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理解科学、反科学和伪科学
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理解科学、反科学和伪科学(DOC)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论文《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理解科学、反科学和伪科学》时间:2016年6月15日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理解科学、反科学和伪科学摘要:科学推动社会的进步,使人类的文明得到提升,这是无法争辩的事实。
但从辩证的角度看,一切事物都会有他们的对立面存在,科学亦是如此。
反科学、伪科学就是科学的对立面。
自从科学出现的那一刻,反科学与伪科学也与此同时诞生。
本文将会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阐明它们的特征、表现与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基本对策。
这对科学的研究及发展,特别对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反科学;伪科学Abstract:Science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make the human civilization was promoted,it is impossible to argue that. But from a dialectical point of view,everything will be the opposite of their existence,scientific as well. The opposite of anti-science and pseudoscience is science. The moment since the advent of science and anti-science and pseudoscience is born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wil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s of nature,clarify their characteristics,performance and harm,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specially for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Key words:Science;Anti-science;Pseudoscience在如今的社会,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科技的负面效应逐渐突现出来,特别是核危机、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让一些人感到了担忧,甚至开始出现反对科学的思潮。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概要
自然辩证法概论知识点概要注释:标记为红色加粗字体的内容为重点内容(结合上课老师的说法月个人观点来谈的),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哦!第一讲哲学与科学一、哲学的特征:反思与批判(不同于其它学科)二、西方式的反思:存在先于本质三、科学来源于哲学⎧⎨⎩希腊时期罗马时期简答:为什么牛顿晚年研究神学?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谈:①从目的上说;研究自然是为了论证上帝的存在,所以在目的上并不冲突。
②从论据上说;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
),而现实中并不存在以上两种运动状态,只有非静止或非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必须有种外力推动才能解释现实中物体的运动状态,而这种外力就来自于“上帝之手”,从而世界上存在上帝。
四、科学对哲学的影响对上帝论的抛弃例子: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设,去掉了上帝的假设,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说,赖尔的地质渐变论等等。
1)中世纪文化、黑暗、文盲公元8世纪后期卡洛林文化复兴2)近代科学家为什么牛顿晚年研究神学?①论证上帝的存在②论证,论据(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讲自然观的演化1)自然观①万物有灵论(过程)背后的故事、论证过程②论证(生与死、万物有灵论)一、自然的变迁⑴什么是自然答:非人工的物理世界(包括生命的和非生命的)本性;本来就有的东西(自然而然)⑵从原始社会到中世纪的自然观①万物有灵人有两种状态⎧⎨⎩睡死,⎧⎨⎩相同点:躺,闭眼不同点:醒,梦,呼吸人之有灵(自然拟人化)②古希腊时期Ⅰ爱奥尼亚学派—以具体的自然物为自然界寻找确定性。
Ⅱ古希腊人一直坚持对确实性的寻求,其实就是遵循事物由具体一抽象的规律。
柏拉图:理念(idea)由概念实体简答:为什么在黑暗的中世纪时期,科学会得到很大的发展?答;在欧洲黑暗、教会横行的中世纪时期里,没有妨碍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反而推动着科学的发展,理由有三:①在中世纪,教会掌握大权,他们信奉“自然界是上帝创造的”,从而推动了教会人员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来解释上帝的伟大。
自然辩证法
1.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
科学划界问题指区分科学与伪科学及其他非科学的界限问题。
此问题由逻辑实证主义提出,其核心是科学划界标准。
关于科学划界问题大致形成以下四种观点,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批判理性主义观点、科学历史主义观点与科学实在论的多元观点。
逻辑经验主义认为有意义的命题才是科学的命题,否则便是非科学的问题。
批判理性主义者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理论或者命题具有普遍性,不可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经验证伪,因为经验总是个别的,所以他主张可被证伪的理论或者命题才是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和伪科学,非科学是有本质区别的。
可检验性是科学区别于伪科学的根本标准。
伪科学是伪装成科学形式的非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内容不具有客观真理性。
不可检验性和伪装是伪科学的基本特征。
一般的非科学是指不满足精确性和可检验性的命题问题或者理论,无法运用自然科学方法进行检验或者评价。
科学是追求真理的事业,但是我们无法把科学与非科学严格地区分为正确与错误。
所以,它是在不断地排除错误中实现的。
2. 科学是以事实为基础的,但是我们无法严格地指出从事实到理论的道路;同时我们也无法把理论严格地还原为事实。
3. 科学中存在着假想的成分,如果没有假想,我们不能设想科学的进步。
两者的区分是从知识到方法的区分,具有相对性。
(1)科学具有非常强的相对性,可检验性,可批评性,非常明显的进步性。
科学是可以通过实践加以检验的,是真实的问题。
而非科学是指一些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即不能由实践来回答的问题。
诸如鬼神、上帝、永动机等问题。
(2)当科学中存在错误时,可以通过批评来进步的,由批评性来理解科学的进步性。
而非科学不具有批评性,因而也不具有进步性。
(3)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不是永恒不变的,是相对的。
随着科学背景知识的变化和发展,一些过去被认为是非科学的问题也可能转变为科学问题。
因此,既要弄清科学同非科学的区别,又要了解两者的区别是历史的可变的。
自然辩证法-科学
科学、伪科学、非科学的概念理解,科学与宗教、艺术的关系分析1.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
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
”“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
‘科学’这个概念本身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
”“可以简单地说,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
”如何认识科学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词典、辞书对“科学”下的定义各不相同。
科学哲学著作对科学本质的讨论,不同的流派也是谁也不服谁。
因此,对“科学”这种异常复杂的事物,很难给出一个任何人都认同的定义,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理解科学。
科学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科学反映的是客观事实,那么那些莫须有的东西,即使被证明的再天衣无缝,那也仅是一种形式下的伪装,它是不可以称之为科学的。
例如永动机,人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推理,证明,试图得出一套合理的说法来解释,后来也的确是形成了一套理论,但是由于永动机本身就是无法作为客观事实存在的,这种理论很快就被推翻了,那么我们当然也就不能将其称之为科学。
第二,科学不仅仅是知识体系,而且是特殊的认识活动。
科学不单作为一个名词使用,同时,它也是一个追求科学的过程,是一种探求真理、推动知识的活动,科学认识的获得离不开科学活动,知识是探求的结果。
第三,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科学研究由最初的对于探求的热忱,个人开展的科学认知活动逐步的发展到国家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
经历了大概这样的一个阶段:个体恩主制集体性国家。
即科学是一项国家事业,是社会中的一个专业部门,是国家的战略产业。
随着科学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研究的展开,科学现今已经成为一项国际事业。
辩证法伪科学-
一我们现在面临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特殊的历史阶段,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因素。
迷信、伪科学、反科学盛行,神秘主义盛行,原因是多方面的,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心理的,不一而足。
现在我们强调弘扬科学精神,就是要用科学战胜迷信、战胜伪科学和反科学,使理性的、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从而使迷信的、消极的、不健康的思想成为不起主导作用的东西。
‘“神秘主义”一词是从拉丁文occultism(意为“隐藏或隐蔽”)派生而来的,其基本含义是指能够使人们获得更高的精神或心灵之力的领、巫术、星占学和炼金术等。
这许许多多的神秘主义对西方文明已经产生影响,而且还在继续产生影响。
神秘主义的基本信条就是世上存在着秘密的或隐藏的自然力。
能够理解并操作神秘的自然力的人,必须接受过神秘知识的教育。
经被科学界证明不属科学的东西当作科学对待,并且长期不能或者拒绝提供严格的证据。
非科学的事物大量存在,而且通常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如:魔术等,一旦有人把它们宣称为科学,则这种宣称本身也就成为一种伪科学。
伪科学是指据称是事实或得到科学支持、但实际上不符合科学方法的“知识”。
伪科学是一些虚假的“科学”或者骗局,经常借用科学名词进行装饰,但实际上与科学在本质上并无关联。
某些拥护伪科学的人纯粹是因为他们对科学或科学方法的本质有所误解;但亦有人会蓄意去杜撰、散布虚假的知识去欺骗大众,以得到金钱上或其它的利益。
有些人觉得所有伪科学都只是无害的娱乐;相反也有些人(如理查德·道金斯)则认为所有伪科学都是有害的。
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则有一句名言:“科学经常是错的,而伪科学倒有时是对的”。
迷信:专指人对事物的一种痴迷信任状态,也是迷惘地信服,盲目地相信。
“迷信”的含义更多的倾向于“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因此,理论上,人类对任何事物都可能存在着“迷信”的观念,即使是在科学领域,同样存在着“科学迷信”。
但科学与迷信、信仰或宗教有着相应的区别。
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 自然辩证法
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自然辩证法
摘要:
一、科学与伪科学的本质对立
二、科学研究的特点和目的
三、伪科学的特点和目的
四、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
正文:
科学与伪科学就其本质而言是根本对立的。
首先,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客观性、规律性和系统性是科学最基本的规定性;而伪科学本质上是披上科学外衣的假科学。
科学研究是以“求真”为目的的探究活动,它遵循着假设、求证、再假设、再求证的路径深入进行。
科学家们的心态必须是纯正的、甘于寂寞、肯于奉献、勇于进取、讲究实际又坚持真理。
相比之下,伪科学的目的是“求利”,它走的是设招、演招、吹招的道路,最怕求证,最怕检验。
此外,科学的基础是客观实实在在的、稳固的,而伪科学的起点则是纷繁复杂、五花八门。
在研究和探索过程中,科学严格遵循事实和实验证明,追求事物的客观性,而伪科学则完全无法用事实证明其正确性,却偏偏要披上科学的外衣。
总的来说,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在于其本质、目的、起点、路径和心态。
科学以客观性、规律性和系统性为基本规定,以“求真”为目的,严格遵循假设、求证的路径,态度端正、严谨;而伪科学则以“求利”为目的,起点模
糊,路径混乱,态度虚假、猥鄙。
从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的关系看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从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的关系看自然辩证法的意义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界发展变化和规律的方法论,它和科学密切相关。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方法,而自然辩证法则是对科学的理论基础的探索和发展。
从自然辩证法与科学的关系来看,自然辩证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自然辩证法对科学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以物质的全面和具体性为基本观点,要求具体研究具体问题,研究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这与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相符合的,在科学实践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观察来研究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为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为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自然辩证法对科学发现和创新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和矛盾的普遍存在,认为事物内部的相互作用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源。
科学研究中,对事物矛盾和相互作用的深入探究,能够促进科学的发展和突破。
自然辩证法提醒科学家们在研究中要关注矛盾的存在和相互作用,并通过研究和解决矛盾来推动科学发现和创新。
正是这种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促使科学家们从各个方面出发,全面深入地研究问题,从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再次,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方法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方法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提出了科学研究方法的辩证性和一元性。
科学方法的辩证性是指在研究事物时要考虑事物内部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而不是从孤立的角度,研究其中一个方面;科学方法的一元性是指在研究事物时要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的总趋势,而不是只关注表面现象。
这些辩证法提出的观点对于科学方法的改进和完善具有重要启发作用。
最后,自然辩证法对科学与人的关系进行了思考。
自然辩证法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和人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发展的,不能把自然与人划分为二元对立的关系。
这对科学的发展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科学研究应当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既要关注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也要关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生态环境。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四、论述题1、从科学划界的角度,批判伪科学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属于科学划界问题,当非科学伪装成科学时就会成为伪科学。
科学划界问题的核心是科学划界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科学与非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科学具有可观察性、可控制性、可检验性、可重复性,而可检验性是验证科学与非科学的根本标准。
可检验性首先意味着试验方法是最重要的科学方法,任何科学理论必须能够经得起实验检验; 其次,可检验性保证了科学发展观的社会承认机制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伪科学是伪装成科学的非科学,是一种违反了科学规范,违背科学精神的社会现象,其内容不具有客观真理性,其基本特征是欺骗和伪装。
伪科学是一种现代迷信,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把假的说成真的,把非科学伪装成科学以达到某种庸俗低级甚至卑鄙的目的。
我国伪科学大致有四种:江湖骗子、学术骗子、政治骗子、商业骗子。
伪科学通常与别有用心的宣传和诈骗连在一起。
因此,打击伪科学要规范学术行为、政治行为、商业行为,建立反欺诈的法律体系和监控机制。
2、通过某一具体科学技术问题说明数学建模方法以解数学应用题为例来说明五步建模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所属系统,即确定数学应用题属于什么类型的题目;(2)确定基本量及其性质,即确定题目中的变量及其各自的性质,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3)根据相关学科知识,确定基本量的关系,即分析判断写出其基本量之间的关系;(4)求解模型,即求解方程等;(5)解的分析和评价,即检验解是否符合该数学应用题的所有要求。
3、从人类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角度,论可持续发展观的意义。
当前,人类和自然界处于对立状况,随着人口急剧增长,人类的科技力量急剧增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变大,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环境危机日益严重,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大,为了减轻环境恶化,使得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我们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造成危害的发展。
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自然辩证法 论科学精神
1.什么是科学精神?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叫科学精神。
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1941年, 我国科学家竺可桢就发表《科学的方法与精神》一文,对科学精神的内涵作了精辟论述, 他认为科学精神包括以下内容:(1) 不盲从, 不附合, 依理智为归。
如遇逆之境遇, 则不屈不挠, 不畏强暴, 只问是非, 不计利害。
(2)虚怀若谷, 不武断, 不蛮横。
(3)专心一致, 实事求是, 不作无病之呻吟, 严谨毫不苟且。
2.为什么要强调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的灵魂。
科学精神能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的指引下,发扬科学精神,深化经济与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
我们不仅要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而且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建设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
科学精神作为一种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探求客观真理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诞生于科学领域,但已不局限于科学领域。
科学精神的形成和传播,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价值。
注重创新已经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价值取向,崇尚理性已成为广为认同的文化理念,追求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日益成为人类的共同追求。
在当代中国,富含科学精神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已经成为党的思想路线,成为我国人民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强大思想武器。
3.如何培养科学精神?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执着的探索精神。
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 (2)创新、改革精神。
这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
(3)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
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浅谈科学与伪科学
浅谈科学与伪科学摘要:关于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问题,从历史上看,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科学哲学家对科学进步的理解不同,因而也出现了许多划界标准。
科学与伪科学原本就是一对形影相随却又针锋相对的冤家对头,在学术的法庭上一直是争吵不休的难题。
本文拟从伪科学于当今的表现以及在伪科学批判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科学的批判态度。
关键词:科学;伪科学;区别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科技的负面效应逐渐突现出来,特别是核危机、生化武器、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让我们感到了担忧。
同时作为科学的对立科学伪科学,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如星占学、气功治病理论、国内某些大师鼓吹的辟谷养生理论等。
伪科学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最终危及到国家科学现代化的进程,危及到两个文明的建设,危及到整个社会的进步。
因此,不能任其发展因此,作为青年知识分子,我们必须对科学与伪科学有清醒的认识。
现在,我们对科学伪科学用自然辨证法的理论作个初步界定。
1.科学及其判断标准有人认为科学是“真”,科学是真理的化身,以真来规定科学的本质。
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科学的每个阶段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非科学的成分,每一时刻都伴随着谬误,尤其是在科学开始的阶段,更是如此。
例如,天文学中的“日心说”、化学中的“燃素说”,物理学中的“原子说”、生物学中的“精原论”和“卵原论”等。
因而,我们对真理与对科学的把握同样有难度,同样具有模糊性。
有人认为科学是“善”,即从科学的功能与效用方面出发,认为科学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是给人们带来利益,人们通过掌握和利用各种自然规律来为人类服务,满足自身的需求,求得自身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可是当我们沉浸在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安逸与舒适中时,我们怎能忘记原子弹给人们带来的恐惧,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克隆,三聚氰胺等食品添加剂给人造成的难以消除的伤痛?还有人认为科学的本质是“美”。
对科学、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的认识
PART THREE
实证:科学理论必须基于可观察、可测量和可重复的实验证据。
可重复验证:科学实验和观察结果必须能够被其他科学家独立地重 复和验证。
不断更新:科学理论会随着新证据的出现和新技术的出现而不断发 展和完善。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实例:一些宗教信仰或民间传说可能包含反科学的观点,例如相信魔法或神秘力 量等。
PART FOUR
定义:将未经证实或无法证实的观点、信仰或实践视为科学理论或实践。
常见表现:缺乏科学证据支持的信仰或实践,如神秘主义、占卜、信仰疗法等。
认识误区:人们往往容易被一些表面看似科学的术语或现象所迷惑,将这些非科学内容误认 为是科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正确认识科学、非科学、伪科学与 反科学,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独 立思考能力。
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需要加强科 学教育和普及,提高全社会的科学 素养和创新能力。
汇报人:XX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定义:反科学是指反对实证依据、否定科学知识、不更新的观点或行为。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特征:反科学通常缺乏科学证据支持,否定科学知识的有效性,并且不会随着科 学知识的更新而更新。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与伪科学的区别:反科学和伪科学都反对科学知识,但伪科学通常会采用一些虚 假的研究方法或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而反科学则不会。
反思。
添加标题
批判与反思的意义:对非 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的 批判与反思有助于我们更 好地认识和理解科学的本 质和方法论,从而更好地 应用科学,推动人类社会
的进步和发展。
PART FIVE
中医是否是科学——自然辩证法角度论述
中医是否是科学——自然辩证法角度论述我认为,中医不是伪科学,但也并非完美的科学。
1.科学是什么?科学的首要主旨是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对世界作出解释和预言。
科学,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一方面,它反映和揭示了客观世界的现象、本质和规律。
另一方面,科学源于实践,又指导着实践,是一个反复、发展、运动的过程。
1999年版《不列颠百科全书》“科学”条目称“科学涉及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包括追求各种普遍真理或各种基本规律的作用”;最近英国科学委员会为“科学”一词下了新定义,认为:“科学是以日常现象为基础,用系统的方法对知识的追求、对大自然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的理解。
”在谈到新定义的意义时,英国哲学家AC·格雷琳说:“因为‘科学’涵盖的领域很广,所以对它的定义也应很宽泛,需要说到自然科学的研究,也要说到社会科学的研究;需要用到‘系统’和‘现象’这样的词语2中医不是伪科学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是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几千年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
这些都体现了中医的科学性。
3.中医并非完美的科学然而,中医理论以及治疗手段和方法也有不尽科学之处。
例如中医理论草创于秦汉,有浓厚的思辨与经验色彩,笼统模糊有余,而精细准确不足。
另外,有很多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现象极其复杂,用现代科学无法解释。
中医理论存在不完美,恰是科学发展的常态。
人类认识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科学的历史,就是这种荒谬思想逐渐被排除的历史”(恩格斯语),是一个不断告别谬误、纠错的历史,是一个不断由相对走向绝对的历史。
总之,我们不能笼统的断定中医是伪科学,也要认识到中医在科学上的不足之处。
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理解科学、反科学和伪科学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论文《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理解科学、反科学和伪科学》时间:2016年6月15日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理解科学、反科学和伪科学摘要:科学推动社会的进步,使人类的文明得到提升,这是无法争辩的事实。
但从辩证的角度看,一切事物都会有他们的对立面存在,科学亦是如此。
反科学、伪科学就是科学的对立面。
自从科学出现的那一刻,反科学与伪科学也与此同时诞生。
本文将会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阐明它们的特征、表现与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基本对策。
这对科学的研究及发展,特别对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反科学;伪科学Abstract:Science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make the human civilization was promoted,it is impossible to argue that. But from a dialectical point of view,everything will be the opposite of their existence, scientific as well. The opposite of anti-science and pseudoscience is science. The moment since the advent of science and anti-science and pseudoscience is born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wil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s of nature,clarify their characteristics,performance and harm,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specially for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Key words:Science;Anti-science;Pseudoscience在如今的社会,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科技的负面效应逐渐突现出来,特别是核危机、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让一些人感到了担忧,甚至开始出现反对科学的思潮。
自然辩证法中期作业:浅谈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的关系讲解
自然辩证法中期作业 2008年 10月浅谈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的关系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大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图找出各种问题中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东西, 进而对其剖析, 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 实现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我认为开展这样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和及时的, 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指明了方向。
那么什么是科学?科学应该有它的内在的本质。
随着科学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科学已经成长为社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事业,科学的涵义主要有:1、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 2、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 3、科学是生产力; 4、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 5、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方法。
科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性质主要有:1、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2、科学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它并不依赖于特定的经济基础。
科学的本质属性有:1、客观真理性; 2、可检验性; 3、系统性; 4、主体际性。
但在现实世界中,对于有些问题, 比如中医是不是科学等问题很多人持有不同的观点, 这就产生了科学划界问题, 科学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的重要论题, 它是指区分科学与伪科学及其它非科学的界限问题。
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有个正确的认识, 否则就有可能把伪科学当成科学或把科学当成伪科学等, 科学发展就无从谈起。
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
科学在有关自然界领域的知识体系中显然是最主要、最有价值的知识体系。
判断一种观点、一个命题是否符合科学, 这是科学的问题, 因为这种判断是具有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的。
近年来 , 学术界和社会上开展了对“ 伪科学”现象的揭露批判 , 这对于弘扬科学精神 , 提高民众科学素养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然而 , 伴随着对“伪科学”的揭露批判 , 也有人将“ 非科学”等同于“伪科学”加以抨击和排斥。
真正的科学精神绝非将科学之外的事物一概加以抨击和排斥。
对科学、反科学、伪科学三者关系的梳理-自然辩证法论文-哲学论文
对科学、反科学、伪科学三者关系的梳理-自然辩证法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 科学是我们现代社会赖以发展的有力保障,科技推动社会的进步,使得人类文明提升,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但辩证的看,万事万物的存在都会产生他们的对立面,科学的对立面就是反科学、伪科学。
自从科学诞生的那天起,反科学和伪科学也就应运而生,科学注定不会轻松自由的存在,它要不断的同非科学做激烈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科学才会越发犀利,不断进步,用自身的发展来击破所有质疑。
作为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坚决反科学与伪科学,还原一个真实的科学,并以此来建设我们的国家,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科学; 伪科学; 反科学科学、反科学、伪科学这三个词应用的范围很广,但究竟它们的确切涵义如何,对此现代人可以说是非常含混的。
要辨别三者,需将它们区别开来,首先就涉及到科学的界限问题。
只有搞清了什么是科学, 那么反科学、伪科学的含义就清楚了,容易理解了。
因此,关键是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科学。
科学什么是科学?对此哲学家们早就有了汗牛充栋的鸿篇巨着。
但是对于常人每个人都对科学持有各自不同的印象。
有的人认为科学是真理的化身,也有人认为科学是追求真理的阶梯,同时也有人认为科学是少数人的霸权,更有人认为科学是毁灭人性的元凶。
中立的人可能认为科学是一柄双刃剑,在具提供好处的同时也有负面作用。
反科学什么是反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反科学历史悠久。
当科学处于原始形态时,反科学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具体表现为宗教科学人生观。
这个时期的科学家们被歧视为制造空洞预言的人。
中世纪时代,自然科学同科学家们一起被送上了绞刑架。
近代,科学的发展对生产力的促进也成为反科学的敌对对象。
进入了大科学时代,反科学带上了色彩,反科学主义者坚决主张一切与科学有关系的社会现象都应成为被研究的对象,否认科学方法可以成为提示社会运动规律的有效工具。
伪科学什么是伪科学?最简单地说当然就是真科学的反面,也就是说它和真科学是对立的。
对科学、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的认识
对科学、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的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至今,对于科学、伪科学、非科学和反科学的讨论一直未停歇,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随之产生的一些新问题也越来越多,导致了一时间内反科学与伪科学等现象也不绝于耳。
对我们来说,弄清它们的含义及相互区别对端正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学术研究及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也有积极意义。
1、科学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的和规律的知识,是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
科学是反映事实真相的学说,科学与事实真相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科学首先指对应于自然领域的知识,经扩展、引用至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社会科学。
它涵盖两方面含义:致力于揭示自然真象,而对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
科学的本质属性有:1、科学有客观具体性,即一切以客观事实的观察为基础,对象是特殊的具体物质运动,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和规律。
2、科学具有社会性,即所有的科学实践,科学理论,都是在人类社会中进行,在人类社会中接受检验,并为整个社会服务。
3、科学具有严谨性,要求得到的结论必须是正确的,认识的过程是系统而明晰的,逻辑结构严密。
4、科学具有范围局限性,任何理论的预测结果都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
5、科学具有可证伪性。
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必须回到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由于科学发展本身的条件限制,一些科学理论在当时是无法检验的,但是原则上应该具有可观测性,等到条件成熟的时候再进行实践的验证。
2、非科学非科学不是科学,但并不一定是错误的。
与科学基本特征相比,非科学的特征与其相反,或者只有一定的相似性。
一般而言,凡不满足严格意义上科学命题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条件的,统称为非科学。
非科学中的许多理论体系往往对人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推动科学事业发展和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占星术、炼金术、巫术、中医等就曾积极地推动过近代天文学、化学和医学的产生和发展;哲学、伦理学、宗教则已成为人类精神文化基石不可或缺的一环。
《浅析自然辩证法下的科学2200字》
浅析自然辩证法下的科学目录浅析自然辩证法下的科学 (1)一、什么是科学 (1)二、科学社会价值观 (2)(一)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层面反思科学 (2)三、进一步拓展研究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视野 (2)(一)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审视科学的社会价值 (2)(二)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角度审视科学的社会价值 (3)四、结论 (3)参考文献 (3)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探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了人与自然界的内在矛盾和规律。
人在马克思的自然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认为,处理人、自然和社会问题的最佳目标是“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
自然辩证法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为基础,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时防止“唯人类中心论”的陷阱,忽视自然规律,同时避免落入“自然主义”的陷阱,盲目保护自然,抑制人类的进步。
这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
科学进步促进了社会和各个领域的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世界。
一、什么是科学科学是描述自然规律的一种学科,在哲学上则是从观察自然到理解自然的过程,处于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
目前,学者们正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研究这一问题,但最终的结果是一致的。
科学是事物的一般规律。
对事物的整体看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来。
作为对自然规律和宇宙规律的总结,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中需要探索的最佳智慧。
随着对科学的理解不断进步,这就是理解自然规律的过程。
正因为如此,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可以帮助人类获得更多的方法论,从而更系统地理解自然,思考规则,反映问题,最终形成人生观。
科学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通过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进,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计算机的更新和便利性肯定地肯定了科学的重要性,但不可否认的是,科学给人类带来了无法预测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不可接受的后果。
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科学家贝尔纳呼吁人们关注“科学的总效果”。
科学是“双刃剑”。
贝尔纳先生警告说,在肯定科学技术的同时,不要忘记对人类社会的损害和危机。
自然辩证法中期作业:浅谈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中期作业2008年10月浅谈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的关系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大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图找出各种问题中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东西,进而对其剖析,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实现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我认为开展这样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和及时的,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指明了方向。
那么什么是科学?科学应该有它的内在的本质。
随着科学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科学已经成长为社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事业,科学的涵义主要有:1、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2、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3、科学是生产力;4、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5、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方法。
科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性质主要有:1、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2、科学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并不依赖于特定的经济基础。
科学的本质属性有:1、客观真理性;2、可检验性;3、系统性;4、主体际性。
但在现实世界中,对于有些问题,比如中医是不是科学等问题很多人持有不同的观点,这就产生了科学划界问题,科学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的重要论题,它是指区分科学与伪科学及其它非科学的界限问题。
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有个正确的认识,否则就有可能把伪科学当成科学或把科学当成伪科学等,科学发展就无从谈起。
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一下我的看法。
科学在有关自然界领域的知识体系中显然是最主要、最有价值的知识体系。
判断一种观点、一个命题是否符合科学,这是科学的问题,因为这种判断是具有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的。
近年来, 学术界和社会上开展了对“伪科学”现象的揭露批判, 这对于弘扬科学精神, 提高民众科学素养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然而, 伴随着对“伪科学”的揭露批判, 也有人将“非科学”等同于“伪科学”加以抨击和排斥。
真正的科学精神绝非将科学之外的事物一概加以抨击和排斥。
以科学的态度辨析“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的区别, 对于科学精神的普及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浅谈中医的科学性
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浅谈中医的科学性近年来有许多人对中医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有人写文章批判中医的科学性,有人在网上发起告别中医的征集签名。
究其原因,是由于一些人没有真正弄清中医的科学性,还有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着“老中医”、“祖传中医”的虚假口号,利用人们对中医了解不深的漏洞,使用中医行骗,这严重损害了中医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以致于歪曲了人们对中医的看法。
但给中医贴上伪科学的标签是不合理的,因为中西医的哲学基础是异质性的,而且科学的评价标准理应是非绝对唯一性的。
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中医的探索角度和其在治疗疾病中所起到的医学价值。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是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在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依据,具有朴素的系统论、控制论,分形论和信息论内容。
如今很多人喜欢利用西医学的标准去评价中医,当中医很多理论无法用西医学的观念去解释和理解时,他们便对中医产生质疑,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
比如当前流行的观点认为脏腑理论不科学,因为脏腑找不到现实的实体结构作为对应。
而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则是按照一个个有形的实体单位来追溯它的功能,但是每一个实体结构单位真的能独立完成它所谓的功能吗,如胃的功能是消化食物,但仅靠胃能消化食物吗,当然不能,它必须依赖内分泌、神经等等其它机制的协助。
由此推而广之,其实人体任何功能的完成都不可能靠某一个独立的形体结构单位来实现,而是依赖一个统一的机制来完成。
而中医脏腑理论中心、肝、脾、肺、肾实质上是人体五个大的功能系统,它们超越了单一的形体结构单位,是多个形体结构单位相互协作的结果。
勿容置疑,每个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不同的时代和科技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事物即使是为同一目的服务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不同的事物,同样把一个事物的衡量标准用于去衡量另一事物也是不合理的。
浅谈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之界定
浅谈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之界定摘要:近些年科学与非科学之间如火如荼的讨论中,科学指的是什么并不十分清楚,而且常常将非科学与伪科学混为一谈。
本文从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的概念、特点及异同出发,利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了三者的界定。
关键词: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界定引言近几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揭示自然界客观规律方面和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举世公认。
在价值判断上,已把科学作为真理、先进、文明、正确的代名词。
因此,迷信科学、崇拜科学的唯科学思想也应运而生。
持此论者不考虑非科学领域的特殊性以及在这些领域应用自然科学的概念和方法的条件限制,偏激地认为科学对人类是最权威的、最严密的、最有益的。
在他们看来,既然科学是最有价值的,那么,就可以推导出只有科学方法才是具有普遍效力的,既而推出,凡是不能放到科学方法的手术台上解剖的事物、现象和领域就是应该批判和改造的。
正是受这种荒谬的思维逻辑的影响,才使传统文化的一些领域,典型的如中医,被扣上“伪科学”的帽子!在学习了《自然辩证法》这门课后,我对科学的认识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查阅相关文献后,经过认真的反思,现对科学、非科学及伪科学的界定做一个浅显的探讨。
1 科学关于“什么是科学”的问题,不仅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还涉及伪科学和非科学的问题,以及大科学的难题。
若要给科学以严格而准确的定义,或正确回答并界定上述问题,需对现代科学哲学的主要观点,作些必要的介绍、说明及评判。
首先,科学是一种认识世界的工具。
同样用以认识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科学只是其中被事实证明为有效的一种。
其次,科学有一套完整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再次,科学的不一定必然正确,不科学的也不一定必然不正确。
但是科学追求正确,而且用科学的方法探求的结论接近正确的可能性要比非科学方法要大得多。
另外,科学=逻辑+实证。
逻辑用以概测其可能性,而实证用以确定结论。
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就是这个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论文《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理解科学、反科学和伪科学》时间:2016年6月15日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理解科学、反科学和伪科学摘要:科学推动社会的进步,使人类的文明得到提升,这是无法争辩的事实。
但从辩证的角度看,一切事物都会有他们的对立面存在,科学亦是如此。
反科学、伪科学就是科学的对立面。
自从科学出现的那一刻,反科学与伪科学也与此同时诞生。
本文将会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阐明它们的特征、表现与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基本对策。
这对科学的研究及发展,特别对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反科学;伪科学Abstract:Science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make the human civilization was promoted,it is impossible to argue that. But from a dialectical point of view,everything will be the opposite of their existence,scientific as well. The opposite of anti-science and pseudoscience is science. The moment since the advent of science and anti-science and pseudoscience is born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wil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ics of nature,clarify their characteristics,performance and harm,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specially for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Key words:Science;Anti-science;Pseudoscience在如今的社会,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科技的负面效应逐渐突现出来,特别是核危机、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让一些人感到了担忧,甚至开始出现反对科学的思潮。
这些反科学主义者一味低毁科学,否定科学的一切价值,指责几乎所有的那些重视和倡导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观点,并以一种完全否定的立场和态度批判这些观点,同时,还存在着另外一种伪科学,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如星占学、气功治病理论、国内某些道士的鼓吹的辟谷养生理论等。
反科学与伪科学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最终危及到国家科学现代化的进程,危及到两个文明的建设,危及到整个社会的进步。
因此,不能任其发展。
作为青年知识分子,我们必须对科学,反科学与伪科学有着清醒的认识。
科学、反科学、伪科学这三个词应用的范围很广,但究竟它们的确切涵义如何,对此现代人可以说是非常含混的。
要辨别三者,需将它们区别开来,首先就涉及到科学的界限问题。
只有搞清了什么是科学 , 那么反科学、伪科学的含义就清楚了,容易理解了。
一、科学什么是科学?有的人认为科学是真理的化身,也有人认为科学是追求真理的阶梯,同时也有人认为科学是少数人的霸权,更有人认为科学是毁灭人性的元凶。
辞海对科学的解释是:“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人类实践经验的结晶”。
英文“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其原意是“知识”、“学问”的意思,这是“科学”一词最基本也最简单的含义。
广义上来讲,科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具有以下的五个基本特征:第一,客观具体性。
即一切以客观事实的观察为基础,对象是特殊的具体物质运动,反映的是客观事实和规律。
第二,社会性。
即所有的科学实践,科学理论,都是在人类社会中进行,在人类社会中接受检验,并为整个社会服务。
讲科学,首先不能脱离社会。
第三,严谨性。
要求得到的结论必须是正确的,认识的过程是系统而明晰的,逻辑结构严密,理论体系内部能够自洽,前后联系,能够自圆其说,不相矛盾。
第四,范围局限性。
也就是说任何具体的科学理论都有适用的范围,任何理论的预测结果都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
第五,可证伪性。
这是来自卡尔.波普尔的观点,是区别科学与非科学一个重要标志。
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也必须回到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由于科学发展本身的条件限制,一些科学理论在当时是无法检验的,但是原则上应该具有可观测性,等到条件成熟的时候再进行实践的验证。
二、反科学反科学,顾名思义,就是反对科学,就是站在科学的反面,对科学尚未达到的目标深感失望,把现代技术的所有副作用都归咎于科学。
主张丢弃科学,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应用等方面,他们抓住科学产生的某些恶果或者无能为力,理直气壮地批判科学。
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科学家必须时刻对科学产生的社会后果进行反思,而对科学的反省也是保证科学不至偏离人类文明进步轨道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反科学的实质是反对现实主义的世界观,目的是否定科学的价值,它不同于对科学的反省。
现代反科学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现形式:l、以宗教、迷信期刊为媒体的反科学。
这种反科学一般用反科学的言论对科学进行低毁,对公众的迷惑性强,蛊惑群众,混淆视听,其危害很大。
2、以阶级斗争、政治手段作屏障的反科学。
在反科学泛滥的时候,从理性角度捍卫科学常常毫无用处,因为对科学的反对不受理性的支配。
以政治为目的的反科学根本不受理性的支配,一心为政府或个人利益服务。
3、以“科学”面目出现的弄虚作假的反科学。
科学家的道德问题现在己经引起社会普遍的关注。
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在于科学家弄虚作假,而且在于因优秀的工作取得科学家称号的人滥用科学家的名义来行骗。
4、来自公众的反科学运动。
科学技术的无限制的应用,暴露出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导致了大规模的公众反科学运动。
公众的反科学运动具有极大的盲目性。
他们由于不了解科学的本质,不了解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概念、科学的能力和科学的前途,极易受到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酿成社会的反科学运动。
反科学的三大主要特征有:1、含义的模糊性。
也就是说,它的反对目标或对象难以准确定位。
这种模糊性是由两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是科学术语本身的模糊性导致反科学含义的模糊性;二是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反对靶子有别,或者攻击的要害有异。
2、成员的庞杂性。
其中既有普通大众,也有学界精英,而且他们意趣多端,政治和价值取向不尽相同,甚至截然对立的政治派别也会心照不宣,在反科学的旗帜下有意或无意地结为“神圣同盟”。
与科学自身的复杂性相对应,科学的反对者们也是来自不同的立场和方面,具有几乎同样复杂的构成;来自不同立场、不同方面的反对者往往通过反对科学的某一方面进而反对科学自身。
3、本质上的反文化性。
这里的反文化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科学(即使它的萌芽状态)作为一种异于传统文化的新兴文化,在某些方面往往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从而受到固守旧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排斥和反对;二是一些人群或出于对主流文化的不满,或在现实文化出现危机之时,把科学当作替罪羊或“从犯”加以反对。
前者在近代似乎表现得比较明显,后者在现代和后现代也许更为突出。
反科学的危害是巨大的,特别是现代社会依赖科学,人们信仰科学,反科学必然把人们引向歧途,走向科学的反面。
反科学肆意而为,摧残科学本身,败坏社会风气,助长迷信泛滥,使社会失去活力,严重影响到国家科学研究的进程,阻碍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步伐,对社会和人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对整个人类的进步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伪科学伪科学,最简单地说当然就是真科学的反面,也就是说它和真科学是对立的。
概括地说,就是打着科学的旗号从事种种反科学的事。
它的最大特征是违背科学规律,拒绝科学的基础实验,无视理论逻辑的自圆其说;它的核心是冒充和欺骗;主要目标是贪图暴利。
在一定意义上,伪科学也是一种反科学。
伪科学往往抓住科学的一些弱点大做文章,它一般出现在以下四种场合:(1)在科学暂时还无能为力的地方(如灾害和死亡),它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2)在科学探索感到困难的地方(如生命、生命的起源),它以新学说的创立者出现;(3)在具有随机性的复杂系统、因果关系不确定的地方,它以预测未来的大师身份出现;(4)在人们渴望健康和幸福的地方,它以神奇药物和神奇食物的提供者出现。
伪科学主要有以下表现:(1)打着科学的旗号,用现代科学的名词术语来包装自己,利用人们对科学的信赖和崇拜,以及一部分人对相关科学知识的匮乏,利用科学之名,来行反科学之实。
(2)伪科学为了更具有欺骗性,直接与新兴的高科技对话。
(3)伪科学常常利用教授、专家、权威人士为其大造舆论,迷惑大众,增加自己的可信度。
(4)伪科学当前已不仅是一种违反科学本质的学说,而且还日益发展成为一项卓有成效的“伪科学产业”,其目的依然是谋取经济利益。
伪科学为什么会如此猖獗?归结有以下几点原因:(一)社会压力给大众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二)普通人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三)“领导效用”、“专家效应”更助长、保护了伪科学;(四)媒体在舆论宣传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伪科学是科学的死敌,它对社会的危害十分严重。
伪科学对社会主要有以下危害:第一,伪科学冒充科学,与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争夺极为有限的科技投入,威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伪科学使许多人相信迷信甚至巫术,有病不求医,无病瞎吃药,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第三,伪科学宣传混淆视听,故意模糊真与假、理性与非理性等界限,干扰正常的新闻舆论宣传和文化教育;第四,伪科学与科学争夺社会主义文化阵地,打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号不断“发扬光大”,具有极强的欺骗性,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基本对策以上对科学,反科学与伪科学三个概念的简单阐述告诉我们,如何正确的对待科学,科学在一定时期必然具有其内在的局限性,而反科学,伪科学正是利用科学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局限性,大肆宣扬。
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花样翻新的反科学、伪科学现象进行斗争将成为科学的永恒主题。
对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四点基本对策:一、要加强科学普及或科学传播,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宣传正确的科学方法,从理论上澄清一些错误认识;二、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弘扬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三、要重视科技的负面影响,防范于未然,同时加强科学教育,严防科学界的越轨行为,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举;四、要警惕反科学运动同伪科学邪教的联盟,坚持科学的基本原则,与时俱进,及时对科学修正调整、革故鼎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