 , 而是用批判 的态度进行思考 、 分析 , 强调对文献抱怀疑态度 , 用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 用事实加 以检验 。对于众 书中不实之辞 , 一一考订 , 立求对真伪 、 虚实等
汉代是 属官的通称 , 功曹为主管人事 的部 门 , 掾功曹是 管理人
事 的属官 。《 后汉 书 ・ 王充传 》 载: “ 任 郡为功曹 , 以数 谏争不合 去” 、 以此看来 , 王充担任过县郡州里人 事部门属官之职 , 因为 不 被重视而离职 ; 后来 , 做 了刺史董勤的助理 , 进行文书案卷管 理, 不久又辞职还乡。 可以说 , 王充一直没有走进政治的中心地 带。徐 复观在《 王充论考》 中称 “ 王充是矜才 负气 的乡曲之士 ” ,
明确 的规范 。 汉代经学思想盛行 , 孔子被视为圣人 , 普通人是不
[ 作者简介 ] 石慧 , 女, 湖南泸溪人 , 湖南女子学院讲师 , 研究方 向: 中国文学( 湖南长沙 , 4 1 0 0 0 4 ) 。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题

古代文论名词解释题

第一讲先秦二、名词解释题1.(孔子的)“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3.(孔子的)“尽善尽美”说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的观点,就是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孔子之所以认为《韶》乐“尽善尽美”是因为《韶》乐是舜乐,舜因为具备圣德而受禅让,符合所谓“唐虞之道”,故“尽善”;而《韶》乐又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

而《武》乐是周武王之乐,武王是用武力夺取政权的,故“未尽善”,但《武》乐也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

这种“尽善尽美”的美学观成为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

王充散文的特点

王充散文的特点

王充散文的特点王充(723-816),谥号“思祖”,汉族,汝南(今河南省项城市)人,唐朝诗人、思想家、宰相,唐代重要文学家之一。

他在文学领域特别是散文领域有杰出贡献,其名著《兰亭集序》被誉为“散文第一书”,文风清新简练,散文流畅平淡,却又具有精致深刻之美,因其传统风格而被称为“古典散文”。

一、语言简洁精练王充的散文语言简洁,格调高雅细腻,表达比喻的力度也适中,也反映了当时唐朝文化的发展地步。

他的散文中善于辞令,高明的诗句融入其中,使其更加生动,鲜明。

比如,在《兰亭集序》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表达出年年花相似,岁岁变迁,人生瞬息变迁之意。

这句散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表现出其语言简洁而又充满着深情。

二、抒发思想精神王充的散文精神,也是其一大特点,他以历史经典来表达其文章思想,渲染出时代背景和思想风貌,并以其精辟的文字表达其诗词之美,在文中流露出一种古人的思想精神,使文章充满了神韵。

比如,“濯清涟而雅歌,矫健登台而英姿”,除了表达出其散文之美外,也隐喻着唐朝文学的发展变化,其中深藏着一份深邃而俊朗的思想精神。

三、唯美之美王充的散文往往凝结了时代之美,其散文既有唯美之美又有抒情之美,他的散文中不仅有诗意的抒情,也有描写的生活细节,令人惊叹不已。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句描绘出景物的美景,隐喻着春意盎然,芳草萋萋的美丽景象,让人心旷神怡,一览无余。

四、表现式的写法王充的散文不仅在语言表达上是精致深刻,他更在表现式的写法上有着独特的造诣。

他善于在文中植入自身见解,引导读者思考,也利用材料述说,传达其文章的内容。

他的散文中,往往融入了自然环境、动物等景物,表现得令人生动活泼,充实有意境,其间意境运用的灵巧,也让读者留下一言不及的美妙感觉。

总之,王充的散文之美在于其独特的文学语言,充满着精致深刻的文学思想,唯美的抒情,以及其传统风格的表现式的写法。

在今天,王充的散文仍然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他的文学思想深入人心,直指人性,令人不自觉地受到感应,他的散文之美令一代又一代读者沉醉其中,其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充文学观之“真”、“善”、“美”探析摘要:王充是东汉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他在《论衡》一书中提出的“疾虚妄”、“务实诚”的史学思想,成为其文学批评理论的基本原则,而这些基本原则体现在王充的文学观上则表现为“真”、“善”、“美”,本文试从“真”——立真伪之平、“善”——定善恶之实、“美”——文质相称三个方面来探析王充的文学观,意在揭示其史学思想在文学观上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审美意义。

关键词:史学文学观“真”“善”“美”
王充是东汉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家,《论衡》是一部具有积极意义的朴素唯物主义著作,在中国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刘勰在《文心雕龙》受王充的《论衡》影响颇深,并将给予它很高的评价,《神思》篇将王充与司马相如、扬雄、桓谭、张衡、左思相提并论,论衡亦被称为“巨文”。

[1]他的文学观具有浓烈的史学思想,《论衡》中“文”及“文章”是孔门广义的文,不是汉人所谓词章的文,是具有史学和哲学思想的,论文的标准则在于如何经世致用,本文试从“真”——论发胸臆之立真伪之平、“善”——褒颂记载之定善恶之实、“美”——文质相称三个方面来探析王充的文学观,王充《论衡》对后世的文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一、“真”——立真伪之平
《论衡》中所讲的“文”、“文章”,含义十分广泛,是为“思想家的杂文学观念”。

[2]王充受桓谭的影响,论文主真,所作《论
衡》的主旨是求真求实,“立真伪之平”。

这个思想,他多次述说并力加证明,王充自评其《论衡》的中心思想即“可以一言蔽之,曰疾虚妄”,因此他论文偏主于质,倾向于史学思想中的真。

对于文学的真实性问题。

王充是比较早且比较明确地从“为文”的角度来强调真实、诚信的重要性。

这是针对当时思想领域,文史领域的种种虚假、荒诞、迷信的传闻和记载,提出“疾虚妄”,求“真”。

他曾说“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

故虚妄之语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

故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

[3]他论文重抒发思想的真性情之作,论发胸臆之立真伪之平,以造论著说者为高。

所谓的真性情,即作家独有的个性,质充溢其中而独显出气来,《论衡·自然篇》指出“人文”的产生和“气”有着很大关系,源于“思想家的杂文学观念”,《书解篇》和《自纪篇》又认为作为创作主体的人也是因为禀受了天地自然之“元气”才能著述文章的。

王充认为人的先天禀性由气决定。

由于个人所禀之“气”不同,作为创作主体的形体、精神以至于才性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而作为创作客体的文学就会产生差异。

这样就把创作与人所禀之“气”联系起来,提出“才性”说。

重视论说文的王充强调作者感情对创作起重大的作用,这种看法对文学创作和理论有着较大的影响。

二、“善”——定善恶之实
王充曾受到班彪的影响,所以他论文又主于善,史家的态度使
他提出史家之文应记载事实,和社会关系更为密切,他的《佚文》篇云:”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力自禁裁。

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

”又云:“谥法所以章善,即以著恶也。

加一字之谥,人犹劝惩,闻知之者,莫不自勉。

况极笔墨之力,定善恶之实,言行毕载,文以千数,传流於世,成为丹青,故可尊也。

”[3]这些可以见他的论文宗旨,强调合乎事实,重视历史的真实性,抒写真实的善恶观。

王充的《须诵》篇云:“古之帝王建鸿德者,须鸿笔之人褒颂纪载,鸿德乃彰,万世乃闻。

问说书者钦明文思以下谁所言也?曰篇家也。

篇家谁也?孔子也。

然则孔子,鸿笔之人也。

”[3]他认为史家的记载也同造论著说一样,应采用善的标准,他的《超奇》篇云:“孔子得史记以作《春秋》,及其立义创意,褒贬赏诛,不复因史记者,眇思自出于胸中也。

”[3]这反映了他求真求实求善的史学思想。

三、“美”——文质相称
“真”和“善”是文章最为本质的东西,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作为一个史学家,他更为重视,至于“美”则被王充视为枝叶,是文章的形式,不能本末倒置,但对于美,则是一个人对艺术的追求,王充对于“美”的观点,反映在他的文学观上就表现为文质相称,这样为文才相得益彰、互为补充。

儒家传统的“文质”思想是王充的文质观的理论基石,“在孔子看来,内容不可超越文辞,文辞亦不可超越内容,只有内容和文辞
的完美统一,和谐一致,才是文学创作的最佳境界。

”[4] 王充的“疾虚妄”、“务实诚”的史学理论思想以孔子的“文质”思想为前提。

即“美”以“真”、“善”为前提。

其一,王充认为“文”是外在形式,“质”是内在内容,“文”根源于“质”并为“质”服务,“文”与“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而要做到全局把握。

《超奇篇》云: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

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

实诚在胸臆,文墨着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

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

人之有文也,犹禽之有毛也。

毛有五色,皆生于体。

苟有文无实,是则五色之禽,毛妄生也。

”[3]其二,王充认为不可忽视“文”在文章中的作用,因为“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是文章中门面,虽然它根源于“质”并服务于“质”,但它的相对独立性能够对“质”产生重要的影响,没有“文”“,质”则不能被表达。

王充“疾虚妄”、“务实诚”的文学主张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思想中可谓独树一帜,本文从“真”——立真伪之平、“善”——定善恶之实、“美”——文质相称三个方面来探析王充史学思想在文学观上的理论价值和审美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顾易生,蒋凡.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王充. 论衡校释[m] . 黄晖校释. 北京:中华书局,1990.
[4]张恩普. 孔子文学批评思想新探[m]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