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高中新课标数学课程大纲

高中新课标数学课程大纲

高中新课标数学课程大纲高中新课标数学课程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其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本课程大纲涵盖了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一、课程目标1.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培养数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解释现实世界。

4.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课程内容1. 必修课程- 数学基础:包括代数、几何、三角学、概率与统计等基础知识。

- 数学应用:涉及函数、方程、不等式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和创新思维能力。

2. 选修课程- 高级代数:深入探讨代数结构、群论、环论等高级数学概念。

- 高级几何:研究欧几里得几何、非欧几里得几何和拓扑学等。

- 微积分:介绍极限、导数、积分等微积分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 概率与统计:学习概率论、统计学原理及其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 离散数学:包括组合数学、图论、逻辑学等离散结构的研究。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

2. 结合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平台丰富教学资源。

3. 通过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定期组织数学竞赛和数学节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评价方式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包括作业、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和课程设计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4. 同伴评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相互评价能力。

五、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材,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 教辅资料:提供丰富的教辅资料,包括习题集、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等。

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5篇)

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5篇)

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5篇)第一篇: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学数学要对整个数学知识点的脉络有清晰的掌握,就是心中要有一个发展的数学框架。

把每单元前的单元介绍看看,注意后几行,一般都是重点。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1一、集合、简易逻辑(14课时,8个)1.集合;2.子集;3.补集;4.交集;5.并集;6.逻辑连结词;7.四种命题;8.充要条件.二、函数(30课时,12个)1.映射;2.函数;3.函数的单调性;4.反函数;5.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6.指数概念的扩充;7.有理指数幂的运算;8.指数函数;9.对数;10.对数的运算性质;11.对数函数.12.函数的应用举例.三、数列(12课时,5个)1.数列;2.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4.等比数列及其通顶公式;5.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四、三角函数(46课时17个)1.角的概念的推广;2.弧度制;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4,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7.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8.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9.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0.周期函数;11.函数的奇偶性;12.函数的图象;13.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4.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15.正弦定理;16余弦定理;17斜三角形解法举例.五、平面向量(12课时,8个)1.向量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3.实数与向量的积;4.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5.线段的定比分点;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7.平面两点间的距离;8.平移.六、不等式(22课时,5个)1.不等式;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证明;4.不等式的解法;5.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七、直线和圆的方程(22课时,12个)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3.直线方程的一般式;4.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5.两条直线的交角;6.点到直线的距离;7.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8.简单线性规划问题.9.曲线与方程的概念;10.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11.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12.圆的参数方程.八、圆锥曲线(18课时,7个)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3.椭圆的参数方程;4.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5.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6.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7.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九、(B)直线、平面、简单何体(36课时,28个)1.平面及基本性质;2.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3.平面直线;4.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与性质;6.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7.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8.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9.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10.空间向量的数量积;11.直线的方向向量;1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3.异面直线的公垂线;14异面直线的距离;1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16.平面的法向量;17.点到平面的距离;18.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19.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20.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21.平行平面间的距离;22.二面角及其平面角;23.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24.多面体;25.棱柱;26.棱锥;27.正多面体;28.球.十、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8课时,8个)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2.排列;3.排列数公式’4.组合;5.组合数公式;6.组合数的两个性质;7.二项式定理;8.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十一、概率(12课时,5个)1.随机事件的概率;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3.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4.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5.独立重复试验.选修Ⅱ(24个)十二、概率与统计(14课时,6个)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3.抽样方法;4.总体分布的估计;5.正态分布;6.线性回归.十三、极限(12课时,6个)1.数学归纳法;2.数学归纳法应用举例;3.数列的极限;4.函数的极限;5.极限的四则运算;6.函数的连续性.十四、导数(18课时,8个)1.导数的概念;2.导数的几何意义;3.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4.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5.复合函数的导数;6.基本导数公式;7.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8函数的值和最小值.十五、复数(4课时,4个)1.复数的概念;2.复数的加法和减法;3.复数的乘法和除法答案补充高中数学有130个知识点,从前一份试卷要考查90个知识点,覆盖率达70%左右,而且把这一项作为衡量试卷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这一传统近年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关注思维,突出能力,重视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考查.现在的我们学数学比前人幸福啊!相信对你的学习会有帮助的,祝你成功!答案补充一试全国高中数x的一试竞赛大纲,完全按照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即高考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和方法,在方法的要求上略有提高,其中概率和微积分初步不考。

最新教师版整理全面《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教学提纲

最新教师版整理全面《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教学提纲

1、几种幂函数的图象:
截面之间的部分,这样的多面体叫做棱台。
把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中心投影,
中心投影的投影线交于一点; 把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的投影叫平行投影, 平行投影的投影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 4 个系列: 系列 1:由 2 个模块组成。 选修 1— 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 1— 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
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 2:由 3 个模块组成。 选修 2— 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 2— 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
2.重难点及考点: 重点:线,立体几何,导数 难点: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⑴集合与简易逻辑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易逻 辑、充要条件 ⑵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 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数函数、函数的应 用 ⑶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 列、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 ⑷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 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的应用 ⑸平面向量:有关概念与初等运算、坐标运算、 数量积及其应用 ⑹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 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不等式的应用 ⑺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 置关系、线性规划、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⑻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 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 ⑼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空间直线、直线 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棱柱、棱锥、球、空间向量
教师版整理全面《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师版高中数学必修 +选修知识点归纳 引言

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

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

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高中数学作为学生整个中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对于将要走向社会的学生来说,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求具备较高的数学基础,还要求学生在数学研究方法、思维方式、解题技能、分析问题等方面具备更高层次的能力。

以下为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一、函数与极限1.函数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式函数的分类常见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函数性质的研究方法2.极限极限的概念极限的性质与判断方法常用极限和极限性质的证明极限运算法则二、导数与微分1.导数导数的概念与求法导数的性质与应用常用函数导数的求导法则2.微分微分的概念及性质微分形式化的使用应用微分解决实际问题三、不等式1.基本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三角函数不等式的解法2.常用不等式Cauchy-Schwarz不等式伯努利不等式AM-GM不等式Jensen不等式四、解析几何1.平面解析几何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和圆的方程两条直线和两个圆的位置关系点,直线与圆的距离2.空间解析几何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曲线,曲面的方程两个曲面和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点,直线与曲面的位置关系五、概率统计1.基本概念随机事件,随机变量,概率,样本空间和事件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2.常用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一元随机变量和二元随机变量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以上为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内容包含了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不等式,解析几何,概率统计。

在实际学习中,这些知识点不可以孤立地存在,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和相互作用,因此进行综合组织和综合应用是正确的选择。

高中新课标数学教学大纲

高中新课标数学教学大纲

高中新课标数学教学大纲高中新课标数学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大纲内容涵盖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以下是大纲的主要内容:1. 数学基础知识- 数与式:包括实数、复数、代数式、方程与不等式等。

- 函数:涵盖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以及函数的应用。

- 几何:包括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

- 概率与统计:介绍概率论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

2. 数学基本技能- 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准确、快速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

- 推理能力:通过逻辑推理训练,提高学生的推理和证明能力。

- 解题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形结合:通过图形和数量的结合,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 转化思想:教授学生如何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来解决。

- 分类讨论: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情况对问题进行分类讨论的能力。

4. 数学应用-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购物、理财等。

- 科学技术中的数学:介绍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领域的应用。

- 信息技术中的数学:探讨数学在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应用。

5. 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来学习数学。

-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 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中期末考试等。

6. 课程资源和教学建议- 教材和辅助材料:推荐使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材,并提供丰富的辅助学习材料。

- 教学建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新课标数学教学大纲强调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通过这一大纲的实施,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是国内一线的数学教材,其教学内容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在学习过程中为高中学生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学习平台。

下面是对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的概要提纲,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 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 1. 集合论概念与运算 2. 映射
与函数 3. 数列与极限
二. 解析几何 1.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 2. 空间向量的基
本概念 3.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
三. 线性代数 1. 矩阵与矩阵运算 2. 行列式及其性质 3.
矩阵特征及其应用
四. 微积分 1. 函数基本概念 2. 导数及其应用 3. 积分
及其应用
五. 三角函数 1. 三角函数及其性质 2. 三角函数的图像
与解析式 3. 三角函数的应用
六. 数学分析 1. 极值与最值 2. 微分学基本定理 3. 积
分学基本定理
七. 微分方程 1. 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2. 常微分方程的解
析式 3. 微分方程的应用
总之,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涵盖了集合论、解析几何、线性代数、微积分等几个方面,覆盖了大部分高中数学的内容。

通过系统的学习,高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常用的数学工具和方法,而且还能够培养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考研或找工作等方面都非常有帮助。

高中数学教案提纲范文模板

高中数学教案提纲范文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概念、定理、公式等。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公式。

-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 复杂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 对概念、公式等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导入做好铺垫。

-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 结合具体实例,讲解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公式。

- 通过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知识点。

-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解题思路。

3.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

-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练习巩固- 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指导学生解题,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与反思-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合作交流能力、解题思路等。

-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 检查学生的课后练习题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 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反馈和指导。

3. 定期测试评价:- 定期组织数学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 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教学参考书。

2. 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

3. 实物教具、图片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24年高中数学方法与思想课程大纲

2024年高中数学方法与思想课程大纲

2024年高中数学方法与思想课程大纲【2024年高中数学方法与思想课程大纲】一、课程目标与重点数学方法与思想课程旨在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 发展数学思维和科学思维,培养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结论的能力;3.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数学工具和方法的能力;4. 了解数学的历史、文化和应用领域,培养数学的兴趣和创造力;5.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有:1. 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思维;2. 强调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学思维与方法a) 数学推理与证明b) 数学模型与建模c) 数学运算与计算2. 几何与图形a) 几何变换b) 图形的性质与判断c) 平面几何与空间几何3. 代数与函数a) 代数式与方程b) 函数与方程组c) 不等式与应用4. 概率与统计a) 事件与概率b)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c) 统计指标与推断基于以上内容,本课程将按照以下教学安排进行:1. 阶段性复习与小测验:每学期开始时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的回顾与检测,以巩固学生的基础。

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反馈和帮助。

2.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逐章节地进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课堂上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举例、讨论、实际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3. 解题思路与方法的培养:通过例题和习题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结论的能力。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灵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4. 实践与应用的拓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探究、实际问题解决等方式,培养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完整版(最新)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完整版(最新)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完整版(最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完整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完整版)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高中数学课程目标是建立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的探索和创造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1.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与代数、几何与三角、概率统计、离散数学等内容。

基本技能:包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2.数学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数学抽象思维:包括数学概念、公式、方法和理论的概括、分析和综合,以及通过数学模型来理解现实世界的能力。

数学推理能力:包括逻辑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以得出合理的结论。

3.综合素养数学建模:能够用数学的思维和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解释观察到的数学现象。

问题解决:能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以及评估和优化解决方案。

数据分析:能够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根据数据进行决策。

创新思维:能够应用数学知识,发挥创新思维,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想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第二部分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1.数学必修课程包括四个模块:数与代数、几何与三角、概率统计、离散数学。

2.每个模块的学习时间为一年,每个模块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如下:数与代数:学习数的概念、运算性质、代数方程和不等式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几何与三角:学习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几何证明等。

概率统计:学习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抽样分析、概率分布、回归分析等。

离散数学:学习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图论等。

3.学生需要修满必修课程的4个模块,共计2个学分。

4.必修课程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选修课程1.选修课程包括多个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

高中数学教案提纲模板

高中数学教案提纲模板

高中数学教案提纲模板教案主题:(课时编号、课题名称、主要内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过程安排:
1.导入(5分钟)
...
2.讲授与引导(30分钟)
...
3.练习与讨论(20分钟)
...
4.拓展延伸(15分钟)
...
四、教学评价:
(1)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2)评价方式:以课堂练习、作业等形式进行评价;
(3)评价依据: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
(1)教学反思:对此次教学做出总结,查找不足,改进教学方法;(2)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反思,总结解题方法。

教案撰写人:(姓名)教学时间:(日期)。

人教版高中数学最新教材内容提纲

人教版高中数学最新教材内容提纲

必修一第一章信使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1.3集合的基本运算1.2函数及其表示1.2.1 函数的概念1.2.2函数的表示法1.3 函数的基本性质1.3.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3.2奇偶性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2.1指数函数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2对数函数2.2.1对数与对数运算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2.3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3.2.1 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3.2.2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必修二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3.1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3.2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1 平面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2.1.3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4 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2.2.3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2.2.4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2.3.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2.3.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1.1 倾斜角与斜率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3.2直线的方程3.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3.3.1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3.3.2 两点间的距离3.3.3 点到直线的距离3.3.4 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第四章圆与方程4.1 圆的方程4.1.1 圆的标准方程4.1.2 圆的一般方程4.2直线、圆的位置关系4.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4.2.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4.2.3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4.3 空间直角坐标系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1.1 算法的概念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1.2基本算法语句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1.2.2 条件语句1.2.3循环语句1.3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 随机抽样2.1.1 简单随机抽样2.1.2 系统抽样2.1.3 分层抽样2.2用样本估计总体2.2.1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2.2.2 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3.1.1 随机事件的概率3.1.2概率的意义3.1.3概率的基本性质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 函数y=Asin的图象1.5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3/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3/1.1.1 正弦定理15/课后习题全解17/1.1.2 余弦定理28/课后习题全解32/1.2 应用举例43/课后习题全解50/1.3 实习作业54/章末总结提高60/章末习题全解第二章数列68/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80/课后习题全解85/2.2 等差数列97/课后习题全解101/2.3 等差数列的前z项和117/课后习题全解124/2.4 等比数列144/课后习题全解150/2.5 等比数列的前月项和166/课后习题全解172/章末总结提高187/章末习题全解第三章不等式197/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210/课后习题全解213/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228/课后习题全解234/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248/课后习题全解256/3.4 基本不等式272/课后习题全解278/章末总结提高286/章末习题全解。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标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的制定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本大纲包括数学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学概念、法则、定理等。

选修课程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更深入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思想、方法、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要求如下:1、必修课程:掌握高中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定理等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2、选修课程: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数学思想、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建议与实施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法则、定理等基本数学知识。

2、强调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不应只停留在知识传授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可以开展分层教学,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难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强化实践应用:数学教学应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5、注重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评价建议与实施1、注重综合评价:评价不应只学生的考试成绩,应综合考虑学生的数学素养、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表现。

2、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强化评价的反馈作用:评价结果应向学生及时反馈,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最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最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最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是教育部为了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的需求、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而制定的,可以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最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学生必须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比如整数、分数、小数、代数、函数等。

(二)使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不仅仅是纯粹的理论,更是实际问题的解决工具。

学生应该能够使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培养数学思维方式。

数学思维与普通思维不同,有其独特性和特殊规律性。

学生应该掌握科学的数学思维方式,以此来提高数学素养。

(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数学的学习除了听讲和思维训练外,也需要实践操作。

学生应该能够灵活、熟练地使用各种数学工具解决问题。

二、课程设置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共分为三个部分:必修部分、选修部分和拓展部分。

(一)必修部分包括基础数学和高级数学两个部分。

其中,基础数学旨在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打好数学基础;高级数学涵盖了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函数及其应用、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等重点难点内容。

(二)选修部分分为普通选修和课程拓展两个方面。

普通选修包括数学建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其目的是扩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课程拓展包括数学史、数学思想、数学竞赛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殊能力。

三、教学方法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特长,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包括:(一)启发性教学法。

启发性教学法强调提问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探究、发现、掌握知识。

(二)探究式学习法。

探究式学习法是通过让学生独立探索、发现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办法,收集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实现知识的积累。

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

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

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1. 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指导高中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涵盖了高中数学的各个领域和重要知识点,并提供了一套简洁而清晰的教学策略。

2.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 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和概念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 教学内容3.1 数学基础知识- 数的性质和运算- 代数与函数- 几何与图形- 概率与统计- 质数与因数分解- 方程与不等式3.2 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探索与发现- 建模与应用- 推理与证明- 分析与解决问题3.3 数学技能培养- 计算技巧和口算能力- 运算规则和方法- 使用工具和技术解决问题- 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 推理和证明技巧4. 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

- 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提供数学实践的机会。

- 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促进他们的数学思维发展。

- 结合实际问题和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 使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 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5. 教学评估- 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方式,包括作业、小测验、项目作品等。

- 注重对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估。

-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活动,以检验他们的数学能力。

- 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

6. 教学资源- 教材:选择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材,包括课本和参考书。

- 多媒体资源:利用电子教学资源、图表和动画等辅助教学。

- 实验设备:提供实验器材和工具,开展数学实验和观察。

7. 教师角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 组织和管理课堂,确保教学秩序。

- 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 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知识和方法。

8. 学生角色-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详细内容和指导。

该教学大纲是为了帮助教师们在高中阶段有效地教授数学课程而制定的。

教学目标1. 建立数学基本概念和数学思维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和证明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数学运算和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5. 培养学生的数学沟通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高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2. 数列与数列的运算3. 函数与函数的运算4. 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5. 平面解析几何6. 空间解析几何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8. 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运算9. 数学建模与实际问题教学方法1. 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强调探究性研究和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3. 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授、练、讨论和实验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鼓励学生多方位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评价方法1. 经常性的课堂测验,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的考察,以评估学生的独立研究和合作能力。

3. 项目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评估,以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4. 定期考试,以评估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总结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指导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我们可以为他们的数学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

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

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1. 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目标通过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培养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教学内容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必修课程- 集合与函数概念- 函数、导数与极限- 平面解析几何- 概率与统计- 数列- 数学归纳法- 线性方程组与线性规划- 数学建模3.2 选修课程- 立体几何- 解析几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常微分方程- 复数- 数学史- 数学应用4. 教学方法4.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讨论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2 情境教学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典型数学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

4.4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开展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平时作业- 课堂表现- 考试成绩- 实践操作- 创新能力6. 教学资源- 教材:采用国家教育部审定的高中数学教材;- 辅助教材:各类教辅资料、数学杂志、数学网站等;-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等;-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获取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

7. 教学时间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的教学时间根据各学校的教学安排而定,通常为一个学年以上。

8. 教学大纲的实施与监督- 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校应加强对教学大纲实施的监督,确保教学质量;- 教育部门应定期对高中数学教学进行评估,促进教学大纲的不断完善。

最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最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已经成为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的需要。

它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数学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

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基础,也是参加社会生产、日常生活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和文化价值,形成理性思维有积极作用。

因此,使学生在高中阶段继续受到数学教育,提高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学目的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在9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微积分初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努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包括: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能够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应精选那些在现代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应用的,为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在理论上、方法上、思想上是最基本的,同时又是学生所能接受的知识。

在内容安排上,既要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系统性,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配合,更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还要注意与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内容相衔接。

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推荐6篇)

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推荐6篇)

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推荐6篇〕篇1: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提纲一.集合与函数1.进展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展求解.2.在应用条件时,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况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4.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的互相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5.你知道“否命题”与“命题的否认形式”的区别.6.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那么.7.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8.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标注该函数的定义域.9.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那么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例如:.10.你纯熟地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吗?定义法(取值,作差,判正负)和导数法11.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12.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13.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拟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根本应用你掌握了吗?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15.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掌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16.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易忽略参数的范围。

17.“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时,你是否注意到:当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

假设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的零的情形?二.不等式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19.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20.解分式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用“根轴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考前须知是什么?21.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的单调性为根底,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22.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23.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a>b>0,a篇2:高中数学知识点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最新整理高中数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生.doc

最新整理高中数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生.doc

高 中 数 学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一、集合与简易逻辑1.必须弄清集合的元素是什么,是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取值?还是因变量的取值?还是曲线上的点?… ;2.数形结合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时要尽可能地借助数轴、直角坐标系或韦恩图等工具,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3.一个语句是否为命题,关键要看能否判断 ,陈述句、反诘问句都是命题,而祁使句、疑问句、感叹句都不是命题;4.判断命题的真假要以真值表为依据。

原命题与其 是等价命题 ,逆命题与其是等价命题 ,一真俱真,一假俱假,当一个命题的真假不易判断时,可考虑判断其等价命题的真假;5.判断命题充要条件的三种方法:(1)定义法;(2)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若B A ⊆,则A 是B 的 条件或B 是A 的 条件;若A=B ,则A 是B 的条件;(3)等价法:即利用等价关系"A B B A "⇒⇔⇒判断,对于条件或结论是不等关系(或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6.(1)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 ,真子集(或非空子集)个数为 ;(2);B B A A B A B A =⇔=⇔⊆(3);)(,)(B C A C B A C B C A C B A C I I I I I I ==二、函数: 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1.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若已知f(x)的定义域为[a ,b ],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 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义域为[a,b],求 f(x)的定义域,相当于x ∈[a,b]时,求g(x)的值域(即 f(x)的定义域);(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同 异 ”判定;2.函数的奇偶性(1)若f(x)是 ,那么f(x)=f(-x)=)(x f ;(2)定义域含0的奇函数必过 (可用于求参数);(3)判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f(x)±f(-x)= 或=-)()(x f x f (f(x)≠0); (4)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化简,再判断其奇偶性;(5)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 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的单调性;3.函数图像(或方程曲线的对称性)(1)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2)证明图像C 1与C 2的对称性,即证明C 1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仍在C 2上,反之亦然;(3)曲线C 1:f(x,y)=0,关于y=x+a(y=-x+a)的对称曲线C 2的方程为f(y -a,x+a)=0(或f(-y+a,-x+a)=0);(4)曲线C 1:f(x,y)=0关于点(a,b )的对称曲线C 2方程为:f(2a -x,2b -y)=0;(5)若函数y=f(x)对x ∈R 时,f(a+x)=f(a -x)恒成立,则y=f(x)图像关于直线 对称;(6)函数y=f(x -a)与y=f(b -x)的图像关于直线 对称;4.函数的周期性(1)y=f(x)对x ∈R 时,f(x +a)=f(x -a) 或f(x -2a )=f(x) (a>0)恒成立,则y=f(x)是周期为的周期函数;(2)若y=f(x)是偶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 对称,则f(x)是周期为2︱a ︱的周期函数;(3)若y=f(x)奇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 对称,则f(x)是周期为4︱a ︱的周期函数;(4)若y=f(x)关于点(a,0),(b,0)对称,则f(x)是周期为2|a-b|的周期函数;(5)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 x=b(a ≠b)对称,则函数y=f(x)是周期为2|a-b|的周期函数;(6)y=f(x)对x ∈R 时,f(x+a)=-f(x)(或f(x+a)= )(1x f -,则y=f(x)是周期为2a 的周期函数;5.方程k=f(x)有解⇔k ∈D(D 为f(x)的值域);6.a ≥f(x)恒成立 ⇔ ; a ≤f(x) 恒成立⇔ ;a ≥f(x)有解 ⇔ ; a ≤f(x)有解 ⇔ ;7.(1)n a a b b n log log = (a>0,a ≠1,b>0,n ∈R +);(2) l og a N=aN b b log log ( a>0,a ≠1,b>0,b ≠1); (3) l og a b 的符号由口诀“同正异负”记忆;(a, b 同在(0,1)或(1,+∞)上l og a b 的符号为正)(4) a log a N = N ( a>0,a ≠1,N>0 );8.能熟练地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求反函数,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 x)
为 2 a 的周期函数;
5.方程 k=f(x) 有解 k∈D(D 为 f(x) 的值域 ); 6.a≥f(x) a≥[ f(x) ]max,; a≤f(x) a≤[ f(x) ]min; 7.(1) loga b log an b n (a>0,a≠ 1,b>0,n∈R+);
(2) l og a N= log b N ( a>0,a≠1,b>0,b≠1);
10.对于反函数,应掌握以下一些结论: ( 1)定义域上的单调函数必有反函 数;( 2)奇函数的反函数也是奇函数; (3)定义域为非单元素集的偶函数 不存在反函数 ;(4)周期函数不存在反函数; (5)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 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5) y=f(x) 与 y=f-1(x) 互为反函数, 设 f(x) 的定义域为 A , 值域为 B,则有 f[f -1(x)]=x(x ∈ B),f -1[f(x)]=x(x ∈A).
名师精编 优秀资料
高中数学 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方法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1.必须弄清集合的元素是什么,是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取值?还是因变量
的取值?还是曲线上的点?… ;
2.数形结合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时要尽可能地借助数轴、直角
坐标系或韦恩图等工具,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然
(2)定义域含零的奇函数必过原点(可用于求参数) ;
(3)判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 f(x) ±f(-x)=0 或 f ( x) 1(f(x) f (x)
名师精编 优秀资料
≠0); (4)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化简,再判断其奇偶性;
(5)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 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 间内有相反的单调性; 3.函数图像(或方程曲线的对称性) (1)证明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 的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2)证明图像 C1 与 C2 的对称性, 即证明 C1 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 (对称 轴)的对称点仍在 C2 上,反之亦然; (3)曲线 C1:f(x,y)=0, 关于 y=x+a(y=-x+a)的对称曲线 C2 的方程为 f(y- a,x+a)=0(或 f( -y+a,- x+a)=0); (4)曲线 C1:f(x,y)=0 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 C2 方程为:f(2a-x,2b-y)=0; ( 5)若函数 y=f(x) 对 x∈R 时, f(a+x)=f(a - x)恒成立,则 y=f(x) 图像关于 直线 x=a 对称; (6)函数 y=f(x - a)与 y=f(b -x) 的图像关于直线 x= a b 对称;
2
4.函数的周期性 (1)y=f(x) 对 x∈R 时,f(x +a)=f(x -a) 或 f(x -2a )=f(x) (a>0)恒成立 ,则 y=f(x) 是周期为 2a 的周期函数; ( 2)若 y=f(x) 是偶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 x=a 对称,则 f(x) 是周期为 2 ︱ a︱的周期函数; ( 3)若 y=f(x) 奇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 x=a 对称,则 f(x) 是周期为 4︱a ︱的周期函数;
11.处理二次函数的问题勿忘数形结合;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必有最值,求 最值问题用 “两看法”:一看开口方向; 二看对称轴与所给区间的相对位置
关系;
12.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 (1)分离参数法;( 2)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 根的分布列不等式 (组 )求解;
13.依据单调性, 利用一次函数在区间上的保号性可解决求一类参数的范围
log b a
名师精编 口诀“同正异负”记忆 ; (4) alog a N= N ( a>0,a≠1,N>0 ); 8.能熟练地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求反函数,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9.判断对应是否为映射时, 抓住两点:(1)A 中元素必须都有象且唯一; (2) B 中元素不一定都有原象,并且 A 中不同元素在 B 中可以有相同的象;
(4)若 y=f(x) 关于点 (a,0),(b,0)对称,则 f(x) 是周期为 2 a b 的周期函数;
(5)y=f(x) 的图象关于直线 x=a,x=b(a≠b)对称,则函数 y=f(x) 是周期为
2 a b 的周期函数;
( 6) y=f(x) 对 x∈ R 时, f(x+a)= -f(x)( 或 f(x+a)= 1 ,则 y=f(x) 是周期
(2) A B A B A A B B;
(3) CI ( A B) C I A CI B,C I ( A B) CI A CI B;
二、函数 : 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1.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 若已知 f(x) 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 f[g(x)] 的定义域由不等式 a≤g(x)≤b 解出即可;若已知 f[g(x)] 的定义域为 [a,b],求 f(x) 的定义域,相当于 x∈[a,b]时,求 g(x)的值域(即 f(x) 的定义域);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由“同增异减”判定; 2.函数的奇偶性 (1)若 f(x) 是偶函数,那么 f(x)=f( -x)= f ( x ) ;
5.判断命题充要条件的三种方法: (1)定义法;(2)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
系判断,若 A B ,则 A 是 B 的充分条件或 B 是 A 的必要条件;若 A=B ,
则 A 是 B 的充要条件;( 3)等价法: 即利用等价关系 "A B B A" 判断,
对于条件或结论是不等关系(或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6.( 1)含 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 2n,真子集(非空子集)个数为 2n - 1;
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
3.一个语句是否为命题,关键要看能否判断真假,陈述句、反诘问句都是
命题,而祁使句、疑问句、感叹句都不是命题;
4.判断命题的真假要以真值表为依据。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是等价命题

逆命题与其否命题是等价命题 ,一真俱真, 一假俱假, 当一个命题的真假
不易判断时,可考虑判断其等价命题的真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